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母親老舍鑒賞
《我的母親》是小說家老舍的作品!段业哪赣H》是一篇質(zhì)樸無華、情真意切的回憶母親的散文。 文章中體現(xiàn)母親對子女的舐犢之情,子女對母親的感激、懷念和贊頌之情。下面是我的母親老舍鑒賞,請參考!
原文
母親的娘家是北平德勝門外,土城兒外邊,通大鐘寺的大路上的一個小村里。村里一共有四五家人家,都姓馬。大家都種點不十分肥美的地,但是與我同輩的兄弟們,也有當兵的,作木匠的,作泥水匠的,和當巡察的。他們雖然是農(nóng)家,卻養(yǎng)不起牛馬,人手不夠的時候,婦女便也須下地作活。
對于姥姥家,我只知道上述的一點。外公外婆是什么樣子,我就不知道,因為他們早已去世。至于更遠的族系與家史,就更不曉得;窮人只能顧眼前的衣食,沒有功夫談論什么過去的光榮;“家譜”這字眼,我在幼年就根本沒有聽說過。
母親生在農(nóng)家,所以勤儉誠實,身體也好。這一點事實卻極重要,因為假若我沒有這樣的一位母親,我以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個折扣。
母親出嫁大概是很早,因為我的大姐現(xiàn)在已是六十多歲的老太婆,而我的大外甥女還長我一歲啊。我有三個哥哥,四個姐姐,但能長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與我。我是“老”兒子。生我的時候,母親已有四十一歲,大姐二姐已都出閣。
由大姐與二姐所嫁入的家庭來推斷,在我生下之前,我的家里,大概還馬馬虎虎的過得去。那時候定婚講究門當戶對,而大姐丈是作小官的,二姐丈也開過一間酒館,他們都是相當體面的人。
可是,我,我給家庭帶來不幸:我生下來,母親暈過去半夜,才睜眼看見她的老兒子——感謝大姐,把我揣在懷中,致未凍死。
一歲半,我把父親“克”死。
兄不到十歲,三姐十二三歲,我才一歲半,全仗母親獨力撫養(yǎng)。父親的寡姐跟我們一塊兒住,她喜摸紙牌,她的脾氣極壞。為我們的衣食,母親要給人家洗衣服,縫補或裁縫衣裳。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盆。她作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晚間,她與三姐抱著一盞油燈,還要縫補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終年沒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還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塵土,殘破的銅活發(fā)著光。院中,父親遺留下的幾盆石榴與夾竹桃,永遠會得到應有的澆灌與愛護,年年夏天開許多花。
哥哥似乎沒有同我玩耍過。有時候,他去讀書;有時候,他去學徒;有時候,他也去賣花生或櫻桃之類的小東西。母親含著淚把他送走,不到兩天,又含著淚接他回來。我不明白這都是什么事,而只覺得與他很生疏。與母親相依為命的是我與三姐。因此,她們作事,我老在后面跟著。她們澆花,我也張羅著取水;她們掃地,我就撮土……從這里,我學得愛花,愛清潔,守秩序。這些習慣至今還被我保存著。
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舅父與表哥們往往是自己掏錢買酒肉食,這使她臉上羞得飛紅,可是殷勤的給他們溫酒作面,又給她一些喜悅。遇上親友家中有喜喪事,母親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凈凈,親自去賀吊——份禮也許只是兩吊小錢。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習性,還未全改,盡管生活是這么清苦,因為自幼兒看慣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姑母常鬧脾氣。她單在雞蛋里找骨頭。她是我家中的閻王。直到我入中學,她才死去,我可是沒有看見母親反抗過!皼]受過婆婆的氣,還不受大姑子的嗎?命當如此!”母親在非解釋一下不足以平服別人的時候,才這樣說。是的,命當如此。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當如此。她最會吃虧。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她會給嬰兒洗三——窮朋友們可以因此少花一筆“請姥姥”錢——她會刮痧,她會給孩子們剃頭,她會給少婦們絞臉……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她寧吃虧,不逗氣。當姑母死去的時候,母親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出來,一直哭到墳地。不知道哪里來的一位侄子,聲稱有承繼權,母親便一聲不響,教他搬走那些破桌子爛板凳,而且把姑母養(yǎng)的一只肥母雞也送給他。
可是,母親并不軟弱。父親死在庚子鬧“拳”的那一年。聯(lián)軍入城,挨家搜索財物雞鴨,我們被搜兩次。母親拉著哥哥與三姐坐在墻根,等著“鬼子”進門,街門是開著的。“鬼子”進門,一刺刀先把老黃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們走后,母親把破衣箱搬起,才發(fā)現(xiàn)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壓死。皇上跑,丈夫死,鬼子來,滿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親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饑荒中,保護著兒女。北平有多少變亂啊,有時候兵變,街市整條的燒起,火團落在我們院中。有時候內(nèi)戰(zhàn),城門緊閉,鋪店關門,晝夜響著槍炮。這驚恐,這緊張,再加上一家飲食的籌劃,兒女安全的顧慮,豈是一個軟弱的老寡婦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這種時候,母親的心橫起來,她不慌不哭,要從無辦法中想出辦法來。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個性,也傳給我。我對一切人與事,都取和平的態(tài)度,把吃虧看作當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劃好的界限。我怕見生人,怕辦雜事,怕出頭露面;但是到非我去不可的時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jīng)歷過起碼有廿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當我在小學畢業(yè)的時候,親友一致的愿意我去學手藝,好幫助母親。我曉得我應當去找飯吃,以減輕母親的勤勞困苦?墒牵乙苍敢馍龑W。我偷偷的考入師范學!品,飯食,書籍,宿處,都由學校供給。只有這樣,我才敢對母親提升學的話。入學,要交十元的保證金。這是一筆巨款!母親作半個月的難,把這巨款籌到,而后含淚把我送出門去。她不辭勞苦,只要兒子有出息。當我由師范畢業(yè),而被派為小學校校長,母親與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說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淚。我入學之后,三姐結婚。母親對兒女是都一樣疼愛的,但是假若她也有點偏愛的話,她應當偏愛三姐,因為自父親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親和三姐共同撐持的。三姐是母親的右手。但是母親知道這右手必須割去,她不能為自己的便利而耽誤女兒的青春。當花轎來到我們的破門外的時候,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的涼,臉上沒有血色--那是陰歷四月,天氣很暖。大家都怕她暈過去?墒牵龗暝,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不久,姑母死。三姐已出嫁,哥哥不在家,我又住學校,家中只剩母親自己。她還須自曉至晚的操作,可是終日沒人和她說一句話。新年到,正趕上政府倡用陽歷,不許過舊年。除夕,我請兩小時的假。由擁擠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爐冷灶的家中。母親笑。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她楞住。半天,她才嘆出一口氣來。到我該走的時候,她遞給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熱鬧,我卻什么也沒看見,淚遮迷我的眼。今天,淚又遮住我的眼,又想起當日孤獨的過那凄慘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會再候盼著我,她已入土!
兒女的生命是不依順著父母所設下的軌道一直前進的,所以老人總免不傷心。我廿三歲,母親要我結婚,我不要。我請來三姐給我說情,老母含淚點頭。我愛母親,但是我給她最大的打擊。時代使我成為逆子。廿七歲,我上英國。為自己,我給六十多歲的老母以第二次打擊。在她七十大壽的那一天,我還遠在異域。那天,據(jù)姐姐們后來告訴我,老太太只喝兩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說出來。
七七抗戰(zhàn)后,我由濟南逃出來。北平又象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據(jù),可是母親日夜惦念的幼子卻跑西南來。母親怎樣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總不敢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慈母便象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根。有母親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帶來不好的消息,告訴我已是失根的花草。
去年一年,我在家信中找不到關于老母的起居情況。我疑慮,害怕。我想象得到,如有不幸,家中念我流亡孤苦,或不忍相告。母親的生日是在九月,我在八月半寫去祝壽的信,算計著會在壽日之前到達。信中囑咐千萬把壽日的詳情寫來,使我不再疑慮。十二月二十六日,由文化勞軍的大會上回來,我接到家信。我不敢拆讀。就寢前,我拆開信,母親已去世一年!
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yǎng)的。我之所以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么呢?心痛!心痛!
鑒賞
1、主題思想
母愛是偉大的!
母親是帶領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人。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人格形成都有深刻的影響。老舍的母親有她獨特的性格--軟中帶硬。并且,這種性格在老舍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老舍本人的生與死都與這種軟中帶硬的性格密不可分。如老舍在文中所說,母親給他的是“生命的教育”。這不僅讓讀者看到一位在苦難中保持著傳統(tǒng)美德的偉大母親形象,更讓讀者理解中華民族品格的傳承與延續(xù)。
2、寫作手法
文章通過記敘母親一生的身世、經(jīng)歷、性格及遭遇,表達作者對自己母親的無限敬愛和無以報答母親恩情的愧疚之情,也塑造一位有著典型東方女性性格特征的平凡而偉岸的母親形象。首先,這篇文章多處運用刻畫人物的寫法,使母親的形象活靈活現(xiàn)。
本文采用口語與書面語相結合的形式,既流暢樸素生動,又凝練含蓄雋永,抒發(fā)對母親的敬仰感念追懷和永世不忘的深情。敘述語言流暢、樸素、親切,極富表現(xiàn)力。這也是老舍文學語言的基本特點。
3、語言特色
本文系一篇回憶性記人散文。主要表達方式:敘述,抒情,描寫,議論。
1)敘述和描寫語言流暢、樸素、親切,極富表現(xiàn)力。這也是老舍文學語言的基本特點。如“兄不到十歲……一直到半夜”這一段記述就把父親死后,母親為養(yǎng)活一家人,含辛茹苦,日夜勞作的經(jīng)歷與精神寫得很充分。而所用語言則是嘮家常式的樸素、流暢、親切的語言。
2)議論語言凝練、深情、雋永,蘊有哲理意味。在文章中,老舍經(jīng)常在敘述到一定的時候,便適時地插進議論文字,這對于深休全文題旨,抒發(fā)濃郁的感情,都發(fā)揮如點睛般的作用。例如“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心里是安定的”,這段話是作者在抗戰(zhàn)時期被迫躲到四川成才見不到滯留在北平的母親,無比思念又擔心年邁的老母遭遇不測所表達的憂懼、思念交織的復雜感情的一段話,是人處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時才會有的感覺和想法,作者以其凝練的文字表達出來,其雋永意味是頗具啟發(fā)性的,足以引發(fā)很多人的共鳴。
4、白描手法
所謂白描,原指國畫的一種技法,即單用墨線勾勒物象, 不著色彩,以攝取物象的神韻,使其形神兼?zhèn),神情畢肖?收意想不到的效果。后來人們用白描借指文章的一種描寫手法,即用極儉省的語言記敘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對話, 寫出人物的特征,反映作者感情,不用或少用濃墨重彩去雕飾、烘托、夸張!段业哪赣H》一文中白描手法的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肖像、動作、語言的描寫上。
有關母親肖像的白描:
肖像描寫是對人物描寫的一種常用的、重要的方法,原指對人物的容貌、體態(tài)、神情、氣質(zhì)、衣著等等的描寫。
這種描寫對人物性格和人物外貌的完整體現(xiàn)有著重要的作用。所謂的以形傳神, 就是把人物的外貌、生理特征與性格統(tǒng)一起來,一方面給讀者留下人物的外貌形象,一方面讓讀者便于通過人物的外貌形象,深入到他的精神世界中去,解他的思想品質(zhì)和性格特征。
《我的母親》一文,開篇作者便用敘述的筆法對母親的思想品德和身體狀況作成功的白描:“母親生在農(nóng)家, 所以勤儉誠實,身體也好!崩仙岵]有對母親的肖像展開來描寫, 而是用白描的手法,只用“勤儉誠實” 、“身體也好”八個字對母親的性格及肖像進行總體交代,使我們對母親的性格及形象特征有個初步印象。正如作者所說:“這一點事實卻極為重要,因為假若我沒有這樣一位母親,我之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個折扣!币驗檎悄赣H的“勤儉誠實”才給我“生命的教育”,也只有母親“身體也好”才能拉扯我們兄妹長大成人。接下來,老舍逐步展開對母親肖像的白描。
“為我們的衣食,母親要給人家洗衣服,縫補或裁縫衣裳。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边@里,老舍對母親“辛苦到老”一生的描寫就集中體現(xiàn)在母親那雙賴以養(yǎng)活全家人的“ 終年是鮮紅微腫的”手上。
這是一幅放大的特寫鏡頭,雖著墨不多,一雙“鮮紅微腫”的手的形象卻非常逼真?zhèn)魃瘛M高^有限的文字,我們還似乎看到母親為解決一家人的衣食溫飽,經(jīng)常替別人縫補漿洗、“作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 的專注神情,還有那大大的“綠瓦盆”, 昏暗的“油燈”,清爽的“屋院”,年年開花的“石榴與夾竹桃” 。這都是作者運用白描手法的藝術效果。耐人尋味的是這種白描又和特定的、具體的情節(jié)聯(lián)系起來,雖著墨不多,內(nèi)容卻非常豐富。誠如高爾基所說:“藝術的作品不是敘述, 而是用形象、圖畫來描寫現(xiàn)實。”
當年幼的哥哥或去讀書、或去作學徒,或者去賣花生櫻桃之類的小東西時,母親總是“含著淚把他送走,不到兩天,又含著淚接他回來!绷攘仁畮讉字,一位酸楚而又無奈的母親的形象便鮮活逼真的出現(xiàn)在讀者面前。
每逢“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樣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款待。舅父與表哥們往往是自己掏錢買酒肉食,這使她臉上羞得通紅,可是殷勤地給他們溫酒作面,又給她一些喜悅。遇上親友家中有喜喪事,母親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凈凈,親自去賀吊--份禮也許是兩吊小錢。”老舍的母親原本就是一位剛強、講義氣、而又愛整潔的勞動婦女,這一點知母者莫若子,可在老舍的筆下并沒有大段的鋪排渲染,而是用平實簡練的語言把敘述和描寫結合起來,淡淡幾筆,便勾勒出母親的形象,既是同情理解自己難處的親戚來家時自帶點酒食也“使他臉上羞得通紅” 處于一種好客的習慣,她便殷勤的“溫酒作面”,又給她一些喜悅;在親自賀吊親友家中的喜喪事時,她的大褂總是“洗得干干凈凈”的,如此,一位自尊而又好客的母親形象便躍然紙上。
特別成功的神情白描是三姐要出嫁:“當花轎來到我們的破門外的時候,母親的手就和冰一樣的涼,臉上沒有血色--那陰歷四月,天氣很暖。大家都怕她暈過去。可是, 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
可以說,母親和三姐相依為命, 在父親去世后,共同撐持著這個殘破而又處在風雨飄搖中的家,誠如作者說的那樣,“三姐是母親的右手”,而當母親清楚地意識到“這右手必須割去”時,她的“手就和冰一樣的涼,臉上沒有血色”,在大家的普遍擔心中,“她掙扎著,咬著嘴唇,手扶著門框,看花轎徐徐的走去” 。在這里,原本擅長于用敘述的筆法交待背景,穿插情節(jié)或抒發(fā)自己對人物命運、故事情節(jié)的感受、看法的老舍僅僅用母親冰涼的手、沒有血色的臉、以及咬著嘴唇的神情便為我們勾勒出母親剛強的形象。
這里既是一段悠長傷感的場景描寫,更是一則凄楚動人的故事。筆墨不多而效果頗佳,足見老舍語言藝術的功力。同時, 作品中還有兩處關于母親神情的白描:一處是當我?guī)煼懂厴I(yè)被派為小學校長的那一夜, 我要求母親以后可以歇一歇時, “她的回答只是一串串的眼淚! 這種白描很能啟人深思,這一串串的眼淚是辛酸,是欣慰? 或許二者兼而有之。
總之,它蘊涵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另一處是除夕,我請兩小時的假回到清鍋冷灶的家中時,“母親笑。”及至聽說我還須回校時, “ 她愣住! 這里一“笑”, 一“愣”,極能表現(xiàn)母親當時因強烈的心理刺激而引起的的神情變化。兩處雖用語平易、簡練,可描寫母親的神態(tài)卻極為逼真。由此可見老舍煉詞,煉字功力之深厚。
創(chuàng)作背景
老舍自幼喪父,由母親獨自帶大,和母親有著無比深厚的感情。老舍的母親于1942年夏季病逝于北平(今北京)。當時老舍孤身一人在中國抗戰(zhàn)大后方從事抗戰(zhàn)文藝創(chuàng)作和組織工作。最初他的家人沒敢把母親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訴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獨痛苦,于1942年12月26日才在家信里透露噩耗。本文便是老舍為紀念母親而寫。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于北京。
1918年夏天他以優(yōu)秀的成績畢從北京師范學校畢業(yè)。
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教學之余,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并正式開始創(chuàng)作生涯。1930年回到中國,任濟南齊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并編輯《齊魯月刊》。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他擔任中國全國文聯(lián)和全國作協(xié)副主席兼北京市文聯(lián)主席。
老舍是中國飲譽世界的小說家、戲劇家,是一位文化巨匠,一位語言藝術大師。
作品風格
1、創(chuàng)作題材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他善于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后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斗中,在新的歷史潮流沖擊下;袒、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他喜歡通過日常平凡的場景反映普遍的社會沖突,筆觸往往延伸到民族精神的挖掘或者民族命運的思考,讓人從輕快詼諧之中品味出生活的嚴峻和沉重。關于自然風光的色彩鮮艷的渲染和關于習俗人情的細致入微的描摹,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氣息和情趣。
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老舍的名字總是與市民題材、北京題材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他是現(xiàn)代中國文壇上杰出的風俗、世態(tài)(尤其是北京的風土人情)畫家。作為一位大家,他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可能不夠遼闊,但在他所描繪的范圍之內(nèi),卻把歷史和現(xiàn)實,從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時代的社會氣氛、風俗習慣,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種人等的喜怒哀樂、微妙心態(tài)都結合濃縮在一起,有聲有色、生動活潑,自成一個完整豐滿、“京味”十足的世界。這是老舍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作出的特殊貢獻。
老舍的作品的另一個特點,是表現(xiàn)出鮮明的反帝愛國的題旨。老舍的作品中往往直接揭露帝國主義侵略罪行,從不同側面描寫它們的經(jīng)濟、文化、宗教滲透和種族歧視所給予中國人民種種傷害。他表現(xiàn)民族覺醒、表彰民族氣節(jié),同時抨擊在這些侵略和滲透面前卑躬屈節(jié)、為虎作倀的洋奴漢。1960年是義和團起義的六十周年,于是寫出了話劇《神拳》,再現(xiàn)了北京居民抗擊八國聯(lián)軍的壯烈情景。
2、語言風格
老舍的語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賞。老舍說:“沒有一位語言藝術大師是脫離群眾的,也沒有一位這樣的大師是記錄人民語言,而不給它加工的。”因此,作品中人物語言是加提煉過的北京白話。其作品語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細的思考與研究的基礎上。他的“白”,讓讀者易于理解卻又頗有深度。用通俗、平白的文字來反應時代和生活,這才是老舍作為語言大師的境界,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然而另一方面,老舍又使用語脫去自然形態(tài)的粗糙與隨意,煉成金子,使現(xiàn)代的北京口語顯出樸素精致如同一具精雕細刻的瓷器。
同樣老舍的作品也追求幽默,一方面來自狄更斯等英國文學家的影響,另一方面也深深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形成了更內(nèi)蘊的“京味”。幽默風趣,是老舍作品語言的總體風格特色。他認為:“文字要生動有趣,必須利用幽默……假荇干燥、晦澀、無趣,是文藝的致命傷;幽默便有了很大的重要!币虼,老舍的小說、戲劇,散文等也都充滿了幽默風趣色彩。他的作品字里行間無不閃現(xiàn)著他的幽默才華:把“想得深”的思想內(nèi)容,用“說得俏”的語言表達出來,含蓄雋永,充滿濃郁的幽默色彩。從《老張的哲學》問世起,老舍就開始被人稱為“幽默小說家”。
老舍先生更是潛臺詞運用的大師,其代表就是《茶館》!恫桊^》憑借深刻含蓄的潛臺詞,有力地豐富了語言的內(nèi)涵。最經(jīng)典的例子就是第一幕龐太監(jiān)與秦仲義的“舌戰(zhàn)”。這兩個人一個是西太后的寵奴,一個是講維新的資產(chǎn)者,二人不期而遇表面上客客氣氣,骨子里卻是兵刃森森!恫桊^》中像這樣的臺詞比比皆是。它引而不發(fā),以弦外之音調(diào)動人們的興味與深思,耐人咀嚼。
老舍作品成功地運用了富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語詞匯,使作品語言透露著獨特的京韻,作品生活氣息醇厚,地方風物、民情風俗真實感人。同時用地道的北京話寫北京人,本土本色,活潑有趣、質(zhì)樸自然,生活氣息迎面撲來,具有獨特的魅力,透出了北京話的神韻,顯示北京話活潑的生命力和老舍駕馭北京口語的能力。
【我的母親老舍鑒賞】相關文章:
《我的母親》老舍04-23
老舍《我的母親》母親性格03-25
老舍《我的母親》解析03-08
老舍《我的母親》課文11-20
我的母親老舍教案11-28
老舍我的母親簡介11-28
我的母親老舍分段02-21
老舍我的母親的賞析08-05
《我的母親》老舍原文07-27
老舍《我的母親》賞析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