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古詩翻譯
《一去二三里》是北宋哲學家邵雍所作的一首詩。以下是“一去二三里古詩翻譯”,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一去二三里
作者:邵康節(jié)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譯
一個小孩,牽著媽媽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氣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過一個小村子,只有四五戶人家,正在做午飯,家家冒炊煙。娘倆走累了,看見路邊有六七座亭子,就走過去歇腳;亭子外邊,花開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愛,伸出指頭點數(shù),嘴里念叨著“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來,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剛要動手,他的媽媽便喝住他,說:“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邊的人就不能看美麗的花兒了!焙髞,這兒的花越來越多,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變成了一座大花園。
創(chuàng)作背景
詩人在陽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輝縣)游玩時,看到了鄉(xiāng)間野外的駘蕩春光和迷人的鄉(xiāng)村風物,為了表達詩人的閑適心緒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所以寫下這首詩。
作品鑒賞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兩句是一種線狀的視覺印象!耙蝗ァ弊鏊竭\動,”二三“虛指數(shù)量多,炊煙裊裊呈垂直狀態(tài),“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兩句變換為點狀視覺印象:亭臺座座,鮮花朵朵。
詩人在這首詩中的`每句安排一個量詞,即“里”、“家”、“座”、“枝”,新穎有變化,也在每句中安排兩三個數(shù)字:“一”字打頭,“二三”“四五”和“六七”嵌于句中,“八九十”又回歸句首,把一到十表示數(shù)目的十個漢字按照自然數(shù)序同小路、煙、村、亭臺、鮮花編織在一起,隨著詩句和畫面自然排列,只用了寥寥幾筆就構成一幅自然樸實而又朦朧的山村風景畫,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名家點評
現(xiàn)代作家金波《金波論兒童詩》:聲、義、畫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現(xiàn)代語言學家楊春霖《漢語修辭藝術大辭典》:生動而含蓄,自然而貼切。
現(xiàn)代作家協(xié)會會員郭彥全《履痕鄉(xiāng)夢共詩情》:頓覺跌君多姿,妙趣橫生。
【一去二三里古詩翻譯】相關文章:
楊萬里古詩小池翻譯12-05
《竹里館》古詩原文賞析與翻譯10-14
楊萬里《小池》古詩原文及翻譯12-05
楊萬里《新柳》古詩原文翻譯及賞析12-16
元日古詩翻譯11-04
詠柳古詩翻譯11-03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08-19
元日田家古詩翻譯07-30
古詩靜夜思翻譯07-30
怨王孫翻譯古詩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