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珠海市第六中學(xué)語文科組招明樂 E-mail:Z@zhao.com.cn)
目的要求
一、了解“雜文”的文體特點,學(xué)習(xí)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jié)合的寫作方法。
二、了解作者是怎樣運用褒貶分明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
三、理解課文反對封建勢力的思想內(nèi)容,學(xué)習(xí)魯迅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四、基礎(chǔ)知識
(一)字
識記:鬟(huán) 缽(bō) 盂(yú)
俶(chù) 雌(cí ) 錐(zhuī)
掌握:彈(tán彈詞;dàn彈頭)
禪(chán禪師;shàn禪讓)
氓(méng村氓;máng流氓)
恙(yàng)祭(jì)
卷(juàn經(jīng)卷;juǎn卷尺)
橫(hèng橫來;héng橫貫)
荼(tú)誹(fěi)鬟(huán)
殼(ké貝殼;qiào地殼)。ǎ猕ⅲ锉∧ぃ唬猕∪;bò薄荷)
難(nán難點;nàn逃難)
(二)詞語
理解:
夕照 名目 田夫野老 村氓 貴恙 羅漢
掌握:
非凡 招是搬非 嫉妒 荼毒生靈 腹誹
(三)修辭
理解諷喻、對照、反問等修辭方法對表達思想內(nèi)容的作用
重點難點
本篇是雜文。作者借雷峰塔倒掉加以發(fā)揮,抨擊了封建制度和封建道德禮教,鞭撻了那些封建復(fù)古主義者和封建禮教的衛(wèi)道士。作者在文中較具體地記敘了有關(guān)雷峰塔的傳說故事,對雷峰塔賦予了比喻的意義,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本文層次清楚,圍繞雷峰塔的倒掉,先寫對雷峰塔的厭惡,再寫希望它倒掉的愿望,最后寫對于它倒掉的熱烈歡慶、欣喜,表達了作者愛憎分明的感情。
夾敘夾議是本文寫法的特點,有的段落以記敘為主,有的以議論為主,記敘與議論交錯使用,使文章富于變化,使中心更加鮮明。
本文引用材料極其豐富,有些語句含義很深刻,閱讀時應(yīng)認真思考體會。
寫作背景
作者寫作此文時,上距辛亥革命13年,下距五四運動則僅5年。辛亥革命雖然結(jié)束了2000年來的皇權(quán)統(tǒng)治,但并未改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zhì)。五四運動,特別是同時進行的五四新文化運動,雖然對封建思想、封建道德進行了有力的沖擊,但也遠沒有將這些污泥濁水滌蕩凈盡。1924年冬,正是北洋軍閥政府加強其反動統(tǒng)治,而反對北洋軍閥政府的革命斗爭也日趨高漲的時候,魯迅恰于此時發(fā)表此文,大題小做,借題發(fā)揮,其意義是遠遠超過了批判封建禮教的范圍的。
本來,以我國國土之大,名勝古跡之多,個把雷峰塔的倒掉,算得了什么?許多人恐怕還根本不知道雷峰塔是怎么回事。不就是在當(dāng)年,一般人也只是感嘆“西湖十景這可缺了啊”么!可是魯迅卻擺脫什么“十景”“八景”的俗套,從此一事中聯(lián)想、發(fā)掘和引申出如此深刻的含義,這實不能不使我們感到深受教益。
不過,“十景”之類,也并不是完全不值得議論的。魯迅寫完《論雷峰塔的倒掉》后,似乎意猶未盡。1925年2月,他在當(dāng)時北京的《京報副刊》上看到了胡崇軒(按,即胡也頻)的一篇通信,得知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為鄉(xiāng)下人迷信那塔磚放在自己家中,凡事就會平安如意,逢兇化吉。于是這個也挖,那個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這就又引出了魯迅的一篇《再論雷峰塔的倒掉》。此文寫于1925年2月6日,初載同年2月23日《語絲》周刊第15期,后亦收入雜文集《墳》。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 偉大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人。姓周,本名樟壽,字豫才,后又取名為樹人。浙江紹興人。母親魯瑞,來自農(nóng)村,從自學(xué)獲得看書能力,她的品格對魯迅一生有重要影響。魯迅1898年離鄉(xiāng)赴南京學(xué)習(xí),1904年赴日留學(xué),開始學(xué)醫(yī),后棄醫(yī)從文,寫了《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論文,編了《域外小說集》。1906年回國。
1918年參加改組后的《新青年》的編輯工作,五月發(fā)表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從此“便一發(fā)而不可收”了。1923年將其14篇小說編為《吶喊》出版。還出版了第二部小說集《彷徨》、散文詩集《野草》,并寫了大量雜文。
1927年去廣州,年底返上海,開始他一生最輝煌的時期。他主編刊物,參加論戰(zhàn),發(fā)起進步社團,輔導(dǎo)培植文學(xué)新人,做了大量工作。這時期有雜文集《熱風(fēng)》、《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篇》、《南腔北調(diào)集》、《偽自由書》、《準(zhǔn)風(fēng)月談》和《花邊文學(xué)》等,1934年寫了《故事新編》。
晚期雜文集有《三閑集》、《二心集》、《且介亭雜文》等。他一生寫有雜文700多篇,130多萬字。他的全部著作收為《魯迅全集》,共20卷,近1000萬字。魯迅著作被譯成50多種文字,是我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作家,更是新文學(xué)、新文化的巨人。
中學(xué)語文共選學(xué)魯迅的作品20余篇。其中小說8篇:《吶喊》7篇,加上《彷徨》中的《祝福》;散文6篇:《雪》、《風(fēng)箏》、《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范愛農(nóng)》、《為了忘卻的記念》;雜文8篇:《“友邦驚詫”論》、《論雷峰塔的倒掉》、《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拿來主義》、《記念劉和珍君》、《文學(xué)和出汗》、《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吶喊〉》自序》。
段落大意
全文十個自然段,分為四大段:
第一段(1自然段)
借雷峰塔的倒掉,抒寫了自己對雷峰塔的厭惡之情。
第二段,作者引用“白蛇娘娘”這個民間故事,敘述了雷峰塔的由來,闡明了雷峰塔是“鎮(zhèn)壓的塔”,并希望它倒掉。分兩層:
第一層(2自然段)
用“白蛇傳”這個民間故事,交代了對雷峰塔產(chǎn)生厭惡的緣由。
第二層(3自然段)
作者很早就盼望雷峰塔倒掉,心情迫切。
第三段,寫雷峰塔倒后,人民的興奮、欣喜的心情,并有力諷刺和鞭撻了法海的罪惡行徑和可恥下場。分兩層:
第一層(4、5自然段)
雷峰塔全倒了,普天下之人,尤其是廣大勞動人民欣喜非常。
第二層(6、7、8自然段)
法海罪有應(yīng)得,落得個可恥下場。
第四段(9、10自然段)
議論了白蛇娘娘與法海截然不同的結(jié)局。首尾圓合,總結(jié)全文。
主題思想
贊揚反抗、揭露本質(zhì)、鞭撻衛(wèi)道、抒發(fā)歡欣
魯迅這篇雜文借題發(fā)揮,將雷峰塔倒掉的社會新聞與《白蛇傳》的民間故事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借雷峰塔的倒掉,贊揚了白娘娘為爭取自由和幸福而決戰(zhàn)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鎮(zhèn)壓人民的殘酷本質(zhì),鞭韃了那些封建禮教的衛(wèi)道者,從而表達了人民對“鎮(zhèn)壓之塔”倒掉的無比歡欣的心情。
寫作特點
以議為主,夾敘夾議,敘議結(jié)合。
這里的所謂以議為主,是說議論部分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因為歸根結(jié)底,作者是要借雷峰塔的倒掉這個題目,寫出自己的某些看法。但這不等于說議論的文字必然多于記敘部分的文字。相反,在本文中,白蛇娘娘遇難和法海和尚避難這兩個故事的敘述和介紹,倒占有了不少篇幅。而這,正是魯迅筆下的文藝性短論的一特色。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教參”指出,“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作者運用了靈活的手法,把雷峰塔倒塌的社會新聞,同‘白蛇傳’‘蟹和尚’等與塔有關(guān)的民間傳說巧妙地結(jié)合起來,邊敘述故事,邊插入議論,記敘為議論服務(wù),議論又以記敘為基礎(chǔ),行文生動活潑,妙趣橫生,而觀點便從中得到了確證,具有極大的說服力”,我以為是有道理的。
“教參”還指出,夾敘夾議在本文中有兩方面的表現(xiàn)。一是從整篇文章看,有些段落以記敘為主,如第二、七、八段,有些以議論為主,如第一、三、四、五、六、九、十段。在議、敘之間,常常是交錯運用,有時是議論引出記敘,如第一段引起第二段;有時是在記敘的基礎(chǔ)上生發(fā)出議論,如第二段生發(fā)出第三段,第七、八段引發(fā)出第九、十段。二是從文章的局部看,在一些段中,常常表現(xiàn)為記敘的語言和議論性的語言夾雜在一起,結(jié)合在一起,水乳交融,難舍難分。第一段就是最好的例子。我以為這看法也是有道理的。
敘的是事,是人,是物,是故事,是情節(jié);議的是看法,是觀點,是道理。敘的故事在發(fā)展,使你不斷有所感,有所思,議的道理在不斷深入,使你的感性變?yōu)槔硇裕鼓愕乃悸冯S著作者的思路,逐漸提到更高的層次。這里沒有強人所難的生硬的說教,只是以事感人,以理服人,情自事來,理自情出,似在輕松活潑地漫話家常中,水到渠成,瓜熟蒂落,讀者追隨作者,作者導(dǎo)引讀者,同感同思,從而達到一個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高度融合的境界。
層次分明,由近及遠、逐步深入。
文章從現(xiàn)實中的雷峰塔的倒掉破題,但摒棄了一般人采取的“西湖十景”缺了一景的議論角度,認為不值一談,卻另辟蹊徑,從民間傳說中的白蛇娘娘的故事入手,概述主要情節(jié),有條不紊,要言不煩,引出了傳說中作為“鎮(zhèn)壓之塔”的雷峰塔,以一直希望他倒掉,顯示了對白蛇娘娘無端受難的深厚同情。
從現(xiàn)實中的雷峰塔到傳說中的雷峰塔,這是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的一步。
同情被雷峰塔鎮(zhèn)壓的白娘娘,必然憎惡造塔的法海。于是又引出玉皇捉拿法海,法海逃到蟹殼里避難的故事。故事梗概的敘述固是有條不紊,要言不煩,剝蟹一節(jié)的描繪更是井然有序,這動作細節(jié)本身也在由近及遠,逐步深入。
最后作者把傳說中的雷峰塔化為現(xiàn)實中一切鎮(zhèn)壓人民的反動制度的象征,而從雷峰塔倒掉一事,預(yù)言并斷言了一切的塔,從“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塔,到法海造了用以鎮(zhèn)壓白娘娘的雷峰塔,一直到象征封建制度、反動統(tǒng)治“鎮(zhèn)壓之塔”,都將倒掉,都必然要倒掉,概莫能外。
一個偶發(fā)事件,雷峰塔的倒掉,前后呼應(yīng)。兩個主要人物,白娘娘和法海,有合有分。三座塔,現(xiàn)實中的破塔,傳說中的“鎮(zhèn)壓之塔”,具有象征意義的“終究要倒”的塔,逐步引伸。短短千余字的一篇文章寫得搖曳多姿,天衣無縫。
行文含蓄,語言幽默,愛憎分明。
分明和含蓄,是兩個詞義相反的概念,是互相矛盾的,然而在魯迅的這一篇文章里,卻似乎是統(tǒng)一起來了。魯迅對白娘娘的同情,對法海和尚的憎惡,是十分明顯的,可是他并未直白地明說白娘娘可愛,值得同情,法海可恨,應(yīng)予詛咒。
關(guān)于白娘娘,作者只是極簡略地介紹了白蛇遇救,嫁夫報恩,金山尋夫,中計被擒,法海造塔,地下永鎮(zhèn)的故事,從中已足見白娘娘的可敬,可愛,可憐,可欽,多說已無必要。雷峰塔倒掉消息傳來,作者多年夢想成真,卻也未說自己如何欣喜而只說“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為何如?”作者自身自然包括在內(nèi),是不言而喻的了。
法海應(yīng)該說是本文要譴責(zé)的主要對象,在本文中的重要性是超過白娘娘的,但通篇不聞惡聲,沒有聲色俱厲,沒有劍撥弩張,相反在敘及、論及法海時,常以幽默語言、詼諧口吻出之。譽之為“得道的彈師”,比之為“非凡的人”,欲抑先揚,為后文的對法海的嘲諷做好鋪墊。“偏要”放下經(jīng)卷,“橫來”招是搬非,“大約”是懷著嫉妒吧,像冷光閃閃的利刃,剖析著法海污濁的內(nèi)心!疤觼硖尤ィK于逃在蟹殼里避禍,不敢再出來”,法海狼狽之狀,躍然紙上。而當(dāng)魯迅深刻指出法海自食其果的時候,以塔倒白娘娘復(fù)出作對比,說是“現(xiàn)在卻只有這位老禪師獨自靜坐了,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為止出不來”,那可真是“活該”了!靶覟(zāi)樂禍”,一般來說大概是不宜提倡的。但對法海之類的遭災(zāi)罹禍,卻似乎不妨“幸”一下,“樂”一下,本文最后,我們好像看到了魯迅“幸”法海之“災(zāi)”,“樂”法海之“禍”的神情。
幽默語言、詼諧口吻中含著諷刺,含著嘲笑,含著揭露,含著譴責(zé),行文含蓄而又愛憎分明,這也是本文寫作的特點之一。
作業(yè)練習(xí)
一、
1.給下列各組中加點的字注音:
2.選出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確的一組。
A.腦髓(suí) 腹腓(fěi)
B.嫉妒(dù) 缽盂(bō yú)
C.丫鬟(huán) 荼毒(tú)
D.貴恙(yàng) 掩映(yìn)
答( )
3.給下面字形相近的字組詞。
4.指出下列各詞的同義詞或近義詞:
①計策( ) ②村氓( )
③欣喜( ) ④生靈( )
⑤莫非( ) ⑥模樣( )
5.選出下列短語結(jié)構(gòu)相同的一項。
A.水滿金山 杯盤狼藉
毫無怨言 魂飛魄散
B.目瞪口呆 道聽途說
幕天席地 群山環(huán)拱
C.招是搬非 廢寢忘食
怨天尤人 赴湯蹈火
D.白鶴晾翅 紙上談兵
風(fēng)華正茂 潛滋暗長
答( )
6.分別選出下列各句應(yīng)填的詞語。
①現(xiàn)在,他 倒掉了,則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為何如?
A.固然 B.竟然 C.雖然 D.居然
答( )
②他逃來逃去, 逃在蟹殼里避禍,不敢再出來,到現(xiàn)在還如此。
A.一直 B.終于 C.始終 D.由于
答( )
③莫非他造塔的時候, 沒有想到塔是 要倒的么?
A.還 終究 B.竟 還是
C.竟 終究 D.還 一定
答( )
④后來我看看書,說杭州人又叫這塔作保叔塔, 應(yīng)該寫作“保俶塔”,是錢王的兒子造的。
A.其實 B.但是 C.然而 D.而且
答( )
7.根據(jù)要求改寫下列句子:
①白蛇娘娘終于被法海裝在一個小小的缽盂里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凡有田夫野老,蠶婦村氓,除了幾個腦髓里有點貴恙的之外,可有誰不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改為陳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將下列病句類型的序號填入題后的括號內(nèi)
A.成分殘缺 B.搭配不當(dāng)
C.詞序不當(dāng) D.指代不明
E.成分多余 F.用詞不當(dāng)
①若將二十支煙卷中所含的尼古丁,一次注射在體內(nèi),就足以能使牛死亡。( )
②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和見解都很豐富。( )
③那人工湖的粼粼波光,映照著重重碧透的群山。
( )
④回顧十多年來的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發(fā)展,確實速度很快。( )
⑤經(jīng)過迎亞運的活動,群眾普遍的覺悟提高了。
( )
⑥新學(xué)期開始了,班長對自己的要求很嚴(yán)格。( )
二、
1.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理解下面各句子。
①但我卻見過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爛爛的掩映在湖光山色之間。
句中的“破破爛爛”的具體含義是:
A.表達了作者對雷峰塔的厭惡之情。
B.形容雷峰塔破爛不堪。
C.說明雷峰塔遲早會倒掉。
D.敘述了雷峰塔雖破爛仍掩映在湖光山色之間的美好姿態(tài)。
答( )
②“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見過,并不見佳,我以為。
這個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特點和表達的含義是:( )
A.定語前置 突出了“雷峰夕照”并不像人們說的那么美。
B.賓語前置 活現(xiàn)出魯迅對雷峰塔的厭惡之情。
C.謂語前置 突出了“雷峰夕照”并不像人們說的那么美。
D.定語后置定語后置 活現(xiàn)出魯迅對雷峰塔的厭惡之情。
③現(xiàn)在,他(指雷峰塔)居然倒掉了!熬尤弧痹谶@里的含義是:
A.出乎意料之外。
B.感到十分吃驚。
C.覺得非常興奮。
D.有點將信將疑。
答( )
④他(指法海)偏要放下經(jīng)卷,橫來招是搬非,大約是懷著嫉妒罷,--那簡直是一定的。
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A.突出了法海撥弄是非的行為和嫉妒的心理。
B.突出了法海不守其和尚本分,想充當(dāng)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鷹犬。
C.突出了法海不守其和尚本分,蠻橫無理地干涉和破壞別人婚姻的丑惡行徑。
D.體現(xiàn)了魯迅的徹底的反對和抨擊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斗爭精神。
答( )
2.對比文章第1段和第9段,說明本文議論的特點。
答案
論雷峰塔的倒掉
一、1.①chán shàn ② méng máng
③báo bó ④ké qiào ⑤héng hèng
⑥nán nàn ⑦tán dàn ⑧è wù
2.B
3.①圓錐 頸椎 ②厚簿 帳簿 ③誹謗 排比
④山峰 鋒利 ⑤夕陽 歹毒 ⑥丫鬟 環(huán)繞
4.①辦法 ②村民 ③高興 ④百姓 ⑤難道 ⑥樣子
5.C
6.①D ②B ③C ④A
7.①法海終于把白蛇娘娘裝在一個小小的缽盂里了。
②凡有田夫野老,蠶婦村氓,除了幾個腦髓里有點貴恙的之外,都為白娘娘抱不平,都怪法海多事。
8.①E ②B ③F ④A ⑤C ⑥D(zhuǎn)
二、1.①A ②B ③C ④C
2.第1段是敘議相間:敘雷峰塔倒掉,敘見過的雷峰塔的情景;議我沒有親見雷峰塔倒掉,議“雷峰夕照”并不見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明顯的感情傾向。第9段是集中議論:作者運用“當(dāng)初”與“現(xiàn)在”對比,從歷史議到現(xiàn)實,通過白蛇與法海兩種不同結(jié)局,展現(xiàn)了新生事物與腐朽而行將潰滅的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論雷峰塔的倒掉 教案教學(xué)設(shè)計]相關(guān)文章:
2.《過秦論》的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