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眠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閱讀介紹科學知識文章的方法:從事實中把握知識要點,并了解怎樣運用語言文字,把科學知識介紹得準確、生動。
2.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蕩然無存、野性難馴”等25個詞語。
3.了解動物冬眠的知識,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以及對動物的熱愛之情。
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閱讀介紹科學知識文章的方法。
難點:由于文章篇幅較長,從時間的跨度上也較大:從九月一直寫到第二年的三月,長達六、七個月的時間。在教學中要注重引導學生搞清事情的先后順序以及每個階段時間的長短。在閱讀理解文章內容時要圍繞:冬眠的原因,冬眠的條件,冬眠時,動物生理機能上的變化這三個主要問題來邊讀邊想。最后達到讓學生對本課所講的冬眠知識進行有條理的總結這樣較高的要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會說話的燈》、《航天飛機》是什么課文?這類課文有什么特點?
1、我們學習這類介紹科學知識的文章,重要的是學會閱讀的方法。
2、齊讀“學習提示”。(把握知識要點、琢磨介紹方法)
3、揭題。說說你對“冬眠”的了解。通過課文學習,還想了解一些什么?
二、自學課文,自己輕聲讀全文。
要求:
(1)通讀全文,劃出難以理解的詞語,自學生字詞。
(2) 《冬眠》講什么?什么是冬眠? 造成冬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三、反饋交流
1、 同桌互相幫助,解釋不懂的詞語。如果還有不懂提出,全班幫助。
2、 《冬眠》講什么?(寫一只小刺猬冬眠的經(jīng)過)指名說什么叫“冬眠”?請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解釋。 (出示小黑板)
一般地說,它是動物在漫長的嚴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節(jié)中減少精力消耗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齊讀了解)
四、分段。課文就是通過一只小刺猬的冬眠情況,讓我們了解有關知識的。那這只小刺猬是哪來的呢?
1、“我決定把它帶回家,看看它怎樣冬眠” 根據(jù)這句,課文該介紹些什么?
-(刺猬什么時候冬眠?冬眠時怎樣?什么時候結束冬眠?)
2、這句話在課文中起了什么作用?(引出下文)下文是分哪幾個部分來說這個意思的?
3、 按“準備觀察--進入冬眠--觀察發(fā)現(xiàn)--結束冬眠”的提示分段。交流分段結果和理由。
五、學習第二段。默讀第二大段,思考我們從第二段中知道了哪些科學知識。
1、再次出示小黑板:一般地說,它(冬眠)是動物在漫長的嚴冬,在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節(jié)中減少精力消耗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1)這句話寫了幾個要點,都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理解的?
(這句話有三個要點,①“漫長的嚴冬”,說明動物冬眠的時間,這個季節(jié)是“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節(jié)”。②為了度過這“漫長”的“不容易找到食物的季節(jié)”,某些動物為了生存,所以要進入“減少體力消耗”的冬眠。③因此,“一般地說”,冬眠是動物過冬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2)理解“一般地說”中的“一般”。出示字典中的解釋:①一樣;同樣!、谝环N!、燮胀;通常。討論,應取哪種解釋,為什么?(這個問題應聯(lián)系上下文引導學生理解,“一般為普通的,通常的!币簿褪钦f,用上“一般地說”,說明既不是所有的動物,也不一定是在嚴寒的冬天。)
(3)用“不是……而是……”句式說說冬眠是什么,為什么說不是動物睡眠。為什么冬眠和日月扯不上關系。
。4)齊讀第四自然段。研究 ‘但是”、“因此”在句群中的作用。( “但是”表示轉折。這轉折句和“一般地說”都構成“因此”這個結論的論據(jù)。)
(5)按課文填空: ____ 是促成動物冬眠的主要原因。
2、快速讀第5自然段。填空:動物進入冬眠, ____,以適應周圍的氣溫,其它生理機能也____。第一個空填“體溫下降”;第二個空填“一同減弱”。)
(1)“生理機能“指什么?課文例舉了哪些?”呼吸、體溫、心跳“
(2)引導學生理解“體溫下降”,然后開展討論。
(動物進入冬眠,生理機能變化最主要的特點是體溫下降,以適應周圍的氣溫。體溫降低,體內熱量散發(fā)緩慢,可減少精力消耗。與此同時,其他生理機能也一同減弱。)
(3)讀“舉例來說……冬眠的時候減少到二十次”。
說一說你讀完之后,明白了什么?(作者以刺猬為例,加以說明。①刺猬冬眠時呼吸從正常的每分鐘約五十次減少為至多八次,有時只呼吸一次。②刺猬心跳每分鐘從二百次減少為二十次。③作者運用具體數(shù)字說明生理機能減弱。)
(4)引導學生討論作者運用“舉例來說”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文章的前面,運用文字性的說明,講到了動物冬眠的原因、條件、生理機能變化。這些學生讀起來比較抽象難懂。后面作者運用了舉例說明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把抽象難懂的定義或結論對照舉例來弄明白,使文章通俗易懂。)
3、繼續(xù)讀第二段,看刺猬在什么溫度條件下開始冬眠?(出示三個答案:15攝氏度、12攝氏度、7攝氏度)
(1) 氣溫降到7攝氏度,刺猬才開始冬眠。
(2) 用上“15攝氏度、12攝氏度、7攝氏度”說話
4、 第二段哪些是作者的觀察?哪些是他轉述書上的知識?觀察獲得的與書上轉述的有什么么共同點?《冬眠》是作者敘述觀察刺猬冬眠情況的,為什么要用第4、5自然段轉述書本上的知識?
(沒有書本上的知識,只是一只刺渭的個例,結合書本上的知識,才得出低溫是促成動物冬眠的結論。)
5、 小結:本段主要講了冬眠的原因是低溫。在冬眠中,動物的體溫下降,其它生理機能一同減弱。刺猬要在七攝氏度才開始進入冬眠。
六、自己讀一讀第三段。思考:作者在觀察刺猬冬眠的過程中有哪些發(fā)現(xiàn)?
展開討論
1、出示帶有“即使……也”的句子。:
“我相信,即使把它拎起來,它也不會醒,至少不會立刻醒!
要求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即使……也”的意思。(通過我拿走細刨花,它沒有反應,說明刺猬沉睡的程度很深,“即使……也”進一步說明。)
2、出示“以后每隔兩三個星期,刺猬會醒過來一次”。
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每隔”的意思。讀書,回答:每隔兩三周醒來干什么?(刺猬冬眠從第三周開始,每隔兩三周要醒一次,并會排尿和進食。)
3、看著這時的氣溫怎樣?(一直很穩(wěn)定,總在8至10攝氏度左右。)
4、小結。作者在觀察刺猬冬眠的過程中有哪些發(fā)現(xiàn)?
(①沉睡的程度深。②每隔兩三周醒一次,排尿,進食。③氣溫穩(wěn)定。)
5、作者這一發(fā)現(xiàn)是怎樣得來的?(通過討論,使學生認識到:這是堅持認真仔細觀察的結果。 觀察細--地上有一小灘水;善分析--足跡,判定是尿,推想刺猬醒過,想進食;勤實驗--立刻端來食物,第二天不見食物,而后反復驗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要學會觀察,善于觀察事物。)
6、 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觀察刺猬冬眠的經(jīng)過和新發(fā)現(xiàn)。
七、自由讀第四段。
這段講什么?“蕩然無存”、“野性難馴”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交情會蕩然無存,又變得野性難馴的?(結束冬眠,恢復了它的生理機能。)
八、作者為什么不把小刺猬放在家里繼續(xù)養(yǎng)著?(讓學生從課文的字里行間體味作者對野生動物的熱愛之情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九、《冬眠》和《養(yǎng)花》、《春》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我們今后學《冬眠》一類的科普說明文,一般要抓住哪些學習? (寫法不同:《冬眠》知識點正確,表達準確,常舉例和數(shù)字說明。學習科普文要抓:講述的知識點;說明的寫作方法。)
十、作業(yè)設計
1、 作業(yè)本練習,生字詞語鞏固
2、 有余力的,學習第4自然段的寫法,用“一般地說”“但是”“因此”等詞語,把下面的文句連成一段準確嚴密的說明。
青蛙眼睛能準確判斷活動的物體,卻看不清靜止的動物。
青蛙能用舌頭捕捉空中一閃而過的害蟲。放在青蛙眼前的死蟲,它不會吃。
人們把死昆蟲用線拴住,在青蛙面前一晃動,昆蟲馬上被青蛙吞食了。
3、 探索冬眠:冬眠是動物對冬季不利的外部自然環(huán)境(如寒冷和食物不足)的一種適應。主要表現(xiàn)為不活動、體溫下降和陷入昏睡狀態(tài)。常見于溫帶和寒帶的無脊椎動物、兩棲類(如青蛙)、爬行類中的許多哺乳動物,不同的動物冬眠的地點、方式、習性都不太一樣,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刺猬冬眠的情況。
你可以上網(wǎng):去中國科技公眾網(wǎng)查閱有關的資料了解更多動物冬眠的秘密,也許你還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并摘錄一、二則。
4、 推薦:觀察動物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能夠發(fā)現(xiàn)許多別人不知道的現(xiàn)象。無數(shù)的事實證明:科學就是在細致的觀察中誕生的。法布爾是法國的一位動物學家,他對昆蟲特別有興趣,觀察了許多的昆蟲,發(fā)現(xiàn)了許多昆蟲的秘密,寫成了一本著作《昆蟲記》。
[《冬眠》(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