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杜牧《贈別二首(其一)》朗讀稿及鑒賞
杜牧(公元803-公元852年),字牧之,他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號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詩人、散文家,尤以七言絕句著稱,后人稱為“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杜牧《贈別二首(其一)》朗讀稿及鑒賞 ,歡迎閱讀。
《贈別二首(其一)》
作者:杜牧
多情卻似總無情①,唯覺尊②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重點字詞解析】
、俣嗲榫洌阂庵^多情者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dá),只能無言相對,倒象彼此無情。②尊:即“樽”,酒杯。
【賞析鑒賞】
《贈別》二首是杜牧離開揚(yáng)州時贈別一位容貌出眾的年輕歌女的,第二首抒寫兩人別夜離席的傷感情懷。首句以議論方式陡起!岸嗲椤,指離別的雙方本來就有真摯感情,此刻在離席別筵上,更是思緒萬端,黯然銷魂。也許詩人應(yīng)當(dāng)表現(xiàn)兩人繾綣纏綿的柔情,但實際上,卻是默然相對,無以為語,看起來像是素不相識的路人,所以說“總無情”。“總”字強(qiáng)調(diào)說明這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為什么“多情”反好像“無情”呢?這是因為,在惜別情緒的高潮中,一般的惜別言語、動作乃至表情統(tǒng)統(tǒng)不足以充分表達(dá)深濃的離鰭,而離別的傷感痛苦叉使雙方的表情近乎鐵石心腸,也許是最多情的人反而會有這種漠然無情的表情。說“卻似”,叉正道出這“無情”的表象下蘊(yùn)藏著“多情”的實質(zhì)。這“多情”與“無情”的矛盾統(tǒng)一絕妙地反襯出情之深刻,刻骨銘心。接下來一句,樽前相對,為了寬慰對方,緩解離緒,彼此都想努力裝點歡容,但由于離緒太苦,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強(qiáng)顏為歡,結(jié)果仍然是無言相對,難以欣悅,卻似“無情”了。但這種“無情”,正是太“多情”的結(jié)果。“唯覺”二字于無可奈何的口吻中透覓慘然凄涼心境。三、四兩甸正面描繪別夜離情。似乎已成箭在弦上之勢,但詩人反而繞開,借離筵蠟燭來側(cè)面表現(xiàn)離傷愁緒。這兩句的好處在于用賦比興的手法,將跟前蠟燭的形象與黯然銷魂的離人形象融為一體。離燕上點著蠟燭,蠟燭燃燒時脂淚流溢,這是賦實j由蠟淚聯(lián)想到離人傷別之淚,由蠟燭有芯聯(lián)想到離人的“有心”惜別,井以前者隱喻后者,這是由興而比,將本來無知的蠟燭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感情,這就使得形象的比喻旨意無窮,而達(dá)到物我交融、渾然一體的境界,以致很難分清是借物寓情還是直接以物擬人了!跋灉I”一般比喻惜別傷離之淚,如庾信《對燭賦》:“銅花承蠟淚!崩钌屉[《無題》:“蠟燭成灰淚始干!边@首詩以議論和擬人化的比喻暗透別時情景和心境,眼前景和聯(lián)想、比喻、賦比興、擬人化等藝術(shù)手段的結(jié)合,使這首詩成為惜別傷離之作中的獨特佳作。
【杜牧《贈別其一》朗讀稿及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杜牧《贈別·其一》賞析08-07
贈別杜牧其一翻譯08-12
杜牧《贈別·其一》譯文及賞析10-14
杜牧《贈別》05-21
贈別二首·其一杜牧原文及解析10-28
杜牧《贈別二首(其一)》閱讀答案11-27
《贈別》杜牧賞析09-25
杜牧《贈別》古詩賞析09-19
杜牧的贈別賞析08-02
贈別杜牧原文及解釋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