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衷情》說課稿
一、說教材
。ㄒ唬┙滩慕馕黾暗匚。
《訴衷情》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板塊的第二課。第六板塊的主題是抒懷。陸游在《訴衷情》這首詞中抒發(fā)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以及壯志難酬的憤慨。本板塊的“表達”是“美德在我身邊”。而詩人的愛國的美德,這也正是我們中華兒女應該繼承和發(fā)揚的。因此教學本課時要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感。
。ǘ┱f教學目標。
六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三學段對詩歌的要求是“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受到優(yōu)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勵,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备鶕(jù)以上所述學生實際、教材特點和課標的要求,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書下注釋、借助資料、查找工具書等方法自學這首詞,了解詞的大意。
2、有感情地反復誦讀這首詞,抓住“匹馬”、“夢斷”、“覓”、“暗”等重點詞語體會作者在詞句中所蘊涵的豐富情感。
3、通過對詞中運用的典故和創(chuàng)作背景的了解,借助品讀、聯(lián)想等方法,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悲憤。
(三)說教學重難點。
確立的教學重點是了解詞的大意。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體會作者在詞句中所蘊涵的豐富情感。教學難點是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悲憤。
。ㄋ模┱f學生。
我班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也積累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生在課前預習時查找了有關陸游、陸游的詩、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南宋歷史方面的資料。
二、說教法。
本節(jié)課以體會詩人情感作為教學主線,思路清晰。通過課前積累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讓學生認識陸游是一位愛國詩人。然后通過深入學習讓學生認識到陸游還是一位充滿悲憤、無奈、遺憾、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詩人。在人物形象豐滿的同時理清詞的情感線索,達到理解詞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贊可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到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意義的作用!睘榱送怀鲋攸c,突破難點,本課主要采用情境導讀法和討論法。
1、情境導讀法。
情境導讀法是指教師采用各種方法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地閱讀的教學方法。這首詞蒼涼悲壯,慷慨沉郁,采用情境導讀的方法,能使學生更深入體會作
者的情感歷程。一是開發(fā)課程資源,補充陸游的充滿豪情的詩句激發(fā)情感,朗讀詞的上闕的前兩句;二是用古代戰(zhàn)爭的視頻凸顯陸游的英勇和報國之志,再讀上闕的前兩句;三是用老師充滿激情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一詠三嘆地引讀下闕,激發(fā)學生情感;四是選擇恰當?shù)囊魳穭?chuàng)設情境,配樂朗讀體會詩人的壯志未酬的悲憤;五是老師用激情的范讀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走入詩人的內(nèi)心;六是以詩解詞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示兒》一詩,感受詩人的愛國之夢,再讀這首詞。
2、討論法。
《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币虼苏n堂上,我鼓勵學生議論紛紛,對同一詞句有多元的理解,對詩人的情感有不同的體會,用個性化的語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而不以統(tǒng)一標準化的答案束縛學生的思維。
三、說學法。
“教為不教,學為自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所以本課采用學生自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老師先做學法指導,告訴學生學詞的方法和學詩的方法是一樣的,在學生回憶出以前學詩的方法后就讓學生自主學習。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老師再以學定教,發(fā)揮老師導的作用。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jié)課的教學分三大板塊。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讓學生回憶陸游的詩歌,背誦《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從中知道了這是一位怎樣的詩人?2、引入課題,板書課題,齊讀后學生讀題解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陸游是一位愛國的詩人,初步感知。了解題目的意思。)
二、初讀詞,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大聲練習朗讀。要求讀正確、通順。
2、指名讀,學生從這兩方面評價。
3、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詞讀正確、通順。)
三、品讀詞,體會情感。
1、教給學詞的方法。
“學習詞和學習古詩的方法是一樣的,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以前都用哪些方法學習古詩了?”學生可能會說:“通過書下注釋! 有的.可能會說:“借助資料!庇械膶W生可能會說:“查找工具書!庇械膶W生可能會說:“問老師,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用什么方法來學這首詞。)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這首詞。
“同學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這首詞,看你體會到一個怎樣的陸游,可以在書
上做批注。有體會后小組內(nèi)可以交流一下!
。ㄔO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
3、 學生匯報。
(1)品讀上闕的前兩句。
幻燈片出示上闕的前兩句,然學生說體會到一個怎樣的陸游?學生可能會抓住“萬里”和“匹馬”這兩個重點詞語體會到英勇的陸游,讓學生帶著這樣的感受讀前兩句,如果讀的不到位,可以補充陸游的詩句和一段古代戰(zhàn)爭的視頻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再讀。然后追問“還從這兩句的哪個詞語中體會到一個怎樣的陸游?”學生說到別的詞語再相機指導。“封侯”是一個典故,如果學生說不出來,就由老師來講解。
(2)品讀上闕的后兩句。
上闕的后兩句要引導學生利用資料理解“夢斷” 。再抓住“暗”體會夢斷后的陸游又是怎樣的陸游,與前兩句形成鮮明對比,指導朗讀后兩句,可以配樂創(chuàng)設情境。上闕學完后再讀,體會前兩句和后兩句的情感變化。
(3)品讀下闕。
上闕學完后老師過渡“夢斷后的陸游又是怎樣的陸游”然后配樂范讀下闕!皬睦蠋煹睦首x中你又聽到了一個怎樣的陸游?”學生可能會說“這是一個遺憾的陸游,無奈的陸游,悲憤的陸游,不得志的陸游”等等。
此時老師引讀“胡應滅,卻”生接讀“胡未滅”。
老師引讀“鬢不該秋,卻” 生接讀“鬢先秋”。
老師引讀“本應身在天山,卻”生接讀“身老滄州”。
老師用激情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境 “如果詩人的報國之志能夠?qū)崿F(xiàn),即便鬢先秋又何妨,可惜啊可惜!”指名讀。
“如果詩人的報國之志能夠?qū)崿F(xiàn),即便戰(zhàn)死沙場又何妨,可嘆啊可嘆!指名讀; “如果詩人的報國之志能夠?qū)崿F(xiàn),也許他的人生就會多一份豪情,少一份悲情” 指名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鍛煉口語表達能力,也使學生對詩人的情感在朗讀中得到升華。)
4、升華情感,理解詩人夢斷的是什么,沒斷的又是什么?
學生讀《示兒》。談感受
5、配樂朗讀
指名讀
齊讀
五、歸納總結。
這節(jié)課通過我們自己學習,我們知道了這首詞表現(xiàn)了陸游強烈的愛國主義情 感,也抒發(fā)了他壯志難酬的悲憤情懷。
我想通過以上以讀為主的扎實的語言實踐,以及詞中豐富的情感,一定會在學生心中積淀起來,成為語文能力的基礎,成為文化底蘊的養(yǎng)料,成為人格形成的萌芽。
【《訴衷情》說課稿】相關文章:
《訴衷情》說課稿11-04
訴衷情說課稿11-03
訴衷情原文及翻譯03-14
抒情隨筆:訴衷情06-06
訴衷情近原文及翻譯03-06
訴衷情詞作鑒賞05-14
經(jīng)典文言文《訴衷情》賞析03-31
教師節(jié)散文:訴衷情04-06
陸游《訴衷情》賞析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