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陋室銘》寫作原因
導(dǎo)語:《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堵毅憽肪勖鑼、抒情、議論于一體。
寫作原因
著名唐代詩人劉禹錫膾炙人口的《陋室銘》,大家耳熟能詳,但對他是在何種情況下寫出如此佳作,則鮮少人知.
當(dāng)年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為首的“永貞革新”政治運動,因而得罪了一些高官寵臣,遂被貶至安徽省和州當(dāng)通判.那時和州策知縣是個見利而為的小人,他知曉劉禹錫是因被貶而來,所以故意多方刁難這位文人;且有意安排一間位于縣城南門,面向大江只有三間小房的房屋給他.但劉并沒有因住進(jìn)對著江河的房子有所不高興或埋怨,反而得意地撰寫了一副對聯(lián)貼于房門前,對聯(lián)如下: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策知縣知道這件事,心有不悅,馬上下令衙內(nèi)書吏將劉禹錫的住房由城南門調(diào)到城北門,房間也由三間縮小到只有兩間很窄小的.這所房子面向德勝河,旁邊有些楊柳,景色另有一番風(fēng)味,能居于如此幽雅環(huán)境附近,劉禹錫自然安適歡心,且正好可專心讀書.有天見周圍景物而動情,又寫下另一副對聯(lián):楊柳青青江邊水;人在歷陽心在京.
可惡的策知縣就是不愿見到劉禹錫悠然自得的模樣,再次行動,竟把他調(diào)到城中去住,這回只分配一間僅能放得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房間給他.往后的半年內(nèi),策知縣下令劉禹錫搬了多次家,每次的住房是一次比一次窄小,最后住的是一所簡陋不堪的小屋室.這時的劉禹錫真受不了了,他非常生氣,心想這個策知縣實在欺人太甚.有天晨早起來,心中憤憤然,于是提筆寫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后來劉禹錫還特地請人將這首《陋室銘》刻在石頭上,高高立在門前.人間滄桑,策知縣早已化作黃土沙泥,而可敬的詩人劉禹錫所留下的《陋室銘》,卻是光照歷史,流傳千古,至今仍是一篇人人愛讀的作品。
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dú)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釋
陋室銘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了。
(2)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有靈性了 。
苔痕碧綠,蔓延上臺階;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5)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在這里談笑的都是學(xué)識淵博的學(xué)者,來往的沒有學(xué)識淺薄的人。
(6)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
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覽佛經(jīng)。
(7)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8)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舊宅。
(9)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斷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
山不在于它的高度,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它的深度,有龍就成為靈異的水。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在這里談笑的都是知識淵博的人,往來沒有知識淺薄的人。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琴,閱讀佛經(jīng)。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就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