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閱讀及答案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閱讀及答案1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沛公之從雒陽南出,良引兵從沛公。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良說曰:“秦兵尚強(qiáng),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連和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叛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軍,大破之。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
漢元年正月,(沛公)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良因說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
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fā)兵北擊齊。良亡,間行歸漢王。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guān)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良進(jìn)曰 :“九江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郤;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dāng)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怨。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其秋,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zhàn)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良說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 !绷荚唬骸笆汲计鹣纶,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dāng)三萬戶!蹦朔鈴埩紴榱艉。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門不出歲余。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強(qiáng)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強(qiáng)聽而食。后八年卒,謚為文成侯。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刪節(jié))
1.對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 葬:埋葬。
B.愿沛公且留壁 壁:營壘,軍營。
C.令酈食其持重寶啖秦將 啖:吃,這里是以利引誘的意思。
D.不如因其解擊之 解:通“懈”,松懈。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沛公之從洛陽南出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峣下軍 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
C.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梁地 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D.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 扣舷而歌之
3.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張良運籌帷幄的一組是( )
、倥婀畯啮藐柲铣,良引兵從沛公
②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
、墼概婀伊舯,使人先行
④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
、菥柚巳,則楚可破也
、尬磭L特將也。常為畫策臣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良輕財愛國。韓國破亡之時,張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財來尋求刺客暗殺秦王,為韓國報仇。
B.張良為人精明。在峣山下的秦將上當(dāng)想要反叛秦王朝的情況下,考慮到士卒會不聽從,讓沛公帶兵攻擊秦軍,取得大勝。
C.張良足智多謀。敗峣下軍,破項羽疑,薦舉良才,解除危難,促諸侯之會,為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D.張良知道激流勇退。高帝對他的才能極為賞識,讓他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戶作為封地,張良委婉地拒絕了,于是被封為留侯。
5.翻譯下面的句子。
(1)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捐關(guān)以東等棄之,誰可與共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A
2.C
3.C
4.B
5.(1)我聽說他們的將領(lǐng)是屠戶的兒子,買賣人容易用利益來動搖。
。2)大王為什么不燒斷所經(jīng)過的棧道,告示天下人你沒有再回來的想法,用這個辦法來穩(wěn)住項王的心。
。3)我打算把函谷關(guān)以東地區(qū)捐送給別人,不知誰可以與我共建功業(yè)呢?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閱讀及答案2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良嘗學(xué)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居下邳,為任俠.項伯常殺人,從良匿.
后十年,陳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駒自立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從之,道遇沛公.沛公將數(shù)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shù)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日:“沛公殆天授.”故遂從之,不去見景駒.
漢六年正月,封功臣.群臣爭功,良未嘗有戰(zhàn)斗功,高帝日:“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戶,”良日:“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當(dāng)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上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大臣多諫爭,未能得堅決者也.呂后恐,不知所為.人或謂呂后日:“留侯善畫計策,上信用之.”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日: 。君常為上謀臣,今上欲易太子,君安得高枕而臥乎?”留侯日:“始上數(shù)在國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余人何益.”
呂澤強(qiáng)要日: 。為我畫計.一留侯日:“此難以口舌爭也,顧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敵遮匿山中,義不為漢臣.然上高此四人,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令太子為書,卑辭安車,因使辯士固請,宜來,來,以為客,時時以入朝,令上見之,則必異而問之.問之,上知此四人賢,則一勸也.于是呂后令呂澤使人奉太子書,卑辭厚禮,迎此四人.四人至,客建成候所,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
叔孫太傅稱說引古今,以死爭太子.上佯許之,猶欲易之.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從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須眉皓齒,衣冠甚偉.上怪之, 問曰:“彼何為者?”四人前對,各言名姓,上乃大驚,日:“吾求公數(shù)歲,公辟選我,今公何自從吾兒游乎四人皆日:“陛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上日:“煩公幸卒調(diào)護(hù)太子.一四人為壽已畢,趨去.上目送之,召威夫人指示四人者日:“我欲易之,彼四人輔之,羽翼已成,難動矣.呂后真而主矣.”戚夫人噓唏流涕,上起去,罷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后八年卒,謚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國除.
節(jié)選自《史記》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呂后乃使建成侯呂澤劫留侯 威逼、脅迫
B.今公誠能無愛金玉璧帛 吝惜,吝嗇
C.及燕,置酒,太子侍 燕地
D.四人者年老矣,皆以為上慢侮人 傲慢、輕視
5.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是(3分)( )
A.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
B.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
C.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
D.陛下輕士善罵/臣等義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竊聞太子為人/仁孝恭敬愛士/天下莫不延頸欲為太子/死者故臣等來耳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留侯張良,他的祖先是韓人,良曾與客狙擊秦始皇,誤中副車,逃到下邳,為人任俠。
B.漢六年正月,漢高祖劉邦封功臣,張良雖未有戰(zhàn)斗功,但因“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高帝讓其擇留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
C.張良深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道理,在群臣爭功的情況下,他“不敢當(dāng)三萬戶”;劉邦對他的'封賞,他極為知足。
D.本文節(jié)選部分有詳有略,主要記敘了張良在劉邦智囊團(tuán)中,特別是劉邦稱帝后,幫助呂后出謀劃策,保住了太子名位的故事。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始上數(shù)在困急之中,幸用臣策。今天下安定,以愛欲易太子,骨肉之間,雖臣等百余人何益。
(2)漢十二年,上從擊破布軍歸,疾益甚,愈欲易太子。留侯諫,不聽,因疾不視事
參考答案:
4、C(3分)(“燕”通“宴”安閑)
5、B(3分)
6、B(3分)(錯 是高帝讓其擇齊三萬戶,張良拒絕說“不敢當(dāng)三萬戶”, 愿封留足矣。)
7、(1)(5分)當(dāng)初皇上多次處在危急之中,采用了我的計謀。如今天下安定,由于偏愛的原因想更換太子,這些至親骨肉之間的事,即使同我一樣的有一百多人進(jìn)諫又有什么益處。
譯出大意給2分“困急”“愛”“骨肉”三處,每譯對一處給一分
。2)、漢十二年,皇上隨著擊敗黥布的軍隊回來,病勢更加沉重,愈想更換太子。留侯勸諫,皇上不聽,留侯就托病不再理事。
譯出大意給2分“從”“疾”“視事”, 三處,每譯對一處給一分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閱讀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蘇軾留侯論閱讀答案2篇05-30
吳起者衛(wèi)人也閱讀答案12-14
“晁錯者,穎川人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史記淮陰侯列傳》閱讀理解及答案12-20
韓愈《原性》“性也者,與生俱生也”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16
“劉隆字元伯,南陽安眾侯宗室也”閱讀答案解析及翻譯07-16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閱讀答案06-26
《燈 侯發(fā)山》閱讀答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