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作文素材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對魯迅的評價。
魯迅是在文化戰(zhàn)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shù),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飨缎旅裰髦髁x論》
魯迅在中國的價值,據(jù)我看要算是中國的第一等圣人?追蜃邮欠饨ㄉ鐣氖ト,魯迅則是現(xiàn)代中國的圣人!飨对谘影碴儽惫珜W紀念魯迅逝世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據(jù)說有一個日本人發(fā)表他自己對中國的一點看法,說:“全中國只有兩個半人懂得中國。一個是魯迅,一個是蔣介石,半個是毛主席!泵飨狇T雪峰說完這段話后哈哈大笑,然后沉思著說:“這個日本人還不簡單,他認為魯迅懂得中國,這是對的。”
林語堂:“魯迅與其稱為文人,不如號為戰(zhàn)士。戰(zhàn)士者何?頂盔披甲,持矛把盾交鋒以為樂。不交鋒則不樂,不披甲則不樂,即使無鋒可交,無矛可持,拾一石子投狗,偶中,亦快然于胸中,此魯迅之一副活形也。德國詩人海涅語人曰,我死時,棺中放一劍,勿放筆。是足以語魯迅!
二、魯迅求學、讀書。
(1)、求學:
1904年9月,往仙臺入醫(yī)學專門學校,成績在142人中排68名。1906年3月、4月間因深感改造國民性的必要退學,棄醫(yī)從文。
1906年六月復赴日本,在東京獨逸語學校研究文藝,搞翻譯,跟章太炎先生學習《說文解字》等,與周作人編《域外小說集》兩冊,在東京和上海銷售。因周作人在立都大學未畢業(yè)就跟羽太信子結婚,羽太家又很貧窮,為了貼補家里和二弟的費用,魯迅回國工作。
魯迅的買書和藏書
根據(jù)《魯迅日記》逐年統(tǒng)計,24年間魯迅總共收入12萬多銀圓,約合今人民幣480萬元。而其中耗資1萬3千多銀圓用來購置圖書1萬多冊(幅),價值約合今人民幣52萬元;也就是說,平均每年耗資5千多銀圓(合今人民幣2萬多元)專門用來買書。別人贈送的圖書還不計在內(nèi)。而且后十年所用書款,更多于前期。(筆者注:1912年一塊銀圓的實際購買力,約合今日人民幣50多元;1926年一塊銀圓合今40多元;1936年一塊銀圓合今35元以上。這還是一個較為保守的比例。有些經(jīng)濟學家提供的數(shù)值比這更高。本文采用一塊銀圓平均合今人民幣40元的估算值。)
從1912年5月(魯迅31歲)初到北京教育部工作,至1936年10月(魯迅55歲)在上海病逝,這24個年頭中,魯迅收入的平均11.1%專門用來購置圖書?梢娮x書、購書、寫書、教書,是魯迅一生始終不渝的最強烈最持久的嗜好。
圖書,是魯迅最珍惜的精神財富和物質(zhì)財富。他的不朽著作如《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參考了數(shù)量驚人的古籍文獻,大半出于他精心搜集的藏書。他還利用藏書和借書編輯了《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等;他為了翻譯一些外國文學作品,預先購置了大量參考書籍,甚至委托朋友們從歐洲、日本購買外文原版。??縱觀《魯迅日記》24年的書帳,詳細記載了他平生購置并保藏的9千6百多冊書籍和6千9百多張古文物拓片,共1萬6千5百件圖書。
三、魯迅的老師
在魯迅先生眾多的“先生”之中,他寫過的,自認為對他影響很大的有三位:
第一位:《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壽鏡吾先生。
《三味書屋》中提到魯迅的老師壽鏡吾,他是浙江紹興覆盆橋人,學生都尊稱他為壽老先生。這個“老”不但指年齡大,還包括知識淵博、受人尊敬的意思。壽老先生于1929年7月30日以82歲高齡謝世。
第二位:《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嚴九郎先生。
藤野先生介紹:日本福井縣人,出生于一醫(yī)生家庭。1904年7月(魯迅從仙臺醫(yī)專前幾個月)升為教授。曾擔任解剖學、解剖實習和局部解剖等課程。他為人正直、生活樸素,工作認真負責,對弱國學生無民族偏見,對魯迅很關懷,受到魯迅的尊敬。
第三位:《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先生。
四、魯迅棄醫(yī)從文
魯迅在日本仙臺留學期間,一天,在上課時,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個被說成是俄國偵探的中國人,即將被手持鋼到的日本士兵砍頭示眾,而許多站在周圍觀看的中國人,雖然和日本人一樣身強體壯,但個個無動于衷,臉上是麻木的神情。這時身邊一名日本學生說:“看這些中國人麻木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滅亡!”魯迅聽到這話忽地站起來向那說話的日本人投去兩道威嚴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樣洶涌澎湃。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中國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腦海閃過,魯迅想到如果中國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F(xiàn)在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nèi)藗兊木衩婷。他終于下定決心,棄醫(y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從此,魯迅把文學作為自己的目標,用手中的筆做武器,寫出了《吶喊》、《狂人日記》等許多作品,向黑暗的舊社會發(fā)起了挑戰(zhàn),喚醒了數(shù)以萬記的中華兒女,起來同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
五、魯迅先生的幾個特點
1、勤奮博學
夜吃辣椒
魯迅在南京江南水師學堂第一學期結束時,因考試成績優(yōu)異,學校發(fā)給他一枚金質(zhì)獎章。魯迅沒有把獎章作為自我炫耀的標牌,卻跑到鼓樓街把它賣了,用賣掉的錢買了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和一大串紅辣椒。魯迅是浙江紹興人,那里沒有吃辣椒之好,獨魯迅有辣椒之嗜?
非也。原來,魯迅是用此物解困的。以后魯迅每讀書至夜深人靜、天寒人困之時,就摘下一只辣椒來,分成幾截,放進嘴里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里流淚,噓唏不已,只覺周身發(fā)暖,睡意頓消,于是捧書再讀。
2、關心青少年。
有一次,先生請幾位朋友來家里吃飯。大家都邊談邊吃,突然先生的兒子海嬰突然說有碗菜壞了,客人們吃著沒覺得味道有什么不對,只覺得是小孩子亂講,沒加理會。先生聽了海嬰的話后,馬上將兒子吃剩下的那一筷子菜挾起來嘗了嘗,對大家說味道確實壞了。柳亞子聽到這事兒,特地將它寫進他的《我的兒童教育觀》一文,文中這樣評道:“你想,除了魯迅先生,誰還能有這種尊崇兒童,愛護兒童的.偉大呢?”可見先生對兒童的教育不是理論上說說就算了的,而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具體做到。
3、謙虛謹慎
魯迅曾拒絕諾貝爾獎提名
魯迅是第一位受外國人關注并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獲提名的中國作家。
1927年,來自諾貝爾故鄉(xiāng)的探測學家斯文海定到我國考察時,在上海了解了魯迅的文學成就以及他在中國文學上的巨大影響。這位愛好文學的瑞典人,與劉半農(nóng)商量,準備推薦魯迅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劉半農(nóng)托魯迅的好友臺靜農(nóng)去信征詢魯迅的意見。魯迅婉言謝絕了。
4、毛主席稱贊他的三種精神:
六、學過的魯迅作品
1、《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一曲譜寫幼年往事的優(yōu)美樂章。在這一膾炙人口的散文中,作者以如詩的筆觸舒卷自如地為人們描繪了一個妙趣橫生的童心世界。同樣,也表現(xiàn)了三味書屋生活的無趣。
2、《社戲》
以"社戲"為線索,回憶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刻畫了一群栩栩如生的農(nóng)家孩子的形象,表現(xiàn)了勞動任命淳樸,善良,友愛,無私的美好品質(zhì).主要講魯迅童年在家鄉(xiāng)的趣事和家鄉(xiāng)的民俗風情,反映了魯迅對故鄉(xiāng)的熱愛,對美好童年的向往。
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九一八事變?nèi)苣曛H,有些人散布對抗日前途的悲觀論調(diào),指責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這篇文章,反駁這種錯誤論調(diào),鼓舞民族自信心。
4、《故鄉(xiāng)》
主要刻畫了閏土和楊二嫂兩個人物,深刻反映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給中國農(nóng)村帶來的苦難,給中國農(nóng)民帶來的心靈上的創(chuàng)傷。
5、《風波》
小說描寫了一九一七年張勛復辟事件在江南某水鄉(xiāng)所引起的一場關于辮子的風波,展示出當時農(nóng)村的真正面貌,揭示了封建帝制還在向農(nóng)民肆虐,農(nóng)民還處在封建勢力和封建思想統(tǒng)治之下,愚昧落后,缺乏民主主義覺悟?坍嬃似呓、七斤嫂、趙七爺、八一嫂、九斤老太的形象。
《自嘲》詩句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意思是形容對敵人決不屈服,對人民大眾甘心象牛一樣
俯首聽命。
《自題小像》寄意寒星莖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棄醫(yī)從文”確立了他一生的奮斗目標,其源概出于“我以我血薦軒轅”所表露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
七、作文片段
1、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時二十五分,一個偉大的靈魂在上海大陸新村寓所停止思考,永遠閉上了眼睛。然而——七十多年過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時常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人們無時無刻不沐浴在他思想的光輝里,無時無刻不會感受到他的存在。
他一生戰(zhàn)斗不息,以筆為槍,不倦的向舊勢力發(fā)出挑戰(zhàn);他伏首甘為孺子牛,對青年人總是無私的呵護。人們誦讀他的著作時時常感到驚悚,因為在作品里人物的身上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它象皮鞭一樣考問著人們的良知,“仿佛要榨出皮袍下藏著的小來”,教人慚愧,催人自新。
詩人臧克家贊美他“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在廣大的人民心里,他代表了民族魂!
2、經(jīng)過長時間的努力,有無數(shù)的人因魯迅的文章而徹底醒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魯迅先生依然拿起筆,堅定不移的寫著,即使前方有無數(shù)的暴風雨,他也會說:“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變成了路!
3、(請摘抄《詳解》九下第五單元提示):
八、結束語:
走近魯迅,我們會慢慢理解:他的家族是怎樣從小康墮入困頓的;了解他的親情和愛情。走近魯迅,我們看到了:先生是一個多么勤奮刻苦的求學者。
走近魯迅,我們受到有益的教育:他對恩師有著怎樣的感恩和懷念。
走近魯迅,我們的眼睛為之一亮:原來魯迅先生是如此生動,如此豐富,如此多面的普通人。走近魯迅,我們從他的交際中真切的感到:他的確是一位愛憎分明的文學大師。走近魯迅,我們會再一次拜讀先生的作品,重新感受其作品的博大精深。
走近魯迅,我們就走進了一個精神和文化的殿堂!
拓展:人物傳記魯迅作文素材
魯迅真正的可愛處,是他的“迭宕自喜”。
“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說,這句話我們早就遺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譯成“好玩”。然而“迭宕自喜”也罷,“好玩”也罷,都屬于點到為止的說法,領會者自去領會,不領會,或不愿接受的,便說了也白說。我今天要來強說魯迅的“好玩”,先已經(jīng)不好玩,怎么辦呢,既是已經(jīng)在這里裝成講演的樣子,只好繼續(xù)做這吃力不討好的事。我們先從魯迅的性格說起。
老先生“迭宕自喜”
現(xiàn)在我這樣子單挑個所謂“好玩”的說法來說魯迅,大有“以偏蓋全”之嫌,但我不管它,因為我不可能因此貶低魯迅,不可能抹煞喜歡魯迅或討厭魯迅的人對他的種種評價。我不過是在眾人的話語縫隙中,撿我自己的心得,描一幅我以為“好玩”的魯迅圖像。
以我私人的心得,所謂“好玩”一詞,能夠超越意義、是非,超越各種大字眼,超越層層疊疊的價值判斷與意識形態(tài),直接感知那個人——當我在少年時代閱讀魯迅,我就會不斷不斷發(fā)笑。成年以后,我知道這發(fā)笑有無數(shù)秘密的理由,但我說不出來,而且幸虧說不出來——這樣一種閱讀的快樂,在現(xiàn)代中國的作家中,讀來讀去,讀來讀去,只有魯迅能夠給予我,我相信,他這樣寫,知道有人會發(fā)笑。
隨便舉一個微不足道的例子吧,在《看蕭與看蕭的人們》中,記錄宋慶齡通知魯迅說,蕭伯納到了上海了,正在那里吃飯,問他愿不愿意去見見。魯迅于是寫道:有這樣的要去見一見,那就見一見吧。
什么意思呢?沒有什么意思,但這里面有一層需要說卻又不好說、說不好就很不好玩的意思。什么意思呢——蕭是大人物,魯迅知道自己也是大人物,不去見,或趕緊去見,看得很重,或存心看輕,都沒必要,都不恰當,都不大方。其實魯迅是想要見見的,又其實不見也無所謂。現(xiàn)在人家來了,邀請也來了,那么——有這樣的要去見一見,那就見一見吧。
這意思很深,也很淺,很率性,也很得體,他當時那么想了一想,事后這么寫了一筆,很輕,很隨便,用了心思,又看不出怎樣地用心思,然而有這么一筆在——后來便寫他去了,居然坐在那里看蕭和眾人吃飯,等等等等——這就是我所謂的好玩,很不起眼的兩句話,我年輕時讀到,不注意,中年后讀到,心里笑起來。
先生的性格
最近我弄到一份四十多年前的內(nèi)部文件,是當年中宣部為了拍攝電影《魯迅傳》,邀請好些文化人的談話錄,當然,全是文藝高官,但都和老先生認識,打過交道。幾乎每個人都提到魯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詼諧、幽默、隨便、喜歡開玩笑。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親舅舅,就是當年和魯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弢。唐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看見世面上把魯迅弄成那副兇相、苦相,就私下里對他外甥說,哎呀魯迅不是那個樣子的,還說,譬如老先生夜里寫了罵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罵的朋友酒席上見面,互相問起,照樣談笑。除了魯迅深惡痛絕的一些論敵,他與許多朋友的關系,絕不是那樣子的黑白分明。
在回憶老先生的文字中,似乎女性比較地能夠把握老先生“好玩”的一面。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現(xiàn)了相對真實的魯迅,看下來,魯迅簡直隨時隨地對身邊人、身邊事在那里開玩笑。連送本書給年輕朋友,也要順便開個玩笑———給剛結婚的川島的書:我親愛的一撮毛哥哥呀,請你從愛人的懷抱中伸出一只手來,接受這枯燥乏味的《中國文學史略》。那種親昵!那種仁厚與得意!
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見什么真的憤怒的事,他醒著的每一刻,都在尋求這種自己制造的快感。
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進退,他總是放松的,豁達的,游戲的。“好玩”,是人格乃至命運的龐大的余地、豐富的側(cè)面、寬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嚴肅,一旦憤怒激烈,一旦發(fā)起威來,不懂得好玩的對手,可就遭殃了。
【魯迅的作文素材】相關文章:
魯迅作文素材參考07-27
關于魯迅的作文素材08-03
高考名人作文素材:魯迅07-11
描寫魯迅的作文素材初中10-13
人物傳記魯迅作文素材08-07
名人故事素材:魯迅先生07-19
中考經(jīng)典人物素材及運用:魯迅06-12
高考語文作文素材:曹聚仁與魯迅的“懂得”12-25
作文素材:中華民族的脊梁-魯迅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