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鸛雀樓》王之渙的詩賞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詩《登鸛雀樓》賞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詩《登鸛雀樓》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背景】
唐詩篇名。五絕。王之渙作。見《全唐詩》卷二五三!叭浮币蛔鳌谤o”。詩題又作《鸛鵲樓》。唐芮挺章編《國秀集》作朱斌詩。鸛雀樓,故址在蒲州(今山西永濟)西南。宋沈括《夢溪筆談》載:“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唯李益、王之渙、暢當三篇,能狀其景!贝嗽娂礊椤疤迫肆粼姟敝凶顬槟捴巳丝诘囊皇祝骸鞍兹找郎奖M,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鼻皟删鋵懙桥R所見,境界闊大,氣象雄渾,可謂咫尺有萬里之勢。后兩句在前寫景的基礎(chǔ)上,說明登高才能望遠的道理,警策精妙,豪健有力。全詩情、景、理三者兼勝,對仗工整,氣盛骨高。清沈德潛評曰:“四語皆對,讀來不嫌其排,骨高故也!(《唐詩別裁》卷一九)詩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兩句,寓深刻的哲理于鮮明的形象之中,為千古傳誦之名句。
【全詩】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注釋】 ①鸛雀樓:舊址在今山西省永濟縣西南,常有鸛雀棲息樓上,故名。樓三層,為當時游覽勝地,前望中條山,下臨黃河。②盡:完,落下。③千里目:指眺望極遠的地方
【詩大意】 將要落山的太陽,放射著明亮的光芒;黃河咆哮著直奔大海,洶涌翻騰,勢不可擋。要想放開千里眼界,須把層樓更上。
【鑒賞導示】
鸛雀是一種水鳥,鸛雀樓在蒲州 (今山西永濟縣)城西南,因常有鸛雀在此棲息,便有此樓名。
這首詩寫詩人登樓的所見所感,表現(xiàn)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啟迪人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要實現(xiàn)更高的人生目標,必須做更大的努力。
鑒賞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登樓所見的景象。一輪落日慢慢地向連綿起伏的群山背后沉落,滾滾而來的黃河水經(jīng)過樓下向東奔流入海。這兩句極其概括而又高度形象地展現(xiàn)出了廣袤雄渾的河山奇觀:群山起伏,落日輝映,大河滔滔,一瀉千里,霞影波光,耀金泛彩。詩人所勾勒的這幅雄闊妖嬈的畫面,顯示了寧靜與生動的和諧之美。
后兩句寫詩人登樓觀景后的感受。這兩句與前兩句有前后相承、氣脈貫通、渾然一體之妙。這里,作者沒有“觀嘆止矣”的贊賞,只有窮盡景物的愿望,沒有停滯不前的心意,只有繼續(xù)攀登的打算。這兩句來自詩境的哲理感悟,啟迪人們懂得: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要實現(xiàn)更高的目標,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
這首短詩由景入情,由情入理,把景、情、理融為一體,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
【賞析】
黃河流域的三晉大地,曾經(jīng)是古老華夏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而位居黃河中游、三晉腹地的晉南,更是名勝琳瑯、俊才輩出。王之渙其人,其《登鸛鵲樓》詩,以及其所登之樓,都堪稱華夏文化的精萃。
鸛鵲樓,又作鸛雀樓,為北周將軍宇文護在蒲州時所建。蒲州治所即今山西省永濟縣,唐朝時屬河中府。鸛鵲樓原址有說在舊城西南城上者;也有說在黃河中流的高阜處者。或謂因有鸛鵲棲其上,故名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說:“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爆F(xiàn)代人的眼光中,三層樓其實是算不了什么的,可是在唐代來說,這恐怕就是相當雄偉的高大建筑了,并且由于樓建筑在高基上,前能夠瞻望中條山,下可以俯瞰浩浩黃河,視野極為開闊,因此便成了當時著名的登臨勝地,吸引了許多詩人來此憑眺。大自然的雄博壯美,喚起了詩人們詠山歌水的興致,寄慨感懷的情思,名篇佳什不斷產(chǎn)生,至唐中葉,就已經(jīng)有人把關(guān)于鸛鵲樓的題詠匯編成《河中鸛鵲樓集》 了。而在眾多的題詠之中,王之渙的這首《登鸛鵲樓》卻是獨出高秀,勝人一籌,獨步千古的最著名的優(yōu)秀詩篇,至今仍萬口流傳,光彩常新。
這首詩為五言絕句,只有四句20個字,卻涵納著萬千的氣象和顛撲不破的哲理。
詩的前兩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描寫詩人登樓望中所見到的景象。一般讀者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都會以為“白日依山盡”寫的是一輪落日向著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然有的析者,以為詩中的“山”即“中條山”,中條山在蒲州城的東南方向,而“白日”亦非落日,所以此句當意為: 日當中天,摩擦著中條山峰的頂顛向前運轉(zhuǎn),隨著深邃的崇陵巨壑伸展,一直到詩人目力的盡頭。其實這一句的理解應(yīng)該是: 一輪白日西沉,向山巒依盡,已經(jīng)挨著了山尖,而并沒有沉沒。如果依照第二種理解,則此句當為“白日依山走”了,所以關(guān)鍵是一個“盡”字。這一句不僅點明了望中所見的白日和山巒,而且表明了時間,這是寫實。下一句的“黃河入海流”,卻是實中有虛,“黃河”自然是詩人眼中所見,而大海卻很遙遠,所以“入!碑斒窍胍,這是“縮萬里于咫尺,而使咫尺有萬里之勢”的表現(xiàn)方法。這一句的關(guān)鍵在“流”字,一字之妙,突出了滔滔黃河洶涌澎湃、奔騰咆哮的萬里激流之勢。這兩句的獨特之處,在于作者在登樓所望中的諸多景象之中,單單擷取了白日、高山、黃河、大海四種景象,這也是天地之間最為博大壯觀的景象。這樣寫不僅視野極為開闊,氣勢非常雄渾壯麗,而且也表現(xiàn)出作者開闊博大的胸襟和豪放磅礴的情懷。
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這首詩的精華所在。從字面上看似乎并沒有什么驚人之處,然而作者正是在極平凡之處見高標,極普通之中見深刻。這兩句是即景生情的詩句,也許作者一邊往更高一層的樓上攀登,一邊油然地自語著:“要想看得更遠些,就再往上爬一層樓吧!”語言就是這樣普通,而這也是詩人當時真實思想感情和精神欲望的客觀寫照,但這里卻蘊涵著一種極為普遍而又非常深刻的哲理,所以,千百年來,它不僅成了人們口頭上的成語,而且成了人們心目中的至理名言。這兩句又是妙筆生花的詩句,不僅語意翻新,出人意表,而且把詩篇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讀者展示了更遼闊的視野,含蓄深遠,耐人尋味。它不僅是詩人向上進取精神的抒發(fā),高瞻遠矚胸襟的坦露,更能啟迪人們的思想靈魂。
自古以來,敘寫登高覽勝,寄慨感懷情思的山水詩篇,可謂瑰寶奇葩、琳瑯滿目,而王之渙的這首小詩能以極樸素淺顯的語言、高度形象概括的藝術(shù)魅力,天衣無縫、出人意表的表現(xiàn)手法和熟練技巧,使詩篇情、景、理三者兼勝,情景相激、理趣橫生,實在是難能可貴的,這也就是這首詩膾炙人口,成為千古絕唱的精妙之處。
【鑒賞要點】
[1]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2]氣象宏闊,情景交融,哲理深邃。
[3]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濟。
解讀:
太陽沿著山坡慢慢低落下去了,黃河水不停地向大海流去。要想眼界放得更開闊,能看到更遠的地方,就得要在上一層樓去。
王之渙的詩不僅刻畫了祖國的壯麗山河,而且寫出了登高遠望的胸懷。向西遠看,夕陽貼著高山落下,黃河滾滾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遠,就得再登上一層高樓。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這一生活哲理,成為不朽的名句。詩人登上高高的鸛雀樓,眺望遠遠近近的山川景色。扶欄西望。一輪白日正巾近山梁,徐徐下落,下落,終于隱身到西山背后去了;腳底下的黃河流水,波濤滾滾,為投入大海的懷抱而奔騰不息。多么雄渾的景象,多么壯闊的大自然“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詩人登樓過程中的具體感受,但它給予我們的啟示卻深刻得多。站得愈高,看得愈遠,人生也是這樣。只有不斷攀登,不斷進取,不斷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達到愈來愈高的境界,人生就像登樓,這不是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嗎?
【詩《登鸛雀樓》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登鸛雀樓》王之渙的詩賞析08-12
王之渙《登鸛雀樓》全詩賞析06-03
王之渙《登鸛雀樓》全詩翻譯賞析08-17
王之渙《登鸛雀樓》意思及全詩賞析07-04
登鸛雀樓王之渙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7-10
登鸛雀樓全詩06-10
登鸛雀樓全詩的意思09-30
登鸛雀樓這首詩的意思10-30
登鸛雀樓整首詩的意思04-29
《登鸛雀樓》全詩鑒賞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