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報告例文
實踐主題:為了響應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為了使校園里的莘莘學子能深入農村,了解農村,體驗農村,思考農村,真正的服務于農村,本次實踐活動以“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題,并結合當下熱門話題“奧運”展開。
從上大學到現(xiàn)在的研究生以來,從家鄉(xiāng)小城鎮(zhèn)的鄉(xiāng)土生活到外面的大城市里生活,一年又一年,看到家鄉(xiāng)在自己在外漂流求學的日子里所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心中不由的為之一振!變化太大了,這不僅要歸功于領導,還有這些年來從外上學會回到家鄉(xiāng)的我的大學同輩們。
我的家鄉(xiāng)東村是武鄉(xiāng)縣城附近,依靠縣城,交通相對要方便點,這幾年來在縣、村領導的領導下,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寬闊的馬路,晚上街頭的也有了明亮的路燈,自己上學時的黑乎乎的還要爸媽出來接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村里人的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夏日的晚上,在公路前面的小公園里村民們學起了跳舞,家長對孩子們學習受教育的意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暑假期間,有條件的送孩子上培訓班之類的,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業(yè)余愛好。
在其后幾天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這個烙印日漸加深。學校并不算大,還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殘缺的課桌,與偏遠山區(qū)相比,以令孩子們滿足。但與那些從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學生已有著天壤之別。但孩子們那對學習特有的熱情和認真把我深深的感動了。
2012年就要舉辦奧運會了,當然大家也積極做起了準備。就連家里的5歲的小侄女都要我這個當姑姑的給她回家時帶福娃禮物!看村里的人都很積極,我也就在村里進行了自己的社會實踐,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教村里的小孩大人們學期了奧運英語以及外國的一些文化禮儀習俗。
奧運的普及與宣傳離不開語言的溝通,英語必將在北京奧運上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action olympic, action english!)。我教孩子們一些日常簡單的口語對話,同時涉及一些簡單的奧運名詞(包括口號one world, one dream)然后,我會給他們一些簡單的句型,讓他們寫上一兩句自我介紹,并在末尾附上口號及祝福奧運圓滿成功的標語。
除此之外,在講一些簡單的英語的同時,也講與奧運緊密相聯(lián)的'還有其文化內涵以及西方的一些禮儀。
百年奧運,風云變化,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奧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內涵是不朽的底蘊。它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動力凝聚著全人類向往前進的心聲。在“higher,faster, stonger”的口號下,奧林匹克運動所真正倡導的是“團結,友誼,進步”。
要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高水平的志愿服務尤其是志愿服務者發(fā)自內心的微笑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村委舉辦的此次活動以“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為重點,傳承奧運理念,積淀奧運文化,激發(fā)廣大人民群眾關注奧運、參與奧運的熱情,使奧林匹克精神得到更大程度的普及,從而進一步發(fā)揮大家志愿服務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積極作用。
在和孩子們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們都很想成為大學生成為科學家,對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憧憬。他們的想法和觀點和過去相比,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一樣想“考大學,去大城市”,但不在像原來一樣,立志以后在外面發(fā)展,不想回家鄉(xiāng),而是認為在哪都是發(fā)展,只要有利于自己將來的發(fā)展,如果條件可以,還是很樂意回家鄉(xiāng)發(fā)展的,一是回到家鄉(xiāng),人員交際廣,各方面都比較熟悉,利于開展;二也能照顧到家,不用在為家人擔心,家鄉(xiāng)的經濟發(fā)展了,同樣也很好的改善了生活。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腦海中回蕩著。家鄉(xiāng)現(xiàn)在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這與很多上了大學回到家鄉(xiāng)為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而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是分不開的。家鄉(xiāng)以后的發(fā)展還要靠大家尤其是現(xiàn)在和以后在外上學的“人才們”。但是還有一大部分人的觀點還是沒有得到改變。在他們的眼里,家鄉(xiāng)和外面的世界相比,永遠差一截。
一位朋友曾對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某省重點中學有一位來自窮山村的學生,學習非常用功。他的床頭貼著一句激勵自己學習的話,只有九個字:別忘了!你是農村戶口。。
聽到這件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沉重的。我國城鄉(xiāng)的巨大差異造成了教育觀念上一個極其偏激的錯誤。農村的孩子迫于自己農村戶口及生活環(huán)境的壓力,幾乎用盡自己所有的精力去學習考大學,以此來擺脫落后的環(huán)境,實現(xiàn)自己美好生活的夢想。但當這些村里的驕傲考出去成為大學生以后呢?他們中有幾個回到自己那還不富裕的家鄉(xiāng),投身其中的建設呢?人都向往美好的生活,這本無可厚非,但村里留下的是什么?幾個大學生的名字,一個虛幻的榮譽而已。人才依舊缺乏,生活依舊貧困。
這種人才流向并非只存在于農村和城市之間,也同樣存在于小城市和大城市之間,落后地區(qū)和發(fā)達地區(qū)之間,以至于我國的西部和東部之間及國內和國外之間。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12-24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書-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1-04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1-05
暑期餐館社會實踐報告01-11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1-06
暑期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1-01
暑期工地社會實踐報告06-24
暑期參加社會實踐的報告02-13
學生暑期的社會實踐報告02-03
暑期超市社會實踐報告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