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再讀顧城的《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
不少人認識顧城大多起于《一代人》同時又終于《一代人》,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此顧城就非彼顧城,而這首詩雖然曾經(jīng)以朦朧詩的典范而出現(xiàn),但是當人們已經(jīng)在某一個較固定的層面普遍認同和接受了它,把它當成了“一代人”獨特的標志與象征,那么實際的它也就已經(jīng)不再是以“朦朧”的形態(tài)而存在了。它成了一個有著特定指代意義的符號,詩的思想性雖被拔高了,而它的詩意和情緒性卻遭遇了不可避免的簡化和滑坡。(這里也許有一個不甚明顯甚至還有待商榷的悖論:朦朧詩的代表之作卻在不朦朧的層面被廣泛接受了。因此在朦朧詩最有影響的時候,“朦朧”的含義本身卻并沒有被完全的理解和接受。當然這已經(jīng)不是本文所要和所能討論的了)
而如果每一首詩都像一個標語口號那樣確定不移,那么它就不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去反復(fù)品讀和欣賞。今天當我重讀顧城的《一代人》,它吸引我的地方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它曾經(jīng)據(jù)以成為典范之作的對一個時代以及那一代人遭際、姿態(tài)和抱負的統(tǒng)攝與反映。而是要遠在這一點之外,在詩歌本身自然保存的字句中。尋求那最初的表達沖動、表達難度、表達幅度和在這個尋繹的過程中我在其間自由領(lǐng)略時所享受到的快感與快意,才成了我作為另一代人卻仍然能夠?qū)λ型硎艿脑颉?/p>
這首詩的“詩眼”,或者說解讀這首詩的關(guān)鍵詞我以為是一個“卻”字。對這個字的不同感知、理解與領(lǐng)悟,對它不同的定性,造成了極不相同的欣賞和解讀效果。在從前一些特殊年代,這種思想上的取向也許就是判定一首詩優(yōu)劣的標準,但是今天,對它的偏好與取舍則更應(yīng)該退回到詩意本身的豐富性和可能性上去,退回到文學(xué)自身的感性與情性范圍以內(nèi)來對它進行選擇和評說。詩歌在現(xiàn)代失去魅力,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許就是詩歌解讀的可能性與自由性的被戕害。當所有詩句不是直言不諱,就是微言大義;讀者要么只看到一種赤裸裸的煽情和無從參與的直白,要么是被宏大而又枯槁的口號壓得失去判斷、喪失了個體鮮活的感性與悟性。這樣一來還會有什么詩的欣賞可言?當欣賞成了不可能,又哪里會有什么欣賞的快意和興趣?而既然沒有了興趣,自然也就不會有對詩歌的關(guān)注與熱情了。
當然這是后話。
既然詩歌是一種敞開,那么也許這種相互糾纏混合的混沌狀態(tài)才是它的真實狀態(tài)和原生狀態(tài)。但是既然詩歌同時又是一種命名,那么它就必然會有哪怕截然不同卻一定切實存在的具體意向。解讀的自由不是盲目與不可確定,而應(yīng)該是有章可循的不同確定。所以我抓住了“卻”字作為我的詩歌“確定”的契機。正如上文已經(jīng)有所提及的那樣,一切可以從對“卻”字的不同命意開始。
如果我們把“卻”理解為一個轉(zhuǎn)折連詞,理解成“但是”和“偏要”,那么這首詩就有了一種英雄主義的決絕與悲壯。即便執(zhí)拗得孤傲,那也是對丑惡勢力的孤傲。因此它成了“一代人”凜然的肖像,哪怕黑夜漆黑了“我”的眼睛,但是這只會使“我”更起而反抗,而決不屈服。“黑色的眼睛”既是一次受騙和被傷害,同時也導(dǎo)致了“我”的覺醒與反抗。至于“光明”的有無,并不是詩要表達的重點,也不是它主要關(guān)心的所在。它要突出的只是一種對待“黑暗”的態(tài)度,表示一種在荒謬中卻依然堅定的一代人孤膽英雄般的姿態(tài)。這種理解是《一代人》被接受的主要理由和方式。
而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把“卻”的意義理解為一種反諷或自我嘲弄,把它理解成“竟然”的意思。這樣,英雄主義的色彩便被極大地消解。詩歌所表示的不再是一種大義凜然的姿勢,而是一種自我否定的嘲笑。“黑暗”在這里壓倒了對光明本該有的信念,而“光明”是不可能的。追求光明是可笑的,因為唯一可用來追求的武器也已經(jīng)被黑暗所俘獲、所污染!昂谏难劬Α焙汀肮饷鳌敝g形成了不可抹滅也無法調(diào)和的悖謬。誰如果去打破它,誰就應(yīng)該受到失敗和嘲笑。只是在這里,打破和嘲笑的人,幾乎就是同一個人,因此這種英雄主義的退守里其實也能夠包含著一絲時不我與的進擊。嘲笑因為發(fā)自自我而有了指控的力量,雖然它是曲折的、甚至是消極的。這樣的理解少了許多悲壯,多了一些苦澀;少了一種頑強不屈的“韌”的精神,多了些自我消沉的頹喪。就像接受一種宿命,“我”嘲笑并且接受了“人的不成功”。從很多方面來看,這種理解似乎更接近顧城本人的真實。
同樣作為黑暗現(xiàn)實里的失敗,前者也許是暫時的,后者卻宣告著一種必然。如果前者還有更多的“壯”可言,那么在后者也許就只剩下了自我解嘲后無以復(fù)加的“悲”了。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代人”?
是在接受中被簡化和定型化了的悲劇英雄,還是在濃重夜色中沖突不出,因而沉湎理想的“一個任性的孩子”?事實也許是,這兩者在深層其實是相通的,英雄往往正是那些比普通人多了一些“任性”和孩子氣的人。他們的身上保存著更理想化也更純粹的天性,正是這一點才使他們和一般人區(qū)別了開來,也才使他們最終選擇了“英雄”的行為并且成為英雄。所以孩子的任性其實是對英雄的豐富而不是消減。只是,過度的理想主義也可能導(dǎo)致對現(xiàn)狀的抗拒和悲觀,毫無保留的退守也會造成一種消極的取向。當孤傲的執(zhí)拗走向極端,無奈的自嘲不是作為一種清醒而冷靜的精神底色平衡激情,而是成了一種自我沉溺的理由和表現(xiàn)方式,對英雄行為和理想主義的期冀就容易在現(xiàn)實磨難面前,由希望而轉(zhuǎn)向無望進而步入絕望。這就會導(dǎo)致人的遺世孤立和他偏執(zhí)性格的片面發(fā)展與激化。從而導(dǎo)致兩者在這一點上趨于統(tǒng)一,走向匯合,并且在這個封閉的圈內(nèi)相互助長、惡性繁殖。
如果這樣說不是十分的牽強附會的話,我還想指出,在本詩的題目“一代人”和詩句中的“我”——而不是“我們”——之間,其實早已經(jīng)隱含著或者預(yù)示著在那個時代語境中,個人選擇的矛盾及其張力。比如“一代人”的宏大和“我”的渺小,比如“一代人”的擔當和“我”的不勝。我不敢說這是顧城所自覺和有心的用意,事實上,這兩者也沒有必然如此的對立,因為“我”完全可以作為“一代人”中的任何一個個人而發(fā)言、而具有代表性。同時無論在詩歌的節(jié)奏上還是就詩歌本身的個人性表達而言,用“我”都要比“我們”適宜。因此我之所以指出這一點,主要是針對詩意的內(nèi)在張力而言的,也是為了進一步強調(diào)那特殊的一代人他們痛苦而艱難的現(xiàn)實選擇與內(nèi)心沖突,強調(diào)詩歌表意所具有的充分性。
作為同時代人,溫情的舒婷也曾寫下《一代人的呼聲》,在那里喊出了另一種更堅定也更自信的聲音。所以我相信,無論是“一代人”還是《一代人》,它們都是豐富的、多面的。而我們對它的解讀、我們作為又一代人正在和將要做出的選擇也一樣。
【再讀顧城的《一代人》】相關(guān)文章:
顧城《一代人》賞析范例06-10
顧城詩二首:《一代人》《遠和近》賞析12-16
從顧城詩歌看顧城的人生07-30
顧城經(jīng)典詩句02-09
顧城的句子11-08
“顧城”經(jīng)典詩句04-06
顧城語錄03-24
顧城的語錄09-27
顧城簡介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