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心得體會(精選10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哲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哲學心得體會 篇1
李瑞環(huán)同志的《學哲學、用哲學》一書是一本很好的將哲學的觀點和方法論與實際工作結合的產物。通讀全書感觸頗多,感想很深,自己學哲學也給學生講了多年的哲學,但學后深感我對哲學的理解還很不透徹。讀完這本書最突出的感覺是李瑞環(huán)把哲學的原則和方法論用通俗的語言與實際生活、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真正變成了我們看待世界、看待人生、思考問題、學會工作的法寶。讀完全書后更加明白了在“提倡大家學點哲學”一篇中提到的幾個觀點:不懂哲學的領導者就不可能是一個清醒的領導;領導干部要把哲學作為一門基本課程;學習哲學首先要信哲學,解決一個立場為題、感情問題、信仰問題,也就是為什么學的問題。
在全書的十個問題中,談對第九問題“弘揚中華民族‘和’的思想”一點體會。以和為貴的思想在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占據了十分突出的位置,為中華文化的發(fā)展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昂汀币彩菍W校對干部“正、廉、嚴、實、和”五字要求中的一個方面。要求干部做到團結合作、相互補臺。
第一:“和”的基礎是有共同的目標。為了大目標要有大團結。領導者的責任就是使廣大的群眾認識到自己的利益和目標并團結起為此而努力。離開了群眾的積極性、離開群眾自覺支持和參與,什么事情也干不成。
第二:以“和”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爭論也好、諒解也好、一切為了和,在這個過程中要提倡:寬容大度、體諒包容、和諧共存、協(xié)調并進,要提倡平等待人、誠懇待人、寬厚待人、以理服人,作為領導干部為人處世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寬容一點、諒解一點、豁達一點,不要斤斤計較、是是非非、小里小氣,要做到聽得進、容得下、想得開。
第三:實現(xiàn)“和”的前提是學習和交流。由不同意見和分歧是正常的,但為了共同的目標一切又要歸依于“和”,怎么辦?干部要學習、要交流。
第四:實現(xiàn)“和”要遵循的原則:
。1)堅持原則前提下的“和”,以和為貴不是無原則的茍同,而是堅持原則前提下的“和”。
。2)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原則。
(3)遇事多商量的原則,商量式領導者民主的表現(xiàn)、開明的表現(xiàn)、高明的表現(xiàn)。
哲學心得體會 篇2
《學哲學用哲學》書中運用了茶壺的故事、野豬的故事、夏天有蚊子但長莊稼的事例使哲學更加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哲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地解放了哲學。我讀了這本書,有以下體會:
第一、哲學的巨大作用。
李瑞環(huán)對哲學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說“哲學不管在什么領域,對什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任何事物都逃不出它的范圍!、“我這一生對我?guī)椭畲蟮木褪邱R克思主義哲學”。他從一位普通農民、工人逐步成長為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幾十年來做過許多內容和性質不同的工作,都能很快適應、很快熟悉,并有所作為、有所創(chuàng)新,歸結于他一直十分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他當過15年的工人,搞了很多技術革新,幾乎是干什么就革新什么。當了干部、當了領導之后,在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方面,以及黨政領導工作、宣傳思想工作、統(tǒng)戰(zhàn)政協(xié)工作、民族宗教工作等諸多領域,留下了許許多多富有創(chuàng)見的思想和觀點,這與他學習和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分不開的。他在書中總結道:哲學是明白學、智慧學,學懂了哲學,腦子就靈,眼睛就亮,辦法就多;不管什么時候、干什么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哲學這門學問說來也神,你的工作越變化、越新,它顯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場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問題越困難、越復雜,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對的問題越關鍵,它發(fā)揮的作用越關鍵。學好哲學,終身受益。
第二、學哲學首先要信哲學。
這是李瑞環(huán)的一條非常深刻的體會。他認為,這是一個立場問題、感情問題、信仰問題,也就是為什么學的問題。他說:“共產黨人信仰馬克思主義,是理性的選擇”。信仰不是迷信,包括對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都不要迷信,但卻可以信可以迷。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只有信了才能迷,只有迷了才能鉆,只有鉆了才能懂,只有懂了才能用,只有用了,在用中嘗到了甜頭,才會更加信、更加迷、更加鉆,這里關鍵是個“信”字。李瑞環(huán)把學、懂、用、信的順序做了調整,把“信”放在了首位。在他的《學哲學用哲學》書中的序言也提到了這一點,“不信哲學則不能學好哲學,不能用好哲學”。所以,信哲學是學好用好哲學的基礎。李瑞環(huán)認為就大多數(shù)人講,學哲學主要是學好基本觀點,如唯物的觀點、實踐的觀點、辯證的觀點、發(fā)展的觀點、生產力的觀點、群眾的觀點等等。學習哲學的目的就是要花力氣把基本觀點真正弄懂,并且能和自己的實際工作相結合,不斷提高認識水平,增強工作能力。
第三、學以致用,學用結合。
李瑞環(huán)一直強調,學哲學要在實踐中學、在使用中學。他從二十幾歲就開始學哲學,一直堅持在工作中學,邊干邊學,邊學邊干,幾十年從未間斷。許多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他都反復認真讀過,有的文章都可以背下來。他的體會是,如果把學習與自己熟悉的工作結合起來,拿實踐的經驗同理論印證,就容易懂;把基本的觀點與具體、形象的東西相聯(lián)系,印象會比較深刻,就容易記;把書本的東西融入豐富生動的現(xiàn)實生活,干什么就從什么里頭學、就在什么里頭用,就容易活。在他看來,工作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也是工作的過程,理論與實際緊密聯(lián)系,工作和學習融為一體。知行統(tǒng)一,言行一致,學以致用,既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也是我黨先進性的重要體現(xiàn)和必然要求。
《學哲學用哲學》是一本讓哲學原理大眾化、普及化的上乘佳作。讀了這本書,使我進一步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立場、觀點、方法的理解,學到了運用哲學來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今后指導工作、導航人生都有重要意義。
哲學心得體會 篇3
全書以雅俗共賞、幽默詼諧、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深入淺出、精辟敏捷的創(chuàng)新思維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們這一代年輕人,從初中就開始接觸哲學理論的學習,雖然也知道哲學的重要意義,但是總感覺枯燥乏味,離現(xiàn)實生活遙遠,因此造成學而不用,學了沒用的現(xiàn)象。然而李瑞環(huán)的《學哲學用哲學》卻第一次真正引起了我對哲學的興趣,僅從他闡述學習哲學的巨大作用就能體會到這本書的獨特魅力。他在書中這樣總結道:“哲學是明白學、智慧學,學懂了哲學,腦子就靈,眼睛就亮,辦法就多;不管什么時候、干什么工作都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讀完這本書,我有兩點體會:
一、任何工作都有輕重緩急之分。
只有分清哪些是最重要的并把它做好,你的工作才會變得井井有條,卓有成效。凡取得卓越成績的員工,辦事的效率都非常高。這是因為他們能夠利用有限的時間,高效率地完成至關重要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有主次之分,如果不分主次地平均使力,在時間上就是一種浪費。所以,在關鍵部位,在主要工作上,我們要用全部精力,將其做到最好。德國詩人歌德曾說過:“重要之事絕不可受芝麻綠豆小事的牽絆!币芯τ诰o急的要務,就要排除次要事務的牽絆。如果不斷地被一些次要事務所干擾,那么就會阻礙你向目標前進的腳步。
二、善于把哲學上的方法論轉化
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李瑞環(huán)同志學哲學、用哲學的又一鮮明特色。李瑞環(huán)同志多次談起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他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我這一生對我?guī)椭畲蟮木褪邱R克思主義哲學”。他回憶說:“1965年從工人轉為干部,從一個工廠的總支書記到中央最高領導集體的成員,中間多次轉換工作崗位,有時工作的內容和性質變化很大,但都能很快適應、很快熟悉,并有所作為、有所創(chuàng)新。這都是哲學幫了我的忙。”他的體會是,一個人要成長進步,要有所成就、有所建樹,離不開上進心、求知欲、責任感這三條,這是無法代替的。重要的是學了哲學,掌握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養(yǎng)成了分析綜合、歸納概括的習慣。在一次會議上,他還總結了做好領導工作的三句話,就是:學習理論,總結經驗,研究工作。從李瑞環(huán)同志的在成長和工作實踐中,我們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方法論在他手里運用得非常自如、自然,可以說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位。比如,講總結經驗。
他認為,總結經驗的整個過程都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偨Y經驗要應用理論,學習理論要結合總結經驗。并強調總結經驗有三個條件:第一要有材料,第二要有武器,第三要有加工的本事。他把唯物論、辯證法和主觀能動性運用于總結經驗,用活了,用神了。在李瑞環(huán)同志的工作實踐中,占主導的是哲學思維。哲學思維成就了李瑞環(huán)同志,成就了他所從事的事業(yè)。我從中也更加感悟到一個真理:“學好哲學,終身受益”。
哲學心得體會 篇4
在我看來,京瓷哲學是一部修身養(yǎng)性的書,認真讀它并將其中的一些東西印射到自己身上時,會覺得頭皮有點癢,總覺得能說到人心坎里。
。ㄒ唬┨岣咝男
讀了書總會覺得自己以前的視野真的好小,有時候把眼光放大一點會覺得渾身舒服。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做一個好人,要有一顆善良的心,要努力,要上進。但如果有人問我為什么要這樣做,我除了回答"這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枉來世間走一遭"。的答案或類似的說法外真的不知道如何再深刻的去詮釋。直到我看到"與宇宙的意志相協(xié)調"。
宇宙至今還在不斷擴張,它不會停止片刻,不會安于現(xiàn)狀,它不斷的推進萬事萬物向前發(fā)展進化。人類作為組成宇宙的一部分,當然要與宇宙的意志相協(xié)調,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充滿光明,所以反省自己的心性是否能與宇宙的意志相協(xié)調至關重要。
(二)精益求精
"在人的行為中,最值得敬佩的,最為美好的便是利他行為"。我十分同意這句話,人類由于肉身的存在,使的我們在大多情況下都是為自己著想的,我相信我們中大多數(shù)人小時候做好事學雷鋒也大多是為了老師或父母的夸獎,長大后做好事一是因為道德的約束,二是為了一些社會效應,說白了還是為了自己。但不可否認還是有的人是因為真的是修養(yǎng)高心靈美,以利他行為作為自己幸福的源泉。
在我看來,無論處于什么樣的原因(當然一些虛假或犯罪的情況以及危機社會和諧的情況除外),只要一個人的利他行為真的能幫助別人或者能引起社會上某種和諧的效應我們就應該提倡。比如我很贊成陳光標在地震后高調的捐款捐物,但是我很反對陳光標到一個地方高調的不分男女老幼的排隊發(fā)錢。我贊成前者是因為他能形成相對和諧的風氣,我反對后者是因為這種行為不但不能幫助一些人反而會引起社會的發(fā)展不正之風。最近李小璐在微博被騙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騙子利用李小璐是個媽媽的身份以別人家生病的孩子來騙走了李小璐的錢。事后有人罵騙子可恨贊揚李小璐善良,也有人說這是李小璐在炒作,不管如何我們作為大眾中的一員一定是要往好了看,畢竟在李小璐的幫助下這位患病的孩子得到救治,騙子的行為也得到了大家的唾棄。這個事件及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有抑制了一些坑蒙拐騙的不正之風。所以我們?yōu)槭裁捶且プ±钚¤闯醋飨右刹环拍,意義在哪里!正如我上個月有篇文章里說,解讀古代圣賢我們這些非專家和研究性的人員要正說圣賢,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風氣,構建和諧的社會。這其實正是一種偉大的利他行為。
哲學心得體會 篇5
我是想借《哲學與人生》這個題目和大家談談心。我十七歲進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后分配到廣西一個山溝里待了十來年,恢復高考時考回北京,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讀研究生,然后留所工作,一直到現(xiàn)在,可以說這一輩子全搭在哲學上了。哲學是我的專業(yè),學術我也搞,比如研究尼采,但是今天我要講的不是作為學術的哲學。我覺得哲學對于我來說不僅僅是一門學問,如果當年我沒有上哲學系,后來沒有從事這個專業(yè),我也是離不了哲學的,我要講的是這個在我的人生中真正起作用的哲學。
我這個人其實是一個特別想不開的人,從小就比較多愁善感,有很多困惑,對人生的很多問題想不通。比如說,很小的時候,我知道了人必有一死,我自己有一天也會死的,從那個時候起,我就老想死的問題,既然必有一死,活著到底有什么意義。當然還有其它許多想不通的問題,我就使勁去想,自己開導自己,同時也看看大師們是怎么說的,作為自己思考的參考,努力要把這些問題想明白。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在和自己談心,后來我就發(fā)現(xiàn),這個和自己談心的過程其實就是哲學,它在我的生活中起的作用特別大。有時候我會把和自己談心的收獲寫成文章,你們看我的作品,大量的是寫自己的感悟,實際上就是把和自己談心的收獲告訴大家,這樣就成了和讀者談心了。很多讀者喜歡我的作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這個人不是在當老師,不是去教育別人,你有問題我來給你解決,這個我做不到。我是在解決我自己的問題,一個人不能騙自己,沒有解決假裝解決了,這不可能。開導自己一定是要把自己說通,這個過程我把它寫下來,和我有同樣問題的人看了就會感到比較親切,比較對路子。我做講座其實也是這樣,我這個人不會講演,慷慨激昂,出口成章,我都不會,我只會用談心的方式來講,也就是說一說自己體會到的東西而已。
從歷史上看,其實哲學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是談心,最早的哲學家,比如孔子、蘇格拉底,都不開課也不寫書,從事哲學的主要方式就是和青年人談心。你看孔子,他并沒有在教室里給大家上課,他就是和一些年輕人在一起聊聊天,談談心,然后他的一些學生把他的言論回憶一下,記錄下來,就編成了《論語》這本書。西方也是這樣,蘇格拉底也是從來不開課的,他就是在雅典的街頭跟一些年輕人聊天,后來他的學生里有一個叫柏拉圖的,就把他和別人聊天的經過記了下來,加進了自己的許多發(fā)揮,寫了很多書。柏拉圖的著作基本上是用對話的形式寫的,主角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晚年還辦學園授課,但蘇格拉底自己既沒有開過課也沒有寫過書。
所以,從源頭上看,哲學就是談心。一個人要和別人談心,首先必須先和自己談心。我覺得這一點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格外重要,對于我們來說,哲學首先是一種和自己談心的活動。其實我們平時總是在和自己談著什么的,不過大家想一想就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主要是在談事,某件事怎么做啊,和某個人的關系怎么處理啊,談心的時候就非常少。和別人談話也一樣,大量的是談事,很少談心。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基本上是非哲學的。一個人什么時候養(yǎng)成了和自己談心的習慣,就可以說他已經有了一種哲學的生活狀態(tài)。
所以我說哲學其實沒有什么神秘的,就是經常和自己談談心。談心不是談事,要解決的是心的問題,我們平時往往陷在事里面,哲學要你跳出事來想人生的大問題、大道理,盡量想明白,這樣心就會有一個比較好的狀態(tài)。哲學就是要讓你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糾結,活得更明白也更超脫。
哲學心得體會 篇6
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是變與不變的統(tǒng)一。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含義,關鍵在于區(qū)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分析具體問題得出的具體結論。
下面就簡單論述一下我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思維方式:
有人說哲學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還是向右拐的時候,告訴你左有左的好處、右有右好處、左有左的壞處、右有右的壞處。是的,哲學并沒有為我們指明向哪個方向拐,卻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權衡得失,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思維方式。在你選擇了任意一個方向后,如果特別順利,你就應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陽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較泥濘,就要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且自己得到的鍛煉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邊的'風景也要漂亮些。同樣一件事情,你可以從消極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從積極的方面去看,關鍵是怎樣調整心態(tài)。成語中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及英文中的“l(fā)ike a coin !”都是這個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辯證的去看,這個道理誰都能理解,關鍵是自己身在其中時要清醒:順境時要冷靜、別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積極的等待,而且要從積極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
處理各種問題要分清主次、考慮輕重緩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大堆問題撲面而來,到底哪個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影響最大的,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集中起來,別的問題到要讓路,解決了這個關鍵問題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呢,或者一些小問題辦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沒什么大的原則性的錯誤就行了,完美主義者是最累的。
而一個問題、一個矛盾又有一方起著決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會事倍功半。比如我們通常會遇到的“工作與學習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覺得“越到考試工作越忙!”,分
析起來,我們不可能從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時間,所以關鍵就是怎樣在業(yè)余時間上做文章,少睡一會兒、少玩會兒、提高點效率、平時緊張點就行了,關鍵之關鍵就成了平時要控制自己多學一點兒。另外,辦事要有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就能提高效率。
三、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而認識則可以指導實踐,這可以引申到我們面臨的“學習”與“應用”的關系,通常我們在業(yè)余時間學習,都比較辛苦。也許是因為書本上學到的東西真的與實際相差太大,或認為有些科目如“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數(shù)”一類的根本沒有什么實際的用處,總之是沒什么興趣,我們基本上都是被逼學習,單單為了“考”而學。其實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辨證法的邏輯觀點,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廣度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正因為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具有指導一切的普遍性,我們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個具體問題上給出明確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來沒什么實際應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應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四、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任何事物都是一個矛盾體,既是一系列對立統(tǒng)一關系的集合,事物之間便可能存在相同的矛盾,也可能有自己獨特的矛盾,這便是矛盾的共性與個性,因此也就形成了事物的不同特點、人的不同個性。實際上,我認為有“個性”到也不一定非穿奇裝異服,或是處處不屑與人相同,他更反映在你與他人相同之處的特殊上,比如對同一件事物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看一同件事情有自己的獨特眼光,做同一件事情有自己獨特的創(chuàng)意,特別是“創(chuàng)造力”最能體現(xiàn)出你的與眾不同。
五、發(fā)展的本質是新事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明白了這個本質,也就清楚了我們要想發(fā)展,就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技能。我們在放電的同時別忘充電;沒機會放電的更應該抓緊機會充電。有人說:“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可要緊的只有那么幾步,特別是在年輕的時候!”這句話說得很好,我們發(fā)展的黃金時間,或者說為我們以后發(fā)展打牢基礎的黃金時間就是現(xiàn)在。
哲學心得體會 篇7
用了兩周時間讀完了謝利·卡根教授的《死亡哲學》。和讀其他哲學類書籍一樣——當然了,我也確實沒讀過幾本哲學書籍)——我再一次被繞暈。
簡單梳理一下本書的脈絡。
本書前半部分以證偽的方式否定了二元論關于靈魂存在的論證(最佳解釋推論和笛卡爾的思維實驗),應該說,其證偽的方式有不可知論及雙重標準之嫌。進而引出柏拉圖的靈魂不朽理論,并從邏輯思辨角度予以否定。
后半部分是關于死亡本質的探討?ǜ淌谝雮人同一性的三種理論,即靈魂論、肉體論和人格論,為“什么是死亡”以及死亡本質的闡述做鋪墊。繼而用剝奪解釋理論分析了死亡帶來的壞處,即死亡剝奪了人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但同樣反駁了永生不朽意味著永遠美好的觀點。而后,闡明關于面對死亡的態(tài)度,應是感激而非恐懼。最后部分是關于自殺理性和道德層面的論述。
簡單說兩點思考。
關于人固有一死。人們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思考過死亡這件事,但潛意識中,人是“不相信我將會死去”的。因為死亡時間的不確定性,人們對死亡的必然性是諱莫如深、細思極恐的;蛟S只有在某個突發(fā)事件面前,我們才會確切明白生命的脆弱、死亡的真實,停駐一下,思考一番,而后在生活既定的軌跡中繼續(xù)前行。
關于生命的意義。前段時間讀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很是感慨了一番。人之一生,幾十年,幾萬天,絕大部分人都在平庸中度過,如果僥幸能夠在這不算長的時間中找到幾個閃光點,相信也是雖死而無憾了。但遺憾的是,絕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都未能找到。誠然,每個人都有自己所追求的人生意義,有的很大,有的就是追求簡簡單單、平平淡淡,我們無權評判。只希望不要在自己年老回憶往事的時候,所能跟別人吹噓的,只是自己當年能吃幾碗米飯。因為,我的飯量很小……
哲學心得體會 篇8
說實話我并不認為我是一個思想者,所以我不也不認為我能很透徹的解讀這本書。以下是我對此書發(fā)表的一些愚見和愚感,若有不正之處,只因我知識面寬度不夠,觀者請多見諒。
一張紙上點一個黑點,你問很多人看到了什嗎,大多數(shù)人可能回答的都只是看到黑點,而不是空白的大部分。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思想者,或是哲學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看待自己的工作。試想一下,讓一個挑糞工和一個企業(yè)老總對比。就算他能以超脫物外的心態(tài)來看待這種有點大的貧富差距,他的兒子恐怕不會如此。更何況,這樣的挑糞工出現(xiàn)的概率低的無法言明。是否每一個低產階級都能像本書所言“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崗位。把自己當成社會的一分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獻上一份力,我奉獻,我快樂!笨峙轮挥猩贁(shù)人能做到這樣,而大多數(shù)人更多是對自己現(xiàn)狀的不滿吧!
老實的說,我覺得這本書有點難以讓人讀下去,當然我指的是占中國人口比例最多的工農階級,和我們這些對政治避而遠之的年輕人。理論是美好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灰太狼總是在夢里抓到羊的。理論與現(xiàn)實的巨大差異,你如何能讓一個人真正理解這本書的思想,取決于經濟實力,而不是社會思潮。在我眼里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是不可否認的,但應該怎樣的將這些思想下里巴人化,才是現(xiàn)今思想家應該做的,而不是咬文嚼字的把理論化的思想上升的一個更高的理論化。鄧小平說的很對,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實踐出真知。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人們有怎么會勒緊褲腰帶讀哲學呢?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本書也在極力把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放在生活中來講解。但是其論證多為一些經典著作,而不是實際生活,給人一種高考作文的感覺,不免有些空泛。當然可能作者著作本書的目的也并不是針對于包括下里巴人的各類人群,其更大的作用在于學術上的交流,而不是有血有肉的論證。這樣的話,作者則大可不必將論證涵蓋各個方面了。正如本書所言,人們應該具備仁義精神,愛國精神。然而確沒有說明該怎樣讓人擁有這種精神。應該誰都會說,應有不是會有,這中間沒有任何的必然聯(lián)系。正如一個人將香港四大才子的武俠看完也不一定會有俠客行為,更何況只是草草幾筆?
本書可以說是滴水藏海,短短200多頁竟然從生活寫到境界,而且其基本內涵都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梢娝麑τ隈R克思主義研究之深,見解之廣。以致于讓我覺得我根本沒有資格來討論這本書?傮w上我是懷著很恭敬的態(tài)度來閱讀這本書的。的確此書的文筆流暢,觀點更是卓越,但是我確實始終無法以平靜的心態(tài)來讀這本書,因為我總是覺得書上的種種美好,與現(xiàn)實的黑的白的紅的相比,總是像夢幻空花一樣遙不可及;蛟S我只看到前文所說的黑點吧?然而,我想大多數(shù)人也只是有且只看到黑點吧!社會地位的不平等,哪怕有一個人過于突出,就會有一群人心理不平衡,這就是所謂的黑點效應。雖然我很討厭這種心理,但是小小的虛榮心都會讓人產生多多少少的不平衡。只是一種人是通過強大自己接近強者,一種人是敗壞道德?lián)p己更壞人。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還是傾向于前者的。畢竟人類的道德觀念有了穿越洪荒的積累。社會主義只能無限接近,因為馬哲里的社會主義沒有絕對。就算生產力達到物質和精神都極高的境界,也不會達到絕對的社會主義。有不同就會有矛盾,比如美女不會只有一個人喜歡,有情敵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就會有矛盾,有矛盾就會不和諧?赡軙腥苏f可以公平競爭呢?兩個人可以,一堆人呢?當然我說的可能也許是一定陷入極左主義了。再次重復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是不可否認的,可以說是當代哲學中最實際的。
但是,共產主義的歷程很長很長,路漫漫其修遠兮,馬哲思想與腳踏實地的踐行,絕容不得一點冒進?瓷鐣乃季S形態(tài),應從生產力水平分析,而不應該空談理論。現(xiàn)在中國是有很多不和諧的地方,但其根本原因是生產力造成的,其根基很難撼動。沒有生產力支持的經濟是不健全的。
以上講的比較宏觀,這本書很大一部分談了哲學與人生境界的關系。當然此處的哲學指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作者的認識里,人生境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哲學。作者也在書中指出學了哲學以后,人們的胸襟會變得更加寬廣,看問題也會看的更加的高遠。的確;哲學是一門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確實可以拓寬和改變看問題的視角,所謂站的高,看得遠。只有在思想上站得高,才能在視角里看得遠。
哲學心得體會 篇9
一提到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這些年輕人不禁想起在校時枯燥的政治課:老師在前面高談闊論,我們就趴在桌子上睡覺,通常大家都把它的乏味度提的比高數(shù)還高,數(shù)學題至少還有幾個“書生”(也就是“呆子”)啃的津津有味,而馬列主義NO WAY,NO ONE!
當然,在校園的中愜意、浪漫了幾年的我們,終究會走出象牙塔,跌進這個復雜、快節(jié)奏的社會,每天在這個充滿金錢、利益的“江湖”中面對各種矛盾、處理各種關系。工作、學習、生活的各種問題接踵而至,疲于應付的大腦如果不能將它們完全搞定,就會引發(fā)更多的問題出現(xiàn),于是,惡性循環(huán)產生了。此時,我們是多么希望有一雙洞穿一切的慧眼呀!透過虛假的外在現(xiàn)象直見本質,或是持一柄降妖除魔的利劍,一切困難迎刃而解。
其實,我們最最需要的那雙慧眼、那柄利劍就在我們身邊——那就是哲學——確切的說就是我們一直認為最沒實際應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下面我就將自己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體會的幾個知識點在生活中的應用作以簡單論述: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思維方式:
有人說哲學就是在你不知向左拐還是向右拐的時候,告訴你左有左的好處、右有右好處、左有左的壞處、右有右的壞處。是的,哲學并沒有為我們指明向哪個方向拐,卻全面分析了利弊,以便權衡得失,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思維方式。在你選擇了任意一個方向后,如果特別順利,你就應居安思危,提醒自己不能麻痹大意,要注意陽光大路上也可能有坑坑洼洼;如果道路比較泥濘,就要相信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且自己得到的鍛煉必然要多一些,可能路邊的風景也要漂亮些;倘若沒有哲學的全面分析,我們這些急功近利的年輕人很可能會在遇到挫折后就匆匆折回,如果順利也罷,如果前途還不明朗那?是不是再返回,大好的青春便被這些或多或少的反復磨去了不少;而且,我們在選擇了一條路后,往往會懷著“這山望著那山高”的浮躁,被那些本可以被我們繞過的坑洼、磚頭絆了一跤又一跤,大大影響了我們前進的速度。
同樣一件事情,你可以從消極方面的方面去看,也可以從積極的方面去看,關鍵是怎樣調整心態(tài):例如,我們這些年輕人剛參加工作,不管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會多做一些工作,許多人便只是被動的抱怨,消極怠工;而另一些人則把它看作是一些學習的機會,主動積極的去做,或是把它看作增加對單位、同事了解的渠道,或是展現(xiàn)自己能力的機會,試想:人的一生有多少機會去做一些驚天動地的大事哪,你的才華和能力恰恰是在這些小事中體現(xiàn)出來的。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無處不在,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辨證法的分析對象、辯證思維方法應用對象。成語中的“塞翁失馬,焉知非!奔坝⑽闹械摹發(fā)ike a coin!”(像個硬幣,暗指什么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都是這個意思。任何事、任何人都要辯證的去看,這個道理誰都能理解,關鍵是自己身在其中時要清醒:順境時要冷靜、別浮躁,逆境中要自信、要積極的等待(也就是一邊充電一邊等待),而且要從積極的方面看待人或事物。
二、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
“矛盾”可以泛指為“問題”、“困難”。詩有云:“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可見我們在人生道路上是最怕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了,可正是這些坎坷讓我們一天天長大、成熟。所以我們首先應該正確面對他們,承認“矛盾”的積極作用,既然“問題”在所難免,為什么我們不把這看作一次提高能力的機會哪?反正我對電腦硬件的知識的了解,都是從解決家里電腦的問題學來的。
在與同事、朋友交往中同樣難免出現(xiàn)一些矛盾,我們也不要千方百計掩飾或一次次的僅僅通過自己的讓步來避免矛盾的激化。我們應該明白,這些矛盾可能會反而促使我們彼此加深了解,發(fā)展成為一種新的關系,“不打不相識”嗎!實際上矛盾的發(fā)展只有三種結果:一方壓倒另一方;雙方同歸于盡;一種新的對立統(tǒng)一關系產生。所以我們既不能一再的謙讓,也不要拼個你死我活,而是不卑不亢的尋求建立一種新的平衡關系。
三、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
處理各種問題要分清主次、考慮輕重緩急,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一大堆問題撲面而來,到底哪個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影響最大的,把所有的時間精力都集中起來,別的問題到要讓路,解決了這個關鍵問題是不是其他的就迎刃而解了哪!或者一些小問題辦不好就算了,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沒什么大的原則性的錯誤就行了,完美主義者是最累的。
而一個問題、一個矛盾又有一方起著決定性的,或是一方比較重要,只要把握好解決問題的關鍵也會事倍功半。比如我們通常會遇到的“工作與學習的矛盾”,而且大家都覺得“越到考試工作越忙!”,分析起來,我們不可能從工作中拿出太多的時間,所以關鍵就是怎樣在業(yè)余時間上做文章,少睡一會兒、少玩會兒、提高點效率、平時緊張點不就行了嗎?關鍵之關鍵有成了平時要控制自己多學一點兒。另外,辦事要有計劃、合理安排時間就能提高效率。
四、矛盾的雙方總是處在不斷的轉化中;
這點大家很容易由市場上的供求關系理解,想想VCD剛出現(xiàn)時,“求”大于“供”,利潤很大,大量廠家一窩蜂的生產之后,矛盾就轉化了。而對于我們中有些總覺得“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金子們”,很多情況下,是在抱怨中虛度了時光,等機會真正來臨,又沒有能力把握了,變成了“用武之地無英雄”了。所以正在郁悶的我們更要打牢基礎,要知道“學業(yè)才識,不日進,則日退!”
五、量變與質變的關系;
我對這點的認識是比較深刻的,這也是來自鋼琴的學習,因為我這個人興趣比較廣泛,音樂、美術、英語、乒乓球、攝影樣樣喜歡,但因為小時候沒有機會接觸,總想找個什么機會彌補,后來終于知道了青年宮有這樣的鋼琴成人班,便歡天喜地的報了名,開始還挺新鮮,可每天最少得練一個小時,真是沒辦法堅持,而且老師說至少的彈兩年才能像點樣子——還得聰穎好學,后來沒倆月我就退學了。之后我就琢磨:學點什么才能又省力見效又快哪?鋼琴得彈兩年;素描、色彩什么的沒兩年也差的多吧;英語就更別說了,這都學了十多年了不還那樣嗎?想來想去終于明白了:什么都得慢慢積累,別太急于求成,人的時間是很有限的,踏下心來認認真真的做好一件事情已經很不容易了。你如果想在“臺上”風光十分鐘,還就的能耐得住那十年的辛苦。
這其實也是我們?yōu)槿颂幨婪N的“度”的道理。節(jié)儉是一種美德——過分了就是吝嗇;忍讓是大度——太甚了就是軟弱。在生活中,就要特別注意這個“度”:對人別太苛刻,那樣會讓人無法與你相處——也不能太軟弱、沒主見,這樣大家總是充當保護的角色,在困難的時候又沒法得到你應有的支持,當然也不愿和你呆在一起;對自己別太苛刻,那樣活著會很累,而且在很多情況下是逼著自己比別人強,最后贏了別人輸了自己——也不能太放縱,人都有惰性,誰都知道呆著輕松,可還得逼著自己盡量克服這種惰性,在年輕的時候多學一點東西。
六、必然和偶然的關系;
我們總是抱怨機會太偶然,再輪到自己頭上可能性就更小了,卻沒有想到偶然中又蘊藏著必然。汪國真說過:“實力就是機會!”的確,只要你有實力,在你的言談舉止中,在你處理的任何小事中,群眾雪亮的眼睛當然能夠辨別出你的與眾不同,領導自然也會將難度一件大于一件的事情交給你處理,機會自然多了,得到的鍛煉也多了,成功的必然性也就大多了!
七、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而認識則可以指導實踐,這可以引申到我們面臨的“學習”與“應用”的關系,通常我們在業(yè)余時間學習,都比較辛苦。也許是因為書本上學到的東西真的與實際相差太大,或認為有些科目如“馬克思主義哲學”、“高數(shù)”、“管理學”一類的根本沒有什么實際的用處,總之是沒什么興趣,我們基本上都是被逼學習,單單為了“考”而學。其實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唯物辨證法的邏輯觀點,研究事物的深度和廣度本來就是一對矛盾體,正因為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具有指導一切的普遍性,我們才不可能期望它在某個具體問題上給出明確的答案。而其他那些看起來沒什么實際應用的科目,恰恰也是普遍應用在工作生活之中的。
哲學心得體會 篇10
近期讀了幾本哲學方面的書籍,很有一些感觸。簡單捋了捋思緒,形成以下幾點思考:(1)當今社會,人們的功利色彩越來越濃了,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步改善,人們越發(fā)感到浮躁、空虛和焦慮。(2)多元化思潮的沖擊,加上世事變遷,人們的信仰色彩、理想色彩越來越淡,人們變得越來越世俗化、大眾化了。(3)構建和諧社會是一個大課題,前提要弄明白什么是和諧社會,然后積極努力參與其中,傾其所學,盡其所能,扮好角色。
以上是題外話,今天重點想講的是:關于哲學方面的幾點心得,準確地說是關于九位哲人九句名言的心得。德國詩人荷爾德林說:“如果你沒錢買一盞燈和燈油,如果你除了午夜到雞鳴這段時間,再沒有別的時間可供支配,那么,你就必須學習哲學!睘槭裁匆獙W習哲學呢?人活一世,可以不當官,可以沒有錢,但一定愛學習、會學習,并能學以致用。而學哲學的好處之一就是可以讓你掌握學習的方法、途徑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讓我們遵循著這位著名詩人的勸導,來進入今天的學習內容。
一、“人是萬物的尺度!边@是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的一句至理名言,單憑這一句話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學史上的地位。在他之前的哲學家,更多地是關注自然界,主要闡述的是自然的本源問題。而普羅泰戈拉第一次提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并著重指出,人是主體,自然界是客體。這一點讓我們倍感親切。大家知道,東西方的人們在價值觀念上是有差異的,有時很難調和,但是在普羅泰戈拉這里、在兩種文化的源頭方面,我們找到了驚人的相似。“人是萬物的尺度”與儒家一貫倡導的人本觀念大有異曲同工之妙。
如果把這句話說完整,應該是這樣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存在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對此我的理解是:
。1)在世上萬物當中,人是最高級的,F(xiàn)在我們已有共識,關于生命的進化走過了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有機物到植物、從植物到微生物和動物、從微生物和動物到人的過程。從這個過程看,毫無疑問人是最高級的生命形式。對此,莎士比亞用最優(yōu)美的詞匯進行了贊嘆:“人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多么高雅的舉動!在行動上多么像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
(2)人是世上萬物的表率。既然人是最高級的生命形式,當然也就是世上萬物的主載,理應當好萬物的表率。但是回顧一下人類的歷史,太往前了不說,僅工業(yè)革命以來的200年,人們在追求幸福的實踐中,除了成績之外又犯下了多少失誤。對環(huán)境的日趨惡化、對物種的日益減少、對人類種群的日漸失控,我們應負哪些責任?有多少時候,我們還不如一棵草、一株樹、一條魚、一頭牛做得更好。究竟人類是萬物的表率,還是萬物是人類的老師?我們應當深入思考這個問題。
。3)人在神上還是神下?當然,在普羅泰戈拉的生存時代,上帝還沒有出現(xiàn)。但是眾多的神靈是存在的,這從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希臘神話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在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命題時,并沒有談到人與神的關系,F(xiàn)在我更愿意相信,既然“人是萬物的尺度”,當然也就是神的尺度。如果普羅泰戈拉真是這樣想的,我愿意把對他的崇敬再加一分。
由此我們可以把這句話延伸一下,并得出一個結論——干部是群眾的尺度。當然我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干部應當好群眾的表率。既不能等同于群眾,更不能落后于群眾。考察一個領導干部的實績,應以群眾的滿意度為標準。
二、“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這是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盡管他生前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但對西方哲學的影響是巨大的,是古希臘哲學發(fā)展的分水嶺,在他之前的哲學統(tǒng)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我看過一本名為《圣哲四傳》的書,里面主要講了蘇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穌的生平和事跡。這里姑且不論把這四位哲人放在一起寫傳是否合適,但可以明白無誤地看到蘇格拉底在作者心目中至高無上的地位。
蘇格拉底一生閱歷豐富,知識淵博,思想犀利。他早年曾跟父親學過手藝,曾三次實際參加戰(zhàn)爭;他教授學生沒有固定的學堂,不收取任何報酬;他的學生無數(shù),窮人,富人都有,就連“三十儹主”的頭目克里提阿斯也是他的弟子。蘇格拉底最震撼人心的舉動是他臨終前的言行!叭畠鳌苯y(tǒng)治結束后,民主派重新掌權。有人控告他克里提阿斯關系密切,反對民主政治,用邪論毒害青年,因此被鋪入獄。按照當時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判決前,被告有權提出一種不同于原告所要求的刑罰,以便法庭二者選其一。但他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反而借此機會發(fā)表的慷慨激昂的演說。他自稱無罪,認為自己的言行不僅無罪可言,而且是有利于社會進步的。結果,他被判了死刑。在監(jiān)獄關押期間,他的朋友拼命勸他逃走,并買通了獄卒,制定了越獄計劃,但他寧可死,也不肯違背自己的信仰。他的最后一句話是:“克里托,我們必須向阿斯克勒庇俄斯奉獻一只公雞!边@是當時希臘人的習俗,疾病痊愈以后要向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獻祭。對蘇格拉底來說,他不是死亡了,而是大病痊愈了。他不是正在進入死亡,而是在進入生命、一種更加豐富更加全新的生命狀態(tài)。這種大義凌然、視死如歸的價值取向,不得不讓我們越發(fā)敬佩這位大哲學家、大思想家。400年后,耶穌是這樣做的;2000年后,布魯諾是這樣做的;2300年后,以譚嗣同為首的“戊戌六君子”也是這樣做的。
今天我強調蘇格拉底的這句名言——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重點想說一下關于求知的態(tài)度。蘇格拉底能成就如此的哲學高度,跟自己謙遜的態(tài)度大有關系。如果說蘇格拉底一無所知,我看當時就沒有可以稱得上是有學問的人了。這種風格和我國春秋時期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十分相近,都是謙虛不得了。孔子入太廟每問事、三人行必有我?guī)煹难孕,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反過來再看一下我們目前的干部隊伍,有多少人是真正業(yè)務上的行家里手?又有多少人不僅不懂,而且經常趾高氣昂地教訓內行!這樣的干部,遲早會成為人們的笑柄。
【哲學心得體會(精選10篇)】相關文章:
哲學老師畢業(yè)留言01-24
水的哲學作文03-07
《周易》人生哲學09-13
易經:變的哲學10-03
哲學家名人故事:哲學家康德守時的故事04-10
哲學與人生隨筆范文12-15
中國哲學概論的論文06-30
哲學之經典畢業(yè)贈言01-24
哲學專業(yè)同學畢業(yè)留言01-24
夜的哲學_550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