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天堂日韩,中文字幕18页,天天伊人网,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時間:2021-09-15 17:11:05 臘八節(jié) 我要投稿

關(guān)于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集合5篇

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1

  臘八節(jié),在民間這一天有著許多的習(xí)俗。

關(guān)于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集合5篇

  祭祀

  關(guān)于臘祭,古書多有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并擊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土以逐疫”。先秦的臘祭日在冬至后第三個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漸固定在臘月初八。到了唐宋,此節(jié)又被蒙上神佛色彩。這項活動來源于古代的儺(古代驅(qū)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yī)療方法之一即驅(qū)鬼治疾。作為巫術(shù)活動的臘月?lián)艄尿?qū)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qū)仍有留存。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靈、歡慶豐收和驅(qū)疫禳災(zāi),而成為臘八節(jié)的主旋律。其節(jié)俗主要是熬煮、贈送、品嘗臘八粥,并舉行慶豐家實。同時許多人家自此拉開春節(jié)的序慕,忙于殺年豬、打豆腐、膠制風(fēng)魚臘肉,采購年貨,“年”的氣氛逐漸濃厚。

  臘八粥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xí)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據(jù)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chuàng)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wèi)國(今尼泊爾境內(nèi))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dāng)時婆羅門的神權(quán)統(tǒng)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jīng)六年苦行,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從此佛門定此日為“佛成道日”,誦經(jīng)紀念,相沿成節(jié)。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fēng)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的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的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臘八節(jié)的習(xí)俗1000字作文作文。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的,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的臘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廟的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

  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的,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shù)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jié)果實。

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2

  從前,有一家人家,三口人過日子——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婆、一個兒子。

  老頭和老太婆,一年到頭總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公雞一打鳴,老頭就起來下地,老太婆就起來點火做飯;老頭耪五更地回來,老太婆已把飯做好,屋里院外收拾得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吃完飯,老頭抽袋煙又下地了,老太婆就搬過紡車,嗡嗡地紡線。就這樣,他家年年打得糧食大囤溜,小囤滿,有吃有穿,日子過得美美的。鄰人們哪個不夸呀,哪個不學(xué)呀!

  兒子呢,才十多歲。爹讓他學(xué)耪地,他不去干;媽讓他學(xué)管家,他不聽。他凈貪玩。他爹媽想,嗨,還小呢,也許長大了,一懂得過日子的道理就好了。誰知兒子長成了大小伙子,倒是不貪玩了,那個饞勁頭可大啦!爹媽說勸,他當(dāng)耳邊風(fēng);鄰人們說他沒出息,他裝聾。他想的好:有爹媽干著呢,我不干也行;誰讓我攤上個好的“父母運”呢?

  老頭和老太婆漸漸地老了。

  一天,老頭得了重病,治也治不好,眼看就要死去。臨死時候,老頭把兒子叫到跟前,囑咐他說:

  “孩子,你總要記住哇——‘誰家地上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阋傧駨那澳菢酉氯ィ缤硎且茏锏!

  老頭說完了就死了。

  兒子沒把爹的話記在心里,老頭死后,他當(dāng)家,仗著爹留下的房子,地,還有一囤糧食,就天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越來越放蕩了。不久,他娶了個媳婦。媳婦跟男人一路人。鄰人們都罵他們是“花啦虎”,老太婆氣病了。

  一天,老太婆倒在炕上,看看也要死去。兒子不聽話,就囑咐囑咐媳婦吧。老太婆把兒媳婦叫到跟前,痛心地說:“孩子,你總要記住呀——‘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阋隳腥四菢訉W(xué)下去,早晚是要受罪的!

  老太婆說完也死了。

  媳婦沒有把婆婆的話記在心里,她和男人更放蕩啦!每天日頭不曬屁股不起炕,地里長遍了野草不耪一鋤;天天只顧吃呀花呀。父母留下糧食吃光了,賣地;賣地的糧食快吃完了,不礙——還能賣房子呢。他們就這樣迷迷糊糊地過下去。鄰人們都不搭理他們了!到了。

  寒風(fēng)呼呼地嚎,大雪嘩嘩地飄。冰天雪地,冷得連只野鳥也看不見呀。父母留下的三間房子,也不收拾也不抹泥,早就露天了,風(fēng)吹雨打日頭曬,檁都朽了,就是賣,誰買這樣的房子呢?常說的話——“臘七,到處凍個大疙瘩”。臘月初頭這幾天,是冬天最冷的時候。

  這兩口子,擠在墻旮旯里,凍得哆哆嗦嗦直打顫,餓得耷拉著腦袋眼發(fā)花。到臘月初八這天,他倆再也忍不住了,直直懶腰,把囤拆了。抖抖囤底,弄把糧食,敲敲囤邊,又弄把雜糧;把囤簍當(dāng)柴,把糧食下鍋,熬了半鍋雜糧粥喝了。心里一暖和,兩人這才猛地想起爹媽的話?墒峭砝病瓤谙≈囗斒裁囱!兩人連凍帶餓死在旮旯里了。

  這件事一個傳十,十個傳百——大伙都知道了。后來人們每到舊歷臘月初八這天,就有這個風(fēng)俗:家家五更天起來,把許多雜糧放在一起熬一鍋雜糧粥,這就叫“臘八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老人們總愛對晚輩講這個故事,講完了就說:

  “那對饞懶的夫妻,不聽勸不服說,光憑攤上了好的‘父母運’,怎么樣?吃光淘凈到末了鬧頓這樣的雜糧粥喝,還是沒誤了凍死呵!”接著,老人們便念叨起老頭和老婆臨死時說的.話:誰家煙囪先冒煙,誰家高梁先紅尖,誰家土地耪得勤,誰家糧食打滿囤。

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3

  1月17日,人們將迎來傳統(tǒng)節(jié)日臘八節(jié)。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據(jù)說,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jié)日,稱為“佛成道節(jié)”。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的習(xí)俗。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清朝,喝臘八粥的風(fēng)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也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繁多。其中以北京最為講究,摻在白米中的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剝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臘八粥吃幾天還有剩下的,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如果把粥送給窮苦的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在民間,假如院子里種著花卉和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jié)果實。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年的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jié),有吃臘八粥的習(xí)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dāng)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們家鄉(xiāng)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nèi)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jù)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qū)的棗樹原都不結(jié)果,人們都不愿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里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jié)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jié)出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里面包含著許多科學(xué)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diào)節(jié)棗樹的營養(yǎng)增長,阻止養(yǎng)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yīng)地上部分,從而保證果實的營養(yǎng)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辦法罷。

  直到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fēng)俗。當(dāng)?shù)亓鱾饔羞@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jié)得干連蛋!薄案蛇B蛋”,是家鄉(xiāng)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臘八這一天,除祭祖敬神外,也有在這一天悼念亡國、寄托哀思的。

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4

  一年一度的臘八節(jié)又到了。在中國民間的節(jié)日中,臘八節(jié)雖不及春節(jié)、中秋、端午、重陽等那樣熱鬧隆重,但由于歷史悠久,傳說動人,還是頗有影響的。

  臘八節(jié)本是佛教的節(jié)日。據(jù)印度佛經(jīng)記載,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經(jīng)出家修道,但是經(jīng)過了六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沒有能在精神上擺脫對人生的各種苦惱。這時他已經(jīng)饑餓疲憊到了極點,幸好有一個牧女給他送來了乳糜(奶粥)使他恢復(fù)了體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樹下靜思七日七夜,終于覺悟成佛。于是佛教便把這一天作為"成道節(jié)"來紀念。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后,中國佛教徒認為釋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臘月)初八,遂以"臘八"為成道節(jié)。古時候,每逢這一天,各寺院都要誦經(jīng)紀念,并且仿效牧女獻乳糜事,以各種香谷、果實煮粥供佛,稱為"臘八粥"。

  后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習(xí)俗便從寺院擴展到民間。據(jù)《東京夢華錄)記載,在北宋時期,這一天各寺院都要作浴佛會,還要煮七實五味粥供佛并贈施主。是日民間各家亦將果子雜料煮粥而食。

  明朝時,皇帝在這一天要向文武百官賞賜宮內(nèi)煮的臘八粥,其用料自然十分講究。到了清朝,這一風(fēng)俗更為盛行,不僅家家煮臘八粥,而且有錢人家還用果料做成各色禽蟲來裝點粥面,相互贈送。清朝慣例,自乾隆年間開始,皇帝賜給文武百官的臘八粥,都是在雍和宮煮成的。雍和宮內(nèi)有一口直徑約兩米、深一米半的大銅鍋,是專為煮粥用的。

  當(dāng)年雍和宮總共要煮六鍋臘八粥:前三鍋供佛和獻給皇家及王公大臣們享用,所以粥料特別精美,還要添放奶油、羊肉丁等;第四、五鍋是送給百官及眾喇嘛吃的。第六鍋是施舍給老百姓的,質(zhì)量自然就差多了。據(jù)說這口熬粥的大銅鍋現(xiàn)在還保存在雍和宮前院的西鼓樓旁,也可以算是一件文物了。

  臘八粥的原料,可多可少:小戶人家用大米、小米、江米(即糯米)、紅小豆、豇豆、紅棗熬一鍋粥,頗為甜香可口。昔日豪門大戶若熬臘八粥,講究起來,可就無盡無休了。

  除上述幾種普通糧食以外,還要增添珍珠米、薏仁米、菱角皮、赤豆、綠豆、豌豆、蕓豆、蓮子、花生仁、松子仁、棒子仁、核桃仁、白果、栗子、桂元肉。荔枝肉、紅棗金絲蜜棗、青梅、瓜條、橘餅、金糕條、梨干、桃脯、蘋果脯、蜜餞溫樸、蜜餞海棠,再加上瓜子仁、青紅絲,紅白糖等等,加上外用果料幾乎上百種之多。

  每逢臘八節(jié),民間除煮臘八粥外,還有泡臘八蒜、釀臘八酒等習(xí)俗。臘八蒜是將蒜頭去皮后泡在米醋內(nèi),月余后蒜呈淺綠色,味道鮮美,說是食后可驅(qū)疾病,避瘟邪。臘八酒,是臘八節(jié)用糯米釀制的酒,越年后酒呈暗紅色,晶瑩透亮,點滴成絲,酒味濃郁,飲后唇齒留香?上н@種民間釀制的酒,一般數(shù)量不多,僅供家用,市場上很難買到。

臘八節(jié)作文900字 篇5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也叫作臘八,是春節(jié)前的第一個節(jié)令,在此之后"年味"日便漸濃郁起來。民間,一直流傳著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xí)俗。

  關(guān)于臘八粥的來歷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饑餓和勞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發(fā)現(xiàn),女童急忙跑回家尋找食物?伤揖池毢,缺衣少食。自己家種的雜糧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幾粒米。姑娘向來慷慨大方,樂于助人,她將每個糧袋子底下所剩無幾的糧食搜羅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種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釋迦牟尼吃了香噴噴的粥后,很快蘇醒過來,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樹下靜思,終于在臘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后來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臘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臘八粥又稱佛粥。每到這一天,寺廟里的僧眾將募化來的齋糧煮成稀飯,來供奉神佛,將佛粥供過之后,再分給窮人食用。后來,臘八粥流傳開來,成為民間的一種習(xí)俗。南宋詩人陸游留下了這樣的詩句:"今朝佛粥更相贈,更覺江村節(jié)物新。"臘八粥作為民間的吉祥食品相互贈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豐收以及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吉祥如意。

  臘八節(jié),是要喝臘八粥的。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家家戶戶都要制作。你知道臘八粥怎么做嗎?讓我告訴你吧!臘八粥的原料很多,雜七雜八的有十多二十種,大多是我們平日里很少能吃到的東西。干果類的有紅棗、杏干、花生米、香酥核桃仁、蓮子,鮮果片兒有鴨梨、山楂、橘子瓣兒,雜糧類的更齊全,有江米、大麥仁、豌豆、大刀豆,除了這些,還有秋日里晾曬的一些干菜,有白蘿卜干、胡蘿卜條、扁豆角兒,有的人家還會放上冰糖、青紅絲。

  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每年的臘月初八,母親都會給全家人熬一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那時的生活很清苦,沒有太多的東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親卻總會想盡辦法給我們做上熱騰騰的臘八粥。母親把事先煮熟的紅豆、綠豆、花生和淘凈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鍋中,蓋上鍋蓋,在灶里架好火。待開鍋后,母親隔一段時間用飯勺攪幾下,防止粘鍋,隨著鍋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臘八粥的香味頓時溢滿了整個土屋。

  手捧著盛滿香噴噴臘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覺幸福極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覺讓我愛不釋手。香甜可口的臘八粥,暖和溫馨,給全家人平添了一種過年前的節(jié)日氣氛。那時我只是覺得臘八粥好吃,而沒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離開了家,才越發(fā)感受到這其中承載著母親太多的辛勞,太多對子女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