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采薇》教學案
《采薇》一詩表達的是在保家衛(wèi)國與成家立業(yè)之間激蕩的“憂-恨-哀”的故園之思。以下是詩經(jīng)《采薇》教學案,一起來看一下吧。
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jīng)》常識:風、雅、頌、賦、比、興。
2.學習詩中的比興手法及重章疊唱的章法。
3.了解《詩經(jīng)》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認識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特點。
4.了解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學習方法:
頌讀法;討論法;文本研習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復(fù)習《詩經(jīng)》有關(guān)常識。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305篇。先秦稱為《詩》,或取其整數(shù)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jīng)典,始稱《詩經(jīng)》,并沿用至今。《詩經(jīng)》所錄,均為曾經(jīng)入樂的歌詞!对娊(jīng)》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zhì)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 ①風,是不同地區(qū)的地方音樂!讹L》詩是從周南、召南、魏、唐、秦、陳、檜、曹、等15個地區(qū)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谘牛侵芡醭陛牭貐^(qū)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按音樂的不同又分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nèi)容多是歌頌祖先功業(yè)的。
所謂《詩經(jīng)》“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xiàn)手法而言。關(guān)于賦、比、興,宋代朱熹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賦、比、興手法的成功運用,是構(gòu)成《詩經(jīng)》民歌濃厚風土氣息的重要原因!对娊(jīng)》是中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由于其內(nèi)容豐富、思想和藝術(shù)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國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開創(chuàng)了中國詩歌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對后世文學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詩經(jīng)》的語言特點
《詩經(jīng)》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間或雜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種句式。運用了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常常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詩經(jīng)》是中國詩歌,乃至整個中國文學一個光輝的起點。
《詩經(jīng)》的重章疊唱及表現(xiàn)手法
《詩經(jīng)》善于運用重章疊唱來表達思想感情,即重復(fù)的幾章間,意義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變,造成一唱三嘆的效果。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更充分的抒發(fā)了情懷。
二、學習《采薇》
1.學生朗讀,整體把握。思考討論:這首詩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主題?
《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現(xiàn)了普通士兵在離鄉(xiāng)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nèi)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不滿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2.再讀詩歌,疏通詞句。
3.理清思路,把握內(nèi)容。
第一章,寫士兵為抗擊外族的侵犯,背井離鄉(xiāng),久久不得歸家,而產(chǎn)生的悲傷、厭戰(zhàn)和對外族的仇恨。
第二、三章,寫軍旅生活之勞苦及由此而引發(fā)的強烈的思歸之情。
第四、五章,直接寫戰(zhàn)事。這兩章是在前面基礎(chǔ)上的對戰(zhàn)爭場面的具體描寫,通過對馬、車、象弭、魚服、將帥和士兵生動而形象的刻劃,從另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憂心烈烈”“憂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實處。從而進一步強調(diào)了正是因為戰(zhàn)爭頻繁,居無定所,作為兵營中最底層的士兵才歸家無望,思鄉(xiāng)心切。
第六章,寫戍卒歸途中悲傷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經(jīng)過出生入死的戰(zhàn)斗之后,戰(zhàn)爭的幸存者終于踏上了歸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沒有寫士卒勝利后的喜悅,而是營造了昔日楊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場景,寫的是歷經(jīng)磨難之后內(nèi)心深處的凄涼和悲苦,而且“行道遲遲,載饑載渴”,歸鄉(xiāng)的路依然那么艱難。
4.賞析: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齋詩話》里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一,以往昔之虛襯眼前之實,以凱旋之樂襯內(nèi)心之悲痛;二,以景寫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尋味;三,“楊柳依依”與“雨雪霏霏”對比,突出不勝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饑渴難當,情境實悲;五,語調(diào)低沉,低回往復(fù),氣氛悲愴。
讀罷全詩,我們仿佛看見一個身心憔悴的戍卒,冒著大雪,沿著泥濘的小路慢騰騰地走向畫面深處,走向大雪濃重的遠方。只給我們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一聲幽怨的嘆息。
5.《采薇》一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表現(xiàn)了普通士兵在離鄉(xiāng)出征的歲月里的艱苦生活和內(nèi)心傷痛,字里行間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不滿和對故鄉(xiāng)的思念。
6.你認為哪些詩句最能表現(xiàn)這種情感?
“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憂心孔疚,我行不來。”“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7.明確特點,熟讀成誦。
從藝術(shù)上講這首詩很有特點。首先,詩歌十分注重用具體生動的細節(jié)來展現(xiàn)生活圖景,比如,對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并不是直接寫刀光劍影和廝打拼殺,而是寫戰(zhàn)車、戰(zhàn)馬,寫象弭、魚服,寫勞累奔波,寫?zhàn)嚳孰y當,但我們通過這些描寫可以想見戰(zhàn)爭的殘酷。其次,是情景交融,詩末章首四句,歷代傳誦不已,被視為情景交融的佳句。王夫之在《薑齋詩話》里說:“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再次,是它的旋律協(xié)調(diào),音節(jié)和諧,一唱三嘆,詩的前三章開頭句式相似,反復(fù)吟唱,一方面以植物的生長暗示時間的流逝,另一方面也在鮮明的節(jié)奏中表現(xiàn)出詩歌特有的音樂之美。
三、布置作業(yè):
背誦最后一段。
拓展閱讀:《采薇》讀后感
那天我坐在最后一排,看見大屏幕里的他理著平頭,架著眼鏡,有著男子將近中年時的微胖身軀。我的座位是張沒有靠背的塑料凳,錢老師又是當天第三位出場開課的老師,那時的我早就已經(jīng)腰酸背疼腿麻,而我期待久矣的林莘師的課又偏在第五節(jié),因此,我只是一味地希望錢師的這堂課能夠盡快結(jié)束。
主持人的介紹引出了錢老師的正式登場,他走上講臺,繼而嘴角輕揚,從容地向臺下鞠了半躬,便轉(zhuǎn)向?qū)W生,開始了他的《詩經(jīng)。采薇》。
“同學們,我們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他對著手中的話筒輕輕地說了這樣一句盡人皆知的評語,但是我分明聽出了潛藏話語其中的某種攝人心魄的力量,恰如深山里的一聲鐘鳴回蕩于空寂的山谷。為何會如此?原因說不清,道不明,總之,我聽課的精神頭兒確是被這一聲“鐘鳴”給調(diào)動起來了。
由“詩歌的國度”自然過渡到《詩經(jīng)》。緊接著,錢師讓學生講講自己所聽到的帶“經(jīng)”字的'書名,學生說了好些“經(jīng)”,《三字經(jīng)》、《皇帝內(nèi)經(jīng)》、《茶經(jīng)》等等,教師對這些個“經(jīng)”總結(jié)出了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某方面的經(jīng)典。那么《詩經(jīng)》自然也就是詩歌中的經(jīng)典了。通過師生間的幾句簡單互動,便輕而易舉地使學生明確了《詩經(jīng)》在中國詩史上的重要地位。
上課也講兵法,錢師如上的處理,力求簡約,為避含混。這就有了“聲東擊西”之效,言于此志于彼,舉重若輕,瀟灑如意。又似“圍魏救趙”,繞開表面,直搗黃龍,一招制勝。給小學生講《詩經(jīng)》,首先應(yīng)該避免的就是將課上得“形而上”,如果一個教師在課前介紹了一長套關(guān)于該書的背景:說了五百多年終成此書,說了作者身份的多而繁雜,又扯了些詩歌來源地的廣大不一。。這就無疑成了笨伯,學生滿肚疑竇,教師又落了個“一言堂”的嫌疑,賣力不討好。因此,教學是需要講究巧勁兒的,以逸待勞,四兩撥千斤。
書寫罷課題,錢師讓學生朗讀,不求節(jié)奏的統(tǒng)一,但求自由、大聲。
詩歌和文章畢竟有所不同,在初讀一篇現(xiàn)當代的文章時,可以小聲讀,也可以默讀,然而讀詩則不然——詩歌是思想的結(jié)晶,濃縮的精華,需要學生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大聲誦讀,來展開凝練的文字背后那深廣的情思,即便到了高中也須如此,何論小學?
學生自由朗讀后,便開始了點名讀,一生讀罷,詩味索然,教師相機點撥,讀出詩味,此時的詩味無非音調(diào)的頓挫,節(jié)奏的急緩,教師不做深究細挖,只是讓學生默讀完注釋,明確了“思”也是語氣助詞之后,教師范讀,加深音韻上的“詩味”體驗。這是朗讀詩歌的初級階段,就此已畢。
初讀過后,便開始了研讀。錢師出示了和詩境相關(guān)的楊柳意象圖,學生談各自的感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之后,錢師引導(dǎo)學生將注意力聚焦在了“楊柳依依”之上,這四個字并不是錢師最終想抓住的關(guān)鍵詞,他又讓學生將注意力二度聚焦——范圍縮小在了“依依”二字上,對,就是這個詞了!錢師緊抓住該詞不放,唯恐其溜走一般。他對此大做文章:讓學生把“依依”提到前面來,感受變句和原句的差別;又讓學生把“依依”換成其他的詞語試一試。而撓到癢處的關(guān)鍵一筆是:錢師讓學生想想還有沒有哪些詞帶有“依依“二字?“依依不舍”,“依依惜別”,學生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此時,學生便開始走進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當然僅是開始而已。
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關(guān)鍵詞一旦被拎了出來,“挈領(lǐng)而頓,百毛皆順”。然而關(guān)鍵詞要找得準而又準,則需要教師本人對文本的深入研讀。把長的課文讀成短的句子,把短的句子再讀成一個詞,甚至一個字。一字值千金,這是文本提供給教師的最有利的資源,千萬上心。
在教師的引導(dǎo)下,學生輕輕觸了一下作者敏感而悲涼的內(nèi)心,教師不失時機,抓住學生目前的情感反應(yīng),馬上讓學生帶著感受讀一遍詩歌的前兩句,學生此時的朗讀在原有的音韻和節(jié)奏的講求的基礎(chǔ)上,明顯又披上了一層薄薄的情感輕紗,然而只是薄薄的。
進行“楊柳依依”的教學,老師半扶半放,而對“雨雪霏霏”的處理,則“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完全放開手來,讓學生自行理解體會,感受“霏霏”之妙,體會詞含之情,學生說的頭頭是道,教師的預(yù)設(shè)是成功的。
課堂教學講究節(jié)奏的變化,課似看山不喜平。一篇課文里,若含有兩處或者幾處相同的段落,教師的教學方法切忌單一。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學生已經(jīng)大致理解,詩歌所要傳達的情緒,學生多少也體會到了一些,錢師開始了他的文本拓展。他出示了這首詩的后半部分,即:“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不需教師多費唇舌,學生便可從中體會到作者愴然的心境和獨有的憂愁。這可謂錢師的第二個“戰(zhàn)略步驟”,極其巧妙省力,教師不費周折,學生一目了然,用最簡潔的方式,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文本拓展是一種屢試不爽的教學手段,它方便學生體會作品的言外之意,加深對原有文本的理解。然而經(jīng)驗不足的教師往往在原有文本中挖心搜膽地尋覓教學資源,這無異于閉門造車,牖中窺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學的“活水”,源于文本以外的世界,不是“埋首故紙堆”,不是“三年不窺園”,而是要用聯(lián)系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將一篇文章放在一個廣大的背景里去研讀,教學資源自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但是文本拓展也好,其他的教學手段也罷,都是服務(wù)于既定的教學目標的,絕對不能有絲毫的偏離甚至南轅北轍。
進行了以上的工作,教師再讓學生寫寫士兵的心里話,學生寫得很精彩,課堂氣氛也因此為之一震,看來教師的文本拓展是很成功的,這里便得到了驗證。學生寫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筆能力,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學生走入文本的深處,用自己的筆去想象補白,去探幽顯微,去潛心默會。
插圖展示,抓關(guān)鍵詞,文本拓展,補白想象之后,教師又讓學生讀了一遍詩歌,這次通過學生之口表達出的“詩味”,當然較之前面更加濃厚。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腦子里不再只有蒼白機械的朗讀技巧,而是多了許許多多的詩歌意象和情感體驗:孤單的身影,瘦弱的白馬,隨風而舞的楊柳依依,彌漫天地的雪花霏霏;他們感受到了景語背后的情語——世事變幻的人事寂寥。在他們的腦海里,滄桑憂悶的士兵形象正逐漸清晰可見。學生此時的朗讀不光光有在音韻頓挫上的講求,更多的是發(fā)乎于中的情感表達,這就使得誦讀變得豐滿,變得有血有肉,變得觸動人心。
很圓滿,很成功,教師不動聲色,學生已至佳境,臺下諸師爆以熱烈的掌聲。然而,課卻還沒有結(jié)束。錢師開始介紹為后人所激賞、傳承的楊柳意象。
柳者留也,故有惜別之意。錢師列舉了一系列歷代詩人帶有楊柳意象的千古佳句,句句摧撼人心。配合上柔美而略帶感傷的背景音樂,錢師用他那低沉而渾厚的聲音每吟安一句,我的心便會深深動慨一回。這不僅是因為詩歌意境的撩人愁思,更是出于被教師完美的教學流程引領(lǐng)于此的正常反應(yīng)——我的眼角潮濕了。
這又是一次文本拓展,這次拓展是為了學生的情感升華,它使得學生在教師回味悠長的吟詠中和古人悠然相會,它使得學生對古人的縷縷輕愁欲拒還迎。我想,這就是文本拓展的最高境界。
將近尾聲,教師沒有長篇大套、情真意切的總結(jié),而是再次抓著“柳枝”不放,他放起了李叔同的《長亭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含蓄蘊藉,渾然天成。。舒緩的童聲吟唱成就了完美的謝幕。一堂課的收尾很關(guān)鍵,這和寫文的卒章顯志一樣,必須一語中的,必須擲地有聲,必須余音繞梁,必須使人難舍難分。。好的結(jié)尾有著太多苛刻的標準。結(jié)尾不好,虎頭蛇尾,形同雞肋,更有甚者,猶如鼠屎,壞了整堂課;好的結(jié)尾則不然,它能使整堂課圓滿融合,它能使整堂課熠熠生輝,它是又一次情緒的高潮,它是匠心的獨到展現(xiàn)。萬里一瀉,末勢尤壯,即此理也。
一堂課如一首詩:跌宕有致,自然流暢。短暫的四十分鐘使人如同置身與世隔絕的太古之境,引逗聽者關(guān)于詩境的無窮聯(lián)想。這不光光源于教師對文本的獨到解讀,更重要的是教師本人高深的文化內(nèi)涵,以及表里澄澈的品德修養(yǎng)。這是一堂詩意黯然的語文課,這又是一堂簡約精到的文史課。聽完他的課,多少給了我些方向感,反省過往,展望未來,頓覺“今是而昨非”,這是詩意的課堂才可給人以啟人神志的沖擊力。
【詩經(jīng)《采薇》教學案】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采薇教評委簡案09-01
采薇學案05-27
《采薇》 學案11-14
詩經(jīng)采薇采薇的意思10-31
詩經(jīng)·采薇(節(jié)選)11-21
詩經(jīng)采薇課文11-21
詩經(jīng)·采薇鑒賞11-21
《詩經(jīng)采薇》節(jié)選11-21
改寫《詩經(jīng)采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