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秋雨三峽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余秋雨三峽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余秋雨三峽讀書筆記1
《三峽》以凝練生動的筆墨,寫出了三峽的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景色。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寫山,突出連綿不斷、遮天蔽日的特點。寫水,則描繪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來往的船只都被阻絕了!按憾畷r,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毖┌椎募ち鳎叹G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贊嘆“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則“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那凄異的叫聲持續(xù)不斷,在空曠的山谷里“哀轉久絕”。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得淋漓盡致。
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峽萬千氣象盡收筆底。寫春冬之景,著“素”“綠”“清”“影”數字;寫秋季的景色,著“寒”“肅”“凄”“哀”數字,便將景物的神韻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文章先寫山,后寫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寫水則分不同季節(jié)分別著墨。在文章的節(jié)奏上,也是動靜相生,搖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構成了一幅幅風格迥異而又自然和諧的畫面,給讀者以深刻的印象。
全文無甚直接寫景之處,只是以三峽游蹤為經,編織中國文化的.悠久歷史,多次凸現三峽的文化含義,詩人、奇山異水、神女、昭君、屈原,三峽幾乎是整個中華民族文化的見證者。在作者筆下,三峽,不只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山水風景,更含有極具濃郁的文化氣息,是作者心中的一塊圣地,一個無從替代的意象。沒有太多的抒情,卻能讓人的心頭起伏不定,正如不需要風的吹拂,三峽的水湍急澎湃——因為水下暗流洶涌不禁佩服作者,不矯情不夸張,卻在平和之中帶讀者作了一番留下深刻印象的游歷。作者的學者氣息、文人氣息盡顯無遺!度龒{》絕非泛泛的文人游記。讀罷《三峽》,心中的洶涌遠非釋卷便可以靜息。三峽是美景,更是歷史與理想、力量與激情的結合體。這片美景外國人不懂,不可能懂,在千百年中歷經滄桑的三峽僅屬于中華民族,這是只有我們才有的驕傲與狂放不羈。
無論你有沒有到過三峽,請與我一起,在余秋雨先生的帶領下作一番記憶情的三峽文化之旅。
余秋雨三峽讀書筆記2
我從未親身去過詩情與戰(zhàn)火交融的白帝城,但我讀過李白為它寫下的詩詞歌賦,也了解過劉備那段戰(zhàn)火紛飛的歷史。同樣,我從未親臨過三峽,但我讀過余秋雨真實優(yōu)美的現代文《三峽》,今天又細細品讀了酈道元寫的《三峽》,作者只用不到區(qū)區(qū)200字的篇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壯觀美麗的三峽畫面:夏天水急而氣勢盛大,春冬之時的水清澈,倒影著河岸兩旁披著綠色外衣的險峻的山峰,動物植物繁多,河道狹窄又險,吸引著游人前往,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fā)了我們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請允許我向大家介紹一下:
長江三峽人杰地靈,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zhàn)場,是無數英雄豪杰用武之地。這兒有許多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南津關、孫夫人廟等。它們同旖旎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長江三峽是世界大峽谷之一,以壯麗河山的天然勝景聞名中外。
三峽包括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
瞿塘峽:西起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zhèn),全長8公里,景色最為雄偉險峻。主要景點有奉節(jié)古城、八陣圖、魚復塔、古棧道、風箱峽、粉壁墻、孟良梯、犀牛望月。 在長江三峽中,雖然它最短,卻最為雄偉險峻。
巫峽:西起重慶市巫山縣城東面的大寧河口,東迄湖北省巴東縣官渡口,綿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藍銀甲峽和鐵棺峽,峽谷特別幽深曲折,是長江橫切巫山主脈背斜而形成的,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qū)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
巫峽峽長谷深,奇峰嵯峨連綿,煙云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美不勝收的畫廊,充滿詩情畫意。
西陵峽: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歷史上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灘多水急、行舟驚險而聞名。
建國后,經過對川江航道的多年治理和葛洲壩水利工程建成后,水勢已趨于平緩,然綺麗景觀依舊。
大自然把所有雄奇的力量都整合在三峽,把所有瑰麗的色彩都附麗在三峽,峽長、谷深、江險,構成了三峽壯麗多姿的自然景觀,完成了一章最完美、最奇異的詩篇。雄奇壯麗的長江三峽的自然風光,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外游人。
三峽是詩歌的圣殿,中國再也沒有一個地方像三峽這樣聚集了那么多的瑰麗詩篇。幾百里三峽畫廊,到處都可以拾到古代文豪們遺留的不朽詩篇;長長的峽江兩岸,遍地是騷人遷客萬古流芳的華章。
《唐詩三百首》中有30首寫長江,有12首寫三峽,歷代歌詠三峽的詩作超過4000首。我國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如屈原、宋玉、諸葛亮、酈道元、李煜、張九齡、陳子昂、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孟郊、劉禹錫、元稷、李賀、黃庭堅、王安石、司馬光、蘇洵、蘇軾、蘇轍、寇準、歐陽修、陸游、范成大、楊慎、王士楨、李調元等,有的曾在峽區(qū)為官作吏,有的在峽區(qū)旅居、漫游,寫下了大量歌詠三峽、堪稱千古絕唱的不朽詩篇,賦予了三峽山水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與更高層次的文化品味。
三峽壯美的山川孕育、熏陶并激勵著人們的情感。詩人一踏上長江三峽,就才情迸發(fā)、詩情涌動,“三峽”也就隨著詩歌在中國文學史上成為令人向往的地名。中國詩歌史上最沉重、最深刻、最痛快、最雅致的詩篇有相當數量都與三峽有關。
屈原的《九章》、《九歌》里大量的篇章謳歌了三峽的風土人情。
宋玉的《神女賦》和《高塘賦》使“巫山云雨”變成了長江三峽的代名詞。
李白三到三峽,一首《早發(fā)白帝城》成為千古絕唱。
白居易在三峽為官,寫了200多首詩。
曾在云陽和奉節(jié)白帝城旅居兩載的詩圣杜甫,作詩437首,寫下了“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等名篇佳作,占到杜甫傳世作品的一半。
劉禹錫曾任夔州(今奉節(jié))刺史,發(fā)掘出當地民歌竹枝詞,開一代新風,一曲古典情歌“楊柳青青將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讓竹枝詞這種藝術形式走上文壇,使三峽地區(qū)民歌在文化史上放射出奪目的光輝。
李商隱的“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聲情并茂。
歷代的大詩人,多在三峽有過杰作。這座長達193公里的峽谷,不僅僅是軸山水長卷,更是座詩書長廊?梢哉f三峽就是一首壯麗的詩歌,每一段峽谷,每一片江面,無不平仄和諧。從雄壯的瞿塘峽,到婉約的巫峽,再到行云流水的西陵峽,三峽是段落分明而又酣暢淋漓的黃鐘大呂。
三峽是對中國詩人才情的最大挑戰(zhàn)。一個文人到了三峽如果不寫詩、寫不出好詩就不是真正的詩人。三峽成就了這些千古絕唱,名篇佳句加深了三峽的魅力,三峽之靈山秀水給文人們以靈氣和靈感,而文化名人留下的足跡和詩篇又使三峽聲名遠播;山水與文化相得而益彰,三峽山水因富有文化內涵而流芳千古。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風景如畫的三峽外在美,而其內在美,則是歷朝歷代的優(yōu)秀文人用心靈鑄造的。
作為一名三峽人,我為三峽自豪,歡迎大家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起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迥異。春冬之時,潭水碧綠,青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凄寒,猿鳴婉轉。走進三峽人家,品嘗金黃蜜橘;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歡迎你的到來!
余秋雨三峽讀書筆記3
三峽實在太像一場夢了,因為她神奇得不真實,她是劉備的英雄淚、是李白的酒壺仙劍,是巫山云雨的恣意放浪。怎么會這么矛盾呢?哪來這么多情?哪兒來幾許豪腸?哪兒來多少風流?哪去尋找?
也許是長江幾萬里最異常的一次脾性吧。劈開險峻的山、涌進湍急的河、混入顛簸的獨木舟,讓史上最特別的人性去物化這些視覺感受吧!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好一個三峽!就憑這四百里水路,魂牽夢縈著那么多騷客浪子、英雄美人的心,讓他們一遍遍地為你歌吟。我想你絕對不會在乎一句“朝辭白帝彩云間”,也不屑一場“白帝托孤”,更不會輕薄神女們的萬般風騷?墒牵敋q月的皺紋爬滿你的周身,當無情的滄桑硬做你的附庸,你還會鄙薄人們的唱調嗎?況且今天,還剩多少人愿意日復一日地為你譜寫最原始的生命?別說是李白了,這樣的身影早就絕跡千年,未來的三峽是一次夢的破滅、一次神化的平庸、一次故事的無能。
我的生命注定沒有三峽,今天的三峽屬于發(fā)電站、屬于水庫。這并沒有什么不好,只是不屬于劉備與李白了。三峽的波瀾早就平靜、三峽的河道早已寬敞,劉備和李白不喜歡這樣的三峽,于是,三峽也不會再出現劉備和李白偉岸的身軀。
在《三峽》一文中,余秋雨老師引用的余光中先生的《尋李白》曰: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
還有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說它是當代中國詩壇的罕見絕唱,那三峽的絕唱豈不也是它了?
偉大的三峽,落寂的無奈。
其實余老師寫《三峽》時,三峽的風光還是那個風光,三峽的排浪還是那層排浪,三峽的群山還是那座群山。只是他卻發(fā)現了三峽的景猶在,但韻已無。他看到了山峽的寧靜,卻聽不出三峽的激壯。已如三峽的性靈一樣,中國的性靈也隨之黯淡。在三峽已經尋不到活生生的壯偉,只剩下淺淺的記憶:記得有一位詩人、記得有人留下的金光菊和女貞子的許諾、記得窗外的昭君故里和屈原故鄉(xiāng)……這種慘淡的回憶能夠喚醒生動的.復蘇嗎?也只有用“殷殷的企盼”來訴說自己的奢望。
可三峽到了我這兒就不同了,我已經難覓幾多遺存,就連當初死寂的環(huán)境都無從找尋!案邖{出平湖”成了“高峽變平湖”,極其寬闊的江面讓我倍感郁悶。兩岸矮矮的山讓我觸摸不及,渺遠得難受。記得三峽水庫蓄水的時候,那么多當地農民舉家東遷,開始流浪,難道連三峽曾經的證明都成為遺跡了嗎?又看到無數印跡被江水淹沒,太多故情被江浪拍打……
三峽的生命,不再神圣。
再多的輝煌都只屬于過去,歷史的詩篇吹不來今天的激動吟唱。李白的身影再偉大也只能覆蓋住盛唐,怎能歸屬他的千年身后?中華文明的三峽是三峽的李白,而李白的三峽則是整個中華!這也許有些復雜,但不能否認,這些曾經的聲響,才是中華文明的最華麗樂章。
這種聲響已然絕跡?
我們只能說:希望不會。
當年偶爾為三峽歌唱的詩人都已經不再流連這兒,他們美妙的感嘆又是那么的脆弱,整個三峽的詩歌他們也無能復原,況且今天的三峽已經不再與過去相識。三峽哭了……
劉備的淚,當是今天的三峽淚。
英雄淚,向來是不得以而為之。
三峽的淚,又豈會濫發(fā)嘶鳴?所以當三峽真的放聲哭泣的時候,止淚的手帕,卻不能僅憑一紙長詩。
劉備們入土了、李白們去遠了、游人們玩累了,三峽也干涸了。不是水的枯竭,而是生命的枯萎。
我們,能來拯救這將死的生命嗎?哪怕,僅僅是一瞬時的回光返照?
我希望這樣,努力的方向,也許就應對準三峽
【余秋雨三峽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余秋雨《三峽》原文08-27
余秋雨散文讀書筆記09-13
余秋雨《文化苦旅》讀書筆記15篇09-06
余秋雨作品風格06-27
余秋雨最經典的作品07-08
余秋雨《莫高窟》全文05-24
余秋雨《莫高窟》原文09-10
余秋雨的主要作品08-13
余秋雨山居讀書筆記(通用10篇)08-11
余秋雨人生哲言簽名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