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曾鞏《戚元魯墓志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在解答閱讀題時的參考。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幫助到我們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曾鞏《戚元魯墓志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歡迎大家分享。
戚元魯墓志銘
曾鞏
戚氏宋人,為宋之世家。當五代之際,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鄉(xiāng)里、遠近學者皆歸之者,曰同文,號正素先生,贈尚書兵部侍郎。有子當太宗、真宗時為名臣,以論事激切至今傳之者,曰綸,為樞密直學士,贈太尉。有子恭謹恂恂、不妄言動、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為尚書虞部郎中。元魯其子也,名師道,字元魯。為人孝友忠信,質厚而氣和,好學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蓋自五代至今百有六十余年矣,戚氏傳緒浸遠,雖其位不大,而行應禮義,世世不絕如此,故余以謂宋之世家也。
元魯自少有大志,聰明敏達,好論當世事,能通其得失。其好惡有異于流俗,故一時與之游者,多天下聞人。皆以謂元魯之于學行,進而未止,意其且壽,必能成其材,不有見于當世,必有見于后。孰謂不幸而今死矣!故其死也,無遠近親疏,凡知其為人者,皆為之悲,而至今言者尚為之慨然也。
元魯初以父任為建州崇安縣尉,不至。以進士中其科,為亳州永城縣主簿,又為楚州山陽縣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官,年三十有五。娶陳氏,內(nèi)殿承制習之女;再娶王氏,參知政事文憲公堯臣之女;有子一人;皆先元魯死,而元魯蓋無兄弟。嗚呼!天之報施于斯人如此,何也?元魯且死時,屬其僚趙師陟乞銘于余,師陟以書來告。余悲元魯不得就其志,而欲因余文以見于后,故不得辭也。以熙寧元年某月某甲子,葬元魯于其父之墓側,以其配陳氏、王氏。將葬,其從兄遵道以狀來速銘,銘曰:行足以象其先人,材足以施于世用,而于元魯未見所止也。生既不得就其志,死又無以傳其緒,曷以告哀?納銘于墓。
(選自《曾鞏集》卷四十二)
6.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以德行化其鄉(xiāng)里 化:教化
B.能似其先人者也 能:才干
C.以進士中其科 中:考取
D.其從兄遵道以狀來速銘 速:催促
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五代時,戚元魯?shù)脑娓冈卩l(xiāng)里享有盛名,德高望重,但是抗逆朝廷,不愿做官。
B.戚元魯?shù)母赣H叫戚舜臣,做過尚書虞部郎中的官職,一生恭敬勤謹,嚴守家法。
C.戚元魯在學問品行方面精進不止,可惜三十五歲就英年早逝,否則一定能有建樹。
D.戚家是宋代有名望的世家,作者曾鞏親自為戚家不止一個人撰寫過墓志銘。
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其好惡有異于流俗,故一時與之游者,多天下聞人。(4分)
(2)元魯且死時,屬其僚趙師陟乞銘于余,師陟以書來告。(4分)
9.戚元魯在品行和治學方面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4分)
答案
6.(3分)D(邀請,請求)
7.(3分)A(志節(jié)高尚不移,不愿做官)
8.(1)(4分)他的喜好和厭惡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當時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間有名望的顯達的人。(“好惡”1分,狀語后置“有異于流俗”1分,“游”1分,“聞人”1分)
(2)(4分)元魯將要去世的時候,囑咐他的同僚趙師陟向我求寫一篇墓志銘,趙師陟用書信寄來告訴我。(“且”1分,“屬”1分,“乞”1分,狀語后置“乞銘于余”1分)
9.(4分)孝友忠信,敦厚和順,好學不倦,聰明敏達。(每點1分)
譯文
戚家是宋人,是宋代的世家。在五代的時候,有一位志節(jié)高尚不移、不愿做官、用美好的德行教化鄉(xiāng)里百姓、遠近求學的人都歸附過來的,叫戚同文,號正素先生,死后追贈尚書兵部侍郎。他有個兒子,在太宗、真宗時是一位名臣,憑借議論時事直言深切傳送至今的,叫戚綸,官至樞密直學士,追贈太尉。戚綸有個兒子謙恭謹慎、言行合乎規(guī)矩、能恪守家法、死后埋葬在宋的北原、我替他撰寫墓志銘的,叫戚舜臣,做尚書虞部郎中。元魯就是戚舜臣的兒子,名叫戚師道,字元魯。元魯為人孝順友愛忠誠信義,心地醇厚脾氣隨和,喜歡學習不知倦怠,才能類似他的祖先。從五代到現(xiàn)在一百六十多年了,戚氏家風積淀深厚,流傳久遠,雖然他們的官職不高,可是操行符合禮義,像這樣代代傳遞,所以我因此說戚家是宋代的世家。
戚元魯從小就有遠大志向,聰慧明白敏捷通達,喜歡談論當今世事,能透徹分析其中的得失。他的喜好和厭惡跟世俗的人有所不同,所以當時跟他交游的,大多是世間有名望的顯達的人。我因此認為元魯?shù)膶W問品行,精進卻未停止,預料他將會長壽,一定能有所成就,(即使)不體現(xiàn)在當代,也一定會體現(xiàn)在后世。誰能料到他非常不幸地現(xiàn)在就去世了呢!所以他去世的時候,無論跟他生前的關系遠近親疏,所有知曉他的為人的,都替他悲痛,至今說起來還為他悲慨不已呢。
元魯開始時因為他父親的原因被任命為建州崇安縣尉,他沒有赴任。后來憑進士登科,做亳州永城縣主簿,后來又做楚州山陽縣主簿。嘉佑六年三月二十九日,因為疾病死在官任上,年僅三十五歲。娶妻陳氏,是內(nèi)殿承制教習的女兒;陳氏去世后又娶妻王氏,是參知政事文憲公堯臣的女兒;有一個兒子;都比元魯去世的早,可是元魯也沒有兄弟。哎,上蒼對這個人如此的報答施與,是為什么呢?元魯將要去世的時候,囑咐他的同僚趙師陟向我求寫一篇墓志銘,趙師陟用書信寄來告訴我。我很悲痛元魯沒能完成他的志向,想通過我的這篇文章彰顯給后人,所以我沒法推辭他。在熙寧元年某月某甲子,把元魯安葬在他父親墳墓的旁邊,并讓他跟妻子陳氏、王氏整齊的排列在一起。將要安葬的時候,他的堂兄戚遵道通過書信來請求墓志銘,墓志銘文如下:
操行足夠效法他的先輩,成就足夠施于當世之用,可是這些追求在元魯身上卻不曾停止;钪鴷r候沒能完成他的志向,死后又沒有子嗣傳承他的事業(yè),拿什么來告慰哀思呢?就把這篇銘文放在他的墓旁吧。
作者介紹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建昌軍南豐(今屬江西)人。中國北宋史學家、政治家。中國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鞏幼年能文,語已驚人,未冠而名聞天下。慶歷元年(1041年)入太學,上書歐陽修,歐陽修甚奇之,并壯其志。后歐陽修出守滁州,曾鞏從之學習古文。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授太平州司法參軍。六年,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 ?、集賢校理。熙寧元年(1068年),為《英宗實錄》檢討官,次年起任地方官吏,輾轉越州、齊州、襄州、洪州、明州等地,頗有政績。元豐四年(1081年),得遷史館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五年四月,擢中書舍人,九月遭母喪,罷職。六年四月卒于江寧府(今南京)。
曾鞏積極參加古文革新運動,其為文章,沉靜雅重,雍容平易,講求文法,能窮事理,反對形式主義,主張文以衛(wèi)道,甚得歐陽修稱賞。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后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為“南豐七曾”之一。曾鞏的文章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享有很高的聲譽,自宋至清都尊崇有加,尤其是明代的唐宋派和清代桐城派作家更將其作為文章典范。曾鞏擅長詩,文以議論見長,其詩風與文風相近,主要作品有《上歐陽舍人書》《唐論》《戰(zhàn)國策目錄序》等。
【曾鞏《戚元魯墓志銘》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曾鞏禿禿記閱讀參考答案解析及翻譯10-27
曾鞏《城南》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10-21
曾鞏《張久中墓志銘》閱讀答案10-28
曾鞏《飲歸亭記》閱讀答案及翻譯04-20
曾鞏《西樓》閱讀題及答案07-18
詠柳曾鞏賞析閱讀答案02-28
曾鞏絕弊閱讀答案09-28
曾鞏《筠州學記》閱讀題答案及翻譯01-03
醒心亭記曾鞏閱讀答案10-28
曾鞏《筠州學記》閱讀答案及譯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