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亭集序教案 推薦度:
- 蘭亭集序教案 推薦度:
- 蘭亭集序教案 推薦度:
- 蘭亭集序教案 推薦度:
- 蘭亭集序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蘭亭集序》教案范文七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蘭亭集序》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蘭亭集序》教案 篇1
《蘭亭集序》教案
教學目的
一、指導學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作者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深切感慨。
二、指導學生體會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jié)合的寫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三、指導學生品味本文精練優(yōu)美、樸素清新的語言。
教學設想
一、安排兩課時。
二、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朗讀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三、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的回答,達到教學目的(一)、(二),應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四、利用預習效果教學,避免逐字、逐句、逐段平均主義的講解,重點突出一些疑難字、詞、句,主要采用課堂討論的方式,教師適當點撥。
五、介紹閱讀課外文學作品《騰王閣序》,比較兩文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異同,培養(yǎng)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水平。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簡介作家作品,引導學生參看書下注釋(1),教師可補充以下內(nèi)容:王羲之,有“書圣”之稱,也長于詩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風格瀟灑放脫。王羲之曾經(jīng)一度做官,他關(guān)懷國事,在政治上曾有積極用世的一面,后辭官歸田,以山水為娛,好服食養(yǎng)性,胸懷曠達,為時人敬重。
“序”是一種文體,寫在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時,常一同賦詩,詩成后公推一個作序,《蘭亭集序》即是膾炙人口的詩序名篇,其思想和辭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從中可以看出東晉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養(yǎng)、精神狀態(tài)和文學造詣。
二、朗讀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聽清文章語氣、節(jié)奏和讀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
癸(guǐ)丑 修楔(xì) 流觴(shāng) 游目騁(chěng)懷 趣(qū)舍萬殊 齊彭殤(shāng)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閱注釋,理解文章大意,提出預習時不能解決的字詞句,教師答疑或?qū)W生討論。應特別強調(diào)理解“俯仰”一詞在文中的.意義,“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句子含義。
三、整體感知作品,理清文章思路
討論:全文有三段,每一段的內(nèi)容要點是什么?(分別用六個字來概括。)學生發(fā)言后,明確本文層次,板書:
(一)記敘蘭亭盛況;
(二)抒發(fā)人生感慨;
(三)交代作序目的。
四、討論第一段內(nèi)容
完成課后練習(一)中的(1),教學的同時要求學生試背誦。
提問:本段共有六句話,作者是如何記敘這次蘭亭聚會的盛況的?指名學生依次朗讀每一句的內(nèi)容,然后概括出每句話的內(nèi)容要點。板書明確:
(一)記敘蘭亭盛會:
(1)時間:“永和……癸丑……暮春……”
地點:“……蘭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賢……少長……”
(3)環(huán)境:“此地有……,又有……” ,
(4)活動:“引以為流觴曲水……”
(5)天氣:“……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6)感受:“……信可樂也!
講析過程中,給定短暫時間強化記憶,然后指名學生根據(jù)板書內(nèi)容提示,試背誦。
討論: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學生發(fā)言后,明確:寫景抒情,敘議結(jié)合。如敘說“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列坐其次!毕旅婢o接著引申而論“雖無絲竹之盛,……亦足以暢敘幽情”;下面也同樣是敘議結(jié)合:“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庇闪汲健⒚谰、賞心、樂事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討論:這段話語言有什么特點?
教師明確:記敘性文字言簡意賅,如開頭總敘,只25個字就交代清楚了蘭亭集會的時間、地點、目的,表現(xiàn)出高超的語言技巧;寫景的文字精練優(yōu)美,樸素清新。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一段;
2.預習思考:作者是如何圍繞樂憂生死等人生重大問題展開議論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第二課時
一、集體背誦第一段
簡要復習第一段內(nèi)容,導人新課。
二、討論第二段內(nèi)容
1.教師領讀或?qū)W生齊讀。
2.“俯仰”一詞在這一段中兩次出現(xiàn),意思是否相同?引導學生參看注釋,理解這兩句話的含義。
3.本段教學有一定難度,應先指名學生串講大意。
4.提問:這段話作者是圍繞什么主題展開議論的?是如何逐步展開的?學生發(fā)言后,明確:作者承上文的“樂”字,由樂而憂,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fā)感慨。
5.結(jié)合課后練習(一)中的(2),討論這段話的議論與上一段的敘事有何聯(lián)系。講析:首句“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是承上段“群賢畢至,少長咸集”而言;也是承上“仰觀宇宙之大,俯察晶類之盛”中的“俯仰”二字推開一步的說法。下面承此句論述了兩種人:一種是“晤言一室之內(nèi)”倦于涉獵游玩的,一種是“放浪形骸之外”寄情山水的。他們雖然“取舍”“靜躁”不同,但當“欣于所遇”時都是“不知老之將至”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又都是情隨事遷,令人感慨的。作者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fā)表議論,推進到生死的大問題,抒發(fā)了對“修短隨化,終期于盡”的無奈和“死生亦大矣”的沉痛感慨。
板書: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或晤言一室之內(nèi)(靜)
或放浪形骸之外(躁)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情隨事遷(感慨系之)
況修短隨化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6.齊讀。指導學生在板書提示下試背誦。
三、討論第三段
交代作序目的,引起后人感懷。
1.指名學生朗讀。
2.討論:結(jié)尾部分從“臨文嗟悼”說到“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發(fā)言后,明確:這段議論中飽含感情,寫出了閱讀昔人興感之作時內(nèi)心苦悶傷感與古人產(chǎn)生共鳴。作者接上文“死生亦大矣”提出“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的觀點,認為“有生就有死”,對于生死說得如此痛切,雖有悲觀消極情緒,但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批判了老莊哲學中的虛無主義世界觀。
3.如何理解這篇書序行文的巧妙?學生討論后明確:作者寫供后人閱讀的《蘭亭集序》,卻先寫閱讀昔人興感之作,由“今之視昔”想到“后之視今”亦是如此,為使后人也對今天的所為所思“興懷”,所以“列敘時人,錄其所述”,以便“后之覽者”也會“有感于斯文”。作者把昔人昔文、今人今文以及后人有感串聯(lián)起來,巧妙地交代了詩集的由來,說明了編集的目的。
4.全班齊讀。
四、歸納總結(jié)
本文先繪聲繪色地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接著敘志抒懷,抒發(fā)了對人生的無限感慨。語言清新樸實,敘議結(jié)合,在雕章琢句、華而不實的文風充斥文壇的當時,顯得尤為可貴。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全文。
2.完成課后練習三。
3.比較閱讀:課外閱讀《騰王閣序》,比較與本文在內(nèi)容和寫法上的異同。
(郭玲 《高中語文第一冊教案》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邊教育出版社)
《蘭亭集序》教案 篇2
【復習目標】
1、 復習本課的重點文言基礎知識及翻譯重點句子。
2、 記誦全文。
【復習流程】
一注音(5分)
癸(ɡuǐ)丑 會(kuài)稽 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觴(shāng) 管弦(xián)
游目騁(chěng)懷 齊彭殤(shāng) 晤(wù)言一室之內(nèi) 趣(qū)舍萬殊
一死生為虛誕(dàn) 曾(cēng)不知老之將至 若合一契(qì) 放浪形。╤ái)
嗟(jiē)悼(dào) 感慨系(xì)之
二、解釋下列加橫線的字(10分)
1、群賢畢至(全) 2、少長咸集(都)
3、清流激湍(流勢很急的水) 4、亦足以暢敘幽情(深藏的感情)
5、是日也,天朗氣清(代詞,這) 6、信可樂也(誠,確實)
7、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交好)(低頭仰頭,比喻很短的時間)
8、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依,隨著) 9、雖趣舍萬殊(進取與退讓)(不同)
10、感既系之矣(附著) 11、不能喻之于懷(曉,懂得)
12、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原因)
13、列坐其次(排列) 14、列敘時人(一個個地)
15、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通“故”所以,因此)(看作一樣)(是)
16、齊彭殤為妄作(看作相等) 17、或取諸懷抱(之于)
18、晤言一室之內(nèi)(對面談話) 19、曾不知老之將至(乃,竟)
20、向之所欣(向來) 21、未嘗不臨文嗟悼 (面對著)
三、一詞多義 (15分)
次:(1)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次一等)
。3)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 有序的排列) (4)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5)余船以次俱進 (次序)
致:(1)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到達,最后所達到的結(jié)果)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3)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4)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5)肅宣權(quán)旨,致殷勤之意。(表示、表達 )
。6)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 用盡)
修:(1)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 )
。2)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壽命長)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學習 進步)
。4)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辦好)
。5)乃重修岳陽樓 (修建)
。6)修守戰(zhàn)之具(整治、治辦)
盛:(1)雖無絲足管弦之盛(多,這里是“熱鬧”的意思)
。2)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繁多)
(3)勝地不常,盛宴難再(盛大)
。4)今又盛寒,馬無稿草(程度深,極,非常)
期:(1)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期限)
。2)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期望、要求)
。3)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時間期限)
。4)期年之后(一周年)
。5)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約定)
(6)外無期功強近之親(服喪一年)
于:(1)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介詞,在)
。2)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對于)
。3)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到)
。4)不能喻之于懷(在)
(5)亦將有感于斯文(對)
所以:(1)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的原因 )
(2)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用來……)
(3)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方法 )
之:(1)曾不知老之將至(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
(2)及其所之既倦(動詞 往 達到 )
。3)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助詞表定語后置 )
。4)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助詞 的)
(5)猶不能不以之興懷(代詞,指代“向之所欣。。。。已為陳跡”)
。6)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晤言一室之內(nèi)(助詞 的)
以:
。1)猶不能不以之興懷(因,介詞)
。2)引以為流觴曲水(介詞,把)
。3)足以極視聽之娛(用來)
(4)舟遙遙以輕飏(連詞 相當于“而”,修飾)
(5)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介詞 把、拿 )
(6)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動詞 用,任用)
。7)日以盡矣,荊軻豈無意哉( 副詞 通“已”,已經(jīng) )
。8)不賂者以賂者喪(因為)
。9)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用)
。10)君臣固守以窺周室(連詞,目的)
三 、翻譯句子(6分)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譯文)
2、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譯文)
3、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譯文)
4、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譯文)
四、名句默寫(7分)
1、(20xx福建卷10年天津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
2、(20xx重慶卷)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________________ 。
3、(20xx山東卷20xx重慶卷20xx安徽卷)仰觀宇宙之大,________,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4、(20xx安徽卷)__________________ ,少長咸集。
5、(10年江西卷北京卷)或取諸懷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
6、(20xx山東卷)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_______________,俯察品類之盛。
7、(20xx四川卷)_______________,齊彭殤為妄作。
五、翻譯劃橫線的句子(7分)
申屠敦之鼎
洛陽布衣申屠敦①有漢鼎②一,得于長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錯③,其文爛如④也。西鄰魯生見而悅焉,呼金工象而鑄之。淬⑤以奇藥,穴地藏之者三年。土與藥交蝕,銅質(zhì)已化,與敦所有者略類。一旦,持獻權(quán)貴人,貴人寶之,饗賓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為魯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為真耳!睓(quán)貴人請觀之,良久曰:“非真也。”眾賓次第咸曰:“是誠非真也!倍夭黄,辨數(shù)⑥不已。眾共折辱⑦之,敦噤不敢言,歸而嘆曰:“吾今然后知勢之足以變易是非也!饼堥T子聞而笑日:“敦何見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選自明?宋濂《宋學士文集》)
[注釋]①申屠敦:復姓申屠。這是作者虛構(gòu)的人物。②鼎:古代的炊具,三足兩耳。后演變?yōu)楣に嚻贰"嘣企?chī)斜錯:云與螭(獸名,外形像龍而無角)互相掩映交錯。④其文爛如:它的花紋斑斕。⑤淬(cuì):金屬燒熱后浸在水中或油中。⑥辨數(shù):多次爭辯。辨,通“辯”。⑦折辱:挖苦。
1、 (2分)譯文:
2、 (3分)譯文:
3、 (2分)譯文:
譯文:洛陽有個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個漢朝的鼎,是在長安的一個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這個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錯,花紋斑斕。西邊有個姓魯?shù)娜丝匆娏诉@個鼎非常喜歡,找了鑄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樣子鑄一個鼎。鑄的.時候浸泡在稀奇的藥水中冷卻,還在地下挖了個洞埋了三年。泥土和藥水都腐蝕著鼎,銅的本質(zhì)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變化,和申屠敦的大體相似了。一天,魯生把鼎獻給了一個有權(quán)勢的貴人,貴人很珍視這個鼎,宴請賓客并賞玩這個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這是魯生的東西,于是就說:“我也有一個鼎,它的外形跟這個很像,只是不知道哪個是真的!睓(quán)貴的人請他把鼎拿來讓他辨別,(權(quán)貴人)看了很久說:“不是真的!蹦切┵e客一個接一個地都說:“確實不是真的!鄙晖蓝胤薹薏黄剑瑺庌q個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說話了,回去感慨地說:“我經(jīng)歷這事之后才知道權(quán)勢足夠用來改變是非了!饼堥T子聽了笑著說:“申屠敦怎么這么晚才明白這個道理。孔x書人評價文章也是這樣啊!
《蘭亭集序》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
1、 學習本文,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及曠達胸懷;
2、 通過朗讀訓練,體會本文清麗流暢、駢散結(jié)合的特點。
【教學重難點】
1、 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變化;
2、 本文寫景、抒情、敘事和議論相結(jié)合的特點。
【課時安排】
。闭n時
【教學過程 設計】
[導語 設計]:
在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發(fā)展史上,魏晉時期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漢隸發(fā)展至魏晉,基本奠定了漢字形態(tài);另一方面,真、行、草書又得到長足發(fā)展。就在這一時期,誕生了一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世譽為“書圣”,他書寫的《樂毅論》、《黃庭經(jīng)》等楷書作品世稱“書之圣”,他的行草書被尊為“草之圣”,他寫的行草《蘭亭集序》被后世書家譽為“行書第一”,他就是王羲之。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以書法藝術(shù)名揚百世的[《蘭亭集序》]
《蘭亭集》中的詩,到了現(xiàn)在,除了搞專門研究的人外,一般人了解甚少,而王羲之這篇序卻聲名遠播,流傳千古,除了它書法上的極高成就外,恐怕也有其內(nèi)容上的原因。我們今天不妨就來一起學習王羲之這篇文質(zhì)俱佳的《蘭亭集序》
[背景簡介]
王羲之有“書圣”之美稱,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他和眾多名士共四十一人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出示圖片)。與會者臨流賦詩,各抒懷抱,記下了他們的千古風流,王羲之為這些詩作的書序《蘭亭集序》,更以其文采書藝雙絕而膾炙人口。
今天我們不僅欣賞到其書法美,還要跟大家一起來欣賞其文章的美。
[課文學習三步法]:
第一步:學生朗讀,圈點、勾畫疑難點。
第二步:老師答疑解難。
第三步:強調(diào)重點知識:
1、基礎知識點:
、
⑵
、
⑷
、
、
2、內(nèi)容分析:
。郯鍟O計 ]
全文共3個自然段,分為三部分:
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介紹時地,美景及活動!獦
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抒發(fā)人生的思考!
第3自然段為第三部分,簡述寫作緣由。——悲
、、講讀課文第一段,分析:
這一段作者記敘了蘭亭盛會,同學們找找看,這一段寫了哪些內(nèi)容?
明確:交代了集會的時間、地點、與會者等。并有寫景、敘事和抒情
進一步明確寫景、敘事和抒情的語句:
作者用簡潔雅凈、鏗鏗有致的語言,寫出了宴集之地清澈明朗,而又生機盎然的自然風光:
崇山峻嶺,氣勢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靜謐;清澈溪流,潔凈明朗;湍急的流水,飛花濺玉。
在如此充滿詩情畫意的美景面前,文人雅士們能不飲酒賦詩嗎: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
酒,是感情的催化劑。詩,是情感的產(chǎn)品。他流觴曲水,于是詩興大發(fā),他們紛紛臨流賦詩。雖無絲竹管弦之興,然而可以“暢敘幽情”,各抒懷抱。
接下來,乘著快意,信步登上蘭亭的最高處。作者仰看,世界是如此闊大,宇宙是如此浩渺;俯視,大自然萬物是如此繁茂昌盛,生機盎然。王羲之,縱展 目力,開暢胸懷,要把大自然的美景盡收眼底。使自己的感官得到最大的享受,盡享人生的快樂:
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仰……俯……
作者發(fā)出由衷的感嘆:信可樂也。這實在是人生的極致。這種樂是對蘭亭美景的陶醉,是來自于蘭亭集會的暢快。
總結(jié)第一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樂
⑵、講讀課文第二段,分析:
學生歸納第二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痛
問:作者為什么感到“痛”?(要求用原文中的話回答: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問:作者提出了一個什么樣的觀點?(死生亦大矣)
師點評:在享受了難得的聚會和快樂后,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再圓滿的團聚終要離散,再自足的幸福終要破滅,再堅強的生命終要走向滅亡。面對這鐵一般冰冷的自然規(guī)律,作者不由得感嘆“死生亦大矣”
⑶、講讀第三段,分析:
學生歸納第三段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悲
問:作者為什么感到“悲”?
生討論,師歸納(承上文“死生亦大矣”之“痛”而來,古人、今人、后者三者都對這同一話題有同樣的感慨,都逃避不了生命終將殞滅這一規(guī)律,所以王羲之感到悲,這也反映了魏晉時代由于玄學盛行,士大夫們多崇尚老莊思想,很多人都篤信“死生一”“彭殤齊”,意志消沉,不求進取。這種思想對王羲之不能沒有影響。
但王羲之還說出了一句話,它是整篇文章的亮點所在——“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作者認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二者不得等量齊觀,其中暗含有生之年應當做點實事,不宜空談玄理。這也反映了王羲之的曠達性格。)
、取⒎治霰疚奶厣
本文是一篇書序,卻這樣借題發(fā)揮,闡明了自己的生死觀,書序能這樣寫嗎?
明確:序,一般寫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自己寫的,多說明寫書的的緣由、目的`和經(jīng)過。也有別人寫的,多介紹或評論本書的內(nèi)容,也作敘文。)
本文中也有一些語句反映了書序的特點:
作詩緣由——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成書經(jīng)過——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編集目的——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明徐師曾《文體明辯》《爾雅》云 : “序,緒也! 字亦作“敘”,言其善敘事理,次第有序,若絲之緒也。其為體有二,一曰議論,二曰敘事。
明確:這段話表明書序也可以議論,也可敘事,即可以借題發(fā)揮。
小結(jié):本文的妙處正在這借題發(fā)揮上,因而顯得立意高遠,王羲之用324字,既寫出了蘭亭盛會之樂,又由此生發(fā)議論,談到“死生之大”,進而談到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
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痛: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悲:后之視今,亦由古之視今。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我認為王羲之的人生觀不消極,悲嘆并不等于悲觀,歷史上悲嘆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創(chuàng)造價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詩中寫道“人生幾何,對酒當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這并不妨礙他成為亂世英雄,正是因為他們對人生充滿了執(zhí)著,對歲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嘆。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極其表,執(zhí)著其里”,王羲之在書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對抗人生虛無的最執(zhí)著的努力。
說到這兒,我們不由得想起了作家王瑤的一句話“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于是就設法增加它的密度”。這句話說的也正是在有生之年要讓自己的生命更精彩。
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我們今天讀他的文章,是“后之賢者”,應該有許多新的感悟。結(jié)合歷史人物,談談你是怎樣認識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你對人生有什么新的體驗?
《蘭亭集序》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敢于沖破時俗,否定當時流行的莊子“一死生,齊彭殤”觀點。
2.體味本文敘議結(jié)合、直抒胸臆的特色。
3.積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實詞。
《學習重點》
仔細揣摩本文景與情的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研讀步驟
步驟一:課前預習。
1.查字典,解決生、難字的讀音,能順利誦讀;
2.查注釋,疏通文意,掌握課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詞語;
3.了解與課文相關(guān)的背景資料。
步驟二:課文分析。
1.體味文章以情御景的寫作風格;
2.體味本文回環(huán)曲折地抒發(fā)感情的特點。
。ǘ﹩栴}探究
1.作者寫蘭亭的景色突出什么特征,與作者的情有何關(guān)系?
文章寫蘭亭景色突出“淡雅”的特征,三月的江南,山間水渚之間,綠樹成映,鮮花吐艷,但在作者筆下,所有濃艷之物皆不見蹤影,唯山、水、林、竹、天、風而已?瓷,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繪竹,言其“修”而舍其綠;寫水,言其“清”而舍其碧;敘氣候,亦“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而已。一切盡顯淡雅,而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觀反照。東晉之時,玄學盛行,名士們對山水的欣賞,不僅“目寓”,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認真觀察思考,不只是怡情養(yǎng)性,還可以“明理”和“悟道”。
2.文中“信可樂也”句“樂”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
從字面上看來,“樂”的具體內(nèi)容一是同道相逢,二是環(huán)境幽雅,三是氣候宜人;但更深層次的“樂”在于作者在此情此景中對大自然的一種領悟,“觀宇宙之大”,“察品類之盛”,大自然神奇的造化,使自然界的一切均等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賜,置身于自然中,往往使人物我兩忘達到“道”的最高境界。
3.第二自然段中“豈不痛哉”是緣何而痛?
第二自然在前面極寫宴集之樂后引出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慨。蘭亭宴集,自然快樂,但終有期限,聚會難而短,分離易而長。由此想到了人生。人生一世,各有所好,有的“晤言一室之內(nèi)”,有的“放浪形骸之外”,或靜或動,“暫得。
《蘭亭集序》教案 篇5
本課教學目標
1.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jīng)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zhuǎn)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駢散并行而以散為主的特色。
3.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教學重點
1.了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如“一”在“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數(shù)量詞)“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整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把……看作一樣),“所以興懷,其致一也”(一樣、相同)等四個句子中的.意義。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膠片、錄音機、教學磁帶、《蘭亭集序》摹本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王羲之及其作品。放錄音范讀,領會句法上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征,朗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把握文意,了解本文作為宴游詩的特征。
[教學步驟]
一、導語:
初中階段我們學過不少寫景狀物的詩作,想必王安石的《書湖陰先生壁》大家還記得吧,師生一起誦讀: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撻送青來。
詩人描寫景物時,畢其形傳其神,一水多情地呵護著綠田,兩山像從遠處奔騰而來,來不及敲門便捧上一片青翠。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也摹景狀物,但手法卻別具一格,言簡而神具,這就是王羲之以書中神品稱著于世的《蘭亭集序》
二、作者簡介。
選一學生讀注解①。教師略作補充:魏晉時期在中國抒發(fā)藝術(shù)的發(fā)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書寫的《樂毅論》《黃庭堅》等楷書作品稱“書之圣”,行草《蘭亭集序》被后世書法家譽為“行書第一”。
出示王羲之《蘭亭集序》摹本,正如前人對他的評價“飄如游云,矯如驚龍”“天機流布,挺然秀出”。
三、放錄音、正音。
學生聽錄音一遍。教師強調(diào)一些字的讀音。投影:
多音字:會稽(kuài jī) 感慨系之(xì) 曾不知老之將至(zēng)
通假字:趣舍萬殊(通“趨”) 古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通“猶”)
四、朗讀課文。
體會本文句法駢散并行,以散為主的特征。
五、品讀課文。
結(jié)合注釋,熟悉文意,并思考:本文和一般的書序有什么不同,找出與《蘭亭集》有關(guān)的語句。
明確:一般的書序介紹成書的經(jīng)過、出版意旨、編次體例或作者情況等,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guān)問題的研究闡發(fā)。
作為書序,本文介紹了作詩緣由(因修禊而“群賢畢至”)、作詩情形(“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成書經(jīng)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本書意義(“后之覽者,亦將有敢于斯文”)。
本文由宴游活動談到生死觀,善于借題發(fā)揮,論及人生的意義。這便是《蘭亭集序》與一般書序的不同之處。
六、布置作業(yè):
熟讀全文,把握各段大意,完成思考練習一。
《蘭亭集序》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蘭亭宴集的起因、經(jīng)過,認識作者感情由樂轉(zhuǎn)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嘆中暗含的對人生的眷戀和熱愛之情。
2、了解本文句法上駢散并行而以散為主的特色。
3、背誦全文,掌握修、期、致、臨、次等詞的多義性。
【教學重點】
1、了解由這次集會而引起的人生無常的感慨,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脈絡。
2、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1、認識作者深沉感嘆中所蘊含的積極情緒。
2、對文中多義詞具體義項的確定。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浙江的紹興蘭渚山是美麗的地方。當年越王勾踐曾經(jīng)在這里種過蘭花。盡管蘭花多且香,但過了季節(jié),很難尋覓。不過由于有了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蘭亭──蘭渚之亭則流芳萬古,大大超過了蘭草的清香。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蘭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紹
學生讀注釋①。
教師補充:
1、魏晉,是中國書法史上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出現(xiàn)了一批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書圣的美稱。他不僅長書法,也長詩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風格瀟灑放脫。
書法作品《蘭亭集序》最為有名,它被后世評論者譽為行書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樣的面貌呢──請看插圖。古人評價:飄如游云,矯如驚龍。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shù)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yōu)美。只可惜,我們看到的只是臨摹本,其真跡已經(jīng)失傳。據(jù)說被李世民帶到地下了。
王羲之的詩文以《蘭亭集序》最出色。從注釋我們已經(jīng)知道,它是詩歌集子的序。集子中的詩文藝術(shù)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卻膾炙人口,是千古傳誦的名篇。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它吧。
2、了解序的體裁特點:
明確:序是一種文體,有兩種。一是贈序,一是書序。后者一般寫在書或文集的前面,內(nèi)容多是介紹書的內(nèi)容和特色、成書經(jīng)過,寫書目的等。有的近似論說文,有的近似記敘文,有的則如說明文,還有的寫法上同散文筆調(diào),這一類的多是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蘭亭集序》就是這樣的一篇文章。
三、聽課文朗讀錄音,讀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
多媒體顯示:
癸丑修禊流觴會稽 游目騁懷趣舍萬殊齊彭殤感慨系之 若合一契曾不知老
學生自由朗讀。
(要求:注意文章語氣、節(jié)奏、字音。)
四、疏通字詞
1、重要詞語:
、 實虛詞: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信可樂也 取諸懷抱
或因寄所托 曾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以之興懷 修短隨化
喻之于懷 故列敘時人
、 通假字:雖趣舍萬殊
、 活用詞: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殤為妄作
2、多義詞:
、 乃重修岳陽樓 鄒忌修八尺有余 內(nèi)修政理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
⑵ 終期于盡 度已失期 不期修古 行有期年
、 其致一也 齊心一力以致臣節(jié) 致市民 聚萬貨頗有野致
、 臨文嗟悼 把酒臨風 曹公已臨其境 哀臨三日
⑸ 列坐其次 引次江北 破軍次之 賢能不待次而舉
、 所以游目騁懷 所以興懷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吾知所以拒子矣
、 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3、成語及常用語:
、 游目騁懷:開懷。
⑵ 放浪形。盒袨榉趴v,不受世俗禮法束縛。
⑶ 情隨事遷:思想感情隨著情況變遷而發(fā)生變化。
4、常識:
、 紀年法:歲在癸丑(干支紀年)
宣德間宮中尚促織之戲(帝王年號)
趙惠文王16年(王公紀年)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年號干支并用)
、 暮春:孟春、仲春、季春。
⑶ 修禊:在風俗,臨水為祭,消除不祥,選在三月三日。
五、再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
1、反復朗讀課文,力求背誦。
2、如何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朗讀課文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寫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以及變化?
2、分小組討論,給文章劃分段落部分,概括要點。
3、總結(jié)文章的意思。
三、賞析課文
1、第一段:
、 以課文的第一部分為主,看作者在表達自己的心境時從哪幾個方面寫的?
時間:永和九年,暮春。
地點:蘭亭。
風景: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人物:群賢,少長。
盛況:流觴曲水。
感受:信可樂也。
、 嘗試背誦第一段,理清背誦思路。
2、學習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變遷。
3、朗讀并分析第三自然段,理清背誦思路。
集體齊讀課文第三自然段,背誦。
4、學生齊讀課文三遍,背誦。
四、小結(jié)
五、全文小結(jié)
【考考你】
1、為下列句中加粗的字選出正確的義項
、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
A、全部 B、畢竟 C、完結(jié) D、畢備
、 曾不知老之將至( )
A、竟然 B、曾經(jīng) C、通增 D、從前
、 或取諸懷抱( )
A、有的人 B、有的時候 C、或者 D、間或
⑷ 俯仰之間,已為陳跡( )
A、陳列 B、陳述 C、陳舊 D、通陣
2、下列各句加粗詞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歲在癸丑,暮春之初
B、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C、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
D、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E、何不委心任去留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聘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抬頭觀覽浩渺的天地,低頭審視繁多的物類,借憑它們縱目瀏覽,舒展胸懷,足以盡情地享受著和聽的樂趣,確實很愉快啊。
B、俯仰一世──很快地就度過一生。
C、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虛假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是妄造的。
D、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對所向往的事物已經(jīng)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轉(zhuǎn)移,感慨就隨之而生了。
4、閱讀全文把握文意,請找出不正確的一項( )
A、王羲之他們在風景幽絕的蘭亭宴飲,是含有這么一個游戲:把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讓它隨水飄流。杯子停下來時,坐在近處的人就應取觴飲酒。
B、全文前半部分敘蘭亭宴集情景,是實寫,以樂字為基調(diào);后半部分抒發(fā)宴集之后的感觸,是虛寫,以一個悲字為基調(diào)。
C、文中作者批判了莊子死生一體的虛幻世界觀,認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談對人生的感觸,從宴集發(fā)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在深沉的慨嘆之中,暗含著對人生的厭倦和冷漠。
5、創(chuàng)新能力訓練閱讀李白的《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完成下題: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李之芳國,序天倫之樂事。群季俊秀,皆為惠速。吾人詠歌,獨慚康樂。幽賞未已,高談轉(zhuǎn)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shù)。
、 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萬物之逆旅也逆 旅:旅店。
B、古人秉燭夜游 秉:持,拿。
C、群季俊秀 季:兄弟中排行第四或最小的,此指弟弟。
D、而浮生若夢浮 生:輕生。
、 下列對文章的解釋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這一篇同《蘭亭集序》一樣,也屬于宴集序。標題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內(nèi)容:回答了什么人(作者與從弟)什么時候(春夜)、什么地方(桃李園)、干什么(宴飲)等問題。
B、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以,緣故。意為:古人(嫌人生太短)夜里拿著燭光游玩,實在是有緣故(有道理)啊。
C、大塊假我以文章,大塊指天地;文章,絢爛的文采。即廣闊的天地給我提供了如此絢麗燦爛的大好春光。豈能辜負!表現(xiàn)了作者及時行樂的消極思想。
D、惠連是人名,很有才華,十歲就能寫詩作文;康樂指謝靈運,南朝詩人。作者用此贊揚諸位堂弟人才俊秀,謙稱自己不如謝靈運。表現(xiàn)作者與弟弟們暢敘天倫之樂的喜悅之情。
【學科滲透訓練】
迎著將要落山的太陽,小李看見對面過來一輛兩匹馬拉的大車,只見車上坐著兩個人:一個手拿漁桿,一個挎著大弓。覺得很有趣,于是跑過去問。
您二位姓什么?只見拿漁桿的人隨手抓起一條大魚,站起身,對著夕陽高高舉起說:我就姓這個!接著拿大弓的人把肩上的大弓使勁兒拉開后回答:看,這就是我的姓!駕車的老漢一看這二位,樂著說:您責問了,我的姓嘛。一指前面的兩匹馬。
小李一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本想和這幾位搭訕,沒想到會這樣。
請你幫助小李想一想,這三位各姓什么?
【延伸閱讀】
將王素之《蘭亭詩》和《蘭亭集序》對比閱讀,《蘭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詩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對應的,這些自然之景是純粹客觀的自然之物嗎?
《蘭亭詩》其一:仰視碧天際,俯瞰原水濱。寂闊無涯觀,寓目理自陳。大哉造化工,萬殊莫不均。群籟雖參差,適我無非新。
【資料補充】
、 《晉書·王羲之傳》: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王曠之子,王敦、王導之侄,東晉初太興四年生,太元四年卒,年五十八歲,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國將軍,又推遷不拜。揚州刺史殷浩遺書,勸使應命,乃拜護軍。又苦求宣城郡,不許,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羲之素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度浙江,便有終老之志。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那里,謝安未仕時也住那里。孫綽、李充、許詢、支遁等,皆以文義冠世,并筑室東土,與羲之同好。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特撰此序,以申其志。
、 《古文觀止》評《蘭亭集序》:
清人吳楚材、吳調(diào)侯選注的《古文觀止》如此評《蘭亭集序》:通篇著眼在死生二字。只為當時士大夫務清談,鮮實效,一死生而齊彭殤,無經(jīng)濟大略,故觸景興懷,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曠達人,故雖蒼涼感嘆之中,自有無窮逸趣。
《蘭亭集序》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記誦全文。
2、掌握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jié)合的特點,體會行文之妙。
3、正確認識作者對人生無常、終歸于盡之慨,感嘆中含積極之情。
【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美文,必須加強誦讀。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死觀。抓住序的特點和本文行文思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要點:介紹有關(guān)常識,整體感知文意。
一、導語。人們早就開始了對生死的思考。司馬遷: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李清照: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一代書圣王羲之也為我們獻上了對生死的哲理思考。
二、介紹。王羲之,書圣,行草《蘭亭集序》譽為行書第一。其人曾一度為官,積極用世,后辭官歸田,娛情山水,胸懷曠達。
序,一種文體,寫在著作或詩文前的說明文字。多介紹成書經(jīng)過,意旨,作者情況等,亦可評論。古人宴集,常一同賦詩,推一人作序。
三、感知全文。
1、聽錄音。正音。guǐ癸xì禊shāng觴chěng騁shāng殤
2、初步品味本文駢散的特征。
3、對照書序,感知內(nèi)容。:
作詩緣由(修禊事而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情形(一觴一詠)
成書經(jīng)過(列序時人,錄其所述)
意義(后之覽者,將有感于斯文)
借題發(fā)揮(論生死)——這是不同于一般序文之處
形成以下情況1。記盛況
2、抒感慨
3、交代作序目的
四、學生對照注解,疏通全文。
共同解決練習。積累文言知識。
五、作業(yè)。翻譯全文。
第二課時
內(nèi)容:分析與誦讀
一。復習。誦讀。
二、分析。
1、學習第一節(jié)。
如何記敘盛況?
時間:永和九年,暮春地點:蘭亭目的:修禊事人物:群賢少長
環(huán)境: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天氣:惠風和暢
活動:流觴曲水感受:信可樂也
“信可樂也”到底有幾樂?(良辰1樂;美景2樂;賞心3樂;樂事4樂;人賢5樂)
結(jié)合上述內(nèi)容誦讀。
鑒賞:體會作者狀景言簡意賅,妙趣天成,感受作者快樂的心境。(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清流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想象這一撲面而來的春天氣息,游人如織的快樂之景)
用清新明快的調(diào)子朗讀。
2、學習第二節(jié)。
這節(jié)是圍繞什么問題展開議論的?如何展開逐步?
承接上文之“樂”而來,由樂而憂,又由生而死圍繞人生重大問題抒發(fā)感慨。
由現(xiàn)今人們相處,處世各異,靜躁不同,但憂患之源相同。A永不滿足的內(nèi)在欲望,欣于所遇而快然自足,所之即倦,感慨系之B外在世界的流轉(zhuǎn)不定。向之所欣,轉(zhuǎn)眼之間以成陳跡C來自個體生命的短暫。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故死生亦大矣。
欣于所遇及所之既倦
嘆死生亦大矣
向之所欣已為陳跡
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小結(jié):本段以議論為主,探討人生哲理,朗讀宜用和緩語氣讀之。
3、研習第三節(jié)。
理清文脈:昔人興感,若合一契——古人也有感于生死
批評:一生死,齊彭殤
后之視今亦如今之視昔記此文以免不彰
三、探究。
品本文行文之妙:由昔人興感說起,由今之視昔想到后之視今,這樣把昔人、昔人,今人、今文,后人串連起來,巧妙交代了編集之由。
談對一生死,齊彭殤的看法:把生死等同,長短等同是錯誤的。不同的人生死不同。臧克家“有的人死了,他還或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劉胡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所以應該珍惜生命,活著有價值。
對作者生死觀的認識:作者不為言談家的論調(diào)所蒙蔽,借題發(fā)揮,闡述了他的生死觀,顯其曠達性格;但他畢竟生于國力衰微的東晉前期,意志消沉,不求進取的風氣也影響之。分析——積極的一面,從第一段中可感受到作者快樂之情,對自然之美的熱愛;從第二段對人生苦短的感慨中,也仿佛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人生的眷戀之情;從第三段中,批評虛無主義,對玄風盛行的批評也有積極的意義。
四、拓展。人生苦短,人之共嘆。但大多數(shù)卻經(jīng)受了人生的考驗,創(chuàng)造了瑰麗的人生。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抒發(fā)的恰恰是建功立業(yè)的決心。蘇軾:人生如夢,卻表達的恰恰是建功立業(yè)的渴望。李白雖“人生在世不稱意”,卻高唱“長風破浪會有時”。毛澤東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
五、小結(jié)。
教學反思:這是一篇文筆簡練,行文高妙的美文。既有語言的隔閡也有理解的難度。選準切入口很重要。作為一篇序文,不妨從序文特點入手整體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作為一篇千古名篇,當自有它的與眾不同之處。那邊是它借題發(fā)揮,獨樹一幟。
一篇文筆優(yōu)美、哲理深奧的散文。自然要細讀細品,方能悟出其行文之妙;對生死哲理,必須重錘敲打,縱橫聯(lián)系以期讓學生弄懂。
【《蘭亭集序》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蘭亭集序》教案07-29
蘭亭集序教案08-09
《蘭亭集序》精選教案09-28
《蘭亭集序》教案07-20
蘭亭集序的教案10-09
蘭亭集序教案10-31
《蘭亭集序》教案06-21
蘭亭集序教案10-03
《蘭亭集序》優(yōu)秀教案08-15
《蘭亭集序》教案【熱門】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