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別了吃酒散文
“壺里乾坤大,酒里歲月長”。酒,滲透于中華泱泱五千年文明史。中國的酒文化歷史悠久,可圈可點,陳釀馨香,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一門深奧的學科。關于酒,筆者曾寫有《也說酒文化》一文,以愚對酒的理解談了些許看法,并以“酒真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尤物’。酒不喝不好,還是少喝為妙”作結語。
幾年過去了,大概應了“常在江湖走,那有不喝酒”俚語的蠱惑吧,時續(xù)時斷地喝了些酒,但隨著年齡的增大,“酒精”的考驗使自己漸漸不勝酒力,敗下陣來,進而也顛覆了“酒是‘尤物’,不喝不好,少喝為妙”的概括,生發(fā)諸多感慨。
金樽清酒斗十千,問世間酒為何物?在醉態(tài)里,“酒,是張飛的性格,是貂嬋的面容,是赴瑤池的玉階,是入地獄的通行證,是挑燈磨劍的豪氣,是私奔男女的膽量”。事實也正如此形容。酒,好似一位鬼斧神工、神奇魔幻的魔術師,它會使平日靦腆的人變成魯漢;使平日不茍言笑、謹小慎微的人變成笑逐顏開、手舞足蹈的人;使平日表情木訥,不善言詞的人變成活潑張揚、滔滔不絕的人。酒,是人際交往的潤滑劑,是增進感情的催化劑。既是素不相識,初次謀面,三杯兩盞下肚,亦生相見恨晚之感。其快速的華麗轉身只緣于酒的煽情和發(fā)飆。酒,這看似清澈靜謐的瓊漿玉液,入胃后即刻揮發(fā)為波濤洶涌的腹腔烈焰,燒得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淹得人四肢麻木,東倒西歪,走也不是,躺也不能。酩酊大醉者更難以自持,口若懸河,傾盆千里,爆米花般地隨口飛濺,吐得個稀里嘩啦,天旋地轉,好像膽汁就要吐出來了。醉一次難受兩三天那是常事,酒傷肝傷胃,身心疲憊,神情憔悴。不喝酒或不醉酒之人,永遠體會不到喝酒和醉酒之后那種飄飄欲仙的狂發(fā)和醉生夢死的狼狽。酒精的魔力奇大無比,顛覆了人的道貌岸然,顛覆了人的氣定神閑,顛覆了人的道德底線。
“自古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酒是人情禮儀交際和公關社交場合活動的一個重要載體,在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含義!按髩K吃肉,大口喝酒”這是自古以來我們西北酒文化的真實寫照,這與特殊的高寒地理環(huán)境不無牽連。隨著時代文明的進步,大口喝酒的習俗也有所改變,但只要你有喝酒的“歷史”,酒桌上的酒友們說啥是不會讓你“隨量”的,一醉方休才是喝酒盡興的目的。酒,即可怡情,又可亂性。雖有酒是柄雙刃劍,少飲是健康之友,多喝是罪魁禍首之說,但說著容易作來難,真真是酒如船,上船容易下船難。
酒之功能祛寒濕,活血脈,無可置疑。健康的酒文化傳遞風雅、溫情和友誼,但在現(xiàn)實工作生活中,出于保健的喝酒難上加難。無酒不席。倘若酒擺桌前,恰逢親朋故舊相聚,迎來送往之際,難免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熱火朝天,勸酒、誘酒、逼酒司空見慣。談笑間,殘湯剩菜酒桌上,杯盤依舊在,幾張臉兒紅,慣看醉漢威風,狂飲爛醉必嘗酒之苦味。
酒海浩瀚,酒杯不干,蘊含著多少壺酒之魂,包藏著多少千古之謎!酒是杯中情,酒是心之殤。酒是蠱惑,酒是疼愛,說不清道不明。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那是吃酒的最高境界。愚乃凡夫俗子性情中人,實難企及,權衡再三,還是痛下決心:別了,吃酒!
【別了吃酒散文】相關文章:
優(yōu)秀散文:生命與散文06-27
優(yōu)秀散文:愛上散文06-28
經(jīng)典散文精選06-28
《別了,不列顛尼亞》語文課文原文07-27
散文:品散文要成新常態(tài)06-27
浩瀚散文07-05
冬雨散文07-05
漂泊散文07-05
茅屋散文07-05
朝圣散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