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說課稿范文9篇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jié)是必修2《遺傳與進化》的第二章第二節(jié),表面上看本節(jié)要說明的是“基因在哪里?”的問題,其根本是要解釋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實質。減數分裂與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緊密相連,而減數分裂又是高中生物學的重點和難點。
2.教學目標
、胖R目標:
、僬f出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假說和實驗證據。
、谶\用有關基因和染色體的知識闡明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實質。
、颇芰δ繕耍簢L試運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乔楦心繕耍赫J同科學研究需要豐富的想像力,大膽質疑和勤奮實踐的精神,以及對科學的熱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
①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假說和實驗證據。
、 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現代解釋。
(2)教學難點 :
、龠\用類比推理的方法,解釋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實驗證據。
二、說教法
列表比較法、引導探究法 、合作學習法。
三、說學法
以引導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并輔以講授法,指導讀書法等。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土曀伎家韵聠栴},導入新課
1、根據孟德爾遺傳定律分析: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可產生多少種配子?
2、一個體細胞內有兩對同源染色體的生物,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最多可產生多少種配子?
要求:學生畫圖示,并說出理論依據。分析染色體和基因有沒有共同之處?(猜測出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ǘ┧_頓假說
1、學生閱讀課本P27,分析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
基因的行為 染色體的行為
體細胞中的存在形式 成對 成對
配子中的存在形式 成單 成單
在體細胞中的來源 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
形成配子時的組合方式 自由組合 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傳遞中的性質 雜交過程保持完整性獨立性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過程中保持穩(wěn)定性
類比:基因和染色體之間具有平行關系
2、小組合作學習P28“思考與討論”:在染色體上標注基因,并解釋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實驗。
當學生將基因標注在染色體上之后,會發(fā)現不管是F1還是F2代,結果與前面孟德爾所做的實驗是完全一致的。
通過此過程,讓學生親自實踐薩頓假說的發(fā)現過程,從而引出類比推理:類比推理是一種科學的思維方法。類比推理得出的結論并不具有邏輯的必然性,其正確與否,還需要觀察和實驗的檢驗。
美國的一位生物學家摩爾根,就用經典的果蠅雜交試驗驗證了薩頓假說。
。ㄈ┠柛膶嶒
讓學生閱讀,并觀察果蠅雜交實驗圖解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么選果蠅作為試驗材料?選取的相對性狀是什么?
。2)怎樣判斷顯隱關系?
。3)果蠅的白眼性狀遺傳有什么特點?是否與性別有關?
(4)如果控制果蠅眼色的基因用字母W表示,而且它位于X染色體上,你能用基因W和X染色體寫出摩爾根的兩組果蠅雜交實驗的遺傳圖解嗎?
。5)是什么決定了果蠅的性別?
。 對第(5)個問題學生沒有基礎。所以采用講述法,直接將生物體中染色體類型和表示方式介紹給學生。摩爾根和他的同事經過反復推論,確定將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Y上沒有它的等位基因,對上述的實驗現象就有了合理解釋)。
(四)鞏固提升
通過摩爾根的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那么一條染色體上是不是只有一個基因?
思考:人的體細胞只有23對染色體,卻有3~3.5萬個基因,基因與染色體可能有怎樣的對應關系呢?
結論:一條染色體上有許多個基因;蛟谌旧w上呈線性排列。
畫一組染色體和基因關系圖,進一步區(qū)分相關概念。說明什么是等位基因?什么是非等位基因?以及非等位基因存在的三種情況:①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②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③同一條染色體上呈連鎖關系的基因。
(五)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現代解釋。課文P30。
(六)課堂訓練
1、完成課文P31的練習。
2、以AaBb為例,畫出細胞的減數分裂圖。
3、利用類比推理法,推斷基因與DNA長鏈的關系。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學目標:
。ㄒ唬┣楦、態(tài)度和價值觀
1、讓學生知道殘障人士生活的艱辛,激發(fā)他(她)們對弱勢人群的同情心和愛心。
2、.使學生感受到殘疾人身殘志堅的可貴品質,學習他們頑強的精神。
。ǘ┠芰Γ
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弱勢人群著想,尊重并幫助生活中的弱勢人群。
(三)知識:學會設身處地的為弱勢人群著想,了解一些幫助弱勢群體的方法,并能在課后做到幫助有需要幫助的人。
二、說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重點:知道殘疾人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能設身處地地為殘疾人著想,愿意向殘疾人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 旨在教育學生要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弱勢人群著想,尊重并幫助生活中的弱勢人群。本課是依照課程標準中“遵守公德”的有關要求編寫的。本課主要對學生進行同情和幫助殘疾人的教育。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下,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保護,這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在學校中對學生進行同情心的培養(yǎng),也是對學生進行社會公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本課課題為《多為他們想想》“愛心”就是以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態(tài)度對待殘疾人,并在生活上關心和幫助他們。
三、說教學難點:
殘疾人的學習、生活中有困難,需要正常人的幫助,他們在精神上更需要人們的同情和尊重,這一點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重點的分析
本課為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篇課文,教師用書對本單元教學目標明確指出,“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對別人寬容”“體會殘障人群生活的艱辛,了解社會對殘障等弱勢人群的關懷,反省自己的行為,尊重、關愛、幫助他們”,“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初步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本課是上一課《我們都是一樣的》的
教學重點的延伸;本課重點;“知道殘疾人在學習、生活中的困難,能設身處地地為殘疾人著想,愿意向殘疾人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則是下一課《做生活的強者》的重點。
五、說教學重點的解決方法與過程
。ㄒ唬┪覀償M通過“活動一:我的體驗”來幫助學生感受殘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因此,我們認為只有學生自己親身去體驗,才能真正得到感受。于是我們在課前就布置學生留心觀察周圍有哪些生活不方便的人?他們的生活遇到哪些困難?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老師請一個同學上來幫助打開課件。問學生幫老師打開課件是否容易。老師想再請一個同學,蒙上眼睛暫時做一回盲人,上來幫老師打開下一張課件。老師一邊攙扶”盲人一邊問:蒙上眼睛上講臺容易嗎?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再安排扮演殘疾人做“單手穿衣”和“手語傳話”兩個小游戲,一起來感受一下殘疾人的生活。
。ㄍㄟ^對比讓學生感受到做為殘疾人的許多不方便,對正常人來說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對殘疾人卻是那么的困難。他們是一個值得我們去同情與關愛的群體。通過這些體驗活動,讓學生感受殘疾人生活的艱辛,萌發(fā)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
(二)我們擬通過“活動二:愛心大搜索”來幫助學生了解大部分殘疾人所擁有的堅強和取得的成功。
環(huán)節(jié)一,找找看,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不幸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學會同情、尊重和理解這些不幸的人們。
環(huán)節(jié)二,聽故事《尊重》看視頻《千手觀音》讓學生明白,故事中的殘疾人都是身殘志堅的好榜樣。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的不幸的人,在親人、朋友、社會的關愛下,頑強地與命運抗爭,有的甚至取得了我們正常人都難以取得的成功。我們在關心、幫助殘疾人,給予他們物質或精神上的支持的時候,要尊重他們的意愿,體會他們的感受,知道學會尊重殘疾人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和關愛。
環(huán)節(jié)三,讀教材第7面,讓學生了解我國政府是怎樣關心和保護殘疾人的?讓學生了解這些社會福利機構和設施,體會社會對殘疾等弱勢人群的并懷。讓學生了解我國收容變求助的演變過程,從中體現社會福利事業(yè)的人文關懷。
。ㄈ┩ㄟ^實踐活動布置進行結課,把教學重點落實延伸到學生的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力圖將本課的教學重點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
我們設計以下兩個實踐活動。實踐活動一:嘗試教父母手語動作,方便他們在有需要時能和聾啞人進行簡單的交流。實踐活動二:以小隊為單位,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顒訉ο螅罕拘、本地區(qū)、其他地區(qū)的殘疾人或生活有困難的人;顒有问剑簩懳繂栃,捐送圖書,學習用品等,或幫助他們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說課內容】
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公開課《認識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數學網說課稿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76-78頁的教學內容。
【教材簡析】
學生認識分數,是從三年級(上冊)開始的,已經認識了一個物體(或圖形)的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本課是系統研究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用幾分之一表示其中一份,學好本課知識,有利于學生對分數的產生和發(fā)展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為下面學習幾分之幾,解決求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是多少個物體的實際問題奠定了基礎。教材首先創(chuàng)設小猴分桃的現實情境,根據2只小猴平均分6個桃,提出每只小猴分得這些桃是幾分之一的問題。讓學生從分數的角度來研究和認識每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學生通過具體情境的感知,可以利用已有的經驗,理解把6個桃看做一個整體,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1/2”來表示!跋胍幌搿卑4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在集合圖的幫助下,讓學生說出每只猴分得“這盤桃”的1/2。通過例題和“想一想”的教學,學生初步體會到把一些物體作為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想想做做著重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加深對剛才學習的幾分之一的認識,進一步體會、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實際意義。
【教學目標 】
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知識背景及本課的知識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知道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進一步認識分數。
2、能力目標: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探索、發(fā)現和認識用分數表示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的知識獲取過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概括等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具體的數學活動,體悟和感受數學學習的快樂。
【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探索和發(fā)現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的.思想方法,認識幾分之一,能正確表示出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
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幾分之一的意義,理解幾分之一表示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棒。
二、說教法
小學數學教學法指出,教學法的選擇和運用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材特點,這樣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本課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教學我主要采用了直觀演示法、情境教學法、引導歸納法等進行教學。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制作課件進行教學,通過形象生動的演示把一些物體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的過程。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凝聚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直觀形象體會部分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加深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的意義,突破重點,化解難點,以求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利用多媒體資源中的圖片創(chuàng)設小猴分桃的情境貫穿整個新課的教學,使原來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有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積極參與數學學習。
三、說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靠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jié)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學生通過認真觀察,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真正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的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ū竟(jié)課,我通過上網查閱,瀏覽網上資源,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的案例資源吸收別人好的教學方法,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整合出適合本班學生學習的教學案例)
第一環(huán)節(jié):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情境:猴媽媽帶小猴到桃園摘桃子,摘了一個桃子,要分給2個小猴,怎樣分才公平呢?(平均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用課件演示,并適時復習分數各部份的名稱及各部份表示的意義。
小結: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這個物體的幾分之一,是我們以前學過的知識。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分數。(揭示課題)
。◤土曇粋物體的幾分之一,使學生對已學過的分數勾起回憶,感知平均分在分數中的意義,為下面學習一些物體的幾分之一埋下伏筆,使新舊知識自然銜接。)
第二環(huán)節(jié):操作交流,探索新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就是要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為新知的學習找到相關的理論基礎。讓學生學會遷移。我主要創(chuàng)設三個情境,分三步進行教學:
1、初步體會(課件出示例題情境圖)
情境:猴媽媽覺得一個桃子不夠吃的,又繼續(xù)摘桃,她摘了一盤桃子,要分給2只小猴,你知道每只小猴應分得一盤桃子的幾分之幾嗎?
學生先討論,再用課件演示:把這盤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是要把這盤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1/2.
小結:把一盤桃看成是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分,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一份,也就是1/2.
2、接著趁熱打鐵:
你會表示下面圖中每盤桃的1/2嗎?
讓學生完整的說出分法的過程。
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把4個桃子看成是一個整體,平均分成2份,涂其中的一份。
3、加深體會:
上面每份的個數不同,為什么都用1/2來表示呢?
讓學生先討論,同桌可以相互討論。
學生嘗試起來說說。
小結:每盤桃的個數的多少無關緊要,只要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盤桃的1/2。
4、深入學習:(課件出示情境圖)
提問:如果把6個桃平均分給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
。▽W生交流,指名回答,教師演示)
5、比較:
為什么都是把6個桃子平均分,分得的結果卻用不同的分數表示呢?
學生討論總結。
小結:把6個桃子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其中幾分之一。
。ㄔO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利用課件生動形象的演示:把一盤桃平均分成若干份,不管每份多少個都占整體的整體的幾分之一。“無論每份是多少個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對學生來說,是一個知識點上的跨越,為了讓學生順利地實現這個跨越,我為學生提供合理的臺階,讓他們通過觀察演示,動手操作,討論交流來獲得具體的感性認識,并且通過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從而抽象出“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無論每份是多少個都占整體的幾分之一”,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幾分之一的意義。)
第三環(huán)節(jié):看書質疑,解答疑問
愛因斯坦提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在學習中提出來的每個問題,如此來了解他們在學習中的疑點并及時給予解答,使學生在課堂上消化、理解教學難點,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試一試:
學生嘗試練習,并和同學交流。
第四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練習是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fā)展智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結合本課的知識,我設計了以下幾組練習:
1、基礎練習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完成填空,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
2、比較練習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自己觀察填寫,填完后再交流,指名回答。
3、操作練習
。1)涂色練習: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圖
教師指導學生先根據分數的含義確定平均分成幾份,說說是怎么知道的。再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好后看看這一份有幾個,然后課件演示訂正。
4、小棒游戲
拿出18根小棒的1/2和1/3你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嗎?
學生之間分一分,拿一拿,猜一猜,說一說。
。ㄔO計意圖:通過猜一猜的活動,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5、你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呢?
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第五環(huán)節(jié):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1、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分數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呢?
總結: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了分數,知道不僅是一個物體,一些物體也能看作一個整體,只要把它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能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2、拓展延伸:你還能用分數來說說我們身邊的一些生活現象嗎?使學生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五、說板書設計
以下是我的板書:
這樣的板書設計,力求體現知識性和簡潔性,便于學生歸納小結,突出教學重點。
說課稿 篇4
開場白: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質量》。
首先介紹一下說課程序: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質量是物理學中的一個基本概念,它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又與能量密切相連。學習好質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為深入學習密度奠定堅實基礎。教材從日常生活中引出質量概念和單位,并聯系生活測量物體的質量,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教材把“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的探究安排在質量的概念后,通過交流與討論來完成探究過程。這樣學生很難理解這一結論的真正含義,而且探究過程也不充分。我把它調整到初步學會使用天平后完成一個較為完整的實驗探究,既可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又鞏固天平的使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生活中物體的重量有一定的感性認識,我所教初二、一班的學生已經歷了一年多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初步具備小組合作的習慣,這對教學是有利的。但對物體與物質的概念常;煜瑔挝粨Q算的習慣還未養(yǎng)成,實驗探究能力較差,劃片招生后的學生又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所以我們的教學設計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必須在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及知識形成過程的前提下,開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小組自主合作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根據學生實際,本節(jié)內容安排兩個課時。第一課時完成質量概念和質量單位、會初步使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實驗探究“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第二課時安排在實驗室分組實驗“用天平測固體和液體的質量”,既可鞏固天平的使用,又可為密度概念的引入做好鋪墊。
第一課時教學的基本思路:課前通過生活調查和自主學習,初步知道質量概念和單位,課中通過鞏固練習加深對質量的單位換算和估測物體的質量。天平的使用過程讓學生先學后做,邊思考邊操作,從中摸索到天平使用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并通過多媒體進行放大展示。“質量是物體的屬性”的實驗探究中,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領悟探究方法,感受克服困難后解決問題的喜悅。
三、教學目標
據以上分析和課程標準制定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知道質量的初步概念和單位,培養(yǎng)學生預習的習慣。
2、通過閱讀天平使用說明書,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3、在天平的操作中總結規(guī)律,熟悉使用方法,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與協作精神。
4、經歷實驗探究過程,領悟探究的基本方法,體會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后的喜悅。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質量的概念和單位,天平的使用規(guī)則。
難點:利用天平測量質量,探究“質量是物體的屬性”。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和學法總是有機聯系的,教師的教法起主導作用,學生的學法起主體作用。
本節(jié)課的教法主要有:提問發(fā)現法、多媒體演示法、實驗演示法、反饋練習法。
本節(jié)課的學法主要有:自主學習法、觀察比較法、發(fā)現探究和合作交流。
六、教學過程
。ㄒ唬┯^看視頻,導入新課
首先我利用媒體演示法播放“神舟九號”成功發(fā)射的視頻。
接著出示“神舟九號”的一些數據,并提出下列問題,神舟飛船的什么是8082 kg?引入課題質量(教師板書)。這樣設計目的是:①把航天科技的最新信息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習興趣,增強愛國情懷,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②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出課題。
。ǘ┞撓祵嶋H,鞏固練習
為了鞏固學生的預習成果,接著針對學生的實情我設計了兩道鞏固練習題。這樣設計的目的是:①是利用反饋練習法反饋學生掌握程度 ②是聯系生活實際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增強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中估計物體質量問題的意識。 (到這里完成知識目標1)
。ㄈ┳灾骱献,天平使用
接著引導性提出問題:生活中有哪些工具測量質量?這樣設問目的是:①從學生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的學習熱情,②自然過渡,引出天平。
接著讓學生有步驟的自主學習托盤天平的結構和使用方法
第一步:學生自學天平閱讀托盤天平的使用說明書,對照實物熟悉天平的結構;小組內一個同學指托盤天平的結構,另一個同學說出名稱,看誰說的準確,相互鼓勵;在小組內討論天平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每小組選一位代表準備發(fā)言。
這樣設計目的是,滲透自主學習理念,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以生生互動的方式,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加深學生對天平結構的認識,初步知道天平使用方法。
第二步:交流展示 暴露問題。采用舉手搶答的方式抽幾個組的代表發(fā)言,對講得好的小組加分鼓勵。選出一個優(yōu)秀小組的代表上講臺展示天平的使用,其他同學指出操作的不對之處。利用實物展示臺把學生的操作過程放大投放在大屏幕上。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展示提倡多暴露、多展示、多反饋,學生在相互糾錯的過程加深天平的使用。利用多媒體技術放大展示,形象直觀,學生印象深刻。通過交流展示后,學生初步總結出天平使用的方法。
第三步:小組內編順口溜比賽,記憶天平的使用,看哪個組編得既全面又順口。對勇于在全班進行交流展示的小組進行加分鼓勵。
設計意圖: 新課程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學生在編順口溜比賽的活動中,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理解了天平的使用。當學生有接近20分鐘的有意注意時,學生可能有點疲倦,這時恰當地讓學生轉為無意注意,使學生適當的放松,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益。
第四步:親身體驗,操作實踐。測出一塊橡皮泥的質量,看哪個小組既快又規(guī)范地測出質量。評出幾個優(yōu)秀小組加分鼓勵。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每位學生動手,提高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為探究“質量是物體的屬性”埋下伏筆。 (到此完成知識目標2和3)
。ㄋ模┓止ず献鳎瑢嶒炋骄
接著提出探究問題:改變物體的形狀、空間位置、物態(tài),物體的質量會改變嗎?按照提出問題—猜想—分工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的探究思路進行探究。學生設計“冰化成水后質量是否會改變”的實驗方案可能不周全,這時教師也要予以鼓勵,并加以引導優(yōu)化實驗方案。
這樣設計目的是:充分的利用小組合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小組集體的智慧設計實驗方案。 把探究問題分解為3個小問題分工完成,降低了探究的難度,便于學生探究。讓學生經歷實驗探究過程,領悟實驗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后的喜悅。
。ǖ酱送瓿蛇^程目標4 )
。ㄎ澹┱n堂測評,反饋練習
接著我設計了下列4個練習。這樣設計目的是: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知識的目的是應用于實際,解決實際問題。
。┱n堂小結:
接著我設計了我反思環(huán)節(jié),反思是學生學習結果的自我反饋,不是簡單復述一節(jié)課的內容,而是一個思想升華的過程,將收獲與大家分享,在交流中變成了全班同學的共同財富。
。ㄆ撸┳鳂I(yè)布置: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簡單明了的展示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大家,請多多批評指正。
說課稿 篇5
《塞翁失馬》。它是魯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則寓言。主要是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說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道理。因為它用一連串的事實來說明禍與福之間的相互轉化:“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為福了;后其子又“墮而折其髀”又轉為禍了,最后又因其子髀折,得以“父子相!庇衷俅无D化為福,如此循環(huán)往復地闡述了福與禍的對立統一關系,所以動人也吸引人,也因此,在導入這環(huán)節(jié)中,我也以講故事的形式導入,以便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因為本文雖是一則寓言,但也是一篇文言文!缎抡n標》提出:7—9年級的學生誦讀古詩文,要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因此就有必要地需要提醒學生應掌握基本的文言實詞、虛詞,并能借助工具書初步理解文意,這也是該課教學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注重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通過講故事,同桌討論質疑等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而能從故事中去深入理解文章的寓意,也就是禍福可以相互轉換,并且能聯系實際去正確地看待問題,這一點對初一的農村學生而言是有點難度的。
在教學思路和理念上我遵循以下幾點:
1、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我國的當代教育家魏書生等人的教學論都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法。在本課教學中,引導學生自學(比如:自己疏通文意、查工具書等)都體現了這點,我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
2、語文學習要與時俱進。引導學生充分正確地看待問題,并且能發(fā)表自己獨特的意見和見解,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比如“你是如何看待好事與壞事的?”
按照以上思路,我在本課教學中,主要運用以下幾種教法:
1、朗讀法。通過查工具書,基本讀準字音,在朗誦中初步理解文意。
2、探究法。要求學生對每個問題能有自己的主見,并能充分表達并有所質疑。
3、啟發(fā)式。通過講故事形式,以事實來啟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并能聯系實際生活,啟發(fā)學生看待問題應有正確的辯證的心態(tài)。
在一節(jié)課內完成目標,因而我的教學步驟是這樣設計的:
一、導入。(以故事來導入):
有一天,小王在上班途中,無意中看到前面一人掉了皮包。他很是欣喜,急忙上前撿起來,一看,一疊厚厚的,看上去全是100元大鈔,便趕緊揣入懷中。就在他準備走的時候,被后面的人叫住,且以“見者有份”為理由也要分一份。這時的小王已經沉浸在意外之財的喜悅中,無暇細想,就給他點吧,堵他的嘴。于是將自己身上僅有的幾百塊給了那人,便急忙回家。一到家便急忙打開一看,拆開來,除上下幾張是錢外,其余全部是白紙,那僅有的幾張也全是偽鈔。
然后我就這個故事引入——其實,撿到錢本是件高興的事,但是對于小王來說是不是件好事呢?(學生多數答“不是”)。那么我們看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是否就絕對呢?我們先一起看看邊塞的老頭兒丟失了馬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這樣就引起了學生往下讀的興趣。
二、讀。
先給兩分鐘時間讓學生略讀課文,再抽學生讀,同時讓其余學生注意糾正錯音,并將本文的易混字“墮”與“墜”,多音字“將”、“塞”、“折”與“好”字的幾鐘讀音以及難字如“跛”板書在黑板上,加以區(qū)別;然后老師再范讀,便于學生在注意音的同時,也應注意文言文的節(jié)奏,最后是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做到熟讀。
三、析。
1)、3—5分鐘,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
2)、同桌同學相互討論解決疑問(這也體現了自主合作精神);
3)、抽學生復述故事(講故事),并評說。我再給予評析的標準:a、普通話標準,聲音響亮。b、口齒清楚,表達流暢。c、態(tài)度自然大方。d、講得具體、生動、形象。(有了這個參考,學生就容易評說)
4)、質疑。對于不能理解的字詞,經同桌合作討論后仍沒有解決的可當堂提問,由全班同學共同完成,我就適當點拔,如“居”作“過了”解釋。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又培養(yǎng)了學生善于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悟。(通過問題設計的形式)
1)、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各抒己見)師再小結:a、“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b、禍與福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板書)
2)、后來,從這個故事中引申了一個成語叫什么?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五、拓展延伸:
課文中的老頭因丟失馬最終卻能因禍得福;而我在課前給同學們講“小王撿錢”的故事,小王因撿錢而失了錢。那么,在我們生活中,你認為好事(壞事)能變成壞事(好事)嗎?你應該用怎樣的心態(tài)來對待呢?(可討論)聯系實際。
——辯證地看。
板書設計:
跛bǒ——髀bì 塞翁失馬
將jiàng——jiāng√
塞sè——sāi——sài√
好hǎi——hào√
折zhē——shé
墮du——墜zhuì 對 立
禍 ———— 福
統一
。ㄞq 證)
《寓言四則》的寫作特點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以敘述為主,兼用描寫;短小精悍,構思精巧。
《蚊子和獅子》擬人手法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清新,形象,構思極為精巧。
《智子疑鄰》語言精煉。
《塞翁失馬》用對比手法表現對禍福得失的理解。
說課稿 篇6
各位評委、老師們:
你們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張騫與絲綢之路》,接下來我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說課。
【說教材】
。1)說對教材的分析!稄堯q與絲綢之路》是語文A版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章。本文生動介紹了絲綢之路的開辟過程和中國的絲綢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內容生動,尤其是文章開頭引人入勝。課文先以一個小故事點出了中國絲綢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接著寫了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歷盡千辛萬苦、獻出了畢生的精力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最后點明了絲綢之路發(fā)揮的巨大作用——成為聯結歐亞大陸的紐帶。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張騫為國獻身精神的贊揚,本課主要學習張騫通西域的過程和張騫的那種不畏艱辛的優(yōu)秀品質。
。2)說教學重、難點。自主識字、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
。3)教學時數的安排:本課安排兩課時。
【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課文的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本課的12個生字,學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
3、通過讀文,知道張騫是怎樣開辟絲綢之路的,同時學習張騫不畏艱辛的優(yōu)秀品質。
【說學情】
三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理解分析的能力,已經養(yǎng)成了主動識字的習慣,會使用字典、詞典,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借助小狀元提示,基本能獨立進行。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并且能根據現有的資料查詢課外信息。
【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課文內容和我們班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的特點,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和主動性,構建開放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時對于課文的引入,我采用談話法;對于感悟張騫的優(yōu)秀品質,我采用自主探究型教學法;對于課外拓展,我采用合作型教學法。
【說教學準備】
1、布置預習。
2、讓學生搜集有關張騫和絲綢之路的資料。
【說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ǔ鍪菊n件:唐僧師徒四人)同學們請看,他們是?他們是《西游記》當中的人物,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從中土大唐去西天取得了真經,真是了不起!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位比唐僧還了不起的人物,他歷盡磨難,從中國通往西域,他開通了一條有名的道路,名叫“絲綢之路”,他是誰呢?——張騫!是的,咱們一塊來學習《張騫與絲綢之路》。
這篇課文跨時代跨空間,學生們對于以前的事了解很少,如何讓他們充滿興趣地學習這課呢?我覺得課堂伊始就得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段饔斡洝肥菍W生耳熟能詳的電視劇,他們對里面的人物、事件了解地比較詳細。而且,《西游記》當中人物的品質和取經的艱辛與本課極其相似,所以我以《西游記》為導線引出課題,一來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二來可以用類化的手段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請看課題,《張騫與絲綢之路》中有兩個關鍵詞,“張騫”和“絲綢之路”,課前讓大家搜集了他們的相關資料,現在誰來向同學們介紹介紹你搜集到的資料呢?(課件出示張騫和絲綢之路的資料)這里我會請幾位學生說說他們找到的資料。對于“絲綢”,學生陌生但又充滿好奇,在此,我課前搜集了一些有關絲綢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古代絲綢戰(zhàn)袍、杭州絲綢、藍絲綢、奧運絲綢服飾。
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說說“張騫”和“絲綢之路”的關系。(如:張騫把絲綢之路開辟了、絲綢之路被張騫開辟了、絲綢之路是張騫開辟的)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學生了解張騫和絲綢之路;二是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明確張騫與絲綢之路的關系。
。2)看了這個課題后,同學們有哪些問題?(張騫是怎樣開辟絲綢之路的?開辟絲綢之路時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
——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問題更重要。在此,我采用激疑法,鼓勵學生提問,并提取有價值的問題展開課堂。接下來我將采取以下教學形式幫助學生解決生字問題和掌握課文主要內容。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標記段落序號,借助課后拼音識記生字,把文章讀通順、流利。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3、誰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感悟體會
1、老師泛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請兩到三個學生到臺前扮演相關表情,其他學生點評。
。ㄟ@部分用了很多四字詞語,且戲劇性強,單純講解可能過于枯燥,于是在此我安排學生扮演“目瞪口呆、目不轉睛”這些表情,再讓學生來夸贊一下古羅馬皇帝的新裝,感受“贊不絕口”的場面,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幫助學生理解這些四字詞語。)
2、剛才同學們關于課題提出了很多問題,現在我們一起來解決下。
①默讀第三段,說說當時從中國去歐洲有哪些困難。
。▽W生比較容易找出這些句子,但在概括方面還是有點欠缺。在這里,我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
、陂喿x第五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張騫出使西域的經過。
想想張騫是怎樣克服困難開辟絲綢之路的?你覺得他們受到了哪些屈辱?他們逃出來后又遇到哪些困難呢?
(學生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很容易找到相關句子,在這我重點帶領孩子歸納張騫所走絲綢之路的線路、啟發(fā)孩子去大膽想象張騫一路所受的艱辛。同時,在此我增加了一些課外內容----張騫被俘虜時的事件,拓展學生對史實的了解,進一步感知張騫的優(yōu)秀品質。)
3、絲綢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聯結歐亞大陸的紐帶。
。ǜ惺芙z綢之路的重要作用,同時從側面加深對張騫的敬佩之情。)
四、總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為張騫是一位怎樣的人?(不畏艱辛)
——培養(yǎng)學生概括感悟能力,同時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
五、拓展
同學們,你還知道歷史上哪些名人探險的故事嗎?(課件出示:哥倫布、鄭和相關資料)
——舉一反三,拓展學生的視野。
【說板書設計】
31. 張騫與絲綢之路
困難: 交通不便
自然條件惡劣
野獸與強盜的襲擊
經過:都城→黃河→浩瀚的沙漠→被俘虜→寒夜逃出→帕米爾高原→西域
↓↓
不畏艱辛
注:板書主要以困難和經過為主線,層次鮮明,最后總結出張騫不畏艱辛的優(yōu)秀品質,一目了然。
說課稿 篇7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五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解簡易方程》。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學法指導、過程分析等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jié)課是解簡易方程的第三課時“解方程(一)”,是在學生學習方程的意義和等式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而今天學習的內容又為后面學習列方程解應用題做準備。今后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植樹問題等內容時都要直接運用。所以本節(jié)課起著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之一。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基礎和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參照課標確定本節(jié)課的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2)
過程與方法:
體驗遷移、分析、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方程與生活中的聯系,激發(fā)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仔細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3、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理解解方程的方法及檢驗,解決重難點的關鍵是引導學生確立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二、說教法
1.演示操作法
借助多媒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 觀察法
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通過同桌合作、交流,自主探尋發(fā)現通過等式的性質來解方程。 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義。
這些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的數學學習環(huán)境,使得他們能夠積極自主地,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
三、說學法
1、合作學習法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經歷一個觀察、比較、交流、分析等過程,鼓勵學生把發(fā)現的規(guī)律都說出來,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fā)展,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又能使學生在發(fā)現規(guī)律的同時獲得成功的體驗。
2、自主學習法
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注重探索過程的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被動聽為自主學,學生積極動腦去思考、動口去表達。通過交流、猜測、驗證、總結歸納,體驗探索規(guī)律的過程,突破難點,提高效率。
四、過程分析
本節(jié)課我準備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
。ㄒ唬┗A訓練,激趣導入。
上節(jié)課的學習中,我們探究了哪些規(guī)律?
鞏固方程及等式的性質,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ǘ┱J準目標,指導自學。
1、 那我們學習解方程就要充分利用等式的兩個基本性質。
板書課題:解方程(一)
2 、學生自學教材67~68頁例1、例2、例3內容,讓學生初步掌握用等式的性質解方程的原理,學完后記錄疑問。
。ㄈ┖献鲗W習,引導發(fā)現。
1 、出示課件例1,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怎樣列方程?
x+3=9
2、如何解這個方程呢?課件出示利用等式的性質分析的圖示。
學生觀察圖畫,同桌交流自己的觀察結論,并通過討論明確解方程的方法。
x+3=9
解:x+3-3=9-3
x=6
3、點名學生匯報,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老師歸納:解方程實質就是把方程轉化成x=a的形式,要注意解方程步驟的規(guī)范書寫。
4、認識、區(qū)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并學會驗算方程的解。
5、學生獨立完成例2、例3的內容,并相互檢驗對方的結果。
老師再次強調要注意解方程和驗證步驟的規(guī)范書寫。
(四)變式訓練,反饋調節(jié)。
課本67~68“做一做”。
強化重點,鞏固新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ㄎ澹┓謱訙y試,效果回授。
隨堂練習冊36頁《解方程(一)》第一、二、四、五大題
。┱n堂小結
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知識體系
(七)布置作業(yè)
1、課本練習十五第1題。
2、課本練習十五第4題。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教學內容】《手拉手》這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時內容,這一課呈現了兩個小朋友為希望小學的同學提供幫助的生活情境,使學生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體驗到學有價值的數學的態(tài)度觀,同時也讓學生受到一定的愛心教育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能根據“手拉手”中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方法與過程:1.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體會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的運算中仍然適用,并能運用這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
2.使學生能利用學過的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結合教材提供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乘法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靈活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列綜合算式解決問題以及乘法分配律在小數混合運算中的遷移應用。
【教學關鍵】在比較歸納中發(fā)現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
二、設計理念。
根據本課實際,我的設計理念是這樣的:
1.將數學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讓學生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這節(jié)課中,我從生活問題入手,從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fā),將教學課堂延伸到課外,學習現實的有意義的內容。以學生的問題為教師教學的切入點,使生活與數學聯系更密切。這一做法打破了舊教材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嚴重脫離的教學模式,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問題生活化、體現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應用數學的能力。
2.將類比、遷移思想滲透其中,在兩個比較中總結歸納。
本節(jié)課的小數乘法和加減混合運算、簡便計算是整數乘法和加減混合運算、簡便運算的延伸,所以學習過程中,我注意比較討論、遷移學習,引導學生進行了兩次比較,第一次引導學生將整數和小數混合運算進行比較,歸納得出小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第二次引導學生比較12.8×3+7.2×3和(12.8+7.2)×3兩個算式,歸納得出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也適用。通過這兩次比較,使學生在類比、遷移中適時延伸知識的應用,達到本節(jié)課的技能目標,突出本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難點。
3.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是引導學生去學習、探究的引路人。因而本節(jié)課中,我特別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習題板塊,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幫助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小組討論等形式,體驗數學規(guī)律的探索和發(fā)現過程。使學生主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自主探究的能力,激發(fā)數學學習的興趣。
4.使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同時,滲透愛心教育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活動的開展,首先是建立在教育的基礎上,離開良好的思想行為教育,那么更多的技能培養(yǎng)都將毫無價值。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只是為了掌握技能,他們還將從中學習如何去做人!因而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我適時對學生進行了愛心教育和環(huán)保教育的滲透,促使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說教法。
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我在本節(jié)課中主要運用了以下教法:
1.情境創(chuàng)設法。
這節(jié)課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把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從而體會小數計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2.比較、遷移、歸納法。
課堂中,我引導學生將整數混合運算、簡算與小數的進行比較,通過觀察比較、遷移類推,使學生順理成章的歸納得出小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中也適用。
3.練習鞏固、拓展延伸法。
數學的教學,精講多練是根本。因而我在新課學習后,精心設計了一部分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所學方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既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讓這節(jié)課的學習活動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延伸。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遵循這一主旨,我在本節(jié)課中,著重以下學法的指導:
1.敢于質疑法。
新課程倡導學生在學習中敢于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所以,在出示生活情境后,我讓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敢于質疑的學習態(tài)度。
2.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法。
學習中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我想在數學學習中最重要的是怎么去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解決問題中有自己獨特的思路,他們有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法。在獨立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在合作交流學習中才有想法可說。因而課上我留給他們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空間,使他們在獨立思考與解決中得到逐步鍛煉和成長!
3.合作、交流、探究法
有了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作為前提,合作、交流、與探究在學習中更必不可少。這其中不僅培養(yǎng)的是一種合作意識,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合作、交流與探討中可以了解別人的思考方式、體驗多方位思考的學習觀。這節(jié)課中,我適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體驗探究、比較歸納,使學生發(fā)現其中的規(guī)律,利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五、說教學程序。
課標指出教學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guī)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將數學活動置身于實施的生活背景中,為他們提供實現的機會。根據這一理念,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設置了五個大環(huán)節(jié):
一、 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三幅圖片,讓學生感知貧困山區(qū)的學生學習條件的惡劣,從而向學生發(fā)起手拉手愛心捐贈的號召,滲透愛心教育。隨機板書課題:手拉手。
2.根據圖片的感知,課件接著出示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思考。
三、嘗試解決,交流總結。
1.學生根據課件出示的問題情境,獨立思考后嘗試計算解答。
2.指名說說自己的解答方法,教師板書列舉。
3.引導學生觀察小結小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
4.教師出示12.8×3+7.2×3=(12.8+7.2)×3
5.引導學生觀察,總結歸納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也適用。
四、應用新知,學以致用。
1.課件出示脫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后師生交流并指導糾正。
五、拓展延伸,升華教育。
課件出示拓展延伸問題:
。1)學生分小組合作計算。
。2)組間交流計算結果及從這道題中受到什么教育。
。3)師生交流計算結果。
(4)指名說說從中得到什么教育?(滲透環(huán)保教育)
【布置作業(yè)】
【板書設計】
手 拉 手
方法一:(學生口述解答過程)方法二:(學生口述解答過程)
方法三:(學生口述解答過程)
小結一:小數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
12.8×3+7.2×3=(12.8+7.2)×3
小結二:整數的運算定律在小數運算中也適用。
說課稿 篇9
一、說教材
這是一首富有海邊魚村生活氣息的詩歌。通過朗讀感悟大海的美麗和漁民生活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寬廣、無私的胸懷。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大海的美麗富饒,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認識12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4、培養(yǎng)學生寬廣、無私的胸懷。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月亮灣”它的故事講不完。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二、說教學方法
根據教材情況我選擇如下教學方法:
1、從興趣入手 2、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理解語文 3、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學習本課
三、說教學過程
三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楣(jié)導入
1、課件播放大海海浪的聲音,問學生: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2、過渡語:在我們地球上,有許多地方都被海水覆蓋著,大海波瀾壯闊,一望無際,你們想欣賞嗎?
3、課件出示大海的圖片,學生觀看后說感受。
教師結合學生感受教育學生應有大海般的廣闊胸懷。
4、教師過渡:就在這美麗的大海邊,有一個靜靜的月亮灣,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就住在那,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師板書課題)
(二)新授
1、師范讀課文后說:這篇優(yōu)美的兒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語文,要想讀好,首先要把字音讀準,遇到不認識的字,你打算怎么辦?這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了學生自學能力及獨立識字的興趣。
2、學生自由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3、師出示詞,指讀(多種形式讀)
4、師在黑板上畫出月亮灣,讓學生對月亮灣有個整體的印象。
5、指名讀課文,同學互讀、互評。
6、再讀課文思考:爺爺在講什么故事,為什么他的故事說不完。(發(fā)揮學生想象)
7、小結。月亮灣的人們搖著船出海捕魚,他們撒下一張張的網,收獲的是滿船的魚蝦,請同學們想一想,他們的心情會是怎樣?你想怎么讀才能把他們的快樂和幸福讀出來呢?
8、指讀——練讀——導讀——指讀——學生互評
。ㄈ╈柟
1、字詞再現
2、指導書寫
3、游戲:游覽月亮灣
4、談收獲
。ㄋ模┱n后收集有關資料。
【【必備】說課稿范文9篇】相關文章: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離騷》說課稿范文12-09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關于數軸說課稿范文02-22
《采薇》說課稿范文11-10
《化石吟》說課稿范文12-06
《望岳》說課稿范文12-05
《雨巷》說課稿范文08-15
雨巷說課稿范文12-05
蘇軾水調歌頭說課稿范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