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1
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法與學法、說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說明。
。ㄒ唬┱f教材。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詩人通過典型意象營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內(nèi)心的落寞、惆悵的情緒。
《雨巷》編排在必修1第一單元的第二課,屬于精讀課文。第一單元還選取了毛主席、郭沫若、徐志摩幾位現(xiàn)代詩人的代表作品。學生可以借此體會、比較、鑒別不同題裁、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詩詞,符合新課改特別關注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要求,使學生能夠受到詩歌美的熏陶。
。ǘ┙虒W目標。
、胖R與能力。
、 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
、 感知詩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義,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從意象入手分析鑒賞詩歌的方法。這既是本課的重點又是本課的難點。
、 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通過介紹與《雨巷》相關的資料,能夠開闊眼界與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⑵過程與方法
、俦驹娊虒W按“走進雨巷 激趣導入→彷徨雨巷 熟讀頓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過程進行。
②學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研究詩歌形式的音樂美、意境的朦朧美、情感的含蓄美。
、弁ㄟ^介紹《雨巷》的衍生藝術作品,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
、乔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
①通過朗讀品鑒,從作品中進入作者的精神世界,體會詩人憂郁惆悵的情懷。
、谕ㄟ^推薦《雨巷》的衍生藝術作品,培養(yǎng)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感情。
。ㄈ┙谭ㄅc學法。
、沤谭。
①情境教學法 。情境導入法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同時營造與課文一致的氛圍。
、趯ёx與誦讀法
《語文新課標》提到朗誦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朗誦有利于深入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養(yǎng)語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朗誦也是一種再創(chuàng)造活動。通過朗誦,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出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語言文字的音韻美。
、劢涣髋c討論法
新課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法,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學生在小組的交流與討論中,就能很快突破重難點,在意向和象征意義中尋找到溝通兩者的橋梁。
、 拓展與遷移法
“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通過拓展與遷移,指點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通過動手得到更深刻的審美體驗,強化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茖W法
、僮灾髡b讀法
詩歌是一種凝練的藝術,是情感的載體,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領略詩歌的音樂美和情感美,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誦”,只有帶感情的多讀,才能真正把握詩歌意蘊。
、诼(lián)想與想象法
《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指出:“在品讀中,要注意詩歌的情與景,境與情的不同層次的理解,重視聯(lián)想、想象在意境理解中的作用。”
、酆献骱吞骄糠
詩歌是隱喻性很強的藝術,由于閱讀個體的生活經(jīng)歷和知識結構等諸多因素限制,個體有時無法正確的解讀詩歌的內(nèi)容把握詩歌的情感。小組的合作與探究正好彌補了個體的不足,引導學生到學習小組中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也該是個有效而簡單的辦法。
。ㄋ模┙虒W過程
由于《雨巷》是一篇比較經(jīng)典的文章,所以我將把《雨巷》分成兩個課時完成我的教學任務。
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改進,是語文教學取得顯著成效的關鍵,我將打破“先介紹作者、背景,再了解作品”的傳統(tǒng)教法,一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我設計了“走進雨巷 煽情激趣――彷徨雨巷 熟讀頓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這四個層層遞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第一課時,側重課文的導入與誦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課時,側重分析探究課文的重難點,鍛煉學生的分析研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
第一課時:
1. 走進雨巷 煽情激趣
首先介紹我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在上課開始時要求大家盡量閉上眼睛,欣賞純音樂《雨巷》,欣賞時一定要帶著想象,提前進入雨巷的學習氛圍。連續(xù)聽兩次后,開始打開課本。
設計意圖:《課標與教學要求》中葉提出要求:“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閱讀和鑒賞,不斷激發(fā)學生興趣”多媒體導入,用音樂營造一種與詩歌相一致的氣氛,可以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為學生把握詩歌情感奠定了基礎,同時帶著想象去聽一首曲子,也可以鍛煉他們的想象力,在全球21個受調(diào)查國家中,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數(shù)第一,創(chuàng)造力排名倒數(shù)第五。所以我在教學中會強化學生的“想象力教育”。
2. 彷徨雨巷 熟讀頓悟
《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指出:“指導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散文,要重視作品的閱讀鑒賞活動,注重誦讀的指導,從內(nèi)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從語言的品味到表現(xiàn)手法的品評,都離不開對文本的誦讀。”因此,我要求學生根據(jù)初中已有的知識(詩歌的節(jié)奏和停頓),誦讀詩歌。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將設計一個活動就是在班上組織一次“模擬招聘會”。假設招聘方是一家電視臺,招聘中學生節(jié)目的業(yè)余主持人,由同學自己扮演考官?疾榈闹饕绞绞抢收b《雨巷》,當然也可以在朗誦的同時配以表演成分演繹《雨巷》,鼓勵應聘者以自己獨創(chuàng)的個性方式朗誦《雨巷》,調(diào)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應聘之前要參加一個小小的培訓班。此時教師的身份變成培訓班教師的角色,而每一個學生的身份則變成應聘者的角色。
設計意圖:通過這種“模擬招聘會”的活動方式,可以極大的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性,也可以提前讓學生進入社會角色,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與潛力。
下面是培訓班的學習過程。
、抛寣W生自由誦讀詩歌,整體感知,把握基調(diào)。可讓一兩個同學嘗試朗誦。讓學生們根據(jù)自己的直覺先做一個感性評價。
、平又シ艃(yōu)秀錄音帶《雨巷》。
教師明確,學生領悟:
、 詩行的頓數(shù)基本為三頓
效果:加上詩歌語言的音質配合,因此讀起來有舒緩悠揚的效果。
② 單字頓都設置在詩的首行。
效果:一開始就拉長了這個字的韻尾,起著一種強調(diào)、舒緩的效果。
、 復沓句式的妙用
例如:第三節(jié):“象我一樣”“象我一樣地”。第四節(jié):“象夢一般地”“象夢一般地凄婉迷!。這些連貫的上下句式,可以說是詩歌內(nèi)在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回環(huán)疊唱的效果,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diào)――飛躍的遞進效果。
效果:復沓也表現(xiàn)在《雨巷》首尾兩節(jié)上,從而使詩歌節(jié)奏顯得整齊和諧。
、 詞的重疊運用
如:“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分析: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
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
有時在詩節(jié)的分開處,如二、三節(jié)間的“彷徨”。
效果:詞的重疊把時值相同的停頓復沓化了,從而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jié)奏。
⑤ 押韻的位置錯綜變化
巷 娘 悵 茫 惶 (ang)
、抟恍┲攸c字的強調(diào)
如:“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
a聽范讀,學生總結:悠長二子讀的長而凝滯,才能體現(xiàn)出情感的抑郁與惆悵。
b教師在黑板上標示:悠――長,悠――長
c延伸閱讀,加強把握詩歌中的特殊字詞或句式。
等 (寒山石)
夜 長
燭短
風把你的名字念叨了一遍又一遍
中秋月(桑恒昌)
自從母親別我永去,
我便不再看它一眼,
深怕那一大滴淚水
落
下
來,
濕了人間。
。3)然后,邀請學生和教師一起配樂輕聲地朗讀詩歌。
。4)最后以小組的形式分頭進行面試。應聘學生可以在朗誦標準的基礎上自由發(fā)揮。由評委學生指出應聘學生在朗誦中的優(yōu)缺點。讓學生自我反思,自己在朗誦方面的長處和短處是什么?如何揚長避短?
。5)每個小組選出一名優(yōu)秀應聘學生。在全班面前朗誦表演。由全班同學打分。選出獲勝者。
。6)布置課下作業(yè),有感情地背誦《雨巷》。
第二課時
詩歌不僅要讀,還要品和悟。品悟詩歌要從意象入手。承接上面的朗讀,我設計以下三個問題:
⑴找出本詩的意象,并從詩中找出描述意象特點的詞語,概括這些意象的共同點。
、圃娭卸啻纬霈F(xiàn)了丁香這一意象,詩人為什么用丁香來形容姑娘?
、窃娙丝坍嬕粋憂郁的丁香姑娘,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耪页霰驹姷囊庀螅脑娭姓页雒枋鲆庀筇攸c的詞語,概括這些意象的共同點。
。▽W生回歸文本很容易得出如下結論:
雨巷: 悠長、寂寥。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丁香姑娘:丁香姑娘。 結著愁怨、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哀怨、默默、冷漠、凄清、惆悵、飄過、像夢一般的、凄婉、迷茫、消散了……
我:冷漠、凄清、惆悵。給人迷茫傷感的感覺。
共同點:調(diào)子都是壓抑、低沉的、凄迷的,為全詩營造了一種朦朧凄美的意境。這就是本詩的第二美――意境的朦朧美。
、圃娭卸啻纬霈F(xiàn)了丁香這一意象,詩人為什么用丁香來形容姑娘? 而不說成蘭花姑娘,梅花姑娘或是菊花姑娘
。ǔ鍪久坊,蘭花,菊花的圖片供學生理解)比一比:
梅花:不畏霜雪,凌寒獨放,濃郁芳香――高潔
蘭花 : 常青、獨秀、幽香、素雅――清逸
菊花: 在百花紛紛枯萎的秋冬季節(jié),傲霜怒放,不畏寒霜欺凌――孤傲
。ǔ鍪径∠慊ǖ膱D片供學生理解)
丁香顏色為白色或紫色,都不輕佻,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
――美麗、高潔
丁香未開時形狀像結,所以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
――愁怨、易逝
教師可以補充兩句詩作為提示: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朵较场 李 Z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代 贈》 李商隱
總之,丁香給人美麗、高潔、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覺。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所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憂愁、凄婉、容易消失離去的。用丁香形容姑娘不僅寫出了姑娘的淡雅、美麗,還刻畫出了她那楚楚動人的憂郁。
中國詩歌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用意象來傳情達意,歷代詩人在意象的使用過程中使其逐漸形成了特定的比喻義和象征義。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這樣一種意識,培養(yǎng)這種能力,使其在以后的詩歌閱讀鑒賞中有據(jù)可依,有法可用。這也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3、詩人刻畫一個憂郁的丁香姑娘,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征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這首詩寫于1927年夏天。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心中充滿了迷惘的情緒和朦朧的希望。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丁香姑娘既可以是詩人的愛情追求,也可以是同伴或知己,還可以是對美好理想、人生信念的追求, 在此主旨下,其他兩個意象的象征意義也顯露出來“我”代表著在現(xiàn)實與理想的碰撞和失落中體驗痛苦、無奈和煎熬的進步青年。 雨巷象征著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即黑暗沉悶的社會現(xiàn)實。
至此我們有領悟了這首詩歌的第三美――情感的含蓄美
(補充問題:《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詩。人們對這首詩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姑娘”就是“我”,有人認為“姑娘”相當于“我”心中的理想,還有人認為,“姑娘”就是“姑娘”,沒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ㄩ_放題目,讓學生們自由發(fā)揮,鼓勵學生們發(fā)表獨特見解,言之成理即可。)
4.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
向學生展示詩歌《雨巷》衍生的其他藝術形式。
⑴歌曲《雨巷》
、拼和砦璧浮缎〕怯晗铩
、歉木幐柙~《雨巷》(祈湛)《那條雨巷那場雨》(雨如笙)
⑷繪畫《雨巷》
設計意圖:開拓學生思路,增長學生見識,激發(fā)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
4. 課后作業(y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為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強化學習目標,學會用意象鑒賞詩歌我設計了以下拓展練習: 搜集整理古代詩歌中具有象征意義的意象,并分析其象征意義。
教師給出一些實例:竹、松、荷、月、流水,烏鴉、寒蟬、白云……也可以讓學生自由搜集喜歡的意象,寫出賞析性文字,在下節(jié)課進行交流。
板書設計:
雨巷
戴望舒
走進雨巷 彷徨雨巷 感悟雨巷 走出雨巷
(聽一聽) (比一比) (找一找) (看一看)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2
我將從教材理解,學情分析,課標要求,目標定位,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教學反思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教材理解
教材地位與作用:
《雨巷》是來自語文出版社高一年級使用的第一冊的第二單元。本單元“閱讀與鑒賞”部分,選編的是八首中國現(xiàn)當代詩歌,本單元要求學生能在了解詩歌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的情況下通過反復誦讀詩歌,把握其中豐富的意象,領悟詩歌獨特的意境和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队晗铩肥乾F(xiàn)代派大師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贏得了“雨巷詩人”的雅號。本單元以《雨巷》為例子給學生展示了象征主義詩歌的特點,《雨巷》運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那狹窄陰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獨行者,以及那個像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又共同構成了一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傷又有期待的情懷,并給人一種朦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樂性是《雨巷》的另一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環(huán)往復的旋律和宛轉悅耳的樂感。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通過反復誦讀,領略詩歌的音樂美以及分析其成因
教學難點:分析意象以及其象征意義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
二.學情分析
本篇課文是高一年級的新詩單元的第二篇,雖然是高一年級,但學生在初中已經(jīng)學過十多篇的現(xiàn)當代詩歌,對詩歌得誦讀技巧不陌生,所以學習起來并不吃力。高一的新生正處在學習角色的轉變期,從初中的學習內(nèi)容轉變到高中得學習內(nèi)容上,對許多課文藝術手法和藝術技巧總是處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狀態(tài)中,只要老師正確的引導和點撥,就能使學生們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學得正確的分析鑒賞的方法。
三.課標要求
1.培養(yǎng)鑒賞詩歌和散文作品的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yǎng)。
2.閱讀古今中外優(yōu)秀的詩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內(nèi)涵,探索作品的豐富意蘊,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用歷史的眼觀和現(xiàn)代觀念審視古代詩文的思想內(nèi)容,并給予恰當?shù)脑u價。
3.學習詩歌和散文作品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詩歌,散文各自的藝術特征,注意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現(xiàn)作品意蘊,不斷獲得新的閱讀體驗。
四.目標定位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結合課標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
。2)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及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知詩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來把握意境的營造。
2.過程與方法
。1)本詩教學按“走進雨巷 煽情激趣--彷徨雨巷 熟讀頓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過程進行。
。2)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質疑、解疑及自我感悟。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朗讀,體會詩人憂郁惆悵的情懷,理解中國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進步知識分子的可貴之處,樹立起對作家的尊重、對作品的喜愛的態(tài)度。
五.教法學法探討
1.教法
情景導入法:情景的創(chuàng)設一直以來都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所提倡的一種手段,它能拉近讀者與文本的時空的距離,也為教學的開展做了感情上的鋪墊尤其是詩歌的教學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教學方法。
導讀與誦讀法:誦讀是詩歌教學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即可讓學生深入文本體會詩歌的情感又可以讓學生充份欣賞詩歌的音樂美,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當然必須教,而尤宜致力于導”教師必須在“導”字上下功夫,學生在對詩歌的理解上教師要多加點撥和引導。
交流與討論法: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的方法,鼓勵學生想象,質疑,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結合作者的時代背景,學生在小組的交流與討論中,就能很快突破難點,在意象和象征意義中尋找到溝通兩者的橋梁。
拓展與遷移法:“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通過拓展與遷移,指點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通過動手得到更深刻的審美體驗,強化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寫作能力。
2.學法
新詩的學習對于高一的新生來說已經(jīng)不陌生了,因此我將引導學生學會用以下的方法來學習詩歌。
自主誦讀法:詩歌是一種凝煉的藝術,是情感的載體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才能領略詩歌的音樂美和情感美,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所以我想,誦讀應該是學習詩歌一種不錯的學習方法。
聯(lián)想與想象法:《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指出:“在品讀中,要注意詩歌的情與景,境與情的不同層次的理解,重視聯(lián)想,想象在意境理解中的作用”。
合作和探究法:詩歌是隱喻性很強的藝術,由于閱讀個體的'生活經(jīng)歷和知識結構等諸多因素限制,個體有時無法正確的解讀詩歌的內(nèi)容把握詩歌的情感小組的合作與探究正好彌補了個體的不足,引導學生到學習小組中去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也該是個有效而簡單的辦法。
總之,本課是在學生已經(jīng)學過新詩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所以我決定用一課時來完成我的教學任務,針對本課重點我采用誦讀法來引導學生把握學習的重點,針對學習的難點我用聯(lián)想與想象,討論與交流的方法來突破課文的難點引導學生把握鑒賞詩歌的重要方法。
六.教學過程分析
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改進,是語文教學取的顯著成效的關鍵,我將打破“先介紹作者、背景,再了解作品”的傳統(tǒng)教法,依據(jù)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我設計了“走進雨巷 煽情激趣——彷徨雨巷 熟讀頓悟——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這四個層層遞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1.走進雨巷 煽情激趣
首先介紹我的第一環(huán)節(jié),我將在上課前的三分鐘要求大家閉上眼睛傾聽音樂。教師播放流行音樂《丁香花》,接著請學生們說說聽完歌曲的感受。最后教師做總結:歌曲唱出了作者的內(nèi)心的憂愁,唱出了內(nèi)心的孤獨,唱出了作者內(nèi)心無盡的惆悵。接著我請學生們打開課本,導入新課。
設計意圖:《課標與教學要求》中也提出要求:“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學生閱讀和鑒賞,不斷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多媒體導入,用流行音樂營造一種與詩歌相一致的氣氛,可以拉近學生和文本的距離,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感,為學生把握詩歌情感奠定了基礎,接下來進入我的第二環(huán)節(jié)。
2.彷徨雨巷 熟讀頓悟
《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指出:“指導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散文,要重視作品的閱讀鑒賞的實踐活動,注重誦讀的指導,從內(nèi)容理解到作者情感的把握,從語言的品味到表現(xiàn)手法的品評,都離不開對文本的誦讀”。因此 我要求學生根據(jù)初中已有的知識(詩歌的節(jié)奏和停頓),誦讀詩歌。
。1)先請同學們自由誦讀詩歌,整體感知,把握基調(diào)。
學生很容易把握:這是一首優(yōu)美中充滿惆悵的詩歌。誦讀的形式很多,配樂朗讀就是一種的很好的形式,音樂促進學生對詩歌情感基調(diào)的把握,也為學生整體感知作品打下基礎。
例如:“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地/結著愁怨的/姑娘”
(2)接著我要求三次學生品讀詩歌每一次關注的目標都不一樣,第一次關注詩歌的韻腳,第二次關注詩歌的重疊句子,第三次關注詩歌重復的詞語。教師明確:押韻復沓 疊句 重章等概念。
。3)最后,邀請學生和教師一起配樂輕聲的朗讀詩歌
至此,我完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詩歌感情基調(diào),領略詩歌的音樂美以及其成因,達到了知識與能力目標中的:通過誦讀,培養(yǎng)學生對詩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養(yǎng)審美情趣。接下來進入我的第三環(huán)節(jié)
3.感悟雨巷 合作探究
《課標與教學要求》中指出“指導學生了解詩歌的外在的形式(分行排列,句式整齊,合轍押韻,抑揚頓挫,節(jié)奏分明等)和內(nèi)在形式特征(意象,意境,象征,陰喻等),感受,領悟作者透過景與事抒發(fā)的情感,把握詩歌的情感特征” 承接上面的朗讀,我設計以下兩個問題
。1)詩歌中包含著怎樣的情感和情緒?
(2)這種情感和情緒是從哪里來的?
引導學生發(fā)分析詩歌意象:油紙傘、雨巷、我、丁香、姑娘、太息般的眼光、頹圮的籬墻……)
第一個是油紙傘。(視頻:油紙傘的制作過程來激發(fā)感受)
因為油紙傘本身就給人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感覺。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圍,撐一傘風雨獨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獨特的環(huán)境中就能產(chǎn)生奇特的意象。
第二個是雨巷。(圖片展示來激發(fā)感受)
特點:悠長、寂寥
作者幼小時住在杭州大塔兒巷8號。他小學、中學走的都是長長的青石板路。這是種優(yōu)美的意境。小巷本來就讓人感到幽深、寂靜和寂寞,再加上蒙蒙的細雨,意境更是充滿了朦朧美。
第三個是丁香。(古詩展示來激發(fā)感受)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
總之,丁香給人美麗、高潔、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覺。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
所以,以丁香般的姑娘也是愁怨、憂愁、彷徨、凄婉迷茫的。容易消失離去的。
第四個是籬墻:(古詩展示來激發(fā)感受)
這個籬墻是頹圮的,就讓人有種哀怨、凄涼、衰敗的感覺。
第五個是“我”:我是冷漠、凄清、惆悵的。給人迷茫傷感的感覺。
詩歌是通過意象和意境來傳達情感,溝通意象和象征意義之間的橋梁就是閱讀主體的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以及以往閱讀經(jīng)驗的遷移,因此引導學生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象和以往的閱讀經(jīng)驗來正確地解讀詩歌,是我常用的方法。
總之 本環(huán)節(jié)采用的是分組討論,合作交流的方法學習,學會合作是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內(nèi)容,也是信息時代對人的一種要求。心理學家認為:合作與交流,可以是學生的大腦活躍起來,有利于互相啟發(fā),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進行積極地探索活動。意象和象征意義之間的這種聯(lián)系在小組交流中得以強化,在小組的合作中得以突破,在想象和聯(lián)想中得以溝通,使感性的認知上升為理性的認識,領略了象征主義詩歌的特點,至此完成本課教學上的難點:分析意象以及其象征意義初步掌握鑒賞詩歌的方法,同時也完成知識與能力目標中的:了解詩歌的象征意義及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感知詩歌的意象及特征,由此來把握意境的營造,接下來進入我的第四環(huán)節(jié)。
4.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也可是課后作業(yè))
“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為了讓學生能學以致用,突出學習重點,強化學習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的練習:
(1)“這樣美麗的意境,這些傳統(tǒng)而又現(xiàn)代的意象,怎么能不鉤起讀者的共鳴。我想在座的同學們對于作者的這種感情深有感觸。那么拿起我們自己的筆,假設我們是詩歌中的主人翁,結合詩歌中的意象,寫一段你想象中那個雨巷邂逅的場面。用自己的筆描繪出雨巷那種獨特的意境”。
(2)這朦朧的意象中,你能感受到作者究竟想要說什么?
七.結束語
到此,我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我設計了如下的結束語:
“李杜文章在,火焰萬丈長”,詩人雖然遠離我們而去,但詩的語言正如星星的光輝,永遠閃耀在天際。每當細雨迷蒙的時候,每當你彷徨迷茫的時候,請你一定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請你一定記得在那發(fā)黃的詩中,有一位美麗而憂傷的姑娘。
通過音樂的感染和教師富有抒情性的語言,學生們在悠長而又哀傷的氣氛中結束本課的學習,即獲得情感的體驗又更新的原有的知識。
八.板書設計
雨 巷
戴望舒
意象 感受 象征意義
雨巷 —— 幽深、寂靜、 心境
油紙傘 —— 復古、懷舊、神秘、迷蒙
籬墻 —— 哀怨、凄涼、衰敗
丁香般的姑娘 —— 美麗、高潔、愁怨 戀人
我 —— 彷徨、迷惘、寂寞 我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雨巷》。我將從教材,學生情況,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方面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展開說明。
說教材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以新詩為第一單元來組織文本,顯然突出了它的審美性!队晗铩泛途哂腥捞卣鞯摹对賱e康橋》共同組成一個文本,出現(xiàn)在這一單元,那么我們就得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在音樂般的節(jié)奏中,在優(yōu)美徜徉的語言中,在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中,在朦朧如雨的意象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去探索美。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課文,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個政治風云激蕩、新舊詩風交替的時代,戴望舒攜著中國古典詩歌婉約的深蘊,踏著法國象征派詩風的輕云,飽含著純潔而苦悶的真情,用那回環(huán)往復的和諧音節(jié),譜寫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為中國的新詩領域樹立了一座豐碑。它的音韻、它的意境、它的情愫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嘗。
學情分析
《雨巷》是高一學生接觸的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新詩”,也是被人們傳唱不休的名作。本課恰可以作為窗口,幫助學生認識這個陌生的領域,學會欣賞它,并喜愛上它。以此達到審美訓練的效果。高一同學的語文素養(yǎng)參差不齊,缺少生活積淀和審美意識,對文本品味鑒賞的自覺性不夠,所以需要深度挖掘的時候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
說目標與重點、難點
(一)制定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單元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jù)課文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我由淺入深地設定了如下幾個有層次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品味詩歌的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感受詩歌的情感。
2、過程與方法:通過故事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詩歌營造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會詩歌那份淡淡的惆悵、哀傷、凄美,感受“擦身而過”的情感體驗以及由此帶來的一種殘缺的、神秘的、永恒的美感。
(二)確定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jù)以上三個維度目標的要求我確定了本課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難點:分析詩歌中分析“雨巷”、“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象征意義。
說教法、學法
根據(jù)上述的教學目標,依據(jù)“重視語文實踐活動,關注學生的發(fā)展,努力實現(xiàn)教師角色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習慣”的理論指導原則。我選擇了三種教法并運用多媒體的教學手段。
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完成本課。
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前播放歌曲《雨巷》幻燈片展示歌詞
2、教師導入:
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是著名歌手江濤演唱的《雨巷》,感受著婉轉舒緩的曲風、哀怨感傷的歌詞,我們的頭腦中會映現(xiàn)出怎樣的畫面?想象出怎樣的故事?
這是一條幽深又寂寥的雨巷,這里有一位孤獨彷徨的溫情的男子在等待心上的女子,這里出現(xiàn)了一位撐著油紙傘憂傷嘆息的姑娘,這是一次美麗的邂逅,這個故事會有怎樣的結局?這首歌曲改編自現(xiàn)代詩歌《雨巷》,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雨巷詩人”戴望舒走進他的《雨巷》。(板書題目、作者)
設計意圖:伴著舒緩的音樂,營造纏綿凄婉的氛圍,同時導語中設置懸念,引領學生開啟本詩的鑒賞之旅。
二、作者簡介——讓我們先認識一下雨巷詩人戴望舒(投影出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國著名現(xiàn)代詩人。1925年進入上海復旦大學學習法文。詩風受到古典婉約風和法國象征派的影響。主要創(chuàng)作現(xiàn)代派詩歌,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災難的歲月》。早期詩作多寫個人孤寂,總體上表現(xiàn)出孤獨、抑郁和消沉特點,意象朦朧含蓄。后期的詩,因受抗爭激發(fā),表現(xiàn)了熱愛祖國,詩風變得明朗誠摯,語言更為洗練純樸。
設計意圖:對人物的介紹涉及生平、成就、作品風格、人生經(jīng)歷四方面,讓學生初識戴望舒。
三、賞析《雨巷》
。ㄒ唬┟雷x全詩:
邀請兩位同學與教師合作,配樂朗讀《雨巷》。
設計意圖:我選取了英國民謠《綠袖子》,曲風古典、優(yōu)雅、略帶凄傷之美,與詩歌感情基調(diào)吻合,通過師生共同美讀全詩,讓學生初步體會感知文章的節(jié)奏美,意境美,感情美。
(二)大家覺得《雨巷》這首詩美不美?美在哪里?
1、節(jié)奏美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與點撥與學生達成共識:①全詩從頭至尾都押ang韻,如“雨巷”、“姑娘”“芬芳”“彷徨”“一樣”“惆悵” “眼光”“迷!薄芭伞薄盎h墻”等等,沒有換韻,每一節(jié)都是六行,每節(jié)押韻兩次到三次,在相隔不遠的行里重復一次韻腳,這樣,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jié)奏。
②從全詩看,第一節(jié)和最后一節(jié)除“逢著”改為“飄過”之外,其他語句完全一樣,這樣,首尾呼應,不僅加重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也增強了全詩的音樂性。
2、意境美
美的意境是由美的意象共同營造,詩中美的意象有哪些?以“
(意象)的美是一種
的美”的句式來表述意象的美,分組研討,并盡量用排比句來表達。 ①雨巷:
設計意圖——與學生達成共識:
結合李清照的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蔣捷的詩《聽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爐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雨巷”這一意象奠定了抒情基調(diào),這一意象提供了抒情環(huán)境。“雨巷”這一意象奠定了抒情基調(diào),這一意象提供了抒情環(huán)境。悠長、寂寥、古老、憂傷③丁香花: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古詩詞讓學生了解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
丁香花常見有白色、紫色兩種,開在暮春時節(jié),易凋謝。嬌小玲瓏,淡雅芬芳,因為花形像結,所以又名“百結”。
“丁香花”的古詩詞: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唐李商隱)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南唐李璟)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宋王十朋)體會丁香意象特征:高潔、淡雅、憂愁。 ③姑娘: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與學生達成共識:A意象特點:
外表美、體態(tài)美——自然的美,清純的美氣質美——
古典的美,憂傷的美高潔的.美,淡雅的美夢幻的美,神秘的美朦朧的美,婉約的美
B體會意象的象征義:
在古老而寂寥的雨巷里,在這古樸又悠長的石板路上,丁香姑娘撐著一把油紙傘,留給我們永遠迷人的背影和無限的遐思。這位女子清純脫俗,還結著丁香般的愁怨,這就使這個女子有了一種氣質,也有了一種內(nèi)涵,有了讓作者和我們對她一往情深的理由。姑娘在作者戴望舒的心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投影出示寫作背景):
《雨巷》創(chuàng)作于1927年,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
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二歲。一年多以前,加入了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八囊欢闭兒螅[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著“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
設計意圖:通過寫作背景讓學生走進一個時代,走進一個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體會姑娘這一意象的象征意義。
姑娘——美好愛情的象征;美好理想的象征丁香姑娘的美麗高潔——理想的美好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難以實現(xiàn)丁香姑娘的飄然離去——理想的幻滅
3、感情美
設計意圖:在體會意象美的基礎上體會詩歌的感情美。
孤獨、失落、哀怨、惆悵、感傷
(三)齊讀全詩
《雨巷》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誦再現(xiàn)了一部分青年心靈深處的聲音。這是低沉的傾述,失望的自白,我們可能聽不到對現(xiàn)實苦難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號,然而從這傾訴和自白里,我們分明可以體會到一個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嗎?帶著這份感悟,齊讀全詩。
四、拓展延伸(投影出示)
丁香姑娘走了,遠了;美好的理想像夢一樣破了,碎了。但詩人并不絕望,詩人仍然希望身邊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總會有一段或長或短、或陰暗或曲折的雨巷,我希望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丁香姑娘,讓她陪伴我們,指引我們走出雨巷。謹記這些名言,也許我們能握緊姑娘的手。
1、不要放棄你的理想,當理想沒有的時候,你還可以生存,但,雖生猶死!R克吐溫
2、現(xiàn)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有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梁!死茁宸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克思
4、夢想這東西和經(jīng)典一樣,永遠不會因為時間而褪色,反而更顯珍貴!独夏泻ⅰ
5、多少個夢,多少次想,多少回在夢海里,種植一株叫“夢想”的樹。多少個夢想,摻雜著多少汗水,揉合著多少淚水,終于邂逅今生最美麗的花開。——微博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前路黑暗迷茫的時候,在艱難度日的時候,擁有樂觀堅定的信仰。
五、小結作業(yè)
小練筆
①用一首小詩表達讀完《雨巷》的內(nèi)心感受。
②可分別從男、女主人公、局外人的角度,綜合運用多種描寫手法改寫《雨巷》。教師示范:
淅瀝連綿的雨,陰暗悠長的巷,我手撐油紙傘,
走在沒有盡頭的石板路上。心
已陷入無邊的黑暗,而你
如同我生命中飄過的一縷芬芳。在我的夢中悄然綻放,
又從夢一樣的雨巷零落遠方。我多想也化作一枝丁香,伴陪在你的身旁,
知你冷暖,佑你吉祥。
設計意圖:這首詩歌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不僅僅在于詩歌的音樂美、意境美、感情美,還在于那一剎那的相逢、一剎那的心動、一剎那的停留,匆匆走遠,消失不見,這種還沒來得及看清彼此、沒來得及弄清真相就錯過的邂逅,留給讀者一份永久的惋惜與感動,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僅要引領學生走進詩歌的殿堂,學會讀詩;而且讓學生愛上寫詩,用真情續(xù)寫感動。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4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詩人戴望舒及其作品;掌握象征性手法的特點。
2、能力目標:準確分析詩中所蘊含的深刻內(nèi)容。
3、情感目標:能準確分析詩中所蘊含的迷惘感傷而又期待的情懷。
2學情分析
本文相對是一篇比較簡單的現(xiàn)代詩,不準備在字詞句的理解上花太多的時間。考慮學生基本能夠讀懂文章大意,準備讓學生自己研究,體會本詩的意象之美。
3重點難點
分析“雨巷”、“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象征意義,引導學生對本詩情感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雨巷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設想:暮春的江南,在一條悠長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細雨。有一位撐著油紙傘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彳亍而行,你們覺得這樣的畫面是什么樣子的呢?(同學們自由發(fā)言)今天就讓我們隨著戴望舒一起走進這條《雨巷》。
活動2【講授】雨巷
二、背景介紹
1、作家: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國現(xiàn)代有名詩人。原名戴夢鷗,其筆名出自屈原的《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意思是說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著龍馬拉來的車子,前面由月神望舒開路,后面由風神飛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話傳說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美麗溫柔,純潔幽雅。
戴望舒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可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創(chuàng)作主要收在《我的記憶》集的《舊錦囊》、《雨巷》兩輯內(nèi),這時詩作在藝術上保留著中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及歐洲浪漫主義詩歌的痕跡,并明顯具有法國象征派詩人魏爾倫等的影響!队晗铩窞榇藭r期的代表作。
第二階段的創(chuàng)作包括《我的記憶》集內(nèi)《我的記憶》一輯、《望舒草》的全部以及《災難的歲月》集的前幾首。此時較多接受法國后期象征派詩人耶麥、保爾·福爾等人的影響,經(jīng)過創(chuàng)作實踐,也對詩歌藝術建立了自己的見地。這一階段詩歌數(shù)量較多,藝術上也較成熟,在他創(chuàng)作中最具代表意義,使他成為中國新詩發(fā)展中“現(xiàn)代派”(指主要以《現(xiàn)代》月刊為中心進行創(chuàng)作活動并形成了相近的藝術傾向的一部分詩人)的代表,較早就在中國出現(xiàn)的象征派詩歌創(chuàng)作從神秘難懂到此時的為人理解或欣賞,有他的重要勞績。但這兩個階段的詩歌所表現(xiàn)的生活內(nèi)容、思想情緒等都還有較明顯的局限。一些論者,包括他的友人,曾指出其作品中“消極”“狹窄”“幻滅”“陶醉”等因素。這既反映了在當時社會中一些有才智的青年的個人不幸、徘徊和憂郁,也顯現(xiàn)了法國象征派詩歌的影響。
第三階段的創(chuàng)作,指《災難的歲月》集里的大部分?箲(zhàn)開始后,他的詩歌從生活、情緒到藝術風格,都轉向積極明朗。1939年《元旦祝!芬辉娮8W鎳腿嗣,渴望自由解放。1941年在日寇監(jiān)獄中所作《獄中題壁》和稍后的《我用殘損的手掌》,表現(xiàn)了民族和個人的堅貞氣節(jié),對祖國的解放區(qū)懷著深情,F(xiàn)在見到的最后一首詩《偶成》,對生活寄予美好的希望,呼喚著“生命的春天重到”“像花一樣重開”。這三個階段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正反映了一個正直的、有高度文化教養(yǎng)的知識分子的真實而艱辛的生活道路。
2、作品:《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約作于政治風云激蕩、詩人內(nèi)心苦悶彷徨的1927年夏天,詩作寫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把它投到《小說月報》編輯葉圣陶一看到這首詩就非常喜歡,稱它為“替新詩的音節(jié)開了一個新的紀元!辈⑺徒o作者“雨巷詩人”的稱號,這一年作者才22歲!队晗铩穼懙氖敲酚昙竟(jié)江南小巷中的一個場景。細雨蒙蒙中,“我”懷著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和一絲微茫的希望,撐著一把油紙傘在悠長寂寞的小巷中小行,這首詩既實有虛。
三、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這首詩寫得既實又虛,朦朧恍惚。“我”似乎有著滿腹的心事,無限的煩憂,但又不愿明說,或者是說不出來!拔摇彼坪踉谄诖裁、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又顯得那樣遙遠而渺茫!八背霈F(xiàn)了,這或許是在幻覺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現(xiàn)是那樣地快,逝去也那樣地快,一剎那間擦肩而過,消失在前方,“像夢一般的凄婉迷!!拔摇敝挥凶栽棺园,自悲自嘆。詩中的“姑娘”,我們可以認為是實指,是詩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麗、高潔而憂郁的姑娘。但我們也可以把這位“姑娘”當做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渺茫的憧憬。
四、內(nèi)容分析
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低沉圖景,借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
第一節(jié),詩一開始,詩人就寫出了一幅江南小巷的雨中即景!拔摇贬葆逶诮系挠崎L的雨巷,等待著一位姣好的姑娘,也許是這位姑娘的家就在雨巷的盡頭,也許是她回家時必然要穿過這條小巷。冬去春來,日復一日,“我”又穿行在小巷之中了,除了春雨打在油紙傘上的聲音之外,雨巷是顯得那樣的寂寥、凄清,更觸人愁的是“我”希望逢著的這樣姑娘又偏偏結著愁怨。詩人拿丁香來比喻姑娘顯然寓有深意,這深意是什么呢?引起第二節(jié)。
第二節(jié),我國古詩里有好些吟詠丁香的名句:“丁香空結雨中愁”,“丁香體柔弱,亂結枝猶墜”,“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等等。丁香開花在仲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而在這里,詩人又賦予丁香新的.意蘊。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丁香一樣的顏色),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丁香一樣的芬芳),但同時又有愁怨的。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這樣的姑娘是“我”盼望到來的,“我”是不要娶她做新娘?
第三節(jié),這里應是作者的想像。丁香姣好,卻又容易凋謝,丁香一樣的姑娘,即做著脆弱的夢的姑娘,她的愁怨恐怕也少不了吧?“冷漠,凄清,又惆悵”是姑娘的特點,而這正是“我”所希望的,可姑娘為何和“我”這樣“惆悵”?在這里,“我”與“丁香一樣的姑娘”找到了共通點。
第四節(jié),這是一個近鏡頭,把姑娘的細節(jié)都刻畫出來。“走近”我,是“靜默”的,是飄然的;“眼光”是滿含“嘆息”的。在“我”的長久的期待中,姑娘終于來了:“她默默地走近”,“像我一樣”——看來兩顆心靈已經(jīng)接近于互相理解了,然而又終于從身邊飄然而過,令“我”失望,“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兩人的距離又重新拉開。這兩位彷徨者都得了同一種抑郁病,因而同病相憐;然而又正因為病癥相同,不可能互相拯救,只得分手。他們就是這樣既彷徨,又在彷徨中追求著,追求著……
第五節(jié),夢中相見的女郎,是“我”日思夜想的人,可是還沒有來得及傾訴衷腸,就從“我身旁飄過”,莫非是她家的籬墻頹圮了,莫非她也受到了命運的打擊?第四節(jié)中“像丁香一樣的姑娘”來了,第五節(jié)中“像丁香一樣的姑娘”走了,來的短促,走的匆忙,這會給“我”留下多少憂傷?在這里,“我”的孤獨、憂傷、彷徨,甚至失望,一齊涌上來!拔摇迸c“姑娘”心境相同,也可算融為一體了。
第六節(jié),本節(jié)照應第二、四節(jié)。來時的美好的顏色、丁香的芬芳,現(xiàn)在已消散的無影無蹤,只留下太息般的目光,讓“我”久久不忘。姑娘出現(xiàn)了,姑娘走遠了,她的步履,她的顏色,連同她的太息與惆悵,真是可望而不可即——執(zhí)著追求但又無法把握的象征意味。
第七節(jié),照應第一節(jié),再一次描繪出一幅寂寥、凄清的江南雨巷圖。與詩經(jīng)中的許多篇章一樣,每章只改動少量的字,造成一種回壞往復的形式的美。這里也是,兩節(jié)只有一處不同,就是第一節(jié)是“逢”,第二節(jié)是“飄”。這兩個字有何不同?詩人為什么這樣用?有什么深意嗎?我們認為,這是“我”心情的變化的外在表現(xiàn):“逢”字強調(diào)的是實際中的接觸,理想化程度更高;“飄”雖也有理想化成分,但又現(xiàn)實了些,知道“丁香一樣的姑娘”可望而不可即,精神上的享受可能更實際些。
活動3【活動】雨巷
五、意象把握
1、雨巷。梅雨季節(jié),江南的小巷陰沉潮濕,兩邊是寂寞的人家,間或有人匆匆走過。這一形象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把它“虛化”為一條“追求之路”,懷著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讓人不禁發(fā)問,“我”期待什么?
2、丁香。丁香是古典詩詞里常見的意象。丁香常見的有白色、紫色兩種,外形單薄細弱,往往用來代表孤高、漂亮和憂愁。詩人將這種美賦予姑娘,“丁香一樣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詩人心中的理想,這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這種理想即如丁香或姑娘一樣,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念和無限的惆悵。
活動4【講授】雨巷
這首詩從字面意思來理解,似乎是一首戀歌,但從詩的更深的象征性意蘊看,這首詩中的姑娘形象其實就是詩人的理想。他的彷徨求索,就是為了尋找姑娘——理想。詩人就這樣表達了他追求美好理想的信念是徒勞的那種孤苦心情。在《雨巷》里,姑娘的形象帶有悲劇色彩,抒情主人公也帶有悲劇色彩。他的追求是那樣高潔,帶著理想化的色彩,他所期待的姑娘,心靈是美麗的,外表是嫵媚的。只不過,這樣的姑娘實在太難找到。
本詩寫在蔣介石發(fā)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后,結合時代背景不難體會這是戀愛情緒和政治情緒的契合,而不能僅僅當作戀歌。在這里,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xiàn)實暗喻為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沒有陽光,也沒有生機和活氣。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這樣的雨巷中孤獨的ㄔ亍著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懷著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這種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xiàn)的。這種心態(tài),正是大革命失敗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本詩就是借寂寥雨巷獨自彷徨的描繪,寄寓了詩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失望和痛苦的情緒。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5
1教學目標
1.了解戴望舒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思想。
2.反復誦讀詩歌,品味詩歌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
3.分析“雨巷”“丁香”“油紙傘”等意象,品味詩歌的意象美。
4.理解“姑娘”的含義,體會詩人的思想情感。
5.了解詩歌的的藝術手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2教學重點
品味詩歌的音樂美、意象美、情感美。
3教學難點
把握詩歌的主題。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詩意導入
在新詩的陣營里,戴望舒是一位別具一格的詩人。他帶著晚唐溫李詩派那綿密溫婉的詩風走入詩壇,并將英美的浪漫主義、法國的象征主義融入詩歌,使古典與現(xiàn)代在詩歌里完美結合,《雨巷》就是這方面的代表。凡是讀過《雨巷》的人,大多都認為它很美!队晗铩访涝谀睦锬,這節(jié)課我們將一起探尋。
活動2【活動】作者簡介
戴望舒:原名戴朝安,望舒是他的筆名,源自《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后飛廉使奔屬!币馑际钦f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著龍馬拉來的車子,前面由月神望舒開路,后面由風神飛廉作跟班!巴妗本褪巧裨拏髡f中替月亮駕車的天神,美麗溫柔,純潔幽雅。
詩人的名字就很美。
活動3【活動】讀出詩歌的音樂美
詩歌的美,首先在于它外在的韻律。你認為《雨巷》的韻律美嗎?美在哪里?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雨巷》的韻律美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
。1)教師范讀,并指導學生朗讀。
非高聲朗誦則不能得其雄偉之概,非密詠恬吟則不能探其深遠之韻。
①讀準字音,
②讀清節(jié)奏,
、圩x出重音。
A.邏輯重音:主謂句中的形容詞、動詞謂語需重讀;所有的修飾語、限制語需重讀
B.特殊重音:需強調(diào)的。
、茏x出情感。感情基調(diào)——低沉幽怨
語氣語調(diào)——低沉舒緩
。2)學生誦讀,體會詩歌韻律。
。3)師生共同分析詩歌的韻律美。
通過朗讀我們發(fā)現(xiàn)《雨巷》的音樂美表現(xiàn)為:
①音韻舒緩。全詩共七節(jié),每節(jié)六行,第3、6行押韻,并且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自始至終保持了一種低沉、舒緩、悠揚的音樂效果。韻腳為“ang”,悠揚舒緩,它與雨巷的悠長、春雨的綿綿交相輝映,仿佛使人聽到了詩人的聲聲嘆息,感受到了詩人那揮之不去的惆悵。
、诨丨h(huán)復沓。A.韻腳。有些同樣的字在韻腳中反復出現(xiàn),如“巷”“娘”“芳”“悵”,這樣讓一個音節(jié)在人們的聽覺中反復,就造成了一種回蕩的旋律和流暢的節(jié)奏。B.詩句。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像夢一般的,/像夢一般地凄婉迷!。而首節(jié)和尾節(jié),除“逢著“換”飄過“外,其他語句完全相同。詩句的反復,可以說是詩歌內(nèi)在韻律的巧妙拉長,形成了詩歌回環(huán)疊唱的效果,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diào)—飛躍的遞進效果,并強化了抒情效果。C.詞語的重疊:如”悠長、悠長”“哀怨、哀怨”“走近、走近”“遠了、遠了”。疊詞的運用,使詩歌內(nèi)在的韻律拉長,增強了舒緩回環(huán)的效果,同時也強化了情感。
活動4【活動】品味詩歌的意象美
音樂美,只是一種外在的東西,真正能吸引人的是《雨巷》的意象美。
1.在這首詩中出現(xiàn)的主要意象是什么?它們各具有什么樣的特點?請分別用幾個詞語加以概括。
雨巷:悠長、寂寥、陰沉、潮濕、凄清。
丁香:美麗、憂愁、高潔、孤傲。
油紙傘:復古、懷舊、神秘。
。阆矚g這些意象嗎,不喜歡是因為你不了解)
這幾個意象給人的感覺不像《再別康橋》那樣明麗,而是一種傷感甚至陰沉,它們?yōu)楹斡忻赖母杏X呢?這就要我們對這些意象的作進一步的了解。
。1)雨巷
中國人對“巷”的親近意識異常深厚。北方人稱胡同,南方人稱巷。汪曾琪先生在《胡同文化》里說,北京胡同,“不僅使人產(chǎn)生懷舊情緒,甚至有些傷感”,“使人悵望低徊”;南方的里巷也能給人相似的感受。對這些傳統(tǒng)物象的眷念,其實也是詩人們對閑逸、孤寂、冷清的人居環(huán)境的獨特向往。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人的典型心態(tài)。戴望舒在傳統(tǒng)文學的浸染中,具有典型的傳統(tǒng)文人特點——憂郁、苦悶、懷舊。小巷的悠長、滄桑、冷清,恰是詩人寂寥心情的最佳寄寓。
戴望舒的一生似乎都與“小巷”結下了不解之緣:1905年3月5日,戴望舒在杭州大塔兒巷11號誕生。他家的周圍都是悠長的小巷,大塔兒巷和小塔兒巷從東向西蜿蜒,皮市巷和華光巷橫貫南北。他八歲入杭州鹺(cuó)務小學讀書。這所學校在他家西南方向的珠寶巷內(nèi)。他14歲入杭州宗文中學,這所學校又在他家東北方向的皮市巷內(nèi)。他上小學和中學,都得走過好幾條長巷。戴望舒發(fā)表《雨巷》,時年22歲。因而,我們完全有理由推想,這位詩人對當時剛剛過去的童年和少年的記憶,那朝朝暮暮所走過的江南雨巷,一條又一條,一程復一程,該為他靈感的得來,意象的攝取,提供了多么厚實的生活基礎;蛘邠Q言之,這便是他靈感的觸發(fā)點。
江南雨季,細雨飄巷,煙雨朦朧,撩人情思。有雨的南方小巷,人更少,更見纏綿,更易傷情。雨與巷的組合,構成了一個特有的意象,這是戴望舒的首創(chuàng),難怪葉圣陶會稱其為“雨巷詩人”!坝晗铩,較之單獨的“雨”或“巷”,更有情致,更見凄切。
(2)油紙傘
這是件真實的雨具,作者并沒有做過多具體的描寫,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因為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秘、迷蒙的特點。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時間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份冷漠、凄清的氛圍。
。3)丁香花
、偌儩崍载懙膼矍。
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
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
古時候,有個年輕英俊的書生赴京趕考,天色已晚,投宿在路邊一家小店。店家父女二人,待人熱情周到,書生十分感激,留店多住了兩日。店主女兒看書生人品端正、知書達理,便心生愛慕之情;書生見姑娘容貌秀麗,又聰明能干,十分喜歡。二人月下盟誓,拜過天地,兩心相傾。接著,姑娘想考考書生,提出要和書生對對子。書生應諾,稍加思索,便出了上聯(lián):“氷(bing,同冰)冷酒,一點,二點,三點!
姑娘略想片刻,正要開口說出下聯(lián),店主突然來到,見兩人私定終身,氣憤之極,責罵女兒敗壞門風,有辱祖宗。姑娘哭訴兩人真心相愛,求老父成全,但店主執(zhí)意不肯。姑娘性情剛烈,當即氣絕身亡。店主后悔莫及,只得遵照女兒臨終所囑,將女兒安葬在后山坡上。書生悲痛欲絕,再也無法求取功名,遂留在店中陪伴老丈人,翁婿二人在悲傷中度日。
不久,后山坡姑娘的墳頭上,竟然長滿了郁郁蔥蔥的丁香樹,繁花似錦,芬芳四溢。書生驚訝不已,每日上山看丁香,就像見到了姑娘一樣。一日,書生見有一白發(fā)老翁經(jīng)過,便拉住老翁,敘說自己與姑娘的堅貞愛情和姑娘臨死前尚未對出的對聯(lián)一事。自發(fā)老翁聽了書生的'話,回身看了看墳上盛開的丁香花,對書生說:“姑娘的對子答出來了!睍泵ι锨皢柕溃骸袄喜我灾拦媚锎鸬南侣(lián)?”老翁捋捋胡子,指著墳上的丁香花說:“這就是下聯(lián)的對子”。書生仍不解,老翁接著說:“氷冷酒,一點,兩點,三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你的上聯(lián)“氷冷酒”,三字的偏旁依次是,“氷”為一點水,“冷”為二點水,“酒”為三點水。姑娘變成的“丁香花”,三字的字首依次是,“丁”為百字頭,“香”為千字頭,“花”為萬字頭。前后對應,巧奪天工。書生聽罷,連忙施禮拜謝:“多謝老伯指點,學生終生不忘!崩衔陶f:“難得姑娘對你一片癡情,千金也難買,現(xiàn)在她的心愿已化作美麗的丁香花,你要好生相待,讓它世世代代繁花似錦,香飄萬里!痹捯魟偮洌衔叹蜔o影無蹤了。從此,書生每日挑水澆花,從不間斷。丁香花開得更茂盛、更美麗了。
后人為了懷念這個純情善良的姑娘,敬重她對愛情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從此便把丁香花視為愛情之花,而且把這幅“聯(lián)姻對”叫做“生死對”,視為絕對,一直流傳至今。
、诿利悜n愁
代贈(唐·李商隱)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思念情人的詩作。丁香結:本指丁香之花蕾,叢生如結。此處用以象征固結不解之愁緒。愁人眼里無春色,抬頭望月,新月如鉤。低頭近觀,只見芭蕉樹的蕉心還未舒展,丁香樹上盡是如結的花蕾;它們共同對著黃昏時清冷的春風,各自含愁不解。
攤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南唐·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厥拙G波三楚暮,接天流。
這首詞借抒寫男女之間的悵恨來表達作者的愁恨與感慨。上片寫重樓春恨,落花無主。下片進一層寫愁腸百結,固不可解。有人認為這首詞非一般的對景抒情之作,可能是在南唐受后周嚴重威脅的情況下,李璟借小詞寄托其彷徨無措的心情。丁香結在這里也是用以象征愁心。
點絳唇·素香丁香(南宋·王十朋)
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雅稱幽人趣。
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結愁千緒,似憶江南主。
這首詞結合丁香素雅的香性,先用“落木蕭蕭,琉璃葉下瓊葩吐。素香柔樹”烘托自己性喜幽靜,接著用“無意爭先,梅蕊休相妒”進一步表明自己與世無爭的心態(tài),而接下來的幾句,則道出了詞人在離愁別緒的重重困擾下,暗結于心頭不招而來,卻揮之不去的深深痛苦和幽怨。這首詞中丁香的獨特形象反映的也是一種痛苦和幽怨的情緒。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jié),詩人們對著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顏色都不輕佻,外形單薄細弱。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傊,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征。
《雨巷》中出現(xiàn)的“姑娘”既具有丁香的美麗姿態(tài)和顏色,又具有丁香的高潔和芬芳,還具有(古代詩人賦予)的憂愁與哀怨的特點。
戴望舒筆下的這些意象深藏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蘊,是實與虛的結合,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因而它是美麗的。
雨巷、丁香姑娘、油紙傘、“我”營造了朦朧凄清、沉悶孤寂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彷徨苦悶的心境。
活動5【活動】體會詩歌的情感美
意象,是詩人抒發(fā)情感的載體。美麗的意象往往能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將其帶入優(yōu)美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戴望舒通過這些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呢?
關鍵在于對“丁香姑娘”的理解。
。1)描述性意象
“丁香姑娘”是詩人心中理想的愛情對象,她美麗、純潔,像詩人一樣憂愁、彷徨。詩人苦苦等待她得出現(xiàn),但她轉瞬即逝。所以,此詩是一首愛情詩,抒發(fā)的是愛情失敗的苦悶、彷徨。
(2)象征性意象
戴望舒的詩深受法國象征主義的影響,常常運用象征的意象和曲折隱藏的手法,委婉地展現(xiàn)自己的主觀心境。“丁香姑娘”很可能具有某種象征性!岸∠愎媚铩庇泻蜗笳饕饬x呢?我們結合詩歌背景來作探討。
詩歌背景見“導學案”
《雨巷》產(chǎn)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這首詩寫作于大革命失敗之后,這時的詩人理想破滅,內(nèi)心極度苦悶、彷徨!岸∠愎媚铩毕笳髦娙诵闹械睦硐耄@種理想是高潔、美麗的,但又是稍縱即逝,不可把握的,給人暫時的安慰,留下的卻是永久的懷戀和無盡的惆悵。
雨巷:陰沉、寂寥、悠長,象征著白色恐怖下社會環(huán)境的沉悶壓抑。
所以,這首詩抒發(fā)的是詩人追求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的苦悶彷徨之情。
不管主題是對愛情的追求,還是對理想的追求,或者是其他,《雨巷》傳遞出的情感是朦朧的。無論哪種主題,濃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緒是其共有的基調(diào)。
有人曾說,戴望舒的詩是“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內(nèi)容”,兼具朦朧與婉約之美。我想,這正是《雨巷》美麗的原因吧。
活動6【活動】作業(yè)布置
1.作練習題。
2.預習《再別康橋》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課文,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個政治風云激蕩、新舊詩風交替的時代,戴望舒攜著中國古典詩歌婉約的深蘊,踏著法國象征派詩風的朦朧,飽含著純潔而苦悶的真情,用那回環(huán)往復的和諧音節(jié),譜寫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為中國的新詩領域樹立了一座豐碑。它的音韻、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思想內(nèi)涵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嘗。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以新詩為第一單元來組織文本,顯然突出了它的審美性!队晗铩泛途哂腥捞卣鞯摹对賱e康橋》共同組成一個文本出現(xiàn)在這一單元,那么我們就得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在音樂般的節(jié)奏中,在優(yōu)美徜徉的語言中,在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中,在朦朧如雨的意象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去探索美。
二、說學情
《雨巷》是高一學生接觸的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新詩”,也是被人們傳唱不休的名作。本課恰可以作為窗口,幫助學生認識這個陌生的領域,學會欣賞它,并喜愛上它。以此達到審美訓練的效果。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單元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jù)課文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我由淺入深地設定了如下幾個有層次的教學目標,并在誦讀中
1、讀音韻。
2、讀語言。
3、讀意象。
4、讀內(nèi)涵,品味詩歌的思想美。
四、說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雨巷”“丁香”等重點意象的含義,并由此把握我國傳統(tǒng)詩歌當中的意象情節(jié)(鐘嶸詩品中提到的“象外之象意象”),是中國詩學的重要概念,是解讀作品靈魂的關鍵所在。在這首朦朧含蓄極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為重要。將本篇的意象理解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意象的解讀結合起來學習。不僅有助于理解本課,也為以后的詩歌鑒賞打下了基礎。
五、說教學難點
理解“姑娘”這一意象,品讀其象征意味,解讀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有依據(jù),必須知人論世。
六、說教法
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所以本課四個環(huán)節(jié)的解讀都在朗讀中完成。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美的詩歌需要美的心境來欣賞,更需要想象力去牽引著求索。我的導入語是這樣設計的:聽慣了北方胡同里粗獷的.叫賣,看慣了北國風光的千里雪飄,卻不曾體會那細雨如絲的江南空氣中氤氳的朦朧與凄婉。一條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紙傘,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點太息般的淚光,若有若無地,飄進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樣的意境如此蕩人心腸,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欣賞那別樣的美。
1.初讀詩歌,感音韻之美
我不準備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紹作者和背景,因為我想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讀詩的心境,隨著導入直接進入一種美的境界,而不想因為作者、背景的介紹而中斷,再者介紹之后反而扼殺了學生自己對詩的想象和理解。尤其這首朦朧的小詩,更有多樣的解讀。
初聽配樂朗誦,進入詩境,同時展示江南雨巷的畫面。這詩歌與音樂的結合是那么完美,而詩歌本身明確:
、僦丿B和反復手法的運用。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詩歌的。
、谝豁嵉降,每節(jié)押“ang”韻二、三次。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從頭至尾保持了。
、凼褂门疟取
教師總結:這些手法的運用形成了一種悠長舒緩、低沉徘徊的旋律,營造了一種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種音韻美。 2.再讀語言,品情感之美
明確:幽怨、低沉、傷感、惆悵。
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清麗明快,而是籠罩著一種淡淡的憂愁。哪些地方體現(xiàn)出這種感情呢?請學生找出表現(xiàn)感情的詞語。
明確:寂寥、愁怨、憂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悵、太息、凄婉、迷茫、頹圮。
朗讀指導:語速舒緩,注意停頓,帶感情的詞要要從語氣上讀出它的感情來。
三、深入探究
1.三讀意象,品意境之美
在整體感知了詩歌的音韻和情感后,讓學生再次誦讀,根據(jù)剛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長、寂寥的雨巷該是怎樣的,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又是怎樣的?
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留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獨立品味,并讓本來朦朧難以琢磨的詩歌有了切入口。
歸納學生發(fā)言,總結詩中的形象。由此引入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概念,加以介紹和拓展。詩歌是通過客觀景象,或者想像的景象來抒發(fā)情緒和情感的,什么樣的景象就會有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就得用相應的景象來抒發(fā)。所以詩歌的意象是解讀詩人感情的客觀景象。
為了探究《雨巷》的意象之美,以及通過意象來體會詩人的感情,也可以用換意象的方法來把握。舉例姑娘——少女、雨巷——小路、丁香——荷花或臘梅等、油紙傘——小花傘、夢——霧。讓學生比較兩種意象的不同的審美效果和負載的情感。
例如,雨巷是悠長、古老、灰暗、迷離、朦朧的,它蘊含著詩人的彷徨、失望、憂愁、等暗淡的情緒,而小路是曲折、遙遠、清晰的,再如,丁香是紫色的,給人的感覺是神秘的、含蓄的,而且在古詩詞中丁香又是愁心的象征!扒帏B不傳云外信,粉紅或潔白的,給人的感覺是清高脫俗,美麗自賞。再有油紙傘,做工是精細古老的,顏色是古銅色,所以給人的情緒是懷舊、思念、傷感。而小花傘則是新朝的、現(xiàn)代的、顏色是鮮亮明麗的,給人的感覺是浪漫的、美好的。
“丁香”是我國古詩中常見的的意象,可著重加以介紹,給同學們展示含有丁香意象的古詩句,并以此為例,讓學生學會詩歌的意象分析法。
2.四讀內(nèi)涵,品思想之美
舒緩的旋律,淡淡的憂傷,把我們帶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煙的雨巷。是什么原因讓詩人徘徊惆悵,是什么原因讓詩人傾注了如此愁怨的諸多意象,詩人又為什么想要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
同學們分組討論。小組代表作答。
在熟悉了詩歌的音樂美、情感美、意境美之后,學生達到了探究作品思想內(nèi)涵的認知高度。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還是在誦讀中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而不是把觀點直接灌輸給學生。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做給了學生足夠的思想空間,給了他們思想的成果以尊重,同時也是對作品本身的尊重,教師也能收獲一些意外的觀點。
四、結束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逸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郁凄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麗的憂傷。但我們不能為了美而學戴望舒的傷感。畢竟他有那個時代的情緒背景。同學們可以課下再深入地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閱讀一下戴望舒的其他詩作。學習他高潔的審美情趣,學習他高尚的愛國情懷。最后,讓我們再次走進戴望舒,走進他的雨巷。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7
一、關于教材
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是語文學科的基本任務之一!队晗铩烦霈F(xiàn)在人教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必修)第一冊第一單元,本單元收錄了包括《雨巷》在內(nèi)的幾篇中國現(xiàn)當代優(yōu)秀詩歌!队晗铩放c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一起被安排在本單元的第二課,學生可以借此體會、比較和鑒賞不同風格、不同流派的現(xiàn)代詩歌作品,這恰好契合了新課改特別關注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使其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高尚審美情趣和審美創(chuàng)造力的要求。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了解詩人戴望舒的相關知識以及作品的寫作背景,體會詩歌的韻律、節(jié)奏和表達技巧;理解詩中的意象;
2、情感和態(tài)度:進一步把握作者的復雜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審美創(chuàng)造力;
3、過程和方法:對比、探討意象的多角度理解,感受詩歌的音樂美,理解作者的情感與思想。
4、教學重點和難點:優(yōu)美的韻律、精練的語言和新穎的意象構成了詩歌的主體,鑒賞詩歌就應當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著重分析意象,品味語言,感受作品所蘊含的真情實感。本文的教學重難點就在于對詩歌中的“雨巷”、“丁香”、“油紙傘”、“姑娘”等幾個重點意象的把握,并結合作品的時代背景體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三、教學法
我擬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的方式,以誦讀、體悟和比較為主,再配以討論為輔的綜合教學法。自古以來,誦讀法就是詩歌學習的一般方法,正如宋代學者朱熹所說:“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所得耳”,通過誦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能力,讓學生在誦讀過程中充分感知和享受詩歌的音韻、節(jié)奏和旋律之美。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我再讓學生自行體會和感悟詩人的情感以及詩歌的意象;在此過程中,我會讓學生獨立思考和體會,再讓個別同學發(fā)言,然后小組、集體討論交流,形成一種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模式。
四、教學過程
1、導入:利用學生熟悉的一首網(wǎng)絡歌曲《丁香花》作為音樂背景,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又能營造一種符合詩歌情感的整體氛圍,給學生一種心理暗示!熬赖脑娖禽p盈的蝴蝶飛躍萬年的光陰,輕叩我們的心扉;是圣潔憂郁的丁香飄過無邊的煙雨,任我們惆悵;是女孩溪水蕩漾的歌聲,玫瑰樣的身影,牽引我們的思緒輕曼地飛揚。今天,我們將學習這樣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戴望舒的《雨巷》!
2、感受音韻之美
我不準備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紹作者和背景,因為我不想因此而中斷了努力營造的一種讀詩的心境;再者,對作者和寫作背景加以介紹以后,反而扼殺了
學生自己對詩的想象和理解,無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先給學生播放一段背景音樂,讓學生獨自誦讀詩歌,讓個別同學誦讀展示。
再聽配樂朗誦,進入詩境,同時展示江南雨巷的畫面,讓學生感知和比較自己與示范誦讀的區(qū)別。思考:詩人的音樂美是如何形成的?
、、重疊和反復手法的運用。(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
、、一韻到底,每節(jié)押“ang”韻
二、三次。(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使詩歌從頭至尾保持了一種鮮明的音樂節(jié)奏。)
、邸⑹褂门疟。
、、雙聲疊韻詞:芬芳、彷徨、惆悵等。
總結:這些手法的運用形成了一種悠長舒緩、低沉徘徊的旋律,營造了一種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種音韻美。
3、體悟情感之美
再請一位同學朗讀,讓同學們在與錄音朗誦的對比中,思考:該用什么語調(diào)去讀?
。ㄓ脑、低沉、傷感、惆悵)
是的,詩中沒有大江東去似的豪邁,也沒有涓涓細流似的清麗明快,而是籠罩著一種淡淡的憂愁。哪些地方體現(xiàn)出這種感情呢?請學生找出表現(xiàn)感情的詞語。
(寂寥、愁怨、憂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悵、太息、凄婉、迷茫、頹圮)
這些都是帶有濃厚感情色彩的雙音詞,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
朗讀指導:語速舒緩,注意停頓和語調(diào),要特別注意那些承載著作者濃厚情感的詞語。
4、享受意象之美
在整體感知了詩歌的音韻和情感之后,讓學生再次誦讀,根據(jù)剛才分析的感情勾勒出你想象中的雨巷之景,并口頭描述。有何物、何人、何景、何情?
歸納學生發(fā)言,總結詩中的形象。由此引入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概念,加以介紹和拓展。詩歌是通過客觀景象,或者想像的景象來抒發(fā)情緒和情感的,什么樣的景象就會有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就得用相應的`景象來抒發(fā)。所以詩歌的意象是解讀詩人感情的客觀景象。
例如:雨巷是悠長、古老、灰暗、迷離、朦朧的,它蘊含著詩人的彷徨、失望、憂愁等暗淡的情緒。
再如:丁香一般在暮春時節(jié)開放,顏色為白色或淡紫色,所以丁香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審美中是美麗的、素潔的、高雅的;再者,丁香在古詩詞的傳統(tǒng)意象中,往往跟憂愁結合在一起,如唐代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和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有“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詩句,更是把丁香與憂愁聯(lián)系在一起。
再有油紙傘,做工是精細古老的,顏色是古銅色,富含時代氣息,所以給人的情緒是懷舊,思念,傷感。
通過這些意象,同學們來分析一下這首詩的意境是怎樣的?
本詩通過雨巷,丁香,油紙傘,頹圮的籬墻等意象向我們描繪了一副梅雨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從而表達了作者哀婉,惆悵,凄迷,失落的情感。
5、體悟思想之美
舒緩的旋律,淡淡的憂傷,把我們帶到了迷蒙的江南,如煙的雨巷。詩歌中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怎樣的姑娘呢?
清新淡雅,楚楚動人,但又幽怨,哀婉,惆悵滿腹的江南女子形象。那么詩人為什么希望逢著一個這樣的姑娘呢?
、僖驗檫@個姑娘可能就是詩人曾經(jīng)的戀人,現(xiàn)在重新相遇卻無法相伴。
、诙∠愎媚锸窃娙烁邼嵜篮枚痔撁斓睦硐。
③有人說戴望舒的這首詩是單純的抒發(fā)自己對理想愛情的渴望不能實現(xiàn)時惆悵傷感的愛情詩;也有人說《雨巷》是作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苦悶彷徨的政治詩。你贊同那一種看法呢,你還有沒有自己的解讀?
同學們分組討論。小組代表作答。
在同學們討論之后,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學生再次討論,品評先前討論的觀點,回味開始時對詩的理解。這樣,學生對這首詩很可能就有了前后不同的兩種或多種感受,就有了多重的審美體驗,應該說收獲甚豐!
最后,將“多家之言”展示出來,加以總結。
6、結束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逸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郁凄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麗的憂傷。但我們不能為了美而學戴望舒的傷感,畢竟他有那個時代的情緒背景。在生活中,我們要走出迷茫的雨巷,走出那個迷惘的時代,要知道只要用心,我們就會尋找到心目中的那個美麗卻不憂傷的姑娘。
7、作業(yè):
試依照《雨巷》一詩的情境,展開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
板書設計:
雨巷
戴望舒
音樂美:押韻,反復,排比,雙生疊韻
情感美:幽怨、低沉、傷感、惆悵
意象美:雨巷、丁香、油紙傘、籬墻、“我”、姑娘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好,今天我說課的篇目是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雨巷》。下面我將從以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教材
《雨巷》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一的第二篇課文,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個政治風云激蕩、新舊詩風交替的時代,戴望舒攜著中國古典詩歌婉約的深蘊,踏著法國象征派詩風的輕云,飽含著純潔而苦悶的真情,用那回環(huán)往復的和諧音節(jié),譜寫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為中國的新詩領域樹立了一座豐碑。它的音韻、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內(nèi)涵,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嘗。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以新詩為第一單元來組織文本,顯然突出了它的審美性!队晗铩泛途哂腥捞卣鞯摹对賱e康橋》共同組成一個文本,出現(xiàn)在這一單元,那么我們就得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為中心,在音樂般的節(jié)奏中,在優(yōu)美徜徉的語言中,在回環(huán)往復的結構中,在朦朧如雨的意象中,引導學生去欣賞美,去探索美。
二、說學情
《雨巷》是高一學生接觸的第一篇真正意義上的“新詩”,也是被人們傳唱不休的名作。本課恰可以作為窗口,幫助學生認識這個陌生的領域,學會欣賞它,并喜愛上它。以此達到審美訓練的效果。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單元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根據(jù)課文本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認知情況,我由淺入深地設定了如下幾個有層次的教學目標,皆在誦讀中完成:
一讀音韻,品味詩歌的音樂美;二讀語言,品味詩歌的情感美;三讀意象,品味詩歌的意蘊美;四讀內(nèi)涵,品味詩歌的思想美。
四、說教學重點
理解詩歌中“雨巷”“丁香”等重點意象的含義,并由此把握我國傳統(tǒng)詩歌當中的意象情節(jié)。
意象是中國詩學的重要概念,是解讀作品靈魂的關鍵所在。在這首朦朧含蓄極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為重要。將本篇的意象理解與中國古典詩歌傳統(tǒng)意象的解讀結合起來學習,不僅有助于理解本課,也為以后的詩歌鑒賞打下了基礎。
五、說教學難點
理解“姑娘”這一意象,品讀其象征意味,解讀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詩無達詁”,對詩歌的鑒賞沒有固定的方向,然而解讀要合理,要有依據(jù),必須知人論世。
六、說教法
采用多媒體課件與板書相結合,運用朗讀法、討論法、點撥法完成本課。詩歌重在朗讀,所以本課四個環(huán)節(jié)的解讀都在朗讀中完成。
七、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美的詩歌需要美的心境來欣賞,更需要一顆好奇心牽引著去求索。我的導入語是這樣設計的:
聽慣了北方胡同里粗獷的叫賣,看慣了北國風光的千里雪飄,卻不曾體會,那細雨如絲的江南空氣中氤氳的朦朧與凄婉。一條悠長寂寞的小巷,一把古色古香的油紙傘,一抹丁香般的身影,一點太息般的淚光,若有若無地,飄進那杏花春雨,又消融在青石路巷。是什么樣的意境如此蕩人心腸?讓我們一起走進戴望舒的《雨巷》,欣賞那別樣的美。
(二)整體感知
1、初讀詩歌,感音韻之美
我不準備一開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紹作者和背景,因為我想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讀詩的心境,隨著導入直接進入一種美的境界,而不想因為作者、背景的介紹而中斷;再者,介紹之后,反而扼殺了學生自己對詩的想象和理解。尤其這首朦朧的小詩,更有多樣的解讀。初聽配樂朗誦,進入詩境,同時展示江南雨巷的畫面。再聽配樂朗誦,思考:詩人的音樂美是怎樣造成的?
明確:
、、重疊和反復手法的運用。(構成聲音和感情的回環(huán)往復,強化了節(jié)奏,增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
、、一韻到底(保證了音韻的`和諧一致,具有音韻效果)③、使用排比。
④、雙聲疊韻詞:芬芳、彷徨、惆悵。
教師總結:這些手法的運用形成了一種悠長舒緩、低沉徘徊的旋律,營造了一種凄婉迷茫的意境,加強了詩歌的抒情色彩,形成了一種音韻美。
2、再讀語言,品情感之美
請一位同學朗讀,讓同學們在與錄音朗誦的對比中,思考:該用什么語調(diào)去讀?
明確:寂寥、愁怨、憂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悵、凄婉、迷茫、頹圮。這些都是帶有濃厚情緒色彩的雙音詞,借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
朗讀指導:語速舒緩,注意停頓,帶感情的詞要要從語氣上讀出它的感情來。
(三)深入探究
1、三讀意象,品意境之美
有何物、何人、何景、何情?朦朧、凄清、悠長、寂寥的雨巷該是怎樣的?結著愁怨的丁香一樣的姑娘又是怎樣的?
歸納學生發(fā)言,總結詩中的形象。由此引入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意象概念,加以介紹和拓展。詩歌是通過客觀景象,或者想像的景象來抒發(fā)情緒和情感的,什么樣的景象就會有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什么樣的情緒和情感就得用相應的景象來抒發(fā)。所以詩歌的意象是解讀詩人感情的客觀景象。
2、四讀內(nèi)涵,品思想之美
在熟悉了詩歌的音樂美、情感美、意境美之后,學生達到了探究作品思想內(nèi)涵的認知高度。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還是在誦讀中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而不是把觀點直接灌輸給學生。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樣做給了學生足夠的思想空間,給了他們思想的成果以尊重,同時,也是對作品本身的尊重,教師也能收獲一些意外的觀點。
。ㄋ模┙Y束語
美是豐富多彩的,清麗明快是一種美,隱逸曠達是一種美,同樣舒緩低沉、憂郁凄涼也是一種美,戴望舒的《雨巷》便是一首美麗的憂傷。但我們不能為了美而學戴望舒的傷感,畢竟他有那個時代的情緒背景。同學們可以課下再深入地了解戴望舒,也可以閱讀一下戴望舒的其他詩作,學習他高潔的審美情趣,學習他高尚的愛國情懷。最后,讓我們再次走進戴望舒,走進他的雨巷。(再次聆聽配樂朗誦)
。ㄎ澹┳鳂I(yè)題:
試依照《雨巷》一詩的情境,展開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樣的姑娘”。范例:
看到油紙傘我們會想起斷橋,想起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旖旎傳說,想起丹青繪就的江南煙雨,想起少女玲瓏的舞姿,想起輕柔纏綿的歌曲!白栽陲w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变冷罏r瀝的春雨滴落在油紙上,想起寂寥的音響,自在飛花、無邊絲雨之中,一個長發(fā)披肩的女子從頹圮的籬墻邊裊裊走來,攜著一縷丁香花的幽香,有嘆息,但不哀傷,有顧盼,但不凄然。我們仿佛置身于江南雨巷中,感受到一種迷離縹緲的意境美。
板書設計:
雨
巷戴望舒音樂美情感美意境美
結束語:
以上就是我說課的主要幾個環(huán)節(jié),由于說課的經(jīng)驗不夠,本次說課還存在諸多不足,請評委老師多多指教,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雨巷》。下面我將從教學背景、活動評價、課程設計及教學亮點這四個方面來展開我第一課時的說課。
一、說教學背景
1.教材分析
合理、科學、全面的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队晗铩肥侨私贪娓咧姓Z文必修一第一單元第二課《詩兩首》中的第一首。本詩是“雨巷詩人”戴望舒的成名作。詩人通過典型意象營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同時巧妙地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通過學習這首詩,學生可以學會比較鑒賞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詩歌。這也符合了新課改中特別關注學生多方位情感體驗。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2.學情分析
現(xiàn)代教育理論強調(diào):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以滿足學習者的需要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根據(jù)因材施教原則,在教學活動之前進行學情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高一的學生正處于由抽象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的階段,他們的求知欲旺盛,樂于探索發(fā)現(xiàn),能夠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他們對于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把握詩歌意境意象和詩人情感方面還有待加強,對于現(xiàn)代詩的鑒賞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
3.教學目標
根據(jù)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在新課程改革理論的指導下,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品味詩歌營造的意境,深入體會詩人情感。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實踐讀、品、悟的合作探究學習方法,提高朗讀能力及詩歌鑒賞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深刻體會詩歌中借物抒發(fā)的內(nèi)心情感,培養(yǎng)對詩歌的學習興趣,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4.教學重難點
結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水平和認知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訓練誦讀詩歌的能力,把握詩歌的獨特意象,品味詩歌營造的意境,體會詩人借物抒發(fā)的情感;
難點:體會詩歌內(nèi)涵的多義性并力求個性化理解。
以上是我對教學背景所做的分析。
二、說活動評價
在課堂教學中,我還將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堂教學的現(xiàn)場效果,對學生的學習情況給予以及時的評價。評價將貫穿教學活動的始終,我將以形成性評價為主,采用教師評價和學生互評的方式,
例如,在體會意境時,首先我會請學生找出詩歌中的幾個意象。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此我會請平時不愛發(fā)言的學生回答,不論他們的答案正確與否,首先我都會予以表揚和鼓勵。對于一些稍難的問題,我會請平時積極發(fā)言的學生回答,并根據(jù)他們的反饋反思自己的教學設計,調(diào)整教學方案。這樣的教學評價我認為不僅有利于教師的教,更有利于學生的學。
三、說課程設計
1.教法學法
接下來是我的課程設計部分,首先是教學與學法的選擇。
根據(jù)“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時為達到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朗讀體會法。通過范讀、齊讀、個體讀等不同的'朗讀方式,訓練誦讀詩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和感悟詩歌意境及作者情感,提高鑒賞和審美能力。此外,我還將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及小組討論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的學法是: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鼓勵學習進行合作交流討論。通過師生合作,達到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2.教學過程
接下來是我本次說課的核心內(nèi)容,說教學過程。主要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一環(huán)節(jié):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會播放歌曲《丁香花》,并以多媒體的形式展示丁香花成簇開放的圖片。請學生在欣賞歌聲和圖片時思考:丁香花具有怎樣的特點,象征著怎樣的個性?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接著我會引導學生走進《雨巷》,去了解詩歌中那位丁香般的姑娘。
這樣的導入可以為本節(jié)課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首先,我會請全班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詩歌,明確這是一首現(xiàn)代自由體詩,也是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
學生自讀之后,我會利用多媒體展示詩歌配樂朗誦音像作品,用視聽結合的手段來展示詩歌意境,將詩歌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引導學生入境,讓學生初步感受詩歌所營造出來的意境。
接著我會提問:詩中有幾個主要的意象?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此學生很容易找出本詩中的意象主要有:油紙傘、雨巷、我、丁香花、丁香姑娘、籬墻等。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初步感知詩歌內(nèi)容,并感受到詩歌前后呼應,富有節(jié)奏美和音樂美的特點。同時也為我下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第三環(huán)節(jié):再讀詩歌,體會意境
首先我會分別請三位同學合作朗誦全詩,并提問:詩中描繪了怎樣一幅畫面,請用自己的話描述。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鄰桌間進行討論交流,并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進一步感知詩歌的內(nèi)容,同時也鍛煉了朗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不會以絕對的對錯標準評判學生的答案,不局限他們的思維。學生能在頭腦中自然勾勒“雨巷”的畫面,體會出詩的意境。
第四環(huán)節(jié),研讀詩歌,品悟情感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首先我會請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詩歌,回味詩歌意境。接著我會提問:詩中的主要意象“我”、“雨巷”、“丁香姑娘”等營造出的意境有什么象征意義?經(jīng)過之前三個環(huán)節(jié)的朗讀與品味,學生可能得出這樣的答案:這是一首愛情詩,象征著“我”對丁香姑娘的等待和愛慕,以及在等待中遇到的困難挫折。對于學生的不同理解我都會予以表揚和鼓勵。
由于上節(jié)課已要求學生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因此接下來我會直接請一位學生介紹作者戴望舒及詩歌寫作背景,其他學生稍作補充。
我也會對詩歌背景做小結并提問:當時全國處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參加進步活動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著大革命失敗后的幻滅與痛苦!队晗铩吩谶@樣的情況下誕生,是否還有其他特別的象征意義?
這個問題有一定難度,因此我會采用小組討論法。將全班學生分成4人小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討論,我也會參與他們的討論并給予意見。討論完畢,請小組派代表發(fā)言,其他組的學生予以補充說明,我也會進行點評。通過師生合作能夠得出: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雨巷》一詩反映了作者交織著失望和希望、幻滅和追求的復雜內(nèi)心。詩中的“我”有所追求,但卻因為理想不能實現(xiàn)而憂愁;雨巷象征著當時的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丁香般的姑娘”則可以理解為詩人心中朦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詩人陷入人生苦悶時,對未來的憧憬。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既能體會詩歌的多義性,同時也學會聯(lián)系寫作背景鑒賞詩歌的方法。
第五環(huán)節(jié):課堂小結
首先我會讓學生再次朗誦詩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接著請學生發(fā)表本節(jié)課的收獲和體會,讓學生自己梳理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第六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
在本節(jié)課的最后,我會布置如下作業(yè):請學生課后閱讀其他有名的現(xiàn)代詩歌,選擇最喜歡的一首,從詩歌意象、意境、語言及象征意義等方面選擇一個角度,寫一段對于詩歌的理解及鑒賞。
我為本節(jié)課設計的板書清楚明了,方便學生記憶。同時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說教學亮點
最后是我的教學亮點,我本節(jié)課的亮點主要有:首先采用朗讀體會法,通過范讀、齊讀、個體讀等不同的朗讀方式,訓練誦讀詩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讀中品味和感悟詩歌意境及作者情感,提高鑒賞和審美能力。
其次,采用多媒體教學法,通過展示詩歌配樂朗誦音像作品,用視聽結合的手段來展示詩歌意境,將詩歌內(nèi)容形象化具體化。引導學生入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 篇10
一、教學設想
1、關于教材
對《雨巷》這首詩歌的解讀是多元化的,它的美沒有時空的限制。不同年齡,不同時代的人都對它有自己的解讀和發(fā)現(xiàn),因此鼓勵學生對該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提出自己獨特的發(fā)現(xiàn)。
我認為《雨巷》一詩在情感基調(diào)的把握上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能讓學生在把握情感基調(diào)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還是需要一些老師的指導意見,所以我把誦讀該詩歌作為我整節(jié)課貫穿始終的目標,希望學生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首先以誦讀文本作為基準,在誦讀中體味作者的情感;同時《雨巷》在意境上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美感,所以賞析文本的意境美是我這節(jié)課的第二個目標,我希望通過對意象的分析,讓學生學會如何鑒賞詩歌的意境,在答題方法上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思路;對于《雨巷》的主旨和人物形象的探討應該是該詩歌的一個難點,這是深入挖掘教材的突破口,所以我將它定為這節(jié)課深入探究的關鍵點,希望通過對這兩點的研討,讓學生在用心思考的情況下朗讀詩歌,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目標。
2、關于教學目標
①通過學習本詩,讓學生關注詩歌中的意象,因為這是感情的載體,同時也鼓勵學生積累傳統(tǒng)的審美意象,增強鑒賞詩歌的厚重感。
、诟咭坏膶W生在初中時就已經(jīng)學習了《詩經(jīng)蒹葭》,高一上半學期剛剛誦讀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已經(jīng)接觸到了詩歌的音樂美和詩歌的回環(huán)往復美,在此基礎上我希望通過對本詩的學習讓學生充分欣賞它的音樂美、意境美和情感美,增強學生學習詩歌的積極性。
、壑笇W生關注詩歌中的用字用詞,增強“煉”字意識,增加對詩歌鑒賞的深度。
3、關于學生:
我們的學生經(jīng)過初中的學習,對詩歌最基本的特點已有所了解,在高一上學期,通過對經(jīng)典詩歌的學習和鑒賞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鑒賞水平和素養(yǎng),但是對詩歌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和深入了解詩歌的內(nèi)涵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需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掌握詩歌鑒賞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將自己的思想的火花充分的展示在課堂上,讓他們學有所得,學有所進。
二、關于教法
、僮鳛樵姼杞虒W,最基本的是讓學生在誦讀中把握文本的情感,所以我把誦讀作為這節(jié)課貫穿始終的教學目標,在讀中品,在品中悟。
、谑熳x文本之后,我將品味作為我這節(jié)課的第二大目標,分析意境,品味語言。讓學生對文本的內(nèi)容作進一步的探討,加深對作者情感的把握。
③一讀二品之后,還要讓學生對文本做深刻的體悟,體悟文本的形象,體悟文本的主旨,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三、關于學法
以學生的誦讀為主,充分運用同學們之間的合作交流,一些比較淺顯的問題在組內(nèi)解決,組內(nèi)解決不了的疑問放歸課堂,充分調(diào)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進行討論交流,對學生討論完后還有爭議的,教師點評插入指導。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目標
1、吟詠品讀,體味詩歌的情感美。
2、把握意象,鑒賞詩歌的意境美。
。ǘ⿲胄抡n
輕輕地,梅雨時節(jié),在飄著淡淡丁香花香的江南雨巷,一個撐著油紙傘的女孩,在轉瞬間消失了蹤影,留下一顆落寞的心在孤獨的徘徊惆悵。今天讓我們走進這雨巷,嗅嗅這憂郁的花香,品品這迷茫的感傷。
(三)反復吟讀,體會感情
請同學們集體朗讀詩歌,初步感知詩歌的感情基調(diào)。
讀完全詩你最強烈的情感體驗是什么?
。鞔_:惆悵,哀怨,凄婉,迷茫。)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朗讀這首詩歌呢?
。鞔_:語速應該是舒緩的,感情是哀怨的)
讓幾名學生任選其中最喜歡的一兩節(jié)來嘗試朗讀詩歌。(請其他學生對此點評)
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老師相機點撥插入知識點:
1、感情要把握住,哀怨、傷感的情緒。所以語速要舒緩,舒緩了才會將那種傷感的情感讀出來,要記住“欲速則不達”。同時整首詩歌的感情在每一個小節(jié)中又是不一樣的,第一小節(jié)“希望”是一種在傷感中懷著熱切的期望,第四小節(jié)中則是表達出作者在傷感中的一種怦然心動,一種情感的漣漪。五六兩個小節(jié)中那種姑娘最終消失后作者的那種無奈與凄涼表達的十分明顯。最后一節(jié)則體現(xiàn)作者的失落與尋覓。
2、節(jié)奏停頓的處理要注意,如“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在詩歌朗誦中,合理的停頓會突出重點,增強詩歌的韻味。
3、輕重音的把握在朗讀中的地位也非常的重要。如:第一節(jié)最后的“姑娘”,第二節(jié)“哀怨,哀怨又彷徨”第三節(jié)的“彳亍”第四節(jié)的“飄過”等要重讀。
老師做嘗試朗誦,請同學們注意聽老師節(jié)奏停頓和輕重音的把握。(配樂朗誦)
下面請同學們帶著情感自由朗讀詩歌,要求讀準節(jié)奏,讀出音韻。
請一位學生來嘗試朗讀,請同學們按要求來點評。
下面請聽專家的朗讀。
。ㄋ模┌盐找庀,賞析語言
1、我們自己已經(jīng)把握了作者的情感,并且也聽了專家的朗誦,那么在詩歌中作者用了哪些意象來表達這種感情的呢?
同學們按照小組來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請同學們先找到相關的詩句然后分析。)
明確:
①雨巷:(對該意象我準備分三個層次來引導學生解讀)
“巷”是一個又窄又長的小街通道,又窄又長表現(xiàn)了愁緒的綿綿悠長;“雨”則賦予了它特定的含義,雨雖然不大但給人以愁思又多又密之感,賀鑄曾經(jīng)寫過:“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那種愁緒彌漫了整個的空間,跨越了時空,在雨巷里也有同樣的表現(xiàn);從色彩基調(diào)來看,江南小巷顏色為灰黑色,青石板的小路長滿青苔,屬于暗色調(diào),又在雨中,天色灰暗、陰沉。
。ǚ椒ㄖ笇В菏紫茸寣W生從詩句中找到關于描寫雨巷的詩句。示例:第一: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第三節(jié):她彷徨在這寂寥的雨巷;第五節(jié):到了頹圮的籬墻,走盡這雨巷;第七節(jié):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然后指導學生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語如悠長,寂寥,頹圮的籬墻等來具體分析。最后抓雨巷自身的特點來深刻體會。)
(分析完后讓學生帶著情感將重點的句子齊讀。)
、诙∠悖海▽Υ艘庀笪以O想從中國傳統(tǒng)的典型的意象拓展入手,讓學生明確丁香花在傳統(tǒng)審美觀念中的定位。)
為什么用丁香來修飾姑娘?丁香一般在暮春時節(jié)開放顏色為白色或淡紫色,所以丁香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審美中是美麗的、素潔的、高雅的。這正如梧桐、浮萍、芭蕉代表的是光陰易逝,青春不在的惆悵與哀愁,像“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表達的是凄涼情緒。“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沉浮雨打萍”則表達的是光陰易逝,而“松竹梅”則代表的是高潔正直,無所畏懼等等。
丁香在古詩詞的傳統(tǒng)意象中,往往跟憂愁結合在一起,李商隱的《代贈》詩中就有“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的詩句,南唐李璟的《浣溪紗》中有“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的句子,更是把丁香與憂愁聯(lián)系在一起。
(方法指導:首先讓學生尋找詩歌中的相關的詩句,反復誦讀體味。示例:第一節(jié):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第二節(jié):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第五節(jié):像夢中飄過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飄過這個女郎;第六節(jié):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悵;第七節(jié):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然后結合丁香的傳統(tǒng)意蘊來分析該意象的特點。)
。ㄈ芜x其中的一節(jié)讓學生反復自讀,把握意象,體味情感。)
油紙傘:懷舊復古的特點,帶有一種時代的氣息,那種江南的美,那種詩情畫意,那種浪漫在這一個意象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ǚ椒ㄖ笇В和稀J纠旱谌(jié))(讓一名學生起來朗讀該小節(jié),體味意象的特點。)
頹圮的籬墻:一種落寞的情感油然而生,破敗的籬墻是那位丁香一樣的姑娘消失的地方,一種淡淡的失落,一種淡淡的哀愁飄散在空中。
。ǚ椒ㄖ笇В和稀J纠谖骞(jié))(老師和學生一起來讀,體味該意象的特點。)
這幾種意象都有什么共同點?
明確:灰暗的,凄迷的。
通過這些意象,同學們來分析一下這首詩的意境是怎樣的?
明確:本詩通過雨巷,丁香,油紙傘,頹圮的籬墻等意象向我們描繪了一副梅雨時節(jié)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從而表達了作者哀婉,惆悵,凄迷,失落的情感。
2、在這首詩歌里,作者除了運用這些意象之外,同學們看一看詩歌中有沒有直接來表現(xiàn)這種情感的詞語或句子?試選其中一兩處進行分析。(設計此題的目的是想讓學生在挖掘意象,分析情感的基礎上,再來重讀詩歌,鑒賞詩歌中直接體現(xiàn)作者情感的關鍵詞語或語句。)
明確:
“彷徨”:徘徊,點出作者內(nèi)心的渴望與惆悵。
“寂寥”:寂寞冷清的意思,體現(xiàn)出作者的孤獨寂寞,內(nèi)心情懷無人傾訴的無奈。
“哀怨”“凄婉迷!薄般皭潯薄俺钤埂保褐苯邮闱榈脑~語。
“彳亍”:慢步走,走走停停,體現(xiàn)作者內(nèi)心的哀怨。
“太息”:嘆息的意思,內(nèi)心郁悶的體現(xiàn)。
“像我一樣,像我一樣地默默彳亍著,冷漠、凄清,又惆悵!痹谶@里“冷漠、凄清、惆悵”三個詞語中,“冷漠”是外在的表情或態(tài)度,“凄清”是內(nèi)心的悲涼,而“惆悵”則是連綿不斷的愁緒。三個詞形成一種語意上的遞進關系。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
其中“顏色、芬芳、憂愁”三個詞語在語意上亦形成一種遞進。顏色是從表面上看,芬芳是走近了聞到的,憂愁是內(nèi)心的情感,必須用心才能感受到。
。ǚ椒ㄖ笇В哼@些詞語不僅表達了凄涼情感,而且程度上進一步深化。我們分析這些詞語是提醒同學們在鑒賞詩歌時要注意詩歌中重要詞語的使用與作者表達感情的關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煉”字。)
請同學們帶著對意象的理解,有感情再朗誦全詩。
。ㄎ澹┥钊胩骄,加深理解
1、詩歌中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位怎樣的姑娘?詩歌是怎樣來表現(xiàn)的。(該題的設計目的是分析詩歌的人物形象,讓同學們在鑒賞意境的基礎上進一步把握人物形象,體悟作者的情感。)
清新淡雅,楚楚動人,但又幽怨,哀婉,惆悵滿腹的江南女子的形象。(方法指導:首先從文章中尋找依據(jù)。如:第二節(jié):丁香一樣的顏色,芬芳,憂愁。哀怨,彷徨。第三節(jié):彷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悵。第四節(jié):“默默地”一詞點出姑娘的孤獨,“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運用通感的修辭,寫出了女子目光的凄迷,刻畫了姑娘的幽怨與哀婉,一個“飄”點出女子的空靈,兩個“夢一般的”疊用又寫出了女子的虛幻與迷茫。然后用概括性的詞語進行歸納。)
2、那么詩人為什么希望逢著一個這樣的姑娘呢?
明確:
、僖驗檫@個姑娘可能就是詩人曾經(jīng)的戀人,現(xiàn)在重新相遇卻無法相伴。
②丁香姑娘是詩人高潔美好而又虛渺的理想。
③是詩人可以傾訴的內(nèi)心憂愁的對象。
3、有人說戴望舒的這首詩是單純的抒發(fā)自己對理想愛情的渴望不能實現(xiàn)時惆悵傷感的愛情詩;也有人說《雨巷》是作者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苦悶彷徨的政治詩。你贊同那一種看法呢,你還有沒有自己的解讀?請說說你的理由。(大屏幕展示時代背景:本詩寫于1927年夏,蔣介石發(fā)動xxx政變,xxx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們在黑暗中渴求著新的希望的出現(xiàn),在陰霾中盼望雨后絢麗的彩虹。)(該題設計的目的是探討詩歌的主旨,對該首詩歌主旨的解讀是多元化的,允許學生通過自己的研讀來發(fā)表自己的獨特的見解。只要言之成理,有理有據(jù)即可。)
明確:
第一種:認為是單純的愛情詩,因為詩中流露的是找一位志同道合,同病相憐,感情相通,相互安慰的姑娘。
第二種:結合背景點出作者苦悶彷徨,郁郁寡歡,找不到出路,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痛苦心情即可。(自屈原以來,以美人,香草作為一種美好理想的象征已經(jīng)是屢見不鮮!峨x騷》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體現(xiàn)了屈原對君王對理想的依戀。)
第三種:……
小結:這美妙的文字,像古箏的流音,那夢一般的嘆息,那幽幽的眼神,永遠的印記在我們的心中,欣賞完戴望舒的雨巷,在詩歌的王國里我們深刻的體悟到了凄美的哀怨,在繆斯的殿堂里,我們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但是在生活中我們要走出迷茫的雨巷,走出那個迷惘的時代,走出這種迷濛的憂郁,要知道在生活中只要用心,就會尋找到心目中的那個美麗卻不憂傷的姑娘。
最后讓我們閉上雙眼,聽聽錄音,再次感受它的美麗。(播放錄音)
布置作業(yè):
《雨巷》學案的拓展提高題。
板書設計:
雨巷
1、情感美哀婉、惆悵
2、意境美朦朧、凄美
【《雨巷》優(yōu)質說課稿】相關文章:
說課稿:《雨巷》10-04
說課稿:雨巷09-11
雨巷的說課稿09-01
《雨巷》說課稿08-01
《雨巷》說課稿【薦】08-14
雨巷說課稿【精】09-19
【推薦】《雨巷》說課稿06-17
【熱門】《雨巷》說課稿10-19
【熱】《雨巷》說課稿08-05
《雨巷》說課稿【推薦】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