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的課后題答案
魚我所欲也中透露了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可小視,因為它們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幾種道德的萌芽形態(tài)以下的魚我所欲也的課后習題與答案可以幫助同學回顧好知識。
《魚我所欲也》課后習題與參考答案:
一、背誦全文。關于本文的論點,有的說是“舍生而取義”;有的說是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要違背“義”,“舍生而取義”是最高要求。你的看法呢?與同學討論一下。
參見“課文研討”中之“問題研究”。不過若有的學生堅持認為是“舍生而取義”,并能說出一定的理由,也沒必要堅持讓他放棄自己的意見。
二、說說下面各組句子中劃線的詞的意思或用法是否相同。
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
2.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3.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4.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題意在讓學生積累常用實詞、虛詞。
1.與,讀yú,句末語氣詞,表示反問。
與,給。
2.而,連詞。連接修飾語和中心語。
而,連詞。連接主語和謂語,含有“卻”的意思。
3.于,介詞。表示比較。
于,介詞。引出動作的對象。
4.是,指示代詞。這個,這樣。
是,這樣看來,由此看來。
三、結(jié)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談談《孟子》散文的語言特色。
此題意在讓學生留心《孟子》文章之美,對《孟子》散文藝術特色有粗淺的體會。
1.明白曉暢,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詞匯。
2.大量使用排偶句。這樣就使文章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并且富于文采和氣勢。
3.善于比喻,這些比喻大多是根據(jù)生活常理設計的。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里舉的戰(zhàn)爭中的事例,《魚我所欲也》中舉的“魚”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這種取義淺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講的道理易于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學趣味。
一、朗讀并背誦課文。課文中有不少排比句,讀時要注意節(jié)奏。
注意排比句的節(jié)奏,如: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3.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二、這兩篇短文的論點分別是什么?它們提出、闡述論點的方式有什么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此題意在讓學生理清兩則短文的邏輯層次,把握它們的論點。
第一則短文的論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第二則短文的論點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它們主要都是針對最高統(tǒng)治者來說。
這兩則短文都用了類比論證的手法:第一則以戰(zhàn)爭中的情況作為事例,強調(diào)“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類推出治國的道理;第二則從個人事例說起,最后歸結(jié)到統(tǒng)治者治國上。
兩則短文提出論點的方式不盡相同:第一則短文的論點在文章中間部分點明,然后對論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解釋和闡述;第二則短文在文章結(jié)尾處揭示出論點,不再對論點進行解說。
三、解釋下列語句中劃線的詞的意思。
1.子墨子九距之 距,通“拒”,抵御,抗拒。
2.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叛亂。
3.……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4.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衡,通“橫”,梗塞,不順。
5.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拂,通“弼”,輔佐
【魚我所欲也的課后題答案】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課后題答案04-09
《魚我所欲也》課后題及答案11-15
《魚我所欲也》閱讀答案05-28
《魚我所欲也》習題與答案11-14
魚我所欲也閱讀訓練題以及答案04-05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及答案11-21
《魚我所欲也》的習題附答案12-08
《魚我所欲也》相關試題及答案01-28
魚我所欲也中考閱讀題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