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陽樓記讀后感 推薦度:
- 讀《岳陽樓記》有感 推薦度:
- 讀《岳陽樓記》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岳陽樓記讀后感通用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岳陽樓記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岳陽樓記讀后感1
《岳陽樓記》是宋代文學(xué)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傳世名作。慶歷四年,范仲淹的朋友滕子京被貶到巴陵做官,重修了歷經(jīng)戰(zhàn)火動亂被毀的名樓---岳陽樓,修葺一新之后,邀請范仲淹為岳陽樓題寫文章,以志紀念。范仲淹就創(chuàng)作了這篇廣為傳誦的文章《岳陽樓記》。
《岳陽樓記》分敘事、寫景、議論三部分。文章一開頭作者略敘創(chuàng)作這篇文章的緣由:“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址,刻唐賢今人詩文于其上,囑余作文以記之”。之后,用濃墨重彩,出色地描述了在岳陽樓上所能見到的景物,通過不同的景物和不同的思想感情對比描寫,借文中“古仁人”的形象,抒發(fā)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心胸與抱負,這種人生理想對后世有志之士有永久的鞭策作用和鼓舞作用。
在媽媽的教導(dǎo)下,我很小就會背誦這篇文章,今年的寒假,媽媽又讓我重溫了《岳陽樓記》,文章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歟?”這句話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身居朝廷高位,為平民擔(dān)憂;獨處邊遠江湖,為君主分憂,這就是進京做官也擔(dān)憂,退隱江湖也擔(dān)憂,那么他們什么時候才快樂呢?他們必定說“當(dāng)天下人還沒有感到擔(dān)憂的時候我就為他們擔(dān)憂,而當(dāng)天下人都安居樂業(yè)感到快樂之后,我才敢快樂”吧!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們作為生活在這個社會上的'一員,就要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努力學(xué)習(xí),以天下民族和國家利益為己任,等將來長大后回報社會,以人民的快樂為自己的最大快樂。這才是一種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生目標(biāo)。
岳陽樓記讀后感2
岳陽樓與黃鶴樓、滕王閣號稱江南三大名樓。它們的出名,都與題詠它們的詩文有關(guān)。而岳陽樓則以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最負盛名。
范仲淹因其施行的慶歷新政失敗,由參知政事被貶為鄧州知州,正當(dāng)他郁悶之極時,接到好友藤子京為岳陽樓作記的請求,于是便借題發(fā)揮,抒發(fā)了自我博大的胸襟和遠大的政治抱負,并與朋友共勉。千古名篇便所以而誕生。
提到岳陽樓,就離不開洞庭湖。正因為有了洞庭湖才造就了這樣一座名樓。范文正公認為巴陵的完美景色全集中在洞庭湖,于是他說:“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盡這一句,就可與“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樓”的詩句相媲美,活現(xiàn)了洞庭之水的浩淼壯闊,可見作者恢弘的氣度,不凡的才識。不是大手筆是寫不出這“勢極雄豪”的句子來的。
然后,作者經(jīng)過“遷客騷人”在觀看兩幅迥異的景象時產(chǎn)生的兩種迥異的心境,證明人的感情最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這本來是人之常情。然而,作者又與“古仁人”的不一樣心境來駁論,他們不因外界的'好壞和自我的得失而或悲或喜。這應(yīng)當(dāng)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超越功名利祿、超越榮辱得失,“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他們卻進取入世,在他們心里裝著國家的興亡和老百姓的苦樂。
《岳陽樓記》的著名,是因為它思想境界的崇高。范仲淹當(dāng)時正被貶官“處江湖之遠”,本來能夠采取獨善其身的態(tài)度,落得清閑自在,可他沒有像許多像陶淵明那樣歸隱田園,不問世事,任以天下為己任,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勉勵自我和朋友。
一個人要做到先憂,必須有膽有識有志,固然不容易。而當(dāng)一個先憂之士建立了功勛之后還能后樂,更加難能可貴。
我喜歡作者用細膩逼真的筆觸刻畫出的一幅幅美景,更陶醉于其用意義深遠的文字所傳達出的終極價值高標(biāo)。讀《岳陽樓記》實在是一種美的享受!
岳陽樓記讀后感3
在大文豪范仲淹的筆下,高明的詩文數(shù)以百計,但這些文章要么高深莫測,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要么華而不實,只重景不重情,然而,《岳陽樓記》是個例外。
《岳陽樓記》是一片古今傳誦的名文,作者用濃墨重彩、出色地描寫了岳陽樓的景物。特別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一句,一針見血,把自己為國捐軀卻屢遭排擠的憤憤不平之氣連盤拖出,得以宣泄。
全文分為敘事、寫景、議論三個部分,立意高遠,思想深刻,情景交融。在敘景部分,作者介紹了岳陽樓的來歷,而在寫景部分,作者又筆鋒一轉(zhuǎn),開始介紹四周之景,似乎有些離題。但議論部分,作者言歸正傳,與第一段遙相呼應(yīng),把自己的愛國情展露無余。
我記得顧炎武有句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蔽矣X得這句話與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共同襯出幾千年來華夏民族的一個主旨——忠。忠,顧名思義,就是對國家、對人民要忠誠,不能有一絲“叛”。忠,支撐了炎黃子孫幾千年,成為中國人精神上的支柱。《豫讓論》里有言:“讓為智伯忠,則讓烈也!边@說在中國人心中,一個忠的人才是一個偉大的人。
那么,我們做到忠了嗎?范仲淹說:“我做到了。”在宋初奸臣當(dāng)?shù)赖臅r候,范仲淹舍身取忠,公然與手握重權(quán)的權(quán)相率一件對質(zhì)。呂夷簡荒淫無道,上有皇帝匡扶,下有一些狗腿子擁護,和他明爭暗斗,范仲淹簡直就像一直微不足道的.小螞蟻面對大象這種龐然大物一樣。但范仲淹依舊不依不饒,他不停地上奏表反對呂夷簡,一邊精心策劃一場轟轟烈烈的革新運動,一邊毫不留情地批評“呂黨”人士。最終在被他那“忠”感動的前提下,皇帝終于罷相,驅(qū)呂,迎范,讓一個新的中國從煙塵中走出來。
【岳陽樓記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岳陽樓記09-10
岳陽樓記原文11-18
《岳陽樓記》教案04-20
岳陽樓記賞析03-23
岳陽樓記原文11-04
岳陽樓記翻譯09-25
《岳陽樓記》教案01-02
岳陽樓記的說課稿06-11
《岳陽樓記》的分析12-28
岳陽樓記 鑒賞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