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我國大學生感恩教育作文
一、對我國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百善孝為先,知恩、感恩不僅是做人之根本,而且還是繼承與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具體體現。新時期,對當代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不僅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個人道德修養(yǎng),而且還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開展與和諧高校校園文化的構建。然而在調查走訪中發(fā)現,感恩教育在部分高校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少數大學生因感恩的缺失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已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為此,要提高大學生的感恩意識,使他們言有感恩之詞、心存感恩之心、行有報恩之舉。
二、我國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調查與分析
筆者征詢了數位專家的意見后,圍繞“感恩常識”制定了調查問卷,然后隨機抽取了自己所在市區(qū)的五所普通高校15個不同院系的大學生150名,對他們發(fā)放了調查問卷,回收后統(tǒng)計結果讓人堪憂,雖然主流是好的,但在有本次調查中,有29人感恩常識欠缺,感恩認知模糊,占總數的19.3%,接近于五分之一。同時運用了訪談法,拜訪了社科院的15位專家,圍繞“感恩缺失的原因”進行了訪談,并對訪談的結果進行了歸納、概括,總結如下:
。ㄒ唬┥鐣
社會原因排在首位,15位專家共識為:“社會是一所沒有院墻的綜合性大學,對人的影響全面而且最為深刻!边M一步指出,在關鍵的社會轉型時期,由于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制度建設需要不斷地完善,F實社會中的負面影響也在所難免。在信息發(fā)達的網絡時代,通過網絡流轉,在大學生思政教育合力尚未形成的情況下,洇散于紛擾復雜的社會。此類的社會負面影響,誤導了社會大眾心理,無形之中也誤導著少數大學生的思想認知與行為走向。
。ǘ┘彝ピ
訪談中,有13位專家認為導致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重要原因是家庭原因。專家進一步指出,大學生多數出自獨生子女家庭,個別大學生在圍城般的溺愛環(huán)境之中成長,過著“蠻橫嬌慣”和“唯我獨尊”的寄生蟲般生活。長此以往,就導致了知恩、感恩思想的缺失,不知感恩父母,也不懂得要感恩他人與社會,甚至認為身邊的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出生而存在的。
。ㄈ⿲W校原因
有10位專家指出,部分高校在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上,由于就業(yè)市場人才競爭慘烈,部分高校為使本校畢業(yè)的大學生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對大學生教育工作的重心,已轉軌到就業(yè)的方向,沉酣于對大學生的實用技能培養(yǎng),不僅感恩教育被忽略,甚至常規(guī)的思想教育工作都成了較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
。ㄋ模﹤人原因
有9位專家認為大學生個人感恩意識缺失的原因是源于他們自身,是個別大學生個人的素質使然。大學生接受過高等教育,應該做力所能及之事來回報他人與社會對自己的恩惠。但是個別人卻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有的甚至迷失了自己。從《叢飛事件的反思》中可見冰山一角,在叢飛癌癥住院期間,其所無償資助的學生竟然無一人去探望,社會媒體評論認為小學生可以囿諒,大學生的做法實為欠妥,叢飛需要的不是鮮花和錢物,而是探望者一個感恩的眼神、一句感恩的問候,叢飛澤被后世的義舉行為,就顯得情有所歸、物有所值了。
三、我國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新視域
。ㄒ唬┌l(fā)揮思政課堂的主渠道作用
思政課堂是大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為此,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利用好這個平臺,先從理論教學上發(fā)揮出思想教育與滲透的優(yōu)勢。從知恩、感恩的重要性、價值取向、方法與途徑等視閾將知恩、感恩的知識體系系統(tǒng)地傳授給大學生,打造出普遍認同的知恩共識。其次,在教學方法上要靈活多樣,可將傳統(tǒng)課堂只有教師一人講述的教學模式打造成研討課、辯論課等能調動大學生積極參與的互動模式。同時,在信息時代,要利用好網絡,結合古今中外的知恩、感恩事例,將鮮活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用視頻在課堂上展示出來,為師者在解說的同時,要及時加強溝通、疏導和交流,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要發(fā)揮出教師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因為身教更勝于言傳。例如教師在公交車上的一次讓位、向災區(qū)的一次捐款等,都是感恩社會和回報社會之舉,學生看在眼里,就會牢記在心中,然后效仿,避免了知與行的脫節(jié)。
(二)開展以“感恩”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相關研究也證明,感恩教育與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不僅能促進大學生了解身邊的社會、增長才干與能力,還能更好地發(fā)揮出感恩教育的時效性。筆者認為,校方可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活動來對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例如在“教師節(jié)”、“母親節(jié)”等節(jié)日,要開展好尊師重教和孝親等活動。以此來落實感恩教師培育、父母養(yǎng)育。值得強調的是,對大學生進行的感恩教育實踐活動不能表面化和程式化,“外化于行”,首先要“內化于心”。例如對教師的感恩,不能只是表現在教師節(jié)那天,從日常課堂上的表現中,要反詰自己是否尊重了老師的勞動?對父母的感恩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父母的辛勤勞作,理解父母對自己“高期望、嚴要求”中的良苦用心。知恩、感恩不僅是大學生在讀期間應具備的,而且畢業(yè)后還要繼續(xù)堅持弘揚下去,將其看成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踏入社會,成為知恩、感恩的踐行者、引領者。
。ㄈ┘訌姼卸髡n程建設
感恩教育的實現途徑之一就是課堂教學。為使大學生能深入地認識感恩文化的內涵和要義,必須加強感恩課程方面的建設,做到有綱可依,有書可用。筆者為此調查了部分高校本科思政教材,認真查閱了高教版、人教版及部分高校自己編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人生觀與道德觀通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與方法》等教材,得出的結論是:關于感恩的相關理論教學并沒有系統(tǒng)地體現在大學的“兩課”教育體系中,知恩、感恩等知識點也只融合在其他章節(jié)之中。其次,走訪發(fā)現,部分思政教師所選用的感恩教學課件,多數是通過搜集、歸納、整理而來的,教學方法也大多停留在講臺上的說教上,收效甚微。據大學生反映,甚至高薪聘請的個別專家學者所進行的“感恩教育專題講座”,也形式單一、內容浮淺、泛泛空談而已。綜上可見,為提高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實效性,當務之急是加強感恩課程建設,整合資源,編訂出感恩教育的相關教材,或在當前思政學科教材中,設置獨立的感恩章節(jié),有助于科學系統(tǒng)地對大學生開展感恩教育。
。ㄋ模I造知恩、感恩的良好社會環(huán)境
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人不可以脫離社會而獨立存在。為此,要重視社會環(huán)境在開展感恩教育中的影響作用。盡人皆知,社會知恩、感恩氛圍的營造,需要社會各階層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會人人都有知恩之情、感恩之心,然后有回報感恩之舉,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才會發(fā)揮更好的濡染效應。為將大學生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的知恩、感恩之士,首先,政府部門在知恩、感恩方面要建章規(guī)制,懲惡揚善,弘揚正能量,促進社會風氣的良性運行與發(fā)展;其次,新聞媒體應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大力弘揚知恩、感恩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樹立“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社會道德典范,以此引領社會各階層自覺遵守社會公允良俗,形成主流的輿論共識,發(fā)揮出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對大學生正面的環(huán)境影響功能,逐步將他們培養(yǎng)成社會所需人才。
【 淺談我國大學生感恩教育作文】相關文章:
淺談中國孝道感恩作文10-21
淺談家庭賞識教育作文09-01
淺談作文中的心理教育推薦08-22
淺談教育的理智消費高中作文06-02
【精】淺談家庭賞識教育作文07-20
作文教學中的心理教育淺談08-22
感恩教育的作文06-07
作文感恩教育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