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堂記》的閱讀答案
平山堂記
(清)全祖望
乾隆二年冬,子以大雪留滯揚(yáng)州,同人約為平山堂之游。時方浚運(yùn)河,小秦淮一帶,半為河水所注,又益以雪。紅橋左右園亭半入水中,括木怪石,浮動水面。
予不過平山已六年,堂前萬松皆成蔭。徘徊第五泉上,旋酌酒堂東之平樓。松風(fēng)吹雪,沁我心脾。因與坐客言斯堂古跡累遷,而志乘不詳。明陸儼山集云:“揚(yáng)州平山胡安定祠乃舊司徒廟改作。其東別作廟未成。”元李五峰《過平山堂故址》詩云:“蜀山有堂今改作,騎馬出門西北行,自注:“今為司徒廟!币詢晒院现,元已改平山堂為司徒廟,明又改司徒廟為安定祠,是今之安定祠,乃前此之平山堂。
吾聞?chuàng)P州故城,跨蜀岡以連雷塘,則平山在城內(nèi)。及柴周改作,始為今城。但故城亦不能盡包蜀岡,故楊行密攻畢師鐸,并西山以逼城,西山即蜀岡也。陸孟俊攻韓令坤,亦屯兵焉。胡身之曰:“揚(yáng)之東南北皆平地,惟蜀岡諸山,西接廬、滁,改揚(yáng)者率循山而來,據(jù)高為壘以臨之!眲t故城特逾岡而已。及城既徙,則山竟在城外。故李丞相庭芝為間使,鑒前此有據(jù)堂瞰城以施攻具者,乃逾山為城以捍之。即今山后所稱堡城者是也。史亦言李全之攻揚(yáng),日坐堂上,俯臨州治,以今之堂址、廟址、祠址按之,地勢甚坪,安能遠(yuǎn)暾?豈宋時山址尚高,其后歲久,漸夷而漸下歟?或有鑒于兵禍,故夷而下之歟?否則別有飛樓之屬歟?是皆未可知也。乃若司徒廟中,到祀五神,相傳以為茅姓。考之南北二史,王琳之死壽春,傳首秣陵,茅智勝等五人突并其首,頗與廟神數(shù)合。但是時南朝之揚(yáng)州在秣陵,北朝之揚(yáng)州在壽春,皆非江都,抑亦訛而置之歟?或五人者,曾有宿留于此,而得祠歟?抑別有五神者歟?又皆未可知也
酒罷,擬踏雪訪山后城址,顧風(fēng)色甚寒,山路又為雪阻,乃歸,同人即令予詮次席間語為是堂記。嗟乎!春風(fēng)幾度,陳跡何常,于之叨叨,得毋為山靈所笑邪?
。ㄟx自全祖望《鮚墻亭集》,有刪節(jié))
5.對下列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時方浚運(yùn)河 浚:疏通
B.以今之堂址、廟址、祠址按之 按:考察
C.曾有宿留于此,而得祠歟 祠:祠堂
D.同人即令予詮次席間語為是堂記 詮:選擇
6.下列對文中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和友人飲酒時,談及平山堂在元已改成司徒廟,到明改作胡安定祠,并在其東面新建了座司徒廟。
B.舊揚(yáng)州城只是跨過蜀岡,但并未將蜀岡全圍在城里。等到舊城遷徙后,蜀岡即西山就全在揚(yáng)州城外了。
C.李庭芝任軍職時,吸取以前有人占據(jù)平山堂居高臨下攻打揚(yáng)州城的教訓(xùn),越過西山修了堡城守衛(wèi)揚(yáng)州。
D.作者原本計劃踏雪尋訪山后揚(yáng)州城的舊址,但因?yàn)樘鞖夥浅:洌铰酚直谎┓庾×,最終未能成行。
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豈宋時山址尚高,其后歲久,漸夷而漸下歟?或有鑒于兵禍,故夷而下之歟?(5分)
(2)春風(fēng)幾度,陳跡何常,予之叨叨,得毋為山靈所笑邪?(5分)
8.作者對平山堂的哪些方面進(jìn)行了考證?請根據(jù)全文加以概括。(4分)
5.C
6.A
7.(1)難道宋朝時這里的山勢還挺高,以后天長日久,變得越來越平越來越低嗎?或許是吸取兵禍的教訓(xùn),所以鏟平它使它的高度降下來嗎?(共5分。每句1分)
。2)歲月流逝,古跡怎可永在,我的絮絮叨叨的話,恐怕會被山神取笑吧?(共5分。前三句,每句1分;最后一句2分)
8.改建情況,與揚(yáng)州城位置關(guān)系,地勢變化,“五神”身份。(共4分。每點(diǎn)1分,符合文意即可)
【《平山堂記》的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豁然堂記閱讀答案08-18
豁然堂記閱讀答案08-18
《天平山中》閱讀答案10-30
《醉白堂記》閱讀答案03-15
《寶繪堂記》閱讀答案03-08
《豁然堂記》閱讀習(xí)題及答案11-28
自生堂記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2-15
《迷人的太平山》閱讀答案09-04
南康直節(jié)堂記閱讀答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