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源
高中語文試驗課本第四冊收錄了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第五幕的第三場,這是全劇的最后一場,也是本劇的高潮,劇中的男女主人公羅密歐和朱麗葉這對有情人,因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響,不能終成眷屬而雙雙殉情,以年青的生命演繹了愛情的絕唱,他們令人蕩氣回腸的故事后面,是人文主義者對理想與愛情熱烈執(zhí)著的追求,當愛情與封建家長產(chǎn)生驚心動魄的對抗時,嫣紅的玫瑰在中世紀的黑暗中凄然凋謝,在這場力量懸殊的搏斗中,一個個年輕人倒下了,為了他們的理想,雖然,理想最終“活”了,但羅密歐與朱麗葉,終究成了悲劇的人兒,他們的“毀滅” ,也就產(chǎn)生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悲劇美”。這悲劇的底蘊,究竟在何方,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一、封建家族的仇殺帶來年輕人的悲劇
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大師,莎翁在喜劇《仲夏夜之夢》中寫到:“最好的戲劇不過是人生的縮影。”反映人生,反映自然,反映時代,是他戲劇主張的宗旨。莎翁是一位來自民間的藝人,他其實是民間故事,民間戲劇傳統(tǒng)滋養(yǎng)起來的一位“最偉大的戲劇天才” 。根據(jù)意大利民間故事寫成的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集中反映了莎翁早期的人文主義世界觀和獨特的創(chuàng)作風格。作者在劇本的開場詩中寫到:故事發(fā)生在維洛那名城/有兩家門第相當?shù)木拮?累世的宿愿激起了新爭/鮮血把市民的白手污瀆/是命運注定這兩家仇敵/生下了一雙不幸的戀人/他們悲慘凄涼的隕滅/和解了他們交惡的尊親。作者把羅密歐與朱麗葉這對人文主義青年男女的愛情寫成悲劇,并且把悲劇的根源歸咎于陳舊的封建家族意識和家族之間的仇殺,從而把愛情這一永恒的題材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社會矛盾聯(lián)系在一起,批判的鋒芒直指中世紀衰朽而野蠻的倫理觀念,指向現(xiàn)實的封建勢力,體現(xiàn)了鮮明的時代色彩,反映了莎翁的所堅持的文藝“反映自然”的現(xiàn)實主義原則。
二、劇中人的“急”加速了悲劇的進程
戲劇作為一種綜合性的舞臺藝術(shù),要求有尖銳、集中的戲劇沖突,主要表現(xiàn)為劇中人物的性格沖突。課文所選的第五幕第三場,其尖銳的戲劇沖突可表現(xiàn)為三個主要人物的“急” 。
1、 帕里斯之急。帕里斯是這場悲劇的受害者之一。他深愛朱麗葉 ,并向朱麗葉的父親凱普萊特求婚 ,急性子的凱普萊特強迫自己的女兒三天后就與帕里斯結(jié)婚,朱麗葉被逼無奈,只好服下了勞倫斯長老給的假死藥,于是婚禮變成了葬禮。帕里斯只好在夜里到墓地憑吊朱里葉。他遇到了從流放地曼多亞匆匆趕回來的羅密歐,他不聽羅密歐的任何解釋與勸告,一急之下,拔劍與羅密歐決斗,最終倒在了羅密歐的劍下。
2、羅密歐之急。羅密歐與朱麗葉一見鐘情,又匆匆與朱麗葉秘密結(jié)婚,又因出于無奈而刺死了朱麗葉的表兄提伯爾特,被流放到曼多亞。聞知朱麗葉自殺的“噩耗”,羅密歐悲痛欲絕,從一個貧苦的賣藥人手里買來毒藥,火速趕回維洛那,不想又撞到了帕里斯,好心的羅密歐勸說帕里斯離開墓地,可此時的帕里斯怎么能聽得進去,于是,只好決斗……?蓱z的羅密歐怎么知道自己的愛人只是假死,抱著與愛人相會的視死如歸之信念,羅密歐毫不猶豫,急匆匆地喝下了毒藥。命運陰差陽錯,使得兩個年輕人在不到半個鐘點之間先后追隨死神而去。
3、朱麗葉之急。三個年輕人中,最有個性的當數(shù)朱麗葉。朱麗葉出身名門世族,其父凱普萊特時時盤算著怎樣把她許配給一份好好的人家,而帕里斯伯爵無疑是最好的人選,于是凱普萊特強迫朱麗葉與帕里斯結(jié)婚,遭到朱麗葉的拒絕,絕情的父親威脅說:如果不聽我的話,你去上吊也好,做叫花子也好,挨餓也好,死在街道上也好,我都不管。朱麗葉絕望了,急急求助于勞倫斯長老,長老決定用非常的手段幫助她。最難能可貴的是,為了能與羅密歐長相廝守,她毅然喝下長老給的假死藥,并且躺到自己家的墓穴,與死者為伍,當最后得知羅密歐已死,她果斷將匕首刺向自己的心臟,這是何等的勇氣!黑格爾在分析朱麗葉形象時指出:只存在“最艱難的考驗”的時刻,她才“好象一朵玫瑰突然放蕊,每一條皺紋都顯出來,又好象潛伏在心靈深處的一股清泉突然源源不絕地迸射出來” ,讓我們看到“這個心靈的全部堅強力量! 人,只有在災難、不幸襲擊的瞬間,那性格美和心靈美,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現(xiàn)。
可愛的朱麗葉,勇敢的羅密歐,最終未能掙脫封建家族仇恨的枷鎖,他們慘烈的死,把戲劇沖突推向高潮和結(jié)局。劇中幾個年輕人和凱普萊特匆忙的決定,火急的行動,加速了悲劇的進程,結(jié)局令人扼腕嘆息。
三、悲劇的影響及現(xiàn)實意義
《羅密歐與朱麗葉》自問世以來,一直在世界各國舞臺上盛演不衰。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名字,幾乎成了忠貞愛情的象征。英國作家約翰生在《莎士比亞戲劇集》序言中說:在所有其他的舞臺上,最普遍的動力是愛情.愛情的力量使 一切善行和罪惡產(chǎn)生,并且加速或推遲了每一個行動。中世紀--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愛情猶如伊甸園里的禁果,是不允許青年人采擷的。羅密歐和朱麗葉這兩個人文主義者,覺醒青年的代表,為爭取自由、愛情和做人的基本權(quán)利,豁出生命也要把這禁果摘到手。他們所遭受的磨難和痛苦, 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來講是不可想象的,莎翁在劇本中表現(xiàn)了“普遍人性的真實狀態(tài)” ,綜合了悲、喜、善、惡的因素,變化無窮,足稱“生活的鏡子” 。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中世紀意大利城市生活的一面。劇本中的勞倫斯神父是一位可敬的長者,有智慧、有學問,更難得的是他對于一對有情人的反封建婚姻,自始至終是同情的,支持的。這有別于同時代作家筆下的同類人物,像卜伽丘筆下的那些中世紀的神父,個個陰險狡猾,是為非作歹的特權(quán)階級,只能成為被譏嘲、唾罵的對象。因此,我們可以把勞倫斯神父看做人文主義者的代言人。
《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發(fā)生在中世紀的意大利,此時的意大利雖然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源地,但資本主義還處于萌芽階段,應該說是處于黎明前的黑暗時期。羅密歐與朱麗葉為了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敢于違抗父命,甚至以死殉情,這在從中世紀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歷史轉(zhuǎn)折時期,不能不說是一種反封建的進步行為,對當時的反封建斗爭起了一定的配合作用。這也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獙W習這篇課文的現(xiàn)實意義所在。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莎翁早期創(chuàng)作的一部悲劇,但無論主題思想還是藝術(shù)風格,都和這一時期的喜劇象《仲夏夜之夢》《第十二夜》接近,因為主人公雖然死了,但理想?yún)s勝利了。
今天,我們學習莎士比亞的作品,是因為他的作品廣泛地反映了當時英國的政治、經(jīng)濟、思想、文化、風俗、習慣,是那個時代的一部形象化的歷史。他的戲劇在歐洲戲劇發(fā)展史或文學發(fā)展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值得我們?nèi)タ偨Y(jié)和批判地借鑒。當然,《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成功還因為她是一部詩劇,其內(nèi)容的青春與熱烈,其語言的抒情、優(yōu)美、詩化,用柯爾律治的評價就是“處處是青春與春天”,她是莎翁詩劇的典范,是進行戲劇文學學習和欣賞的精品,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
莎士比亞在十四行詩第105首中說:“真、善、美是我全部的主題” ,要求“三題合一” ,《羅密歐與朱麗葉》可以說是真善美的杰作,她達到了真實性、傾向性、藝術(shù)性的完美融合.
參考書目:
1、《西方文論家手冊》90-93頁
2、《文藝理論譯叢》1958 年第4期。
3、黑格爾《美學》第2 卷349-350頁。
4、《莎士比亞全集》第1集。
作者地址:
云南省思茅二中 劉洪源
郵編:665000
E_mail: lhy3122@sina.com
[青春生命的絕唱--《羅密歐與朱麗葉》悲劇意蘊探析(網(wǎng)友來稿)]相關(guān)文章:
8.形容生命的成語
10.隨筆:生命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