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赤壁賦》的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蘇軾《赤壁賦》的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蘇軾《赤壁賦》的賞析 篇1
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蘇軾,在新舊黨爭中,因為堅持自己的政治操守,以致一生境遇坎坷。他的思想境界亦隨境遇之變、閱歷之廣而不斷深化。他在元豐五年那個看不到政治希望的秋冬里所寫下的《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不僅反映了他思想境界的轉(zhuǎn)化,也反映了他創(chuàng)作風格的新變,成為代表中國古代散文創(chuàng)作的新境界和文賦一體新高度的重要作品。
一、變化的結(jié)構(gòu)和不同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
文賦作為宋朝出現(xiàn)的一種新文體,事實上是多種文體的嫁接物。它大體以散文語言為主,在體式上部分借鑒漢大賦的主客問答的結(jié)構(gòu)和押韻格式,以及六朝抒情小賦的駢偶句式。與賦體相比,它更為散化;與散文相比,它又改變了慣常以議論、說理、敘事為體式的特點,而借用了詩歌的意境來傳情達意。在其中,整散結(jié)合的語言,設(shè)為主客的結(jié)構(gòu),情感濃摯的意境,是文賦三種最主要的文體特點。這三大文體特點由前輩歐陽修在《秋聲賦》中定型,蘇軾的《前赤壁賦》與《后赤壁賦》追隨其后又出以變化,使從心所欲與不逾矩完美結(jié)合。這在前賦中表現(xiàn)尤為明顯。因此,向來談?wù)撎K軾文賦者多重視前賦而忽略后賦,或以前賦涵蓋后賦,從未把它們當作在思想上相呼應(yīng)、在境界上相對照、在結(jié)構(gòu)上有區(qū)別的連體雙嬰,因而難以識別二賦結(jié)構(gòu)的同中之異對了解蘇軾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有何妙用。事實上,前賦起伏有致的情意變化與主客之間暢恣的問答,后賦情意的隱曲性與主客之間問答的淺表性,已經(jīng)暗示了作者寫作兩賦時不同的思想狀況和創(chuàng)作心態(tài)。在解說這一點之前,具體比較一下兩賦的主客關(guān)系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是他們的關(guān)系產(chǎn)生兩賦有差別的結(jié)構(gòu),而松緊異趣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就因結(jié)構(gòu)的差別而顯示。
兩賦的主客關(guān)系如下:
第一,前賦的主客之間,感情的旨趣更和諧。此賦首言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主客同船共游、同飲共樂、同調(diào)歌吹,極朋友相和相知之情。末有客喜而笑,洗盞更酌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的描寫,這里更是渲染出經(jīng)過一番思想交流之后,朋友之間更深一層的情意和諧。而后賦雖也設(shè)為主客,主客之間也以宴飲游樂始:二客從余過黃泥之坂行歌相答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但二客卻不能像前客一樣與蘇子始終同趣,當蘇子游赤壁斷岸時,二客不能從,顯示了主客之間情致之異,和作者的孤寒之情。至于末尾部分的須臾客去,余亦就睡的意興蕭索正和前賦末尾形成鮮明對照。
第二,前賦的主客之間,思想的交流更深入,主客情感上的和諧并未成為思想交流的障礙,反而成了其交流的基礎(chǔ)。主客先后坦言對個人存在的不同感受和思考,在了解溝通之后主人才翻進一層,以帶有禪意的哲思開導客人思想的淤塞。當然,如果我們還記得蘇軾作于同一時期的《念奴嬌》(大江東去)一詞,就會明白,客方的人生如夢、個人渺小思想其實也是蘇子心中盤桓不去的陰影。所以,主客問答的內(nèi)容又分別代表了蘇軾思想中對立互抑的兩個側(cè)面。主之答客,不僅替客破悶,而且自通關(guān)節(jié)。而在后賦中,主客的感情交流既停止在一個淺表的層次,思想之間更形不成碰撞或互慰。一個明顯的跡象是主客除了在開頭尋找酒菜以消良夜時興趣相近略有問答外,在文章的其它部分特別是在蘇子借景抒情的重要段落,主客之間并沒有形成問答交流,以至于作者不得不借一只突兀的孤鶴意象來寄其情懷。文章的末尾部分雖采用主客問答體,然此客非彼客,他是與二客風馬牛不相及的夢中道士,也就是曾在前賦中與蘇子甚相得的道士之魂。而且他與主人之間的問答也是引而不發(fā),他只以一句赤壁之游樂乎挑動蘇子的心弦,使之發(fā)出裊裊的余音。這不僅在文賦的結(jié)構(gòu)上實屬變體,即使僅從形象而言,也已不純,它反映了后賦主客關(guān)系的松散性。這是兩賦主客關(guān)系的主要區(qū)別。
這種主客關(guān)系的緊密與松散之別,與情思起伏幅度的大小共同決定了兩賦或以動蕩見奇、或以平進示幽的不同結(jié)構(gòu)。而結(jié)構(gòu)的差異則表明了作者在寫作兩賦時,松弛與緊張兩種不同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前賦結(jié)構(gòu)在張弛有度、首尾圓合中表現(xiàn)出的完美性,是蘇軾才情沒有受到精神壓抑的自由松弛心態(tài)的體現(xiàn)。惟有在這樣的心態(tài)中,創(chuàng)作才會出現(xiàn)不可重復的高潮,技巧才會融化到不見痕跡的境界,使思想與感情表達如那只滑翔在不辨水天、無盡空明之境的小舟,全然感覺不到局限羈絆,全然不見安排與勉強。前賦的感情與思想表達之所以令人感受到行云流水般的舒暢自然,從而被視為文賦一體不可再現(xiàn)的杰作,關(guān)鍵就在于它是善思的蘇軾在松弛自由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中完成的精神遨游。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是自由飛動的境象,客之悲哀、主之寬解是自由宣發(fā)的內(nèi)情,或歌或憂、或悲或笑,是自由無忌的生活態(tài)度。它們都是從松弛的蘇軾心中自由奔赴到他的筆下的。
然而自由的心態(tài)不易獲得,它受到外境內(nèi)情的各種制約。缺乏境界相同而相得的朋友,缺乏令感覺滋潤的美景,缺乏內(nèi)在情懷的暢通無阻──或者說因為前緣、因為思考所必經(jīng),內(nèi)在的情緒節(jié)奏剛好處在一個低點,都不能使創(chuàng)作完成于松弛自由的心態(tài)之中。與自由松弛相對應(yīng)的是緊張,全然的緊張根本不能使人創(chuàng)作出完整的作品,而部分的緊張則無礙。后賦就完成在部分的緊張這一創(chuàng)作心態(tài)之下。所以它的整體情思是含蓄的、內(nèi)傾的,在結(jié)局處也沒有打開,沒有表現(xiàn)出前賦那樣如波濤般起伏的情思節(jié)奏。對文賦這種文體來說它不免屬于異數(shù)。這種緊張的心態(tài)不僅在內(nèi)情上顯現(xiàn),也在它的外境上顯現(xiàn)。斷岸千尺所喻示的自然的擠壓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形成的瘦硬與緊張感,孤鶴橫江、掠舟而過形成的意象突兀感,別借一道士以完成主客問答所造成的斷裂感,將道士夢影與孤鶴對接所造成的著意感,以及明知是與道士夢中問答、醒后卻要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的勉強感,都說明了作者作此賦時心態(tài)不夠自然而處于某種緊張狀態(tài)。當然,比較緊張的心態(tài)雖造成了其情思表達的不夠跌宕自如,且露出著意安排的痕跡,但它在審美經(jīng)驗上卻別造一境,使散文具有了抒情詩意味深長的效果。
二、水與月──松弛自由的精神象喻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面對赤壁的山水風月、主客的扁舟漁唱等可入詩境的各種物象,著重描寫了水、月兩種優(yōu)美的意象。水是七月長江之水,月乃八月中秋之月。其時之水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其時之月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水狀茫茫無際而雍容舒展,月色濃華可人而與水相照。水若無際,月若無際。不辨何處是水,何處是月,只覺得置身于一片無掛無礙的空明之中。萬千毛孔,俱為舒展;百端俗慮,一齊拋撇。于是才引發(fā)了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的極度自由之感。這是散文自《莊子》以后久違了的精神逍遙游的再現(xiàn)。馮虛即游于空明也,它將水月的色性融為一體,比謝莊的《月賦》、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更能得水月相交之神髓。因為謝莊借月寫相思之情,月在天外;張若虛見水月興人生之感,月在心外。而蘇軾則將水月之美用心去感覺去揉合了──這才能找到空明一詞來形容水月相融之境,和它給予人心的無比熨貼和自由感。而浩浩乎、飄飄乎直陳襟懷恣暢之感,已是順乎水月之美的導引,自然產(chǎn)生的了。馮虛御風、羽化而登仙皆是借用道家典籍所記真人、成仙之事表明內(nèi)心極度自由、不慮世情之境。它們意味著,如此不見水月、只覺空明之境不僅是作者擺脫俗情的誘因,也是其精神臻于空明后外在的象喻。由此空明見彼空明。空明的境界是一種萬慮都歇的無欲無機之境,而水月則是一種能濾洗人的煩憂、使人進入自由思考的有意味的物象。平日興趣落于人倫的孔子之見流水而感慨時間與存在,性格瀟灑無羈的李白之因明月而人靜起鄉(xiāng)情,最能表明水月的這種精神導向性。佛教禪宗認為它是一種思想的象喻。一月能映千江水,千江水月一月攝。釋子借一月與千江之月的關(guān)系喻言自性(佛性)與他性(一切性)、有和無、變和常的辨證關(guān)系,在世界的差別之中更注重無差別的覺悟。因此,水月之象也是佛徒參禪證道的入門處。宋代禪思想深入人心,理學濟以禪思,詩學濟以禪喻,士大夫們大都將禪思作為思想的增容劑,蘇軾也不例外。在此空明靜觀之夜,蘇子見水月而起幽情,在靜觀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由道入禪,合道與禪,仰觀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與宇宙的本性,進入哲學本體思考之境。他和釋子一樣,也借水月為喻,在仿佛永不消逝──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水月中,感覺到永恒同樣潛伏在自己的體內(nèi):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這樣,即使明知一切都在微小的時段中發(fā)生變化,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也因為自己具有與天地宇宙一致的變中寓有不變的本性而欣喜,為自身融入自然、獲得自然性而滿足。思想在自由之境穿行而獲得的這種禪思如佛光自照,令他在一瞬間釋濾了長期以來囤積的壓抑和苦悶,精神與肉體一起放松在這空明的禪境中。沐浴著無盡的清風明月,主與客一起擺脫了,自由了,安然酣眠在水月奇境之中,仿佛連夢也不來騷擾一下。
三、山與鶴──孤懷苦悶的情感對應(yīng)
在《后赤壁賦》中,水依然在,月依然在。月色十分清朗,正可謂月白風清,因為這冬夜的月輪竟可照影:人影在地,仰見明月。令人在顧而樂之,行歌相答之后,仍覺得不能暢意,而發(fā)出如此良夜何的嘆息;水勢猶可放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然而此際月色已在作者心外──山高月小。那斷岸千尺的險峻之山聳立在蘇子面前,成為他感覺的中心,而月亮則高高地孤懸在空中,成了疏離的自然物。水呢?水也失去了七月江水豐滿無涯的風采,在江流有聲中改變了前賦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的境界。它的的確確是往了,以至都露出了水下的巨石來──水落石出。如此之水再也不能引發(fā)作者的禪思妙想了。而石頭,那堅硬、峭立、永遠也不能與人相融的石頭瘦棱棱地突現(xiàn)在江邊、岸上,與高聳的山體一起壓迫著作者的視覺,它們的包圍引發(fā)了他精神上的緊張。難怪蘇軾當此荒寒之境,要發(fā)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的感慨,意識到了他所曾忽略的變化的偉力。
水月誘發(fā)了蘇軾的情緒,使他先因月色清美而生再游赤壁的興致,又因逝水無情而對自然的變化不居產(chǎn)生惆悵之情。但若是人情和諧,惆悵應(yīng)可以淡化,情緒將再臻高潮。無奈其時的客人已非前時,他們雖在消此良夜的興趣上與蘇子淺合,但對自然的情味卻不如蘇子濃厚。他們與他之間,既沒有同登山崖的興致,又無思想的真正碰撞。這樣,由自然之變所興的愁情就愈積愈重了,釀成了無可傾發(fā)的孤獨苦悶。而消退之水高遠之月,也就不再是對應(yīng)他當下情懷的中心意象。壁立萬仞的高山(與岸邊累累的巨石)和突兀飛來的孤鶴,就成了新情懷的對應(yīng)之象。他那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即登山而上直至攀棲鵲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駐頂回望的動作,既反映了其暫離人間的潛意識,又表明了他躍出苦悶包圍的心態(tài)。而他那種令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起云涌的恣情長嘯,更是以我御物即召喚主體能量以化解苦悶的象征。然而高岸氣寒,無伴寂寞,嘯聲也不足以舒解心中物不相融、人不相知的憂恐與悲哀。當其下山之時,已是游興都消,苦悶未解,處于跟前番游赤壁相對照的心情當中。
山石高峻怪異,既是對立、壓迫著他的自然力量,又象征了他積郁難消的苦悶之情。杜甫就曾以終南山象征其憂愁之重──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蘇子的赤壁高岸也有相似的比喻效果。鶴呢?鶴則是這一苦悶孤獨情感化育出的意象。歇于松柏、不作稻糧謀的鶴在蘇軾的心中,就像在其他隱逸者的意中一樣,本是高蹈于世外者的象征。蘇軾曾作《放鶴亭記》,以放鶴招鶴、與鶴共處來宣發(fā)內(nèi)心棄世的幽情,鶴的意象尤其為他所鐘愛。此際在蘇子最感孤獨時,忽然有一東來孤鶴振翅橫江而掠過小舟西去。這只在暗夜獨飛獨鳴的鶴是孤獨的,棄世而自舉的,它可以慰藉同樣感受狀態(tài)中的蘇子之心。因此與客不交一言的蘇子對它注意極深。而且它不僅是蘇子此際情懷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所化。蘇軾以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耶的覺悟問前來入夢的道士,表明作者在這只孤鶴身上寄予了自己的懷念故友之情。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蘇子思想中的一方面,蘇子一孤鶴一道士的聯(lián)結(jié),暗示著蘇軾在精神上已歸向高踏于世外的逸士隱者。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結(jié)尾處寫自己夢醒后開門尋找,夜色茫茫,不見孤鶴,也并無道士。一筆雙綰,余味深長。將苦悶與希望揉合在詩化境界中。山(石)形與鶴象,使蘇軾因自然的變化和人事的不諧所生的精神不適感,和在孤獨中向往自由的念頭找到對應(yīng)了。
《前赤壁賦》和《后赤壁賦》,創(chuàng)作時間相隔不過三個月,寫作時的語氣還連接著,但作者創(chuàng)造的境界卻處于對照中,思想情感也處于兩般境地或者不如說處于矛盾之中。何以會如此呢?關(guān)鍵在于佛性不敵一切性,前賦中永恒不變的道不足以回答現(xiàn)實中時時變化、處處差別的存在所包含的復雜問題。蘇軾在觀念上的打通是抽象的,并不能使他面對千變?nèi)f化的現(xiàn)象漠然無情。觀念永不能代替實感,抽象總是遺漏豐富的細節(jié),而細節(jié)往往與情感相連。這是每一個富有生活經(jīng)驗的偉大作家都不能回避的矛盾。蘇軾之觀水逝而惆悵,知道永恒為虛言;對俗客而生悲,懷想世外之高人。其理之通塞,其情之悲喜,其境之或明或暗,或空明或幽峭,正表明了其思想中那神秘的感情誘發(fā)者,也觀坐在哲思與人生的裂縫中。
蘇軾《赤壁賦》的賞析 篇2
【原文】
前赤壁賦[1]
作者:蘇軾
壬戌之秋[2],七月既望[3],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4],水波不興[5]。舉酒屬客[6],誦明月之詩[7],歌窈窕之章[8]。少焉[9],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10]。白露橫江[11],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12]。浩浩乎如馮虛御風[13],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14],羽化而登仙[15]。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16]。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18]。渺渺兮予懷[19],望美人兮天一方[20]。”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21]。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22],如泣如訴;余音裊裊[23],不絕如縷[24]。舞幽壑之潛蛟[25],泣孤舟之嫠婦[26]。
蘇子愀然[27],正襟危坐[28],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29]?”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30]!朔遣苊系轮姾?西望夏口[31],東望武昌[32],山川相繆[33],郁乎蒼蒼[3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5]?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36],舳艫千里[37],旌旗蔽空,釃酒臨江[38],橫槊賦詩[39],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40],駕一葉之扁舟[41],舉匏樽以相屬[42]。寄蜉蝣于天地[43],渺滄海之一粟[44]。哀吾生之須臾[45],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46]。知不可乎驟得[47],托遺響于悲風[48]。”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49],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50],而卒莫消長也[5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52];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53],而吾與子之所共適。[54]”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55]。肴核既盡,杯盤狼籍[57]。相與枕藉乎舟中[58],不知東方之既白。
【注釋】
[1]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因后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后赤壁賦》。赤壁:實為黃州赤鼻磯,并不是三國時期赤壁之戰(zhàn)的舊址,當?shù)厝艘蛞艚喾Q之為赤壁,蘇軾知道這一點,將錯就錯,借景以抒發(fā)自己的懷抱。
[2]壬戌:宋神宗元豐五年,歲次壬戌。
[3]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為“望日”,十六日為“既望”。既,過了。
[4]徐:舒緩地。
[5]興:起,作。
[6]屬(zhǔ囑):敬酒,勸酒。
[7]明月之詩:指《詩經(jīng)·陳風·月出》,詳見下注。
[8]窈窕之章:《月出》詩首章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薄榜杭m”同“窈窕”。一說指《詩經(jīng)·周南·關(guān)雎》篇中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句,與后文中的“思美人”相應(yīng)。
[9]少焉:一會兒。
[10]斗牛:星座名,即斗宿(南斗)、牛宿。
[11]白露:白茫茫的水氣。橫江:籠罩江面。
[12]此二句意謂:任憑小船在寬廣的江面上飄蕩?v:任憑。一葦:比喻極小的船。即謂船小得像一片葦葉一樣!对娊(jīng)·衛(wèi)風·河廣》:“誰謂河廣,一葦杭(航)之。”如:往。凌:越過。萬頃:形容江面極為寬闊。
[13]馮虛御風:乘風騰空而遨游。馮:通“憑”。虛:太空。御:駕御。
[14]遺世獨立:出離塵世,超然獨立。
[15]羽化:道教把成仙叫作“羽化”,認為成仙后能夠飛升,像長了翅膀一樣。登仙:登上仙境。
[16]扣舷:敲打著船邊,指打節(jié)拍。
[17]桂棹(zhào趙)蘭槳:用蘭、桂香木制成的船槳,前推的叫槳,后推的叫棹。
[18]空明:月亮倒映水中的澄明之色。溯:逆流而上。流光:在水波上閃動的月光。
[19]渺渺:悠遠的樣子。
[20]美人:比喻內(nèi)心思慕的賢人或理想。
[21]倚歌:按照歌曲的聲調(diào)節(jié)拍。
[22]怨:哀怨。慕:眷戀。
[23]馀音:尾聲。裊裊:形容聲音婉轉(zhuǎn)悠長。
[24]縷:絲縷,形容聲音細絲。
[25]幽壑:深谷,這里指深淵。此句意謂:潛藏在深淵里的蛟龍為之起舞。
[26]嫠(lí)婦:寡婦。白居易《琵琶行》寫孤居的商人妻云:“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艙明月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边@里化用其事。
[27]愀(qiǎo)然:憂愁變色。
[28]正襟危坐:整理衣襟,嚴肅地端坐著。
[29]何為其然也:簫聲為什么會這么悲涼呢?
[30]所引是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
[31]夏口:故城在今湖北武昌。
[32]武昌:今湖北鄂城縣。
[33]繆:通:“繚”(liáo),環(huán)繞。
[34]郁:茂盛的樣子。
[35]孟德之困于周郎:指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吳將周瑜在赤壁之戰(zhàn)中擊潰曹操號稱八十萬大軍。周郎:周瑜二十四歲為中郎將,吳中皆呼為周郎。
[36]以上三句指建安十三年劉琮率眾向曹操投降,曹軍不戰(zhàn)而占領(lǐng)荊州、江陵。方:當。荊州:轄南陽、江夏、長沙等八郡,今湖南、湖北一帶。江陵:當時的荊州首府,今湖北縣名。
[37]舳艫(zhú lú):戰(zhàn)船前后相接。
[38]釃(shī)酒:斟酒。
[39]橫槊(shuò):橫執(zhí)長矛。
[40]侶:以……為伴侶,這里為使動用法。友:以為……朋友。麋(mí):鹿的一種。
[41]扁(piān篇)舟:小舟。
[42]瓠(hù戶)樽:用葫蘆做成的酒器。
[43]寄:寓托。蜉蝣:一種朝生暮死的昆蟲。此句比喻人生之短暫。
[44]渺:小。滄海:大海。此句比喻人類在天地之間極為渺小。
[45]須臾:片刻,時間極短。
[46]挾:帶,伴。長終:至于永遠。
[47]驟:突然。
[48]遺響:馀音,指簫聲。悲風:秋風。
[49]逝者如斯:語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逝:往。斯:此,指水。
[50]盈虛者如彼:指月亮的圓缺。盈,指月圓,虛,指月缺。
[51]卒:最終。消長:增減。
[52]曾:語氣副詞。一瞬:一眨眼的工夫。
[53]是:這。造物者:天地自然。無盡藏(zàng葬):無窮無盡的寶藏。
[54]適:享用。
[55]更酌:再次飲酒。
[56]肴核:葷菜和果品。既:已經(jīng)。
[57]狼籍:凌亂。籍通“藉”。
[58]枕藉:相互枕著睡覺。
【賞析】
無端受屈、含冤入獄的蘇軾,在"烏臺詩案"結(jié)案后不久,就被貶謫為黃州團練副所幸的是黃州地方官吏欽慕他的為人與俊才,非但不加管束,還常常任他在管區(qū)內(nèi)縱情游山觀水,而情豪興逸的蘇東坡則每游一地必有詩文紀盛,《前赤壁賦》與《后赤壁賦》就是這一時期留下的不朽名篇。
作者以往的游記散文,大多以紀游寫景或于紀游中借景抒情為主,而東坡的不少散文,卻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寫法。在這些文章中,作者并不著意寫景,而是以闡明哲理,發(fā)表議論為主。借題發(fā)揮,借景立論的`獨特風貌貫串于字里行間!肚俺啾谫x》就是這種新型游記的一篇代表作。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也就是蘇軾謫居黃州的第三年初秋,他與朋友駕一葉小舟,來到黃岡赤壁下的長江中賞月游玩,明月一輪映于波平浪靜的江面,涼爽的清風徐徐吹來,茫茫白露布滿大江,水光山色與中天夜月相輝映,主客對酌于舟中,酒酣耳熱后和著凄愴的洞簫聲扣舷而歌,然后又從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簫聲中引出客人思古之幽傷和對人生如寄的慨嘆,文章也就此由情入理,由感情的抒發(fā)到哲理的暢達,進而以蘇子的對答把全文的主旨表露出來,"變"與"不變"的理論和"物各有主"的觀點好似一劑"愀然"的靈丹妙藥,使客人終于“喜而笑”。
《前赤壁賦》通篇以景來貫串,“風”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輔之,全文緊扣風、月來展開描寫與議論。以風、月之景開卷,又于文中反復再現(xiàn)風、月形象。歌中的“擊空明兮溯流光"”則是由景入論的轉(zhuǎn)折?偷膫衅鹩诓懿俚摹霸旅餍窍 ,終于“抱明月而長終”、“托遺響于悲風”的悲哀,仍然不離“風”、“月”二字。蘇子的對答,亦從清風、明月入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景物的連貫,不僅在結(jié)構(gòu)上使全文儼然一體,精湛縝密,而且還溝通了全篇的感情脈絡(luò),起伏變化。起始時寫景,是作者曠達、樂觀情狀的外觀;“扣舷而歌之”則是因“空明”、“流光”之景而生,由“樂甚”向“愀然”的過渡;客人寄悲哀于風月,情緒轉(zhuǎn)入低沉消極;最后仍是從眼前的明月、清風引出對萬物變異、人生哲理的議論,從而消釋了心中的感傷。景物的反復穿插,絲毫沒有給人以重復拖沓的感覺,反而在表現(xiàn)人物悲與喜的消長的同時再現(xiàn)了作者矛盾心理的變化過程,最終達到了全文詩情畫意與議論理趣的完美統(tǒng)一。
之所以說《前赤壁賦》是蘇軾散文的代表作,是因為這篇文章幾乎包攬了蘇文的主要風格特點。宋元明清以來,不少文人紛紛指出,蘇文的風格是“如潮”、是“博”,也有的說是“汗漫”,是“暢達”,是“一瀉千里、純以氣勝”,確實都很有道理,但又都不夠全面、確切。從《前赤壁賦》來看,蘇文的風格乃是一種自由豪放,恣肆雄健的陽剛之美。文中無論說理,還是敘事、抒情,都能"隨物賦形"、窮形盡相,寫歡快時可以羽化登仙、飄然世外;述哀傷時,又能拿動蛟龍、泣嫠婦作比;而蘇文的舒卷自如、活潑流暢,在《前赤壁賦》中也不難發(fā)現(xiàn),像"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這樣的句子真是一氣呵成,如同“行云流水”,揮灑自如。至于語言的精練生動、詞簡情真,就更是可以在文章中信手舉來,毫不費力!芭腔灿诙放Vg”的“徘徊”;“渺滄海之一粟”的“渺”,都是一字千鈞,讀來似鏗鏘作金石聲。《前赤壁賦》一文還充分體現(xiàn)了蘇軾散文自然本色、平易明暢的特色,那種純真自然之美給古往今來的無數(shù)讀者帶來了多么難忘的藝術(shù)享受。
賦是介乎詩歌與散文之間的一種文體,從戰(zhàn)國時荀卿的《賦篇》創(chuàng)其名開始,先后出現(xiàn)了宏篇巨制的漢賦、駢偶講究的駢文。這篇《前赤壁賦》是韻文,從頭至尾換了十二次韻;像漢賦一樣,采用主客答問的方式來闡述作者的思想、認識;又似駢賦和律賦,行文之中常使用排比與對偶,具備了"賦"的基本特征,但它又不為"賦"這種文體所拘泥,多處運用散文筆法,句式有時長短、有時整齊,參差錯落,可以稱得上是散韻巧妙結(jié)合、詩文和諧統(tǒng)一的佳篇,對辭賦體的發(fā)展與突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蘇軾《赤壁賦》的賞析 篇3
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馮通:憑)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朔遣苊系轮姾?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共適一作:共食)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譯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同客人乘船游于赤壁之下。清風緩緩吹來,江面水波平靜。于是舉杯邀客人同飲,吟詠《詩經(jīng)·陳風·月出》一詩的“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白茫茫的霧氣籠罩著江面,波光與星空連成一片。我們聽任葦葉般的小船在茫茫萬頃的江面上自由飄動。多么遼闊呀,像是凌空乘風飛去,不知將停留在何處;多么飄逸呀,好像變成了神仙,飛離塵世,登上仙境。
于是,喝著酒,快樂極了,敲著船舷唱起來。歌詞說:“桂木的棹啊,蘭木的槳,拍打著清澈的江水啊,船兒迎來流動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懷,仰望著我思慕的人兒啊,她在那遙遠的地方。”客人中有吹洞簫的,按著歌聲吹簫應(yīng)和。簫聲嗚嗚嗚,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傾訴,余音悠揚,像一根輕柔的細絲線延綿不斷。能使?jié)摬卦谏顪Y中的蛟龍起舞,孤舟上的寡婦啜泣。
我不禁感傷起來,整理了衣裳,端正地坐著,問客人說:“為什么會這樣?”客人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山川繚繞,郁郁蒼蒼,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當他奪取荊州,攻下江陵,順著長江東下的時候,戰(zhàn)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在江面上灑酒祭奠,橫端著長矛朗誦詩篇,本來是一代的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里呢?何況我同你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魚打柴,以漁蝦為伴,與麋鹿為友,駕著一葉孤舟,在這里舉杯互相勸酒。只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谷粒。哀嘆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江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與明月一起長存。我知道這是不可能經(jīng)常得到的,因而只能把簫聲的余音寄托給這悲涼的秋風。”
我說:“你們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嗎?(江水)總是不停地流逝,但它們并沒有流走;月亮總是那樣有圓有缺,但它終究也沒有增減。要是從它們變的一面來看,那么,天地間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發(fā)生了變化;要是從它們不變的一面來看,萬物同我們一樣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羨慕它們呢!再說,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人,假如不是為我所有,即使是一絲一毫也不能得到。只有這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才成其為聲音,眼睛看到了才成其為顏色,占有它們,無人禁止,使用它們,無窮無盡,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而我能夠同你們共享!
客人聽了之后,高興地笑了,洗凈杯子,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吃完了,杯盤雜亂地放著。大家互相枕著靠著睡在船中,不知不覺東方已經(jīng)亮了。
賞析
第1段,寫夜游赤壁的情景。作者“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懷抱之中,盡情領(lǐng)略其間的清風、白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興之所至,信口吟誦《詩經(jīng)·月出》首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卑衙髟卤扔鞒审w態(tài)嬌好的美人,期盼著她的冉冉升起。與《月出》詩相回應(yīng),“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辈⒁鱿挛淖髡咚宰鞯母柙疲骸巴廊速馓煲环健,情感、文氣一貫!芭腔病倍,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游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一片,正所謂“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游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著一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風飛行,悠悠忽忽地離開人世,超然獨立;又像長了翅膀飛升入仙境一樣。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游之樂,溢于言表。這是本文正面描寫“泛舟”游賞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2段,寫作者飲酒放歌的歡樂和客人悲涼的簫聲。作者飲酒樂極,扣舷而歌,以抒發(fā)其思“美人”而不得見的悵惘、失意的胸懷。這里所說的“美人”實際上乃是作者的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边@段歌詞全是化用《楚辭·少司命》:“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恍兮浩歌”之意,并將上文“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的內(nèi)容具體化了。由于想望美人而不得見,已流露了失意和哀傷情緒,加之客吹洞簫,依其歌而和之,簫的音調(diào)悲涼、幽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竟引得潛藏在溝壑里的蛟龍起舞,使獨處在孤舟中的寡婦悲泣。一曲洞簫,凄切婉轉(zhuǎn),其悲咽低回的音調(diào)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驟然變化,由歡樂轉(zhuǎn)入悲涼,文章也因之波瀾起伏,文氣一振。
第3段,寫客人對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此段由賦赤壁的自然景物,轉(zhuǎn)而賦赤壁的歷史古跡。主人以“何為其然也”設(shè)問,客人以赤壁的歷史古跡作答,文理轉(zhuǎn)折自然。但文章并不是直陳其事,而是連用了兩個問句。首先以曹操的《短歌行》問道:“此非曹孟德之詩乎?”又以眼前的山川形勝問道:“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兩次發(fā)問使文章又泛起波瀾。接著,追述了曹操破荊州、迫使劉琮投降的往事。當年,浩浩蕩蕩的曹軍從江陵沿江而下,戰(zhàn)船千里相連,戰(zhàn)旗遮天蔽日。曹操志得意滿,趾高氣揚,在船頭對江飲酒,橫槊賦詩,可謂“一世之雄”!如今他在哪里呢?曹操這類英雄人物,也只是顯赫一時,何況我輩!因而,如今只能感嘆自己生命的短暫,羨慕江水的長流不息,希望與神仙相交,與明月同在。但那都是不切實際的幻想,所以才把悲傷愁苦“托遺響于悲風”,通過簫聲傳達出來。客的回答表現(xiàn)了一種虛無主義思想和消極的人生觀,這是蘇軾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個方面。
第4段,是蘇軾針對客之人生無常的感慨陳述自己的見解,以寬解對方?驮傲w長江之無窮”,愿“抱明月而長終”。蘇軾即以江水、明月為喻,提出“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的認識。如果從事物變化的角度看,天地的存在不過是轉(zhuǎn)瞬之間;如果從不變的角度看,則事物和人類都是無窮盡的,又何必羨慕江水、明月和天地呢!自然也就不必“哀吾生之須臾”了!這表現(xiàn)了蘇軾豁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他贊成從多角度看問題而不同意把問題絕對化,因此,他在身處逆境中也能保持豁達、超脫、樂觀和隨緣自適的精神狀態(tài),并能從人生無常的悵惘中解脫出來,理性地對待生活。而后,作者又從天地間萬物各有其主、個人不能強求予以進一步的說明。那么什么為我們所有呢?江上的清風有聲,山間的明月有色,江山無窮,風月長存,天地無私,聲色娛人,我們恰恰可以徘徊其間而自得其樂。此情此景乃緣于李白的《襄陽歌》:“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進而深化之。
第5段,寫客聽了作者的一番談話后,轉(zhuǎn)悲為喜,開懷暢飲,“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照應(yīng)開頭,極寫游賞之樂,而至于忘懷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清代古文家方苞評論這篇文章說:“所見無絕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閑地曠,胸無雜物,觸處流露,斟酌飽滿,不知其所以然而然。豈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為之,亦不能如此適調(diào)而暢遂也!碧K軾通過各種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自己坦蕩的胸襟,他只有忘懷得失,胸襟坦蕩,才能撰寫出“文境邈不可攀”的《赤壁賦》來。
。1)駢散結(jié)合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的那種詩的特質(zhì)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的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筆勢筆調(diào),使全篇文情郁郁頓挫,如“萬斛泉涌”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對偶不同,它相對更為自由,如開頭的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又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意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于誦讀,并且極富聲韻之美,體現(xiàn)了韻文的長處。
。2)形象優(yōu)美,善于取譬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边B用的六個比喻,渲染了簫聲的悲涼,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音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寫得具體可感,效果極佳。
蘇軾《赤壁賦》的賞析 篇4
后赤壁賦蘇軾【原文】
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舉網(wǎng)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顧安所得酒乎?”歸而謀諸婦。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予乃攝衣而上,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蓋二客不能從焉。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適有孤鶴,橫江東來。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須臾客去,予亦就睡。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問其姓名,俯而不答!皢韬!噫嘻!我知之矣。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顧笑,予亦驚寤。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譯文】
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從雪堂出發(fā),準備回臨皋亭。有兩位客人跟隨著我,一起走過黃泥坂。這時霜露已經(jīng)降下,樹葉全都脫落。我們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頭望見明月高懸。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樂;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詩,相互酬答。
過了一會兒,我嘆惜地說:“有客人卻沒有酒,有酒卻沒有菜。月色皎潔,清風吹拂,這樣美好的夜晚,我們怎么度過呢?”一位客人說:“今天傍晚,我撒網(wǎng)捕到了魚,大嘴巴,細鱗片,形狀就象吳淞江的鱸魚。不過,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說:“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為了應(yīng)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這樣,我們攜帶著酒和魚,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覽。長江的流水發(fā)出聲響,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聳;山巒很高,月亮顯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來。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覽所見的江景山色再也認不出來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著險峻的山巖,撥開紛亂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狀的怪石上,又不時拉住形如虬龍的樹枝,攀上猛禽做窩的懸崖,下望水神馮夷的深宮。兩位客人都不能跟著我到這個極高處。我劃地一聲長嘯,草木被震動,高山與我共鳴,深谷響起了回聲,大風括起,波浪洶涌。我也不覺憂傷悲哀,感到恐懼,覺得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氐酱希汛瑒澋浇,任憑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這時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覺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鶴,橫穿江面從東邊飛來,翅膀象車輪一樣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潔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長聲音叫著,擦過我們的船向西飛去。
【賞析】
《后赤壁賦》是《前赤壁賦》的續(xù)篇,也可以說是姐妹篇。前賦主要是談玄說理,后賦卻是以敘事寫景為主;前賦描寫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賦則主要寫江岸上的活動,時間也移至孟冬;兩篇文章均以“賦”這種文體寫記游散文,一樣的赤壁景色,境界卻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詩情畫意。前賦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后賦則是“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不同季節(jié)的山水特征,在蘇軾筆下都得到了生動、逼真的反映,都給人以壯闊而自然的美的享受。全文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寫泛游之前的活動,包括交待泛游時間、行程、同行者以及為泛游所作的準備。寫初冬月夜之景與踏月之樂,既隱伏著游興,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對話。面對著“月自風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與美酒,再游赤壁已勢在必行,不多的幾行文字,又寫了景,又敘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為一體,至此已可轉(zhuǎn)入正文,可東坡卻“節(jié)外生枝”地又插進“歸而謀諸婦”幾句,不僅給文章增添生活氣息,而且使整段“鋪墊”文字更呈異采。
第二層次乃是全文重心,純粹寫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聲”四句,卻寫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濺流緩而石出有聲的初冬獨特夜景,從而誘發(fā)了主客棄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興,這里,作者不吝筆墨地寫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謐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西鵲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奇異驚險的景物更令人心胸開闊、境界高遠?墒牵斕K軾獨自一人臨絕頂時,那“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yīng),風起水涌”的場景又不能不使他產(chǎn)生凄清之情、憂懼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寫到這里,又突起神來之筆,寫了一只孤鶴的橫江東來“”、“戛然長鳴”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經(jīng)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憫,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瀾,還為下文寫夢埋下了伏筆。
最后,在結(jié)束全文的第三層,寫了游后入睡的蘇子在夢鄉(xiāng)中見到了曾經(jīng)化作孤鶴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顧笑”的神秘幻覺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帶來的內(nèi)心苦悶。政治上屢屢失意的蘇軾很想從山水之樂中尋求超脫,結(jié)果非但無濟于事,反而給他心靈深處的創(chuàng)傷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夢后又回到了令人壓抑的現(xiàn)實。結(jié)尾八個字“開戶視之,不見其處”相當迷茫,但還有雙關(guān)的含義,表面上像是夢中的道士倏然不見了,更深的內(nèi)涵卻是蘇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負又在哪里呢?文中寫蘇子獨自登山的情景,真是“句句如畫、字字似詩”,通過夸張與渲染,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文中描寫江山勝景,色澤鮮明,帶有作者個人真摯的感情。巧用排比與對仗,又增添了文字的音樂感。讀起來更增一分情趣。但總的來說,后賦無論在思想上和藝術(shù)上都不及前賦。神秘色彩,消沉情緒與“賦”味較淡、“文”氣稍濃恐怕是遜色于前篇的主要原因。
【蘇軾《赤壁賦》的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后赤壁賦_蘇軾_原文及賞析10-14
蘇軾赤壁賦教案08-20
蘇軾古詩的賞析07-31
蘇軾的《絕句》賞析07-13
蘇軾全文賞析07-22
蘇軾海棠賞析11-16
蘇軾赤壁賦教案3篇08-20
蘇軾的《定風波》賞析09-04
蘇軾《觀潮》文學賞析11-15
蘇軾《沁園春》翻譯賞析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