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作文匯編(12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魯迅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魯迅的作文 篇1
只要一提起作家,就會想到魯迅,一說到魯迅,就會想起紹興。紹興是一個江南風味的城市,從紹興看魯迅故居我覺得還不如從魯迅故居看紹興更讓人神往。
魯迅故居,我們如約而至。
雖然車程只有短短的三個小時,但我們如同穿越了千年,在這個時光隧道,我們回望過去,回往歷史。
我們的大巴車直奔目的地,我期盼許久的三味書屋立馬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早前書本上學過魯迅,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魯迅在學堂時,他桌子上刻的那個“早”字,我迫不及待的湊過去尋他個究竟,只聽耳邊響起導游的話語“魯迅的桌子在最里面那個角落里!毙睦镞叺暮闷嫘拇叽傥乙粩D再擠地站到了最靠柵欄的位置,我一瞥,看到了那醒目的“早”字。相傳是魯迅兒時讀書那會,因上學遲到了,被壽鏡吾老先生批評了,那時魯迅便暗暗下定決心,以后再也不遲到了,便在課桌上刻上這個“早”字。但是魯迅遲到的原因是因為家中父親生病,他去尋藥引子,故而遲到。壽鏡吾老先生知道原由后,不但被魯迅的孝心所感動,而且還登門道歉,此刻魯迅先生和他老師壽鏡吾先生給我的印象瞬間高大了很多,魯迅先生的隱忍,不卑不亢,壽鏡吾先生的深明大義,我對他們的敬佩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假如我出生在魯迅那個年代,這件事發(fā)生在我身上,我做不到像魯迅先生的堅韌,隱忍,我可能把自己遲到的原因,把自己的委屈向壽鏡吾老先生一吐為快,遲到并非我本意,不是我主觀上造成的。然后給自己找各種理由,就像現(xiàn)實中的我們,一旦有委屈,巴不得向老師家長們哭訴,現(xiàn)在的我們終究還是太軟弱,嬌嫩了。
告別三味書屋,我們來到了魯迅小時候嬉戲的天地——百草園。從課本上,我們了解到的百草園,是我一直向往想去看一看的地方,只見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但是我完全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住了,這哪是我朝思暮想想要一睹芳容的園子啊,這充其量就是一個菜園子,只見園子中間種了些青菜,園子那頭還有些許的野草,光滑的石井欄,難道就是這不起眼的.石頭堆砌的一口廢井嗎?魯迅先生兒時就在這個地方玩的那么歡嗎?這就是他兒時的樂園,兒時的天地?換作今天,我們能玩的地方僅限于此,我們會不會瘋了,我們一整個童年都在這個菜園子里面度過,我們該怎么辦?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環(huán)境,影響不同的人,造就不同的人。我想也許就是該生在那個年代,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一心只讀圣賢書,才能造就像魯迅那樣的文人,為國家效力。
不管這現(xiàn)實中的百草園和書本上的百草園如何的截然不同,我依然肅然起敬,內心無比驕傲,這是伴隨魯迅生長的樂園,當我在這園子里的時候,我滿腦子都是魯迅小時候和小伙伴在這里追逐打鬧嬉戲的場景,魯迅和閏土在這里捉鳥的故事,我思緒連篇,心潮起伏。仿佛當時捉鳥的那個場面,也有我的身影。
就這樣,我們依依不舍告別,告別魯迅,告別紹興,告別我曾經向往的那個圣地。
魯迅的作文 篇2
看到先生的名字,就覺得仿佛在面對一座高不可攀的豐碑,不敢輕易落筆,惟恐玷污了先生的一身正氣。也許,我只能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情來寫一些輕薄的文字了。
晚生了半個多世紀,無緣親睹先生的風采,卻也有幸瞻仰過先生的大幅照相,相上嚴肅的先生配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言,真的是透出一股凜然的威嚴感,只是讓人覺得有些冷漠無情。其實先生豈是無情之人!"無情莫比真君子",先生對朋友、青年、勞苦大眾是一片赤誠,就像佛祖與惡魔戰(zhàn)斗時是一副決絕的無情面容,而轉過身來面對眾生時卻是一副慈祥的金面。
先生愛罵人,就像人說的所謂"他沒有一篇文章里不放幾枝冷箭"。這一點在先生的雜文中最是顯露無遺。舉個例子吧,《朝花夕拾》中有一篇《無!贰O壬鷮懙,"這樣看來,無常是和我們平輩的,無怪他不擺教授先生的架子(教授先生即暗指污蔑女學生的陳西瀅等人)。"這樣的話被"教授先生"們看見了,定是氣急敗壞。而先生的同仁看到了,必定會開心不已。而我只能佩服先生,罵人能罵到親者快,仇者痛,且不露一絲痕跡,也只有先生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生活在那樣一個麻木不仁的時代,"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是痛苦而鮮明的。眼見同胞在水深火熱中掙扎,卻一臉茫然,先生的心中定是飽受煎熬!"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成了先生永遠的心結。于是先生的文章便常常從一個冷眼旁觀者的角度去敘述。比如說《狂人日記》這篇被稱為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猛烈抨擊’吃人’的`封建禮教的小說,文字很是清澈,文風也很清新,然而文章看完了,心卻沉重得仿佛在一點一點墜下去。五千年歷史中的糟粕就在先生的無情劍下現(xiàn)出原形。
先生的悲哀還在于他清楚地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劣根性,卻無力改變,只好用匕首般的文字去刺那些毒瘤。先生的深情便埋在了無情的文字間,讓人深深地悸動?催^《孔乙己》、《阿Q正傳》的人少有不笑的,但那是怎樣帶淚的笑!戲謔著這一切,先生的心中該是怎樣的辛酸!
人說"文如其人",而先生的文章極少清風明月,亦少多愁善感,因此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斗士文人",這是文人中的稀有品種。他們在鏗鏘昂揚的大時代中,把文章當利劍,挑破一切丑惡骯臟的東西,在時代的暴風雨中引吭高歌。他們并非不懂傷春悲秋,只是他們不會去逃避血腥的凄風苦雨。只可惜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文人實在是寥寥無幾,而魯迅便是這少有的幾位文人中的佼佼者。
看魯迅的文章,覺得文中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但他并不是屬于那個時代。他的戰(zhàn)斗,和他無情的文章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精神。
喜歡魯迅的文章,也因此覺得先生其實離我們并不遠。夜深人靜,我看見先生在夜色中朝我姍姍而來,臉上還帶著意味深長的微笑,真的很近啊……
魯迅的作文 篇3
《孤獨者的吶喊》,給我最強烈的印象,就是對于魯迅現(xiàn)代精神價值的追問與闡發(fā)。上世紀80年代以來,對魯迅精神價值的追問經歷了重大轉換。在80年代前,魯迅的精神價值被推到一個空前的高度,魯迅處在時代精神的核心,是人們仰慕的對象。到90年代,隨著中國社會文化的轉型,魯迅的影響力發(fā)生重大變化,擺在魯迅研究者面前的,是如何在新的歷史坐標和問題意識中重新確認魯迅的精神價值。黃健對于魯迅精神價值的重新定位,有一個寬闊的文化坐標,他將魯迅的精神價值放在中國近代以來文化轉型的背景下,放在東與西、新與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時空坐標中來把握。
在這一新的定位上,黃健分別在兩個方向上展開魯迅文化批判與文化選擇的復雜內因,一個是面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批判與選擇,一個是面對西方近代文化的選擇與批判!吨形魑幕瘺_突與魯迅的雙重文化選擇意識》是專門探討這一問題的長文,該文討論了魯迅面對傳統(tǒng)的復雜態(tài)度。作為第二代“先進的中國人”,魯迅首先意識到“要建構20世紀中國新文化,必須首先整體上反叛傳統(tǒng)”,并在一定歷史時期“以激進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魯迅面對傳統(tǒng)的激進態(tài)度,曾招致許多詬病,但是黃健揭示了其中的復雜性:“情緒上的激進態(tài)度和方式,在魯迅那里,實際上包含著一個嚴密而完整的邏輯程序:整體上的反叛傳統(tǒng),是為了摧毀一切舊的、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思想文化體系,同時,也是為了合理的繼承與選擇傳統(tǒng)!痹诖嘶A上,黃健認為魯迅整體上的反傳統(tǒng),是“溝通‘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之間內在關聯(lián)所作出深刻反省和努力的一種表現(xiàn)”;面對傳統(tǒng),“‘反叛’與‘尋根’構成了他的思想文化觀念上的相輔相成的兩個方面”。
在第二個方向上,黃健指出:“在探究近代西方文化的邏輯結構與歷史進程當中,魯迅必然會以此來結合近代中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取舍。”“更多地關注傳統(tǒng),關注歷史現(xiàn)狀,并從中建立起一整套關于改變國人的觀念,改造國民性,重鑄民族靈魂的理性主義思想文化體系!蓖瑫r,在個人的內在精神層面,他指出:“魯迅的選擇卻又深藏著與19世紀后期興起的西方現(xiàn)代主義思潮冥冥相通的非理性情緒!崩硇詢r值與非理性體驗的結合,使魯迅“表現(xiàn)出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的沖突中,執(zhí)著地尋找人的真正歸宿的激情,從而形成了一位現(xiàn)代中國思想家的思想獨創(chuàng)性特點”。如果說這篇文章是一篇總論的.話,那么《價值重構:取向與差異——魯迅與新儒家在價值觀建構上的差異》和《魯迅在日本期間對尼采的接受及其思想變化》兩篇,分別在前述兩個方向展開個案分析。前者通過對魯迅與新儒家在文化理想建構方面的差異分析,說明面對傳統(tǒng),我們應該像魯迅那樣,以現(xiàn)代價值合理面對傳統(tǒng),順應世界歷史的現(xiàn)代化進程,為民族新文化的建構尋找一條健全發(fā)展的道路。
黃健這部自選集始終貫穿著呈現(xiàn)魯迅現(xiàn)代精神價值的主線,作品追問魯迅現(xiàn)代精神價值,具有深刻的問題意識,展現(xiàn)了深遠的學術空間。不像時下現(xiàn)代文學研究中流行的滿足于通過某一文史細節(jié)的發(fā)掘來解構一種定論,而是立意于建構——對魯迅現(xiàn)代精神的呈現(xiàn)。書中通過整合通透的論述,呈現(xiàn)出健全的價值判斷和合理的現(xiàn)實關懷,體現(xiàn)出學人的操守和知識者的良心。
魯迅的作文 篇4
故鄉(xiāng)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海邊五色的貝殼,少年閏土一副紫色的圓臉還有從大地心里飛出的各種美妙的音樂,此刻又充溢我的腦海。提筆,用虛幻懷念逝去的真實,我寫下《故鄉(xiāng)》和《社戲》。
我,魯迅喜歡故鄉(xiāng)的飛蟲、刺猬和時刻縈繞在耳旁來自大地的每種聲音,童年的我想通過聲音的翅膀,飛抵一片比麥田更令人動情的地方?于是,我遇到了你,莫扎特。
我不知道在你的故鄉(xiāng)里,音樂是怎樣飛翔的?或許是花的骨朵送出季節(jié)的消息時微微顫動的音樂叩開了你的音樂心門。站在故鄉(xiāng)美麗的花園里,你是否如此遐想過:大地的內心也是五顏六色的,不然這永遠被踩在腳下的黑土,怎會開出姹紫嫣紅的花朵?在這樣的遐想里,你塑造著你的童年。由此我和我的故鄉(xiāng)在百年孤獨后的今天,在一種不受時空約束的層面上,還能通過你的音樂排遣內心的孤獨,獲得精神上的愉悅。
我的腳步對于故鄉(xiāng)已陌生了,但對故鄉(xiāng)泥土音樂的熱愛卻在我心里瘋長。
莫扎特,當父親帶著你和姐姐在歐洲大陸上追尋音樂的翅膀時,你的母親成為你遐想中的音樂之神,集合著大地的聲音,在為你天才的音樂汲取著力量。而我對音樂開始喜愛是來自于我的母親從未走出的那個故鄉(xiāng)。我所有關于音樂的記憶都與它有關。每天清晨,我睜開第一眼看見的是母親在窗戶自然形成的畫框里梳著長發(fā)。陽光在她的長發(fā)里生長,發(fā)出光亮的聲音。
我寫文章,用小說的虛幻來描寫我記憶中關于故鄉(xiāng)的真實,因為在書屋的后花園,我聽過桑葚生長的`聲音;在母親勞作的菜園里,聽過蝴蝶的顫翅聲;在看社戲時,難忘船行的“潺潺”聲和鑼鼓的“咚咚”聲音。我不知道這就是音樂,是大地用內心譜出的音樂。但我對它的欣賞,一直持續(xù)到我離開故鄉(xiāng)。其實我穿過所有麥田的時候,都是從故鄉(xiāng)開始的。
真的有趣,你的音樂是對你母親身上的大地上事情最偉大的閱讀。我也發(fā)現(xiàn)母親身上集合了故土的所有音樂,只可惜我沒有把所有浮現(xiàn)在母親身上的音符譜成曲子,成為我出生的大地上最驚心動魄的事情。
讓世界在喧囂中歸于寧靜,讓浮躁的心接受清理。
因為對人性的呼喚,莫扎特,你的《求主憐憫歌》向著平凡的人群絮語。讓人們時而溫順如綿羊,時而熱烈如奔馬。讓心存善意的人們在音樂縈繞的天空下與神同在。在你的音樂里激情在我身上上升,人性在我身上上升,莊嚴在我身上升,世界也在沉淪中上升。我想,放棄音樂,就是放棄生命的質量。莫扎特,當我遇上你,音樂就用思想的重量侵蝕我的白天,撞擊我的黑夜。使我始終不敢放棄對音樂的依賴。故鄉(xiāng)的音樂也許簡陋粗糙,甚至還帶著濃濃泥土氣息,但因為故鄉(xiāng)的淳樸,所以橫笛還是婉轉悠揚,因為故土的友愛,所以小鳥雀依舊啁啾。故鄉(xiāng)的從泥土內心奏出的音樂時?M繞在千里之外我的心間,于是我用青銅的文字寫著人的善良,人的自由,人的品質。
當音樂不再僅僅是音符,而成為一種解讀心靈的語言,我的文字便每時每刻都被它神秘地牽動著;蛟S在我們祖先生活的大地上,音樂就是引導他們前行的神秘力量。
人類曾經擁有詩意的棲居。當我,魯迅遇上你,莫扎特,我的文字里永遠留著空間讓你和你的音樂詩意地棲居。
魯迅的作文 篇5
下雪了。就像老魯筆下曾出現(xiàn)的大雪。雪花出奇得大,紛揚如落花一般,卻再沒有人像他一樣虔誠地拾起那些花瓣,放在薄薄的紙張中,留下永恒的精致。他用刀將自己所能留下的深刻在歷史的額頭,再多場大雪也無法掩蓋,如果冰雪像歷史一樣堅固,堆砌起的是敬仰,還是空城?如果歷史似冰雪一樣消融,留下的是霧氣,還是明媚?
氤氳的水汽在半空中幻化成他的樣子。亂蓬蓬的頭發(fā),每一根都倔強地挺立著。一雙小眼睛,不動聲色地閃爍著“犀利”二字。他總穿立領的衣服,留古板的胡子,再加上一身嗆人的煙味,好一個“歷史人物”。時下正流行將作者的照片印在書中,他這副樣子上了自己的集子,其魅力自然比不上那些“××寶貝”“××小子”,但總是我最捧場的一個。
打開現(xiàn)代中學生的書桌,更多的還是青春網絡文學。將是成年人了仍一臉清純,分不清嘴邊是絨毛還是胡須,便在公眾的墻上涂鴉著戲謔,仇恨。他們也在建筑著一個新民族——“矯情民族”、“痞子民族”。怎么很少有人談老魯?shù)臅?有人告訴我,讀他,需要勇氣。
是需要勇氣。從前,我對老魯總是發(fā)怵的,因他簡單中的奧義。現(xiàn)在,我為他筆下人物坎坷的命運嘆息,我因他幽默的筆調動容,我為他運用自如的反語、諷刺、雙關而感嘆不已。他成了我的摯交,我對他除了敬佩就是崇拜。
其實面對他需要勇氣的是被他在言語上進行精神審判的人。
老魯真是一位天生的演講家。他的筆是他的麥克風,他的文字是他的聲音。他站在凌晨5點,喚醒昏睡已久的人們,擊碎另一類人奢靡荒誕的美夢,讓他們在他的聲音中噩夢連連。黎明也終將在他的召喚中到來。
他雖很幽默,卻有別于無聊的調侃,像一把深入歷史的劍,痛擊敵人。只需幾滴墨水,威力便蓋過真槍實彈,令對方氣得發(fā)抖。也有人不生氣,捧著他的話還以為他夸自個兒,倒是明眼人背過身笑呢。
能讓他看得上的少,所以他不說話的`時候也少。他總是毫不留情地,用筆斃了一個又一個,從不理會什么名家、官家、問題、主義。畢竟誰也不好惹,那些文人墨客們常常群起而攻之。翻開報紙,張張是金屬筆尖拼殺的聲響,張張都是唾沫星子橫飛留下的傷痕。但張張都是老魯孤軍奮戰(zhàn),毫不退卻的身影。這情形一直持續(xù)到他死。
老魯死了,他的文章被人一再地研究,挖掘出了革命精神,憂國憂民高度的藝術性、思想性。人們開始對他進行無休止的評論:說他是那個時代的異類,說他根本是塊臭牛皮,說他的文章不合語法、錯別字滿篇……而我只是捧著他的書,不住地感嘆、敬佩。我不能完全讀懂老魯,而那些評論他的人呢,又讀懂了幾分?
我總想問老魯:一輩子得罪了那么多人,你就不曾怕過嗎?
他定會一昂頭,倔強地說:魯迅連鬼都踢,還怕過什么人嗎?
他所留下的,是點燃的精神火焰,再大的雪,也不會熄滅,便再也不會感到寒冷了。
魯迅的作文 篇6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但是,在近現(xiàn)代的中國,在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有一個人,永遠不能跨越,不能忽略!他就是魯迅!
先生的名字,曾喚醒了多少沉睡的心靈,燃起了多少人的希望,激起了多少人的斗志!先生參加各種民族革命活動,曾經漂洋過海,一路追尋到日本求醫(yī),希望拯救國民的體魄,健壯國民的體質,讓世界重新審視這頭沉睡的東方雄師!但是,當強健的國民在窒息的鐵屋子里沉睡,在行將沒落的帝國里面對即將毀滅的命運而麻木不仁,先生的心靈震撼了,他毅然放棄了醫(yī)學救國的夢,拿起了一支鏗鏘有力的筆,走上了文藝救國的艱難征途!他“橫眉冷對前夫指”:他的文字是投槍,他發(fā)射一串串猛烈有力的子彈,靶心是舊社會的黑暗和腐;他的文字是匕首,用犀利辛辣的刀鋒刺向敵人的心臟。他“俯首甘為孺子!保核褜捜莺蛺鄱紵o私的給了民眾,給了青年,給了戰(zhàn)友!他關注〈〈故鄉(xiāng)〉〉的變化,他同情〈〈孔乙己〉〉的遭遇,他為青年的犧牲哀痛,提醒世人這是〈〈不能忘卻的紀念〉〉,他為革命先驅者搖旗〈〈吶喊〉〉……他吃下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他是我們民族的'脊梁,是我們中國精神的支柱!
看著先生的文章,胸腔中涌動的除了憤慨,更多的是對人生的思索和對家國的責任;讀著先生的身世,心海里翻滾的除了傷悲,更多的是奮斗的激情和開拓的勇氣!先生的百園已經荒蕪在歲月的風沙里,而我心靈的田地里卻永遠有一塊水草豐茂的樂園,它開著純真的童年之花,布滿孩提時代天真爛漫的青草;先生的故鄉(xiāng)已經在時光的河流里改變了最初的模樣,可是我記憶的河床上依然流淌著關于希望的烏篷船,我靈魂的水面上,依然閃爍著關于世上之路本是人開拓而有的浪花!先生的那一件小事,在漫天翻飛的書頁里也許已漸漸湮滅,但是,我腦海的收藏夾里卻永遠珍藏著這樣一件微小的事情,一直珍藏著先生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這是一罐值得我用一生的光陰來吸收消化的精神養(yǎng)料!
先生,您筆下的祥林嫂已經在魯鎮(zhèn)新年的鞭炮聲里悄然遠去,一個人人平等的新時代已經赫然挺立在新世紀!先生,您也無須再為鬼神究竟有無的問題而傷神費力,神五神六神七已經在太空給我們做了最正確的解答!先生,您一生追尋的強國救民的夢想已經在我們這里變成現(xiàn)實:看,,四川汶川,大地無情的撕裂了我們的家園,而我們的民眾卻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用無私的愛和赤誠的心捍衛(wèi)了民族的頑強不屈,讓世界看到了一個勇敢無畏的中國!看,,北京奧運會的閃耀登場,勝利落幕,在世界的舞臺上,我們這頭東方的雄師發(fā)出了最有力的咆哮!
先生,您的心在未來,在我們這些明天的孩子們身上,先生的希望就是我們肩頭的責任,我們勇于擔當!先生,您就放心吧。我們,新世紀的孩童,新世紀的希望,新世紀的花朵,我們幸福的成長在祖國和諧美好明媚如春的大花園里,我們正邁著堅實的步伐,向更遠的遠方進發(fā)!
魯迅的作文 篇7
記下的第一條名句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薄
記下的第一個悲劇人物是閏土。
記下的第一篇散文詩是《風箏》。
記下的第一位作家是魯迅。
從小學到初中,九年光陰如白駒過隙般轉瞬即逝,門框上刻的身高線長了又長,手中的語文書換了又換,但縱使它變得開出花兒來,總有那么一方密林無聲地喧鬧著,是永不過時的風景。
那方土地的主人便是魯迅先生。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近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一生以筆為械與國民黨反動派戰(zhàn)斗,有‘民族魂’之美譽!标P于魯迅先生的點點滴滴,以作為重要的文學常識一遍遍在我們的腦海里加深。祖父和母親都是愛書之人,且都喜歡魯迅。從我要求講故事的那天起,祖父就常捧著書給我誦讀,母親偶爾也會來湊熱鬧。但文白夾雜的文章對于那時的我而言終究是難以理解,所以我呼呼大睡,但他倆卻毫未察覺,最后還是祖母嘆著氣抱著我回房的情況便成了家常便飯。后來祖父過世,留下了幾大箱書,母親舍不得丟,就那么放著了。我沒事兒會偷偷地去翻兩下,那段時光充滿了泛黃的紙張,模糊的鉛字和斑駁的陽光,使我永生難忘。無意之間,竟就這么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種子。
印象里魯迅的文章似乎極少有快樂、愉悅的基調,字里行間總是繚繞著悲憤意味。初閱他的《狂人日記》時,我被那些看似毫無聯(lián)系的片段和晦澀的語言給弄糊涂了,讀完后完全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但經過反復的推敲和琢磨后,我終于有些明白了魯迅先生的創(chuàng)作意圖所在,后背不禁陣陣發(fā)涼。1918年5月15日首次發(fā)表于《新青年》的《狂人日記》,在經歷近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后竟仍鋒芒不減,令人驚嘆。
我曾一度以為魯迅是個嚴厲刻薄,說話帶刺的硬桿兒文人,但在《雪》中,我卻迷惘了。如此靈動、鮮活、朝氣蓬勃的文字,真的是那樣的人能寫得出來的嗎?在他的記憶長河中,雪是否不再是冬日的`精靈,而是春天的使者了?我無從得知,可我知曉,從小就被他的文字包圍著的我怕是也會走母親的老路,一直看著魯迅的書直到成人。隔著書頁,隔著歷史,隔著歲月,我仿佛置身于魯迅先生的家院內。不遠處,一襲長衫的魯迅先生正攏著袖子,孑然一身立在冰天雪地中,晶瑩的雪花落滿了他的肩頭,他卻似渾然不覺,深邃的雙眼凝望著遠方,萬籟俱寂。
正值花季的我們涉世未深,人生的方向還迷茫在一片朦朧中難以尋覓;此時,我們正需一位穩(wěn)重的引路人為我們掌燈。每個人選擇的引路人都不盡相同,可以是他,可以是她,也可以是它。或許對我來說,魯迅先生即是我的引路人。我將盡我做能地繼承他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發(fā)奮上進,打好文化基礎,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這不僅是我,更是我們這一代中學生的職責。如今中國已漸漸強大,綜合國力超過日本位具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我想,這份成績一定便是魯迅先生最期望看到的,華夏的榮耀。
魯迅的作文 篇8
從小時候的頑童“哥兒”,到青年的“憤青”,再到中老年成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魯迅一生發(fā)生了很多的改變,而這些改變和他接受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說一下魯迅的求學之路。
幼年時期,由于家境不錯,魯迅很早就上了私塾。私塾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一種開設于家庭、宗族或鄉(xiāng)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作為舊時私人所辦的學校,它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在教學方法上,私塾完全采用注入式教學。而且,由于私塾先生具有相當?shù)臋嗤,因此體罰盛行,遇上粗心或調皮的學生,先生經常揪學生的臉皮和耳朵,還打手心、罰跪,以達到懲戒的目的。比如,魯迅著名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的先生,“他有一條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罰跪的規(guī)矩,但也不常用”,不常用并不意味著不用——這是很能說明問題的。雖然接受私塾教育的學生大多是只會背誦的“念”死書,如“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再如小說《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得意于“回”字有四樣寫法,但它無疑還是讓少年魯迅有了最初的文化啟蒙。
1889年,18歲的魯迅考上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一年后,又改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礦路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新式學堂”。新式學堂是晚清西學傳播的重要途徑。在晚清,由于中國傳統(tǒng)社會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引起了教育領域的變革。這種學堂不再是只教四書五經的私塾了,而是增加了很多別的現(xiàn)代學科,如清政府在1902年頒發(fā)的《欽定中學章程》,對所開課程作了這樣的規(guī)定:“修身第一,讀經第二,算學第三,辭章第四,中外史學第五,中外輿地第六,外國文第七,圖畫第八,博物第九,化學第十,物理第十一,體操第十二!睆男〕墙B興,到大城南京,青年魯迅不僅見了新世面,更是在新學堂里看到了一片新天地,也接觸到了新思想。
當時的中國已經認識到自己和別的先進國家的差距,所以晚清政府派了很多優(yōu)秀學生去歐美和日本等強國學習現(xiàn)代知識。1902年,二十一歲的魯迅得到了到日本留學的機會。1904年,魯迅由東京弘文學院改到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習醫(yī)學。在這里,魯迅碰到了我們所熟悉的藤野先生,也是在這里,他看了中國人麻木圍觀國人被槍斃的畫片,醒悟到醫(yī)術只能拯救人民的身體,拯救不了他們麻木不仁的靈魂。正如他在吶喊自序里說:“從那一會以后,我便覺得學醫(yī)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作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薄八晕覀兊牡谝灰,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候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庇谑牵斞笡Q定棄醫(yī)從文,為的就是從思想上解放中國人民,因為只有人民自己站起來反抗,才有得到自由的一天。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是對魯迅一生最好的寫照。毛澤東曾經這樣評價魯迅:“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zhàn)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shù),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倍斞钢詾轸斞福际窃跁r代背景下,與他的求學之路以及在這一過程中個人視野的不斷拓展、思想的日漸成熟緊密相連的。
魯迅的作文 篇9
因讀了一篇魯迅爺爺?shù)奈恼隆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對于魯迅小時候百草園的歡樂與三味書屋的乏味,我真想親身感受一下,于是硬纏著爸爸帶我去。
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都在魯迅東路上,其實這條路我每天上學都要經過的,但這個暑假卻被封了,到處是建筑工地,馬路也變得坑坑洼洼的,好不容易來到三味書屋卻因改造上了鎖。好在三味書屋我已去過,是前年(二年級)暑假拍小魯迅的MTV的時候去的,印象還是深刻的。記得書屋很狹小,屋內黑暗悶濕,木格窗透入的光線讓人感到壓抑。先生桌上有把戒尺,那是專門用來責罰像我這樣頑皮的學生的,先生后上方有一塊扁,上寫“三味書屋”,其意可能是酸苦辣吧,至于甜那是定不會有多少的。扁下是松鹿圖。上課時老先生領念,我們跟著讀,先生搖頭晃腦沉醉在文章里時,我們就趁機逃到后花園去玩耍,當先生聽見周圍沒動靜時,就會回過神來說:“人都到那里去了?”“哈!哈!哈!”這個“老糊涂”!
望著三味書屋那二扇緊鎖的黑漆竹門,我不免有些失望,手扶著蓮花形的橋墩,嘆它似老先生一樣顯得蒼老而斑駁。眼前的河水中有幾條小魚圍著只烏蓬船上下翻騰著,我不由得坐在門前的`木欄上靜靜地注視著它們,任時光從我身旁靜靜地流過,任思緒飛揚,飛向那快樂的百草園……
魯迅書中的百草園非常大,內有高大挺拔的皂夾,碧綠的閃著晶瑩珠兒的青菜,還有紫紅的桑椹,更好吃的覆盆子,就是扎上半身刺,能吃上一兩顆那也是很高興的。我不知道什么是覆盆子,可能就是我常摘的紅珊瑚似的野草莓吧。知了聲從園內遠遠傳來,參差的長吟,鳴聲悠長而不噪,很是好聽。至于那肥胖的黃蜂、喜歡唱歌的油蛉子,一嘯沖天的“叫天子”我卻并不陌生,因我家就住在山邊。每天就是它們吸引我的眼球并伴我入睡的。
百草園里故事很多,其中的美女蛇不光使小魯迅聽后膽戰(zhàn)心驚,我讀后也是一樣,每天晚上睡覺總忍不住會去看那舞動著的白窗簾,它會變化出什么?大肚和尚、搖曳的小樹、飄搖的極光……但當它要變成美女蛇時,我會急忙翻身,用毛毯子蓋住頭,虔誠地呼喚飛蜈蚣,實在挺不過去就只能叫爸爸媽媽,還謊稱要上廁所,看來小魯迅和我的感受是一樣的。突然我覺得魯迅離我是那么近,近得我可以拉著他的手一起去釣龍蝦,一起去摘野草莓……
“瀟逸,還愣著干什么?回家去吧!卑职值妮p聲呼喚讓我回過神來,就這樣回去?我心有不甘,執(zhí)意要去百草園。在我的執(zhí)著下,爸爸或抱或攙地將我“護”到了魯迅故居。天哪,二扇大門緊鎖著,完了,來的不是時候!但這卻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心,用力推著門,從門縫中向里張望,極力想看出點什么,但里面黑呼呼的,什么也沒有,唉,只能打道回府了。
其實在我的心中早已有百草園了,那就是我的快樂天地——窗外的鹿池山!那有:春天雪云似的開滿層層白花的梧桐林,繁榮的狗尾巴草,幽靜的石板路,紅蠟般的石榴花,三角形的“酸葉子”,還有緩流橋下的大螯龍蝦,馬尼拉草地上的滑滑梯和秋千,最令我高興的是山腳下的泳池,炎炎夏日可以盡情玩我的“狗爬式、水中空翻了”。真是
“山碧碧,水漣漣,
云淡天高盡歡顏。
人間勝景此處有,
常使兒童樂忘返。”
啊,百草園——我心中的樂園!
魯迅的作文 篇10
一天外出郊游,奇跡般的發(fā)現(xiàn)郊游的地方有一棵古老的老槐樹,老槐樹上有一個類似于門的樹洞,出于我對它的好奇,我鉆了進去。
這時,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醒來時發(fā)現(xiàn),身邊的所有的一切都變了。高大的樓房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矮小的茅草屋,所有的現(xiàn)代服飾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古裝。我看了看自己,穿著一身漂亮的粉紅色古裝,我以為是父母不讓我知道,要給我一個驚喜,所以弄暈我,給我換上衣服,放我拍古裝劇。
我站起身來,拉住一個路人問:“現(xiàn)在是什么年代?”“現(xiàn)在是清末民初,怎么,難道你不知道嗎?”什么。?我穿越了,穿越到了我夢寐以求的魯迅生活的年代,!我太幸福了,終于可以見到我的偶像魯迅了!罢垎,魯迅先生住在哪里?”“諾,就在那里,對,就是那個站在那里遙望遠方的人!
我快步走到了魯迅的身邊,“敬愛的魯迅先生,是您嗎?”魯迅緩緩的轉過頭,問:“是,我就是魯迅,請問你是?”“哦,我是趙曉沫,一個來自未來的人!薄笆裁?來自未來的人?”魯迅顯然被我的話語雷到了,“未來?未來是什么樣的?跟我們現(xiàn)在是一樣的嗎?”看著魯迅對未來那么好奇,我也不好意思轉移話題,繼續(xù)和他聊關于未來的事情,“未來嘛,未來的這里,是個很美麗的地方,未來和現(xiàn)在是不一樣的,現(xiàn)在只是這些矮小的茅草屋,而未來的這里,都建起了高大的樓房,況且,未來比這里先進了很多呢!”魯迅聽我講未來的事情,也許有些迷住了,我搖了搖他,“哎,魯迅先生,你怎么了?”魯迅回過神來,“哦,沒什么,咦,我們怎么站在外面呢?快到屋子里來坐坐,來,快來!”我跟著魯迅走到了他的屋子里。
進入魯迅的屋子,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德壽堂”三個字,隨之看見了幾幅圖畫,“魯迅先生,可以帶我參觀一下你的家嗎?”魯迅謙虛的說:“當然可以!”接著,我看到了一張大大的搖椅,也許,魯迅沒有事情的時候,就躺在上面休息吧!一張木頭的床,在我看來有懷舊的感覺。還有張書桌,應該就是魯迅先生寫字的.地方吧!來到后面,我就看見了“三味書屋”,這就是魯迅小時候的書塾吧!“魯迅先生,那時候的你,是不是不喜歡讀書,總想著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這個么,因為在未來,書中是怎么說的!”
“那未來的我是什么樣子的?”“在未來,人們給你建造了許許多多的故居,就你現(xiàn)在住的地方,也是一個故居,在其他地方也有,想必,使人們對你的懷念吧!”“原來是這樣啊,對了,時候不早了,你也回去吧!”“魯迅先生,我還會再來看你的!”“謝謝你啊,小姑娘,本來今天有些憂愁,可是你一來,就讓我把我的憂愁拋到九霄云外去了!”“魯迅先生再見!”“恩,再見!”
告別了魯迅,我回到了路上,可不知道怎么再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在心里默念了三遍,果然,眼前出現(xiàn)了一棵大大的老槐樹,這應該就是剛在我穿越過來的那一棵吧!我鉆了進去,眼前一黑,又昏了過去,醒來,發(fā)現(xiàn)我躺在床上,看著外面的天,藍藍的,也許,這只是一場夢吧!不過,正是因為這場夢,讓我更深的了解了魯迅先生!
魯迅的作文 篇11
魯迅,二十世紀中國最偉大的文學家,世界級文學大師。他可以稱為中華民族的脊梁,一位偉大、睿智且能撥云開霧,透徹看到中華民族未來的引路人,一位以筆為戈,勇猛、堅持,雙眼射出尖銳目光的革命家。他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獨特的魯迅,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钡聂斞。他的一篇篇文章發(fā)人深省,看似平淡無奇,但細細品味,則能發(fā)現(xiàn)其中深刻的含義,或傷感,或冷峻,或沉重,或是極大的諷刺,足以使當時的統(tǒng)治者背后發(fā)涼,冷汗直冒,亦可以警醒當時愚昧的人們。哪怕我根本無法體會當時黑暗的社會環(huán)境,也可以從魯迅先生的一字一行中,體會到他對祖國的熱愛,以及他對這黑暗現(xiàn)實的不滿。他用他熾熱的鮮血,以及深厚的文字功底,帶給當時的人們以警醒,亦是給昏暗的執(zhí)政者當頭一棒,給那些所謂“正人君子之流”以震憾。
魯迅先生的《藥》可以算是經典中的經典。這篇小說短短幾千字,卻將魯迅心頭的擔憂,對愚昧無知者的諷刺,全部表現(xiàn)了出來,看似平淡無奇的文字下隱藏著深層的含義。其中華老栓的行徑暴露了當時人民是多么的無知迷信,老栓妄圖拿那所謂的血饅頭,來救他兒子的命。小栓也真是可憐,被這毫無科學道理的“偏方”活活害死。而店中人們的談話,更是封建思想統(tǒng)治下人民的真實反映。接受新思想的年輕人夏瑜被殺害,人們卻不理解這個人!八f:這大清的天下是我們大家的。你想:這是人話么?”康大叔的這句話充分暴露了當時人們的奴性十足!人民習慣被奴役,習慣受控于他人,這便是當時人民的現(xiàn)狀,封建思想仍未消退,這也正是魯迅的心頭之恨。魯迅先生棄醫(yī)從文,要拯救愚昧的國人,給他們來一劑猛藥。而《藥》這個題目也充分證明了這一切。從反面看,這是華老栓給小栓要的一劑毒藥,用先進人士的血澆到饅頭上救人,這種愚昧的事情也只能發(fā)生在當時毫無進取之心的社會中。從正面看,這正是魯迅給當時國人下的一劑良藥,給的一記警示,里面墳上的花圈也正是魯迅心懷希望的象征。這篇小說,傾注了魯迅太多心血,“華夏”二字也印在了小說里面,而魯迅的那顆焦急的拯救國人的心也深深刻在了這篇文章中、那個時代中。
而同樣的,在《故鄉(xiāng)》中,亦有對這封建制度的'痛恨,對封建制度下人民的同情而又憤怒。《故鄉(xiāng)》中那個為人熟知的形象閨土,年少時的活潑開朗,與魯迅為伴,而因為那封建等級觀念卻隔開了魯迅與閨土,這使魯迅感到十分悲哀。而那之前被人稱作“豆腐西施”的楊二嫂,亦讓魯迅感到可悲!帮w也似的跑了,虧伊裝著這么高底的小腳,竟跑得這樣快!倍嗝纯尚,又多么悲涼。這都是那封建制度、思想導致的,人民十分具有奴性,人人自私自利,國家與已無關,家與國的聯(lián)系淡化,魯迅正是盡力改變這種局面。這一篇篇文章便是他的刀與劍,誓要捅破封建的羅網,解放人民的思想。
魯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領袖,那個時代若不是他,我們或許還徘徊在黑暗之中無法自拔。他以筆代戈,奮筆疾書,戰(zhàn)斗一生,他為這個國家,這國家的人民灑盡鮮血,費盡心思。他,就是我們民族的民族魂、指路人,撐起中華民族的脊梁。
永遠懷念我們偉大的魯迅先生。
魯迅的作文 篇12
提及魯迅,眼前就會閃過黑色的眉毛,黑色的胡子,黑色的長袍和他黑色的幽默。他仿佛是面鏡子,反射出人間所有的骯臟污穢。魯迅這樣一個生來就如天神般明凈高大又隔著永恒的歷史而無法觸摸到的人,難免會讓我產生不知是他變成了民族魂,還是民族魂變成了他的暈眩。到底誰是誰?
人常說思想家生命的標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而思想家生活中那些激動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當最末次開爐的那一日,是怎樣駭人的景象呵!嘩啦啦地騰上一道白氣的時候,地面也覺得動搖。那白氣到天半便變成白云,罩住了這處所,漸漸現(xiàn)出緋紅顏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爐子里,躺著通紅的'兩把劍。你父親用井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劍嘶嘶地吼著,慢慢轉成青色了。這樣地七天七夜,就看不見了劍,仔細看時,卻還在爐底里,純青的,透明的,正像兩條冰。"
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魯迅最精煉最概括的自傳和剖析。一塊鐵,經過幾千度高溫高壓的煅燒,具備了灼人的熱力和爆發(fā)的力量,再要讓"通紅"的本體經過冷水的澆淋,才能轉變成"純青,透明"的冰一般的利劍。也就是說魯迅是在火與冰這兩個不斷交替的極端的錘煉下,成長起來的。
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要產生一個火一樣的人并不難,但要產生一個能夠容納兩種最不能相容的感情并且控制得恰到好處的人,則是算稀有的了。火山總是覆蓋在厚厚的積雪下,看似表面平靜,內部卻正在激烈地翻滾、奔突。"熔巖一旦噴發(fā),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等到壓力一旦減小至平衡的狀態(tài),就又會恢復常日的平靜。熔巖的力量如此巨大,但魯迅每一次的"噴發(fā)"卻都是抑郁已久——短則數(shù)星期,長則幾年,總是到了無以克制、不得不發(fā)的關口——等到超負荷的臨界線時,就要么"出離憤怒",要么"時時襲擊"、"沒有停止",難道摧毀腐朽不讓他覺得鼓舞嗎?
"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他快意于我的痛苦"。有時仿佛覺得已經是"痛定之后"了,卻又因為"學者文人的陰險論調"決心顯示"最大哀痛",又不想讓其"快意",直至無處可逃,才噴出火山的巖漿和全身的冷氣,冷與熱交錯對流,必然掀起心靈巨大的海嘯,使整個中國都為之顫動。
叔本華說,一個人要有他本身的思想,才有真理和生命。魯迅獨到尖銳的思想就是迷茫中的中國的真理和生命,如果沒有了他,20世紀的中國思想必然會黯淡無光,民族的魂魄也許仍然在飄蕩。
【魯迅的作文】相關文章:
談魯迅,敬魯迅,學魯迅作文05-29
魯迅話題作文:與魯迅的對話10-30
魯迅話題作文:游魯迅故居04-20
魯迅話題作文:游魯迅故居10-30
魯迅話題作文:走近魯迅先生10-30
魯迅的作文【經典】01-29
魯迅的作文07-06
【精選】魯迅的作文08-24
(經典)魯迅的作文09-11
[經典]魯迅的作文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