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我當即批語:你和老師想到一起去了,老師采納你的建議。
于是,我給學生上了一堂數學周記寫作指導課,引導學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內容撰寫數學周記,而不必面面俱到。
1.梳理一周學到的知識。這一周主要學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獲得的?與以往學過的哪些內容有聯系?可以解決哪些實際問題?我學得怎么樣?
2.解題方法、策略的反思。針對某一問題展開,展現你的思維過程。你是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的?還有其他方法嗎?用哪種方法解決是最好的?
3.錯題追因分析。這星期我錯了哪些題目?為什么錯?自己出道類似的題解答一下。
4.學習情感態(tài)度的反思。這一周哪堂課我對自己的表現最滿意?哪次最不滿意?為什么?從學習興趣、態(tài)度、習慣和與同學老師的合作幾方面展開。
5.對自己后續(xù)學習的計劃。一周數學學習過程的收獲對今后學習有什么啟示?還存在的問題怎么解決?
(三)
可寫的內容多了,學生撰寫數學周記的興趣提高了,他們把自己一周的數學學習情況以周記的形式反映出來,認識到了自己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解題策略、思維方法、學習習慣等方面的長處與不足,及時調整和改善學習過程,激勵自己學好數學,逐步形成反思性學習方式。請看下面幾則周記:
這星期,我學會了圓的面積計算。在推導圓面積計算公式一課中,老師讓我們用學具卡片自己把圓剪拼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我把它拼成了近似的長方形,通過觀察,發(fā)現長方形的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πr),寬是圓的半徑(r),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的面積=πr。我的同學還把圓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同樣推導出了圓的面積公式。老師說這種方法叫轉化,在解決問題時經常用到,通俗的講就是化繁為簡,化未知為已知。我想起了以前在學習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也是用的這種方法,看來,轉化真的是一種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