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名言名句 推薦度:
- 孔子為人處事的名言 推薦度:
- 謙虛的名言 推薦度:
- 金庸名言 推薦度:
- 勵志名言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孔子的名言【精】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并使用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傳的結(jié)論、建議或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那什么樣的名言才算得上是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子的名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子的名言1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論語》
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摘孔子《論語》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論語》
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摘孔子《論語》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摘孔子《論語》孔子的名人名言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摘孔子《論語》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摘孔子《論語》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論語》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摘孔子《論語》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論語》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論語》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摘孔子《論語》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論語》
孔子的名言2
1、楊子為我取,拔一根頭發(fā),造福天下,不為。墨子博愛,天下為公。
2、五谷之美,種子之美也,甚至對于不成熟的,以及質(zhì)量。丈夫仁,也關(guān)心著剛剛熟悉的奕。
3、要孝順兒子,最大的尊重親人;尊重相對,最偉大的是提高世界。你們既如天上的父,就當(dāng)敬重他。與世界同養(yǎng),也養(yǎng)到。
4、老師說,我心里有同感。
5、文王的公園有七十英里長。與人相處,人以為小,不也合適!
6、大臣的君王如同弟兄,大臣如同心腹;你認(rèn)為如總,我認(rèn)為紳士的美國人;統(tǒng)治者視大臣如土芥,則視大臣為寇丘王。
7、人性本惡。眼睛無法隱藏它的邪惡。胸部有規(guī)則的眼睛;胸脯不是一般的眼睛茂。也聽聽它的話,看看它的瞳孔,人有多瘦?
8、人不要臉,不要臉,不要臉。
9、一個人快樂還是和別人一起快樂?
10、殺了一個無辜的人是不仁慈的,不把自己和非正義的人。
11、沒有規(guī)則,就沒有規(guī)矩。
12、君子有三樂,國王不與世同存。父母,兄弟,無緣無故,一樂;他不以天為恥,不以人為忠,滿有喜樂。得到世界人才和教育,三樂也。
13、官心思,思是得,不思是不得。
14、來自烏鴉,果為善,順也;烏鴉,果為利,跖也。要知道舜與跖骨的區(qū)別,舜與良并沒有什么區(qū)別。
15、相識的人,在知心朋友中,知心朋友的人,在知心朋友中。
16、如果你想統(tǒng)治世界,今天的世界,放棄我的誰?
17、但仁者能以小,是唐格之事,為后羿之王。
18、魚,我想要的。熊掌,我也要。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生活是我想要的。公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兩者不可兼得,舍而取之。
19、國家沒有仁者,有仁者;世上沒有人道而得到的世界,也有。
20、慈悲是仁的根本;羞恥的心,公義的結(jié)局。逆來順受的心,結(jié)束了儀式;明辨是非的心是智慧的終結(jié)。
孔子的名言3
1、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2、孔子名言名句(“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3、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4、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7、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9、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10、放于利而行,多怨。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xí)乎!
13、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4、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5、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7、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18、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9、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0、過,則匆憚改。
21、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2、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23、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24、子謂于產(chǎn)!坝芯又浪难桑浩湫屑阂补В涫律弦簿,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2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孔子的名言4
1、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3、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4、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5、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6、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8、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9、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0、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1、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2、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3、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15、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6、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7、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18、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9、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20、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xué)為先。
22、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2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24、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
25、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6、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27、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28、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29、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30、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3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2、子路問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33、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4、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35、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36、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38、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3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40、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41、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42、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4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4、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45、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4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7、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4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49、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50、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51、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53、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5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55、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56、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57、子謂于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59、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60、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6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6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63、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64、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65、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孔子的名言5
1.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4.惟上知與下愚不移!墩撜Z·陽貨》
5.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6.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7.過,則匆憚改。
8.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9.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0.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1.巧言令色,鮮矣仁。
12.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4.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孔子的名言6
1.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闭垎栔。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3.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5.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墩撜Z·鄉(xiāng)黨》
6.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7.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匾膊桓钠錁贰Yt哉,回也!
8.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墩撜Z·泰伯》
10.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1.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衛(wèi)靈公》
12.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墩撜Z·憲問》
13.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14.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15.有教無類。
1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孔子的名言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不學(xué)禮,無以立。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小不忍則亂大謀。
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關(guān)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子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于予與何誅?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譯文孔子說:知道學(xué)習(xí)不如喜歡學(xué)習(xí),喜歡學(xué)習(xí)不如以學(xué)習(xí)為快樂。
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譯文孔子說:明智的人喜歡水,仁慈的人喜歡山;明智的人好動,仁慈的人好靜;明智的人快樂,仁慈的人長壽。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汝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譯文孔子說:君子胸懷寬廣,小人憂愁悲傷。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孔子的名言8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2.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4.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5.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6.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7.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8. 博學(xué)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 往昔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13.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4.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5.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7. 過,則匆憚改。
18. 仕則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19.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2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孔子的名言9
1、“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學(xué)而》1·1)——學(xué)習(xí)并且不斷地溫習(xí),不是很快樂的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yuǎn)方而來,不是很高興的嗎?
《論語》開篇如是說,可謂人人皆知的名言,尤其后一句,時常被人掛在嘴邊,動不動就乎來乎去地。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學(xué)而》1·4)——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做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朋友是不是忠實誠信了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復(fù)習(xí)了呢?
這是孔子的弟子曾參說的。曾參,字子輿,后世名氣極高,曾被奉為“宗圣”。
《禮記》中記載,曾子病危,童子看其鋪的席子很華麗,就冒冒失失地問了一句是不是大夫用的,曾子一想,是呀,我不是大夫,怎么能違反禮制用大夫才能用的席子呢?就要求換掉。結(jié)果等席子換好,曾子也被折騰的一命嗚呼了。
3、“禮之用,和為貴。”(《學(xué)而》1·12)——禮的功用,以和諧為貴。
以和為貴,常說,就來自這里。
本句出自有子之口。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論語中稱有子,這是尊稱。這個人很老實,中規(guī)中矩,而且長得和孔子很像。孔子死后,幾個學(xué)生曾想立他為偶像,代孔子接受弟子們的朝拜。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學(xué)而》1·16)——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孔子的本意是,一個人只要有本事,就不怕沒人用。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保ā稙檎2·11)——溫習(xí)已經(jīng)學(xué)過的'知識,能有新的體會和認(rèn)識,這樣就可以當(dāng)老師了。
孔子講學(xué)習(xí)的方法。溫習(xí)的過程,也就是學(xué)與思的過程,只有學(xué)習(xí)與思考相結(jié)合,才能有所收獲。
6、“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為政》2·15 )——如果只學(xué)習(xí)而不思考就會疑惑, 反過來,如果只思考而不學(xué)習(xí)就會懈怠。
學(xué)與思的關(guān)系。
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ā稙檎2·17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知道。
孔子的學(xué)生中,子路好勇武,性格直爽,但也顯得比較魯莽,大概有時候說話口無遮攔,不注意分寸吧,孔子看不慣,呵斥他:仲由,我不是告訴你什么叫知了嗎?怎么一眨眼功夫就忘了?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知道。
記住,再忘了的話,小心打板子。
這里,孔子的意思,是告訴我們,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裝腔作勢,不懂裝懂。
8、“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保ā稙檎2·22)——一個人不講信譽,不知那怎么可以。
說得好!
9、“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八佾》3·1 )——這樣都可以忍受,還有什么不可以忍受的呢?
前面還有一句“八佾舞于庭”,是說魯國大夫季平子用六十四人的規(guī)格在自家院子里舞蹈奏樂。按周禮規(guī)定,只有天子才有資格用八佾(一佾八人),其下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平子的級別,只配用四佾,顯然違反了周禮的規(guī)定,屬僭越中的僭越,所以孔子極其憤慨。
還有一種解釋是這樣的,是針對季氏而言的:他這樣的事都忍心去做,還有什么事不忍心去做的呢?
現(xiàn)在我們說這句話是忍無可忍的意思,但感覺后一種解釋更好。
10、“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4·8 )——早晨知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值了。
有點怕怕的感覺。為真理而死,死得其所乎?我也不知道。唉!反正說什么的都有,各位看著辦吧。
孔子的名言10
1、子曰:剛、毅、木、訥近仁!鬃
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孔?/p>
3、孔子曰:不學(xué)禮,無以立!鬃
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鬃
5、學(xué)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xué)則殆!鬃
6、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鬃
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鬃?/p>
8、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鬃
9、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鬃
10、子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鬃
11、子曰: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鬃
12、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孔子
13、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鬃
14、子曰:不學(xué)禮,無以立!鬃
15、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
1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孔子
17、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18、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鬃
19、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xí)乎?——孔子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摘孔子《論語》、朽木不可雕也!鬃
21、孔子曰: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鬃
22、子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一日克己復(fù)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
23、學(xué)而不思則惘。——孔子
24、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鬃
25、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26、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守!鬃
2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鬃
28、子曰: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孔子
29、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鬃
30、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鬃
31、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孔子
32、子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鬃
33、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鬃
34、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鬃
35、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xué)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xué)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xué),民斯為下矣!——孔子
36、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鬃
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孔子
3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
3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鬃
40、父母在,不遠(yuǎn)游,游必有方!鬃
4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摘孔子《論語》、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
42、移風(fēng)易俗,莫善于樂!鬃
43、孔子曰: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孔子
44、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鬃
45、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鬃
46、孔子曰:習(xí)相近也,性相遠(yuǎn)也。——孔子
47、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孔子
48、少成若天性,習(xí)慣如自然!鬃
49、子曰:禮之用,和為貴!鬃
50、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鬃
51、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孔子
52、孔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孔子
5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鬃
5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
55、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孔子
56、子曰: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于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
57、不學(xué)禮,無以立!鬃
孔子的名言11
1.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3.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4.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6.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7. 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8.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9.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10.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11.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
12.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謂之學(xué)矣。
13. 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14.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15. 禮之用,和為貴。
16.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17.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18.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19.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20. 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
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21.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2. 不學(xué)禮,無以立。
23. 有教無類。
24.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26.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7.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28.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9.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3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孔子的名言12
(1)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鬃樱 孔子
(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鬃硬贿w怒,不貳過!鬃樱 孔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鬃臃蜃友簧普T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孔子-- 孔子
(4)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孔子
(6)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孔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
(8)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孔子
(9)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子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孔子
(11)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孔子
(12)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孔子
(1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4)與朋友交,嚴(yán)而有信。-- 孔子
(15)獨學(xué)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孔子
(16)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孔子
(17)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 孔子
(19)君子之道四焉,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 孔子
(20)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jié)。-- 孔子
(21)禮之于人,猶酒之有襞也。-- 孔子
孔子的名言13
1.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xué)而》
2.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3.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4.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5.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墩撜Z·衛(wèi)靈公》
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8.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9.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0.道不行,秉桴浮于海。——《論語·公冶長》
11.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2.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孔子的名言14
1. 言必信,行必果!墩撜Z·子路》
2. 不遷怒,不貳過!墩撜Z·雍也》
3. 君子周急不繼富!墩撜Z·雍也》
4. 乘肥馬,衣輕裘!墩撜Z·雍也》
5. 禮之用,和為貴!墩撜Z·學(xué)而》
6. 食不語,寢不言!墩撜Z·鄉(xiāng)黨》
7. 知其不可而為之!墩撜Z·憲問》
8. 當(dāng)仁,不讓于師!墩撜Z·衛(wèi)靈公》
9. 既來之,則安之!墩撜Z·季氏》
10. 不學(xué)禮,無以立!墩撜Z·季氏》
11. 德不孤,必有鄰!墩撜Z》
12. 君子以當(dāng)仁不讓!墩撜Z》
13. 未知生,焉知死? 《論語·先進》
14. 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wèi)靈公》
15. 為君難,為臣不易。——《論語·子路》
16. 不知言,無以知人!墩撜Z·堯日》
17. 惟上知與下愚不移!墩撜Z·陽貨》
18. 巧言令色,鮮矣仁!墩撜Z·學(xué)而》
19. 道不同,不相為謀!墩撜Z·衛(wèi)靈公》
20.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21.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論語·憲問》
22. 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墩撜Z·衛(wèi)靈公》
23.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墩撜Z·述而》
24.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墩撜Z·述而》
25. 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墩撜Z·顏淵》
26.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墩撜Z·顏淵》
27.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論語·顏淵》
28. 貧而無諂,膏而無驕!墩撜Z·學(xué)而》
29. 溫、良、恭、儉,讓!墩撜Z·學(xué)而》
30.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墩撜Z·學(xué)而》
31.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xì)!墩撜Z·鄉(xiāng)黨》
32.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33.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墩撜Z·憲問》
34.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墩撜Z·憲問》
35.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墩撜Z·先進》
3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墩撜Z·衛(wèi)靈公》
37.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墩撜Z·衛(wèi)靈公》
38. 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墩撜Z·微子》
39.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墩撜Z·泰伯》
40.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墩撜Z·公冶長》
41. 道不行,秉桴浮于海!墩撜Z·公冶長》
42. 不能正己,焉能正人!墩撜Z》
4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墩撜Z》
44. 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墩撜Z·顏淵》
45. 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xué)而》
46.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墩撜Z·衛(wèi)靈公》
47.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墩撜Z·為政》
48. 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墩撜Z·子路》
49. 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墩撜Z·陽貨》
50. 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墩撜Z·衛(wèi)靈公》
孔子的名言15
有關(guān)于孔子的名言大全
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3、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4、施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5、巧言亂德。
6、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7、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8、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0、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11、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12、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道不同,不相為謀。
14、不學(xué)詩,無以言。
15、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17、茍正其身,于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8、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遠(yuǎn)乎?
20、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21、邇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22、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23、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24、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25、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2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7、禮之用,和為貴。
28、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9、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0、過,則匆憚改。
31、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32、不學(xué)禮,無以立。
33、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
34、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35、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
36、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3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38、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p>
39、巧言令色,鮮矣仁。
40、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41、人無遠(yuǎn)慮,必有近憂。
42、君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43、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44、聽其言而觀其行。
45、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46、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47、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48、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51、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52、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其不善者而改之?/p>
53、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54、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55、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56、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7、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5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59、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60、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61、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62、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63、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64、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65、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
66、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7、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6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9、夫達也者,質(zhì)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70、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71、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72、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73、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74、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
75、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76、執(zhí)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77、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78、不遷怒,不二過。
7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80、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