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糧倉》觀后感(通用28篇)
看完一部經(jīng)典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獲不少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后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國糧倉》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
突如其來的一個消息,袁隆平爺爺去世了。明明并不熟悉袁老,但是,袁爺爺?shù)碾x去還是使我的心不由得顫抖了一下。
國士無雙。
多少年才能再出一個袁老一樣,只想著老百姓的吃飯問題,為國家做出如此大貢獻的人?
“我有兩個愿望,一是禾下乘涼,二是全球覆蓋雜交水稻!
“袁爺爺還是放不下我們,等到大家都吃過米飯之后才離開!
“一定是天上的米不夠吃了,神仙們才來找袁隆平爺爺去給他們種水稻了。那爺爺種完水稻之后再回來好不好?”
“爺爺,我以后要好好吃飯,不浪費糧食!
看完一則則新聞,我的心也越來越難受。而生物書上的袁爺爺正抱著水稻,和他背后的水稻,一起開心的笑。
爺爺在笑什么呢?
爺爺走的時候應該不遺憾吧?爺爺看著我們吃完午飯,看著全中國的人民都有飯吃了,應該會很開心吧?他為祖國做出了多么大的貢獻啊。爺爺?shù)男,一定不止是新型雜交水稻培育成功,還因為更多的人能吃飽飯了吧?
爺爺,現(xiàn)在禾下還不能乘涼,那我們就要幫您實現(xiàn)愿望,您都這么辛苦了,那就歇一歇吧,我們一一定替您完成。到時候啊,您在天上看著我們就行了。
世間再無袁隆平。
倘若還有來世,爺爺繼續(xù)培育雜交水稻好不好?
終會有一天,可以禾下乘涼,雜交水稻也可以遍布全球。袁爺爺一路走好!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
昨天一條新聞在各大平臺上傳開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國人民哀悼。
“我畢生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一句話感動到內(nèi)心深處袁老幾乎傾盡所有心血研發(fā)了雜交水稻,讓全國人民不再饑餓,都得到了糧食。
反轉(zhuǎn)又反轉(zhuǎn),終究巨星隕落,雜交水稻之父,那個讓中國不再懼怕饑餓的袁隆平爺爺終究還是離開我們了,多希望這依舊是一條假新聞,多希望再辟謠一次。
“我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我夢見水稻長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掃把那么大,顆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則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涼。第二個夢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可以增產(chǎn)一億五千萬噸糧食!”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fā)展雜交水稻的開創(chuàng)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利用水稻來種優(yōu)勢的科學家,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獲得共和國勛章時曾說:“我不能躺在功勞薄上睡大覺,應該繼續(xù)努力!”這樣偉大的科學探求精神多么寶貴,雖已獲得共和國勛章,但已高齡的袁老卻說要繼續(xù)努力。
我們也應該學習袁老的不放棄,努力的精神品質(zhì),在自己的學業(yè)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雜交水稻時一樣。禾下乘夢涼夢,丹心映青田,作為新時代的我們更應該發(fā)揚這種精神。
神農(nóng)氏返回了他的天國,留下人間稻米滿倉,永遠懷念您、永遠感恩您,風吹稻花香兩岸,國士無雙,緬懷!
昨天晚上,我看了有關袁隆平的電影。就覺得袁隆平給了我很多啟發(fā)。
還記得有一次,天公不作美——外面下著傾盆大雨。袁隆平便急忙穿上衣和鞋跑到田里去?墒牵┯晔菬o情的。那些被袁隆平細心栽培的水稻瞬間化為烏有,雖然當時受損害的是那些水稻,可是,痛卻痛在袁隆平的心里呀!過了一會兒,袁隆平的心情開始緩緩地平靜了下來,因為他在一污濁中找到一株幼苗,這真是燃燒的希望,生命的奇跡啊!此時的袁隆平心里又充滿了自信與希望,因為他堅信: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永不放棄,自己的愿望一定會實現(xiàn),自己的努力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電影漸漸地接近尾聲,時間在慢慢地流逝?赐赀@部電影,我覺得袁隆平是一位很堅強的偉人。他的堅決感動了我。每當他遇到挫折時他總會從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并且吸取給多的教訓與經(jīng)驗。
袁隆平真?zhèn)ゴ螅撬屓藗兊奶鞌?-饑餓消失;袁隆平真?zhèn)ゴ螅驗樗屛抑懒耍鹤鋈艘獔詮,要用盡一切努力去達到目標。袁隆平真?zhèn)ゴ笠驗槭撬麆?chuàng)造出了一個奇跡,讓我們中國人感到無比的興奮與自豪。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3
打開手機,刷著視頻,突然一個視頻引起我的注意——袁隆平逝世,我以為是惡搞,心里還罵著那些網(wǎng)上的噴子。后來接二連三的刷到這種視頻,才知道這是真的……怎么可能?之前袁隆平爺爺90歲生日的時候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我不敢相信。
我對袁隆平爺爺?shù)恼J識就是“雜交水稻之父”,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雜交水稻,他曾說過“我一直有兩個夢,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就是水稻高產(chǎn)夢,讓人們永遠都不用再餓肚子;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造福人類,還能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痹∑綘敔敳粌H培育出了雜交水稻,還有海水稻。如此偉大的人怎么可能就逝世了呢?
當袁隆平爺爺?shù)撵`車穿過長沙的街道,所有的車都默哀鳴笛;下著雨,百姓也跟著車跑,邊跑邊喊“袁爺爺,一路走好”;在袁隆平爺爺?shù)牡裣袂矮I滿了花,那些花成了一片花!
聽說天上的星宿歸于天際時,天地是會地動山搖送星宿歸去的,好多地方都在下雨,就連天公也流淚了吧……
有些地方還出現(xiàn)了“麥穗云”,大家都說袁隆平爺爺只是去了需要他的地方,繼續(xù)去干他熱愛的事業(yè)了?赡芴焐弦残枰Z食了吧……
網(wǎng)上還曬出了袁隆平爺爺之前的樣子,開會時的托腮、采訪時的笑聲、稻田里拉小提琴……原來袁隆平爺爺也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啊。
袁隆平爺爺養(yǎng)了一只貓,叫袁花花,是一只黑白條紋的小貓?稍ɑㄟ沒長大,袁隆平爺爺已經(jīng)不在了……花花以后只能去稻田里尋找袁隆平爺爺?shù)奈兜懒恕?/p>
他進入了一個夢鄉(xiāng),那里的稻穗比高梁還高,穗粒比花生還大。風輕輕吹過,他戴著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涼……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4
在2021年5月22日13時07分,一個看似平常日子和時間,卻發(fā)生了一件非常不平常的事情——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爺爺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91歲。
每當想起“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边@句古詩時,我的眼前,我的腦海里就會立刻浮現(xiàn)出袁爺爺?shù)纳碛啊K枪陪~色的臉上,總掛著那笑容,一道道深刻的皺紋記錄著他那不平凡的歲月;他總是穿著那幾十塊錢的襯衫,頂著嚴寒,忍著酷暑,在農(nóng)田中奔波……
“永不滿足,永遠不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讓中國人端穩(wěn)中國碗,讓中國碗裝滿中國糧!边@是袁老至死堅持的信念。想當年,當袁老發(fā)現(xiàn)了第一顆雜交水稻時,當他公布這件事時,是那么多人的不信任和不理解。只有袁老和他的兩位學子依舊堅持在崗位上。我想如果沒有他們當時的堅持,可能就不會有我們現(xiàn)在衣食無憂、健康幸福的生活。
正是那一顆雜交水稻喂飽了全中國人民,也喂飽了多少國家。像美國,日本當時那些科技發(fā)達的國家,早就開始了研究水稻的工作,他們向里面砸進了多少錢,卻依然沒有好的成果。但是當袁隆平爺爺向世界、向國際發(fā)出這一發(fā)現(xiàn)時全世界的人民都震動了。美國還輕蔑的說:“我們做不到的事,區(qū)區(qū)一個中國鄉(xiāng)村教師卻能做到?”但是事實卻讓他們打臉,正是袁爺爺發(fā)現(xiàn)的那一粒種子喂飽了我們所有人。
我們現(xiàn)在還不能向袁爺爺那樣,為雜交水稻,為國家做貢獻。但是我們現(xiàn)在能做的事,珍惜每一粒糧食,實行光盤行動。不讓遠在天界的袁爺爺心寒。
袁老,走好!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5
讀袁隆平,讀“雜交水稻”之父,我可以從中讀出精神,讀出品質(zhì),讀出境界。
讀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個偉大理想。
“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多么偉大理想!多么崇高追求。∵@是人類千百年來夢想,是無數(shù)英雄為之努力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堅定而明確理想。他們把理想作為自己人生航標,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達自己理想彼岸。在理想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緊弦發(fā)條,拉滿弓銳箭,展示出常人所難以想象意志力量,越過讓常人望而卻步艱難險阻。終于,他實現(xiàn)了他夙愿用占全球8%耕地養(yǎng)活了占全球22%人口,他讓中國人遠離了饑餓。
讀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業(yè),必須先學做人。
只有做一個老老實實人,才能踏踏實實做事;只有做一個淡泊名利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個坦坦蕩蕩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貪圖名利,他可能早已是億萬富翁;如果袁隆平貪圖享受,他也不用以九十多歲高齡流連于稻田之間。他是真正想為人民做點實事,為農(nóng)民增收,為國家分優(yōu)。
讀袁隆平,我知道機遇寵愛有準備人。
從查得威克發(fā)現(xiàn)中子,到中國科學家合成人工胰島素。他們遇到機遇,獲得成功,哪一個不是做了充分準備,哪一個不是經(jīng)歷了數(shù)千次實驗呢?有位名人說得好“當你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時,就可以考慮機遇了!”是啊,機遇永遠偏愛有準備人。
讀袁隆平,我知道運動是很重要,因為身體是革命本錢。
試想,如果所有科學家都健康長壽話,那么,我們社會將會增添多少新發(fā)明創(chuàng)造!每次聽到有風華正茂科學家去世,我都會為他們感到惋惜,為國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經(jīng)常運動,使自己身體健康,有了強健體魄,才能為人類多作貢獻。袁隆平九十多歲了,仍然能在實地實驗,這他平時經(jīng)常運動,有一個健康身體有直接關系。
讀袁隆平,使我精神得到升華;讀袁隆平,使我心靈得到美化;讀袁隆平,使我生命得到增值。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6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學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簡樸,不論刮風下雨,天天工作在試驗田里,一心只想著造福全體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科學家。他首創(chuàng)的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的糧食生產(chǎn)發(fā)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也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推廣了3000多萬畝,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了聯(lián)合國有關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贊譽。袁隆平在這次世界種子大會上感動了全世界,并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責任、胸襟與貢獻,就象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公民、一個科學工作者閃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么大頭銜、那么多榮譽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財富積累上更進一步,如果真正重視“身價幾何”,顯然不需要費多大周折,做一些廣告、或者把他的獎金成立一個可以最大程度賺錢的公司什么的,都是可行的辦法。
但袁隆平呢,已經(jīng)“滿足于”自己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而且,盡管自己尚有一些“積蓄”,但他卻會穿15元一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260元的手表……對于如此節(jié)儉的“世界級科學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該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為金錢不惜一切、對金錢揮霍無度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不僅如此,已經(jīng)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還給日益功利的社會上了一課,那就是,到100歲他也還想在田里,還想著解決更多的人的吃飯發(fā)展問題、為人類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么,無數(shù)相對于袁隆平老人年齡的“年輕人”,是否該以袁隆平老人為榜樣,為著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只考慮更“賺錢”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奮斗不息呢?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7
袁隆平爺爺,1930年生于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生前居住在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最敬佩的人。
很遺憾,袁隆平爺爺于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在長沙去世,享年91歲。這位讓人敬佩的院土從此離開了人世,離開了我們。袁隆平爺爺曾在中學時代就立志成為一名農(nóng)業(yè)專家,所以在高中畢業(yè)后,他選擇了農(nóng)學專業(yè),從此走上研究農(nóng)業(yè)的道路。
袁隆平爺爺他曾經(jīng)說,他做過一個這樣的夢:田里的水稻產(chǎn)量很高,有高梁那么高,穗子有掃帚那么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就坐在這樣的稻穗下乘涼。這場夢還沒有實現(xiàn),您為什么就遠行了呢?目睹靈車駛過長沙街頭的場景,我的眼淚在眼睛里不停地打轉(zhuǎn),這個為了國人能吃飽飯,而奮斗了一生的袁爺爺,就這樣離開了我們。
現(xiàn)在,袁隆平爺爺?shù)牡暮滔鲁藳鰤簦沒有實現(xiàn),我們這些二十一世紀的年輕人,應該好好學習,刻苦鉆研,依靠科技,把爺爺?shù)膲粝肴崿F(xiàn)。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8
袁公千古,稻香綿長。
——題記
我和您似乎有一面之緣,在書本上,在飯桌上,在人間里……但是,上天卻無情地把您給帶走了。
中午,一個令人悲痛的消息,一時間在神州大地的每個角落傳播開來,我望著央視新聞文章的標題,心頭一震,只見上面寫著“巨星隕落!袁隆平院士逝世,享年91歲”,我點進的頁面那行字是那么醒目,也是那么的悲傷:“5月22日13時07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
您是那么的偉大,解決了中國人民的飽食問題;您又那么的平凡,沒有逃過死神的魔爪;您是那么的嚴肅,一絲不茍的做科學研究;您又是那么的慈祥,微笑著撫摸“雜交水稻”;您是那么的熟悉,我們中華兒女無人不曉;您又那么陌生,我們無法再次相見……
稻香綿長,您說您見過人民吃不飽飯,于是,您用盡畢生的心血研究“雜交水稻”,養(yǎng)活了整個中國,但是科研的背后,是千百個不眠的夜晚,是數(shù)以萬計科研工作者的兢兢業(yè)業(yè)。您說您有兩個夢想“一是禾下乘涼夢,二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多么偉大的夢想啊,您用自己的精髓和智慧,在中華大地上撒下了希望的稻種,收獲了人民夢寐以求的水稻。
“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要盡量發(fā)揮新的貢獻,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飯碗要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這是您在獲得“共和國勛章”后的發(fā)言,我們看到了您的行動,您的努力,您的成果!按悍N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您為億萬中華兒女謀幸福,造小康。我們的飯碗漸漸豐滿起來,那一粒粒飽滿潔白的大米,呈現(xiàn)在了千家萬戶的飯桌上,稻香綿長,飄向四面八方。
朋友圈,微博,抖音……刷屏了您的光輝事跡,您看到了嗎?中華兒女在呼喚您,您聽見了嗎?我們敬愛的袁隆平爺爺,您是中華民族的英雄,拯救了這個曾經(jīng)饑餓的民族,養(yǎng)活了這個當時年幼的民族。我似乎看見您了,您手搖蒲扇,背靠秸稈,在茂盛的水稻下乘涼;我似乎看見您了,雙手捧著那再次豐收的雜交水稻微笑著,我似乎看見您了,您閉合雙眼,臉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您累了,我們的英雄該休息了,您看著我們吃完了午飯,之后去了一個需要您的世界,那里有人民需要您,也愿您可以在那里永遠開心。
袁公千古,稻香綿長,您的精神將會永垂不朽,您的光芒將會永遠熠熠生輝,您的事跡將會流芳千古。我們敬愛的袁老,感謝您的出現(xiàn),拯救了我們的民族,您放心,我們一定會乖乖的把飯吃光。
最后,以我讀過的一首詩來寄托大家對您的崇敬和哀思:
那些與我們同時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
其實和伴隨我們的日月星辰?jīng)]什么區(qū)別,
平時你總不大會時常想起他們,
你總覺得他們永遠會在。
然而他們卻又和日月星辰不同,
是西沉了就不再升起,
劃過天幕就不再回來。
他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
你越會感到隨著他們的離去,
時代的一部分也隨之定稿,
后人翻閱時代的書頁時,
會清晰地看到這個天體隕落的注腳。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9
2004年10月的一天下午,袁隆平應邀為依阿華州大學師生做了題為“中國超級雜交稻研究進展”的報告。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過后,依阿華州大學校長請學生們提問。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問道:“我們雖然身在國外,但經(jīng)常關心國內(nèi)的新聞,早就欣聞您為國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也明白您的一些背景材料。我們想明白,您從小就喜歡農(nóng)業(yè)嗎”
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時候,我很貪玩,有很多興趣愛好。我讀書,對感興趣的課程,就認真聽講,而且考試得高分;對不感興趣的課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大學畢業(yè)的時候,同學給我的鑒定是--愛好:自由;特長:散慢。自由散慢,我就這么一個人。至于學農(nóng),起緣于一次偶然的機遇。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次郊游,老師帶我們到一個私人園藝場去參觀。我看見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那時,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影片中有一個鏡頭,窗子外邊就是葡萄什么的,兩者的印象疊加起來,我感覺確實是田園美,就想長大后學農(nóng)了。如果那時老師帶我們到真正的農(nóng)村去看,又苦又窮又臟,那我肯定不會學農(nóng)了!
臺下一陣大笑,為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坦誠和直率而叫好。他對自己性格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不加掩飾,讓中外大學生們愈加覺得他可敬、可親,完全真實地展現(xiàn)了這位科學家偉大和平凡的完美統(tǒng)一。
就這樣,他的學術報告在簡單而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0
袁隆平手里掌握著上千萬元的科研經(jīng)費,他的生活卻極其簡樸。
長年養(yǎng)成的習慣,他喜歡去田壟,一有時間就到實驗田去觀察,去呼吸田野的氣息。如果說事業(yè)的成功給他的生活帶來什么改變的話,那就是從20世紀80年代起,他到實驗田去的交通工具,由原先的自行車改成了摩托車。他覺得這玩意兒輕便、快捷。沒料到,玩摩托車、飆車成為他人生的一大樂趣。
田里的秧苗分蔸了,抽穗了,揚花了,結實了……他跨上摩托車,一溜煙躥上馬路,拐入小徑,溜上田埂,矯健的身影閃動在片片綠意蔥蘢或金黃燦爛的稻田里。十多年來,他先后換過八九輛不同品牌的摩托車。如今,雖已70余歲高齡,他還是經(jīng)常騎著摩托車在田間轉(zhuǎn)。
2001年底,在朋友們的勸說下,袁隆平買了一輛賽歐牌家用汽車。朋友對他說,騎摩托車是“肉包鐵”,開汽車是“鐵包肉”,還是開汽車安全一些。他興致勃勃地學起開車來,感覺還不錯。有時,他把汽車開到了田邊。他還笑著說,要去考一個駕駛證哩。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1
作為蜚聲中外的大科學家,袁隆平自然而然成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心中的偶像,每年都要收到許多來信。有一次,他收到寄自上海的一位雙目失明的小朋友的來信,信中除了表達對他的崇敬以外,還道出了這位小朋友對前途的迷茫和困惑。讀著小朋友真摯的來信,袁隆平深受感動,立即鋪開紙,拿起筆,動情地題寫道:
“……生活是完美的,我們這個世界是完美的,而且會越來越完美。你雖然看不見,但你的心能感受到,周圍的爺爺、伯伯、叔叔們都在關心你,幫忙你。你是一個有志氣有理想的孩子,好好用功讀書,將來長大了,必須會有比別人更加光明的前途。不知你聽過大音樂家貝多芬的故事沒有,這位大作曲家雖然雙目失明,卻從小發(fā)奮圖強,在鋼琴的鍵盤里創(chuàng)作了美妙的樂章,讓音樂伴隨著人類走向史詩般如癡如醉的境界,努力吧,孩子,你雖為盲童,但前途光明……”
看得出來,袁隆平回這封信是充滿著真切的情感的,對于一個素昧平生而來自遠方的信,袁隆平尚且能夠認真對待,并動之以情,情真意切地親筆回信,從中,我們不難讀懂這位科學家的心地是何等的善良,社會職責感是何等的強烈,情操和人格是何等的美麗。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2
在一些人眼里,似乎袁隆平很有錢,但他是一位拿國家俸祿的科學家,每個月的全部收入連工資和補貼加起來,總共4000多元錢的樣貌。他樂呵呵地說,這些收入不低了,夠我花的了,所以,他幾乎將在國際上獲得的所有大獎的獎金都捐贈給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農(nóng)業(yè)科技獎勵基金會,以表彰和扶掖對農(nóng)業(yè)科研有貢獻的人。此外,他還出資捐助過教育事業(yè)。
他對于金錢的觀點,一是不吝嗇,二是不奢侈。在袁隆平看來,金錢的多少,無非是一個數(shù)字,他說:“錢是要有的,要生活,要生存,沒有錢,飯都吃不上,是不能生存的。但錢夠一般日常生活開銷,再小有積蓄就行了,對錢不能看得太重。”倘若對錢看得太重,被金錢蒙住了眼睛,就容易迷失自我,成為一個對社會對他人漠不關心的自私的人,人要是成了金錢的奴隸,活著還有什么意思呀。
對人生,對金錢,對地位,乃至對家庭,袁隆平悟得很透徹明了,他向來對自己很“小氣”,對別人卻有一份古道熱腸,俠義肝膽,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會盡全力幫忙他人。他是博士生導師,帶過許多博士生,其中有一個是從農(nóng)村來的,家里生活較困難,有一次,這位學生打電話給他,說是父親病重住院,急需用錢,他十分同情,從自己的工資收入中給那個學生寄去了兩千塊錢。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3
出生在1960年的曹宏球,是湖南郴州市北湖區(qū)華塘鎮(zhèn)塔水村農(nóng)民,因為出生在糧食大饑荒的年代,小時候吃了不少苦。自從改革開放的春風拂暖大地,腦子活絡的曹宏球率先在村里種起了雜交水稻,他家職責田的糧食產(chǎn)量,年年都有好收成。此外,他種的蔬菜瓜果也比別人好,還培育出無籽苦瓜新品種。20世紀90年代以后,他將田里的活交給妻子打理,他則改行專門養(yǎng)蜂,口袋漸漸鼓了起來,不久就被郴州地委表彰為科技致富典型人物。
他對袁隆平心懷感激和敬重,萌生了自費為袁隆平雕塑一尊漢白玉塑像的念頭。為了弄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給袁隆平寫了一封信,收到曹宏球情深意切的信后,袁隆平請同事回了封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說,“你和廣大農(nóng)民的心愿,在我看來,比諾貝爾獎還更榮耀。你們的這份情我就領了,但我為人民為國家做一點貢獻是就應的……因此,請你千萬不要把錢浪費在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實在受不起你的這種厚愛。請你尊重我的意見,并恕我不給你寄照片!
之后,曹宏球為了表示對這位“米菩薩”的崇敬之情,他自己拿出五萬元的積蓄,請人為袁隆平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漢白玉雕像。在竣工時鄉(xiāng)親們放鞭炮,扭秧歌,還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長壽與祝福的壽桃果品。在鄉(xiāng)親們眼中,袁隆平是恩澤鄉(xiāng)里的米菩薩。袁隆平聽聞之后很不高興。但之后聽說曹宏球家因為自然災害而陷入困境時,袁隆平趕緊讓人給他送去了兩萬元錢。而因為日曬雨淋,曹宏球無力維護雕像,這位老實的農(nóng)民只好又跑來長沙,期望袁隆平能資助一下,但這回他卻碰壁了,袁隆平聽說是要錢維護雕像,他堅決不同意給一分錢。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4
由于工作需要,院里幾次決定給袁老師換大一點的辦公室,再裝修一下,但袁老師不同意,說:“這間辦公室蠻好嘛,我都習慣了,有感情了,再說,裝修要花錢,何必浪費呢!贝蠹肄值撬,只好算啦。袁隆平是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手里每年掌握著幾千萬元的經(jīng)費。按理說,像他這樣的身份,弄一間大一點裝修得像樣一點的辦公室于公于私都在情理之中,但他就是不同意,讓人在當初的不理解之后,幡然頓悟,這就是袁隆平的本色,“梅花本高潔,香自苦寒來”。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5
跟袁隆平很親近的人說,袁隆平穿著很隨便,一點也不講究。
有一段時間,他的購物欲十分強烈,每到星期五下午,就要到商場去購物?伤幸粋“怪癖”,專挑便宜貨買,價錢高的東西他不感興趣。有一天,他與夫人鄧哲逛商場,看到貨柜里有打折到10塊錢一件的襯衫,他說,太便宜了,加2塊吧,12塊一件。售貨員笑著說,你這位同志真怪,人家買東西討價還價,你卻往上加,不可理喻,不可理喻。他以笑作答,一口氣買了10多件,“這樣的襯衣好,下田的時候穿起來方便,不用擔心弄臟了。”他對夫人笑笑說。深知他生活習性的鄧哲不多說什么,只報以莞爾一笑。
他穿的最貴的西裝,不會超過800元;他買皮鞋不會超過200塊錢,什么意大利的“老人頭”、“鱷魚”牌等大牌服飾,他覺得這些昂貴的“奢侈品”穿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不自在。但是,中國頗具權威的評估機構報告稱,袁隆平的身價為一千多億。如此看來,就個人的物質(zhì)財富而言,除了他腦袋里的智慧和知識值錢,袁隆平確實是中國最富有的“赤貧者”了。
然而這位最富有的“赤貧者”對自己清心寡欲,卻對社會極慷慨、極具憂患意識,至今,他將所獲的12。5萬美元世界糧食獎的獎金,捐贈給了由他發(fā)起成立的科技獎勵基金會,以扶掖新人……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6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江西德安縣人,無黨派人士,現(xiàn)居湖南長沙。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被稱為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說他會有這天的成就是偶然!下面我們一齊來看看關于他的故事吧!
曾有不少人問過袁隆平:此刻大家稱您為“雜交水稻之父”,當初,您為什么學農(nóng),為什么走上研究雜交水稻這條路的呢
袁隆平回答:“學農(nóng)緣于一次偶然:小學一年級時一次郊游,老師帶我們到一個私人園藝場去參觀,我看見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也很漂亮;正好那時,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上演,影片里有一個鏡頭,窗外就是葡萄什么的,這些印象疊加起來,我感覺田園確實太美了,就想長大后學農(nóng),如果那時老師帶我們到真正的農(nóng)村去看,又苦又窮又臟,那我肯定不會學農(nóng)了。”其率真的回答,贏得了大家的掌聲和笑聲。
袁隆平
因為兒時的這個愿望,高中畢業(yè)后,袁隆平考上了重慶相輝學院(后改名為西南農(nóng)學院)。1953年,袁隆平畢業(yè)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農(nóng)校,成了一名教師。
因為這個偶然的選取,至今,袁隆平已在田間忘情忙碌了50多載了。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7
1942年初秋,袁隆平從重慶市龍門浩小學畢業(yè),進入復興初級中學。
在學習中,袁隆平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思索,愛提問。
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講“有理數(shù)”這一章。老師講了一條乘法的重要法則:同號相乘的數(shù)取“+”號,并把絕對值相乘。老師進一步解釋說:“這就是說,正數(shù)乘正數(shù)得正數(shù),負數(shù)乘負數(shù)也得正數(shù)。”
袁隆平邊聽邊想,正數(shù)乘正數(shù)得正數(shù),這好理解;負數(shù)乘負數(shù)也得正數(shù),這是為什么呢于是就發(fā)問:“老師,負數(shù)乘負數(shù),為什么得正數(shù)”袁隆平盡管沒有從老師的回答中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卻使他對這些抽象難懂的概念產(chǎn)生了興趣,增強了邏輯思維潛力。
有一次,老師講到一個世界難題: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覺得不好理解,他認為一個角就應能夠三等分,比如一個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規(guī)規(guī)矩矩的嗎但是老師說,這樣分不對,就是不能三等分。
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講。他自己想不出來,老師又沒有把其中的道理講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個大疙瘩。
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實際上是袁隆平思維發(fā)展和心靈成長的標志。他開始對抽象的概念發(fā)生興趣,開動腦筋進行思索,強烈的求知欲,使他學到了不少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8
自在隨意的老頭
此刻,他的辦公室里面已經(jīng)擺滿了各種獎牌和證書。但老頭子還是堅持在第一線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亞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邊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lián)蹰_了,"你以為我老了啊,我躥田埂比你年輕人還快當!"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歡自在隨意的生活。
他偶爾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試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試一下,買上一大堆,回來就人人都發(fā)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學去作報告,他就扎了條剛在街邊用10元錢買的領帶。
1998年,湖南一個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元,楊瀾到海南去采訪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談論這件事的時候,她有什么看法"
結果,他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談。"他之后跟助手說,"我就是個過路財神。"還在198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獎給他1.5萬美元獎金,他全部拿出來,設立了一個雜交水稻基金,專門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經(jīng)常跟人說起他以前做過兩次的夢:田里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他和助手們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涼。
剛開始,周圍人呵呵的笑,時間長了,才發(fā)現(xiàn)他滿腦殼就惦記這個事情。他把身邊英語好的年輕助手都盡量送出國去深造,為的是他的第二個理想:要讓雜交水稻推廣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說,"袁老師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個幸福的人。"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19
1.袁隆平的童年故事
1931年~1936年,僅僅5年之間,袁隆平隨父母輾轉(zhuǎn)北平、天津、江西贛州、德安、漢口等地。2歲到6歲,人生最稚嫩美好的階段都是在動蕩遷徙中度過,不能不說是個悲劇,可是堅強樂觀的袁母,并沒有因此而忽略了對孩子們的教育。讓人驚訝的是,當袁隆平蹣跚學步的時候,母親就已經(jīng)開始給他讀尼采的書了。
“孩子的智商如同一座寶庫,唯有品德和情操才是打開這座寶庫的鑰匙!边@是袁母常說的一句話。教師出身的母親,在辭去工作后,就把她平生所學得的知識和積累的經(jīng)驗完全放在了教育5個孩子身上。她非常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因材施教以開發(fā)孩子的智商。
袁隆平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失敗了不氣餒,找到原因從頭再來就是啦!”樂觀開朗的性格,對事物不服輸?shù)木,對于生命如火般不滅的激情和熱愛,正是袁隆平小時候母親給他的最好禮物。
后來,孩子們長大一些能聽得懂故事的時候,袁母就開始給孩子們講故事聽。袁隆平在5個兄弟中是愛動腦筋愛提問的一個。母親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常常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適時的教育。
夏日的夜晚,母親帶著孩子們在院子中乘涼,這時是母親固定的講故事時間,兄弟們搬個小凳子圍繞到母親身邊。袁隆平是一個淘氣的孩子,他不會像其他的兄弟那樣老實地坐在那里聽故事,看見身邊螢火蟲飛舞,美麗異常,他就找來玻璃瓶,把螢火蟲抓來放進去玩。玻璃瓶被螢火蟲映照得通體明亮,煞是好看。
小隆平樂在其中,母親看在眼里,便不失時機地叫過他來,給他講了一個“京娘千里報恩”的故事。
“少年趙匡胤(宋朝的開國皇帝)從盜窟中救出少女京娘,結成兄妹并護送她回家。千里路上,趙匡胤扶京娘坐在他的馬上,而他自己卻牽馬步行。
“然而就在這次送別之后,京娘在戰(zhàn)亂中死去了。后來,趙匡胤在一次夜戰(zhàn)中迷了路。忽然,飛來一只螢火蟲為他引路,一直把他引出了險境。傳說這是京娘死后為報答趙匡胤相送之恩,化為螢火蟲,在他有難時,特地趕來相救。”
袁隆平靜靜地聽著,他被這個故事感動了。知恩圖報的螢火蟲原來是美麗善良的'京娘的化身!善良、懂事的二毛聽了這則傳說以后,再也不忍心捕捉那可愛的螢火蟲了。
袁母就是這樣,總是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缺點,并適時地給予教育。袁隆平印象最深的一則故事是母親講的一則哲理故事:
一天,一只胖胖的狐貍正在覓食,聽見一群雛雞在圍欄里唧唧喳喳地叫著,饞涎欲滴,便四處尋找進口。終于,在圍欄一角它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洞?墒嵌纯谔×,它那肥胖的身軀進不去。于是,這只狐貍便絕食5天,餓瘦了自己,終于穿過了那個小洞,貪婪地吃光了小院的雛雞?墒牵@時它發(fā)現(xiàn)自己那吃得鼓鼓囊囊的大肚皮卻出不去那個小洞了。無奈,它又絕食5天,再次餓瘦了身軀。結果,回到院墻外的狐貍,依舊是原來那只狐貍。
袁母講這則故事時,袁隆平還小,不理解母親的用意。長大成人以后,經(jīng)歷了一些功名利祿的引誘后,才漸漸明白了母親的良苦用心。聰慧的母親是在用這則故事告訴他,要學會節(jié)制自己的欲望。他也漸漸地體味到了古人說過的“無欲則剛”的道理。母親講過的這個故事,年幼的袁隆平一直都牢牢地記在心里,母親從小給他的那些潛移默化的教育,也一直影響著他以后的發(fā)展。
2.最初的土地啟蒙
1936年,受時局影響,袁家移居漢口,在那里居住了近兩年。1936年8月,袁隆平進入漢口扶輪小學讀書,成為一名小學生。
漢口位于漢水、長江交匯之處,古代就有九省通衢之說,水上交通極為方便。港口貿(mào)易十分繁榮,販賣各種商品的攤販沿江一字排開。夏天,每天早晨鄉(xiāng)下的姑娘都會背著竹簍,裝上滿滿一竹簍各色各樣的花來賣,輕盈的花瓣還帶著剔透的露珠,煞是好看。
插花幾乎是那個時代所有女子學校的必修禮儀課。自幼在花紅柳綠的江南長大的袁母,更是對花卉有著天生的喜愛,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讓她對插花藝術具有更多的領悟。
“暈酣神斂,煙色迷離,花之愁也。欹枝困檻,如不勝風,花之夢也。嫣然流盼,光華溢目,花之醒也……”稍有閑暇,袁母便會一邊吟誦明代文學家袁宏道的插花論,一邊將修剪好的各色花朵插到一個裝滿水的大玻璃瓶里。“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笔帐暗谜R齊的房間,配上母親流光溢彩的插花,整個小房間總是熠熠生輝,孩子們在花香中快樂地成長著。
冬天,袁母又在瓶里插上一兩枝松柏枝,那松柏枝也給斗室?guī)頋M屋清香,幾個孩子圍著松柏枝寫作業(yè)。母親常給花瓶換水,有時見孩子們寫作業(yè)累了,就給他們講松柏樹的風格。這位賢達的母親,不只是希望孩子們努力讀書,還希望他們有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一年四季,袁母的花朵從未斷過,即使在顛沛流離的歲月里,她依然保持著這個習慣。漢口碼頭上隨處可見的野花,對于袁母來說是不小的誘惑,所以每逢從碼頭回來,她總要捧回一束很便宜的野花,放在向陽的窗臺上。嬌嫩的花朵在敵機的狂轟濫炸、彈片紛飛里,依然美麗地盛開。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這已不僅僅是一種愛好。那滿室流淌的花香,更彰顯出母親從容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到袁隆平性格的養(yǎng)成。
如果說袁母閑時弄花是怡情雅興,那么有意給孩子進行國恥家難的教育,則是內(nèi)心夙愿最深沉痛切的表達。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唐代詩人杜甫的名句。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詩句充分描述了安史之亂帶來的民不聊生的凄涼慘景。與之相比,20世紀30年代日本侵華戰(zhàn)爭給中國社會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和人民的精神創(chuàng)傷更加難以估量。在那個國土淪喪、尸橫遍野的年月里,國家、土地是人們心中最為敏感和熱切關注的話題。為了讓剛上小學一年級的袁隆平記住國恥家難,袁母總是有意給孩子們灌輸國家、民族尊嚴的概念。
孩子們放學后,袁母就會讓他們在桌子前坐成一小排,給他們另外再加一堂課!叭耸菑哪嗤晾飦淼。女媧把黃土和成泥,然后捏成一個個男人和女人,捏完后,她朝著那泥人吹出一口法氣,于是,那一個個黃土泥人便有了鮮活的生命。從那時起,人類便繁衍生息,傳宗接代……”“無論外國人還是中國人,歸根到底,我們?nèi)祟惗际菑狞S土地來的。我們吃的糧食是黃土地里長出來的,我們穿的衣服是用從黃土地上收獲的棉花織成的布做的,我們住的房子是用黃土燒成的磚蓋起來的……總之,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土地。所以說,土地是生命之源!憋埡笸ピ豪,當袁隆平問母親人類從哪里來這個話題時,母親如此回答的。雖然沒有站在講臺上,可是聲音依然鏗鏘有力。
土地似乎是個被燒燙的詞匯。只要一沾染,就會點燃母親的激情,像當年在搖籃中給二毛讀尼采時候的激情!可能是觸景生情吧,看著窗外遠處日本戰(zhàn)機轟炸留下的殘垣斷壁,母親特意給袁隆平講述了民族英雄岳飛為了捍衛(wèi)國土,浴血疆場的故事!皣潦巧袷サ。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多少仁人志士浴血沙場,他們演繹了多少壯懷激烈的歷史篇章,都與國土緊緊相連。”“土地是萬物的母親。
我們民族自遠古時代就對土地懷著虔誠的信仰,我們的祖先總是以隆重的方式祭祀土地。歷代皇帝在年末歲首都要凈身素食、叩拜土地。清朝皇帝每年三月,總要到先農(nóng)壇,親自扶犁,演示耕作一畝三分地。土地始終是人類的血脈所系,衣食父母,所以,我們要懷著最虔誠的敬意來叩拜土地!泵鎸ρ矍吧钪氐膰覟碾y,母親一改往日的溫婉,一下子變成了慷慨激昂的詩人?粗赣H被熱情燒紅的臉頰,袁隆平深深地受到了感染,他的胸中涌動著一股莫名的熱情,他第一次知道土地對于人有著如此偉大的意義。6歲的袁隆平眼前第一次感覺到沉重,他的眼前似乎出現(xiàn)了扛著大包逃難的人群,桃園鎮(zhèn)那被戰(zhàn)火燒焦的桃林,原來土地是這么偉大圣潔的載體。
這是袁隆平母親對袁隆平第一次關于土地概念的啟蒙,這次經(jīng)歷在袁隆平腦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3.第一次參拜神農(nóng)
如果說上述母親對于袁隆平關于土地的啟蒙只是“言傳”的話,那她帶領孩子們參拜神農(nóng)洞則算是一種“身教”了。
神農(nóng)氏即炎帝,是人類的始祖。相傳5000多年以前,人類多食用肉食,飽受疾病之苦。為此,神農(nóng)氏,創(chuàng)耕耘,植五谷,訓禽獸,嘗百草,為民療疾,是人們?nèi)f世敬仰的先賢。1936年秋天,袁隆平一家遷居到漢口不到一個月,平時就注重孩子德育教育的袁母,借此機會帶他們兄弟游覽了距漢口不遠的“神農(nóng)洞”。
“神農(nóng)洞”相傳是神農(nóng)炎帝出生的地方,這里供奉著炎帝的塑像。這里青山環(huán)繞,香火鼎盛,時值秋季正是農(nóng)民即將秋收的季節(jié),來這里祭拜的人絡繹不絕,許多農(nóng)民準備好了三牲美酒,來祭拜祖先,祈望這一年,風調(diào)雨順,糧食豐收。
愛提問的袁隆平看到這么多人朝向神農(nóng)的塑像虔誠禱告,禁不住問母親,為什么神農(nóng)這么受到人們的愛戴呢?于是母親便給他們兄弟講了神農(nóng)誕生的故事。
傳說上界神仙,見人民疾苦,欲救蒼生,于是便化作一個英俊青年,投入到一個牧羊女的夢中與之相愛了。這個牧羊女夢醒之后,便懷孕了,幾個月,臨產(chǎn)前她又做了一個夢,夢見這男子交給她一本神農(nóng)書,囑她將這本書交給他們的兒子,等兒子長大了,一定要按照神農(nóng)書的點化,興修水利,耕地播種,收獲五谷,造福百姓。于是,便有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繁衍史。
“我們吃的糧食都是當年神農(nóng)氏教給人們種出來的!”看著來往祭拜的人群,再聽到母親講的故事,袁隆平聽得癡了。不禁在母親的引導下向這位光耀九州的神農(nóng)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個鞠躬禮,以表達他們一家人對這位先賢的景仰之情。
這次是袁隆平第一次聽到神農(nóng)的傳說,通過這件事,在袁隆平的心里深深地打上糧食和民生疾苦的烙印?粗車藗兤硗万\的表情,他似乎懂得了一點“民以食為天”的含義。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0
就在2021年5月22日的下午在湖南長沙發(fā)生了一件令人無法描述的事情——袁隆平爺爺走了,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走了,他永遠的離開了這一個美麗而奇妙的世界。
因為袁隆平爺爺曾經(jīng)餓過肚子,他為了解決中國糧食問題,農(nóng)業(yè)部在1996年立下中國超級稻計劃。當時是五個進程,700公斤畝產(chǎn)、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袁隆平爺爺所在的團隊都順利實現(xiàn)了,他們現(xiàn)在向每畝1200公斤沖刺。袁隆平爺爺曾經(jīng)說:“希望2019年就能實現(xiàn)每公頃18噸,向新中國70周年獻禮。估計10月中旬就能夠收獲,現(xiàn)在長勢非常好。如果沒有特大自然災害有90%以上的可能性能實現(xiàn)!
臧克家有一首詩: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當然,袁隆平爺爺只是表面上走了,但他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坎兒里,他永遠活在全世界人的心里。世界那么大,沒有人會不記得他。
袁隆平爺爺曾經(jīng)說過:我有兩個夢想,一個禾下乘涼夢,還有雜交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爺爺希望水稻可以長得像高粱那么高,希望米?梢韵窕ㄉ敲创,同樣還希望水稻可以覆蓋全球,讓全世界的人都遠離饑餓。
袁隆平爺爺把舊果實帶走了,可他卻把新的果實就給了新時代的人。真是應了那句話:我們中國飯碗要牢牢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1
《袁隆平》是首部描寫農(nóng)業(yè)科學家的電影,作為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的獻禮影片。它是由史鳳和執(zhí)導,果靖霖、徐筠主演的人物傳記片,于2009年3月19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導演史鳳和采取散文詩化的手法,以環(huán)球雜志記者綠蒂對袁隆平的采訪為主線,設計成三個“樂章”,以交響曲貫穿始終,電影藝術地再現(xiàn)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矢志不渝、創(chuàng)造奇跡的非凡經(jīng)歷。
正如先生片頭講的那樣“只要有陽光,就有生命的交響曲”,先生用他的執(zhí)著譜寫了生命的最強音,成為了高山仰止的歌者!藍天,白云,海邊,先生說“我是一個把生命當歌唱的人”。整部影片視角下移,用樂觀、陽光、樸實的畫風和手法,講述了袁隆平歷經(jīng)坎坷研究出雜交水稻,解決人類吃飯難題的故事。
三年自然災害造成的全國大饑荒,是真正觸動袁隆平的點,讓天下人都能吃飽飯,讓人類遠離饑餓的崇高理想真正的“生根發(fā)芽”。他尊重科學,根據(jù)生物遺傳學,潛心研究水稻,他發(fā)現(xiàn)了一株結有230粒的高產(chǎn)稻穗,他把它們當成種子培育,可事與愿違,這230粒種子結出的稻穗?yún)⒉畈积R。他依據(jù)對生物遺傳學的深入研究,同時,仔細觀察和反復推敲,論證了先前“鶴立雞群”的稻株就是“天然雜交稻”。從此,袁隆平雜交水稻高產(chǎn)夢啟程了。
他歷經(jīng)千辛萬苦在茫茫的稻海里找到了敗育型雄性不育株。隨后他為了加快三系配套(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育種步伐,袁隆平告別妻子和孩子,帶著兩個助手遠赴海南,追逐夢想。在海南人民的配合下,他們兵分幾路尋找野生稻。因為他不想錯過野生稻一年一度的抽穗揚花期。卻錯過了父親的葬禮。
經(jīng)歷了十多年的研究,雜交水稻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引來了水稻專家的冷嘲熱諷,可不但沒有削弱他的銳氣,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袁隆平說“就算撤消項目,停撥科研經(jīng)費,我也決不放棄研究”,最后終于發(fā)明了高產(chǎn)的雜交水稻,以致大面積育種,在全國推廣。
電影沒有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卻通過人物樸實幽默的語言,用平民化的視角來塑造他,減少人物的神話色彩,努力展示出人物真實生動的人格之美,通過他面對謊言、挫折的態(tài)度,生動地刻畫了一個真實、執(zhí)著、幽默、多才多藝、純粹而高尚的人物形象,還原了真實的偉人袁隆平。
影片結尾,袁隆平親自出演了老年的自己,這是影片最驚艷的地方。他講著流利的英文,從容不迫地回答記者綠蒂女士的問題,他說雜交水稻不僅屬于中國,也屬于全世界,而生命不息,他將繼續(xù)追尋他的禾下乘涼夢。
生命如歌,生命是跋涉,執(zhí)著是靈魂的歸宿,是激情的永恒,袁隆平用他的堅韌和執(zhí)著,用他胸懷蒼生的情懷,譜寫了一曲壯麗的人生篇章!袁老走了,卻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2
2004年10月的一天午時,袁隆平應邀為依阿華州大學師生做了題為“中國超級雜交稻研究進展”的報告。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過后,依阿華州大學校長請學生們提問。
有一位中國留學生問道:“我們雖然身在國外,但經(jīng)常關心國內(nèi)的新聞,早就欣聞您為國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也明白您的一些背景材料。我們想明白,您從小就喜歡農(nóng)業(yè)嗎”
袁隆平笑吟吟地答道:“小時候,我很貪玩,有很多興趣愛好。我讀書,對感興趣的課程,就認真聽講,并且考試得高分;對不感興趣的課程,只求三分好,能及格就行了。大學畢業(yè)的時候,同學給我的鑒定是--愛好:自由;特長:散慢。自由散慢,我就這么一個人。至于學農(nóng),起緣于一次偶然的機遇。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一次郊游,教師帶我們到一個私人園藝場去參觀。我看見樹上的桃子紅紅的,葡萄一串一串的,花很漂亮。那時,我看了正在上演的卓別林主演的電影《摩登時代》,影片中有一個鏡頭,窗子外邊就是葡萄什么的,兩者的印象疊加起來,我感覺確實是田園美,就想長大后學農(nóng)了。如果那時教師帶我們到真正的農(nóng)村去看,又苦又窮又臟,那我肯定不會學農(nóng)了。”
臺下一陣大笑,為這位偉大科學家的坦誠和直率而叫好。他對自我性格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不加掩飾,讓中外大學生們愈加覺得他可敬、可親,完全真實地展現(xiàn)了這位科學家偉大和平凡的完美統(tǒng)一。
就這樣,他的學術報告在簡便而熱烈的氣氛中結束了。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3
不畏艱難,將個人價值與奉獻社會結合
為了雜交水稻事業(yè),袁隆平幾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視科學為生命。剛開始研究時,許多人說他是自討苦吃,他坦然回答:“為了大家不再餓肚子,我心甘情愿吃這個苦!毖芯織l件的簡陋艱苦、滇南育種遭遇大地震的威脅、上千次的實驗失敗,都動搖不了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決心。強國必先強農(nóng),強農(nóng)必先強種。袁隆平深諳這個道理。
以實踐求索真理、驗證真理,不斷創(chuàng)新
科學家是真理的捍衛(wèi)者,是事實的追隨者。袁隆平堅信實踐能發(fā)現(xiàn)事實,發(fā)現(xiàn)真理,并能驗證真理。袁隆平常說:“電腦很重要,書本知識也很重要,都是基礎,但是電腦和書本里面是種不出水稻來的!
袁隆平認為,科學是沒有止境的。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創(chuàng)新,才能成果迭出,常創(chuàng)常新。先后成功的“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從平均畝產(chǎn)300公斤左右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的水稻產(chǎn)量,就證明了這句話。
淡泊名利,樹立正確的身價觀
作為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雜交水稻培育技術更是“搖錢樹”,袁隆平完全可以憑借這些躋身富豪之列。甚至有機構評估“袁隆平”這個名字的品牌價值高達千億元。
但袁隆平表示,用財富衡量科學家價值太低級、太庸俗!安诲e,我身價值1008億,可我真的有那么多錢嗎?沒有。我現(xiàn)在就是靠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生活,已經(jīng)很滿足了!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4
“雜交水稻之父”這個光榮的名字,周四時我還曾用紅筆在這幾個字上做標注,誰又曾想三天后這抹艷麗的紅卻將成為灰色呢?出生于1930年,后也將加上一個卒于2021年,在這個溫暖的夏季,在那繁盛的長沙,稻子就將成熟,但他卻再也無法駐足在百里飄香的稻田中觀看。他就是我們的恩人,他賜予我們生命,他就是袁隆平院士。
許多人為他哀傷,為他送行,他是名勇士,他讓無數(shù)國家吃上了稻米,他讓無數(shù)人民不再挨餓,90多歲卻仍日復一日的工作著。每粒米都是他用血汗換來的,從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沒有糧食就沒有技術,沒有袁隆平老爺子,就沒有現(xiàn)在的大中華。他就是稻子,看似不起眼,確是重工業(yè)、高科技的地基,他頂著烈日卻從不低頭,能為別人吃飽飯而窮極一生。
但他的死卻并不代表袁隆平老人將離我們遠去,如果在西方心臟的停止與腦死亡代表了離去,那么在東方,他將會永遠活下去!盎钕氯ァ比齻字,指的并非他的肉體,而是指袁隆平老人這為國捐軀的精神。所謂英雄,所謂傳奇,所需要的都不是超能力,只是要為祖國奉獻的精神、為他人奉獻的覺悟,人人都能成為英雄,人人都能成為下一個“袁隆平”,歷史將會過去,傳奇將會受到傳承,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創(chuàng)造新的輝煌,雖然這過程很慢,但絕不會有錯誤,因為我們中國人,我們熱愛祖國,袁隆平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他的精神也將永遠依附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
聞稻香千里,愿院士安息!希望那躺在群花中的偉人能夠安息,也希望他的精神能一直受到傳承,讓傳奇永不磨滅,讓英雄永不稀缺!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5
讀袁隆平,讀“雜交水稻”之父,我可以從中讀出精神,讀出品質(zhì),讀出境界。
讀袁隆平,我知道人要有一個偉大的理想。
“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多么偉大的理想啊!多么崇高的追求啊!這是人類千百年來的夢想,是無數(shù)英雄為之努力的方向。凡成功者,必定有堅定而明確的理想。他們把理想作為自己人生的航標,披荊斬棘,勇往直前,直達自己理想的彼岸。在理想的指引下,袁隆平宛如上緊弦的發(fā)條,拉滿弓的銳箭,展示出常人所難以想象的意志和力量,越過讓常人望而卻步的艱難險阻。終于,他實現(xiàn)了他的夙愿:用占全球8%的耕地養(yǎng)活了占全球22%的人口,他讓中國人遠離了饑餓。
讀袁隆平,我知道要想做事業(yè),必須先學做人。
只有做一個老老實實的人,才能踏踏實實做事;只有做一個淡泊名利的人,才能一心一意做事,只有做一個坦坦蕩蕩的人,才能明明白白做事。如果袁隆平貪圖名利,他可能早已是億萬富翁;如果袁隆平貪圖享受,他也不用以七十六歲的高齡流連于稻田之間。他是真正想為人民做點實事,為農(nóng)民增收,為國家分優(yōu)。
讀袁隆平,我知道機遇寵愛有準備的人。
從查得威克發(fā)現(xiàn)中子,到中國科學家合成人工胰島素。他們遇到機遇,獲得成功,哪一個不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哪一個不是經(jīng)歷了數(shù)千次的實驗呢?有位名人說得好:“當你一切準備工作就緒時,就可以考慮機遇了!”是啊,機遇永遠偏愛有準備的人。
讀袁隆平,我知道運動是很重要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試想,如果所有的科學家都健康長壽的話,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會增添多少新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啊!每次聽到有風華正茂的科學家去世,我都會為他們感到惋惜,為國家失去人才感到痛惜。經(jīng)常運動,使自己身體健康,有了強健的體魄,才能為人類多作貢獻。
讀袁隆平,使我的精神得到升華;讀袁隆平,使我的心靈得到美化;讀袁隆平,使我的生命得到增值。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6
“我畢生的追求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
——袁隆平
午時1點07分,人們剛剛放下碗筷的時間,一條信息傳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因病去世,這位讓中國人吃上飽飯的偉大國士,一生奉獻給人民群眾的英雄,等待他的人民吃飽了午餐,便欣然落幕,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記憶中的袁隆平爺爺是位身體健康、功成名就之后依然走在科技道路上,努力前行的追夢人。我們生來便出生在和平祥和的時代,而不知道溫飽曾是中國的一大難題。追溯袁老的一生,從小時對自然農(nóng)業(yè)產(chǎn)生的興趣開始,便下定決心學習農(nóng)業(yè)技術,在中國三年的饑荒里,中國人民經(jīng)濟遭受了嚴重困難,“吃不飽飯”,成為中國百姓遭受的問題之一。在饑荒最嚴重的三年里,人民被饑餓所折磨的痛苦和流離失所的景象深深觸動了袁隆平爺爺。
隨后他立即投入了水稻研究,感受到農(nóng)業(yè)的重要意義之后,他不懼嘲笑和艱難,終于帶領團隊繼1970年的“野敗”之后,于1974年成功培育出新型水稻,將水稻產(chǎn)量提升了三倍。
已經(jīng)解決了溫飽問題的袁老并未停下探索的腳步,對于中國做出極大貢獻,解決了無數(shù)人吃飯的英雄,卻因買輛車被輿論推上了熱潮。如今,媒體為爭搶熱點而不惜謊報死訊的卑劣行為,令人憤怒,更令人心酸。農(nóng)民因有袁爺爺?shù)亩蛔,一代國士值得全世界致以崇敬的目光?/p>
袁老,是走進超市查看米價后,欣慰離去的人;是婉拒采訪后愿意與孩子合影的人;是九十歲生日,依然愿意將第一塊蛋糕遞給愛人的人;是面對在中國是否還會出現(xiàn)饑荒情況,堅定的說“那不可能”的人;是90歲高齡依舊不停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方面的探索的人;是靈車穿過路口車輛齊鳴笛默哀的人。
他是平凡的人,更是英雄、是國士、是偉人。
九十年來,您老來時與去時千差萬別,我們不忘手中飯碗,不忘吃下的每口糧食,不忘當今祖國的錦繡河山出自您手。
“人間明星隕落,卻永遠永遠閃耀在人們心間!
向您致敬。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7
我了解到袁隆平同志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世界級農(nóng)業(yè)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yōu)勢的第一人,曾成功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chǎn)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化高產(chǎn)雜交水稻組合——南優(yōu)2號;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fā)明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糧食生產(chǎn)和農(nóng)業(yè)科學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此外,他還先后榮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糧農(nóng)組織等多次國際獎勵。
他培育的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確保了我國以僅占世界7%的土地養(yǎng)活占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產(chǎn)的稻谷相當于每年解決6000萬人的吃飯問題。 有人說,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礦,怎么挖掘都有收獲,他還是一個多面體,每個側(cè)面都值得大家學習。是啊,如今,全國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學習,學習他為國為民為事業(yè)不畏艱難、勇于付出的獻身精神,學習他勇于追求真理、不迷信權威、不因循守舊、不斷探索的創(chuàng)新精神,學習他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學習他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xié)作精神,學習他謙遜淳樸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精神不是隨便說說的,翻開那本中國感動世界,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立體真切的展現(xiàn)在腦海里的,就是真實的袁隆平。 袁隆平早在考大學之前,他就立志做一個農(nóng)業(yè)科學家,西南農(nóng)學院正是我們這位現(xiàn)今的農(nóng)業(yè)科學家的誕生之地。也許是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經(jīng)歷的戰(zhàn)火與生活的艱辛讓他能夠立下這樣的志向吧。大學畢業(yè)后,他響應國家的號召,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懷大志,目標堅定的人,才會不畏懼苦,不害怕難!在20世紀60年代,在那饑荒的年代里,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慘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歷史成為袁隆平前進道路上的動力。從此,他立志使我國農(nóng)民擺脫貧困,立志向饑餓挑戰(zhàn)。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可以說袁隆平在青年時期就知道了,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業(yè),更造福了億萬的人民。所以,要做怎樣的人?我想應該就是要做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會有崇高的人格。所以,當我們今天學習袁隆平那么的美好的品質(zhì)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汗霜滿衣,皮膚黝黑,真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給我們的卻是人格的光芒。
“21世紀誰來養(yǎng)活中國人?”這是美國經(jīng)濟學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質(zhì)疑。袁隆平的頭腦中始終裝著一個堅定的答案:我們中國人自己養(yǎng)活自己。袁老還會告訴你他衷心希望雜交水稻這一成果不但能增強我們中國依靠自己力量解決吃飯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將為全人類戰(zhàn)勝饑餓做出更大的貢獻。在袁隆平的帶領下,通過大家努力,雜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積種植,增產(chǎn)十分明顯;在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國的開發(fā)工作進展也很順利。
袁隆平的一生,始終淡泊名利,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安逸,不向組織提任何個人的要求。他對“見利而拼命,干事而惜身”的人很反感,很厭惡。他說:“要那么多錢干什么?有些人連人格也不要了,人活著還有什么意義!”
袁隆平現(xiàn)在一定很高興,因為他自青年時期的理想到現(xiàn)在的目標,不論多苦多難,都已經(jīng)成為了現(xiàn)實!看完全部的袁隆平傳,我們知道他的高興,不是因為身上的各種光環(huán),而是因為他給了中國人自己養(yǎng)活自己的夢。
學習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個有價值的人!國杰出的農(nóng)業(yè)科學家、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和帶頭人。他作為新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決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雜交水稻科學研究,提出了水稻雜交新理論,實現(xiàn)了水稻育種的歷史性突破,使中國水稻產(chǎn)量不斷邁上新臺階,不僅解決了中國糧食自給難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梢哉f,袁隆平同志是我國當代知識分子的楷模。他獻身科學、頑強拼搏、勇于創(chuàng)新,以農(nóng)業(yè)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斷造福人類。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團結協(xié)作、甘為人梯,桃李滿天下,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他還是杰出的無黨派代表人士,衷心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積極參政議政、獻計出力,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對于這位偉大的、為中國人民、世界人民創(chuàng)造了無限財富的袁隆平院士,有人評價他的身價何只千億,可他每月的收入連工資加補貼也只有幾千元。依其貢獻,他應該擁有更多的錢,但面對幾千元的工資,他樂呵呵地說:“要生活和生產(chǎn),錢是重要的,但錢的來路一定要正。錢是拿來用的,有錢不用等于沒有錢。但是用錢,第一不要奢侈浪費,第二不要小氣,該用的就用,不該用的就不用。所以,我穿衣服樸素大方,這是一個原則。穿那么好干什么,表面光。穿得好,也不見得你的地位就高!边@就是袁隆平院士的金錢觀,樸實直白,寓意深刻,發(fā)人深思。有人評價他說:
“袁隆平院士頭頂藍天,勇攀科技高峰;腳踏實地,造福世界人民。他幾十年如一日,刻苦鉆研,鍥而不舍;淡泊名利,無私奉獻,服務人類社會;胸懷祖國,心憂天下,造福世界人民,……”作為科學家,袁隆平院士不僅貢獻巨大,更是一位精神可貴、品德高尚的人。他杰出的科技才能與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達到了完美結合和高度統(tǒng)一,贏得了社會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風,為我們身處教育戰(zhàn)線的廣大知識分子樹立了學習的典范。
《大國糧倉》觀后感 篇28
我們都好像和袁老有一面之緣,在課本里,在飯桌上,在人間里。今天,我們用觀看電影的方式緬懷袁隆平爺爺。
銀幕中的爺爺:與妻子分別二十年,再見面已年過半百;在海南研究十余年,研究成果卻一直止步不前;長時間沒有研究成果,經(jīng)費被停,被潑各種冷水。
但銀幕外的我們,看到的不是他的放棄,而是他傾其一生、歷經(jīng)數(shù)十載的不懈探索和艱難實踐,孕育雜交水稻。不僅解決了中國人的吃飯問題,更是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喜看稻菽千重浪,在卓越的功勛背后,我們也看到了他作為90后的樸實可愛:他生活簡單,衣著樸素;他多才多藝,拉小提琴,英文流利,游泳健將;他幽默風趣,會說自己是“自由散漫”,被問到“帥不帥”時會得意地回答一個“handsome”。當這些特質(zhì)合起來時,我們看到的他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而是田間地頭家長里短的可愛爺爺。
袁隆平爺爺?shù)碾x開,相信很多人心中不止是悲痛,還有著無所適從的恐慌與不安。但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被從未打過照面的人們依賴。歷史在傳承,但我們相信他能青山永駐,他能萬古流芳,他能擁有那千千萬萬人永恒的愛和這世世代代不朽的名。今天舉行了他的遺體送別儀式,但是我想說,真正的死亡不是他的身體消涅,而是我們對他功勛以及精神的遺忘與不傳承。所以,要記得,共和國記得,我們更應該記得,我們不僅記得,還要傳承下去,融入我們精神血脈,塑進我們鐵血脊梁。
【《大國糧倉》觀后感(通用28篇)】相關文章:
《大國糧倉》個人觀后感(通用17篇)03-02
《大國糧倉》的觀后感(通用21篇)03-02
電影《大國糧倉》個人觀后感(通用19篇)03-02
電影《大國糧倉》觀后感(精選19篇)03-02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的觀后感400字(通用11篇)03-02
紀錄電影《大國糧倉》的觀后感500字(通用26篇)03-02
大國盛會觀后感(通用7篇)02-24
《大國盛會》的觀后感(通用12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