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學生人際關系
大學生人際關系:舍友關系
為什么舍友之間會出現摩擦和矛盾,咨詢師給出了這樣的分析:
我覺得這個問題和界線有關,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一個界線。界線從心理層面更多的是指一個人對于自己內部分的管理。
沖突的這樣一種局面,很多的時候它有這樣一個前提和假設,就是我在做我的事情,其實跟你沒有關系,可是他并沒有意識到其實他的行為已經沖破了界線了,就別人的界限。
事實上我們之間是有一個界線和協(xié)商的。這種界線就在于我們怎么能夠在滿足大家的一個需要下,能夠保留我自己的那部分東西,那可能就涉及到契約的問題。
但是更多的時候,因為這個部分而引發(fā)那個部分的爭執(zhí),比如說我和舍友關系的不合啊,可能更多的是我們投入了一個新的環(huán)境之中,這樣的一種很親密的人際交往的模式是之前沒有經歷過的,這種人際交往的模式里可能很多人會有一種對于親密的人際交往模式。比如說是共生的,就是我有什么我覺得你也有什么,我喜歡所以你也喜歡,這個模式是一個共生的模式,共生的模式其實就是一種非常強烈的黏著的模式。那么這樣的模式可能產生很多的問題。因為它不是一種成熟的模式,所以可能處理這個問題,更多時候是一個和界線相關的,如果放到個人身上的話就是他怎么樣來看待自我,看待自我和他人之間的關系。
而關于如何能更好地處理和舍友之間的矛盾和摩擦,高咨詢師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首先就是要學會表達,因為如果你連自己這一部分的情感都沒有辦法表達出來的話,難道你還要一直指望別人去理解么?
我們的成長在于很多部分就是能夠去接納和我不同的那個部分。但是那些由不同引發(fā)的沖突,引發(fā)的劇烈的肢體上的沖突,其實都是一種矛盾的升級。那么矛盾在這種時候升級的前提就是矛盾是怎么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有人可能不善于表達,恰恰是在于不善于表達不代表不需要表達。
關鍵在于問題被曝露出來的時候,我們怎樣去后續(xù)地處理這些事情。這種處理可能就在于更多的是反省。先反省,去看看讓自己覺得憤怒的那個部分,究竟有哪一些是由客觀實際引發(fā)的,而有哪一些是需要自己去處理的。因為有一些憤怒其實是和自己有關的。
大學生人際關系:師生關系
對于在校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傾向和因高中和大學的落差而引起的失落情緒,咨詢師給出了以下解析:
在心理上是想要優(yōu)越,想要完美,但是在行動上卻無法企及;另外一種是由落差導致的。這兩個問題可以并在一起。因為其實這兩個問題差不多,都和落差有關。第一種是理想的狀態(tài)和現實的落差。第二種是過去的狀態(tài)和現實的落差。
其實和處理一種感覺相關,就是失望。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是,不管是對完美也好,還是落差的感覺也好,這兩個問題其實都有一個前提假設就是:我應該一直都是生活在那個光環(huán)下的,我該一直都是生活在理想中那個完美的狀態(tài)之的,那么所以不該有這樣一個現實的,同樣的是也不該有這樣一種現狀的。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呢,有一部分的失望是非常正常的。這個部分其實和每一個人的成長是有關系的,比如說我在成長當中,我被賦予意義的那一部分的含義,比如說我是怎樣來理解我自己的,其實是和我對我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是有關系的。
所以這個處理的話,一個是確實要去接納有一部分的失望,確實這個困難是挺大的,在這么多優(yōu)秀的人競爭的環(huán)境下,我很難再做到像過去那樣閃閃發(fā)光,或者是一眼就能被識別得到,我可能真的暫時是會如此的。
第二個就是我對自己那部分的價值感的體現,體現在哪里呢?我還能做什么呢?或許這個時候還是對自我成長的那個部分吧,可以關注的地方很多,比如我對自己這一部分的要求來自于哪里?因為很多時候這個部分來自于我過去所生活的那個環(huán)境,那個環(huán)境所賦予我的那部分壓力,比如說家庭的壓力、父母的壓力。我們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其中一個部分,就是能夠成為脫離開父母期待、脫離開父母意志去做決定的人的過程,那么包括處理落差的這個部分,有很多程度上會不會處理到一個部分是“我沒有辦法給我父母一個交代”、“我沒有辦法給我想象當中的別人對我期待的那個部分的交代”,所以處理這個部分的過程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是澄清自我的一個需要和自我成長的需要的一個過程。
在做心理咨詢的過程當中,我所關注的更多的是“你的感受是什么”、“因為這件事情你感受到了什么”;因為所有人的系統(tǒng)里面只有感受是不會說謊的,你可以更加的聚焦在你的感受上,去接納你自己可以有一部分不好的感覺和感受。同樣的去找任何你可以利用的支持,人的支持系統(tǒng)同樣很重要,尤其是在你感覺非常糟糕的時候。在你感覺特別糟糕的時候,你覺得可以在哪個部分得到一些安慰,比如說同學那里朋友那里等等,去找一些支持。同樣的在這個期間不要做任何決定。因為人在最糟糕的狀態(tài)下做的決定其實對每個人都不大公平。
同樣的接下來可以做的就是去反省。是什么地方出現了問題,那么再帶著這個問題,有個前提就是我盡可能去解決,或許我沒辦法達到完美的狀態(tài)。
大學生人際關系:親子關系
親子關系是人機關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么針對親子關系中的問題,咨詢師也給出了自己的分析和建議:
一個有問題的人背后一定有一對有問題的家長。一個人的歷史有多長,他的親子關系就有多長。
當我們反復提到“我爸媽好像太控制我了”的感覺的背后其實是一種很強的無力感,對于現狀把控的無力感。
解決親子關系可能從兩方面去看,一個是你的前提和假設是什么,很多年輕人對于親子關系的解決有這樣一個前提和假設:“我試圖通過什么樣的方式去解決我父母對待我的方式”,但是這樣的前提和假設可能就會有一點問題,就是“我通過改變他人對待我的方式來解決我現在的困境”其實是在轉移他現在經歷的那一部分困難本身。舉個例子,我覺得我爸媽只要不再管我了,,我就可以自由的去選擇我的職業(yè)了。那我們其實可不可以這樣說,其實你爸媽并沒有把你鎖在家里面,那么你的職業(yè)選擇到底出現了什么樣的問題呢?你想先去解決你父母干涉的問題的前提本身是不是因為你在做職業(yè)選擇的時候是不是遇到了一點困難?就是說他在說我要去解決父母給我的壓力的前提可能是我對于我目前困境的處理是無力的。所以我們要從這個部分去看看我們到底要解決的親子問題的前提是什么,是要去解決親子問題本身還是我目前所處的困境。
第二個就是說,我們去意識到父母在我們身上施加的影響,但這部分影響是需要客觀來看的。比如說,說到父母對我的關心不夠,父母對我的關心不夠其實是每個人對關心那部分的感覺,那么這個事實上和很多關系有關,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你覺得父母對你的關心是不夠的呢?有的人可能會說到他們只關心我的成績,他們只關心我考的好不好,他們只關心我今天吃飽了沒有穿暖了沒有,他們從來不問我你的感覺好不好,你幸不幸福等等。我們說到這一部分的時候其實可以再反問一句,你的父母又是怎么來關心他自己的呢?和關心他的父母的呢?其實我們會發(fā)現其實每個父母都會有他們自己的限制。其實我們在處理親子關系的時候其實是要讓他們知道他的父母其實是可以犯錯的,而且這種錯誤可能是沒有辦法避免的。
處理親子關系一部分是自身力量的增強,這種力量不僅僅是我學到了什么技能,而更多的是一種內心強大的力量。還有一個東西就是,當你的內心強大的時候,你的內心可以接受的和我不一樣、不一致的那個部分也會多一點。
還有一點就是,辯證地看親子關系,它可能給你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比如說親子關系給人帶來的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和親密人關系的影響,就是他和他親近的人,這些人可以是最好的朋友,可以是室友,他們這樣一種互動模式是親子關系能夠帶給你的,那么我們看到這個互動模式里面的糟糕的部分就是我們需要反省的,我們需要在這個糟糕的部分上停一停,多想一想,然后去解決這個問題。
【大學生人際關系】相關文章:
人際關系作文12-21
人際關系的處理03-03
人際關系沖突03-05
對人際關系的認識03-01
關于人際關系的作文01-03
處理人際關系的秘訣03-06
改善人際關系03-06
人際關系作文10篇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