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團長觀后感
最近《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軍事題材電視劇很熱播,看完全部43集后又大概地看了些影評,于是自己也想寫點什么,說我無聊也好,隨波逐流也罷,當時也想寫個關于《士兵突擊》的評論來著,結果放著放著就沒了下文,看來凡事還是早動手的好。
團長》號稱以《士兵突擊》原班人馬為班底,首先就給自己定義了一個很高的標桿,幸虧這是一部好電視劇,不然在這么魁梧的一個榜樣“襯托”下,很容易被比成爛得不能再爛的垃圾片。其實《團長》本不必給自己如此大的壓力,雖然導演編劇甚至大部分演員都跟《士兵突擊》是一樣的,但是最起碼《士兵突擊》里兩個從第一集就出現(xiàn)的主要演員王寶強(飾:徐三多)、陳思成(飾:成才)“幾乎”不在《團長》里出現(xiàn)過(王寶強壓根沒露臉,陳思成貌似在最后一集中是沖進那個樹堡救人的領隊,還有幾句臺詞),因為以影視劇的一貫定律,續(xù)集99%比不過原作,不過,公平來講,《團長》屬于那其余1%里。
網(wǎng)上很多評論《團長》里演員的演技不錯,鄙人大不以為然,倒不是說段奕宏張譯們的水平不高,現(xiàn)在哪部戲里的主要演員不是中戲、上戲、北影畢業(yè),最次也是個國家二、三級演員,連王寶強這樣沒受過正規(guī)表演訓練的草根都能演好戲,段奕宏張譯們的演技充其量只能算演員的基本功,不同的是,他們都多少有點各自不同的特色。
對于劇本和演員稍微一提,這不是本文的重點,主要還是說說看完這部電視劇的感受,其中出彩的地方確實不少,下面讓我一一道來:
一、《團長》這部電視劇情節(jié)人物道具什么的加在一起,最后說明的不過是一個簡單的道理——為中國人招魂,招軍魂!這跟《亮劍》要說明的亮劍精神,《奮斗》要說明奮斗的終極目標是一家人永遠生活在一起,是一樣一樣一樣的。了解這點,才能從整體把握全劇,在大半國土淪喪,整個中華大地居然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暫時放棄意識形態(tài)、黨爭、地域觀念差異、文化差異,槍口一致對外很重要。
二、《團長》中的一個亮點是劇中人物南腔北調的方言,這也符合全民族抗擊外敵侵略的主線,試想,要是炮灰團里的每個人都是一口字正腔圓的京普,從那些口中說出的“鱉犢子”、“王八蓋子”是不是會變得刺耳呢?要知道,當時的中國遠沒有今天推廣普通話的力度(國家都快沒了,誰還管得了這許多),就是在今天,只會方言不會普通話的人也不能說絕對沒有,至少我就遇到過幾個。而對比《士兵突擊》就會發(fā)現(xiàn),里面的方言雖然少,但是應該算個瑕疵,尤其是那個開坦克的團長,那口鄉(xiāng)音啊,不看字幕誰知道他嘴里烏魯了什么東東。
三、《團長》里對武器道具的準備功夫很到位,很少有差錯,不管劇中是白天還是黑夜,日本的'三八大蓋一眼就能認出來,而國軍中基本是清一水的美式裝備,偶爾有個德國鋼盔跟馬克沁機槍也是合情合理,畢竟老蔣就在不久之前剛往淞滬會戰(zhàn)里扔進去了幾個德械師。比起很多影視劇中,兩邊一樣的裝備打來打去,不開燈分不出哪邊跟哪邊要強很多很多。
四、《團長》里的配樂相當?shù)牟诲e,那個游擊小隊壯烈時候的《送別》,迷龍經常唱的東北二人轉和第一次跟老婆重逢整晚放到那個“靡靡之音”,怒江兩岸士兵的對歌(國軍這邊的《旗正飄飄》、《國民革命軍軍歌》,日軍那邊只知道日軍官兵齊唱的最后一首是《若鷲の歌》)以及那個在江邊流血而死的日軍士兵口中的鄉(xiāng)曲都可以算是跟劇情的完美結果,看來《團長》在配樂上肯定下了不少功夫。
【我的團長觀后感】相關文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的觀后感10-25
《我的團長我的團》觀后感05-23
《我的團長我的團》觀后感(精選8篇)07-06
我不要當“團長”作文03-04
我的團長我的團作文11-04
關于做自己的團長的作文03-22
假團長賀大彬的長征故事09-05
關于做自己的團長的600字作文07-19
幼兒園團長春節(jié)寄語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