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張愛玲眼中的魯迅

時間:2023-08-08 11:55:02 興亮 張愛玲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張愛玲眼中的魯迅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魯迅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張愛玲眼中的魯迅,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張愛玲眼中的魯迅

  張愛玲眼中的魯迅 1

  在民國那個紛繁復雜的年代,不僅眾多的草根實現(xiàn)了政治上的逆襲,而且涌現(xiàn)出了很多的天才式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以及可以稱之為大師的人物。提起魯迅和張愛玲,總感覺兩人不是一個年代,是沒有交集的兩個人物。就好像時下的李敖和張小嫻一樣沒有交集,要說有,充其量都是主要以文字和思想示人。

  其實也就是這樣,魯迅作為19世紀的“80后”,而張愛玲則是20世紀20年代的人。當魯迅先生逝世的時候,張愛玲還是一個16歲大的花季少女。

  兩人的家境說是相似,其實也不盡相同。魯迅先生是家道中落,從一個小康家庭墜入困頓局面,生活拮據(jù)。魯迅的祖父周福清(1828~1904)曾是前清“體制內(nèi)”的人物,37歲的時候中了進士,殿試三甲,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入庶常館學習,但僅僅過了三年就散館。

  之后,周福清又當了金溪縣知縣這個芝麻官。即使這么一個小官,也遭到彈劾,被朝廷以“歸部改選教職”為名處分,直到1888年才被循例捐升內(nèi)閣中書。雖是京官,但十分清苦,無絲毫油水可撈。按照周作人在《魯迅的故鄉(xiāng)》中說,“雖然還不要用家里的錢,但也沒有一個錢寄回來”。其清苦程度可見一斑。

  等到了1895年的時候,由于母親(也就是魯迅的曾祖母)去世,周福清離京回鄉(xiāng)為母奔喪守孝。翌年,因為慈禧六十大壽,恩科提前一年舉行鄉(xiāng)試。而周福清因為對當時浙江的主副兩個考官比較熟悉,就想通過行賄幫自己的兒子(也就是魯迅的父親)順利通過。

  不料行賄之時蘇州知府也在現(xiàn)場,于是事情敗露,投交信函的傭工當場被抓,周福清也最終被判以死刑。之后,魯迅的父親又身染重病,由是開始家道中落。

  張愛玲的家境比起魯迅相對要好一些。但是,他的祖父張佩綸生性耿直,得罪了不少人。中法戰(zhàn)爭爆發(fā)后,因為張佩綸主戰(zhàn),那些平時嫉恨他的人就說“你說打,那你就去打吧”之類的話,讓他去打仗。張佩綸抵達福建后,那些官場老油子也樂得推卸責任,放開手讓張佩綸去搏。但是,文人只會清談,真讓他去做就慫了。

  戰(zhàn)事以失敗告終,張佩綸本人在大雨中頂著銅盆逃走,并且被福建人嘲笑:“兩何沒奈何,兩張沒主張!(“兩何”指福建總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兩張”指會辦軍務的張佩綸、福建巡撫張兆棟。意思是說他們沒主張,坐失戰(zhàn)機,幾乎全軍覆沒。)后來他遭到朝廷革職,流放邊疆。1888年流放歸來,張佩綸進入李鴻章幕下,因為當時張的妻子已死,李鴻章便把自己的小女兒許配給了他。

  不過等到張愛玲父親那一代的時候,張家已經(jīng)開始走下坡路了。全家上下碌碌無為,而且沉浸于“祖上闊過”的不思進取心態(tài)之中,整天高談闊論“我們老太爺”“相府老太太”。張愛玲在這樣看似生活條件很優(yōu)厚的家庭中,生活得其實并不幸福。相對于魯迅的家道中落、苦難而帶來的不幸,張愛玲這種不幸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兩人各自不幸的人生使他們看透了世間的冷暖,對這個黑白世界的認識也格外透徹。

  魯迅因一篇批判封建吃人禮教的《狂人日記》而聲名鵲起,日后他又撰寫了大量的雜文小說來批判黑暗的社會以及國人的麻木,被后人譽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張愛玲雖說以寫男歡女愛的小說而名揚天下,但是,其早期用外文和后來寫的一些小品文、散文之類的,對中國人的心態(tài)洞察得十分分明,格外到位,讓中外讀者都嘖嘖稱奇。

  從其《洋人看京戲及其他》一文中就可窺見一二,譬如她批判中國人的擁擠:“據(jù)說全世界唯有中國人罵起人來是有條有理、合邏輯的。英國人不信地獄之存在也還咒人‘下地獄’,又如他們最毒的一個字是‘血淋淋的’,罵人‘血淋淋的驢子’,除了說人傻,也沒有多大意義,不過取其音調(diào)清楚,聊以出氣罷了。中國人卻說:‘你敢罵我?你不認識你爸爸?’暗示他與對方母親有過交情,這便給予他精神上的滿足!

  批判中國人缺少私生活的這一問題:“就因為缺少私生活,中國人的個性里有一點粗俗!疅o事不可對人言’,說不得的便是為非作歹!

  除此之外,張愛玲對愛國還有一種獨特的見解:“多數(shù)中國人愛中國而不知道他們所愛的究竟是一些什么東西。無條件的愛是可欽佩的——唯一的危險是:遲早理想要撞了現(xiàn)實,每每使他們倒抽一口涼氣,把心漸漸冷了。我們不幸生活于中國人中間,比不得華僑,可以一輩子隔著適當?shù)木嚯x崇拜著神圣的祖國!

  由此不難看出,張愛玲在琢磨國人的心理上,以及對國人的批判上并不遜于魯迅。只不過張愛玲也許是太不在乎政治了,由于和胡蘭成的婚姻,也不免遭人指指點點,所幸后來定居美國,不然以后命運真不敢預期。

  那么在這個對國人的品性有著獨到見解的奇女子眼中,同樣是批判國人劣根性的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我想大概是有著一種即使不是崇敬也是惺惺相惜的感覺。定居美國后的張愛玲到了晚年,在美國丈夫去世后,很少與外界聯(lián)系,經(jīng)常宅在家中,不接電話,拒絕見客。

  但也有破例,她曾經(jīng)長時間的接待了一位來自臺灣名叫水晶的粉絲。水晶本名叫做楊沂,他也是吃了張愛玲的兩次閉門羹后,才得以見到這個曠世才女。他非常喜歡張愛玲的作品,甚至達到了可以背誦的程度,和張愛玲也很能聊得來,有著共同的話題,甚至有著一見如故的感覺。

  在這次談話中,張愛玲談到了魯迅,張愛玲“覺得他很能暴露中國人性格中的陰暗面和劣根性。這一傳統(tǒng)等到魯迅一死,突然中斷,很是可惜。因為后來的中國作家,在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旗幟下,走的是‘文過飾非’的路子,只說好的,不說壞的,很是可惜”。

  張愛玲的這番評價雖然有些偏頗,但亦是中肯的。張愛玲雖然也曾在文章中間接或直接地提到魯迅及其作品,但像此番評價之高也是絕無僅有的。也許張愛玲不愿意用過多的筆墨贊頌魯迅,只是在私下場合表示,由他人公之于世,不得不說和其年少成名的傲氣有關(guān)。但不容否認的是,魯迅和張愛玲,算得上是那個時代文人的兩個典型代表。

  張愛玲眼中的魯迅 2

  在魯迅先生去世時,張愛玲還只是個中學生,是為后輩。同為民國時期名氣和影響力都非常大的知名作家,張愛玲是怎樣評價魯迅先生的,也是讓人有點好奇。雖然我們幾乎看不到張愛玲在自己文章中對魯迅先生直接的評論,但在她的散文中,有對魯迅先生的譯著《死魂靈》的引用。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美國期間,張愛玲曾將自己的小說《秧歌》寄給胡適,并寫信說:“我希望您肯看一遍《秧歌》。假使您認為稍稍有一點接近‘平淡而近自然’的境界,那我就太高興了!边@“平淡而近自然”就是魯迅先生給《海上花列傳》所下的評語。

  上世紀四十年代曾經(jīng)在上海紅極一時的張愛玲,五十年代去了美國后,面對全新的環(huán)境,她為了作品能在美國打開局面是頗費了一些功夫的。由于胡適在美國呆得時間比較長,各方面關(guān)系比較深厚,在那種情況下若能得到胡適的指導,想必張愛玲也是求之不得的。因此她在致胡適的書信里,極為看重他對自己作品的評價。

  1973年6月,張愛玲在美國難得地接受了臺灣編輯水晶的訪談,那次談話持續(xù)了長達七個小時,其中有談到魯迅。張愛玲說魯迅“很能暴露中國人性格中的陰暗面和劣根性,這一傳統(tǒng)等到魯迅一死,突告中斷,很是可惜。因為后來的中國作家,在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旗幟下,走的都是‘文過飾非’的路子,只說好的,不說壞的,實在可惜!

  雖然張愛玲并未和魯迅有過直接的交集,可是與張愛玲有過婚姻關(guān)系的胡蘭成在自己的文章中是經(jīng)常提及魯迅先生的。胡蘭成1925年在杭州蕙蘭中學讀書時,和他的同學都是熱血的五四青年,都很仰慕魯迅先生。胡蘭成還在1933年的春天,寄了一冊《西江上》給魯迅,魯迅在日記本上也有記過一筆,“得胡蘭成自南寧寄贈之《西江上》一本”。

  胡蘭成曾遺憾在魯迅生前未有過一面之緣,在魯迅先生去世后,胡蘭成還帶著仰慕的心情去拜訪了許廣平?傊,胡蘭成對魯迅的作品是讀得挺深的,就連張愛玲也說他“文筆學魯迅學的非常像”。而胡蘭成在與張愛玲交往期間,想必他們是沒少談論魯迅的。

  只是,張愛玲對于時代和政治都是疏遠的態(tài)度,她說自己只是個“拘拘束束的小資產(chǎn)階級”而已。但在對人性的揭露方面,張愛玲的深刻在某種程度上與魯迅是有一比,而胡蘭成曾評價張愛玲在這方面對于魯迅有承繼關(guān)系。

  魯迅先生因為去世的早,而張愛玲去了美國之后,因為離開了中國的文化氛圍,她的作品似乎也失去了根基,雖然能熟練運用英文寫作,只是對于美國讀者而言,要理解她作品中顯著的中國特色,總還是有些隔膜的。

  胡蘭成曾寫過一篇文章《周作人與魯迅》,他說周作人與魯迅是一個人的兩面,雖然兩人在文字和人生觀點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相對于魯迅的憤怒與悲哀,周作人則過于莊嚴了。魯迅是生活于人間,周作人是尋味人間,兩人的格局與境界是相差很遠的。

  在這一點上,相比于魯迅,張愛玲也是明顯不大看得上周作人的。她在1988年寫的雜文《談吃與畫餅充饑》一文中,嘲諷周作人寫散文總喜歡談吃,但來來去去就是紹興那幾樣節(jié)儉清淡的菜,那樣不厭其煩地炒冷飯不免使人感到厭倦。

  因此,起碼在格局方面,張愛玲和胡蘭成都是仰魯迅而抑周作人的。

  張愛玲簡介

  張愛玲,中國現(xiàn)代作家,本名張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qū)的麥根路313號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張愛玲的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張愛玲一生創(chuàng)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著,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張愛玲結(jié)識作家胡蘭成與之交往。1973年,張愛玲定居洛杉磯,1995年09月08日,張愛玲的房東發(fā)現(xiàn)她逝世于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終年75歲,死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

  魯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戰(zhàn)士,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

  早年與厲綏之和錢均夫同赴日本公費留學,于日本仙臺醫(yī)科專門學校肄業(yè)!棒斞浮保1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最為廣泛的筆名。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chuàng)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shù)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迸c研究等多個領(lǐng)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lǐng)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lǐng)土的作家”。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張愛玲眼中的魯迅】相關(guān)文章:

我眼中的張愛玲簡介12-08

我眼中的魯迅200字作文(通用51篇)12-04

張愛玲 金鎖記11-08

經(jīng)典張愛玲語錄07-19

張愛玲語錄04-02

張愛玲經(jīng)典詩詞03-07

張愛玲的心經(jīng)04-20

張愛玲經(jīng)典名言11-15

張愛玲經(jīng)典語句10-27

張愛玲句子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