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童話的好處和壞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是離不開童話故事的,當孩子還沒有踏進校園時就已接觸了許多童話故事,比如《安徒生童話》《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睡前故事》等,這些都是媽媽們的選擇,因為孩子還小,買其它類型的故事孩子更不理解,更主要的原因是上面的童話故事是現(xiàn)在年輕父母都熟知的,給孩子講起來比較的方便,可是這些故事也存在一定的危害,對孩子的性格或者社會認識造成不良的影響,形成不健康的心理。
一、 童話故事的意義
1、什么是童話?
童話故事大多都是代代相傳,經(jīng)過個別人搜集整理得來的。童話是一種比較適合兒童閱讀的文學體裁,它按照兒童的心理特點和需要,通過豐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張來塑造鮮明的形象,用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和淺顯易懂的語言文字反映現(xiàn)實生活,抑惡揚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童話一般有四種:擬人體童話(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記》)、超人體童話(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園》)、常人體童話(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裝》)、知識體童話等等。閱讀時,要深入作者幻想的世界,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有的童話在文章中借主人公之口或用總結性語言把要說的道理直接說出來了,有的則須認真閱讀理解,深入分析文章,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閱讀童話時,要學會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領悟生活真諦。人類童話發(fā)展源遠流長,古代的神話與民間故事也可算是童話的一種。人類的童話作家兩大最杰出的代表都是北歐人,丹麥的安徒生和瑞典的塞爾瑪·拉格霍芙。
2、童話故事的意義
童話故事無法教導孩子們人生道理,但可以引導幼兒認識不同的人類,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擴散幼兒的思維。由于幼兒天生有較強的好奇心,對未知的探索欲,因此童話故事正是一個“陌生的世界”,幼兒特別的喜歡。“陌生的世界”就是幼兒的心理劇,在異想天開的奇幻情節(jié)背后,卻是反映現(xiàn)實人生掙扎的寫實劇。故事的意義最好是讓孩子經(jīng)由自己的直覺得到,但在孩子的因好奇而發(fā)問的情況下,說明故事著重的“罪惡”,仍有助于孩子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以嬉戲探索,而非解釋說明的方式給予回饋,能更增強童話故事對孩子心理的影響,解決他們內心正面與負面力量的沖突。
二、 童話故事對幼兒的負面影響。
任何孩子的成長都必須經(jīng)歷一個從童話世界走向現(xiàn)實世界的階段,童話世界的打下的基礎直接影響到現(xiàn)實世界孩子成長的素質。人們利用童話故事生動而廣泛向幼兒揭示自然和社會的面貌,幫助他們開拓視野,啟迪心智。因此,童話故事對于幼兒發(fā)展所產(chǎn)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有著遠遠超過我們已有認識的意義,其中負面的影響不容忽視。
1、血腥的、殘忍的手段的較多
很多經(jīng)典的童話中都出現(xiàn)了打斗、傷害、殺人、死亡等殘忍的內容。如《灰姑娘》中灰姑娘的繼母姐妹削足以試水晶鞋;《白雪公主》紅的惡毒王后為了殺掉白雪公主,每一次都扮成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可以說是不擇手段,以及最后王后的慘死狀……童話里的這些殘忍的內容會不會對幼兒閱讀產(chǎn)生負面影響呢?很多研究者認為是否定的,但也不能確切的說沒有。
幼兒閱讀故事的方式和成人不一樣,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見解,尤其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喜歡刺激的東西,當其閱讀殘忍的情節(jié)時,就會表現(xiàn)出好奇,同時也會在腦海里幻想那些畫面。
記得有一次,給孩子講《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里面有以女傭麥爾卓用滾燙滾燙的菜油把三十八個強盜都給燙死了。孩子們當時聽到這個故事,認為麥爾卓把強盜殺死了獲勝了是很開心的一件事。在我總結時,教育孩子遇到什么事要動動腦筋思考,自己解決,也沒有教育孩子被別人欺負時要有報復什么的,結果有個孩子就告訴我說:“老師,以后誰要是欺負我,我也用滾燙的油燙死他。”聽了這話,我直接冒汗,這孩子怎么會想到用故事里麥爾卓的手段,實在殘忍呀,于是我還得花時間去和該幼兒溝通,引導幼兒往好的方向去想。
孩子從出生起就不停的模仿成人的活動,也是在模仿中成長的,天生模仿性強,所以說不能說血腥的、殘忍的故事對幼兒沒有影響,有的孩子會模仿的。
2、被動的接受
不知道看過童話故事的人們有沒有覺得,童話匯總的女性都是被動。大部分童話中,公主總是等待王子來拯救,所謂的善良的公主就是被壞人施魔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甚至被折磨死了也沒有怨言,反正有神仙和仙女或王子來拯救。最經(jīng)典的就是《灰姑娘》這個故事,灰姑娘被他的后媽和兩個姐姐欺負、折磨,而她卻一點反抗的能力也沒有,任人擺布,直到仙女的幫助她才得以與王子相見。該故事和《白雪公主》等還讓人們被動的接受了一個觀念,那就是后媽一定是壞的。其實不要小看童話對我們的影響,現(xiàn)在我們的觀念里經(jīng)常會另眼相看“后媽”這個角色。不管她做的好不好,人們就會認為他會虐待前妻的孩子,畢竟是沒有血緣的。若她做的好的話,別人認為那是做給別人看的,只會做表面功夫;做不好的話,那難聽的話大家都會指向她。
還有一個被動接受的觀念就是壞人一定得死,不管你看哪個童話故事,只要里面有壞的,那他結果肯定得死,現(xiàn)在的人們經(jīng)常對那些壞角色的人物說:一定沒有好下場。其實他們就是認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壞的不死,難不成讓好的死嗎?說真的,這些觀念從小就在人們的大腦里根深蒂固。
3、部分故事激發(fā)不了孩子的想象。
國外引進的童話故事內容大同小異,很多故事不是激發(fā)孩子的想象,而是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傳輸給孩子,讓他們的思維符合每個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并且樹立父母的權威。而且許多關于王子公主的童話故事,給幼兒講時,幼兒都會出現(xiàn)一個畫面“王子和公主結婚了,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辈还芪覀兪亲隼蠋煹倪是做家長,在給孩子講到結尾時,為了激發(fā)孩子的想象,會問:“你猜最后怎么樣?”大多數(shù)孩子天真的回答你王子和公主生活在一起來,而有個性的孩子回答說:“故事結局都是一樣的,真沒勁!
在大班教學中有一節(jié)活動課《賣火柴的小女孩》,目標是為了激發(fā)幼兒的同情心,最后情感延伸的問題是:如果能幫助她,自己想怎樣幫助?
甲:叫她的爸爸不要打她,還給她買鞋子。
乙:給她很多吃的,陪她一起玩。
丙:我又不再童話里,幫不了她
……
在這個教學后,仔細想想孩子們的回答,一部分孩子的同情心是被激發(fā)了,可是還有一部分孩子把“小女孩”的苦處歸咎于她的父親。若她的父親自己去賣火柴的話,小女孩會被凍死嗎?現(xiàn)在的父母都是寧愿自己苦,也要讓孩子享受到最好的生活。其實并不是說童話就一定限制了孩子,只是我們應該明白從另一種角度在看待童話的意思,并且重視童話對孩子的影響。
4、是非的判斷
前面也說道故事里都有好壞之分,幼兒受心理定勢影響,在幼兒的眼里“好人”做什么都是對的,“壞人”做什么都是錯的。幼兒心目中的好人,就是童話故事中的正面形象,也是幼兒羨慕、擁護、稱贊及模仿的對象。而事實上,那是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非概念的形成,并且孩子的思維往往是非此即彼的,不是“是”就是“非”,不是“好”就是“壞”。人們總有美好的愿望,“是的”“好的”最終得到勝利。童話故事的這個特征也恰恰印證了孩子的這個思維特帶你,以及在成長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特征。
往往我們在給孩子講完故事后,都會問“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么?” 曾有個老師給她班級里的孩子放《海的女兒》看,之后就問她的孩子們“你們喜歡誰?為什么?”,結果令她吃驚的是有個孩子是這樣回答她的“我喜歡巫婆,因為她給了海的女兒一雙腳,讓她變成了人!币虼巳舭雅淄耆忉尀樽约簝刃牟缓玫囊幻,也并不太符合孩子閱讀時的心理感受;蛟S這些“非”這些“不是”,孩子內心也有,但因為童話故事中的這種厲害的結局,也會徹底消失。
5、產(chǎn)生恐懼的心理
處于兒童期的幼兒不具有抽象思維能力,又缺乏良好的控制能力,他們常常為自己的無意識活動感到困惑和震驚,被焦慮、欲望、恐懼、愛與恨等所壓倒。大人們都喜歡用一些故事來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比如說《木偶奇遇記》里的匹諾曹說謊,鼻子就變長,其實就是教育孩子不要說謊,在孩子不理解的情況下害怕自己的鼻子變長就不敢說謊了。我看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小女孩對童話故事《狼來了》情有獨鐘,但對自己的親生父母產(chǎn)生了排斥。
案例轉述如下:
敏敏(化名)本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經(jīng)常在父母面前撒嬌,有時說點小謊以博得老師或家長的表揚、贊許和喝彩或逃避責罰。可最近不知道為什么不跟父母那么親近了,也不大愛往外面跑了,反倒喜歡把自己一個人鎖在房間里,于是父母很擔心,這孩子到底是怎么了。但據(jù)父母反映她最近特別愛讀童話故事《狼來了》,床頭就放著那本書。老師也告訴家長敏敏最近上課老是魂不守舍,有時候還會拿《狼來了》這本書問她,那個放羊娃是不是真的被狼吃掉啦。我似乎意識到了什么,于是我問“敏敏,你怎么了,不愛粘爸爸媽媽了啊?”她想了很久,然后問我,“自己是不是壞孩子”我安慰她說“當然不是了,你是討人喜歡的好孩子”“但我會撒謊,我會不會被狼吃掉,爸爸媽媽都不喜歡我了!闭f完她就哭了,我說:“《狼來了》是童話故事,那不是真的,只要敏敏以后不說謊,那還是個知錯能改的好孩子,爸爸媽媽還是一樣的疼愛你的啊!泵裘暨@才慢慢停止了哭泣。
不僅案例中的小女孩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想想每個人大概都經(jīng)歷過恐懼,膽怯而成長的。只有當自己長大了,理解了故事內容以及父母的教育意義,才消除了心中的那份恐懼。
三、 如何避免童話故事潛在的負面影響
給孩子講述故事意不在明確的給孩子什么教育意義,所謂意義最好經(jīng)由孩子自己的直覺去感受,但我覺得更主要的是,童話故事在什么年齡提供給孩子,才是最適宜的。不同的童話故事里,有不同的蘊涵的心理沖突,而孩子不同的年齡段會出現(xiàn)不一樣的心理沖突,所以父母和老師要有選擇的給幼兒童提供適宜的童話故事。
1、故事的選擇
面對市場中大量的故事書或動畫版的童話故事,不可能都買下來給自己的孩子,而是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段來選擇的。嬰兒期的,可以買些親子共同閱讀的連環(huán)畫故事書,以圖畫為主的。而兩歲左右的孩子,有了一定認識后,可以選擇故事內容簡單明了的,如《三只熊》,里面講述的內容就是三只熊進行了比較以及使用的物體大小關系,孩子聽了可以跟自己的父母比較大小,對孩子有一定的啟發(fā)。3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或無厘頭的童話故事,但也不能過于復雜或是含有血腥、殘忍的內容,如《三只小豬》《小貓釣魚》《龜兔賽跑》等故事。因此只要根據(jù)幼兒年齡逐漸增長選擇內容復雜的故事即可,只有當孩子在自我的心思成長得更細密,他們能從更復雜的童話故事中獲取滋養(yǎng)時才會適合復雜的故事。
若想選擇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的童話故事的話,不妨選擇繪本故事,現(xiàn)在許多童話故事也改成繪本版本的,在同行們不斷的教學嘗試中,發(fā)現(xiàn),孩子對繪本故事特別喜愛,不僅充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而且幼兒的語言能力也得到很好的提高。
選擇故事也是一門學問,選擇對了給孩子帶來一生的受益,選擇錯了或許不會給孩子造成什么影響,或許隱藏的危害你沒有發(fā)現(xiàn)。
2、說故事者需注意方式
不是說童話故事選擇對了就能對孩子不造成影響,而是說故事者在給孩子講故事時引導的方法不當,同樣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在孩子小的時候,說故事不要過高要求孩子能理解故事,就是簡單的親子閱讀,尤其是那些無厘頭的故事,讓孩子在歡笑中度過童年。
當今還有不少有精神污染之嫌的童話流人了市場,并在公主、王子、獵人、老奶奶、老爺爺?shù)取懊利悺被颉按认椤蹦樧V的遮掩下,流向了幼兒的心田,它同市場上有毒的奶粉一樣傷害著我們的幼兒。其實,當某些童話的價值取向與幼兒的和諧健康發(fā)展相悖時,教育者首先要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責任心,在選擇供幼兒欣賞的童話故事時,應該精心選擇那些不僅娛樂性強,而且易于使幼兒生成美感、有助于兒童精神成長與情感發(fā)育的精品。
好的童話好似陽光,照耀著每一條童年的路;好的童話似雨露,滋潤著每一個幼小的心靈。為此,教育者應以生態(tài)教育理念關注童話,這是對幼兒的重要關懷與扶助。
【看童話的好處和壞處】相關文章:
善良和邪惡童話05-22
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的區(qū)別04-19
狐貍和烏鴉童話寓言11-11
格林童話《農(nóng)夫和國王》04-20
童話故事《國王和狼》04-21
龍子和公主 童話故事03-23
鼴鼠和兔子的童話故事06-06
經(jīng)典童話故事《狐貍和葡萄》04-24
國王和狼 童話故事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