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魚我所欲也免費復(fù)習(xí)資料
孟子的這篇《魚我所欲也》,讓我們知道舍生取義是我們應(yīng)該做到的,也是這個社會中最缺少的。舍生取義是偉大人格的體現(xiàn),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魚我所欲也》的免費復(fù)習(xí)資料,供大家參考和學(xué)習(xí)。
《魚我所欲也》的復(fù)習(xí)資料
孟子曰:孟子說: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二者不能同時得到,(我就)舍棄魚而要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生命,也是我喜愛的東西;正義也是我喜愛的東西。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如果)兩者不能得到,(我就要)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生命也是我喜愛的東西,然而我喜愛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為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茍且得到生命的事情。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亡是我厭惡的事情,然而我厭惡的事情還有比死亡更為厲害的,所以,禍患也有(我所)不躲避的。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如果人們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而保全生命)的手段,什么不可以去采用呢?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按照這種辦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按照這種辦法去做,就可以避禍,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以,(人們)喜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惡有甚于死者。(人們)厭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不僅僅賢人有這種思想,人皆有之,人人都有這種思想,賢者能勿喪耳。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品德)使它不致喪失罷了。一簞食,一筐飯,一豆羹,一碗湯,得之則生,得到它便可以活下去,弗得則死。失去它就要死亡。呼爾而與之,然而,如果(你)吆喝著給人(吃),行道之人弗受;過路的'餓人也不會接受;蹴爾而與之,如果你用腳撥過去給人(吃),乞人不屑也。就連乞丐也認(rèn)為不干凈(而不愿接受)。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一下(是否合于)禮義就接受了,萬鐘于我何加焉!那么,(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為宮室之美,是為了宮室宅的華美,妻妾之奉,妻妾的侍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為了我)認(rèn)識的走投無路的貧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嗎?向為身死而不受,從前(我)為了避免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今天卻了宮室華美接受了;向為身死而不受,從前(我)為了(避免)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今天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向為身死而不受,從前(我)為了(避免)自身死亡都不接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今天卻為了(我)認(rèn)識的走投無路的貧困者感念我的恩德而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這還不應(yīng)該停止嗎?這就叫失去本來有的羞惡之心。
作家作品: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xué)家。本文篇文章選自《孟子·告子上》,它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于生,當(dāng)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yīng)該舍生取義。什么是“義”呢?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孟子認(rèn)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
內(nèi)容概括
本文提出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yīng)該舍生取義的觀點,并進(jìn)一步指出這是每個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義” 上有虧欠的人不過是喪失了他們的“本心”罷了。
重點字詞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禍害,災(zāi)難 (2)故不為茍得也。 茍:茍且
(3)賢者能勿喪耳。 喪:喪失 (4)所欲有甚于生者。甚:超過,勝過
(5)蹴爾而與之 蹴:用腳踐踏 (6)萬鐘于我何加焉。加:益處
(7)妻妾之奉 奉:侍奉 (8)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停止,放棄
(9)此之謂失其本心 本心:人原有的羞惡之心 (10)舍生而取義。 而
(11)萬鐘于我何加焉 萬鐘:這里指優(yōu)厚的俸祿, 何加:有什么
(12)由是則生。 由是: (1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假如,假使
(14)乞人不屑也 不屑: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通假字
、俟驶加兴槐僖 辟:通“避”,躲避。
、谌f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通“辨”,辨別。
③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恩惠,課文中是感激的意思。
、茑l(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通“向”,從前。
、菟R窮乏者得我與 與:通“歟”,語氣助詞。
一詞多義
為 |
是 |
得 |
而 |
與 |
故 |
詞類活用
動詞作名詞 |
1、蹴爾而與之 蹴:原意為用腳踢,文中為表示不尊重。
2、萬鐘與我何加焉 加:原意為增加,文中為益處,好處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得:通“德”,恩惠,課文中是感激的意思。(名詞用作動詞)
重點虛詞
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連詞,那么 2、故不為茍得也 動詞,做
3、為宮室之美 介詞,為了
4、是亦不可以已乎(語氣詞,嗎)?此之(音節(jié)助詞)謂失其(代詞,人)本心
理解性填空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認(rèn)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恰⒚献诱J(rèn)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為宮室之美而受之;為妻妾之奉受之;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惡者有甚于死者。
、、在孟子看來,什么情況下,即使遇到禍患也會挺身而出的? 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不辯禮儀的接受萬鐘是為了: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文中與“嗟來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魚我所欲也》中出現(xiàn)的成語有:舍生取義、嗟來之食;由此我們可聯(lián)想到與本文觀點相關(guān)的孟子曾說過的三句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汀坝墒莿t生而有不用也”是因為: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孟子在《魚我所欲也》一文中,用設(shè)喻的方法來闡述道理,其中“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一句指出“義”重于生命,不應(yīng)為物欲所蔽。
(11)孔子在《論語·衛(wèi)靈公》中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在《魚我所欲也》進(jìn)一步闡明孔子的思想,表明生死義利之辨的句子是: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12)本文以“魚”和“熊掌”作比,引出全文的中心論點“舍生而取義者也”,接著從正、反兩個方面進(jìn)行論證,從而得出“非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勿能喪耳”的結(jié)論。
簡答題
1、根據(jù)文義,魚和熊掌各比喻什么?
“魚”比喻“生”,“熊掌”比喻“義”。文章以魚與熊掌設(shè)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同時暗含“生”與“義”孰輕孰重的關(guān)系。
2、“義”的內(nèi)涵是什么?今天我們還有堅持的必要嗎?
答:“義”是道義,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國家的大義。任何時候,我們都應(yīng)堅持人民(國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則。
3、請說說選文中的“本心”具體指什么?
答:在“生”和“義”不能兼顧的情況下,應(yīng)該舍生取義。(或“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4、孟子認(rèn)為失其本心的行為是什么?
答: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或“為宮室之美為之;為妻妾之奉為之;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5、孟子認(rèn)為能做到舍生取義的人是什么樣的人?
答: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魚我所欲也免費復(fù)習(xí)資料】相關(guān)文章:
魚我所欲也免費課件03-23
魚我所欲也03-21
魚我所欲也朗誦04-18
魚我所欲也的原文04-20
魚我所欲也出處?04-20
魚我所欲也的課件03-24
《魚我所欲也》講解04-21
魚我所欲也的作者04-20
魚我所欲也譯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