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再別康橋》內涵探究
《再別康橋》是我國現代著名詩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禈,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再別康橋》內涵探究,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再別康橋》內涵探究
前言:
徐志摩的代表作《再別康橋》受到世人的廣泛關注和認可,已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詩篇。詩歌全部內容圍繞著離開康橋時的情感變化,表明了對康橋的不舍之情。徐志摩利用虛與實相結合的方法,為讀者呈現了生動形象的畫面,營造了許多優(yōu)美情節(jié),深刻表達了對康橋的熱愛和對以往生活的向往,具有獨具一格的美學美感。
一、《再別康橋》與徐志摩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的代表作,流傳至今,已成為膾炙人口、廣受歡迎的詩歌之一。(換個參考文獻吧,這個沒有什么意義)此詩創(chuàng)作于20世紀20年代末,作品所敘述的地點是英國知名大學――大學所處的地方。其喚醒了徐志摩對詩的興趣和情感,讓詩人的心就此蕩漾。全詩以康橋為對象進行了情感的抒發(fā),作者滿懷對康橋的熱忱和愛慕之情,表現了自己對以往生活的向往和懷念,面臨即將離開康橋的一種悲愁、不舍的情愫,無處不體現出徐志摩對康橋的留戀和摯愛。
二、《再別康橋》的審美特點及內涵
徐志摩作為現代詩人,主張詩歌的“三美”特點,分別為、畫面、音樂美,而這三種美也在《再別康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美主要指的是節(jié)奏和語句的美感,全詩應流暢附有節(jié)奏感,且表現出平衡美,由耳朵感受深入到眼睛觀看,全詩共有7個,1節(jié)為4行,每行詩句為6―8個字,1節(jié)詩中的偶數行字數等同,奇數行數字為6、7個,極具均衡美感;畫面美主要為詞語的利用,為讀者營造一種色彩鮮明的感覺。作者在《再別康橋》中巧妙融入了畫面感,采用很多鮮艷的顏色和美麗的詞匯,字里行間隱藏著一幅優(yōu)美的畫面,為讀者留有廣闊的想象空間!澳呛优系慕鹆窍﹃栔械男履;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條水草”,這些語句都是對畫面的一種描述,生動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仿佛身臨其境[2]!敖鹆、“青荇”、“彩虹”等等體現出色彩鮮明的描述對象,并采用比喻的方式,營造恍惚迷幻的意境,如夢一般的場景浮現眼前,酣暢淋漓地將色彩和畫面的審美價值體現出來;而音樂美主要是指節(jié)奏和音節(jié)的美感。所有詩句中應保音尺的正整齊規(guī)律,作品主要為“三字尺”形式,朗誦起來膾炙人口,宛如音符一樣,順暢流動,抑揚頓挫一樣不缺,高低緩急、上下起伏,極具節(jié)奏感。
《再別康橋》的另一個審美特點即為自然,其是詩中寄托情感的主要方式。全詩主要是抒發(fā)作者的離別之情,同時依依不舍和絲絲離愁交融混雜其中,而這種情感真真實實地存在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如和朋友、愛人的離別,背井離鄉(xiāng)的憂傷等,任何一個人都會對這種情感為之所動。詩句并無矯揉造作之語,全部真實自然,是作者的真情流露,定能深深地喚起讀者內心較深處的感情和經歷,極富渲染力。徐志摩曾在英國讀書,再次回到故地并漫步在康橋上,情不自禁地被眼前的景色迷住,陶醉在其中無法自拔,并漸漸地在腦海中展現了舊時的美好時光,以往的歡樂故事和開心情緒浮上心頭,讓作者甚是歡喜,儼然將現實和自己的近況拋在腦后。但是以往的時光一去不復返,徐志摩瞬間驚醒,記憶拉回到現實,發(fā)現舊夢不再,一股淡淡的憂傷情緒襲上心間,由此吟誦出了“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痹谶@短暫的7小節(jié)中,情感跌宕起伏,美麗的情感過后傷感涌入眉頭,流連的情感之美不言而喻。
詩歌較后運用和第1節(jié)類似的敘述方式,將部分詞語改變,形式了情感的循環(huán),又回歸到原點,讓這種不舍離別的思緒余音未落,一直盤旋在心頭,永遠不停止和消失。而徐志摩將“輕輕”換成“悄悄”,重點表達了主觀情感,思想和情愫之細膩賦予詩歌更高的美感和美學價值,無法回到過去,只有“悄悄”地離開。作者表達的愛戀深沉熱枕,深愛卻不能觸碰,這正是愛的一種表現,正如詩的較后一節(jié)“不帶走一片云彩”,表達愛的方式層層疊進,情感浸人心脾,賦予讀者一種美的享受。
結論:
《再別康橋》不僅是徐志摩的經典作品,更是文學史上的一個奇跡。詩歌中無論是韻律形式、字詞運用,還是意境營造、情感抒發(fā),處處展現出獨特的審美標準和視聽覺美學價值!扒那牡奈易吡耍缥仪那牡膩;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边@一切都因為愛,展現的所有審美特點內涵及價值都緣于作者對康橋的愛戀,讓每一個讀者讀后都為之所動,可謂感人肺腑,情真意切。
《再別康橋》原文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艷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淀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詩評:
康橋,即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詩人曾游學于此。
康橋時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轉折點。詩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經自陳道:在24歲以前,他對于詩的興味遠不如對于相對論或民約論的興味。正是康河的水,開啟了詩人的性靈,喚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詩人的天命。因此他后來曾滿懷深情地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保ā段鼰熍c文化》)1928年,詩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歸途的南中國海上,他吟成了這首傳世之作。
這首詩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上,后收入《猛虎集》?梢哉f,“康橋情結”貫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詩文中;而《再別康橋》無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第1節(jié)寫久違的學子作別母校時的萬千離愁。連用三個“輕輕的”,使我們仿佛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象一股清風一樣來了,又悄無聲息地蕩去;而那至深的情絲,竟在招手之間,幻成了“西天的云彩!钡2節(jié)至第6節(jié),描寫詩人在康河里泛舟尋夢。披著夕照的金柳,軟泥上的青荇,樹蔭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兩個暗喻用得頗為精到:第一個將“河畔的金柳”大膽地想象為“夕陽中的新娘”,使無生命的景語,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溫潤可人;第二個是將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變了“彩虹似的夢”。正是在意亂情迷之間,詩人如莊周夢蝶,物我兩志,直覺得“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條招搖的水草。這種主客觀合一的佳構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錘百煉之功;第5、6節(jié),詩人翻出了一層新的意境。
借用“夢/尋夢”,“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四個疊句,將全詩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處,星輝斑斕里跣足放歌的狂態(tài)終未成就,此時的沉默而無言,又勝過多少情語!最后一節(jié)以三個“悄悄的”與首闕回環(huán)對應。瀟灑地來,又瀟灑地走。揮一揮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須贅言。既然在康橋涅槃過一次,又何必帶走一片云彩呢?全詩一氣呵成,蕩氣回腸,是對徐志摩“詩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
胡適嘗言:“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里,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保ā蹲返啃熘灸Α罚┕嫒绱,那么詩人在康河邊的徘徊,不正是這種追尋的一個縮影嗎?
徐志摩是主張藝術的詩的。他深崇聞一多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的詩學主張,而尤重音樂美。他甚至說:“……明白了詩的生命是在它的內在的音節(jié)(Internalrhth)的道理,我們才能領會到詩的真的趣味;不論思想怎樣高尚,情緒怎樣熱烈,你得拿來澈底的‘音樂化’(那就是詩化),才能取得詩的認識,……”(《詩刊放假》)。
反觀這首《再別康橋》:全詩共七節(jié),每節(jié)四行,每行兩頓或三頓,不拘一格而又法度嚴謹,韻式上嚴守二、四押韻,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這優(yōu)美的節(jié)奏象漣漪般蕩漾開來,既是虔誠的學子尋夢的跫音,又契合著詩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種獨特的審美快感。七節(jié)詩錯落有致地排列,韻律在其中徐行緩步地鋪展,頗有些“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詩人氣度?梢哉f,正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
【《再別康橋》內涵探究】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預習案探究案訓練案05-31
再別康橋10-04
《再別康橋》教案08-05
再別康橋說課稿08-09
再別康橋說課稿10-09
再別康橋教案09-26
再別康橋的教案06-24
朗誦《再別康橋》08-05
詩歌《再別康橋》07-09
再別康橋朗誦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