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韓愈《聽穎師彈琴》原文
《聽穎師彈琴》是唐代詩人韓愈的作品。此詩寫作者聽穎師彈琴的感受。詩從演奏的開始起筆,到琴聲的終止完篇。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韓愈《聽穎師彈琴》原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穎師彈琴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
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
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
嗟余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注釋】
⑴此篇作于公元816年(元和十一年)。韓愈《聽穎師彈琴歌》有“竺僧前立當吾門,梵宮真相眉棱尊”,可知穎師是當時一位善彈琴的和尚。穎師:穎師是當時善于彈琴的和尚,他曾向幾位詩人請求做詩表揚。
、脐顷牵河H熱。爾汝:至友之間不講客套,以你我相稱。這里表示親近!妒勒f新語·排調》:“晉武帝問孫皓:聞南人好作爾汝歌,頗能為不?”爾汝歌是古代江南一帶民間流行的情歌,歌詞每句用爾或汝相稱,以示彼此親昵。
、莿澣唬和蝗。軒昂:形容音樂高亢雄壯。
⑷“浮云”兩句:形容音樂飄逸悠揚。
⑸“喧啾”四句:形容音樂既有百鳥喧嘩般的豐富熱鬧,又有主題樂調的鮮明嘹亮,高低抑揚,起伏變化。
⑹未省(xǐng):不懂得。絲篁:彈撥樂器,此指琴。
、似鹱汉銎鸷鲎硬灰训臉幼。
⑻遽(jù):急忙。
⑼冰炭置我腸:形容自己完全被琴聲所左右,一會兒滿心愉悅,一會兒心情沮喪。 猶如說水火,兩者不能相容!肚f子·人間世》:“事若成,則必有陰陽之患!惫笞ⅲ骸叭嘶茧m去,然喜懼戰(zhàn)于胸中,固已結冰炭于五藏矣!贝搜宰约罕灰魳匪袆,情緒隨著樂聲而激動變化。
(10)滂滂:流的很多的樣子。
【白話譯文】
親親昵昵學一對小兒女輕言細語,卿卿我我聚兩個俏冤家暗敘哀曲。多豪放如風展旗是誰正高歌引吭,有勇士似電掣馬揮長劍殺敵擒王。又轉成浮云依依柳絮起無根無蒂,沒奈何圓天茫茫道路迷宕東宕西。嘰嘰啾啾分明是煙霞中羽光翻浪,影影綽綽兀立在喬木上百鳳朝凰。峭壁懸崖壓人來寸步都攀援難上,黑壑深淵崩石下千丈猶轟隆傳響。慚愧呀我空有耳朵一雙,對音樂太外行不懂欣賞。聽了你這琴聲忽柔忽剛,振人起強人坐令人低昂。倉皇中我伸手把琴遮擋,淚潮呀早已經洶涌盈眶。穎師傅好功夫實非尋常,別再把冰與火填我胸膛。
《聽穎師彈琴》賞析
唐人音樂詩較著名者,有李頎《聽董大彈胡笳弄兼寄語房給事》、李白《聽蜀僧濬彈琴》、李賀《李憑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等及韓愈此篇。篇篇不同,可謂各有千秋。喜懼哀樂,變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狀,這就是韓愈聽穎師彈琴的感受。讀罷全詩,穎師高超的琴技如可聞見。
詩分兩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寫聲音。起句不同一般,它沒有提及彈琴者,也沒有交待彈琴的時間和地點,而是緊扣題目中的“聽”字,單刀直入,把讀者引進美妙的音樂境界里。琴聲裊裊升起,輕柔細屑,仿佛小兒女在耳鬢廝磨之際,竊竊私語,互訴衷腸。中間夾雜些嗔怪之聲,那不過是表達傾心相愛的一種不拘形跡的方式而已。正當聽者沉浸在充滿柔情蜜意的氛圍里,琴聲驟然變得昂揚激越起來,就象勇猛的將士揮戈躍馬沖入敵陣,顯得氣勢非凡。接著琴聲又由剛轉柔,呈起伏回蕩之姿。恰似經過一場浴血奮戰(zhàn),敵氛盡掃,此時,天朗氣清,風和日麗,遠處浮動著幾片白云,近處搖曳著幾絲柳絮,它們飄浮不定,若有若無,難于捉摸,卻逗人情思。琴聲所展示的意境高遠闊大,使人有極目遙天悠悠不盡之感。
驀地,百鳥齊鳴,啁啾不已,安謐的環(huán)境為喧鬧的場面所代替。在眾鳥蹁躚之中,一只鳳凰翩然高舉,引吭長鳴!败Q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這只不甘與凡鳥為伍的孤傲的鳳凰,一心向上,飽經躋攀之苦,結果還是跌落下來,而且跌得那樣快,那樣慘。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顯示琴聲的起落變化外,似乎還另有寄托。聯(lián)系后面的“濕衣淚滂滂”等句,它很可能包含著詩人對自己境遇的慨嘆。他曾幾次上奏章剖析政事得失,希望當局能有所警醒,從而革除弊端,勵精圖治,結果屢遭貶斥,心中不免有憤激不平之感!皾褚隆本渑c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馬青衫濕”頗相類似,只是后者表達得比較直接,比較顯豁罷了。
后八句寫自己聽琴的感受和反應,從側面烘托琴聲的優(yōu)美動聽!班涤唷倍涫亲灾t之辭,申明自己不懂音樂,未能深諳其中的奧妙。盡管如此,還是被穎師的琴聲所深深感動,先是起坐不安,繼而淚雨滂沱,浸濕了衣襟,猶自撲撲簌簌滴個不止。這種感情上的強烈刺激,實在叫人無法承受,于是推手制止,不忍卒聽。末二句進一步渲染穎師琴技的高超。冰炭原不可同爐,但穎師的琴聲一會兒把人引進歡樂的天堂,一會兒又把人擲入悲苦的地獄,就好比同時把冰炭投入聽者的胸中,使人經受不了這種感情上的劇烈波動。
全篇詩情起伏如錢塘江潮,波濤洶涌,層見迭出,變化無窮。上聯(lián)與下聯(lián),甚至上句與下句,都有較大的起落變化,例如首聯(lián)“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寫柔細的琴聲,充滿和樂的色調,中間著一“怨”字,便覺波浪陡起,姿態(tài)橫生,親昵的意味反倒更濃,也更加富有生活氣息。又如首聯(lián)比以兒女之情,次聯(lián)擬以英雄氣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柔一剛,構成懸殊的形勢。第三聯(lián)要再作起落變化,即由剛轉柔,就很容易與第一聯(lián)交叉重疊。詩人在實現(xiàn)這一起伏轉折的同時,開辟了另一個新的境界,它高遠闊大、安謐清醇,與首聯(lián)的卿卿我我、充滿私情形成鮮明的比照,它所顯示的聲音也與首聯(lián)不一樣,一者(首聯(lián))輕柔細屑,純屬指聲;一者(三聯(lián))宛轉悠揚,是所謂泛聲。盡管兩者都比較輕柔,卻又各有特色,準確地反映了琴聲高低疾徐的變化。清人方東樹說韓愈寫詩“用法變化而深嚴”(《昭昧詹言》),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歷來寫樂曲的詩,大都利用人類五官通感的生理機能,致力于把比較難于捕捉的聲音轉化為比較容易感受的視覺形象。這首詩摹寫聲音精細入微,形象鮮明,卻不粘皮著肉,故而顯得高雅、空靈、醇厚。突出的表現(xiàn)是:在摹寫聲音節(jié)奏的同時,十分注意發(fā)掘含蘊其中的情志。好的琴聲既可悅耳,又可賞心,可以移情動志。好的琴聲,也不只可以繪聲,而且可以“繪情”、“繪志”,把琴聲所表達的情境,一一描摹出來。詩歌在摹寫聲音的同時,或示之以兒女柔情,或擬之以英雄壯志,或充滿對自然的眷戀,或寓有超凡脫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如此等等,無不流露出深厚的情意。
韓愈是一位極富創(chuàng)造性的文學巨匠。他寫作詩文,能夠擺脫拘束,自辟蹊徑。這首詩無論造境或遣詞造語都有獨到之處。以造境言,它為讀者展示了兩個大的境界:一是曲中的境界,即由樂曲的聲音和節(jié)奏所構成的情境;一是曲外的境界,即樂曲聲在聽者(詩人自己)身上得到的反響。兩者亦分亦合,猶如影之與形。從而使整個詩歌的意境顯得深閎雋永,饒有情致。以遣詞造語論,不少詩句新奇妥帖,揉磨入細,感染力極強。例如開頭兩句押細聲韻,其中的“女”、“語”和“爾”、“汝”聲音相近,讀起來有些繞口。這種奇特的音韻安排,恰恰適合于表現(xiàn)小兒女之間那種纏綿糾結的情態(tài)。后面寫昂揚激越的琴聲則改用洪聲韻的“昂”、“場”、“揚”、“凰”等,這些都精確地表現(xiàn)了彈者的情感和聽者的印象。另外,五言和七言交錯運用,以與琴聲的疾徐斷續(xù)相協(xié)調,也大大增強了詩句的表現(xiàn)力。如此等等,清楚地表明,詩人匠心獨運,不拘繩墨,卻又無不文從字順,各司其職。所謂“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其實也是韓愈詩歌語言的一大特色。
拓展閱讀:韓愈軼事
叩齒庵
韓愈來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見一個和尚,面貌十分兇惡,特別是翻出口外的兩個長牙,韓愈想這決非好人,心想著要敲掉他那長牙。韓愈回到衙里,看門的人便拿來一個紅包,說這是一個和尚送來的。韓愈打開一看,里面竟是一對長牙,和那和尚的兩只長牙一模一樣。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齒,并沒說出來,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韓愈立即派人四處尋找那個和尚。見面交談后,韓愈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靈山寺的大顛和尚,是個學識淵博的人。韓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賠禮道歉。從此,兩人成了好朋友。后人為紀念韓愈和大顛和尚的友誼,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齒庵”。
性情中人
韓愈性格開朗豁達,與人交往,無論對方發(fā)跡或是潦倒,他始終態(tài)度不變。年輕時同孟郊、張籍友善,二人聲名地位還不高,韓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中贊揚推崇他們。張籍終于得中進士,榮獲官祿。后來韓愈雖然身份顯貴,每當辦完公事的閑暇,便同他們一起談話宴飲,論文賦詩,和過去一樣。而他對那些權豪勢要,看作奴仆一般,瞪著眼睛不屑一顧。韓愈很善于誘導勉勵后進,留在家中做賓客對待的十分之六七,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仍和顏悅色毫不在意。他總以振興名聲教化、弘揚仁義為己任。幫助內外親和朋友的孤女婚嫁的近十人。
創(chuàng)作背景
此篇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相傳唐朝有一個名叫穎的和尚,從印度來到中國,人們尊稱他為穎師。穎師演奏古琴十分出名,他的古琴長八尺一寸,用質地優(yōu)良的古桐木制成,音色非常優(yōu)美。穎師彈琴的技藝精湛,演奏時有特別的韻味,而且曲目很豐富,遠近知名。據說有一個生病的人,躲在床上,聽到穎師彈琴的聲音,頓然覺得已經病好了,坐了起來,不用再服藥了。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也慕名前來欣賞穎師彈琴,并把他聽穎師彈琴的感受寫成了一首詩,即這首《聽穎師彈琴》。
名家點評
宋代蘇軾《東坡題跋》:此退之《聽穎師琴》詩也。歐陽忠公嘗問仆:“琴詩何者最佳?”余以此答之。公言此詩固奇麗,然自是聽琵琶詩。
宋代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西清詩話》云:三吳僧義海以琴名世。六一居士嘗問東坡:“琴詩孰優(yōu)?”東坡答以退之《聽穎師琴》,公曰:“此只是聽琵琶耳!被蛞詥柡#ò粗干x海),海曰:“歐陽公一代英偉,然斯語誤矣!顷莾号Z,恩怨相爾汝’,言輕柔細肩,真情出見也!畡澣蛔冘幇,勇士赴敵場’,言精神馀溢,竦觀聽也!≡屏鯚o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言縱橫變態(tài),浩乎不失自然也!卑嬴B群,忽見孤鳳凰’,又見穎孤絕,不同流俗下俚聲也!Q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言起伏抑揚,不主故常也。皆指下絲聲妙處,惟琴為然。琵琶格上聲,烏能爾邪?退之深得其趣,未易譏評也!
宋代吳曾《能改齋漫錄》:余謂義海以數(shù)聲非琵琶所及,是矣;而謂真知琴趣,則非也。昔晁無咎謂嘗見善琴者云:“‘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為泛聲,輕非絲,重非木也。‘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為泛聲中寄指聲也,‘躋攀分寸不可上’,為吟繹聲也。‘失勢一落千丈強’,為歷聲也。數(shù)聲琴中最難工!焙閼c善亦嘗引用,而未知出于晁。是豈義海所知,況西清邪!
宋代許顗《許彥周詩話》:“浮云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隨飛揚”,此泛聲也,謂輕非絲,重非木也!靶卑嬴B群,忽見孤鳳凰”,泛聲中寄指聲也。“躋攀分寸不可上”,吟繹聲也!笆菀宦淝д蓮姟保樝侣曇。仆不曉琴,聞之善琴者云,此數(shù)聲最難工。自文忠公與東坡論此詩,作聽琵琶詩之后,后生隨例云云,柳下惠則可,我則不可。故特論之,少為退之雪冤。
宋代陳善《捫虱新話》:予自學琴,而得為文之法。文章之妙處,在能掩仰頓挫,令人讀之,亹亹不倦。韓退之《聽穎師琴》詩曰:“昵昵兒女語……失勢一落千丈強。”此頓挫法也。退之《與李翱書》,并用其法云。
宋代樓鑰《攻愧集·謝文思許尚之石函〈廣陵散〉譜》:韓文公《聽穎師彈琴》詩,幾為古今絕唱。前十句形容曲盡,是必為《廣陵散》而作,他曲不足以當。此歐公以為琵琶詩,而蘇公遂檃括為琵琶詞。二公皆天人,何敢輕議,然俱非深于琴者也。
宋代王楙《野客叢談》:退之《聽琴》詩曰:“呢昵兒女語……勇士赴敵場!贝艘獬鲇谌瞵r《箏賦》:“不疾不徐,遲速合度,君子之衢也;慷慨磊落,卓礫盤紆,壯士之節(jié)也!比瞵r此意又出于王褒《洞簫賦》,褒曰:“澎濞沆瀣,一何壯士;優(yōu)柔溫潤,又似君子!
明代蔣之翅《輯注唐韓昌黎集》:只起四語耳,忽而弱骨柔情,銷魂欲絕,忽而舞爪張牙,可駭可愕。其變態(tài)百出如此。
明代邢昉《唐風定》:《聽穎師彈琴》視李頎《胡笳》遠遜,較香山《琵琶》氣骨崢嶸。
清代黃周星《唐詩快》:琴聲之妙,此詩可謂形容殆盡矣。何歐陽文忠乃以為琵琶耶?
清代賀裳《載酒園詩話又編》:琴詩曰:“昵昵兒女語……天地闊遠隨飛揚”,何等灑落!
清代朱彝尊《批韓詩》:寫琴聲之妙入髓,又一一皆實境。繁休伯稱車子,柳子厚志箏師,皆不能及,可謂古今絕唱。六一善琴,乃指為琵琶,竊所未解。純是佳唐詩。亦何讓杜?
清代查慎行《初白庵詩評》:一連十句,每兩句各自一意,是贊彈琴手,不是贊琴。琴之妙固不待贊也,所以一下文直接云“自聞穎師彈”(“失勢一落”句下)。
清高宗敕編《唐宋詩醇》:寫琴聲之妙,實為得髓。繁休伯稱車子,柳子厚志箏師,皆不能及。永叔善琴,乃用此為譏議耶?“躋攀”二語,千古詩文妙訣。
清代葉矯然《龍性堂詩話初集》:昌黎《聽穎師彈琴》,頓挫奇特,曲盡變態(tài),其妙與李頎《胡笳》、長吉《箜篌引》等耳。六一指為琵琶,最確。
清代薛雪《一瓢詩話》:《穎師彈琴》,是一曲泛音起者,昌黎摹寫入神,乃以“昵昵”二語,為似琵琶聲,則“攀躋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除卻吟揉綽注,更無可以形容,琵琶中亦有此耶?
近代程學恂《韓詩臆說》:永叔所謂似琵琶者,亦只起四句近之耳,馀自迥絕也。坡嘗追憶歐公語,更作《聽賢師琴》詩,恨歐公不及見之,所謂“大弦春溫和且平,牛鳴盎中雉登木”是也。予謂此誠不疑于琵琶矣,然亦了無琴味,試再讀退之詩如何?彥周所稱,即今世之琴耳,不知唐時所用,即同此否?若是師襄夫子所鼓,必不涉恩怨兒女也,此又不可不知。
近代高步瀛《唐宋詩舉要》:方扶南曰:按嵇康《琴賦》中已具此數(shù)聲,其曰“或怨而躊躕”,非“昵昵兒女語”乎?“時劫掎以慷慨”,非“勇士赴敵場”乎?“忽飄飄以輕邁,若眾葩敷榮曜春風”,非“浮云柳絮無根蒂”乎?“嚶若離鹍鳴清池,翼若游鴻翔曾崖”,又“若鸞鳳和鳴戲云中”,非“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乎?“參禪(按《琴賦》原文作‘譚’)繁促,復疊攢仄,拊嗟累贊,間不容息”,非“躋攀分寸不可上”乎?“或乘險投會,邀隙趨!,“或摟櫟捋,縹繚澈冽”,非“失勢一落千丈強”呼?公非襲《琴賦》,而會心于琴理則有合也。吳曰:無端而來,無端而止,章法奇詭極矣(“勇士”句下)。極頓挫抑揚之致,蓋即以自喻其文章之妙也(“失勢一落”句下)。再頓一筆(“穎乎”句下)。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韓愈河陽(今河南孟州)人。自謂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貞元八年(792年)進士。曾任國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職,因諫阻憲宗奉迎佛骨被貶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謚“文”。倡導古文運動,其散文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其詩力求新奇,有時流于險怪,對宋詩影響頗大。有《昌黎先生集》。
【韓愈《聽穎師彈琴》原文】相關文章:
韓愈《聽穎師彈琴》全詩翻譯賞析11-20
劉長卿《聽彈琴》原文06-20
劉長卿《聽彈琴》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16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原文注釋06-19
劉長卿《聽彈琴》10-14
春雪韓愈原文03-29
《韓愈》原文及翻譯06-04
《聽彈琴》詩詞鑒賞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