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梁實秋:胡適先生二三事
當進入一個新環(huán)境,進行自我介紹是必不可少的,通過自我介紹可以得到他人的欣賞。你所見過的自我介紹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梁實秋:胡適先生二三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梁實秋:胡適先生二三事
胡先生是安徽徽州績溪縣人,他對于他的鄉(xiāng)土念念不忘,常告訴我們他的家鄉(xiāng)的情形;罩菔莻閉塞的地方,四面皆山,地瘠民貧,山地多種茶。每逢收茶季節(jié),茶商經(jīng)由水路從金華到杭州再到上海求售,所以上海的徽州人特多,號稱徽幫,其勢力一度不在寧幫之下。四馬路一帶就有好幾家徽州館子。
1928年至1929年間,有一天,胡先生特別高興,請努生、光旦和我到一家徽州館吃午飯。上海的徽州館相當守舊,已經(jīng)不能和新興的廣東館、四川館相比,但是胡先生要我們?nèi)L嘗他的家鄉(xiāng)風味。
我們一進門,老板一眼望到胡先生,便從柜臺后面站起來笑臉相迎,滿口的徽州話,我們一點也聽不懂。等我們扶著欄桿上樓的時候,老板對著后面廚房大吼一聲。我們落座之后,胡先生問我們是否聽懂了方才那一聲大吼的意義。我們當然不懂,胡先生說:“他是在喊:‘績溪老倌,多加油啊!’”原來績溪是個窮地方,難得吃油大,多加油即是特別優(yōu)待老鄉(xiāng)之意。果然,那一餐的油不在少。有兩個菜給我的印象特別深:一個是劃水魚,即紅燒青魚尾,鮮嫩無比;一個是生炒蝴蝶面,即什錦炒生面片,非常別致。缺點是味太咸,油太大。
徽州人聚族而居,胡先生?湔f,姓胡的、姓汪的、姓程的、姓吳的、姓葉的,大概都是徽州的,或是源出于徽州的。努生調(diào)侃地說:“胡先生,如果再擴大研究下去,我們可以說中華民族起源于徽州了!毕嗯c拊掌大笑。
吾妻季淑是績溪程氏,我在胡先生座中如遇有徽州客人,胡先生必定這樣介紹我:“這是梁某某,我們績溪的女婿,半個徽州人。”他的記憶力特別好,他不會忘記提起我的岳家早年在北京開設(shè)的程五峰齋,那是一家在北京與胡開文齊名的筆墨店。
胡先生酒量不大,但很喜歡喝酒。有一次他的朋友結(jié)婚,請他證婚,這是他最喜歡做的事,筵席只預備了兩桌,禮畢入席,每桌備酒一壺,不到一巡而酒已告罄。胡先生大呼添酒,侍者表示為難。主人連忙解釋,說新娘是節(jié)酒會的會員。胡先生從懷里掏出現(xiàn)洋一元交付侍者,說:“不干新郎新娘的事,這是我們幾個朋友今天高興,要再喝幾杯。趕快拿酒來。”主人無可奈何,只好添酒。
事實上胡先生從不鬧酒。1931年春,胡先生由滬赴平,道出青島,我們請他到青島大學演講,他下榻萬國療養(yǎng)院。講題是“山東在中國文化里的地位”,就地取材,實在高明之至,對于齊魯文化的變遷、儒道思想的遞嬗,講得頭頭是道,聽眾無不歡喜。當晚青大設(shè)宴,胡先生趕快從袋里摸出一只大金指環(huán)給大家傳觀,上面刻著“戒酒”二字,是胡太太送給他的。
胡先生交游廣,應酬多,幾乎天天有人邀飲,家里可以無需開伙。徐志摩曾風趣地說:“我最羨慕我們胡大哥的腸胃,天天酬酢,腸胃居然吃得消!”其實胡先生并不欣賞這種交際性的宴會,只是無法拒絕而已。1931年6月21日胡先生寫信給我,勸我離開青島到北大教書,他說:“你來了,我陪你喝十碗好酒!”
胡先生住上海極司菲爾路的時候,有一回請“新月社”一些朋友到他家里吃飯,菜是胡太太親自做的徽州著名的“一品鍋”。一只大鐵鍋,口徑差不多有一英尺,熱騰騰的端了上桌,里面還在滾沸,一層雞,一層鴨,一層肉,點綴著一些蛋皮餃,緊底下是蘿卜白菜。胡先生詳細介紹這一品鍋,告訴我們這是徽州人家待客的上品,酒菜、飯菜、湯,都在其中矣。對于胡太太的烹調(diào)本領(lǐng),他是贊不絕口的。他認為另有一樣食品也是非胡太太不能辦的,那就是蛋炒飯——飯里看不見蛋而蛋味十足,我雖沒有品嘗過,可是我早就知道其做法是把飯放在攪好的蛋里拌勻后再下鍋炒。
胡先生不以書法名,但是求他寫字的人太多,他也喜歡寫。他做中國公學校長的時候,每星期到吳淞三兩次,我每次遇見他都是看到他被學生們里三層外三層地密密圍繞著。學生要他寫字,學生需要自己備紙和研好的墨。他未到校之前,桌上已按次序排好一卷一卷的宣紙,一盤一盤的墨汁。他進屋之后就伸胳膊挽袖子,揮毫落紙如云煙,還要一面和人寒暄,大有手揮五弦目送飛鴻之勢。胡先生的字如其人,清癯消瘦,而且相當工整,從來不肯作行草,一橫一捺都拖得很細很長,好像是伸胳膊伸腿的樣子。不像瘦金體,沒有那一份勁逸之氣,可是不俗。胡先生說蔡孑民先生的字,也是瘦骨嶙峋,和一般人點翰林時所寫的以黑大圓光著名的墨卷迥異其趣,胡先生曾問過他,以他那樣的字何以能點翰林,蔡先生答說:“也許是因為當時最流行的是黃山谷的字體罷!”
胡先生最愛寫的對聯(lián)是:“大膽地假設(shè),小心地求證;認真地做事,嚴肅地做人!蔽页M锵В蠹叶甲⒁馍下(lián),而不注意下聯(lián)。這一聯(lián)有如雙翼,上聯(lián)教人求學,下聯(lián)教人做人,我不知道胡先生這一聯(lián)產(chǎn)生了多少效果。這一聯(lián)教訓的意味很濃,胡先生自己亦不諱言他喜歡用教訓的口吻。他常說:“說話而教人相信,必須斬釘截鐵,咬牙切齒,翻來覆去!妒ソ(jīng)》里便是時常使用Verily、Verily以及Thoushalt等等的字樣!焙壬f話并不武斷,但是語氣永遠是非常非常堅定的。
胡先生從來不在人背后說人的壞話,而且也不喜歡聽人在他面前說別人的壞話。有一次他聽了許多不相干的閑話之后喟然而嘆曰:“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相反的,人有一善,胡先生輒津津樂道,真是口角春風。徐志摩給我的一封信里有“胡圣潘仙”一語,是因為胡先生向有“圣人”之稱,潘光旦只有一條腿,可躋身八仙之列,并不完全是戲謔。
作者簡介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男,曾用名嗣穈,字希疆,學名洪骍,后改名適,字適之。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安徽績溪人,以倡導“白話文”、領(lǐng)導新文化運動聞名于世。
主要經(jīng)歷:
1905年,胡適進澄衷學堂。
1906年,考取中國公學。
1908年,入中國新公學,兼任英文教員。
1910年留學美國,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nóng)科。
1915年入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師從于約翰·杜威。
1917年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后考試,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
1920年在南京大學暑期學校講學。
1922年,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兼代理文科學長,創(chuàng)辦《努力周報》。
1928年,創(chuàng)辦《新月》月刊,任中國公學校長。
1932年,任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并邀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翁文灝創(chuàng)辦《獨立評論》,胡適先后共為其撰寫了1309篇文章。
1935年1月4日,抵達香港,逗留五天,主要接受香港大學名譽法學博士學位。多次要求出任駐日本大使未果。
1938年,任中華民國駐美國大使。1942年9月8日,辭去駐美大使一職,旅居紐約,從事學術(shù)研究。
1943年,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
1944年9月,在哈佛大學講學。
1946年7月回到北平,任北京大學校長。
同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北平城下,用電臺廣播呼吁胡適留下繼續(xù)擔任北京大學校長,胡適不為所動,毅然決定離開北平。
1949年11月20日,胡適與王世杰、雷震、杭立武等自由派知識分子創(chuàng)辦《自由中國》雜志。
1950年3月初,胡適到華盛頓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會議,被推為該會干事長。應聘為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亞圖書館館長。
1954年2月至3月,六十四歲的胡適到臺灣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擔任“臨時主席”。
1957年11月,任臺灣中央研究院院長。
1959年,兼任臺灣長期科學發(fā)展委員會主席。
主要作品:
著《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1919年)
著《嘗試集》(1920年,北平,北大出版部,新詩詩集)
著《胡適文存·一集》(1921年,北平,北大出版部)
著《章實齊先生年譜》 (1922年,上海,商務印書館,姚名達訂補)
著《胡適文存·二集》(1924年,上海,亞東圖書館)
著《戴東原的哲學》(1927年,上海,亞東圖書館)
著《白話文學史·上卷》(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
著《盧山游記》(1928年,上海,新月書店)
著《人權(quán)論集》(1930年,上海,新月書店,與羅隆基、梁實秋合著)
著《胡適文存·三集》(1930年,上海,亞東圖書館)
著《胡適文選》(1930年,上海,亞東圖書館)
著《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1930年,吳淞,中國公學)
著《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1932年,北平,北大出版部)
著《四十自述》(1933年,臺北,遠流出版社)
著《胡適論學近著·第一集》(1935年,商務印書館;后刪省為《胡適文存·四集》,臺北,遠東,1953年)
著《南游雜憶》(1935年,良友圖書公司)
著《藏暉室札記》(1939年,上海,亞東圖書館;1947年由商務重排出版,改稱《胡適留學日記》)
著《胡適的時論》(1948年,六藝書局)
著《水經(jīng)注版本四十種展覽目錄》 (1948年,北大五十周年紀念,北平,北大出版部)
著《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1949年,臺北,自由中國社;即《胡適時論》的增改本)
著《齊白石年譜》(1949年,上海,商務印書館,與黎錦熙、鄧廣銘合著)
著《丁文江的傳記》 (1960年,南港中央研究院)
著《胡適口述自傳》 (唐德剛,遠流出版社)
校對、編輯與翻譯
校編《神會和尚遺集》(1930年)
編《中國文學史選例》(1931年)
譯《短篇小說》(1933年)
編《中國新文學大系·第一集》(1935年,建設(shè)理論集,良友圖書公司)
編《臺灣紀錄兩種》 (1951年,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與羅爾綱合校編)
編《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1961年,臺北,自印本)
文章與期刊
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1917年1月1日,于《新青年》第2卷第5號)
發(fā)表《歷史的文學觀念論》(1917年5月1日,于《新青年》第3卷第3號)
發(fā)表《建設(shè)的文學革命論》(1918年)
發(fā)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1919年7月20日,于《每周評論》第31期)
發(fā)表《差不多先生傳》(1924年,于《申報》)
發(fā)表《人權(quán)與約法》(1929年,于《新月》雜志第2卷第2號)
發(fā)表《我們什么時候才可有憲法—對于建國大綱的疑問》(1929年,于《新月》雜志第2卷第4號)
發(fā)表《知難,行亦不易—孫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難”說述評》(1929年,于《新月》雜志第2卷第4號)
發(fā)表《我們走那條路》(1930年4月10日,于《新月》月刊第2卷第10期)
發(fā)表《容忍與自由》 (1959年11月20日在《自由中國》十周年紀念會上的演講,全文刊登在《自由中國》第20卷第10期)
日記
《胡適日記全集 》(全套十冊),(臺北,聯(lián)經(jīng)出版社,POD版)
社會榮譽:
根據(jù)諾貝爾獎官方數(shù)據(jù)庫,胡適曾于1939年和1957年分別被瑞典考古學家斯文·赫定和國際筆會香港中國筆會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胡適堪稱開路的先鋒,做出了重大的貢獻,被譽為“中國文化的革命之父”。
【梁實秋:胡適先生二三事】相關(guān)文章:
季羨林:回憶梁實秋先生11-09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閱讀練習答案03-31
有關(guān)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賞析01-10
梁實秋妻子04-23
梁實秋的語錄03-25
駱駝梁實秋03-29
梁實秋的簡介08-02
對梁實秋的評價10-24
梁實秋軼事09-20
梁實秋語錄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