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政績有哪些
1、打擊門閥,扶植庶族,發(fā)展科舉。
2、整頓吏治,嚴懲貪吏,拔擢賢才。由于武則天能夠注意整頓吏治,賞罰嚴明,賞其當賞,罰所當罰,明察善斷,有知人之明,因而能從廣泛搜羅人才中拔擢賢才以為己用。
正如《資治通鑒》所評說:“太后雖濫以祿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
3、廣開言路,注意納諫。
4、經(jīng)濟上,重視發(fā)展農(nóng)業(yè),輕徭薄賦、與民休息。武則天稱“天后”時,就在建言十二事中建議“勸農(nóng)桑,薄賦役”。為貫徹詔命,朝廷規(guī)定對地方官吏的考核,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否發(fā)展作為重要標準。
武周時期科舉制度進一步發(fā)展,武則天開創(chuàng)了殿試和武舉,政治上,前期曾任用酷吏打擊反對派,后期知人善任,號稱“君子滿朝”的婁師德以及狄仁杰,“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均在其列。
武則天簡介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即武則天,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女皇帝、即位年齡最大(67歲)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后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武媚”[3]。唐高宗時封昭儀,永徽六年(655年)在“廢王立武”事件后成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號“天后”,與高宗并稱“二圣”,參預朝政。高宗駕崩后,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