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內(nèi)容為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1頁至第7頁的教學內(nèi)容包括:(1)認識厘米、用厘米量,認識米、用米量。(2)認識線段、量畫線段。本課時是在學生已經(jīng)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學生身邊的物品、學習用具等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長度觀念,并初步認識線段。這一部分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長度單位、和幾何初步知識的基礎。
【學情分析】:
授課對象為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這年齡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已達到一定水平,在學習長度單位前對長、短概念已有初步認識基礎,但怎么測量物體長度學生還不了解,對長、短的概念的理解也還不夠透徹,需要系統(tǒng)學習來認識厘米、米的長度觀念等。
【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2、 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勤觀察、多動手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經(jīng)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
2、幫助學生形成厘米的正確表象。
3、正確測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和畫線段。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
【教學用具】:
回形針一盒、30厘米尺子一把、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題 1、老師:新學期開始老師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長高了,來,誰能跟大家說說自己的身高。
請學生發(fā)言,將自己的身高說出來。
2、老師:老師相信還有部分學生還不知道自己的身高,我們這堂課的學習內(nèi)容為《長度單位》,同學們要是認真聽講這堂課,課后就可以同桌之間互量身高了。(板書課題:長度單位)
學生思考自己的身高高度并踴躍發(fā)言。
設置懸念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引出學習課題。
探究、學習新知 1、老師:老師看到大家課桌上都有一塊橡皮擦,下面我們來玩?zhèn)游戲,請大家把自己的橡皮擦那出來量一量我們手中的數(shù)學課本的寬度有幾個橡皮擦那么長?
請學生起來回答自己的測量結果。(板書學生的測量結果,同時PPT播放我測量的結果課件)
2、老師:同學們是不是存在這樣一個疑問,為什么數(shù)學書的寬度是一樣的但大家測量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3、老師:我聽到有同學說是因為大家測量用的橡皮擦不一樣長,在這里老師把它說成同學們測量的標準不一樣,標準不同結果就不同,那下面老師老統(tǒng)一一下標準。老師手上有一盒回形針,現(xiàn)在發(fā)給每位同學一個,同學們再用它量一量數(shù)學課本的寬度有幾個回形針那么長。
4、老師想學生展示真是的尺子并同步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尺子,分析尺子上數(shù)字、線段和線段與線段之間的含義,并讓學生知道測量長度單位用的是尺子。
1、學生舉手回答自己的測量結果。
2、學生思考疑問,得出結論。
3、學生在課堂上帶著好奇心重新測量起來。
4、學生認真聽老師分析尺子,認識尺子。
1、讓學生初步體驗測量的形式和結果
3、使學生形成測量物體要統(tǒng)一一個標準的概念。
4、讓學生認識尺子上的數(shù)字和線段的意義,認識1厘米的概念,知道生活中尺子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的。
練習鞏固 1、課件展示詢問學生什么物體的長度大約為1厘米。
2、讓學生在課堂上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并用課件展示畫線段要注意點事項。
3、課件展示讓學生比較螞蚱和蟋蟀誰跳的距離遠? 1、學生思考并踴躍發(fā)言。
2、學生踴躍上黑板作畫并積極動手畫出5厘米的線條。
3、同學們紛紛猜測起來
1、加深學生對1厘米概念的理解,鞏固新知。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鞏固知識和了解學生是否會畫一定長度的線段。
3、培養(yǎng)學生對距離遠近的估算能力和鞏固學習內(nèi)容。
4、課件展示練習題:判斷題,下列題目對的打 √ , 錯的打×,讓學生起身來回答。
4、學生踴躍舉手發(fā)言
4、鞏固新知并鍛煉學生的膽量讓學生有發(fā)言的機會等。
課后作業(yè) 課后練習一:第2、7、9題 學生課下做 讓學生鞏固新識、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