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時間:2023-04-23 14:54:07 實施方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為保證事情或工作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yōu)秀的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優(yōu)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創(chuàng)新體現學校“以人為本,追求師生共同發(fā)展”辦學理念。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yè)引領”原則整體提高學校課程建設能力。立足自我,以“基礎性、多樣性、綜合性”為開發(fā)原則,積極開發(fā)校本課程,創(chuàng)造性的實施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提高課程的適應性,促進學生的個性健康成長;提升教師的課程意識,促進教師的專業(yè)不斷發(fā)展;實現學校的課程創(chuàng)新,促進學校辦學特色的日益鮮明。

  二、組織措施

  以民主、開放、科學、合作精神原則成立學校課程委員會。課程管理委員會由校長任主任,學校各部門負責人、教師、學生家長、有關教育專家、社區(qū)人士等為委員。課程管理委員會下設如下機構:

  1、校本課程開發(fā)工作領導小組

  2、校本課程審核工作領導小組

  3、校本課程實施評價工作領導小組

  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組織制定《校本課程規(guī)劃方案》、《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和各學期校本課程實施計劃。直接領導下轄各工作小組,協調與家長委員會、社區(qū)等有關部門機構的關系,確保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審議、實施和評價。

  三、課程開發(fā)范圍與目標

  1、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范圍

  結合學校課程建設需要,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范圍主要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學科拓展系列;二是綜合實踐活動系列;三是以“傳統老游戲”為主的體育健身系列;四是文學藝術系列。

  2、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

 、傩1菊n程開發(fā)目標

  20xx年上半年,學校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前期準備工作(摸清家底:包括教師隊伍、教育教學資源、環(huán)境狀況和學生個性發(fā)展需求等);全體任課老師至少完成一個《課程綱要》。用半年的時間基本形成能滿足20xx年下半年課程實施需要的一套校本課程體系。通過三年努力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創(chuàng)新學校課程建設,促進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诮處煂I(yè)發(fā)展目標

  通過校本課程開發(fā),形成一支勤鉆研、會合作、能奉獻業(yè)務精良,一專多能,有較強課程建設能力的教師隊伍。

 、蹖W生個性發(fā)展目標

  學會選擇;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精神。能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礎上,接受老師的選科指導,自行設計促進自己個性特長得到最佳發(fā)展的選科學習計劃。能比較恰當的評價自己和同伴。

  四、開發(fā)策略

  1、統一共識,明確職責

  全體教師必須加強學習,更新教育觀、課程觀、教學觀、師生觀。明確學校教育共同體(包括校領導、教師、學生及其家長、社會各屆同仁等)就是學校課程建設的決策共同體。深刻認識校本課程的性質、特點、功能、作用,熟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基本程序與策略,確立自身在校本課程開發(fā)、實施中的地位、作用,提高學校整體課程建設能力。

  校長作為學校課程建設第一決策者、第一責任人,將按照國家的教育政策,為全校學生的最好發(fā)展、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作出課程規(guī)劃及其他決定;教師將根據國家課程標準或其他課程文件,在自己的專業(yè)活動范圍內,從專業(yè)發(fā)展的高度,關注教育對象的需要,作出相關課程設計及其他決定,適時拿出《課程綱要》。學校將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的課程事務,如了解課程、評價課程以及為修正課程提出建議;同時促進家長積極參與學校課程實施,如提供信息、協調資源等。

  2、有的放矢,逐步規(guī)范

  校本課程開發(fā)必須有的放矢!暗摹本褪菍W生的興趣、個性發(fā)展的需求、家長的期望、社會和社區(qū)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學校在此基礎上制訂的學校課程發(fā)展規(guī)劃。因此,學校將進一步采取措施摸清家底,加大力度弄清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條件與限制:例如學校教師的知識、經驗與能力、教輔人員的特點狀況;學生的知識水平,各種課程材料和設備及其相應資金的實際狀況;課程計劃的彈性空間、社區(qū)潛在資源、學校特色以及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及社區(qū)人士的認識水平和可能反應等。

  在此基礎上,建構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基本程序,分階段逐步規(guī)范校本課程開發(fā),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體系。

  3、注重實效,多元開發(fā)

  校本課程開發(fā)就是要調整課程的內容,使各種有價值的知識都進入課程,落實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校本課程比例。學校課程建設決策共同體全體成員應突破傳統知識論理觀,確立新的知識論理觀,打破學科本位課程結構,加強人文課程、綜合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拓展視野,以“學會選擇、著力改編、關注新編”校本教材的策略,實事求是、注重實效多元化創(chuàng)建校本課程體系。

  五、開發(fā)流程

  1、建立領導機構:由校長、教師、課程專家、家長和社區(qū)人士共同組成學校課程管理委員會,為校本課程開發(fā)提供組織保障和領導保障。其職能是:咨詢、把關、審查和提供幫助。

  2、發(fā)布《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分析學生需求,學校辦學思想和課程資源,制定校本課程規(guī)劃,發(fā)布《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

  3、申報:課程開發(fā)人員根據學校規(guī)劃、需求和資源確定開課科目,填寫校本課程申報表、課程簡介和課程開發(fā)方案。

  4、審批:對開發(fā)人員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審批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5、發(fā)布《校本課程選課目錄和課程簡介》:公布初評通過的校本課程課目及教師名單,編制《校本課程選課目錄和課程簡介》,供學生選擇。

  6、選課:①將校本課程選課目錄和課程簡介印發(fā)給學生,供學生了解每門校本課程的內容,以便學生選擇。②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情況,以及結合家長的意見進行選課。

  7、確定開設課程:正式確定開課任課教師,組建教學班。

  8、課程實施:任課教師撰寫課程綱要、授課教案,記錄學生出勤和課堂表現,教師和學生均按常規(guī)教學要求進行教學和學習。

  9、課程評價與激勵

  六、實施評價

  校本課程實施評價在學校校本課程實施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主持下從師、生兩個方面進行:

  1、對教師的評價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進行:

 、賹W生選擇該課程的人數;②課程實際實施效果;②學生家長的反映;④學校領導、教師有關專家人士的評價;⑤各種類型、多種途徑問卷調查的結果。

  2、對學生的評價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賹W生學習該課程的學時總量;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態(tài)度、積極性、參與狀況等;③學生小組評議和任課教師評價;④學生家長的反映;⑤ 學習的成果(將采用隨課程實施過程進行連續(xù)性與終結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采用書面測驗、判定等級或書寫評語等多種評價形式,主要以學生檔案袋綜合展示)。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2

  一、課程開設的需求

  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了優(yōu)秀的傳統美德,時代不同,社會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但是道德傳統應該得到繼承,因為它所孕育的道德規(guī)范的主要內容在當今的社會中仍然具有積極的意義。國學經典蘊藏的智慧精髓和傳統美德,是中國文化的生命之源,涵蓋了中國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根基和靈魂,它不僅是每一個中國人為人處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我們開設《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以傳授《弟子規(guī)》為平臺,以學生為主體,實踐為主線,心靈塑造為宗旨,從習慣抓起,促進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進一步升華。引導學生誦讀中華經典,主動吸收傳統文化中博大厚重的精華,提升道德修養(yǎng)。感受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熏陶,成為有經典、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有希望的合格學生,承擔起弘揚中華文明的歷史重任。

  1、德行定終身,人生的起點從《弟子規(guī)》開始

  《弟子規(guī)》以《論語·學而篇》”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為中心。分為五個部分,具體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guī)范。是教育子弟防邪存誠,養(yǎng)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

  俗語說:“教兒嬰孩,教婦初來”,學生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為主,及其長而不易變;故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yǎng);若幼時不教,待其長大,則習性已成,無能為力矣!所以,誦讀《弟子規(guī)》是非常必要的。

  2、百善孝為先,良好的品德從孝悌開始

  自古以來,“孝”是中國人的第一美德!案改附,需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弟子規(guī)》頭兩篇便是針對孝順父母、尊重長輩而作。難以想像一個父母不愛、兄長不親的人長大后如何愛他人、愛社會、愛國家。學校德育工作從《弟子規(guī)》入手,以孝心教育為核心,通過誦讀經典激發(fā)學生感恩意識。針對經典中承載的傳統道德對于當前獨生子女的思想、行為都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

  3、人無信不立,誠信教育迫切需要《弟子規(guī)》進入校園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就是誠信經濟。人無信不立,企無信難存,如果一個人連做人的基本信用都沒有,是無法立足于社會的。

  學校有義務、有責任來強化學生的誠信教育!兜茏右(guī)》第三、四部分講對自己謹慎約束,對他人誠實守信,循循善誘,以事明理,引導其分清是非、辨別善惡。由此可見在《弟子規(guī)》進校園無疑是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的。

  二、課程的目標

  總目標——《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通過誦讀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進行文學、思想的積累和熏陶。所謂積累,即積累豐厚文化底蘊,傳承優(yōu)秀文化,弘揚民族精神;所謂熏陶,即陶冶思想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學會做人,為終身發(fā)展奠基。

  階段目標——高一級以誦讀《弟子規(guī)》為主;在誦讀的基礎上,進行聯系生活實際的理解、感悟、辯論,加深理解;對能力強的學生,引導閱讀原文。

  三、課程教學理念

  《弟子規(guī)》課堂教學必須打破沉悶無趣的氣氛,改變一成不變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解詞釋句────串講全詩────背誦默寫”的教學方法!墩n程標準》的理念應當在教學中得以體現。

  1、直面經典,真心接觸:“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由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課程標準》)《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當然也應體現這一點。教師不能再越俎代庖,而應讓學生直面經典,與課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能懂會學的自主解決,即使是疑難焦點,教師也不急于揭曉,而應巧設臺階,引導學生逐步領悟。

  2、加強誦讀,引導想象:“凡物各自有根本,風云萬變不離宗!(顧況《行路難》)閱讀教學以讀為本已為大家所共識,而古詩文的教學中,“讀”尤其應當成為“正宗嫡派”之法。這一點,古人有許多精辟的見解和優(yōu)秀的經驗,自無須贅言!墩n程標準》各學段古詩文閱讀的教學目標中也都強調了“誦讀”二字,要求在讀中體味作品的內容,讀中體驗情感,讀中感受語言美。《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也應真正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上承傳統教育之優(yōu)秀經驗,下接現代教學理論的“活水”,采用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理解、感悟、體驗、積淀。

  3、課堂開放,學科融合:“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chuàng)新活力的。”(《課程標準》)《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的課堂當然也應該是開放而有活力的。如教師嘗試走下講臺,把講臺讓給學生;允許鼓勵有不同的理解、見地。此外,教學中要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引導學生聯系地理、歷史、自然等知識讀懂文意,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音樂配合誦吟,用表演再現情景等。

  4、縱橫聯系,指導運用:教學貴在引導學生發(fā)現規(guī)律,掌握方法,使學生學有所得,能“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朱熹)!兜茏右(guī)》校本課程,除了指導學生掌握一般的學習步驟,學習方法外,還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方法橫向的遷移運用。

  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學習《弟子規(guī)》這樣的古文古訓,作為對學生進行教育,規(guī)范學生禮儀行為的課程是可行的。但是,僅僅是誦讀文字、解釋句子、讀懂意思,這樣的課程,目標是有欠缺的。學生不會理解得很滲透,對行為改善的幫助不會很大。

  作為校本課,引導現代的學生來學習古文古訓,應該為其注入新的含義,在目標上加進一些現代的氣息,這是該思考的。古時候的弟子規(guī),多是從禮儀角度講的。但是,做為現代人,我們該怎么樣從科學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這是校本課該思考的問題。

  1、研究。研究就是去探究文字背后所存在的科學道理。把古人沒有講出來的意義、沒有想到的意義研究出來。比如:“年方少,勿飲酒”,引導學生去探究文字背后的科學道理。

  2、悟理。悟理,就是用心來體會文字背后所表達的一般性的做人道理。有些行為禮節(jié),現在已經不再講究。這個時候,我們要引導學生思考感悟文字背后表達出的人與人交往的一般性要求。如“揖深圓、拜恭敬”

  3、表演。表演就是在讀懂文字的基礎上,讓學生表演文字所描繪的行為動作,讓孩子在通過表演和觀看表演,來產生對好的行為的“好”,對不良行為的“惡”,而不是停留在道理上。

  4、批判!兜茏右(guī)》中有貞節(jié)烈女的一些要求。既然是古訓,其間會有一些糟粕的東西。我們不能夠因為其間有糟粕就不再要求學習,也不會因為它是古訓就全盤接受。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用現代人的觀點,去批判。我們要了解古訓要求人們做什么,如果是不符合現代道德文化要求的內容,我們就引導學生去批判,培養(yǎng)他們不迷信書本,發(fā)展和培養(yǎng)的個性,主見意識。

  四、實施建議

  根據《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的學習規(guī)律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學基本方法可確立為“四化”教學方法,即誦讀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

  1、誦讀化,即誦讀為主,理解為輔,這是講授《弟子規(guī)》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其做法基于以下三方面思考。

  其一,古人讀經書的要求和方法是:“粗知文義”、“略通大義”。在教學方法上,以口授和誦讀為主。宋代朱熹主張先讀《近思錄》,次讀“四書”,而后及于“五經”,均要求熟讀成誦。古代國學教育,經過長期積淀,逐步形成了以讀經為主要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日臻完善的《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體系,是中華民族的教育瑰寶。

  其二,《弟子規(guī)》是古代經典篇章。這些古文,思想內涵深刻,不易被學生理解,F在先讓學生“不求甚解”地背下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沉淀在腦海中的古典精華經過反芻,逐漸會被消化、理解,慢慢領悟其中的深刻內涵,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從而內化為自我的思想精髓!安偾髸月暎^千劍而后識器”、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記憶是古人學習最常用的學習方法,這種古老的讀書方法經過千百年來的實踐,成為行之有效的讀書方法。古為今用,選擇誦讀、記憶的方法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背誦古典名篇,引領他們把無意識記憶轉變?yōu)橛幸庾R文化儲備,使他們從小腹有詩書,在本國傳統文化滋養(yǎng)中成長。

  2、情境化,情境化就是用優(yōu)美的古典音樂,色彩鮮明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創(chuàng)設氛圍把學生引入國學的情境,使學生身處古典文化的韻律和氛圍里,誦國學,學國學,身心受到陶冶,激發(fā)他們對國學的熱愛。音樂是極富感染力的藝術門類,可選擇《漁舟唱晚》、《陽關三疊》《春江花月夜》等中國古典名曲,配樂誦讀,學生聽著悠揚的樂曲,陶醉在美的享受中。

  3、故事化,就是用精典的小故事來詮釋古文深奧的哲理,幫助學生理解原文的.主旨!兜茏右(guī)》校本課程所選內容,是中國古典優(yōu)秀文化,內涵豐富,蘊含著古人的大智大德,如何讓學生破譯文章的宏旨要義是教學的難點。小故事中含有大智慧,教學時可把故事引入課堂,用精典的小故事來幫助學生領悟文章的含義,突破教學難點。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深入淺出地設計教學,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故事化的教學方法,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理解課文,受到教育,可謂是”潤物細無聲”。

  4、生活化,是指《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教會學生更好的生活,讓生命更有價值。為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學中可以設計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的環(huán)節(jié),把學國學與學做人聯系起來。這樣,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離,使遙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學生的生活。使《弟子規(guī)》生活化,讓學生把中國傳統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內化為一種品質,外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使他們“我欲仁,斯仁至矣”。

  五、評價建議

  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和課程不斷發(fā)展的評價體系。從學校教師教學管理來說,應依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課程標準》,針對《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建立一定的教學管理制度、評價體系。如教學計劃的安排、教案的撰寫,教學的效果等都可納入教師考核范疇,在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前提下,激勵、指導教師不斷學習,積極探索,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業(yè)務水平。

  從學生《弟子規(guī)》校本課程學習的評價來說,主要應體現以下幾點:

  1、評價主體多維化:首先是改變目前占主流的單一評價主體的現狀,指導學生自評、互評。由于《弟子規(guī)》的學習還常常在課余進行,還可請家長共同參與,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家長共同交互的活動。

  2、評價內容多元化:不僅評價課內所學,還要評價課外的閱讀;不僅評價學生對《弟子規(guī)》的理解掌握情況,還應”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體驗!(《課程標準》)以及學生學習《弟子規(guī)》的興趣、習慣、態(tài)度和方法等。

  3、評價過程動態(tài)化:評價不僅關注學生會背多少《弟子規(guī)》,更應注重學生發(fā)展的過程!墩n程標準》關于古詩文閱讀評價有這樣的建議:“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近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惫旁娢乃仞B(yǎng)的提高是建立在存量基礎之上的,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應該注重平時的、過程的評價。

  4、評價形式多樣化:除常規(guī)的解釋、背誦、默寫,還可采用朗誦、猜謎、賽詩會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中高段還可嘗試采用主題研究匯報的形式,使評價更具綜合性。

  自我評價。通過反思,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對經文內容的初步感悟,讓學生來講講《弟子規(guī)》在生活中的運用;夸夸自已哪些規(guī)范做得好,找出自身哪些不足需加以改進。

  小組間評價。同學之間互夸,互助,共同進步。對以后的行為提出積極的改進措施,共同確定努力方向。

  師生之間互相評價,《弟子規(guī)》作為校本課程,不單單是學生的事,老師更應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受到學生的監(jiān)督。這樣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形成。

  還可以通過演講德育故事、現身說法、經典誦讀、課本劇、相聲、吟唱《弟子規(guī)》、《弟子規(guī)》書法比賽等形式檢驗《弟子規(guī)》的教學成果。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3

  一、課程定位

  校本課程是由學校自主開發(fā)的課程,由學生自愿參加,以學生活動為主,與必修課程一起構成學校課程體系。但它與必修課程在內容、要求的深廣程度和活動形式等方面又不盡相同。校本課程更突出學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靈活性。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特長、創(chuàng)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開發(fā)目標

  1、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培養(yǎng)一批復合型、科研型的教師。

  2、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個性特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我規(guī)范、自信展示的能力。

  3、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使學生熱愛學校生活,適應社會。

  三、開發(fā)原則

  1、自主性原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多給學生想象、創(chuàng)造空間。

  2、自愿性原則:尊重學生的意愿,自選組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

  3、靈活性原則:教學內容、方法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靈活的作內容形式上的調整,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fā)展。

  4、開放性原則:體現在目標的多元性,內容的寬泛性,時間空間的廣域性,評價的差異性。

  四、組織與實施:

  1、成立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領導工作小組。

  組長:xxx

  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主要決策人和負責人,負責校本課程的總體策劃,宏觀調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實施。

  副組長:xxx

  組織實施校長決策及負責校本培訓、檢查校本課程實施、協調各部門的工作、組織教師編寫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師上課,實施課程計劃、對校本課程的研究和實施進行指導、評估、調查、分析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需求情況及對校本課程檔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員:xxxxxx

  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①構思并制訂校本課程開發(fā)工作的總體規(guī)劃,做好指導、研究、實施、評估等工作。

 、谥朴喰1菊n程管理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考核。

  ③組織教師進行校本課程的理論學習,規(guī)范教學行為,提高教育教學能力。

 、芊e累課改資料,及時提供教改信息。

 、萁洺I钊胄1菊n程實施課堂,指導開課、聽課、評課工作,和實施教師一起研究情況,幫助他們及時總結。

  ⑥做好校本課程實施的經驗或成果的推廣和應用。

  2、師資培訓。選派參加各級培訓、觀摩和講座;開設示范課、開展專業(yè)研討;學校提供相應書籍資料和網絡平臺,讓老師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3、健全管理制度

  為確保校本課程開發(fā)質量,學校將進一步擬定相應的校本課程管理制度:校本課程開發(fā)審議制度;校本課程評價制度;校本課程管理崗位責任制等。

  五、校本課程建設的范圍

  初中校本課程的設置主要有以下6個領域:

  1、民族文化領域。通過誦讀和研習代表民族文化精髓的詩詞、散文、政論,以及校史、地方史等,了解和研究中華民族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和重大歷史事件等,汲取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和家鄉(xiāng)的情感,增強學生傳承優(yōu)秀傳統文化、建設祖國偉業(yè)的責任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2、自然探究領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自然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自然的影響,引導學生對地理生態(tài)、動物植物、宇宙空間、資源環(huán)境、工藝技術、科學創(chuàng)造等問題進行有選擇地探究,通過環(huán)境調查、科學普及、小發(fā)明、小制作等,讓學生感受豐富多彩的自然現象,了解自然生態(tài)的發(fā)展規(guī)律,明確人與自然的關系,理解環(huán)境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義,培養(yǎng)初步的科學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習慣,掌握初步的科學研究方法。

  3、社會探究領域。結合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問題以及這些問題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引導學生對經濟、政治、法律、家庭、社區(qū)、民族、國家、國際等社會問題進行有選擇地探究,幫助學生掌握社會調查和社會探究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為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奠定基礎。

  4、藝術探究領域。通過開展聲樂、器樂、舞蹈、繪畫、書法等藝術欣賞、創(chuàng)作及實踐活動,發(fā)展學生的藝術愛好及特長,拓寬藝術文化視野,豐富精神生活,使學生感受藝術對人類發(fā)展的積極影響,激發(fā)對美好事物的愛好與追求,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觀念,提高審美能力,提升藝術品位,促進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個性。

  5、體育與健康領域。通過開展體育團隊、快樂體育、圍棋、心理及青春期教育等活動,提高學生對身心健康的認識,掌握運動與健康的知識和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運動欣賞能力,養(yǎng)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和健康的生活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fā)展。

  6、農業(yè)技能領域。結合本地特點,依據本地經濟發(fā)展需要,通過開展農業(yè)技術培訓及農業(yè)生產勞動,增進學生對農業(yè)勞動的體驗,增強科技興農的意識,提高農業(yè)生產的各種技能,使課程內容適應當地農村經濟的發(fā)展,為當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服務。

  六、校本課程教材編寫要求

  教師應從以下四個渠道挖掘教材資源,1、自編教材;2、選編教材;3、選用優(yōu)秀教材;4、拓寬現有教材。

  七、配套措施

  1、教務處、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計劃的執(zhí)行。

  2、學校將邀請區(qū)校本課程建設領帶小組、教研員到校指導工作。

  3、每個教研組至少開發(fā)1—2種校本課程,九月份全面實施。

  4、學校盡可能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5、完善管理網絡和運作流程,確保我校校本課程從少到多,從有到精,盡快形成特色。

  八、校本課程的評價

  1、教師評價

 、沤處焾(zhí)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平處煈磳W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guī)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墙處煈4鎸W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热握n教師要認真寫好教學案例,及時總結反思等。

  ⑸學校及時做好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監(jiān)控和測評工作,參與聽、評課的指導,隨時調控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實施情況。

 、蕦W校通過聽課、查閱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并記入業(yè)務檔案。

  2、學生評價

  校本課程對學生評價主要是發(fā)展性評價:

  一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如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積極性、參與狀況等,可分為“優(yōu)秀、良好、合格、一般”等形式記錄在案,作為“優(yōu)秀學生”評比條件。

  二看學生學習的成果展現,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競賽、匯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yōu)秀者予以表彰并收入成長記錄袋,記入學生成長報告冊及其它相關檔案內。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4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活動,弘揚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yōu)秀文化熏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誦讀內容:《弟子規(guī)》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班級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弟子規(guī)》,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熏陶和修養(yǎng)。

  2、具體目標:

  (1)培養(yǎng)孩子的讀書興趣,提升語文能力。在吟誦表演中讓學生更加感受到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學習、讀書的興趣,逐步使學生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利用13歲以前記憶力的黃金時期,讓孩子記住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經典,在其記憶力正在發(fā)展的時候加以訓練,使學生的記憶力達到較高的頂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學生終生受益。

  (3)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華國學經典即是中華文化中最優(yōu)秀、最精華、最有價值的典范性著作。通過誦讀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經典,接受傳統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長遠地默默地變化其氣質。

  (4)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在學生心靈中不斷地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漸漸地陶冶其性情,開啟其智慧,讓經典誦讀為孩子的一生提供營養(yǎng)。

  四、活動安排和措施:

  利用每天語文晨讀10分鐘、課前展示2分鐘,組織學生誦讀,并做到全程參與,學生全員參與。

  1、每日晨讀、課前誦讀形成常規(guī),選一名普通話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

  2、每周一節(jié)課,進行經典吟誦,完成《弟子規(guī)》里的內容,并開展一定的讀書交流活動。

  3、利用黑板報、手抄報等多形式,展示經典佳句,營造誦讀的氛圍,使學生走進經典,耳濡目染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陶冶情操。

  4、設立經典誦讀評價卡。評價卡分別由“教師、小組、自評”三部分組成,形成評價體系,使經典誦讀持久、有效地進行。

  5、每兩周舉行一次誦讀擂臺賽,評選班級“誦讀大王”、“誦讀能手”或“每月一星”,以此激發(fā)學生們的誦讀熱情。

  6、利用家長會向家長介紹誦讀的目的、意義以及目前取得的初步成效,請家長配合督促指導,同時也請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言傳身教,當好孩子的榜樣。

  7、爭取達到人人能背誦,班內一半以上的人吟誦如流。

  8、定期對弟子規(guī)的內容進行默寫,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作功底。

  五、評價:

  采取“每天評價”、“每周評價”、“彈性評價”方式。

  1、每日評價:評價的時間早上。老師只要用一分鐘,親自考一個學生,會背了即算通過,即給他一百分。該生即指定為一周的誦讀班長。每天由值周班長領誦。讓他利用下課時間去檢測組長,組長再去檢測組內同學。不能通過檢測的人,記下名字,讓他利用下課時間,補念直至通過為止。

  2、每周評價:采用專項考核的方法給學生定級。考核內容為誦讀經典(隨機抽取)片段。

  3、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顒娱_展適時適度評價。

  六、注意問題:

  1、恰當的定位。

  國學經典誦讀教育活動是對新課程的補充和完善。要利用好課余時間開展活,或個人讀,或小組讀,或全班讀,形式多樣;可表演,可吟誦,可配經典音樂讀,學生自主選擇。沒有壓力,沒有負擔,抑揚頓挫,生動活潑,輕松愉悅。

  2、寬容的評價。

  評價原則是:多鼓勵、不批評。注重激發(fā)學生誦讀的興趣,采取激勵措施,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如競賽、知識問答、表演等,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從中發(fā)現樂趣、得到贊許、獲得激勵,獲得良好的情感啟迪。

  3、鼓勵家長同讀一本書

  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jiān)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拿出10分鐘,與孩子一起學習,家校合作,共同引導孩子進入國學的殿堂

  總之,經典古詩文誦讀活動是對少年兒童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有效載體,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我們班級將按計劃并根據實際情況以滿腔的激情開展此項活動,在此基礎上完成其他國學的誦讀,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中國人。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5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精神,確立現代教育觀、課程觀、質量觀,利用課程分級管理的體制,優(yōu)化學校課程結構,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重點”作為課程基本理念,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根據當地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優(yōu)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精心組織,扎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實驗,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實施目標

  以課改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fā)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fā)展為核心,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fā)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信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形成知難而進的品格,消除畏難心理;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因勢利導,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讓師生與課改同成長。

  三、校本課程組織機構

  1、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負責課程的初步審議)

  組長:xxx(校長)

  副組長:xxx(教導主任)xxx(政教主任)

  組員:班主任、學科組長

  2、課程開發(fā)研究小組(負責課程的具體開發(fā))

  組長:xxx(教導主任)xxx(政教主任)

  副組長:學科組長

  音樂、美術、體育、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等相關教師

  3、課程實施督察小組(負責課程實施的督察)

  組長:xxx(校長)組員:班主任、物理、化學、地理、綜合實踐課程

  副組長:政教主任年級主任

  組員:班主任、學科組長

  四、課程內容

  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以學校為基地,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資源優(yōu)勢,努力發(fā)掘本地教育資源,開發(fā)出多樣性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擬設置符合學生興趣、需求、促進學生發(fā)展的七大類課程:

  1、認知類:認識自身以及身邊的人、事及事物(尺寸、重量、年齡、生日等)

  2、欣賞制作類(攝影、剪紙、折紙、面食制作、繪畫、圖片——當地名勝風景)

  3、音樂類(民歌、小曲調、樂曲、舞蹈等)

  4、體育類(球類、跳繩、毽子等規(guī)則、技能)

  5、禮儀教育(道德規(guī)范、文明用語、語言藝術、常用交際用語、英語常用交際口語等。)

  6、地方人文(本縣歷史名人故事、縣名及村名的由來及變遷等。)

  7、信息技術(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

  五、實施辦法

  1、據校本課程開發(fā)指南所確定的基本原則對教師及其提供的課程材料進行綜合評估,確定開設科目和開設時間。

  2、布初評通過的.校本課程科目及教師名單,推出校本課開設科目菜單供學生詢問和選擇。

  3、加強校本課程的性。開學初始認真制訂教學,確定教學內容的框架。日常的教學工作必須根據教學計劃展開,做到認真?zhèn)湔n、上課、考核,充分發(fā)揮校本課程的育人功能。

  4、選擇有特長,有事業(yè)心、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年輕教師,擔任校本課程的教學工作,定期組織他們學習“課程理論”,掌握校本課程的管理原則和實施方法,逐步提高他們的實踐水平。

  5、重教師和學生的參與過程,給教師和學生一個客觀評價,以激勵性評價為主。

  6、在開展課程研究的過程中請有關專家和上級領導及時指導、幫助,以使課題研究獲得成功。

  六、課程評價

  (一)對課程的評價

  每學期結束時,學校要召開任課教師會議,聽取任課教師對課程建設的意見,及時修正不足,完善方案;同時,要對實施的年級進行問卷調查或召開座談會,關注學生喜好的程度,也聽取學生乃至家長、社會人士的建議和意見。

  (二)對學生的評價

  在該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過程性評價。一是建立成長檔案袋,讓學生自己收集學習過程中反映自己成長的資料,如學習時收集到的故事、照片,辦的剪貼報,寫的采訪日記、調查報告,家長、教師、社會人士的評價等。二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評價表,隨時進行評價。最后在一學期結束時,進行終結性的評價,評價的形式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體現多樣性。

  (三)對教師的評價

  一是教師自我反思性評價:每一個主題內容的教學完成后,認真進行反思

  二是教學督察評價:學校重點檢查備課、教師收集的資料及課堂教學。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學習、發(fā)展、成長的過程。我們愿繼續(xù)努力,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的洪流中,去開拓、去創(chuàng)新,用智慧和汗水譜寫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篇章。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6

  一、課題來源及價值

  近年來,在全國范圍內,以國學為核心的學術探討、知識普及、文化建設、教育推廣等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這場“國學熱”正浸染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當前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漸突出,其精神影響力也愈加廣泛。伴隨著新課改的腳步,國學經典走進中小學也越來越多得到人們的重視、倡導和極力推動。但是隨著對學校文化品牌建設的深入理解,我們發(fā)現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建設正面臨越來越多新挑戰(zhàn)。

  第一,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內容有待重組和整合,尤其是年級的梯度和要求有待重新定位;

  第二,國學經典文化課程的實施策略有待豐富和拓展;

  第三,國學經典文化課程在深入推進的同時,應該更有創(chuàng)意,更富有個性,真正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基于以上思考,我們提出了“國學特色校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研究”的課題。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國學:指內容豐富、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它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影響極大,對于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以及中華民族的復興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校本課程:兩層含義:一是使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校本化、個性化,即學校和教師通過選擇、改編、整合、補充、拓展等方式,對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進行再加工、再創(chuàng)造,使之更符合學生、學校和社區(qū)的特點和需要;二是學校設計開發(fā)新的課程,即學校在對本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的評估,并充分考慮當地社區(qū)和學校課程資源的基礎上,以學校和教師為主體,開發(fā)旨在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長的、多樣的、可供學生選擇的課程。本課題中的校本課程指前者。

  三、主要觀點及創(chuàng)新

  1、使學生初步感受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激發(fā)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祖國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大量的精神養(yǎng)料,成為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另一方面,通過人文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識真?zhèn)、分善惡、辨美丑的能力,剔除各種不良文化的糟粕,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使之成為21世紀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開拓者和建設者。

  2、使學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和誦讀方法,初步具有一定的研讀文化著作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一定的語言和文化經典名篇的積累。

  3、初步形成“課內外結合、學用結合”的語文新課程教學策略。

  4、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使廣大語文教師及時轉變觀念,更新知識,具有比較厚實的文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的能力以及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的能力和科研能力。

  5、我們因地制宜,立足新教材,結合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設計好相關的活動方案,為學生創(chuàng)造綜合學習的機會,從而來尋求弘揚民族文化的途徑和策略。

  四、課題目標、內容及重點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為學生創(chuàng)設文化傳承的平臺,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豐厚學生的知識儲備。使學生感受中華文化的璨若星辰與博大精深。

  2、通過本課題的實驗研究,摸索和總結出一套較為可行的國學經典的教學方法和形式,撰寫出一批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具有實踐指導意義的論文以及階段性實驗報告,編寫一套以中華國學經典為核心的校本教材。

  3、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教師從被動的課程接受者轉變?yōu)榉e極的課程決策者和實施者,提升教師的課程創(chuàng)造意識及能力,豐富教師的角色內涵,達成學校、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fā)展。

  (二)研究內容:

  1、現代中小生對國學知識了解的現狀調查。

  2、國學內容及序列,即課程內容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3、我們怎樣實施,即課程方法如何校本化、特色化。

  (三)研究重點: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有效的課程設計及實施的策略。

  五、研究思路、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在國學內容的選擇上,做到“精選篇目,分類遞進”;

  2、在國學教學實施上采用“分年級推進、分層進行、課內外相結合”的方式;

  3、開發(fā)校本課程,推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4、建設文化校園,讓師生成為幸福的成功者。

  (二)實驗對象:本校1-6年級學生。

  (三)研究方法:

  本課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通過課堂實踐對相關理論進行反思、驗證,繼而總結出更有效的成果并加以推廣。在實驗中還要用到的輔助研究方法有調查法、經驗總結法、案例研究法、文獻法等。

  六、研究過程及步驟

  本實驗計劃用兩年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7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一)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月)

  1、確定課題,擬定研究方案。

  2、課題申報立項。

  3、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4、明確各成員研究的側重點、創(chuàng)建網站。

  (二)實施階段(20xx年2月—20xx年1月)

  1、“國學文化知多少”問卷調查及分析,邀請專家指導課題。

  2、精選經典誦讀內容,編撰校本教材。

  3、討論研究課題實施策略并不斷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4、積累典型案例、研究資料,撰寫論文。

  (三)總結階段(20xx年2月——20xx年7月)

  1、總結課題實施成果。

  2、課題組成員寫結題分報告。

  3、課題組寫結題總報告。

  4、做好課題結題準備工作,迎接專家驗收。

  七、預期研究成果

  (一)階段成果

  1、課題的實施方案、意見(網站、實驗方案、調查報告)。

  2、典型案例(文本、圖片、學生成果)。

  3、各項專題研究(論文、課件、經驗總結、研究報告、校本教材等)。

  (二)最終成果

  1、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結題報告。

  八、完成研究任務的可行性分析

  實力雄厚:我校是省實驗小學,省教科研先進單位,現已完成省市級乃至國家級課題多項。課題負責人是我校校長,語文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課題組核心成員都是我校的骨干教師,都主持或參與過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并已在各級刊物上發(fā)表了相關論文多篇。此外,我校圖書資料豐富并可上互聯網查詢資料,有領先的聲像,電腦設備等硬件。

  組織保障:課題組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通過校長室直接領導,以教科室為基礎,將教導處、科研組組織起來,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組織,以調動全校教師全員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形成群體研究的氛圍,從而保證課題研究的落實與實施。建立與研究工作相配套的工作制度,要求參與研究的老師明確職責,注重實踐,積極參與理論學習,并定期召開課題研究例會,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尋求策略,深化研究。學校教科室全面協調、組織好本課題的研究管理工作,認真制定研究計劃方案,督導各分工責任人在規(guī)定時間,保質保量地完成相關任務。

  財力保障:課題組每年將根據課題研究的需要自行籌集一定的經費,包括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研究、講學提供相應設備,會議費用等。我們將嚴格管理并使用好科研基金,同時,保證學校有關教育設施滿足課題研究的需要。

【中小學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0-18

跳繩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6-15

足球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1-22

2022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9-29

書法校本課程實施方案12-05

【薦】校本課程實施方案04-16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熱】04-16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熱門】04-16

校本課程實施方案【推薦】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