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閣序》寫作特色及寫作技巧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滕王閣序》寫作技巧及特色
引導語:王勃《滕王閣序》時才二十歲,當時宴會上可謂人才濟濟,然而王勃年輕氣盛,一作震驚全場,那么,名傳千古的《滕王閣序》到底好在哪里?在寫作特色上有什么長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滕王閣序》寫作技巧及特色,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寫作技巧
本文在構思上也有獨到之處,文思縝密,層層扣題。各段銜接科學,思路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遞進。全文充分發(fā)揮了駢文的特點,融對偶、聲韻、用典于一爐,表現(xiàn)了比較豐富的內容,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第一節(jié)點題——第二節(jié)近境——第三節(jié)遠近結合——第四節(jié)遠境感悟——第五節(jié)抒懷勵志——第六節(jié)自我介紹兼回收題意——第七節(jié)收篇致謝。
這是一個由淺入深的問題。先通過點題,讓讀者明了當時所處的境況。接下去描寫近境,以人的眼目為支點,由近至遠,第二、三、四節(jié)也就順理成章的現(xiàn)形出來了,這是一個層次感的問題。這樣的處理,條理清楚,而且讓人覺得自然。同樣,抒懷也是如此,從第四節(jié)下半截淺述至第五節(jié)加深到第六節(jié)先深又轉淺,到第七節(jié)不著痕跡的收篇。都是充滿著層次感。
寫作特色
整體感知
本文原題為《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全文運思謀篇,都緊扣這個題目。
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1)歷敘洪都雄偉的地勢、游玩的時間、珍異的物產(chǎn)、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貴的賓客,緊扣題中“洪府”二字來寫;第2段(2—3)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閣秋景圖,近觀遠眺,都是濃墨重彩,寫出了滕王閣壯美而又秀麗的景色,緊扣題目“秋日”、“登滕王閣”六字來寫;第3段(4—5)由對宴會的描寫轉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緊扣題目中“餞”字來寫;最后一段(6—7)自敘遭際,表示當此臨別之際,既遇知音,自當賦詩作文,以此留念,這是緊扣題中“別”、“序”二字來寫。由此看來,全文層次井然,脈絡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謂絲絲入扣,層層扣題。
局部思路揭示
本文因餞別而作,但對宴會之盛僅略敘,數(shù)筆帶過,而傾全力寫登閣所見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獨辟蹊徑。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謀篇,取舍立意,亦頗見為文之功底。以第五段為例說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脈絡:
先用一連串短句抒發(fā)感嘆:“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倍箝L短結合,抒發(fā)自己的憤郁悲涼:“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最后又用先短后長的一組對偶表明心志:“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鏗鏘的語調表達了自己不甘沉淪的決心。
精彩語句
1.“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賞析:作者善用靈活多變的筆法描寫山容水態(tài),表現(xiàn)樓臺的壯觀,登高臨遠,意心飛揚,從而把讀者帶入身臨其境的審美境地!傲仕M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寫出了色彩變化之美。這兩句不囿于靜止的畫面色彩,而著力表現(xiàn)山光山色的色彩變幻:寒潭之水因積水退盡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巒因暮靄籠罩而呈紫色。上句設色淡雅,下句設色濃重,在色彩的濃淡對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
2.“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賞析:這一句素稱千古絕唱。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渾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鶩自下而上,相映增輝,構成一幅色彩明麗而又上下渾成的絕妙好圖。這兩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對,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對偶,形成“當句對”的特點。如“落霞”對“孤鶩”,“秋水”對“長天”,這是王勃駢文的一大特點。
3.“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賞析:這是全文最富思想意義的警語,是本文的文眼。古往今來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對一切艱難險阻,總能執(zhí)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當中也不消沉放棄。東漢馬援云:“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王勃在此化用,由人生的離別引發(fā)人生遇合的感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華易逝和處境困頓而自暴自棄。而王勃此時正懷才不遇,但仍有這般情懷,確實難能可貴。
寫景特點
《滕王閣序》的寫景頗有特色,作者精心構畫,苦苦經(jīng)營,運用靈活多變的手法描寫山水,體現(xiàn)了一定的美學特征。
1.色彩變化
文章不惜筆墨,濃墨重彩,極寫景物的色彩變化。如“紫電青霜”中的“紫電”,“飛閣流丹”中的“流丹”,“層巒聳翠”中的“聳翠”,“青雀黃龍之軸”中的“青雀”“黃龍”無不色彩繽紛,搖曳生輝。尤其“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靜止畫面色彩,著力表現(xiàn)水光山色之變化,上句樸素淡雅,下句設色凝重,被前人譽為“寫盡九月之景”之句。
2.遠近變化
作者采用恰當?shù)姆椒,猶如電影的拍攝技術,由近及遠,構成一幅富有層次感和縱深感的全景圖!苞Q汀鳧渚”四句寫閣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曠其盈視”二句寫山巒、平原和河流、湖澤,是中景;“云銷雨霽”以下則是水田浩淼的遠景。這種寫法,是《滕王閣序》寫景的最突出特點,體現(xiàn)了作者立體化的審美觀,把讀者帶進了如詩如畫的江南勝境,讀者和景物融為一體,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渾成
“層巒聳翠”四句,借視角變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與為一,不可分離,體現(xiàn)了作者整齊劃一的審美觀。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是寫景名句,水天相接,渾然天成,構成一幅色彩明麗的美妙圖畫。
4.虛實相襯
“漁舟唱晚”四句,即憑借聽覺聯(lián)想,用虛實手法傳達遠方的景觀,使讀者開闊眼界,視通萬里。實寫虛寫,相互諧調,相互映襯,極盡鋪敘寫景之能事。
總之,《滕王閣序》一文的寫景頗具匠心,字字珠璣,句句生輝,章章華彩,一氣呵成,使人讀完后猶如身臨江南水鄉(xiāng),難怪韓愈情不自禁地稱贊說:“江南多臨觀之類,而滕王閣獨為第一。”
《滕王閣序》寫作技巧
一、化抽象為具象,化力量為悲憤。
在詩仙李白的《秋浦歌》
白 發(fā) 三 千 丈, 緣 愁 似 個 長。 不 知 明 鏡 里, 何 處 得 秋 霜?
“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白發(fā)有三千丈那么長,而我的愁緒正如白發(fā)這般。詩人李白運用夸張的手法,將自己的愁緒明白干凈地表達出來,達到了將抽象轉化為具象的寫作目的。愁緒,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無味,無色,李白卻將愁緒用長長的白發(fā)來表示。一方面,既是說明愁緒深重;另一方面,又可以理解成詩人因為愁緒重,使自己的頭發(fā)變白了。
然而,這個不僅僅是個例,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試問閣下的愁緒有多少?恰恰如同這向東流的一江春水。這應該是上乘的比喻了,將愁緒寫活了。
有時,語文閱卷老師改了半天的卷子,卻發(fā)現(xiàn)學生寫到最后不知所云,沒有落到實處。寫情感呻吟,說敘事糊涂,一件事情扭扭捏捏,遮遮掩掩不知道文章講了些什么,這就是,沒有具象化寫作的結果。
二、巧用典故,增加文章厚重感
少年才俊王勃的《滕王閣序》中
勃, 三尺微命, 一介書生。 無路請纓, 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 慕宗愨之長風。 舍簪笏于百齡, 奉晨昏于萬里。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 他日趨庭,叨陪鯉對; 今茲捧袂, 喜托龍門。楊意不逢, 撫凌云而自惜; 鐘期既遇, 奏流水以何慚?
他日趨庭,叨陪鯉對:鯉,孔鯉,孔子之子。趨庭,受父親教誨!墩撜Z·季氏》:“(孔子)嘗獨立,(孔)鯉趨而過庭。(子)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子)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
鐘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慚:鐘期,鐘子期的省稱!读凶印珕枴罚骸安郎乒那,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這一段古文并沒有完全將典故列出來,而是選取了兩個比較熟知的,典故的運用不是掉書袋,而是使你原本貧瘠的語言變得肥沃起來,典故用得好不僅僅可以使得文章的可讀性變強,而且,可以擴大文章的內涵。
三、巧列人名,歸納總結
賈生才調更無倫——賈誼,《過秦論》中
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而重士,約從離衡,兼韓、魏、燕、楚、齊、趙、宋、衛(wèi)、中山之眾。于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召滑、樓緩、翟景、蘇厲、樂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每次寫議論文,我們總會舉愛迪生、海倫凱勒,如果愛迪生泉下有知定會合不上眼,海倫凱勒知道如此的話,必定常含淚水。
閱讀面的狹小是我們作文的一個致命弱點,從古人的方法中,得知一二的門道。僅此一段精悍短小的文言文就包含如此多的人名,倘若舉例論證時可用二三,那么定會讓文章增色不少。
四、文章主題要明確
在大家荀子《勸學》開篇中
君子曰: 學不可以已。
直接點明自己所要論述的觀點, 學習不可以停止,明確的目的使得你的文章不至于跑題、偏題,總的說來就是要達到寫作意圖明確的效果。
五、巧用鋪排,加強語勢
在樂府詩集《孔雀東南飛》的 開頭就運用了鋪排的寫法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在古代民歌中運用得極為普遍。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lián)的景觀物象、事態(tài)現(xiàn)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huán)境、氣氛和情緒。
這組句子,是一種縱的鋪排,按照時間順序,羅列了一組數(shù)字,并運用了互文的修辭,突出了蘭芝的多才多藝、知書達理、聰明能干。就是這樣有教養(yǎng)的媳婦最終還是被婆婆遣回了娘家,字里行間不僅有作者的欣賞之情,也彌漫著一種同情的氛圍。
古文理解起來因為時間的緣故,故而較為困難,但是其中的寫作手法值得我們潛下心來認認真真地去學習。我今天也只是掛一漏萬,其中的例子不勝枚舉,愿莘莘學子能夠傳承中華古典文化,潛心研究。
【《滕王閣序》寫作技巧及特色】相關文章:
《滕王閣序》特色06-19
《滕王閣序》寫作特色及寫作技巧05-25
《滕王閣序》寫作特色06-18
《滕王閣序》的寫作特色09-20
《滕王閣序》寫作特色05-11
滕王閣序寫作特色05-11
《滕王閣序》寫作技巧06-14
滕王閣序寫作特色分析06-18
《滕王閣序》寫作特色與譯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