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觀滄!方贪

時間:2024-09-18 13:10:24 煒玲 觀滄海 我要投稿

《觀滄海》教案(精選19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觀滄!方贪,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觀滄!方贪福ňx19篇)

  《觀滄!方贪 1

  教學目的:

  一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的內(nèi)容和意境,學習朗讀詩歌的方法。

  二理解本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

  三感受詩人統(tǒng)一天下、建功立業(yè)的豪情。

  教學重點:

  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的內(nèi)容和意境。

  教學難點:

  理解本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讓我們從雨果的名言來開始今天的學習。

  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

  中國也有句俗語:宰相肚里能撐船。一個人有多大的氣度,決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業(yè)。

  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曹操的“觀滄!保黄饋眍I略他的`胸懷。

  2、曹操,有人稱他為梟雄,有人稱他為奸雄,也有人稱他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樣的呢?請你用三言兩語,介紹曹操。

  師簡介曹操: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皰短熳佣钪T侯”后,先后滅呂布,敗袁紹,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在這年八月的一次大戰(zhàn)中,曹操終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聯(lián)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戰(zhàn)爭了。而《觀滄!氛潜闭鳛趸竿局薪(jīng)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zhàn)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一定會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

  二、反復朗讀,領略詩歌的意境

  1、聽錄音

  2、通過各種形式反復朗讀,要求注意詩歌的節(jié)奏、重音、抑揚頓挫,更要讀出感情來。

  (現(xiàn)在,讓我們來聽一下錄音,感受詩歌的意境。齊讀。分散讀。個別讀,男生讀,女生讀。怎樣才能讀出詩歌的味道來?要注意節(jié)奏、某些詞語要重讀、要有抑揚頓挫的感覺,更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讀出感情來)

  三、分析詩歌,完成目標二、三

  1、簡單回顧:剛才介紹了,本詩是曹操在北征烏桓途中寫的。

  2、全詩是圍繞哪個詞來寫的?“觀”

  3、出示圖片:這就是作者曾經(jīng)登臨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遠,看到了哪些景象?請同學找出詩中相關語句。

  請同學用現(xiàn)代漢語來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從東面登臨碣石山,來觀賞滄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動蕩,海中的島嶼高聳挺立。島上樹木叢生,野草茂密。秋風吹來,樹木發(fā)出瑟瑟的聲響。洶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陽和月亮,好象在滄海中運行。燦爛的銀河,也好象從滄海中升起。多么慶幸啊,能看到這樣的景象。作了一首詩歌,來表達我自己的志向。

  4、請你用一個詞語來表述這些景色給你的感受。你的依據(jù)是什么?

  壯觀生機勃勃波濤洶涌

  本詩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色?秋天(秋風蕭瑟)秋天一般給人的感覺總是特別凄涼,而詩人卻把它寫得生機勃勃,充滿氣勢。最能體現(xiàn)出作者博大胸懷的詩句是哪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作者為什么不寫凋謝的花草,為什么不寫金黃的果實,而寫了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頂,登高望遠,胸懷天下。他的胸懷就像那浩淼的滄海一樣,能容納天地萬物。統(tǒng)一天下,是他的夢想;建功立業(yè),是他的抱負。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與他筆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寫景,句句蘊涵了作者的情感。這樣的寫作手法,我們稱之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四、總結全文

  作業(yè):

  用現(xiàn)代漢語改寫《觀滄海》,適當運用修辭手法,語言要優(yōu)美。

  《觀滄!方贪 2

  教學目標

  1.了解曹操,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

  2.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寫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重點

  朗讀和背誦課文,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三國中有這么一個人物,一些后人評價他的關鍵詞是亂世奸雄、殺恩人、生性多疑兇殘。你們想到了誰?(曹操)其實,我認為曹操還有另一面,展示預習時收集到的曹操資料。全面的展現(xiàn)真實的曹操。

  1.學生展示收集到曹操的資料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任丞相,封為魏王。其子曹丕代漢稱帝,追尊他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曹操一生南征北戰(zhàn)歷盡艱辛,其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失敗的痛苦。但是他從不消極,總是積極進取,把統(tǒng)一中國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最大追求。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qū)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促進了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在文學方面,他創(chuàng)作了《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等優(yōu)秀的詩篇,其詩歌以“慷慨悲壯”的藝術風格而留名于后世。

  2.寫作背景

  東漢末年,割據(jù)勢力逐鹿中原之時,遼西一帶的烏桓強盛起來,他們南下攻城掠地,成為嚴重邊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打敗了袁紹,袁紹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多次入塞為害。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兵討伐烏桓;八月即大獲全勝;九月,班師凱旋。歸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詩人登山觀海,看到了雄偉壯觀的滄海景象,觸景生情,于是就寫下了這首名傳千古的佳作《觀滄海》。

  今天,就讓我們在《觀滄!分,在他觀賞到蒼茫的大海中品味不一樣的曹操。

  二、一讀,讀準字音節(jié)奏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讀準節(jié)奏

  古詩的節(jié)奏一般按音節(jié)劃分,但有時也要根據(jù)意義加以調(diào)整。

  四言句XX/XX如“東臨/石,以觀/滄海”

  3.指名學生朗讀,自評再學生互評

  4.教師師范朗讀,學生小聲跟讀

  5.全班齊讀,讀準字音節(jié)奏

  三、二讀,讀出理解

  1.聯(lián)系詩歌寫作背景,結合注釋理解詩歌

  2.播放視頻,感受意境

  3.指名學生朗讀,互評

  4.全班齊讀,讀出理解

  四、三讀,讀懂作者內(nèi)心世界

  1.哪一個字統(tǒng)領全詩?

  明確:觀。

  2.小組合作:站在碣石山上,曹操眼中看到的是一幅怎樣的景致?請結合背景,試著揣摩曹操當時的心境。

  提示:抓住景物特點、詩句關鍵詞回答

  明確: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ㄉ鷻C無限,內(nèi)心如波濤一般洶涌,曹操內(nèi)心不服老,仍有自己的雄心壯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ㄔ娙斯串嬃舜蠛M掏氯赵、包蘊萬千的壯麗景象,表現(xiàn)了開闊、博大的胸襟,昂揚的斗志,抒發(fā)了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抱負。)

  3.寫法總結:借景抒情

  4.朗讀詩歌,讀出大海的壯觀,作者的開闊胸襟以及遠大抱負。

  五、課堂總結

  《觀滄!方璐蠛5膲延^景象,把眼前的海上景色與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六、作業(yè)布置

  1.將《觀滄海》改寫成現(xiàn)代散文詩,寫出曹操的開闊胸襟與遠大抱負

  2.拓展探究:收集、品讀曹操的其他詩歌,了解“奸雄”形象外不一樣的曹操,寫下你的閱讀感受。

  《觀滄!方贪 3

  教學目的

  一、理解詩的內(nèi)容,領會其中抒發(fā)的感情和表現(xiàn)的生活情趣。

  二、體味詩詞情景交融的特點和遣詞造句的妙處。

  三、學習一點詩的韻律知識。

  教學設想

  一、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體味各首詩中作者所創(chuàng)造的意境,難點是作品中表達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領會。

  二、以多種形式加強誦讀,在熟讀的基礎上適當分析、點撥,加深對詩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文。

  古代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僅語言雋美,而且意境深遠;它們有的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我們中學生學一點優(yōu)秀的古代詩詞,不僅有助于提高我們的語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們的思想情操。所以我們要認真學習和努力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古代詩詞。今天,我們學習五首古代詩詞,主要是領會古人融情于景表達襟懷和講究煉字煉句亦即煉意的手法。

  二、學習課文。觀滄海教案

  1.解題:題目是什么意思?“滄海”的“滄”字怎么解釋?題目能不能換成“觀大!?

  明確:滄,是暗綠色。“滄!庇猩剩取按蠛!毙蜗,所以不能換。

  2.教師范讀后學生誦讀。

  3.理解內(nèi)容。

  提問:開頭兩句交代了什么情況?“東臨碣石”的“臨”作何解釋?

  明確:交代了作者所處的地方和來此的目的!芭R”作“登臨”講。

  提問:根據(jù)這個開頭我們可以判斷,下文將要寫什么內(nèi)容了?

  回答:寫觀海所見的'情景。

  提問:下文到哪一句為止是寫作者所見的情景?

  回答:到“洪波涌起”為止。(如有同學答到“若出其里”為止,就要引導學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見的實景。)

  提問:實寫觀海的詩句一共有6句,所寫的內(nèi)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確:“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是總寫全景,其中前一句寫海波動蕩,后一句寫山島巍然聳立。接著兩句寫島上的草木,“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一派生機勃勃。這兩句是緊扣上文“山島竦峙”展開。下面兩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寫出了海上景象的變化,表現(xiàn)了大海的雄偉氣勢!昂椤保蟮囊馑。很明顯,這兩句是照應上文“水何澹!倍鴮懙。這一層6句詩,結構非常嚴密,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心。

  提問:“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寫什么內(nèi)容?

  明確: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滄海中運行;夜空中燦爛的銀河,好像是滄海里映上去的。很明顯,這不是作者眼前所見的實景,而是他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所產(chǎn)生的奇特想象。

  啟發(fā):作者寫觀海的內(nèi)容到這里結束了,我們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來回味一下:作者在詩中描繪了怎樣的景象?作者筆下的滄海有怎樣的特點?再聯(lián)系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我們想一想,詩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通過想象,我們不難體會,作者筆下的滄海氣勢雄偉,胸襟開闊。根據(jù)“閱讀提示”我們知道,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是他剛剛平定烏桓,回師中原,這正是他躊躇滿志的時候。面對著波瀾壯闊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天下的豪邁情懷。特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幾句詩,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來成了膾炙人口的名句。

  解釋:最后兩句是一般的結束句。

  4.分析韻律。

  本詩為四言樂府詩,韻腳為“峙”“起”“里”“志”等字,可見押的是“i”韻。

  5.齊讀、背誦

  教學總結: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主要表現(xiàn)出來的問題是:

  一、學生結合畫面表達的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表達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描述所看到的畫面。這使得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先想象再構思,后表達的思維不到位。這一點與學生們的積累語想想思維的訓練不到位也有很大的關系。

  二、學生們對古詩歌的認識還很粗淺,甚至是基本的律詩、絕句的格式都不知曉。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這一點也和學生們剛剛接觸到詩歌有很大的關系。

  三、這節(jié)教學實踐活動中,還表現(xiàn)出學生們對詩歌的朗讀不夠深入。學生們的個性化朗讀與朗讀體驗表現(xiàn)得不好。

  因此,在今后的詩歌教學活動中還應更多的去培養(yǎng)學生們聯(lián)想和想象的能力 ——為學生們打開一扇思維的窗,去走近詩人的心田;還應該多朗誦,多學習詩歌的基礎知識。

  附錄:《觀滄!纷x后感

  最近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再次體味曹操的詩作《觀滄!罚骸皷|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庇钟行碌母形。

  回想我也曾有幸“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晨白時,站在臨近碣石的金山嘴上觀看日出。只見東方海平線放出紅光,接著紅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間躍出海面,萬道霞光,極為壯觀。當紅日升高時,有人舉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來是想拍手托太陽的,引來一片歡笑和模仿。一天晚上坐在臥床上,突見月亮升起,逐漸高離海平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靈感一動,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鐘靜候,果然看到了平生從未見的奇景。只見東方銀光逐漸增大增強,一輪圓月緩緩騰出,銀波萬里,尤其是跳離水面一霎間更是攝人心魄,仿佛巨大的夜明珠照亮海空,真是“幸甚至哉”也!然而,從未見旅游宣傳“看月出”,實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曹操卻觀得細微,遙想當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寫下了如此壯麗的詩篇!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漢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過此海邊,得到后世最不公正評價當數(shù)誰?!

  同樣都是中華民族杰出的貢獻者,為何評價卻是天壤之別?!我看,是評論家太“吝嗇”、太“正統(tǒng)”、太“保守”了,歷史上的評論家就不去說他們了,而在現(xiàn)代文明的熏陶下,我們的評論家還是在引經(jīng)據(jù)典,追究細枝末節(jié),而不從現(xiàn)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離口,未免引人萬分感慨和不解!

  《觀滄!方贪 4

  教學目標

  1、了解詩詞有關知識。

  2、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并熟練地背誦,理解詩歌意思。

  3、品味語言,體味詩詞的意境。

  4、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誦讀并背誦,理解詩歌意思。

  2、品味語言,體會意境(難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文,熟讀并嘗試先背誦課文。

  2、準備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課文

  古代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僅語言雋美,而且意境深遠;它們有的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來廣為傳誦,成了流傳千古的名篇。我們在課外已經(jīng)接觸了不少優(yōu)秀的古代詩詞,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陸續(xù)學習課本中的五首古代詩詞,主要是領會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講究煉字煉句的創(chuàng)作精神。

  觀滄海曹操

  1、導入新課

  大家知道曹操吧?說起曹操,常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有人說他是英雄,有人說他是奸雄,我們同學從歷史或文學作品中認識了曹操,你認為他是怎樣一個形象呢?(作一個簡單的名義調(diào)查)評價一個人物,歷史和文學兩種角度是不同的,前者更注重客觀性,后者強調(diào)藝術性,加上不同時代不同個體,出現(xiàn)對立的觀點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科學地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還是以客觀為準。

  今天,我們先來歷史地客觀地認識一下曹操。哪位同學可以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曹操?

  PPT: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毫州)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建安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東漢末年,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軍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漢獻帝到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jù)勢力。官渡之戰(zhàn)大破軍閥袁紹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稱帝,他病死后,曹丕繼位后不久稱帝,追尊曹操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tǒng)治的地區(qū)社會經(jīng)濟得到恢復和發(fā)展。精于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其詩內(nèi)容較為豐富,風格慷慨悲壯,《觀滄!、《龜雖壽》、《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求賢若渴之心,或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蒼勁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后人對其評價,尤其《三國演義》將其刻畫為亂世奸雄形象,與歷史頗有出入。

  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曹操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組詩中的第一章――《觀滄!。樂府,是原來是漢武帝是掌管音樂的官署機構名稱,后來演化為詩體名稱,是可以入樂歌唱的詩歌,后來有不入樂的也被稱為樂府或擬樂府。

  《觀滄!氛潜闭鳛趸笟w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zhàn)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展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樣的圖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一起來看課文。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教師配樂范讀。

  學生自由朗讀,掃清文字障礙,教師正音。

  學生個人配樂朗讀。

  全體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3、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詞

  請學生翻譯,并注意提醒校正。

  補充:臨;到,登上,登臨;何;多么;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PPT:參考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在蕭瑟的秋風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運行不息,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fā)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像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豪情壯志吧。

  4、研讀課文

  學生帶著問題,先自主學習,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PPT:[問題組]

 、偃妵@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②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xiàn)實的?哪些詩句是想像的?

 、墼娭心男┰娋渥钅荏w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

  參考:①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谌妼懥巳龑右馑。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事,“觀”字領全篇。

  第二層(“水何澹!敝痢昂椴ㄓ科稹):描寫海水和山島。這一層全是寫現(xiàn)實中的實景。

  問:實寫觀海的詩句一共有6句,所寫的內(nèi)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

  參考:“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兩句是總寫全景,其中前一句寫海波動蕩,后一句寫山島巍然聳立。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接著兩句寫島上的草木,“樹木叢生,百草豐茂”,一派生機勃勃。這兩句是緊扣上文“山島竦峙”展開。下面兩句“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寫出了海上景象的變化,表現(xiàn)了大海的雄偉氣勢!昂椤保蟮囊馑。這兩句是照應上文“水何澹!倍鴮懙。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盎然生機和宏偉氣象。

  這一層6句詩,結構非常嚴密,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心。

  第三層(“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

  ③研讀與賞析“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詩句

  學生想像畫面。展現(xiàn)一幅怎樣的圖景?展現(xiàn)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派。

  問:為什么曹操會產(chǎn)生這樣的想像?聯(lián)系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我們想一想,這里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結合背景: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yè)的最高峰,他已經(jīng)削平了北方群雄,現(xiàn)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優(yōu)勢兵力去消滅南方的割據(jù)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nèi),一統(tǒng)天下了。大戰(zhàn)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撫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滄海的浪濤一樣洶涌澎湃。所以才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樣的想像,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和豪邁的氣概。

  在這里,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滄海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一篇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作品。

  5、小結:

  虛實結合,借景抒情,描寫滄海的壯麗景色,表現(xiàn)博大的胸懷,抒發(fā)統(tǒng)一天下的宏偉抱負。

  基調(diào)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6、拓展與延伸

  (1)曹操的歷史評價

  ◆陳壽:“漢末,天下大亂,雄豪并起,而袁紹虎摉四州,強盛莫敵。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nèi),閴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yè)者,惟其明略最優(yōu)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太祖御軍三十余年,手不舍書。書則講武策,夜則思經(jīng)傳。登高必賦,及造新詩,被之管弦,皆成樂章!段簳

  ◆鐘嶸: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詩品》

  ◆許子將: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段簳

  (2)對比閱讀毛澤東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滄海桑田,當時光進入20世紀50年代,又一位雄才大略的偉人想起了始皇帝的碑碣。毛澤東領導他的隊伍剛剛推翻了就的統(tǒng)治、建立了新的紅色政權,又把美帝國主義從鴨綠江邊趕回到了三八線,自然是躊躇滿志、意氣風發(fā),于是始皇帝碣石畔的北戴河之濱響起了壯懷激烈的吟誦.始皇帝的碑碣所承載的滔天氣概激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里澎湃著的壯志激情。

  7、作業(yè)

  (1)背誦并抄寫和翻譯全詩。

  (2)課外收集學習曹操另外的詩歌,自學背誦。

  (3)預習下面4首古詩詞。

  《觀滄!方贪 5

  學習目標

  1、理解文中字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并能熟練的背誦課文。

  3、整體把握課文,理解詩歌意思。

  4、通過課文體會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5、體會文中所描繪的壯麗景色。

  學習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體會詩詞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體會宏偉壯麗的景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 品味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正式上課之前老是想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畫(展示圖片),從這些圖片中大家能看到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大海的波瀾壯闊)那么假如當你們面對大海的時候你有何感想?(學生各抒己見)你們想知道曹操面對大還是有何感想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觀滄!愤@首詩歌,去領略曹操筆下大海的美景吧!

  板書:題目 作者

  破題:通過這個題目我們能看到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題目點出來作者的目的,正文也是圍繞這個“觀”字進行的。

  二、作者簡介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建安文學代表人物。

  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挾天子而令諸侯”后,先后滅呂布,敗袁紹,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大勝。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他善詩歌,《步出廈門行》、《蒿里行》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偉大的領袖毛澤東都評價他的詩說:“曹操的文詩詞,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

  三、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壯麗詩篇,給人一種震撼之感。

  四、疏通課文

  1、教師示范

  2、學生試讀

  3、聽錄音

  4、學生再讀

  5、解決字詞

 、倥R: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②滄:通“蒼”青綠色

 、坼e#核娌▌拥臉幼

  ④竦峙:聳立

 、菔捝盒稳蒿L吹過樹木的聲音

  五、詩歌品析

  詩歌 內(nèi)容 情感

  東臨碣石

  敘事 觀滄海的地點和目的 興趣盎然、勝券在握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總寫大海山島之景 動蕩時局需要一個主宰沉浮的人 山島竦峙

  實寫 樹木叢生

  寫山島之景突出欣欣向榮 勃勃生機、樂觀情懷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海面之景突出驚濤拍岸 席卷宇內(nèi)蕩平諸侯驚天動地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虛寫 想像之境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開闊胸襟一統(tǒng)中國的報復

  包含萬千景象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六、整體把握

  先突出寫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聳立,節(jié)令雖是晚秋,山上卻生機盎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從“水何澹!钡健昂椴ㄓ科稹绷攘葦(shù)語,便勾勒出一幅壯美的海山秋色圖,敏銳的觀察,開闊的視野,統(tǒng)攬全局的謀篇,顯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學識。

  寫完眼前的山海,詩人虛走一筆,把不同時空段內(nèi)滄海托舉日月星漢的壯麗景象切換過來,使這海山秋色圖平添出一股浩蕩磅礴的氣勢。這是詩人英武壯闊胸懷的進一步拓展。太陽、月亮給人類送來溫暖和光明,是詩人拯救蒼生于水深火熱之中、一統(tǒng)天下宏大政治抱負的真切比擬;燦爛的銀河則是詩人文武兼?zhèn)、雄才大略的生動寫照?/p>

  七、思考練習

  1、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tǒng)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

  分析:“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十句都是觀海所見。

  2、“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情況?“臨”字做何解釋?

  分析:主要交代作者所處的地點和來此目的。“臨”作“登臨、登上”講,“以”表示目的。

  3、根據(jù)這個開頭我們可以判斷,下文將要寫什么內(nèi)容了?下文到哪一句為止是寫作者所見的情景?

  分析:寫觀海所見的情景。到“洪波涌起”為止。

  4、題目是什么意思?“滄海”的“滄”字怎么解釋?題目能不能換成“觀大!保

  分析:滄,是暗綠色。“滄!庇猩剩取按蠛!毙蜗,所以不能換。

  八、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課后搜集一些曹操的詩詞,加深對曹操的了解。附:板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詩歌 內(nèi)容 情感

  東臨碣石

  敘事 觀滄海的地點和目的 興趣盎然、勝券在握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總寫大海山島之景 動蕩時局需要一個主宰沉浮的人 山島竦峙

  實寫 樹木叢生

  寫山島之景突出欣欣向榮 勃勃生機、樂觀情懷 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海面之景突出驚濤拍岸 席卷宇內(nèi)蕩平諸侯驚天動地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虛寫 想像之境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開闊胸襟一統(tǒng)中國的報復

  包含萬千景象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觀滄海》教案 6

  【課時目標】:

  1、了解作者;

  2、理解借景抒情的寫法;

  3、體會作者博大豪邁的胸懷;

  【重點難點】:

  寫作手法的理解;

  詩歌意境的體會;

  【課時劃分】: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課】

  前段時間,我們學習了《秋天》這首詩歌,秋天在哪?秋天在農(nóng)家院子里,秋天在漁船上,秋天在牧羊女的眼睛里。那里面的露珠,幽谷,鐮刀,瓜果,農(nóng)家小院,冷霧,白霜,漁船,牧羊女,放牛郎,這些都是詩歌里的意象。整個畫面,非常唯美,溫馨,帶給人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抒發(fā)的是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而如果一首詩歌里的意象是刀光、劍影,是金戈、鐵馬,那這個詩人極有可能是豪放派的,抒發(fā)的是豪情;如果是花前月下,是燕語呢喃,那么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這個詩人極有可能是婉約派的,抒發(fā)的是柔情。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首詩,通過對這些景物意象的分析,看看同學們能不能判斷詩人是什么類型的 一秘 ,抒發(fā)的是什么情感!

  【作者介紹】:

  今天這個作者,我們必須得多點了解,他不是一般人,是誰?是曹操!曹操是誰啊,就是那個說“我可負天下人,但天下人不可負我”的人啊,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我可以對不起你們,但你們不能對不起我!之于老師,就是我可以不好好上課,但是你們不能不好好聽!看看這話,霸氣不霸氣!你們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是奸雄?是梟雄?是佞臣?是賊子?《百家講壇》欄目里的易中天教授,他對曹操的評價我以為是很到位的,他是這樣說的:

  “他聰明透頂,又 愚不可及 ;奸詐狡猾,又坦率真誠;豁達大度,又 疑神疑鬼 ;寬宏大量,又 心胸狹窄 。是 大家風范 ,小人嘴臉;英雄氣派,兒女情懷; 閻王 脾氣, 菩薩心腸 。他奸詐都奸詐得讓你覺得他很有水平,他的狡猾、殘忍、,都表現(xiàn)得 從容不迫 ,落落大方,真誠而坦然。曹操是奸雄,而且是‘可愛’的奸雄!

  我也覺得曹操的確是很可愛的,為什么呢?因為在我們現(xiàn)在看來,就是個全才。何涞'方面,策馬揚鞭,縱橫沙場,指揮千軍萬馬,攻城略地,他會,而且很在行;文的方面,他也毫不遜色,放下屠刀,就能拿起筆墨,抒發(fā)壯志豪情,能文能武,而且有勇有謀;他大氣,他霸氣,他還傲氣,有時候,他又小氣,也會犯傻。所以啊,我覺得他還真是可愛!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語來說,曹操就是一個“達人”,這樣一個可愛的達人寫的詩歌,是抒發(fā)雄心壯志,還是兒女情長?我們來分析分析,看看到底怎樣!

  【譯—文】:

  【標題解析】:觀:即看,欣賞,是本詩的線索,起到統(tǒng)領全篇的作用。

  東臨碣石:東,方位名詞,在這里是名字作狀語,翻譯為向東;臨:到達;向東來到碣石山,

  以觀滄海:以,表示目的,可以翻譯為來;來觀看大海,也就是渤海。作面朝大海,看到的不是春暖花開,而是秋風蕭瑟!

  水何澹澹:何:多么;澹澹:蕩漾;海是多么浩瀚啊,波濤洶涌

  山島竦峙:竦峙:高高地挺立,山島高高的挺立著。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樹木蔥蘢,芳草萋萋,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秋風中,樹木瑟瑟作響,海水不斷涌起。

 。ㄍ卣梗禾岬角镲L蕭瑟,我想起來了,毛主席有首《浪淘沙-北戴河》,里面也提到過這句,是這樣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秋風還是那個秋風,變了的,是時間,是容顏,不變的,是雄心,是壯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之,結構助詞,的;若,好像:日月的運行,好像是從海里升起;(釋疑:好像是,那是不是真的是呢?對,不是,而是想象的!想象的事物都是虛的!)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璀璨的銀河,好像也在這大海里出沒。(釋疑:這句借助超強的想象力,描繪出了大海吞吐日月的壯麗景象,我們前面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這里是寫景的高潮,同時也將作者主觀的豪邁之氣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幸甚至哉:幸:幸運;甚:很,非常;至:極點;哉:語氣詞,可以翻譯成啊,前面我們學過,“非人哉”;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太值得慶幸了,

  歌以詠志:正常的語序應該是:以歌詠志,以:介詞,用;還是用這首詩歌來表達我的心情和志向吧!(釋疑:這句話在樂府詩歌中,都有出現(xiàn),一般和文章的內(nèi)容沒有多大關系,但從結構上,它和前文是一體的,不能隨便去掉。

  【問題設置】:

  1、找學生起來把整個文章串聯(lián)起來,翻譯一遍!可意譯,也可以直接翻譯。

  2、以“曹操”的口吻,寫日記的形式,將這件事記錄下來,我們暫且將這叫做日記體觀滄海!

  《觀滄!方贪 7

  教學目標:

  1、理解這首詩的內(nèi)容,領會其中抒發(fā)的感情。

  2、體味本詩情景交融的特點和譴詞造句的妙處。

  重難點分析:

  1、詩人的抱負如何含蓄地融合在寫景的詞句中?

  2、體會本詩慷慨激昂的情感和開闊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播放《三國演義》片頭曲。)

  看過《三國演義》的同學一定熟悉曹操,你們認為,曹操是個怎樣的人?

  學生發(fā)言。教師總結。(幻燈片1:曹操的照片;文字:“奸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歷史上稱曹操為“奸雄”,實際上是偏頗之見。說他“奸”是認為他篡奪了漢家的天下,可事實卻是,直到他死去,曹操都一直自稱“宰相”,從未稱帝。他曾在《讓縣自明本志》中表述了自己的心志,說:“身為宰相,人臣之貴以極,意望已過矣。”(幻燈片2:文字:“身為宰相,人臣之貴以極,意望已過矣!薄x自《讓縣自明本志》)至于他對自己一生的評價,他是這樣說的“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幻燈片2:文字:“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薄x自《讓縣自明本志》)

  除此之外,曹操擅長詩歌,《步出夏門行》與《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我們一定聽說過這樣的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本褪瞧渲械拿。(幻燈片3:文字:如上)

  今天我們要學的《觀滄海》就選自于《步出夏門行》組詩。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詩吧。(幻燈片4:音樂:《三國演義》的插曲;文字:《觀滄!啡;圖片背景:大海;畫外音:男聲朗誦全詩)

  二、寫作背景

  《觀滄!芳耐辛嗽娙撕苌畹母锌,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的闊大胸懷,因為這首詩寫作的時間很特殊。這是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時所作,此時正當夏秋之交,他登臨碣石山,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一時詩興大發(fā),豪情滿懷,寫下了這壯麗的千古名篇。

  三、鑒賞詩句

  1、詩人觀察景物時的立足點在哪里?

  分析:詩人登上碣石山,面對大海,所以碣石山即是詩人的立足點。(幻燈片5、圖片:曹操立馬于山上,面朝大海;文字:立足點:碣石山)

  2、這首詩既描寫了實在的景色,也描繪了詩人心中想象的奇特之景。詩人描寫了哪些實在的景色?

  學生發(fā)言。教師總結:詩人描寫了大海的波濤,海中的山島、島上的樹木、百草,以及秋風吹過樹葉時的蕭瑟之聲。其寫作的順序如下:先寫觀海的地點,再寫所觀之景:一寫大海蒼茫動蕩,山島堅定牢固;二寫島上草木欣欣向榮;三寫海上風浪驚心動魄。(幻燈片6、文字如下:)

  水、島

  樹、草實景

  風、浪

  觀滄海

  2、詩人描寫的`這些景色中,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句?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總結。

 。1)“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分析:這兩句緊承“觀”字而來,描寫大海及海島景象。大海給人最突出的印象是海水!板e!币辉~既能顯示海的深邃遼遠,又能展示大海的浩瀚汪洋。“澹!敝饕獙懘蠛O鄬o止時微波蕩漾的狀態(tài)。一個“何”字則表達了詩人面對此壯闊圖景而產(chǎn)生的驚嘆的感情。在平展的大海上,海中的島嶼高竣挺拔,它的姿態(tài)顯得格外威武。“竦峙”二字頗能扣住山島的特點。這兩個景物,就繪畫的角度看,是一大一高——海大,島高。二者互相映襯,眼前的景象就更壯觀了!(幻燈片7、圖片或動態(tài)影片:波濤平靜的大海中有高聳的山島;文字:“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2)“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分析:這兩句中詩人的。視線從遠處收回,注視島上的草木了。這是已是初秋之時,島上的樹木尚未凋落,所以詩人看去仍是郁郁蔥蔥,是“叢生”、“豐茂”的了。這里仍然是在寫滄海、山島,只不過是采取了從大到小,從面到點,從整體到局部的手法來寫山島的青草繁榮。給大海、山島增添美麗的色彩和蓬勃的生氣。(幻燈片8、圖片:島上樹木百草豐茂的圖片;文字:“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3)“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分析:詩人描繪了大海相對靜止的狀態(tài)之后,忽然筆鋒一轉,開始描繪大海的動態(tài)。著兩句點出了觀滄海的季節(jié),大海由于秋風而出現(xiàn)了洪波。詩人用“涌”來描寫大海的勁頭,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幅秋風陣陣,海浪滔天的雄奇畫面。(幻燈片9、圖片:風起浪涌的大海;文字:“秋風蕭瑟,洪波涌起”)這兩句是進一步寫大海。這樣,大海平靜時的深沉風貌和激動時奔涌怒吼的氣勢都得到了表現(xiàn)。

  3、在全面描繪大海風貌的基礎上,詩人展開想象的翅膀,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描寫想象奇景的句子吧!

  4、這兩句描寫了什么景物?學生發(fā)言,教師小結。(幻燈片5、補充如下。)

  日、月

  虛景

  星、辰

  5、如何理解這兩句詩呢?日、月、星辰怎么能夠同時出現(xiàn)在天空?

  分析:首先,這兩句詩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要理解成“日、月、星辰的運行和燦爛都是在大海里出沒的!

  其次,這是詩人奇特而豐富的想象,極力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辰的氣勢。意思是說:“日月的運行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燦爛的銀河斜貫天空,那遠遠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發(fā)源于滄海,日月星辰的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親。(幻燈片10、卡通動畫:日、月、星辰相繼從海里升起,又相繼落到海里;文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6、為什么在詩人的筆下,大海是萬物的母親?這里的大海有沒有特別的含義?

  分析:詩人在這里展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辰的氣勢,其實洋溢著詩人飽滿的激情和要平定中原建功立業(yè)的英雄氣概。所以我們知道,詩人其實是以滄海自比,表達了他統(tǒng)一中國的偉大抱負。我們可以從大海的氣魄、胸懷觸摸到作為一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躊躇滿志時豪邁的氣魄、飽滿的激情。(幻燈片11、圖片:背景是大海,曹操的照片疊印在大海上;文字:自比滄海)

  四、情景交融的手法

  這是一首偉人之作,“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夸張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浪漫主義的色彩。因此,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統(tǒng)一中國意欲建功立業(yè)的抱負并沒有在詩中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中。這種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幻燈片12、文字:情境交融)

  這種抒情方式在當時是全新的抒情方式,因為古代許多抒情寫景的詩歌中景與情是分開的。如荊軻《易水歌》中的上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就是側重寫“風、水”,下句是“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寫的則是壯士決死的感情。(幻燈片13、文字:“情、景分開”;“風蕭蕭兮易水寒——寫景”;“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抒情”)

  而《觀滄!纷掷镄虚g都洋溢著飽滿的激情!八五e!绷潆m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地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的壯麗山河,透露出詩人“江山如此多嬌,我愿為折腰!钡乃枷敫星!叭赵隆眱删涫菍懢暗母叱,以滄海自比,更恰切地表述了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幻燈片12、文字如下:)

  景:江山壯麗滄海無邊的景色

  情景交融

  情:統(tǒng)一天下自比滄海的抱負

  五、總結

  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曹操是一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軍事家的風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幻燈片1回現(xiàn))

  《觀滄海》教案 8

  一、學習目標

  1、識字讀詞,會寫會認:碣、澹澹、竦峙、蕭瑟

  2、體會大意,把握基調(diào)

  3、領會意境,誦讀情感

  二、學習重點

  1、體會大意,把握基調(diào)

  2、領會意境,誦讀情感

  學習重點

  理清詩歌大意

  體悟詩人情感

  三、教學工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

  四、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望梅止渴”這個故事相必同學們都聽說過,故事的主人公曹操同學們還記得嗎?對,他就是曹操,在同學們的'印象中曹操或許是一代奸臣。但這只是書中的描述,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同時也是一個著名的詩人。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他的《觀滄海》,領略一下曹操的氣度。

  2、小試牛刀,自讀字詞(學生自讀,教師抽讀)

  3試讀節(jié)奏,掌握韻律(學生自讀,教師播放音頻)

  4、試讀情感(教師展示讀,學生試讀)

  5、合作釋意

  《觀滄!方贪 9

  一、教材分析:

  《觀滄!愤@篇課文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古體詩。這首詩描寫了詩人登山望海所看到和想到的景象,大海吞吐日月,其氣勢雄偉,尤為壯觀。詩人以此來展示自己闊大的胸襟和豪邁樂觀地進取精神,抒發(fā)自己渴望統(tǒng)一天下、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感情。詩人寫山島的盎然生機,寄托了他的昂揚斗志;寫滄海的波瀾壯闊,表達了他豪邁樂觀、勇往直前地進取精神;寫滄海吞吐日月,展示了他博大的胸襟。而詩人的這種思想感情并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隱藏在對景物地描寫之中。托物言志、寫景抒情,把眼前看到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體現(xiàn)了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學習本詩,重在朗讀背誦和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托物言志、寫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所以這堂課我注重把握以下兩點:

  1、力求學習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

  2、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接受知識、鍛煉能力。

  二、學習目標:

  1、了解曹操,積累有關的文學常識。

  2、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寫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

  3、運用“首字背誦法” 背誦古詩。

  三、學習重點:

  朗讀和背誦課文,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解釋課題。

  盛夏早已過去,寒冬即將來臨。沐浴著冬天這亮麗的陽光,讓我們綻放出學習的熱情,走進碣石山,跨越的千年時空跟隨詩人一起去觀賞滄茫的大海!

 。ǜ鶕(jù)天氣狀況設計導語,使語文生活化、詩意化,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檢查預習,積累文學常識。

  1、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并簡要評析。我想這樣:讓學生讀詩,既是走進文本,感知大意,也是檢查字音。

  2、檢查字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蕭瑟 譙郡 毫州 烏桓

  3、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宜選擇主要的,與本詩有關的內(nèi)容扼要介紹。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漢獻帝時任丞相,封為魏王。其子曹丕代漢稱帝,追尊他為武皇帝,史稱“魏武帝”。曹操一生南征北戰(zhàn)歷盡艱辛,其中既有勝利的喜悅,也有失敗的痛苦。但是他從不消極,總是積極進取,把統(tǒng)一中國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最大追求。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qū)域,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促進了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在文學方面,他創(chuàng)作了《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等優(yōu)秀的詩篇,其詩歌以“慷慨悲壯”的藝術風格而留名于后世。

  寫作背?: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五月曹操率兵討伐烏桓;八月即大獲全勝;九月,班師凱旋。歸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詩人登山觀海,看到了雄偉壯觀的滄海景象,觸景生情,于是就寫下了這首名傳千古的佳作《觀滄!贰T娭袑懮綅u的盎然生機,寄托了他的昂揚斗志;寫滄海的波瀾壯闊,表達了他豪邁樂觀、勇往直前地進取精神;寫滄海吞吐日月,展示了他胸襟博大、氣吞山河的氣魄。今天,我們學習《觀滄!穪碚J識了解曹操,其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學習他這種豪邁樂觀、勇往直前地進取精神。

  這是一首四言古體詩,選自《樂府詩集》。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nèi)容沒有聯(lián)系。

 。ㄔ跈z查復習中積累文學常識)

  〈三〉指導朗讀課文。

  學習詩歌重在朗讀,朗讀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

  古詩的節(jié)奏一般按音節(jié)劃分,但有時也要根據(jù)意義加以調(diào)整,以避免讀破詞語。

  2、讀出語氣,讀出情感。教師要范讀,把時間給學生。教師的指導要跟上去!放到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讀出感情”必然是建立在理解了文本的基礎之上的。

  曹操以強大的優(yōu)勢平定了烏桓及袁紹的殘余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實現(xiàn)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心情自然是豪情萬丈,激動萬分。此時登碣石山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更是觸景生情,堅定了他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中國,要做一番大事的人生信念。所以,要用“激動、豪邁、樂觀、激昂”的語氣,讀出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和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感情。

  〈四〉疏通詩文大意。注重自學,很好!七年級的學生教師要適當指導,和九年級不一樣。

  1、學生根據(jù)資料、小字注釋及老師提供的資料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2、訂正詩文大意。

 。ㄒ龑W生自己探究知識,這樣記憶深刻,能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合作探究,解答問題。

  1、作者登上碣石山之后看到了那些景物?

  明確:浩蕩的海水、聳立的山島、繁茂的草木、掀起的洪波。(深秋的日月)

  海水蕩漾是動景,山島聳立是靜景,相互映襯之中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草木叢生是靜景,洪波涌起是動景,動靜之間展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

  2、這些景物給詩人帶來了怎樣的思想觸動?

  明確:山島的繁茂,激發(fā)了他的昂揚斗志,自己應該像深秋之草木那樣仍然煥發(fā)人生的活力;海水浩蕩,給他增添了無窮的力量,堅定了他的.人生信念,動蕩的局面應該有人穩(wěn)定大局;滄海吞吐日月,拓展了他博大的胸襟,一個人有了博大的胸襟才能成就自己的事業(yè)。

  3、“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什么意思?你認為詩人在詩中表達了什么樣的人生理想或思想感情?

  明確:詩人通過描寫滄海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象,展示了詩人寬闊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負,抒發(fā)了他渴望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感情。

  〈六〉鞏固練習。

  練習題有點簡單。公開課可以不要這一環(huán)節(jié)。

  1、這是一首( )詩,選自( )。作者是( ),他是( )時期著名的( )、( )、( )。其詩歌的藝術風格是( )。

  2、詩人觀賞滄海的立足點在哪里?詩中那一個字能夠統(tǒng)領下文?

  3、哪些詩句是描寫的想象之景?你認為詩中哪些詩句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4、詩歌的抒情方式大致有三種:寫景抒情、敘事抒情、議論抒情。本詩屬于哪一種抒情方式?

  5、你認為這首詩歌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七〉朗讀背誦。

  1、個性朗讀。自由選用速讀、變換節(jié)奏讀、方言讀、唱讀等方式進行特色朗讀。(目的是多角度識記詩詞,增加趣味性)

  2、“首字背誦法”背誦全詩。 觀滄海 曹操

  東— — —,以— — —。

  水— — —,山— — —。

  樹— — —,百— — —。

  秋— — —,洪— — —。

  日— — —,若— — —。

  星— — —,若— — —。

  幸— — —,歌— — —。

  〈八〉拓展運用。

  課后古詩詞背誦,完成以下任務:劃分節(jié)奏,名句賞析,抒情方式、首字背誦。

  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這里要有對名句的簡要賞析。最好從一兩個角度進行比較閱讀。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yǎng)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主題:老當益壯,積極進。

  〈九〉布置作業(yè)。

  搜集有關曹操的資料。

  板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烏桓

  浩蕩的海水 節(jié)奏:X X/ X X

  聳立的山島 感情基調(diào):激昂

  碣石山 “觀” 繁茂的草木 寫作特點:虛實結合

  掀起的洪波 動靜結合

 。ㄉ钋锏娜赵拢 寫景抒情

  許都 托物言志

 。ㄔS昌) 譙郡

  (毫州)

  《觀滄!方贪 10

  教材簡析

  《觀滄!肥遣懿俚拿撬闭鳛趸笗r所作。本詩的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xiàn),詩里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將安排一課時,以“一詩四讀法”貫穿學詩的全過程,創(chuàng)造濃郁的學詩的氣氛,同時針對七年級學生文化底蘊薄弱,詩詞形象思維能力差等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yōu)點,采用視頻、音樂、圖片等營造詩歌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詩的內(nèi)容的理解。本課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小結和學生的.朗讀、討論等互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作者簡介──背景介紹──學習新課──拓展研討──小結作業(yè)。

  教學進程、教師活動及目標、學生活動及目標、導入新課(7分鐘)播放視頻《曹操煮酒論英雄》片段,以曹操對“英雄”的看法導入課文。觀看視頻,然后齊讀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睆闹辛私獠懿俚男坌膲阎。作者簡介(1分鐘)課件展示有關曹操的資料,引導學生記重點。記錄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紹(1分鐘)

  課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兩次作戰(zhàn)線路,引導學生了解由于曹操接連取勝,因此在等山觀海,棉隊洪波涌起的大海時,才會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了解曹操寫這首詩的背景,為理解整首詩做鋪墊。

  學習課文(一詩四讀法)

  一、朗讀(5分鐘)

  1、播放課文朗誦錄音及相關圖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并體會朗誦時的感情。欣賞課文朗誦并體會讀詩的感情。

  2、展示全詩內(nèi)容,指導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及語調(diào)、情感。把握全詩的節(jié)奏及語調(diào)、情感,然后配樂齊讀課文。

  二、譯讀

  (7分鐘)明確譯讀要求,點撥學生譯讀中的疑難點。按座位順序,同桌之間一人讀句子,一人翻譯。(可提疑問)

  三、背讀(8分鐘)

  以板書的形式與學生共同探討作者的寫作思路,從而加強背誦的效果。(板書見后)明確作者思路后各自大聲朗讀背誦,看誰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學比賽。

  明確說讀要求,即要把詩意擴展開來。舉例子示范: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可以說成是“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币孕〗M為單位,每個同學選擇最欣賞的一句話來說,然后每組派代表上臺比賽,看哪組說得最好。

  拓展研討

  一、比較閱讀(6分鐘)

  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詩《龜雖壽》的視頻,請學生體會出與本課的相同點,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欣賞《龜雖壽》的視頻,男同學讀《龜》一詩,女同學讀《觀》一詩,然后分組探討兩詩的相同點。

  二、形象探討(2分鐘)

  提出歷史上的曹操與電視上的形象有異同。發(fā)表自己對曹操的看法。(可選擇任一觀點發(fā)言)

  小結作業(yè)

 。2分鐘)小結本詩的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學生回家以本詩內(nèi)容畫一幅畫,要表達出詩的意境。明確本詩的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觀滄!方贪 11

  教學內(nèi)容分析

  《觀滄!肥侨私贪嫫吣昙壣蟽缘谝粏卧谒恼n《古代詩歌四首》中的第一首詩歌,選自《樂府詩集》中的《步出廈門行》,是曹操的名篇。這篇詩歌是在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余勢力后,歸途中登山觀海,觸景生情所寫。通過描寫遼闊雄壯的滄海景色,表現(xiàn)詩人開闊、博大的胸襟,抒發(fā)詩人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和遠大抱負。這篇詩歌在第四課中擔負著引領學生誦讀、感悟詩歌魅力的作用。

  學情分析

  本詩歌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在小學階段學習過描繪大海的課文,已經(jīng)建立了對大海的直觀印象;學習過古詩詞的基本知識,但是對詩歌中語言文字的妙處體會不深、對詩歌的節(jié)奏感把握不強,不利于感悟和理解詩歌。此外,七年級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能力較小學階段有了較大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引導學生通過品析語言文字,抓住詩歌情節(jié)發(fā)展,體悟詩人心境,從而產(chǎn)生讀好詩歌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正確讀、寫本課中的生字、新詞并知道字義;

 。2)能夠準確地理解全詩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自由朗讀,在讀中理解與想象,分析這首詩的意思和寫作特點;

 。2)分析全詩是如何展開的,歸納描寫實景、虛景及體現(xiàn)詩人博大胸懷的詩句。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想象遼闊雄壯的滄海景色,感悟詩人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和遠大抱負;

 。2)提高語言文字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重點與難點

  重點:

  正確朗讀、默寫詩歌并理解其意思,習得與樂府詩、曹操相關的文學常識,掌握本詩歌所用的寫作手法。

  難點:

  掌握本詩歌所用的寫作手法,感悟詩人當時的心境。

  教學策略

  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制作多媒體資源供學生課前學習,使學生在課前了解詩歌相關背景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在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品讀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在教學后,提供與詩句相關的圖片引導學生由直觀至聯(lián)想,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整個教學活動過程遵循在教師引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以讀促講,以讀促悟,適度拓展文本,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

  利用多媒體資源解讀《觀滄海》的背景知識、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觀滄!返膭(chuàng)作年代久遠、蘊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觀滄!废嚓P的背景知識如創(chuàng)作背景、詩體介紹等制作成微視頻和交互式課件,上傳至教學通,要求學生課前自主學習,充分了解相關知識,為準確領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奠定基礎。

  開展豐富多彩的品讀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在整體感知環(huán)節(jié)中主要有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教師引導學生自由朗讀,通過教學通引用教材功能自主探究學習生字、詞的讀音;第二階段教師要求學生集體朗讀詩歌,把握詩歌的節(jié)奏,激發(fā)學生對詩歌學習的興趣。而在精讀交流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以問題的形式,一步步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最終解決問題,真正實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中心",也使學生養(yǎng)成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習慣,完善自身語文知識體系,提高語文素養(yǎng)。而對于每一個問題,教師會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鞏固學生對該問題的理解。

  由直觀至聯(lián)想,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師打開教學通中的練習題資源,引導學生匹配詩句和圖片,并完成有關文學常識題目的練習,為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詩歌意境。

  教學環(huán)境與資源

  教學環(huán)境:

  多媒體教室上課,老師與學生每人手中一臺電腦,運用暢言教學通與教育云空間進行授課。

  教學資源:

  《觀滄!范嗝襟w交互式課件、《走進觀滄!肺⒄n、《"樂府詩"知多少》微課、練習題資源。

  教學過程

  (1)課程導入:

  師:在正式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看看這首歌里都描寫了哪些人物。(利用多媒體播放《說唱臉譜》)

  生:聽音樂。

  師:誰能說下這首歌里都描寫了哪些人物呢?

  生:關公、張飛、曹操等等。

  師:歌曲里"白臉的"指的是誰呢?

  生:曹操。

  師:對,"白臉的"就是曹操。不知道大家對曹操了解多少呢,誰可以分享一下?

  生:學生舉手回答問題。

  師:大家對曹操都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知道他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PPT展示)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名詩人。他的詩歌清峻整潔,氣魄雄偉,慷慨悲涼,篇中抒發(fā)了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了東漢末年人民的苦難生活。代表作有詩歌《短歌行》、《觀滄!、《龜雖壽》等。

  師: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曹操,學習他的名篇——《觀滄海》。(板書:觀滄海)

  設計意圖:教師利用歌曲引出曹操,吸引學生注意力;而通過提問,引出本節(jié)課所學課文。

 。2)整體感知:

  師: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大家:誰能發(fā)現(xiàn)這首詩歌與我們以前所學的有什么不一樣呢?或者說,它是一首什么體裁的詩歌呢?

  生:樂府詩。

  設計意圖:使學生思考本節(jié)詩歌與以往詩歌的不同。

  師:很棒,看來大家在課下都已經(jīng)觀看了《"樂府詩"知多少》的微課了,也已經(jīng)知道有的樂府詩抒發(fā)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有的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那我們今天所學的這首詩歌描寫了什么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地朗讀一下詩歌吧。(板書:觀滄海整首詩)

  生:點擊教學通引用教材功能,可以自己先讀,也可以在電子課本中截取部分課本區(qū)域,生成帶點讀的電子卡片到制作工具中,實現(xiàn)即點即讀。

  師:哪位同學愿意為大家朗讀呢?

  生:同學甲和乙朗讀。

  師:恩,讀的.不錯。在自己讀以及聽別人讀的過程中,大家覺得哪些字詞比較生僻或者容易讀錯?

  生:指出個別生僻詞和易錯字。

  師:看來大家對碣石、澹澹、竦峙這幾個字詞比較陌生。哪位同學可以準確地讀下這幾個字詞呢?(PPT展示"碣石、澹澹、竦峙"的讀音)

  生:同學甲讀字詞。

  師:很好。下面我們一起讀一遍這首詩吧,注意把每一個字讀準。(板書:在黑板上為"碣石、澹澹、竦峙"這幾個字詞標上讀音)

  生:一起朗讀詩歌。

  師:同學們讀得很好,下面我就要來考考大家了。這些詞在本首詩歌中是什么意思呢?(PPT展示"臨、碣石、以、澹澹、蕭瑟、何、竦峙、星漢、至、洪波、幸、詠志"的詞)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掃清文字障礙,將字詞讀準,知道每一個詞語的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詩句。

  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回答問題。

  師:(總結)同學們說的都對,看來課前的預習工作做的很到位。下面,我們再來鞏固下每個詞語的意思。(借助PPT回顧每個詞語的意思)

  生:聽講、記筆記。

  師:知道了詞的意思,相信大家也能理解詩的含義了。誰能將這首詩翻譯成一篇優(yōu)美的文章呢?給大家一分鐘的時間。

  生:思考。

  師:誰來試試呢?

  生:學生甲翻譯詩歌。

  師:說的不錯,現(xiàn)在請各位同學閉上眼睛,想象自己是曹操,隨著老師的聲音(打開在教學通上已錄制好的錄音),一起看看曹操看到了什么吧!

  生:閉上眼睛,感受詩歌。

  設計意圖:鞏固字詞含義,加深學生對本首詩的理解;而閉眼感受,想象畫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3)精讀交流:

  師:好了,大家有感情地朗讀下詩吧。

  生:自由朗讀。

  師:大家覺得這首詩主要講什么呢?

  生:景物(或者一些具體的景)。

  師:對,這是一首描寫景色的詩,F(xiàn)在請同學們結合課前所看的微課,進行分組討論,嘗試回答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將整首詩劃分層次,思考全詩是圍繞哪個字來展開的?第二:全詩都描寫了哪些景物?其中哪些是實景(真實看到的景),哪些是虛景(想象的景)呢?第三: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些景物呢?借助這些景物想要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呢?(切換PPT,顯示出這三個問題。隨后走下講臺,聽取不同小組的討論并進行引導。)

  生:學生進行自由分組,圍繞這三個問題展開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討論的怎么樣了,哪幾個小組來分享呢?

  設計意圖:通過閱讀感悟,合作探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過程中,理解文本的內(nèi)涵,體會所表達的思想。

  生:以小組的形式分享討論結果。

  師:(老師根據(jù)同學們回答的情況進行引導、總結)同學們說的很好,這首詩前兩句交代了觀海的地點。(板書:第一層,總寫)"觀"字是全詩的詩眼,統(tǒng)領全篇,以下詩句都由"觀"字展開,寫了作者的登山所見、所聽、所想,看到了水、山島、樹木、百草、洪波,聽到了秋風,想到了日月之行、星漢燦爛。作者描寫了很多景物,其中3-8句描寫了"大海"、"山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等實景(板書:第二層,實寫),9-12句借助奇特的想象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寫了"日月"、"星漢"等虛景(板書:第三層,虛寫,二層和三層屬于分寫)。

  設計意圖:教師總結,梳理學生討論中忽視的問題。

  生:記筆記。

  師:作者既寫了虛景,又寫了實景,想要表達什么呢?請結合課前的預習材料進行思考。

  生:思考,回答問題。

  師:很好,作者看到山島聳立,海面上波濤起伏,波浪不停地拍打海岸,而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不由地想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壯觀景象,刻畫了大海的壯闊。而當時作者正得勝回師,看到這幅景象,心里難免涌起渴望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感情。哪一句詩能表現(xiàn)作者的抱負?

  設計意圖:通過景物的描述,使學生結合課前所學知識總結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當時的心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師:作者看到壯闊的大海,從而寫下這首詩,大家思考一些運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呢?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總結寫作特點,利于該知識點的消化吸收。

  生:思考,回答。(借景抒情、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師:對,作者看到借用虛實結合、動靜結合的手法描繪了大海的壯闊,并抒發(fā)了自己的感情,是大家所說的借景抒情。

  師: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還有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沒有講呢?其實啊,這首詩開始是沒有題目的,《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而詩的最后兩句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板書:在本句詩后面標上附文)

 。4)課后小結與作業(yè):

  師:大家讀了幾遍詩歌之后,是不是已經(jīng)掌握了詩歌的知識呢?下面,來考考大家:請同學們打開《觀滄海》測試題,自己在下面練一練吧。

  生:打開教學通的測試題,進行測試。

  設計意圖:通過測試題鞏固課堂知識,體悟借景抒情特點,利于之后古詩詞的默寫。

  師:看來同學們對本節(jié)課掌握得不錯,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微課來總結一下《觀滄!贰U埻瑢W們打開教學通微課資源。

  生:打開教學通微課資源,開始賞析。

  師:"白臉的曹操",指的是曹操的狡詐,但是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卻接觸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曹操,讀出了他的遠大抱負。那么,年老之后的曹操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聯(lián)系課前所讀的《龜雖壽》在課下進行思考,不斷地走近曹操。

  師:下面,布置兩個小作業(yè):

  1.背誦詩歌并準確默寫。

  2.搜集一首樂府詩,細細地品讀,領略其中的美,提高詩歌鑒賞能力和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

  《觀滄!方贪 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積累語言詞匯,揣摩其語言魅力;理解詩的內(nèi)容,領會詩人在詩中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標掌握鑒賞古詩的方法,學習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提高對古詩的審美鑒賞力。

  情感目標領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背誦詩歌,掌握鑒賞古詩的基本方法,鑒賞意象意境,領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難點理解詩歌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寫作特色

  三、教學課時:

 。ㄒ徽n時)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提問法點撥法討論法探究法多媒體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情導入

  1、導入語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何其芳先生筆下所描繪的清新自然的秋景圖,今天我將帶領大家一起來學習另外一首描摹秋天景色的詩歌,看看詩人筆下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下面我們就一同走進曹操的《觀滄!贰

  2、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

  首先,請同學們談談“你心目中的曹操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作者簡介}曹操(155—220)

  字孟德,小字阿瞞,一名吉利,漢族,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中國東漢末年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和詩人。精于兵法,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孟德新書》等書。善詩歌,創(chuàng)有《蒿里行》、《觀滄!返仍娖。其詩具有“慷慨悲涼,氣韻沉雄”的風格。

  {寫作背景}

  東漢建安年間,曹操借許悠之計,以少勝多,擊退他在北方的主要對手——袁紹。袁紹殘部逃至烏桓(遼東半島上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欲借烏桓之力,以求東山再起。曹操乘勝追擊,征討烏桓。東漢建安12年曹操揮鞭北指,所向披靡,大敗烏桓。歸途中,曹操登臨碣石山,觀看滄海壯麗景色。此刻,曹操躊躇滿志,意氣昂揚,揮筆即書“《觀滄!贰。

  (二)夯實基礎,整體感知

  {簡要介紹詩歌體裁}

  樂府——兩漢官署名稱,即音樂機關。其主要職責是制作國家典禮音樂,主要收集文人詩、民間歌謠入樂。

  樂府詩一般無標題,尤其是漢代樂府!队^滄!返念}目是后人所加的。樂府詩可譜樂歌唱,詩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去的,亦可稱之為“詩的附文”,與詩歌表現(xiàn)的內(nèi)容無關。

  {聽讀結合,初讀感知}

  請同學們聽我泛讀,注意把握這首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泛讀完之后,再請同學們齊讀,在讀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找出“這首詩描繪了哪些景象?”

  明確:詩中描繪了水、山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日月、星漢等景象{深入詩歌,品讀文本}

  帶領學生進入詩歌,梳理詩歌的內(nèi)容:

  1、細致分析詩歌所描繪的景象構成了一個怎樣的意境,與詩人的心境有何聯(lián)系?

  解析:“觀滄!币砸粋“觀”字為線索,總攬全詩。

  “東臨碣石,以觀滄!敝荚诮淮^海地點及方位,登高臨海,視野開闊,將滄海壯麗的景色盡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登高遠眺,描摹大海、山島的情狀,使眼前之景顯得遼闊、壯觀,寫出了滄海之景的壯麗之勢;

  “樹木從生,百草豐茂”一反宋玉《九辯》中“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的悲秋情懷。寫出在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jié),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茂,給人生機盎然之感。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此句雖言秋風蕭瑟(秋天的典型環(huán)境),卻無半點悲秋意緒。眼前見到的卻是大海的洶涌澎湃,氣象宏闊、生命不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詩人將眼前實景,融進自己的想象和夸張,呈現(xiàn)出吞吐宇宙的氣象。詩人以滄海自比,隱含自己有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抒發(fā)了詩人統(tǒng)一天下、建功立業(yè)的壯志雄心。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為合樂而作,與詩歌正文的內(nèi)容無關。

  2、品析這首詩運用了那些藝術表現(xiàn)手法?并說明這些表現(xiàn)手法在詩中是如何得以體現(xiàn)的。

  明確:A、景物的描寫手法:

  由近及遠(由眼前實景到想象、聯(lián)想之景的描寫——空間關系的遷移,顯得層次分明)

  虛實相生(水、山島、樹木、百草、秋風、洪波等景象為實寫,日月、星漢為虛寫。采用虛實相生的描寫手法,使詩內(nèi)涵豐富,意韻無窮)

  動靜姐合(水、秋風、洪波、日月、星漢等景象的描寫為動景,山島、樹木、百草等景象的描寫為靜景。動靜結合,使詩歌顯得鮮活生動,富于感染力)

  B、情感的表現(xiàn)技巧: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景生情,情生景”:一切景語皆情語)

  托物言志(借寫大海吞吐宇宙的雄偉壯闊之景,隱喻自己統(tǒng)一天下、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

  {誦讀全詞,升華感情}

  請學生富有情感的誦讀全詞,以感受文氣,曹丕在《典論·論文》曾說:“文以氣為主”,詩詞亦是如此。在《觀滄!愤@首詞中需要我們在誦讀中去獲得一種陶冶,以便使自己融入詩中,并達到與詩的一種交流與溝通。

  小結:

  本節(jié)課所學的《觀滄海》,重點是讓大家掌握鑒賞古詩的方法,學習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體會詩人在詩中所寄寓的情懷。通過對這首詩的學習,我希望大家都能像曹操那樣“胸懷闊大、志存高遠”。

 。ㄈ┱n后作業(yè)

  請同學們下來完成課后作業(yè),并背誦這首詩歌。

  板書設計:

  水山島(壯麗氣勢)

  樹木百草(向榮姿態(tài))實景(借景抒情)觀滄海秋風洪波(氣象闊大)

  (樂府詩)日月:運行-出其中(奇特想象)虛景(詩言志) 星漢:燦爛-出其里(宏偉意境)

  《觀滄!方贪 1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做到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

  2.讓學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3.讓學生感受詩中曹操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壯志,在審美中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教學重、難點:

  1、反復朗讀詩歌,理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2、景物描寫中如何蘊涵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和理想。

  教學方法:

  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

  教學設施:

  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yōu)點,采用視頻、音樂、圖片等營造詩歌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詩的內(nèi)容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走近詩歌,了解瑰寶

  中國是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如果我們把中國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銀河,那么中國的詩歌就是其中最閃亮、最光彩奪目的一顆明星。中國是詩的國度,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我國的第一位偉大愛國詩人是屈原,我國詩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現(xiàn)了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歌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我們學過的《靜夜思》是一首絕句,《長征》是一首七言律詩,《荷葉母親》《金色花》是散文詩,《秋天》是一首現(xiàn)代自由體詩……今天,我們就再次進入詩歌殿堂,進一步領略一下詩歌的魅力,學習一首樂府詩曹操的《觀滄海》。(板書題目)

  二、評說作者

  1、我了解的曹操。學生展示搜集的材料可以是故事(配畫)、名言詩句、歷史材料、古今對他的評價戲劇圖片等。(分組做卡片用投影介紹)

  官渡之戰(zhàn)、孟德獻刀、捉放曹、望梅止渴、煮酒論英雄、華榮道、割須棄袍、夢中殺人

  學生可能會說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戲文中也丑化為白臉奸臣。

  《三國演義》中周瑜評價曹操:“操雖托名漢相,實為漢賊!

  愛惜人才:收張遼,放趙云、關羽

  詩人,志向遠大: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歷史上的曹操!(幻燈片展示)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他政治上抑制豪強,唯才是舉,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jīng)濟生產(chǎn)和社會秩序,促進了社會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軍事上具有雄才大略,精讀兵法,先后被封漢相,魏王!皰短熳佣钪T侯”后,先后滅呂布,敗袁紹,征烏桓,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后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曹操的文學成就很高,魯迅說他是“改造文章的鼻祖”。曹操與他的.兒子曹植、曹丕并稱“三曹”,是建安文學的領袖。他善詩歌,《步出廈門行》、《蒿里行》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壯,多反映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理想,《觀滄海》就是反映這一思想。

  東漢末年著名的人物評論家許劭評價他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笔窌度龂尽吩u價他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濒斞刚f: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播放圖片《曹操煮酒論英雄》,及曹操對“英雄”的看法。然后齊讀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睆闹辛私獠懿俚男坌膲阎尽

  三、解題:

  觀,看。滄,是暗綠色!皽婧!庇猩剩取按蠛!毙蜗蟆

  具有雄才大略,胸懷寬廣的大英雄曹操面對滄?吹皆鯓泳,產(chǎn)生怎樣的情呢?

  (板書景情)

  四、初讀詩歌,感知內(nèi)容

  1、學生課前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指名來朗讀,注意節(jié)奏、語調(diào)、情感。讀完后請其他同學來指出讀錯的字詞。

  2、指導朗讀課文。

  學習詩歌重在朗讀,朗讀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讀準字音,讀準節(jié)奏。四言句XX/XX如“東臨碣石,以觀/滄!

 。2)、讀出語氣,讀出情感。應讀出怎樣的語氣語調(diào)?“詩言志”,結合寫作背景,體會詩中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介紹背景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八月,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的烏桓及袁紹的殘余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九月,在歸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3、此時你就是曹操,你剛打敗了袁紹的殘余部落,打敗了烏桓,在回來的途中你經(jīng)過了碣石山,面對波瀾壯闊的渤海,你想些什么?

  統(tǒng)一了北方,實現(xiàn)了人生的第一個目標,心情自然是豪情萬丈,激動萬分。身為主帥的你,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看到波濤洶涌的大海,撫今追昔,一定會觸景生情,要做一番更大的事業(yè)。所以,要用“激動、豪邁、樂觀、”的語氣,要雄渾有力,讀出對大海的熱愛之情和渴望建功立業(yè)的思想感情。

  4、看錄像學名家朗讀,再激發(fā)學生朗讀熱情,自由讀,再找同學讀,齊讀。注意全班齊讀,講究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充滿豪情壯志誦讀。

  五、自主、合作、探究,共同研討下列問題,1、學生根據(jù)預習資料、小字注釋,老師點撥重點詞,自主完成疏通文意。

  注意以下幾個詞詞義:臨,以,何,澹澹,竦峙,百草,蕭瑟,至,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描繪詩歌展示的畫面。明確要求,即展開想象要把詩意擴展開來,可以打亂原文順序。舉例子示范: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可以說成是“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比缓竺拷M派代表上臺比賽,看哪組說得最好。

  3、合作探究完成下列問題

 。1)、問: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tǒng)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看到的滄海有何特點?詩中表達作者什么情感?

  理解:“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十句都是觀海所見。

  學生可能會答:波瀾壯闊,氣勢磅礴;對大海的喜愛和贊美。

 。2)、問:詩中只表達“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寫到人嗎?

  理解:主要交代觀海地點、方位,句中雖沒有寫人,但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觀海時那種勃勃英姿。從寫景的觀察點角度是定點觀察。

  (3)、問:主要寫了哪些景色?哪些寫現(xiàn)實?哪些是想象?(板書實景虛景)顯示了大海什么特點?

  理解:主要描寫了滄海水波蕩漾的動態(tài)景色和山島挺立,草木豐茂的靜態(tài)景象。顯示了在茫茫蒼蒼的大海上,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生機勃發(fā)。天宇中日月燦爛的銀河好象出沒于大海的懷抱之中。這是多么壯麗山河圖畫。≌故敬蠛In茫動蕩,生機勃發(fā),寬闊博大(板書)特點。

  (4)問:作者在觀滄海,為什么要寫山島、草木?

  寫山島草木與洶涌的波瀾靜動相稱,避免了只寫大海的單調(diào),更能襯托出大海的威嚴與生機。表達作者樂觀豪邁奮發(fā)向上的氣概。

 。5)、問:為什么說虛寫的句子表現(xiàn)作者博大胸襟?結合曹操的生平,談談你受到的啟發(fā)和教育。

  有句名言:世上最寬闊的地方是海洋,比海洋還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寬闊的是什么?——人的胸懷。用在這時候是不是最準確?曹操不僅看到了大海,還在想象中看到了日月星辰出沒于此。那么,我們用一個什么詞來準確概括詩人的心胸?——博大!所以說這首詩不僅抒發(fā)作者對大海的喜愛與贊美,更是借景抒情,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夸張的修辭方法來以大海自比,通過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慨,表達自己建功立業(yè),統(tǒng)一中國氣勢和胸懷。所以說最能體現(xiàn)詩人博大的胸懷的詩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六、背讀詩歌,小結課文

  1、看圖片聽古箏配樂背誦詩歌

  2、小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全詩有直接抒情的詩句嗎?沒有,而是借景抒情情寓于景中。(板書借抒),詩不是為寫景而寫景的,寫景是為抒情服務的。詩人描寫實景實際上在謳歌祖國的壯麗河山。祖國壯麗的河山,更激起詩人要奮發(fā)向上(板書)、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板書)的強烈愿望。虛景描寫實際上是詩人以大海自比,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蘊萬千的景象來表現(xiàn)自己統(tǒng)一北方,進而統(tǒng)一中國的雄心壯志。毛澤東同志評其詩:“慷慨悲涼,是真男子,大手筆!

  七、拓展延伸(大屏幕展示)

  朗讀:毛澤東《浪淘沙·北戴河》思考

  1.詞的上片寫了哪些景?這些景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下片的“魏武”指的是誰?“遺篇”指的是什么?

  3.詞的上下片在表現(xiàn)手法上與課文有什么相同之處?

  4.詞中抒發(fā)作者怎樣的情懷?

  1大雨,幽燕,白浪,漁船,汪洋!按笥曷溆难唷币痪渑趴斩鴣,給人以雨聲如鼓勢如箭的感覺;繼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氣勢,寫出浪聲如雷形如山的洶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飛落,一騰起,相觸相激,更兼風聲如吼,翻云掃雨,推波助瀾,真是聲形并茂氣象磅礴,這情景較之曹詩中的晴日所見更令人驚心動魄。

  2魏武指的曹操,遺篇指的《觀滄!;拔摇睘椤八,“魏武揮鞭”恰似一幅生動、傳神的剪影,簡括而鮮明地勾勒出曹孟德當年策馬揚鞭、登山臨海的雄姿。借以暗示詩人馳騁沙場、南征北戰(zhàn)的戎馬生涯。

  3兩詞上闕都是寫景,下闕都是議論;兩詞都采用了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表達方式。

  4作者從波瀾壯闊的白戴河入手,描繪了祖國的壯麗景致,引用前人蕩氣回腸的不朽事跡,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壯志,景中含情,情中有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通過白描手法,描述北戴河惡劣的天,借而抒發(fā)豪放的風格、磅礴的氣勢、深遠的意境、廣闊的胸懷及叱吒風云的豪情,展示了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前無古人的雄偉氣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懷。

  展示共產(chǎn)黨人領導人民主宰江山的自豪之情。當年魏武帝曹操統(tǒng)一中國的愿望今已實現(xiàn),只是主宰江山的并非哪個帝王而是人民。

  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全詩。

  2、課外閱讀有關曹操詩句及其他表現(xiàn)壯志的詩句。

  3、預習后三首,運用學習《觀滄!返姆椒ㄔ嚪治。

  板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實景:生機勃發(fā)-------樂觀豪邁奮發(fā)向上

 。ń瑁┚埃海鹽抒情

  虛景:寬闊博大-------胸襟開闊建功立業(yè)

  《觀滄!方贪 1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習了解景、人、情之間的關系,準確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義。

  2、情感目標:體會詩人奮發(fā)向上建功立業(yè)的情懷。

  3、技能目標:學會通過意象的賞析來鑒賞古詩的意境美 。

  教學重點

  1、借助豐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積累,考察“意”與“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過對作者、寫作風格、寫作背景的了解來把握詩歌的所抒發(fā)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

  1、通過把握意象與主體之間的關系來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

  2、講讀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學生背誦所學過的古詩,引出對詩歌賞析的三個層面:語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時通過駱賓王的《詠鵝》來講解意象與意境的概念(出示《詠鵝》圖片)。

  個體 整體

  意象 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 整首詩的意象構成的境界和氛圍

  二、在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把握詩的意境

  1、播放錄音(聽朗讀談感受)

  2、學生集體朗讀,找出詩中意象以及象征意義。

  高聳的山 ,遼闊的滄海,動蕩的水波,聳立的山島,叢生的樹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風,日月。

  作者對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樣的情思呢?這些意象的組合能形成一種什么樣的`境界呢?

  3.背景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余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九月,在歸途中經(jīng)過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作者的心情:心情愉快,自信樂觀,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更加強烈,

  4.風格

  在繼承漢樂府民歌“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的基礎上提出了“緣情”的文學主張。他們以質(zhì)樸剛健、清新自然的語言、比興的手法真實地再現(xiàn)現(xiàn)實,抒發(fā)強烈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色彩和時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涼的獨特風格。后人稱這種文風為“建安風骨”。

  (出示板書)

  自信樂觀 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勝仗

  登高望海

  雄渾闊大,氣勢不凡

  意境

  風格

  慷慨悲涼

  質(zhì)樸剛健

  充滿生機 氣吞萬里

  意象

  大海高山

  草木日月

  他的雄心勃勃正與大海的氣吞萬里的磅礴氣勢相契合,他的奮發(fā)樂觀正與草木的生機勃勃相吻合,情景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三、檢驗對意境、意象和主觀感情的把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 這首詩中有哪些意象?

  答:舟、煙渚、客、曠野、低樹、江、月。

  2、 這首詩的意境是什么?

  答:孤寂、悲涼等。

  四、總結

  通過觀滄海的學習,我們知道要鑒賞古詩詞的意境美,我們應該從意象,作者風格,寫作背景,或者詩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準確地把握意境。

  [教學反思]

  上完《觀滄海》這一課后,我覺得自己收獲頗多,在反復的修改調(diào)整中,我就自己教學中的不足總結出如下規(guī)律:

  1、講解知識要從形象到抽象

  這節(jié)課我的教學目標為了解“意象”和“意境”這兩個概念,同時學會鑒賞古詩詞的方法,一開始我是從抽象到形象來講授這一知識點的,結果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知道記筆記,后來在大家的建議下我改動原有方式,授課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時間

  在上完課后,我感覺這次課最不盡任意的地方就是有點頭重腳輕,前松后緊,前半部分花的時間太多,結果到最后該解決的問題沒完成,只能放到課后完成。

  3、備課要充分

  充分的準備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前提,《觀滄!愤@首古詩,從傳統(tǒng)的觀點看,認為都是抒發(fā)作者的雄心壯志,但是我在備課時,在翻閱背景材料時,感覺這種說法有點偏頗,不過我想可能學生不會提到,也沒仔細考究,結果在上課時思維活躍的同學卻想到了,此時我憑借自己已有的歷史知識給了這位學生適當?shù)暮侠淼囊龑А?/p>

  4、要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說的激發(fā)學生積極性,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在實際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當別論了。此次開完課后我對這一問題起先也沒考慮,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學氣乎乎的跑到我辦公室,跟我說那次上課打擊了他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當時我莫名其妙,后來才知道原來那天他準備好了問題我沒問他,由此事情我得出這樣的結論,上課的時候我的眼光應該跟同學進行不時的交流,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及時的收集反饋學生的信息,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

  5、練習要有針對性

  每一節(jié)課都有固定的教學目標,而且這一目標要有可檢測性,此次開課中我也設置了一些小練習,但是在上完課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練習與目標有點距離,練習稍稍高于目標,練習中涉及的內(nèi)容過寬過多,結果卻使的目標有點淡化,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第二個難度高峰。

  此外,整個教學過程還應該講究結構的完整,重點的突出,難點的強調(diào),內(nèi)容的連貫。只有這樣才能將一節(jié)課上好。

  《觀滄!方贪 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詩人相關情況及寫作背景。

  (2)學習古代詩歌的朗讀技巧。

  2、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及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2)能在有感情的朗讀的基礎上背誦全詩,體會詩人借景抒情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悟詩人的情懷。

  教學重點:

  熟讀成誦,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諧美。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聯(lián)想法、品讀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中國古代詩歌源遠流長,從兩千多年前的《詩經(jīng)》,到盛唐時期的李、杜,無一不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遺產(chǎn)中的瑰寶。今天我們一起走入古代詩歌,感受古詩精練的語言、和諧的意境和真摯的情感。

  二、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朗讀

  1、播放古箏曲,教師范讀四首詩歌。

  2、結合注釋,輕聲朗讀。

 。1)讀準字音

  碣石(jié)澹澹(dàn)竦峙(sǒng)(zhì)枯藤(téng)昏鴉(y。

 。2)指導朗讀,注意詩句停頓。

  五言詩,一般是“二二一”的節(jié)奏斷句。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七言詩,基本可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三”的方法斷句。如: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斷句時要注意句意。

 。3)品味詩意,學生自由朗讀。

  三、研讀《觀滄!

  (一)關于體裁及寫作背景

  樂府是自秦代以來設立的配置樂曲、訓練樂工和采集民歌的專門官署,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這些詩,原本在民間流傳,經(jīng)由樂府保存下來,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nèi)容沒有聯(lián)系。

  《觀滄!肥遣懿俚拿撬闭鳛趸笗r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

 。ǘ┖喗樽髡

  學生活動:說說你心目中的曹操。

  師: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曾歷任大將軍、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曹操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

 。ㄈ┖献魈骄

  聽課文范讀,思考:

  1、本詩的感情基調(diào):慷慨激昂,開闊豪邁。

  2、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1)字詞解釋

  臨:到達

  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

  蕭瑟:形容內(nèi)吹樹木的聲音。若:好像

  星漢:銀河至:極點以:介詞,用

  (2)翻譯詩句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大海。

  海水多么寬闊浩蕩,碣石山高高聳立在海邊。

  碣石山上樹木叢生,各種草長得很繁茂。

  秋風颯颯,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濤。

  日月的運行,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出發(fā)的'。

  銀河星光燦爛,好象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

  第一層(開頭兩句)開篇點題,交代觀海的方位及觀察對象。這是繼承《詩經(jīng)》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zhì)樸。

  第二層(“水河澹!敝痢昂椴ㄓ科稹保┍緦訉崒,描寫海水和山島動靜結合寫出了大海的威嚴和遼闊。海水蕩漾,是動態(tài);山島聳立,是靜態(tài),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tài),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tài),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

  第三層(最后四行)本層虛寫,點明主旨。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是寫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

  幻燈出示:

  1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

  2層(3----8句):描寫海水與山島。(實寫)

  3層(9---12句):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虛寫)

  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

  4、全詩是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5、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6、朗讀

  3-8句,這六句描繪的畫面,動靜結合,請簡要賞析。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動靜結合,描寫了大海的全景。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描寫靜景,表現(xiàn)了島上的生機勃勃。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描寫動景,表現(xiàn)了大海的磅礴氣勢。

  7、賞析“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思想內(nèi)容上:點明主旨,運用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夸張的修辭,生動寫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氣吞山河、包孕萬物的壯麗景象。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懷,抒寫了他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和抱負。

  表現(xiàn)手法上:運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想像夸張的寫法。

 。ㄋ模┛偨Y

  詩歌主旨:這是一首借景抒情詩,作者以飽滿的激情,描繪了大海宏偉壯麗的景象,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懷,抒發(fā)了他統(tǒng)一中原、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和抱負。

  寫作特點: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觀滄!方贪 16

  學習目標:

  1、了解樂府詩,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

  2、有感情地朗誦、背誦詩歌。

  3、準確理解詩句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重點)

  4、深刻體會詩歌意境和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難點)

  教學過程:

  一、大聲朗讀一分鐘

  每日課前大聲朗讀一分鐘!洱旊m壽》

  今天,仍學一首同出《步出夏門行》的樂府詩《觀滄!贰#≒PT)

  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它沒有嚴格的韻律。

  二、新課

  1、聽老師范讀,(PPT)重點字音寫在書上,再請同學大聲讀詩歌。

  2、自讀詩歌,思考:

  1)全詩由哪一個字展開來寫?(板書)(PPT)

  2)寫了哪些景物?找出關鍵字(板書)

  3)哪幾句是寫看到的?(動景與靜景)哪幾句是寫想到的?(若)(板書)

  (詩歌的PPT)請同學按照注解介紹作者(板書)

  3、作者簡介: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代表作有詩歌《蒿里行》《觀滄!贰洱旊m壽》等。(PPT)(七步詩)

  4、創(chuàng)作背景:曹操在取得官渡之戰(zhàn)大勝,七年后,北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至此,統(tǒng)一了北方。凱旋而歸時登上秦皇、漢武到過的碣石山,放眼大海,曹操信心滿懷,只待揮師南下,掃平孫、劉,便可實現(xiàn)統(tǒng)一中國的宏愿了。此詩便作于此時。

  5、師生合作,疏通文意。學習寫法。

  觀滄海PK登泰山:(PPT)

  秦始皇:嬴政

  漢武帝:劉邦

  魏武帝:曹操

  偉大領袖:毛澤東

  毛澤東的《浪淘沙·北戴河》節(jié)選(PPT)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法國文豪雨果說過:(PPT)

  比大地更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回到詩歌(PPT)

  6、從詩中所寫之景看,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的胸懷?體現(xiàn)詩人怎樣的胸懷?(寫法:借景抒情)

  7、體會詩人的胸懷,再來讀詩。感情基調(diào):氣勢雄渾,慷慨激昂。

  8、小結:《觀滄!穼懥藊x大海的寬闊洶涌xxxx,表現(xiàn)了詩人xxxx寬廣xx的胸懷,抒發(fā)了詩人的xx雄心壯志、宏偉抱負xxxx。(志鏈接PPT)(板書)

 。ù嗽姎鈩菪蹨啠犊ぐ,充分流露出詩人大海一般的寬容,長天一般的高遠。即景生情,借景抒情,把眼前的大海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借大海吞吐宇宙萬物之氣勢來表現(xiàn)自己寬廣的胸懷,流露出一統(tǒng)天下的雄心壯志。)

  三、背一背,請大家把這一首詩寫成現(xiàn)代文,或者把自己的感悟寫出來,讀給大家聽。

  老師學寫一首:(PPT)

  有感鶴湖

  初到鶴湖,感觸頗多。

  一感學校,高雅清新,身在其中,催人奮進。

  二感老師,敬業(yè)有加,朝至晚歸,無怨無悔。

  再感同學,知書達禮,志存高遠,力爭上游。

  幸甚至哉,教之樂之。

  四、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這一首詩;

  2、小冊。

  《觀滄!方贪 17

  教學目的:

  1、初步學會鑒賞詩詞,領會樂府詩優(yōu)美語句和深邃內(nèi)涵。

  2、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詩人昂揚奮發(fā)的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想象和再造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重點: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2、豐富、奇特的想象。

  3、詩歌的朗誦。

  教學課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中國是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的文化浩如煙海、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如果我們把中國的文化比作是璀璨的銀河,那么中國的詩歌就是其中最閃亮、最光彩奪目的一顆,中國是詩的國度,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我國的第一位偉大愛國詩人是屈原,我國詩歌最繁盛的朝代是唐朝,出現(xiàn)了詩仙李白、詩圣杜甫。詩歌的形式也多種多樣,我們學過的《木蘭詩》是一首樂府詩,《靜夜詩》是一首絕句,《在山的那邊》是一首現(xiàn)代自由體詩……今天,我們就再次進入詩歌殿堂,進一步領略一下詩歌的魅力,學習一首樂府詩曹操的《觀滄!。

  二、關于作者

  作者曹操,請學生講一講在其印象中,曹操是個怎樣的人物。(學生可能會說他多疑、忌才,是一代奸雄,甚至在戲文中也丑化為白臉)明確:實際上,曹操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能歌善舞,字孟德,安徽人,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為魏武帝。曹操的文學成就很高,與他的兒子曹植、曹丕并稱“三曹,他寫的詩慷慨、雄渾、悲壯、有氣魄,多反映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理想,《觀滄!肪褪欠从尺@一思想。

  三、解題

  《觀滄!愤@首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滄!钡摹皽妗弊肿骱谓,能否換“觀大!边@個題目?

  討論、歸納、明確:“滄”是暗綠色的意思,“滄!本惋@示了大海的色彩,比用“大!备蜗蟆⒏鷦,所以不能換。

  四、教師配示范讀,學生跟讀。

  五、整體感知

  1、這首詩敘述了一件什么事?

  2、本詩是寫景詩,還是抒情詩?寫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實)海水、樹木、草、秋風、洪波生機勃勃

  (虛)日月星漢寬闊、博大

  情: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勾畫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圖景,表現(xiàn)詩人開闊胸襟,抒發(fā)了詩人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理想。

  六、分析:

  1、寫作背景:(運用幻燈片打出)

  東漢末年,社會混亂不安,發(fā)生了黃巾大起義,曹操趁機擴大了勢力,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公元207年,他率兵打敗了北方實力雄厚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烏桓,凱旋而歸,經(jīng)過碣石山,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2、具體內(nèi)容分析:(運用幻燈片打出詩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臨”是登臨,登上的意思,“以”表示目的。這兩句寫得很平,但我們仿佛看到曹操登山望海的勃勃英姿?梢哉垖W生想象一下,曹操出時是怎樣的姿態(tài)?這這里“觀”字統(tǒng)領全篇,下面的幾句詩,都是觀的內(nèi)容。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海水是多么動蕩。∧_下的山島堅定地聳立在那里。詩人第一次面對大海,表現(xiàn)出一種驚訝、贊美之情。詩人從全景寫起,著力渲染了大海那種蒼茫、動蕩的氣勢。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接著詩人又寫到樹木、野草,體現(xiàn)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襯托出大海的生機勃發(fā)。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蕭瑟是風吹樹木的聲音。詩人這時的視線從山島又轉移到哪里呢?(明確:海面上)在這里,寫出了海面上的另一番景象。前面“水何澹!笔菬o風三尺浪的景象,而這兩句則寫大海海面上大風大浪的情景,聲勢更加驚心動魄?梢哉垖W生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大海起風是一種怎樣的景象?(提示:身邊是秋風呼嘯,海面上是驚濤拍岸)

  日月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日月的運行好象從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星漢是指銀河,燦爛的銀河斜貫天空,遠遠的一端伸向大海,好象也發(fā)源于大海。日月星辰的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宛若是日月星辰的母親,表現(xiàn)大海的一種寬闊、博大的胸懷。讓學生思考、討論:

  1、這是實景,還是虛景,即詩人想象?

  2、如果是虛景,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種想象?(明確:前面幾句描繪了大海的壯麗,表現(xiàn)詩人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和熱愛。目睹這壯麗的山河,激發(fā)了詩人要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因而借助想象,表達愿望。詩人以大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實際上是詩人寬廣胸懷、豪邁氣魄的寫照。)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最后兩句是配示時所加,與詩文內(nèi)容無多大關系。

  七、寫作特點分析:

  這首詩在寫作上最大的特點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可謂詩中有畫,畫中含情,這種寫法,詩人們常用,但古代也有些詩歌情景是分開的。如荊軻的《易水歌》中“風瀟瀟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鼻熬鋵懢埃缶涫闱,表現(xiàn)出一種訣別的感情。

  八、朗讀

  曹詩慷慨激昂、悲壯、有氣魄?梢耘渖弦欢喂殴~音樂,讓學生采用各種形式進行朗讀,營造良好的朗讀、背誦氛圍。

 。ɡ首x提示:假使現(xiàn)在你就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對大海,詩興大發(fā)……)

  注意表現(xiàn)詩人寬闊胸懷和統(tǒng)一祖國,建功立業(yè)的理想。

  九、遷移拓展

  與曹詩一樣,毛澤東同志的詩詞也多表現(xiàn)豪放、慷慨情調(diào)。用幻燈片打出毛澤東的《沁園春雪》與學生共同欣賞。

  附:《沁園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十、布置作業(yè)

  1、隨堂練習:展開聯(lián)想,發(fā)揮想象,寫一段話,描繪一幅雄偉壯麗的圖景。

  2、課后練習:反復朗讀詩文并完成課本74頁練習一的第1題。

  板書設計:

  詩中有畫、畫中含情

  ———《觀滄!焚p析

  一、詩人曹操

  二、詩文分析:

  借景抒情:海水樹木草

  實景:秋風洪波欣欣向榮生機勃發(fā)

  景:

  虛景:日月星漢寬闊、博大

  情:開闊胸襟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理想

  《觀滄!方贪 18

  學習目標:

  學習這四首詩,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理解四首詩歌的意境;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朗讀、背誦這五首詩詞;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習難點:

  理解詩歌的意境

  學習過程

  一、積累運用

  (1)《觀滄!窐O力描寫大海的壯闊及由此而想像的景象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北固山下》寫平野開闊,大江直流,波浪平靜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錢塘湖春行》寫春天迷人動感的四句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凈沙秋思》畫龍點睛地將景中之意達到高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探究

  《觀滄!分

 、拧坝^”字的作用是什么?

 、颇切┚拔锸菍崒,那些是虛寫?⑶體現(xiàn)作者統(tǒng)一中國建功立業(yè)的句子是那幾句?

 、缺驹姷闹黝}是什么?

  三、 討論交流,合作釋疑

  《錢塘湖春行》是他任杭州刺史時寫的。錢塘湖,即杭州西湖。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情感。

  1、統(tǒng)讀全詩,從中歸結出詩人的游蹤。

  2、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色,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水面初平云低,寫的是怎樣的' 景象?為什么說云腳低?

  4、最后兩句是怎樣結住全詩的?詩人最喜愛的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型臺秀模樣。根據(jù)你的理解,仿照加線部分,將下面這段話補充完整。(3分)

  見了大河的洶涌,沒見過大山的巍峨,真是遺憾;見了大山的巍峨,沒有見過大海的浩瀚,仍然遺憾;見了大海的浩瀚,_____①_____,依舊遺憾;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還是遺憾。出發(fā)吧,永遠出發(fā)。世上有不絕的風景,人有不老的心情。

  出門去旅游;貞浤阕约涸糜芜^的一個景點,假設你是某一景物,與游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運用擬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辭方式,寫法自由,字數(shù)不限。

  記憶鐘叮當響。寫出幾句你知道的有關“秋”的詩句。

  五、達標檢測

  第一部分:

  填空:

  《觀滄!芬辉娭械南胂笾涫牵

  《次北固山下》一詩的頸聯(lián)是:

  《錢塘湖春行》的名句是:

  《西江月》的名句是:

  下面不是對偶的一句是( )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鄉(xiāng)音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劃出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明 月 別 枝 驚 鵲,清 風 半 夜 鳴 蟬。

  七 八 個 星 天 外,兩 三 點 雨 山 前。

  對“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句品析有誤的一項是( )

  第一句詩的意思是:當殘夜還未消退之時,一輪紅日已從海上升起。

  第二句話的意思是:舊年的春景生機盎然,令人難以忘懷。 [4]

  “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表時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異鄉(xiāng)的詩人更生思鄉(xiāng)之情?

  詩人將“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現(xiàn)出普遍意義的生活哲理,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對下列詩句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先寫“客路”而后寫“行舟”,將詩人身在江南,卻神馳故里的飄泊羈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與末聯(lián)的“鄉(xiāng)書”、“歸雁”遙相呼應。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雖沒有述說難以忘懷的具體情景,但“沉醉不知歸路”不僅自然地引出下文,而且留給讀者豐富的想象。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以驚鵲寫明月,以鳴蟬襯清風,“驚”寫鵲,“鳴”寫蟬,有靜有動,有實有虛,有聲有色,有形有味,堪稱寫景佳句。

  如果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改為“無數(shù)個星天外,幾陣陣雨山前”有什么不好?

  《西江月》描繪了一幅 圖。

  讀下面詩歌,完成8—9題

  題李凝幽居(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對這首詩中詩句的解說,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題李凝幽居”中的“題”是“寫”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意思。

  “閑居”一句中“少鄰并”的意思是說李凝自小就有鄰居緊挨著作伴。

  “僧敲”一句中的“敲”,傳說曾想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于此。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歸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

  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第一聯(lián)用簡潔的語言勾畫了李凝居處的環(huán)境,并暗示出他隱者的身份。

  “僧敲月下門”一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間兩聯(lián)重在敘事和寫景,首尾兩聯(lián)都明確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全詩所寫之事雖然不大,感情亦無跌宕,便由于注重煉籽,故讀來回味無窮。

  《觀滄!方贪 19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

  2.了解詩詞有關知識;詩歌五首表達的思想感情。

  3.品味詩歌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培養(yǎng)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yǎng)。

  4.有感情地反復朗讀詩歌,準確背誦詩歌。

  5.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朗讀古代詩歌的節(jié)奏感。

  6.啟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知識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詩歌字詞含義和詩歌大意;誦讀并背誦。

  2、了解一些古代詩歌常識。

  教學難點:

  欣賞精彩文句,培養(yǎng)想象能力,體會詩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授課方法: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

  教學時數(shù):3課時

  預習要求:熟讀四首詩歌,閱讀課文注釋。借助參考書,查出《觀滄!贰洞伪惫躺较隆。里面不懂的字詞。嘗試歸納兩首詩歌的主旨。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同學們,我國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別有哪種文學體裁發(fā)展得最有成就?(唐詩、宋詞、元曲)的確,中國自古就是一個詩的國度,以古老的《詩經(jīng)》發(fā)端,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浩如煙海,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四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二、《觀滄海》

  1、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國譙郡(現(xiàn)在安徽亳州)人。東漢末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三國演義》褒劉貶曹的創(chuàng)作傾向,導致作者并未能給曹操一個公允的評價。)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獻帝都許昌,用他的名義發(fā)號施令,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jù)勢力。建安五年(200),在官渡大敗兵強地廣的袁紹,此后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東征烏桓,也取得了很大的勝利。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后封魏王。曹丕稱帝,追尊他為武帝。善詩歌,《步出夏門行》《蒿里行》諸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對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也有所反映。遺著有《魏武帝集》,已佚,明人有輯本。又有今人整理排印本《曹操集》。

  2、寫作背景:

  《觀滄!肥遣懿俚拿,詩人當時正處在自己事業(yè)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現(xiàn)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消除了后患,統(tǒng)一了北方。如果再以優(yōu)勢兵力去消滅南方割據(jù)勢力,他就可以蕩平宇內(nèi),一統(tǒng)天下了。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秋風蕭瑟、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他將自己宏偉的抱負、闊大的胸襟融會到詩歌里,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xiàn)出來,使這首詩具有一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流傳至今的優(yōu)秀作品。

  3、解讀題目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愤@個題目是后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后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nèi)容沒有聯(lián)系。

  4、朗讀感知詩意

 。ㄒ唬┞犱浺,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1、正音:碣石(jié)澹(dàn)竦峙(sǒngzhì)蕭瑟(sè)

  詩歌節(jié)奏可以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2、理解字詞。

  滄,青綠色。臨,到,登臨。碣石,(見課文注釋)。何,多么。

  澹澹,水波蕩漾的樣子。竦峙,(見課文注釋)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成分,不譯。行,運行。若,好像。

  其,代詞,指大海。星漢,(見課文注釋)。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幸,(見課文注釋)。至,(見課文注釋)。以,連詞,來。

  詠,以詩詞等來贊頌或敘述。

 。ǘ┱w把握,疏通文意。

  合作探究:

  (1)全詩以哪個字展開來寫的?

 。2)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xiàn)實的?哪些詩句是想像的?

 。3)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

  (4)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歸納詩歌主要內(nèi)容和主旨。(討論回答)

  內(nèi)容:(開頭兩句)交待了觀海的地點,直陳其事。

 。ㄋ五e!椴ㄓ科穑┟鑼懞K.和山島。

 。ㄈ赵轮小舫銎淅铮┙柚嫣氐南胂髞肀憩F(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

 。ㄗ詈髢删洌┲笔愫狼。

  明確:

  第一層(1-2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事,非常質(zhì)樸,“觀”字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以下十句寫觀海所見。

  第二層(3-8句):描寫海水和山島。

  從大處落墨,從全景寫起,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動蕩的氣勢。這一層全是寫實景。是作襯托用。

  海水蕩漾,是動態(tài);山島聳立,是靜態(tài),動靜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tài),“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接著山島寫草木,充滿了欣欣向榮的景象。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tài),靜動相配,展現(xiàn)了大海波瀾壯闊的氣勢,“涌”字用得尤其出色。從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涌連天的形態(tài),而且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

  第三層(9-10句):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

  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從兩個“若”字可以看出。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何等氣魄!

  主旨:(日月之行-若出其里)表達作者的昂揚奮發(fā)的精神,雄心壯志和博大胸懷

  2、賞析詩歌。

  A、作者觀到的景象有哪些?哪些是動的,哪些是靜的?

  海水蕩漾,山島聳立——動靜相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

  樹木百草,秋風洪波——靜動相配,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宏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現(xiàn)實中的實景。

  B、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xiàn)作者博大的胸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三、課堂小結

  大海的形象正是詩人形象的化身。詩人已經(jīng)削平了北方群雄,現(xiàn)在又打垮了烏桓和袁紹殘部,為即將揮師南下統(tǒng)一中國解除了后顧之憂。在躊躇滿志的時候他借大海的形象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的愿望,寫出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雄渾詩句。

  這首詩寫登山望海的景象,氣勢雄渾,表達了作者壯闊的胸襟和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

  四、作業(yè):

  熟讀并背誦默寫。預習下首詩歌

【《觀滄!方贪浮肯嚓P文章:

觀滄海教案03-24

《觀滄!方贪12-17

觀滄海教案11-02

《觀滄!方贪05-24

《觀滄海》教案(經(jīng)典)05-25

《觀滄海》教案+反思04-20

【推薦】觀滄海教案11-21

【薦】觀滄海教案11-22

【精】觀滄海教案11-22

【熱門】觀滄海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