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元稹《離思》賞析

時間:2024-04-29 09:12:48 金磊 元稹 我要投稿

元稹《離思》賞析

  在現(xiàn)實學(xué)習(xí)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稹評價巫山之云,一起來看一下吧。

  原文:

  這兩句詩出自唐元稹《離思》,詩為悼念亡妻韋叢而作,全詩如下: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huán)釵漫滲綠絲叢。

  須臾日射燕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山泉散漫繞階流,萬樹桃花映小樓。

  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紅羅著壓逐時新,杏子花紗嫩麴塵。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尋常百種花齊發(fā),偏偏梨花與白人。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

  解說:

  曾經(jīng)見過浩翰海洋的人,再見到別處的水,便覺得是那樣的相形見絀,黯然失色,除了巫山絢麗繽紛的彩云,其他的云真不該叫云。挨著次序經(jīng)過花叢,我已懶得看上一眼,一半是因為修道,一半是因為思念您。詩人以比擬的手法,報發(fā)了懷念愛妻的深沉情感。

  1.《孟子·盡心》:"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2.宋玉《高唐賦》序云:"昔者先王嘗游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游高唐,愿薦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以上兩句引喻言情,極言所愛之女如滄海、巫山之美,風(fēng)情萬種,無與倫比;而其愛戀之情亦如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深沉綿邈,幻化多姿,人世間亦無與倫比者

  賞析: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歌數(shù)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詩分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艷詩等十類。這首<離思>(五首之一)屬于艷詩。所謂“艷詩”,即寫男女之間愛情的詩。在作者十類詩中,這類寫得比較好。而這首<離思>詩,尤其寫得一往情深,熾熱動人,具有獨到的藝術(shù)特色。在描寫愛情題材的古典詩詞中,亦堪稱名篇佳作。

  這首詩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達(dá)了主人公對已經(jīng)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戀情。它接連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寫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遠(yuǎn),耐人尋味。

  全詩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

  一、二兩句,破空而來,暗喻手法絕高,幾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筆意所在!霸(jīng)滄海難為水”。是從孟子“觀于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詩句表面上是說,曾經(jīng)觀看過茫茫的大海,對那小小的細(xì)流,是不會看在眼里的。它是用大海與河水相比。海面廣闊,滄茫無際,雄渾無比,可謂壯觀。河水,只不過是舉目即可望穿的細(xì)流,不足為觀。寫得意境雄渾深遠(yuǎn)。然而,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還蘊(yùn)含著深刻的思想。

  第二句,是使用宋玉<高唐賦>里“巫山云雨”的典故。<高唐賦>序說:戰(zhàn)國時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懷王),曾游云夢高唐之臺,“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愿薦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巫山之女”。

  她別離楚王時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楚王旦朝視之,果如其言,因此就為她立廟號曰“朝云”。顯而易見,宋玉所謂“巫山之云”,——“朝云”,不過是神女的化身。元稹所謂“除卻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說: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觀。其實,他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愛的女子,充分地表達(dá)了對那個女子的真摯感情。詩人表明,除此女子,縱有傾城國色、絕代佳人,也不能打動他的心,取得他的歡心和愛慕。只有那個女子,才能使他傾心相愛。寫得感情熾熱,又含蓄蘊(yùn)藉。

  第三句“取次花叢懶回顧”,是用花比人。是說我即使走到盛開的花叢里,也毫不留心地過去,懶得回頭觀看。為什么他無心去觀賞迎入眼簾的盛開花朵呢?第四句“半緣修道半緣君”便作了回答。含意是說他對世事,看破紅塵,去修道的原故,這是其一。其二,是因為他失去心愛的她,再也不想看別的“花”了。統(tǒng)觀全詩,不難看出,“取次花叢懶回顧”的原因,還是因為失去了“君”!鞍刖壭薜馈敝f,只不過是遁辭罷了。

  作者簡介:

  元。779年-831年9月3日),字微之、威明。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人,鮮卑族。中國唐朝中期大臣、文學(xué)家、小說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孫。

  元稹家境貧寒,九歲能文,于貞元九年(793年)以明經(jīng)科及第,十年后登書判拔萃科,授校書郎。在此期間結(jié)識白居易。元和元年(806年),登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科,授左拾遺。元和四年(809年),拜監(jiān)察御史,旋即受命出使劍南東川,因劾奏不法官吏,獲罪權(quán)貴,被排擠出朝,分司東臺。其間懲治不法,得罪權(quán)幸,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后一度被召回長安,不久后又被外貶,直至元和十四年(819年)才被召入朝中,累官中書舍人、翰林承旨學(xué)士。在經(jīng)歷諸多挫折后,開始隨世沉浮,通過依附宦官來求取升遷。長慶二年(822年),以工部侍郎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在相位兩年多,深受唐穆宗眷顧。后罷相外放,歷任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再入朝為尚書左丞。太和四年(830年),出任武昌軍節(jié)度使,翌年因暴病在武昌逝世,時年五十三歲,被追贈為尚書右仆射。

  元稹詩名早著,與白居易齊名,并稱“元白”,同為新樂府運(yùn)動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部分詩歌,用樂府形式揭露了當(dāng)時的社會矛盾。后期創(chuàng)作艷詩較多,描寫瑣事,題材狹隘。元稹還根據(jù)自身經(jīng)歷為素材,撰成唐傳奇《鶯鶯傳》!耳L鶯傳》文字優(yōu)美,刻畫細(xì)膩,為戲曲《西廂記》所本,是唐傳奇中對后世戲曲影響最大的作品之一。他的著作被整理為《元氏長慶集》。

  元稹的語言藝術(shù):

  元稹詩歌在語言藝術(shù)上的成就是用語淺近。與崇尚奇險的韓孟詩派不同的是,元稹善于用淺近又平易的語言準(zhǔn)確傳神地表情達(dá)物,直抒胸臆。

  淺近是元白詩派的最大特點,也是它獲得廣大讀者的重要原因。在詩歌學(xué)中,常語和奇語是一對值得重視的矛盾。從表層意義上看,似乎以常語入詩比務(wù)奇斗險要容易得多,但如果從更高的審美層次來審視,用淺近的語言確切精細(xì)地摩寫出自然界萬物情狀以及詩人自己的心態(tài),倒是一種較難達(dá)到的藝術(shù)境界。元詩的喜用常語,在明白曉暢的樂府詩中表現(xiàn)得比較明顯,在寫景抒情詩中表現(xiàn)得也很突出。詩人對大自然懷有濃厚熾烈的興趣,自然萬物的一舉一動都強(qiáng)烈地奉動著詩人的詩思,被他迅速及時地捕捉到詩思。元稹與劉宋詩人謝靈運(yùn)不同,他重神似而不重形似,以淺顯語言貼切自如地傳達(dá)出風(fēng)光物態(tài),如《紅芍藥》。

  語近的特點不僅出現(xiàn)在元稹的詠物詩中,也出現(xiàn)在他的悼亡詩中,如《遣悲懷三首》。元稹的常語并非率爾為之,相反,他非常注意選語的精工。清人賀裳早就看到了這一點,他說“詩至元白,實一大變。兩人雖并稱,亦各有不同,選語之工,白不如元;波瀾之闊,元不如白!痹∵\(yùn)斤成風(fēng),既苦心經(jīng)營又不露斧鑿痕跡,如《李娃行》。元稹在追求語近的同時,也把思深作為自己詩歌的創(chuàng)作目標(biāo)。在一些抒情詩中,元稹做到了語近和思深的有機(jī)統(tǒng)一,如《夢井》。

【元稹《離思》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元稹《離思》賞析11-24

離思元稹賞析10-20

離思元稹賞析及解析12-26

元稹《離思》賞析參考11-02

離思元稹賞析及解析01-21

離思元稹原文翻譯及賞析09-15

《離思》元稹08-19

元稹詩離思01-17

《離思》元稹古詩03-23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賞析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