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動學生的心弦的教師演講稿
各位領(lǐng)導,各位老師:
就讓我從參加的一次活動說起吧。今年四月,我去蘇州參加全國中語會蘇魯豫皖教學研究中心年會,有幸聽了一位來自山東的語文老師的一堂課。當時課堂設(shè)在一家劇場的舞臺,臺下是參加會議或觀摩的老師,臺上是上課的老師和學生。為保證音響效果,這位老師手持一只話筒。與其他幾位講課教師不同的是
,她從不去翻看課本,備課筆記,在講臺前,課桌間自由走動,時而配樂朗讀,時而即興板書,時而激發(fā)學生想象,時而啟發(fā)思考,從容地與學生交流,像節(jié)目主持人那樣嫻熟自如,師生配合得那樣和諧,完美,給包括我在內(nèi)的每一位聽課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想了很多很多。
當邁向新世紀的鐘聲敲響之際,我做為一名立身于重點中學的語文教師,深感無限的自豪,又覺責任的重大。我校提出的"素質(zhì)教育,科教興國,爭創(chuàng)全國示范性重點高中"這一串烙滿時代教育印記的鮮明口號,回響在我們耳際,震撼著我們的靈魂。
然而,要實現(xiàn)這個目標,要讓貧瘠的土地上長出絢麗的鮮花,結(jié)出累累的碩果,要讓學生成為未來社會的'建設(shè)者和創(chuàng)造者,我們首先必須做到的是:立足于講臺,開拓教室的空間,用新鮮的活水澆灌求知的心靈,用靈動的智慧的音符去彈奏學生的"心靈之樂"。
45分鐘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塑造靈魂,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們發(fā)揮才智,譜寫青春事業(yè)華章樂彩的立體大舞臺。為什么我們有時滿腔熱忱地走進課堂,但有的學生聽課卻是提不起精神,懨懨思睡 為什么我們有時花大力氣備課,教課,盡力去完成教學任務,而效果依然不理想 為什么我們把自以為好的東西塞給學生,毫無保留,學生的能力卻依然平平 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種原因,但我覺得重要的一點,恐怕是我們所教的內(nèi)容,所采用的方法,還沒能和學生心中的弦對準音調(diào),沒有能在學生心中彈奏。
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課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如果我們不研究學生對語文課的要求,不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怎么能在學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跡呢
前人說得好:刪繁就簡三秋樹,領(lǐng)異標新二月花。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必須從傳統(tǒng)的注入式,填鴨式的框框里跳出來,不要擔心講解有什么遺漏,摒棄面面俱到的做法,根據(jù)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來取舍,剪輯教學內(nèi)容,就會感到春風拂面,別有洞天。比如景物描寫,是許多散文的共同
點,如果篇篇必講,泛泛而談,從初中到高中老是重復一個聲調(diào),學生怎么會不膩煩呢。如果我們指出景物描寫的個性:有的勾勒,有的工筆;有的動靜交融,有的疏密有致;有的如水彩,恬淡明麗;有的如油畫,濃墨重彩,光感質(zhì)地清晰。學生就會感到興奮,感到新鮮,感到求知的愉悅。
讓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散發(fā)魅力,是優(yōu)化教學模式的突破口。我們要突破文路,教路,學生學路一條線的傳統(tǒng)課堂模式,不斷注入活水,使教學常教常新。有些課文按順序展開,我們不妨來個倒教順理,中間開花,一下子將文章的精華提煉出來。有些文章篇幅太長,我們不妨迅速切入中心,輻射全文,做
到綱舉目張,又何必慢吞細咽,浪費時間呢
讓學生走進藝術(shù)的殿堂,將美育的因子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使學生樂學,樂美,得知識受陶冶,是未來課堂教學的一個嶄新命題。語文教學用的是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讀的是豐富多彩的美文佳作,在藝術(shù)滲透,多媒體運用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將用藝術(shù)開拓語文課堂的空間:以
圖畫再現(xiàn)情境,用音樂渲染氛圍,以表演體驗情節(jié),用對聯(lián)串綴文意,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審美情操,讓美的藝術(shù)伴隨著學生的成長。
"教,是為了不教",這是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必須追求的最高境界。這是一個需要開拓的,充滿生機的時代。為了讓我們的學生真正成為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為了使我們的70年老校在世紀之交煥發(fā)嶄新的生機,讓我們在三尺講臺,一方黑板上繪制動人的五線譜,為學生彈奏美妙悅耳,經(jīng)久不息的音樂吧!
【撥動學生的心弦的教師演講稿】相關(guān)文章:
撥動學生的心弦演講稿范文06-23
撥動心弦撩起漣漪 學生作文范文12-05
《撥動心弦的微笑》閱讀答案05-20
撥動心弦的微笑閱讀及答案07-08
撥動心弦的故事 初一習作12-05
美文賞析:是你撥動了我的心弦05-05
撥動我心弦的瞬間成長日記09-25
《撥動心弦的微笑》閱讀練習題及答案03-23
用真情撥動讀者的心弦--試評朱自清先生散文名篇《背影》12-05
心弦上跳動的音符幼兒教師演講稿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