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顧城詩歌《我們寫東西》賞析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看到過許多經(jīng)典的詩歌吧,詩歌語言言簡義豐,具有凝練和跳躍的特點。什么樣的詩歌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顧城詩歌《我們寫東西》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我們寫東西
像蟲子 在松果里找路
一粒一粒運棋子
有時 是空的
集中咬一個字
壞的
里邊有發(fā)霉的菌絲
又咬一個
不能把車準時趕到
松樹里去
種子掉在地上
遍地都是松果
一九八六年二月
作者簡介
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jīng)典名句。
1956年生于詩人之家,父親是著名詩人顧工。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志投稿。1987年開始游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新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后自縊于一棵大樹之下,謝燁隨后不治身亡。
賞析
詩意是明朗的,無需詮注。在這里,我所驚嘆的是詩中那奇筆式的比喻。關于寫東西之嚴肅、之苦、之神圣的比喻,古今不止萬例。在別人已經(jīng)做了一萬次比喻之后,你還能做第一萬零一次比喻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連精彩的比喻都打不出,便是從根本上缺乏詩才的標志。比者,類也,詩人只有對世事萬物有了深邃的洞察。睹萬物而醒一理,才能形成思維的敏快跳躍,由此物而及它物。
作品特點
童話階段
1969年至1982年是其創(chuàng)作的前期,整體風格明麗純凈,這個階段出現(xiàn)了兩個創(chuàng)作高峰——1970年到1972年以及1977年到1982年。顧城在這個時期寫出了許多天才之作,他專注于自然界那些美好、純凈而明媚的事物,輔以豐富奇崛的想象,為讀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令人神往、不可思議的藝術空間,也為自己打造了一個理想的童話世界。他是一個天生的詩人,他此時的創(chuàng)作不是依靠社會經(jīng)驗,而是依仗其對萬物的敏感和與生俱來的才華,當然,他也在用心思考和探索,詩中也流露出輕微的虛無和頹廢的情緒。
顧城早期的童話詩語言簡潔,具有孩童語言的特征,空靈純凈,句式通常很短,意境十分優(yōu)美,精細的藝術感覺將一切聲色光味都混合成一個奇妙的世界。孩子可以說是一個較為獨特的意象,顧城的詩歌中的孩子意象有自己獨特的所指。這樣的詩歌意象的營造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同為藝術門類中的不同樣式,表演藝術中的意象營造有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顧城在詩歌的內容上,寫大自然中的動物植物等童話元素;在技法上多采用擬人態(tài);在寫作視角上是童年視角;而在藝術風格上單純明麗出自一顆童心。顧城的詩句是自然天成的。他的詩固然離紛紜復雜的社會人生的表象遠了一些,但他貼近的是安靜自得的宇宙生命的本真狀態(tài)。這恰是詩的最為真實的,也是最好的狀態(tài)。顧城的詩言簡易讀,沒有意象、語言及形式上的障礙。顧城的詩歌一般句式十分簡短,語言不生僻,一般都是司空見慣的詞語,文字純凈簡單。在《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中,詩人構建了一個清新流麗的童話世界,用詩人獨有的想象力,打破了現(xiàn)實世界給他的束縛,實現(xiàn)了在心靈上的自由。在《北方的孤獨者》和《愛斯基摩人的雪屋里》顧城不僅在藝術世界中參悟婚姻和愛情的真諦,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傾其一生去追求,甚至為了心中的真愛不惜與世俗為敵,向道德開戰(zhàn)。
轉變時期
1983年到1986年屬于他創(chuàng)作的中期,這個時期的作品是詩人自己的探索和轉變的時期,褒貶不一。從這部分作品讀者能明顯感覺出與前期和后期作品的差異與聯(lián)系,承前啟后,這個階段是詩人創(chuàng)作轉變的過渡期。這時期的作品依然保有濃郁的童話色彩,同時也有了更深的內涵,可能是現(xiàn)實與理想的沖突在顧城身上發(fā)生的作用,使他不能繼續(xù)一成不變地作簡單的詩,不得不去處理內心的矛盾和痛苦,他不得不變。
夢幻階段
1987年之后是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后期。出國后的顧城幾乎停止了對自己詩歌的任何抄整工作,他也越來越感受到寫詩對他而言是一種最為基本的純自然的生命現(xiàn)象。他的詩會隨手寫在任何地方,舊報紙上,廢紙上都可以見到,他自己1992年在德國時說過:“我在島上寫得非常好,有時間便能寫,總是有感覺的”,“但保留就有些無所謂了,也沒地方放”。他也曾說自己的詩十有八九都是“寫了就沒了”的。詩人自認為這個時期的作品才是他最好的作品,最有感的作品,他在自己人生最后的這段歲月里完全是處于“無我”的狀態(tài),完全獨立自己于時世之外,跟從的是夢、是思、是靈感,詩歌語言及其意象有一種破碎之美,從其表象上又好像回到了剛開始寫詩的狀態(tài),只是少年時他在建立童話世界,現(xiàn)在,他在建造一座更奇幻的夢幻城堡。然而,不論如何分期,童話之美,一直貫穿他的整個創(chuàng)作,這點是我們在閱讀和分析顧城作品的時候不能放棄的。即便是后來,他依然是以兒童的眼光在打量這個世界,只是那時他已經(jīng)有了一個成人的身軀和沉重的心,他對童話之美的追求從來就沒有改變過,乃至于成年后還執(zhí)著于去一個小島上建立自己的烏托邦。
文學成就
顧城是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是當時激動人心的思想、文學“解放”潮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80年代新詩潮運動的起點。
在1975年,他就以神童的天賦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生命幻想曲》并奠定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風格。1984年創(chuàng)作的《頌歌世界》底蘊反思,格調冷靜。顧城的《一代人》、《弧線》等詩歌成為朦朧詩論爭中被反復提及的“朦朧詩作”。
1987年到1993年寫出了唯一的自傳體長篇小說《英兒》。他的詩常以跳躍的短句,迷離的色彩、喃喃自語的獨白,營造一個遠離塵世的童話世界。
80年代初,這時顧城的自己也由對自然的依附轉向對文化的依附。寫作了《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一代人》、《紅衛(wèi)兵之墓》等具有較強的思辯色彩和社會意識的作品。顧城寫了很多獻給謝燁的詩。這些詩中有著超越現(xiàn)實圄地的異想,努力追求一個物外的、單純的、與世隔絕的世界。
人物評價
各家評論
文集封面沈奇(當代詩評家):在充滿觀念困擾和功利張望的當代中國大陸詩壇,顧城詩歌之“精神自傳”性的、如“水晶”般純粹與透明的存在,標示著別具意義的精神鑒照與美學價值,輕松自如地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獨屬顧城所有的詩的世界。當代漢語詩歌藝術在顧城這里回到了它的本質所在:既是源于生活與生命的創(chuàng)造,又是生活與生命自身的存在方式。
何言宏(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顧城以其孩子般的詩思和語體構造了一個詩的天國,這樣的天國,正因為其高于世界,而又面向著人類,所以在實際上,又與我們的塵世存在著緊張。
張清華(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從唯道德論的角度看,顧城也許不應該被寫在這里,但是從一種更大意義的悲劇和詩意的層面上理解的話,他就變得很有必要。顧城文本的影響力幾乎超過了所有當代詩人,這是我們無法將他繞開的理由。他的精神現(xiàn)象學意義雖然有更多負面的角度,但也正因為如此,他的詩歌中也包含了更多幽暗的和深淵式的人性復雜內容,使其單純的表達中蘊含了豐富的信息。
崔衛(wèi)平(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顧城是個比較膽小的人,不是一個愛說話的人,是一個比較退卻、喜歡‘坐在后面’的人。顧城貢獻是相當大的,但“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環(huán)境黑暗而自己光明這種表述是一個任性的表達。一個人不能意識到自己身上陰影的存在、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觀照社會時,也要反思自己。
評論總結
顧城是朦朧詩派的重要詩人,在當代文學史上敘述新詩潮的發(fā)展時,都把顧城與舒婷、北島相提并論。顧城作為一個“應運”而生的詩人,非!扒珊稀钡厝谌肓诵略姵钡臍v史進程,成為其中壯其聲勢的一員,還是其詩歌有著不可替代的特殊的詩學意義。顧城是個感覺至上的詩人。他用靈魂去感受,用心去觀察。顧城屬于那種用靈魂也為靈魂淺唱低吟的詩人,是純粹的性靈的寫作。他的詩歌安靜、舒緩、抑郁、沉著,又不缺少生氣和活力。顧城之死,成為文學史家的一塊心病。文學史并不是刑事判決書,文學史家也不是道德家,只需知人論事,探究詩人對于詩歌藝術的勞績。
【顧城詩歌《我們寫東西》賞析】相關文章:
顧城詩歌《弧線》賞析04-03
顧城詩歌賞析《感覺》01-14
顧城詩歌《簡歷》賞析04-15
顧城詩歌《海的圖案》賞析06-19
顧城詩歌作品《別》賞析11-25
顧城的短詩賞析04-26
顧城《安慰》賞析05-18
《小巷》賞析顧城12-12
顧城《生日》賞析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