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李商隱無題詩的朦朧美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李商隱的無題詩分析
李商隱是晚唐時的一位杰出詩人,他的“無題”詩別具特色,對后世影響較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李商隱的無題詩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李商隱的無題詩分析
文學史上對李商隱“無題”詩的內(nèi)容向來是眾說紛紜,有人說“無題”詩只是李商隱在抒發(fā)自己的政治失意,有人說“無題”詩是在單純描寫愛情,各種說法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不乏偏頗之處。我認為應該全面來看待李商隱的“無題”詩,大致分為三類:
(一)感慨命運坎坷、影射現(xiàn)實的寄托懷抱之作。李商隱一生坎坷,他出生于一個小官宦之家。在他10歲前后,他的父親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協(xié)助母親和弟妹們千里迢迢帶著父親的靈柩回到了故鄉(xiāng)河南,生活貧困,要靠親戚接濟。在家中李商隱是長子,因此也就同時背負上了撐持門戶的責任,年少的李商隱備嘗艱辛。家境困厄,但李商隱沒有荒廢學業(yè),16歲即以文章知名于文士之間,先得白居易賞識,再得令狐楚知遇,對其培植獎掖。李商隱考中進士的當年(開成二年,837)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參與料理令狐楚的喪事后不久,李商隱應涇原節(jié)度使王茂元的聘請,去涇州(今甘肅涇縣北部)作了王的幕僚。王茂元對李商隱的才華非常欣賞,甚至將女兒嫁給了他;楹蠓蚱薅鲪矍楹V,但這樁婚姻將其拖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中。其岳父王茂元與李德裕交好,被視為“李黨”的成員;而令狐楚父子屬于“牛黨”。因此,他的行為就被很輕易地被解讀為對剛剛去世的老師和恩主的背叛。李商隱終生處在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仕途坎坷,只做過秘書省校書郎、弘農(nóng)(今河南靈寶)縣尉、秘書省正字、(今陜西周至)縣尉、鹽鐵推官等低級官職。在唐代,缺乏門第背景的知識分子希望在仕途有所發(fā)展,主要的入口有兩個:科舉和幕府。前者被認為是進入官場的資格,是官方對其行政能力的認可;后者是一些有勢力的官僚自己培養(yǎng)的政治團隊,如果表現(xiàn)出色,也往往可以通過這些官僚的舉薦成為朝廷正式的官員。中晚唐時期,很多官員都既有考取科舉的資格,也有作為幕僚的經(jīng)歷。李商隱從太和三年(829)受聘于當時的天平軍節(jié)度使令狐楚開始,多次進入地方官員的運作機構中擔任幕僚的角色。事實上,他身為幕僚的經(jīng)歷比正式任職于朝廷的時間更長。早期李商隱一直將這樣的經(jīng)歷作為過渡,對在政治上頗有抱負的李商隱來說,這種這種經(jīng)驗非常重要,既是他歷練工作能力的過程,也是積累社會關系的途徑。李商隱先后在天平軍節(jié)度使令狐楚、桂管觀察使鄭亞、武寧軍節(jié)度使盧弘止、西川節(jié)度使柳仲郢等人的門下做幕僚。然而他一生都沒有離開黨爭的漩渦,雖常年奔波卻難以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李商隱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會 動蕩不安,政治腐敗的晚唐前期。社會病態(tài)紛呈,矛盾重重。官宦竊柄,擾亂朝綱,牛李黨爭,勾心斗角,人事紛紜,互相傾軋。時代的亂局,身世的坎坷,空有一番政治熱情, 卻無用武之地。禍不單行,結發(fā)妻子王氏偏偏又不幸早亡, 使李商隱又倍受打擊。政治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仕途不達的苦悶與不平,由婚事招來的政治排擠,詩人的一些“無題”詩正抒發(fā)了這樣的情緒!盁o題”詩“八歲偷照鏡”中借寫一個聰慧的少女,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華與美麗日漸顯露,但由于束縛于環(huán)境及人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作者這里用少女以自況,慨嘆自己自持才華卻仕途不達,表達了李商隱渴求功名的愿望及對自己政治命運的擔憂。如詩中“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兩句借少女寄寓了作者對仕途的憂慮。又如“何處哀箏隨急管”中通過貧家之女和富家之女在愛情上的不同遭遇,暗示了自己不被重用的事實,表達了作者失意的苦悶。其中“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兩句寫出貧家之女不能出嫁、度日如年的感覺。這里的“東家老女”顯然是李商隱的化身。借這一形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在官場處處受排擠但又無可奈何的黯然傷感的情緒。由于心情郁悶、境況不順,我們便可以窺見詩人的心境也與“東家老女”一樣度日如年。再如“照梁初有情”寫一個少女在愛情生活上的失敗,即“錦長書鄭重,眉細恨分明”,寫少女通過錦書頻頻地傳情達意,最終未果而愁上眉梢來寄托自己在政治生活上不懈追求卻屢遭失敗,愁苦之情便灌注于詩中。李商隱借“無題”詩這一形式表達了自己對現(xiàn)實的憤怒與不滿,熔鑄了人生社會的隱痛。
(二)描寫愛情之作。《無題》為代表的詩歌中表現(xiàn)出一種撲朔迷離而又精致婉轉的感情。這可能與李商隱的愛情生活有關。李商隱與妻子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在王氏去世后,他寫下《房中曲》等悼亡詩篇,情感真摯,語意沉痛。也有猜測,《錦瑟》也是為紀念亡妻而作,以琴弦斷裂比喻妻子去世。宋劉斂《中山詩話》及計有功等認為李商隱此詩是寫他和令狐楚之子令狐絢府中的愛妾或侍女名叫錦瑟的愛情,李商隱在令狐家受學期間曾與她戀愛,但終于沒有結果。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華。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首句即指其名,第三句寫愛情如夢幻,第四句詩人把春心托諸杜鵑,第五句寫歸還愛情之信物明珠,悲傷有淚。第六句寫愛情的美好愿望化為煙霧。李商隱在青年時期曾經(jīng)在玉陽山修習道術,傳說他在這期間與一個叫宋華陽的女道士發(fā)生過戀情。在《月夜重寄宋華陽姊妹》、《贈華陽宋真人兼寄清都劉先生》等詩中,李商隱提到了“宋華陽”的名字。李商隱是一個極重感情的人,傳說中的戀愛經(jīng)歷都沒有結果;婚后,他與妻子感情極好,然而妻子又在他三十九歲時去世。因此,在他的心靈中,愛情帶來的痛苦也是極深的。這種愛而不得和得而復失的悲哀,使李商隱常被一種感傷抑郁的情緒糾結包裹,也因而才能寫出“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春心莫共花爭發(fā),一寸相思一寸灰”這樣的傳世佳句,這些表現(xiàn)愛情的“無題詩”才得到更多后世人的喜愛。
(三)有爭議的!跋嘁姇r難別亦難”這一首有人理解成一對愛侶相見的機會難得,一旦會面時越發(fā)難舍難分。也有人分析其中寄寓著作者在政治上受挫又執(zhí)著追求的矛盾心理。又如“劉郎已恨蓬山遠, 更隔蓬山一萬重”劉郎是詩人自喻,蓬山是仙山,所思念的人在遠隔仙山的地方,是暗喻人已死去的意思,而有人卻認為這一句是作者寄寓了政治上追求更為渺茫的感慨。其實這樣的爭議本無傷大雅,詩歌的魅力在于它的意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并不影響大家對詩歌本身美感的認同,這樣也許更體現(xiàn)詩歌的魅力。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之句既是男女青年愛情心理的寫照,又何嘗不能把它當作對某種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人生哲理的象征?教師不是就經(jīng)常被比喻成蠟燭和春蠶嗎?高明的藝術作品總是用有限的形象反映無限的內(nèi)容,給讀者提供了多方面的啟迪。
李商隱“無題詩”的藝術特色是在繼承和發(fā)揚李賀、杜甫等前人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基礎上形成的。主要體現(xiàn)在:
1.注重意象的創(chuàng)造。李賀詩注重文字的效果,重視感官的刺激,創(chuàng)造出離奇險怪的意象,用優(yōu)美的文字、怪誕的形象、斷離的結構來吸引人,把讀者帶進一個有著豐厚的底蘊但又處處空虛的世界。李商隱也注重意象的創(chuàng)造,但他卻是在繼承李賀的基礎上進行了修正和發(fā)展,彌補了前人的不足。李商隱意象創(chuàng)造更為突出的特點是選擇那些自己想要表現(xiàn)的感情相近或相似的最美麗的物象進行渲染,盡可能地賦予其最強烈的感情色彩,但并不直接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在意象和心靈發(fā)生矛盾時,他寧可舍棄對情感的表現(xiàn)也要選擇美麗的形象,讓欣賞者根據(jù)自己的需求賦予這些美麗的意象以完全個性化的意義。李商隱的代表作《錦瑟》看似是一首與音樂有關的詩歌,但作者要表達的并不是樂器或音樂而是因此而引起的人生感傷。感傷人生如夢,美如莊生夢蝶,恨如望帝啼鵑。李商隱完美地運用了兩個著名的典故來表現(xiàn)夢之迷惘,恨之難消。讓讀者在故事中細細品味,慢慢琢磨。因為悔恨、哀傷,所以充滿了淚水,這淚水美又如“月明”之下的滄海珍珠,圓潤、潔白而又美麗。往事如煙,這云煙是“藍田日暖,良玉生煙”。李商隱精心選擇了與所要表達的情感相通的或相似的最美麗的文字、典故與畫面,精心塑造。這種寫作技巧非常有效地道出了作者難以言說的苦衷,也創(chuàng)造出常人難以創(chuàng)造的朦朧意象與華美風格,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
2.比興、象征等手法的運用形成了李商隱詩歌意境婉曲之美。他運用比興手法,不僅在某些詩句中運用,甚至整首詩全篇運用。比興中又有象征,借藝術形象托寓抽象的感情內(nèi)容。比如《無題》(八月偷照鏡)中:
八月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做裙釵。
十二學彈箏,銀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十五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詩人借15歲的女子懷春的苦悶來寄托自己懷才不遇的悲哀, 這種托比手法客觀上形成思想內(nèi)容一顯一隱的雙重性以及感情色彩的同一性。李商隱繼承并發(fā)展了古代詩歌比興寄托的藝術傳統(tǒng),他把以此喻彼、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比興寄托手法從個別詩句中擴展運用于全篇。這種藉藝術形象的整體來托寓較為概括、抽象的感情內(nèi)容的寫法,構成縹緲朦朧的意境美,產(chǎn)生“文已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詩人深于寄托,工于比興,集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于一處,給人以句多清麗、韻亦悠揚的精神愉悅。
3.語言風格在繼承李賀、杜甫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李商隱在用字上明顯地受到李賀的影響,求新追奇,但以雅為基本特征,例如:珠淚、夢雨、靈犀、玉煙、碧城、春心等等,盡可能地避免李賀的怪誕,在詩句中也大都如此。例如:“紫府仙人號寶燈,云漿未飲結成冰”(《無題》),明顯地具有李賀的影子。李商隱在無題詩的寫作中繼承了李賀的用字與造象的藝術手法,舍棄了李賀詩歌結構中的斷離方式,同時又有意識地拉開了形象與情感的距離,從而獲得了一種全新的藝術效果。李商隱的語言風格學習杜甫的沉郁頓挫特點,并具清麗之色,形成了清麗之中含凝重沉郁的特色。例如“重幃深下莫愁堂”中的“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兩句分別用了“菱枝”、“風波”、“月露”、“桂葉”四個表自然景物之詞, 顯得清新淡雅,但整個句子卻暗含著深慨身世之感的沉郁之情,表達抑郁的苦悶。
李商隱的“無題詩”在對前代成就消化吸收的基礎上并有所創(chuàng)新,在詩歌盛世的唐代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贏得了世人的喜愛。
原文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翻譯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的鬢發(fā)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注釋
、艧o題:唐代以來,有的詩人不愿意標出能夠表示主題的題目時,常用“ 無題”作詩的標題。
、茤|風無力百花殘:這里指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jié)。東風,春風。殘,凋零。
、墙z方盡:絲,與“思”諧音,以“絲”喻“思”,含相思之意。
⑷蠟炬:蠟燭。
、蓽I始干:淚,指燃燒時的蠟燭油,這里取雙關義,指相思的眼淚。
、蕰早R:早晨梳妝照鏡子。鏡,用作動詞,照鏡子的意思。
、嗽启W:女子多而美的頭發(fā),這里比喻青春年華。
⑻應覺:設想之詞。
⑼月光寒:指夜?jié)u深。
、闻钌剑号钊R山,傳說中海上仙山,指仙境。
、锨帏B:神話中為西王母傳遞音訊的信使。
、幸笄冢呵檎x懇切深厚。
、烟娇(kān):探望。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當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851)。李商隱原在徐州武寧軍節(jié)度使盧弘止幕府任判官。大中五年春,盧弘止病死,李商隱便從徐州回長安。這時,牛僧孺一派當權,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任宰相兼禮部尚書。李商隱年輕時曾和令狐绹一起向他父親學習講究對偶鋪陳詞藻的駢文,開成二年(837)上京應考承令狐绹力薦而中進士第,李商隱和令狐绹之間的感情是很深的,后來因為李商隱到了王茂元幕府并成了他的女婿,被認為是李德裕黨人而致疏遠,仕途坎坷,特別是到了晚期,更是過著游幕生活。在盧弘止幕府從事不久,盧弘止便死去,李商隱又失去倚附,所以回京后便向令狐绹請求推薦,寫了幾首《無題》詩陳情。此詩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認為是寫失戀后的綿綿情思的,這一說法也有道理,因為統(tǒng)篇是從一方思念另一方的愛情著眼。但從全詩看,是女方對男方的思念,因此這不是寫詩人自己過去的失戀之事。再從當時的心境看,他剛剛失去工作,急需謀求一個新的職務,所以也少有寫人家失戀的興致。因此,有人不同意“失戀”說,而認為是向令狐绹陳情。
賞析
此詩首聯(lián)以纏綿悱惻的愛情落筆,是極度相思而發(fā)出的深沉感嘆,在聚散兩依依中突出別離的苦痛!皷|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huán)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兩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贝尉洳粌H象征詩人留滯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離人的百無聊賴,同“東風無力百花殘”一樣,寫實與象征融為一體,賦予感情以可以感觸的外在形態(tài),也就是通常說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離。前人詩中曾有“別日何易會日難”(曹丕《燕歌行》)、“別易會難得”(劉!抖《阶o歌》)等句,都是以強調(diào)重聚之難而感嘆離別之苦。李商隱從這里推進一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舍、痛苦得難以禁受!皷|風”點明時節(jié),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兩個“難”字包含了不同的意義,前一個“難”是寫當初兩人相聚的不易,有過多少思念追求;后一個“難”字則寫出離別時的難舍難分和離別后雙方所經(jīng)受的情感煎熬,可見這對戀人的愛情生活是多么艱難和辛酸。第二句則寫傷別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開憑借的是春風之力,而春風力竭,則群芳凋逝;ㄉ腥绱,人何以堪。詩人在這里用暮春景象進一步表達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傷。
頷聯(lián)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xiàn)得更為曲折入微。詩人以象征的手法寫出自己的癡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愛情追求。“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于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跋灳娉苫覝I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痛苦,無盡無休,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xiàn)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于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墒,雖然前途無望,她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里,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zhí)著與追求。追求是無望的,無望中仍要追求,因此這追求也著有悲觀色彩。這些感情,好像在無窮地循環(huán),難以求其端緒;又仿佛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xiàn)了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表明他的聯(lián)想是很豐富的!按盒Q”句首先是人的眷戀感情之纏綿同春蠶吐絲綿綿不盡之間的聯(lián)想,又從蠶吐絲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寫出了“到死絲方盡”,使這一形象具有了多種比喻的意義。南朝樂府西曲歌《作蠶絲》:“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痹煲馀c《無題》的“春蠶”句相近。不過,這里的春蠶“何惜微軀盡”,是在料定“纏綿自有時”、前途頗有希望的情況下產(chǎn)生的意念。《無題》“春蠶”句則不然,就其表現(xiàn)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現(xiàn)的追求是無望的,卻又是不計希望之有無的,感情境界有差異,聯(lián)想也更為曲折。以蠟燭的燃燒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隱以前的南朝樂府中,也不少見。如“思君如明燭,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燭,煎淚幾千行”(陳叔達《自君之出矣》)等皆是!跋灳娉苫覝I始干”同樣是用蠟燭作比喻,卻不是單一地以蠟淚比擬痛苦,而是還進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終生以隨,聯(lián)想比前人深微復雜得多,形象的底蘊也因此而豐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nèi)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
頸聯(lián)從詩人體貼關切的角度推測想象出對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寫出了年輕女子“曉妝對鏡,撫鬢自傷”的形象,從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憂愁!霸启W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于鬢發(fā)脫落,容顏憔悴,亦即六朝詩人吳均所說“綠鬢愁中改,紅顏啼里滅”(《和蕭洗馬子顯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無題》“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為“云鬢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為此而愁。這就生動地描寫了紆折婉曲的精神活動,而不再是單純地敘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這件事了。自己于夜間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為憔悴而痛苦。夜間的痛苦,是因為愛情的追求不得實現(xiàn);次日為憔悴而愁,是為了愛情而希望長葆青春,總之,為愛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這種晝夜廻環(huán)、纏綿往復的感情,仍然表現(xiàn)著痛苦而執(zhí)著的心曲。下句,“應覺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覺反映心理上的凄涼之感。“應”字是揣度、料想的口氣,表明這一切都是自己對于對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動,體現(xiàn)了她對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直接寫出年輕女子寒夜相思的悲涼情境,深夜沉吟,孤寂無伴,會感覺月光的刺骨清寒。細膩地描寫對方的愁苦,可見詩人對女方的體貼入微,也就更加表現(xiàn)出詩人感情的深摯。
尾聯(lián)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這就是其內(nèi)容。既然會面無望,于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詩詞中常以仙侶比喻情侶,青鳥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話、傳說中的一座仙山,所以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xiàn)。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jīng)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xù)下去。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zhí)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lián)都是這種感情狀態(tài)的反映,但是各聯(lián)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xiàn)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nèi)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lián)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xiàn)了心底的綿邈深情。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chuàng)作中發(fā)現(xiàn)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chuàng)作的薰陶和啟發(fā)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并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chuàng)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xiàn)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jīng)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chuàng)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yǎng)與他對于意境和表現(xiàn)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jié)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于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并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的無題詩分析】相關文章:
分析李商隱無題詩的朦朧美03-22
李商隱的無題詩04-16
李商隱的無題詩賞析03-25
李商隱的無題詩的賞析09-07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11-16
李商隱無題詩中的悲蘊美11-18
李商隱詩鑒賞分析09-22
李商隱《錦瑟》的意境的分析07-28
李商隱詩歌的感傷藝術色彩分析03-14
李商隱愛情詩的意象特征分析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