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釣魚經(jīng)典故事
導語:姜太公用直鉤不掛魚餌垂釣,愿意上鉤的魚,就自己上鉤。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別人設下的圈套。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歷史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姜太公釣魚經(jīng)典故事
一、詞語出處
《武王伐紂平話》卷下:“姜尚因命守時,立鉤釣渭水之魚,不用香餌之食,離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負命者上鉤來!’” 釋義 “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稱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鉤不掛魚餌垂釣,愿意上鉤的魚,就自己上鉤。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別人設下的圈套。
二、詞語釋義
呂尚隱居,垂釣于渭濱溪,周文王打獵時和他相遇,談得極為投機,即拜為師。后呂尚幫助武王伐紂滅殷,建立周朝。后遂用“太公釣、呂釣、渭釣、子牙垂鉤、溪釣、渭濱垂釣、釣周、釣渭、垂釣溪、大釣無鉤、直鉤釣國、溪直釣、溪未遇”等寫隱居、賢才待用,及賢能執(zhí)政,大業(yè)盛隆;以“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直鉤魚”等表示心甘情愿。
三、主要內(nèi)容
商朝末年,渭水流域興起了一個國名叫周的強國,周的祖先姓姬,歷史很悠久,據(jù)說他們的遠祖后稷在堯的時候擔任農(nóng)師,以后世世代代承襲這個職務,管理農(nóng)業(yè)方面的事情。夏朝末年,政府腐敗,農(nóng)業(yè)衰弱,周的祖先就西遷到現(xiàn)在的甘肅東部和陜西西部一代,自己組成了部落。商朝后期,周族遭受西北的狄族的侵擾,周族的首領古公儃父率領族人從岐山北邊遷到岐山南邊的周原上居住,并且在那里建筑城郭宮室,開墾荒地,設置官吏。大概從那時起,周族逐漸形成了奴隸制國家。古公儃父的兒子季歷在位時,周的勢力強大起來。商朝的王感到周的威脅,就殺害了季歷。
季歷死后,她的兒子姬昌繼位,就是有名的周文王。因為祖先做過農(nóng)師,周文王也十分重視農(nóng)業(yè)。他待人寬厚,對待老年人很尊敬,對待小孩很愛護,所以來百姓都很擁護他。周文王特別尊重有本領的人,請他們幫助他治理國家。許多有本領的人紛紛來投奔他,因此他手下?lián)碛性S多文臣武將。
殷紂王看到周勢力越來越強,十分害怕,就找個理由把周文王找來,囚禁在羗里(今河南省湯陰縣西北)。周文王的臣子為了搭救文王,搜羅了美女、好馬和珍寶獻給紂王,并買通商朝的大臣,請他在紂王的面前求情。紂王很貪財,又喜歡美女。他的了禮物,聽了大臣的話,把文王釋放了。三聯(lián)閱讀3lian.com/zl/轉載請保留
周文王獲得自由以后,決心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以便尋找機會,推翻商朝,報仇雪恥。他看到自己手下雖然有了不少文臣武將,可是還缺少一個文物全才能夠統(tǒng)籌全局的人,幫他籌劃滅商大計。因此,他經(jīng)常留心尋訪這樣的大賢人。
有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獵,在渭水的支流磻溪邊上遇見了一位釣魚的老人。老人須發(fā)斑白,看去有七八十歲了。奇怪的是他一邊釣魚,一邊嘴里不斷地嘮叨:“快上鉤呀上鉤!愿意上鉤的快來上鉤!”再一看,老人釣魚的魚鉤離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的,不是彎的,上面也沒有釣餌。文王看了很納悶,就過去和老人攀談起來。
這老人姓姜名尚,有名子牙,是遠古時代炎帝的后代。他曾在商朝的首都朝歌(今河南省湯陰縣)宰過牛,在黃河邊上的孟津賣過酒。他不會做買賣,虧了本,所以到渭水邊上來釣魚了其實是在等待賢明的君主來尋訪他。
周文王和姜尚的談話中,發(fā)現(xiàn)姜尚是一個眼光遠大、學問淵博的人。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對政治、軍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特別是對于當時的政治形勢,分析的頭頭是道。他認為商朝的天下不會很長久了,應當有賢明的領袖出來推翻它,建立一個新的朝廷,讓老百姓能過上舒服的日子。
姜尚的話句句都說到了文王的心里。他本來就是為了想要推翻商朝,到處去尋找大賢人,這眼前的姜尚,不就是自己要尋訪的大賢人嗎?文王懇切的對姜尚說:“我們盼望您很久了,請您到我們那里去,幫助我們治理國家吧!”說完就叫手下人趕過車子來邀請姜尚和自己一同上車,回到都城里去。
姜尚到了文王那里,先被立為國師,也就是最大的'武官:后來升為國相,總管全國政治和軍事。周文王的父親太公季歷在位的時候,就向望著姜尚這樣的大賢人了,所以人們尊稱姜尚為“太公望”。后來人們干脆把“太公望”的“望”省略掉,把姜尚叫做姜太公。
姜太公果然是棟梁之才,他做了周文王的國相,幫助周文王整頓政治和軍事,對內(nèi)發(fā)展生產(chǎn),是人民安居樂業(yè);對外征服個部族,開拓疆土,削弱商朝的力量。周文王在姜尚的輔佐下,先后打敗了大戎、密須得部族,征服了嗜、閣等小國,并且吞并了從屬于商朝的崇國,在崇國的地盤上營建了一個豐城,把都城從岐山南邊的周原遷到了豐城。到周文王晚年的時候,周的疆土大大擴充,西邊收復了周祖的老家,現(xiàn)在陜西、甘肅一帶地方,東北進展到現(xiàn)在山西的黎城附近,東邊到達現(xiàn)在河南沁陽一帶,逼近了殷紂王的都城朝歌,南邊把勢力擴充到了長江、漢水、汝水流域。據(jù)說周文王已經(jīng)控制了當時天下的三分之二,為滅商奠定了可靠了基礎。
同源典故
【太公釣】孟浩然《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擅溪別業(yè)》詩:“閑垂太公釣,興發(fā)子猷船。”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五出:“金鰲上鉤,金鰲上鉤,好似太公一釣,享國千秋。”
【呂釣】陸游《雜感十首》之一:“呂釣渭水濱,說筑傅巖野。”
【渭釣】陳若水《沁園春·壽游侍郎》詞:“肯又拋渭釣,似周尚父,且來洛社,作宋耆英。”顧炎武《子德李子聞余在難特走燕中告急諸友》詩:“相期非早暮,渭釣與莘耕。”
【子牙垂鉤】胡曾《詠史·渭濱》詩:“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獨垂鉤。”
【磻溪釣】杜甫《奉贈鮮于亦兆二十韻》:“脫略溪釣,操持郢匠斤。”韓愈《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韻》:“傅氏筑已卑,磻溪釣何激。”
【姜太公釣魚經(jīng)典故事】相關文章:
姜太公釣魚的故事05-22
姜太公釣魚的歷史故事10-18
成語故事:姜太公釣魚02-16
姜太公釣魚01-30
姜太公釣魚作文06-26
姜太公釣魚作文05-13
姜太公釣魚小學作文07-07
姜太公釣魚的歷史典故12-12
姜太公釣魚歷史典故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