課題: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文言知識,培養(yǎng)和提高文言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把握人物個性化的語言與動作,鑒賞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進而領會人物思想;
品味文章簡練的語言之美。
3、情感價值觀目標:學習孔子勇于擔當并執(zhí)著不輟的人生態(tài)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積累文言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
難點--學習塑造人物的方法,品味簡練的語言之美。
三、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 指導歸納 研討分析
四、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介紹先秦諸子概況以及孔子與《論語》
一、導入
上半學期我們學習了有關語言的知識,我們知道現(xiàn)代漢語是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為語法規(guī)則的,F(xiàn)代白話文是我們國家從封建社會轉型為社會主義社會階段附帶產(chǎn)生的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在這一階段,我們國家涌現(xiàn)出了數(shù)量眾多的文化偉人和強人。我們把時代向前推進,在我們國家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階段,它又給我們留下了什么呢?
對了,這就是我們今天開始要學習的“先秦諸子”。
二、先秦諸子簡介
1、何謂先秦諸子?
--先秦諸子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代各學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們的著作。春秋時期,教育開始普及,這時候產(chǎn)生了一個新的階層,叫新士人。他們能文能武,博學多才,多給大夫做家臣。這個階層還包括大批受過教育最終拋進平民階層的沒落奴隸主貴族。新士人有獨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書立說或者發(fā)表言論,成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現(xiàn)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他們也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思想、文化財富。
2、諸子的價值?
主要在三個方面:諸子爭鳴現(xiàn)象的歷史借鑒價值
諸子各有建樹,著書立說,哲思發(fā)人深醒,閃爍思想的光芒
諸子為推行各自的思想,各盡妙手,展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文學表現(xiàn)藝術
3、諸子概況:(可以讓學生閱讀課前的簡介)
先秦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陰陽等,在本課程中,我們將主要學習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儒家是由孔子開創(chuàng)。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論語》《孟子》
墨家是由墨子所創(chuàng)立的學派,在戰(zhàn)國時期,墨家與儒家之學并稱為顯學!赌印
道家是由老子所創(chuàng)立的學派。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莊子。《老子》《莊子》
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韓非子,《韓非子》
先秦的諸多經(jīng)典,都是我國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從文體上看,它們都基本上屬于議論文。以它們所代表的文章,對于后人來說,可以說是具有無窮的魅力。這些著作流派眾多,而且其中充滿了卓越的智慧。這一時期就流派風格之多、哲思之深、影響這遠、原創(chuàng)作之強而言,是空前的,也可以是絕后的。
三、儒家思想及其《論語》:(學生敘述,教師概括)
1、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統(tǒng)治的思想。儒家傳統(tǒng)經(jīng)典即六經(jīng)或六藝,即《易》《書》《詩》《禮》《樂》《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鬃,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創(chuàng)造者。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并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相傳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禮,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張中庸之道,反對"過"與"不及"。自漢以后,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影響極大!。
2、關于《論語》
《論語》,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內(nèi)容有孔子談話、答弟子問及弟子間相互談論,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資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學》《中庸》《孟子》合為"四書"!墩撜Z》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長短不一,前后兩章之間也不一定有什么關聯(lián)。
關于書名的來源,班固《漢書藝文志》中有這樣的解釋:"《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于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論lún:編纂。
3、語錄體的特點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書,主要體式有四種:a直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 b答問體,即先指出問者及所問問題,然后記錄孔子的回答 c對話體,記錄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間的對話經(jīng)過情形 d一邊記敘事情的經(jīng)過,一邊記錄孔子的言論。
4、孔子的地位
影響深遠的歷史人物,神化的先哲實際上也只是--不得志的政客
倫理道德的研究者
教育的堅定實踐者
四、自由誦讀第一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五、作業(yè):自學本篇,疏通字詞,思考課后問題。
第2課時:積累文言知識,歸納文言現(xiàn)象,把握課文內(nèi)容
一、導入 我們知道孔子是個受后人尊崇的人,但是,孔子活著的時候也是個不得志的政客,他又是如何面對生活中的挫折的呢?這2個課時,我們就來看看孔子活著的時候,他的人生態(tài)度,看看能不能給今天的我們一點生活的啟發(fā)。
二、解題
學生翻譯,并探討文章的主題
三、感知課文
1、學生朗讀課文,其余學生糾錯,教師最后正音
2、學生翻譯課文,復述5則對話的要點,并找出翻譯上的難點
3、教師針對學生的翻譯和問題,歸納總結文言現(xiàn)象
A、實虛詞 封人請見--見:引見
何患于喪乎--患:擔憂 喪:丟失官位
天下無道久矣--道:仁政,德政
夫執(zhí)輿者為誰--夫:那,那個
為孔丘--為:是
是知津矣--是:這 津:渡口
而誰以易之--以:與
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徒:一類人
往者不可諫--諫:匡正,挽回
以杖荷DIAO--以:拿
殺雞為黍而食之--為:做 食,拿東西給人吃
見其二子焉--焉:兼詞“于之”
奚自--奚:哪里
B、通假字 桀溺--“桀”通“杰”
是魯孔丘與--“與”通“歟”
而誰與易之--“而”通“爾”
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植其杖而蕓--“蕓”通“耘”
使子路反見之--“反”通“返”
C、古今異義 遇丈人--丈人:(古義)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今義)妻子的父親
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不仕無義--無義:(古)違背臣對君應有的政教倫理原則
(今)沒有義氣
D、詞類活用 孔子下--下,名做動,下車
植其杖而蕓--植使動,使…直立
止子路宿--止使動,使…留下來
不仕無義--仕,名做動,出來做官
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廢,形做動,廢棄
欲潔其身--潔使動,使…高潔
E、文言句式 何患于喪乎
子路宿于石門--狀語后置
隱者也--判斷句
出曰:“二三子…?”
趨而辟之
子路從而后--省略句
而誰與易之--固定句式--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四、小結課堂,誦讀第2、4兩節(jié)
五、布置思考題: 1、課后練習一
2、文章從那些角度表現(xiàn)了孔子的“勇于擔當”的精神?
第三課時:學習表現(xiàn)手法,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
一、導入 前面我們疏通了本課的文言字詞知識,這節(jié)我們來具體認知一下孔子的形象,同時來看看《論語》用什么樣的手法表現(xiàn)孔子的精神。
二、探討以下問題,分析表現(xiàn)技巧
1、你從文章那些地方看到孔子勇于擔當?shù)木衿焚|(zhì)的?
2、概括一下,以上材料從那些角度表現(xiàn)孔子的形象的?
3、除了“勇于擔當”這一形象外,你還能從材料中看到哪些有關孔子的特點和信息
4、除了孔子外,文章中還有幾個人物,想一想,他們是些什么人?你從哪里看出來的?透過他們,你能看到怎樣的時代特點?
5、小結:A孔子的形象--以天下為己任,勇于擔當,并執(zhí)著而不輟,在當時以有廣泛的影響
B通過人物的對比,通過人物的語言行為神態(tài)表現(xiàn)人物形象
三、品味簡潔的語言之美
思考以下問題:
1、當封人見孔子出來后,說了一句怎樣的話,他為什么這么說?文章為什么不具體表現(xiàn)?
2、如何理解“是知津也”這句話?
3、為什么楚狂趨而辟之?
4、想一想,“耰而不輟”和“植其杖而蕓”在文中起什么樣的作用?
5、小結語言特點:簡練而富于韻味
四、探討課后練習題一
五、小結課文,聯(lián)系目前的十中,說一說我們應如何面對母校的未來。
六、布置作業(yè):預習下文。
潘一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